高中化学必修一《氯气的发现与制备》说课稿

合集下载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一、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二、实验器材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铁架台、导管、双孔橡皮塞、广口瓶、烧杯、普通漏斗、大注射器、蒸馏烧瓶三、实验改进要点:改进一:将圆底烧瓶换为蒸馏烧瓶,这样气体从支管进入收集装置,然后在双孔塞上的其中一个导管上连接注射器向烧瓶中多次鼓入空气,这样既可以防止倒吸还能将装置内残留的氯气排除。

改进二:在烧瓶和洗气瓶之间加安全瓶或者也可以用一个倒扣的小漏斗组成防倒吸装置。

改进三:可以将注射器与装置尾端的橡胶管相连,抽出装置内多余的氯气。

改进四:利用输液用完的注射袋来收集氯气等。

引导学生从环保、安全的角度来对实验进行创新,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

四、实验原理氧化剂氧化氯离子制取氯气五、实验教学及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

初步建立化学事实和理论模型之间进行关联和合理匹配的化学素养。

(2)通过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案探究,初步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案和实验的认识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1(3)通过氯气吸收的方案设计活动,感受化学的价值,初步形成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2.评价目标(1)通过对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探究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氯气方案设计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设计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3)通过对氯气绿色处理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

六、实验教学内容1.分析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

2.设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氯气》说课稿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氯气》说课稿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氯气》说课稿1 2第四章第一节卤素氯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化学》第四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唯一系统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章。

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前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共同完成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的学习,又是以后学习无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导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

b5E2RGbCAP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氯气与水以及碱的反应;(2)氯离子的检验;难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学生起点能力分析(1)知识准备:知道氢气、钠、铁能在氧里燃烧;(2)技能准备: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3)态度:好奇心强,但探究意识淡薄,易将科学神化;4、教学目标的制定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因此,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深入分析和究掘教材内容的认知价值和情意方式,深刻感悟和领会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等,才能在化学教学设计时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p1EanqFDPw(1)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②掌握氯气与水以及碱的反应③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④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录像观察、分析、归纳燃烧的定义②通过观看相像,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③经历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舍勤的成就和遗憾,体会质疑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品质。

②经历人类认识燃烧的三个阶段,体会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新教材高中化学3.1.1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设计(1)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3.1.1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设计(1)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3.1.1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设计(1)苏教版必修第一册3.1.1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材以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海水作为研究对象,明确指出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元素,并以氯化钠、氯化镁为主要存在形式。

教材正文介绍了氯气的发现、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工业制法的原理。

以“学科提炼”的形式强调了电解法的重要用途。

指出人们从海水中获得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体现了化学科学在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新物质中的独特作用。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初步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及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原理。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1.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通过分析、推理、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

课件、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引入新课:有数据指出,每一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含氯化钠4×107t,氯气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那么是谁发现了氯气,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怎样制备氯气呢?PPT展示:大海、海水晒盐、煮盐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58页内容。

讲解: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元素,但其单质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即单质)的氯,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直到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把浓盐酸与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

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仔细研究了这种黄绿色气体,并将其命名为氯气。

上述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

板书:一、氯气的发现1、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2、英国化学家:戴维研究并命名为氯气板书:二、氯气的制备(一)实验室制法PPT展示:“实验室制氯气”视频1、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2.仪器装置(PPT展示)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2)发生装置所用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氯气的制备说课+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2氯气的制备说课+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黄绿有毒密度大, 性质活泼显氧化, 变价金属显高价, 溶水溶碱要歧化, 杀菌漂白常用它------------打一化学物质
▪ 知识回顾:氯气的物理和化性质。 ▪ 引入:氯气性质活泼,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
在,如何得到游离态的氯呢!
9
环节二:新课学习
▪ 一、分析反应原理 ▪ 通过阅读课本科学史话分析原理:
▪ 2、学法
▪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所以教师要
启发、引导、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 学习。本节课,学生通过“问题情景—实验探究—质疑讨 论—分析推理—整合运用”的学习方法。此外结合反馈补 救法,通过学生的习题检测,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 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每一位学生”。
(2)氯气的制备也是高中初次学习有关气体的制备,因 此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流程和方 法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 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3)本节来自于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 第1节第3课时
1、教材分析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氯气实验室 制法原理、 装置的选择 确定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1
说课项目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法与学法分析 4、教学过程 5、板书设计 6、教后反思
2
1、教材分析
(1)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课本上 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 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经过这节课的学习,逐渐养成优 异的“学习方法”,为指导后边硫、氮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学习确定基础。
▪ 实验改进 ▪ 【思考与交流】以上装置制取得到的氯气是
否纯净?如果不纯净可能会掺杂哪些杂质
▪ 因为发生装置中加热的是液体浓盐酸,只要

《氯气》的说课稿

《氯气》的说课稿

《氯气》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氯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氯气》是高中化学必修 1 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氯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气的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非金属元素性质的理解,还能为后续学习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

同时,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又为后续学习卤素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对于氯气这种较为陌生的气体,学生在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氯气的化学性质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在氯气性质中的应用存在困难;二是对氯气的实验现象观察不够仔细,难以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得出实验结论。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如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氯气与水、碱溶液的反应。

(3)理解氯气的漂白性和消毒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氯气的用途和危害,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观点。

(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制备氯气说课稿人教版

制备氯气说课稿人教版

制备氯气说课稿人教版氯气制备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了解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氯气的性质及其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 实验室中氯气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氯气制备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 理解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原理。

- 掌握氯气制备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氯酸钾、浓盐酸、烧瓶、集气瓶、橡胶塞、导管、酒精灯、石棉网、防护眼镜、实验服、通风柜等。

2. 教学辅助材料:氯气性质及应用的相关资料、安全操作规程说明、实验操作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氯气的应用实例(如漂白剂、消毒剂等),激发学生对氯气的兴趣。

- 简要介绍氯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2. 理论教学- 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介绍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氯酸钾在浓盐酸作用下分解产生氯气。

- 板书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条件和平衡原理。

3. 实验演示- 在通风柜中进行氯气制备实验演示。

- 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强调安全操作要点。

- 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

4.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氯气制备实验。

-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

5. 实验总结- 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

- 强调氯气的危险性和储存、使用时的安全措施。

6. 应用拓展- 介绍氯气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如制造塑料、合成药物等。

- 讨论氯气在环境和健康方面的潜在影响。

五、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及分析。

2. 准备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氯气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氯气的性质- 制备氯气的反应方程式- 实验操作步骤- 安全注意事项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学生参与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并针对这些问题调整后续教学计划。

制取氯气说课稿

制取氯气说课稿

制取氯气说课稿内容简介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制取氯气的过程和方法。

首先,我们讲解了氯气的性质和应用。

然后,我们详细介绍了氯气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步骤。

最后,我们讨论了氯气的安全使用和环境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教学目标1. 了解氯气的基本性质和广泛应用。

2. 掌握制备氯气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3. 理解氯气的安全使用和环境影响,并能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教学重点1. 氯气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步骤。

2. 氯气的安全使用和环境影响。

教学难点1. 氯气的实验操作和安全措施。

2. 如何科学合理地阐述氯气的环境影响。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讲解的有关气体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气体的兴趣。

2. 呈现:展示氯气的性质和广泛应用,引发学生对氯气的好奇心。

3. 解释:讲解氯气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步骤,包括材料准备、设备操作和化学反应过程。

4. 演示:进行氯气制备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观察化学反应和产生的氯气。

5. 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氯气制备实验,实际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氯气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7. 拓展:探讨氯气的安全使用和环境影响,引发学生思考氯气的合理使用和减少环境负荷的方法。

8. 知识点梳理: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9.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复,提醒学生复重点和难点。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1. 板书:重点内容和关键知识点进行板书,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氯气的制备过程。

3. 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4. 讨论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安全。

2. 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实验产物和废弃物,做到环境友好。

3. 学生在实验中应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按照指导要求进行操作。

氯气的生产原理说课稿

氯气的生产原理说课稿

. . . .. .. .氯气的生产原理说课稿XX2018/1/11.s. . .. ...《氯气的生产原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容位于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专题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中第一块儿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容的学习。

本节课以海水为切入点,介绍了氯气的工业制法及实验室制法。

教师演示工业制取氯气的模拟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产物的验证,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同时也对日后相关电解原理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是高中化学第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 学生有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的知识作为本节课的基础,本节容对今后学习实验室制氨气、二氧化硫等气体有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水晒盐的过程。

(2)掌握氯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养成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的探究,知道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化学发展道路的漫长与艰辛,知道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

(2)认识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氯气的工业生产原理和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1.电解饱和食盐水方程式的书写。

2.实验室制氯气装置的选择。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对于实验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对于实验还停留在观察阶段,缺乏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反应本质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反应,对电解有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现象以及结果的分析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通过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思考去分析、归纳,并自主得出结论。

此外,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这为氯气的实验室的制备装置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氯气的生产原理说课稿

氯气的生产原理说课稿

《氯气的生产原理》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一次系统学习的元素化合物,本节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编排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紧扣上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就学生而言,第一专题学习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子结构基础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接触到含氯的产品,但是由于学生是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元素化合物,因此我将本节的重点是工业制取氯气的原理与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

而由于在初中时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完整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因此我将本节的难点定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三、说教学方法和策略: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能体系,提高自身化学素养,为学生终身的化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合教学任务,学生基础,教学主要采用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和教师讲述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从海水中提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的操作。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方法了解氯气的生产原理及装置的选择依据和使用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有好相处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我将由二战期间日军采用的毒气战的毒气的成分——氯气,提出为什么日本利用氯气进行毒气战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将在课件中展示有关美丽海洋的图片,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日本身为岛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利用海水中的某些物质来制取氯气。

随后再在课件上展示海洋中所蕴含的元素种类数量和每千克海水中蕴含氯化物数量的两幅图,从图中学生可以得出海水中除了氢、氧元素之外,含量最多的就是氯元素,海水中的氯化物主要为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钾等。

高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氯气的制备》说课稿

高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氯气的制备》说课稿

高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氯气的制备》说课
稿
引言:
化学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氯气的制备》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个关键点,本次试讲将从氯气的制备原理、实验
器材和反应方程式进行讲解。

一、实验器材
1.实验仪器:氯化法制氯器、烧杯、白磷、蒸馏水等。

2.实验试剂:一氧化二氯、氢氧化钠。

二、实验原理
氧化性比白磷大的一氧化二氯可以将白磷氧化为五氧化二磷和氯化氢,氢氧化钠可以中和产生的氯化氢,生成氯化钠溶液。

三、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白磷(量要适当),加入实验器材中。

2.加入适量的一氧化二氯。

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4.收集生成的气体(氯气)。

四、实验反应方程式
3P + 10Cl2 → 2P5O10 + 10HCl
8HCl + 2NaOH → 2NaCl + 4H2O + Cl2
五、注意事项
1.反应器的瓶口要向下倾角15度左右,以免液体回流。

2.在氯化法制氯器中制氯时,不要抽真空,以免吸入氯气引起中毒。

结语:
本次试讲详细介绍了氯气的制备原理、实验器材和反应方程式等方
面的知识,希望使学生们对氯气的制备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要
让学生们认识到实验操作时的安全问题,并强调不能忽视实验过程中
细节问题的重要性。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流程: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教法和学法的探究;3.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高中化学第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 大纲要求C层次;制氧气、氢气蒸馏水的装置及氯气的性质是本节课的基础,对今后学习实验室制氨气、乙烯、乙炔等气体又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法的选取和学法的指导现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但不能做到细致观察和主动思考,所以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模式,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归纳总结的方式展开教学。

(三)教学程序根据教为主导的教学观,学为主体的学习观,由表及里的认知观,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环节设计为:情景创设→原理分析→探究装置→改进装置→总结归纳环节一:情景创设日期: 2008-09-05来源: 烟台日报本报9月4日讯(通讯员张爱强记者谭利明)随着消毒、清洁剂的品种增多和广泛应用,因使用消毒剂和清洁剂不当而造成的中毒事件也逐渐增多,市卫生监督所今天发出警示:严禁将消毒剂与清洁剂混合使用。

近日,市卫生监督所在市区某宾馆检查卫生中发现,一名服务人员在清理客房卫生间过程中,因将消毒剂与清洁剂混合使用,造成眼睛、鼻子、咽喉不同程度的伤害,并因呼吸困难送入医院治疗。

据卫生监督所专家介绍,含氯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与含酸的清洁剂(如洁厕灵、卫生间清洗剂等)合用可以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的呼吸道,起炎症等伤害,如果通风不良则会造成更大伤害大家都看过马斌读报节目,今天由我给大家读一读报。

烟台日报刊出了这样一则消息:“市卫生监督所今天发出警示:严禁将消毒剂与清洁剂混合使用”。

以这样的方式做为这节课的开始,使学生产了浓厚的兴趣。

84消毒液和洁厕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洁卫用品,两者混合产生了什么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解开这一谜底,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从网上下载的视频生活小实验:(打开视频)。

2023年氯气高一化学说课稿

2023年氯气高一化学说课稿

2023年氯气高一化学说课稿2023年氯气高一化学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氯气》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课本知识结合实验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以下就是我构造这节课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全章教材的重点之一。

氯不仅是卤素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而且也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对氯气的性质、用途、制法等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以后学习和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氯气的化学性质也是第一章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巩固;在教材中对氯气性质的认识,是以实验验证的方法完成的,这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提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二.目标分析:卤素是一族元素,通过对氯气的学习使学生通过联系和思考,更好的掌握整一族的元素。

知识目标:知道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氯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以及严谨求实、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三.过程分析1.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首先让学生观察一瓶氯气的颜色及其状态,再向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后,在瓶后衬一张白纸,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2.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推理验证法。

引导学生由氯的原子结构分析,推测它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来验证,最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概括出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设问激疑:根据氯的原子结构,请学生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应该如何?如何验证?培养学生由原子结构推断性质的化学思想。

《制取氯气》说课稿

《制取氯气》说课稿

制取氯气的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反应原理以及反应装置。

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单质。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是高中阶段重要的气体制备实验之一,与初中制取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完整的体系。

对氯气制备的学习,将进一步完善学生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为以后学习NH3、C 2H4等的制备打下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原理。

2.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

3.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备氯气装置的设计、操作及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实验装置的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化学史料阅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通过实验设计,了解实验设计的过程和一般方法.情感目标1.通过史料和实验装置设计,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探究精神,培养客观分析问题的良好的实验习惯,为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作好准备。

2.通过分析反应原理设计装置,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2.氯气的发生、收集、净化装置说学情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有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以及尾气处理装置;并且在前面的内容可以了解到氯气的性质以及与一些物质的简单反应。

对于高中生来说,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思维都比较开阔,对于抽象的事物也能较为容易的接受;专心程度不是很理想,由于某种原因很容易情绪化而导致上课不能专心;求知欲不能持久,尤其是在求知欲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很容易一蹶不振,而导致厌学。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说课稿好,下面来聊聊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大家都知道氯气是什么吧?就是那种绿色气体,闻起来可不太好,带点刺鼻的味道。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在实验室里搞定这个家伙,绝对让你耳目一新,哈哈。

想要制备氯气,首先得准备一些原材料。

通常来说,我们需要食盐,也就是咱们厨房里常用的盐,还有硫酸,这个在化学实验室里是比较常见的。

不过,大家要注意,硫酸可是个“大角色”,玩不好可就出事哦!要准备一个反应器,最好是耐酸的那种,不然就像给你买了个新手机却不小心把它摔了,真是太伤心了。

别忘了通风设施,安全第一嘛,毕竟氯气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实际操作的时候,首先把食盐和硫酸混合在一起。

这一步就像在做美食,搅拌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数,慢慢来。

你会看到混合物开始冒泡,这可不是变魔术,而是化学反应在进行。

别担心,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的,有点像做奶昔的感觉,虽然没那么好喝。

反应产生的气体就是咱们要的氯气了,真是“香飘四溢”,不过可别真的吸进去啊!我们得把这个气体收集起来。

通常来说,可以通过一个排气管引到另一个容器里,容器里装满了水,这样氯气就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气泡,像小星星一样点缀着水面。

哎呀,这个时候可要小心,别让气泡溅到你身上,像被水花溅了一身的尴尬。

等气体收集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可能有人会问,氯气到底有什么用呢?嘿嘿,这可多了去了。

氯气在工业上用得可广泛了,比如说,漂白纸张、杀菌消毒、生产塑料等等。

可以说,氯气简直是个“万金油”,不过一定要记得,虽然它用处多多,但安全可不能忽视。

实验结束后,我们得好好清理现场。

毕竟,实验室就像是我们的家,保持整洁可重要了。

将剩下的化学品妥善处理,不要随便丢弃,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做到“清理干净,防患未然”。

就像一句老话说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平时的好习惯会在关键时刻保你安全。

好了,今天的氯气制法就聊到这里。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多多探索,别怕出错,错误可是最好的老师嘛!下次再见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氯气的发现与制备》说课稿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是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的第一节。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氯气的发现及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第二部分是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2、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专题以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海水作为研究对象,引出海水中总储量较多的化学物质的富集和转化,并以此作为载体探究典型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而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氯气的化学性质,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氯气的反应,揭示氧化还原反应和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实验的方法研究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提取粗盐、溴、镁、碘单质。

“氯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重点内容之一。

氯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通过此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以建立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原子结构来预测和检验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促进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联,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单元内容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
标)
3、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原理及初步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过渡:根据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通过分析、推理,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
难点: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中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
础,已经学习过O
2、H
2
、CO
2
的实验室制法,了解过有关氯气的知识,加之在生
活中经常接触含氯的化合物,因此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很好的展开课程,但实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以实验装置为载体,逐个突破难点,使用实验装置图片,讲述装置选择,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易于接受;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演示实验相结合,优化课堂效率。

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

四、说学法
注重指导学生勤于思考、表达完整、学会交流、善于总结、学会比较记忆等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沿海城市,接受着海洋给我们的馈赠,例如美味营养的海产品,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会喝海水吗?是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通
过海水晒盐我们能得到粗盐再经过加工可以获得食用盐,食用盐的化学式NaCl 是一种很常见的氯化物,含有氯元素。

过渡:今天我们就要来一场氯元素的旅程,讲到氯,大家对它有哪些认识呢? [导学目标1:氯气的发现及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从元素、物质、用途的角度对氯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标出常见物质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得出游离态和化合态的概念。

讲解: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元素,但其单质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即单质)的氯,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那么氯气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及化学武器
总结板书:
板书:一、氯气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2.25C时,1体积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

[过渡]氯气虽然有毒,但是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材料、药品、消毒剂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用途,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下如何来制备氯气。

[导学目标2:常见气体制备的装置选择]
板书:二、氯气的制备
(一)实验室制法
回顾旧知讨论交流: 1、同学们之前学过哪些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2、制备这些气体用了哪些装置?
活动设计:回顾实验室制备氧气、二氧化碳等的方法,学会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总结选择依据。

[导学目标3:实验室制氯气]
讲解:现在实验室制备氯气还是沿用舍勒的方法,投影反应原理:
1、反应原理
MnO
2+ 4HCl(浓)===MnCl+Cl
2
↑+2H
2
O (板书)
反应特点: 1、氧化还原反应; 2、反应必须加热: 3、反应必须用浓盐酸。

活动设计:让学生小组讨论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到黑板利用图片进行装置的拼接。

引导:氯气有毒,多余的氯气能否直接排放?
需要尾气处理装置。

选择依据,根据气体的性质。

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播放视频:氯气的实验室制法(PPT展示)
[交流研讨]利用这样的装置制备出来的氯气纯净吗?如何改进?
活动设计:交流讨论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并选择试剂和装置除去杂质。

[交流研讨]利用这样的装置制备出来的氯气纯净吗?如何改进?
活动设计:交流讨论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并选择试剂和装置除去杂质。

PPT展示:制备纯净氯气的实验室装置。

课堂练习。

过渡:工业上对氯气的需求量很大。

大量生产氯气不仅要求原料易得,而且价格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地球上巨量的海水就成为制备叙气首选的原料,19世纪,科学家发明了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方法,为工业制备氯气奠定了基础。

如今,工业生产氯气主要是通过海水晒盐得到粗盐,除去杂质后,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来制备。

板书: (二)工业制氯气
板书:
1、工业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2NaCl+ 2H
2O=通电=2NaOH+Cl
2
↑+H
2
↑。

2、氯碱工业: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

六、板书设计
一、氯气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2.25C时,1体积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

二、氯气的制备
(一)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
2+ 4HCl(浓)===MnCl+Cl
2
↑+2H
2
O
(二)工业制取氯气氯碱工业
反应原理:2NaCl+ 2H
2O=通电=2NaOH+Cl
2
↑+H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