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倾听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但现在的低年级课堂却并不尽人意,特别是数学课堂。因此,作为低段的数学教师也要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作为数学课的目标之一。通过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倾听的方法,再通过师生的自律、评价、强化巩固学会倾听,从而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关键词:强化自律技巧修养艺术
一、问题与背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国外有关学者曾经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信息交流情况做过统计,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而写仅占9%。这说明“听”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更没有回避学生的“听”,反而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我们的老师也确实在课堂上体现这一要求,但据笔者看来,现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的倾听情况并不乐观。
案例一(玩了再说):
有一次,我到某小学执教一堂公开课,在小组合作之前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把它用投影展示在黑板上,(4人1组,轮流摸球,每人2次);但在汇报时把我吓出了一身泠汗,有一个小组只摸了一个球……在摆一摆的游戏中(要求只摆不实践),但也有一组同学在闭着眼睛实践了……。
案例二(抄抄都不会):
前几天在办公室,有位同事在发牢骚:“我们班的学生真苯”。我在上面给他们分析试卷,要求学生边听边改,而且我还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结果有三个学生没改好……真是苯死了,连抄抄都不会。
案例三(一问三不知):
我上课比较细腻,往往喜欢多问学生。有一次上“提出数学问题”的内容,我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让大量的同学来说,其中有好几位同学都出现了重复的问题;还有两个同学不会提,我就请他们重复其他同学的问题,但还是没说,真可谓一问三不知。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不由得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连上课最起码的听都不会吗?”为了进一步理清问题,我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与分析
1、调查。我根据倾听能力的要素制定了调查量表(见附件一),对辖区内两所小学的1-6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张,回收180张,并将情况统计如下:
2、座谈。针对调查的情况,我还进行了学生和教师的座谈,座谈的资料(见附件二),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倾听的一些情况,也从教师口中知道目前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方面老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3、分析。
统计的结果显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倾听的能力也相应增强;特别是通过座谈,我们发现:
①学生倾听的能力大都靠自己养成。调查的数据显示:“年龄越大,学生的倾听能力相对越好。”其实这就是一个学生自己积累过程的体现;而且,在和教师的座谈当中,我们的很多教师也说明了自己课堂上并没有花很多的精力去重点培养,仅仅是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口号”。而且,我们还知道,倾听习惯是一种文明礼仪,它跟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涵养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年龄长者,涵养越好,倾听能力自然越好。
②低段(1-2年级)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关键期。在我们调查的五年级各班中,有一个班的任课教师是一位富有经验的中年女教师。她相对比较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用她的话说:“听课是学生最基本的活动,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在一年级我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现在已基本形成习惯,上课感觉非常轻松。”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点,调查的数据显示,她们班善于听课的学生指标远远高于同年级的其他班。的确,刚上学的小孩子可塑性很强,学好学坏就在一瞬间,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正。最近我接了一个大班,学生的成绩明显成两极分化,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班上有一些成绩优秀、思维敏捷的学生爱插嘴、爱抢答,他们的这些“习惯”限制了中差学
生的思维(学生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空间)。久而久之,学困生失去了动脑的机会,教师失去了关注学困生的信心,分化自然形成。
③教师和学生对倾听都存在着“误区”。
A倾听概念狭义化。很多人把倾听等同于听课。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课是指简单的用耳朵听。它只是通过听觉器官吸收和理解口头语言信息的行为,那时自然赋予人的礼物。听课时,学生如果不融入兴趣、思维、感情等主动性因素,即使认真到一字不落的程度,也只是被动听课,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左耳进右耳出,老师说啥不知道”的现象。其实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活动,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光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是不能达到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目的。就拿我们自己听课来说吧,除了记好听课笔记外,最重要的是记下师生的精彩和不足、记下自己的当时感悟。显然仅仅用耳朵听是不够的。
B倾听行为简单化。很多人以为倾听就是能听。一般来说,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学生进入学校时,他们几乎都是能听课的,许多教师便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都会倾听。因而,学生还没学会如何倾听,老师的讲课早已开始了。而且有时老师本身也不懂如何倾听,更没有具体可行的经验。特别是一些青年男教师,往往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年任课教师班级的倾听能力要明显好于其他班。正是这些失误,从根本上阻碍了教师授课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学习倾听能力的发展。
三、思考与策略
那么倾听能力到底要不要培养呢?回答是肯定的,至少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可以缩短学生自然形成的时间,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那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1、把握学生的心理,营造良好地倾听氛围。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倾听心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造成他们具有一些不同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①胆怯心理。胆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