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驹---腹部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完整版)腹部淋巴结影像学解剖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
左侧膈下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右淋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大网膜淋巴结 脾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 胃大弯区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 胰腺和脾区
– 胰脾间隙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胃癌
大网膜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胃肠道淋巴瘤GI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肠道淋巴瘤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简称淋巴瘤; 病理学分类:霍奇金淋巴瘤(Hodgk i n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所有淋巴瘤的80%-90%; 2/3的NHL 原发于淋巴结,余1/3的NHL 原发于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发生于 淋巴结的NHL,主要是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 瘤(DLBCL);淋巴结外淋巴瘤,除DLBCL,还 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和T 细胞 淋巴瘤等。
成惠B 骏、T 细鼠NK 组触幅WH 。
分类(2016)•迷翱第EfflMlWS “躺城粒常e®船酶 • 能小我㈱随期隰朦^ • 假港NK 豌白鹤• 儿童系弟住EBV 日性1酷月随 • 水丽洋湖巴崛地性凝 • 姒T 嬲白血和杷裔 蠡瘠罂■单绚就蜀道T is ■肥r 喧蹒整T 酬耕陋s 疫住朝♦ •RiTOes• 虾麒类样T 蹒浦巴8 • am*• 藤簸CDMlBft T ㈱*则懒惭满 "瓯择丘毓,良发皮粉可登性大蹒薄巴再,原发皮嵌WT 姆映巴信 • 原发皮阚辘亲吞皮88日t • 外爆T 细曲杷1LMOS • 血能陶&第潸巴8 •初ftTffls 舶r,的周Tfi 附酗TFW 蓑M •破限崛杷TALK 的 响变曲瞋杷S.ALK 雕 •加人瞰帽联fl®杷T翻B 馥T 班鼠耶缠牖WHO 旗(2016) 成RB ■晰 3瞰5成忡喊杷I 噂克艮B 片晒氯! ■B 则月喊晒 ,扬舶瓜鬲,翻画白嬲不彩演 ,岭的卿8颗陶’,翎S 郃!般飕' ,能躅酬酶 中啦瀛的眼喧义碑婵朝丽布®M MGUS )*M "I 西 ・Y 明 ,他噂义由朝蝌 8力顺城)也以人 ♦解帆—— •的性阪福8 ,腿蝴噂克喇看由糕•撇杷8叶二融胡丽,儿必㈱林所■南RF4就大8期瞬呢,雌卿一 ,艇幽幡 ,物帆而,富含T 如射鳏蝴5映州I ,蝌叫弱(CNS)DIBCL •哪嬲0LBCL (会) •EBVESDLBCL.NOS •时明£魁睡豕 •蹈酶性DLBCL ,颈喻♦嬲J8随国以B 就楣fi •ALKEtttBS^EII,懒5杷I ,峻雌肥f•HHV8gQDLBCL f N0S , •ffiwei —•101梯河解”调父•触3巡就喇MYC 和8必加值8361^ ,辎!蹬的BJLNOS•廉行DLBCL 艇解睢《6«舜柳瓢8魏I esSTS2. 胃肠道淋巴瘤:GI 是原发于胃肠道粘膜1. 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博性T 幽肥IS ・・原发皮肤CD4舱小停T£耕 渊惟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Dawson/狭义):全身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经手术证实病变局限于胃肠道及引流区域淋巴结,肝脾正常(扩散除外);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广义):’肠道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所有淋巴瘤。
回肠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p 结外淋巴瘤约5-20%发生于p 原发消化道淋巴瘤需满足以下特点:
(1)无外周肿大淋巴结。 (2)胸部影像无纵膈淋巴结肿大。 (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4)腹部肿大淋巴结位于消化道病变的引流部位。 (5)无肝脾受累。
概述
• 消化道受累部位以胃最为多见(60-70%),其 次依次是小肠(20-30%)、回盲部和结直肠。 • 小肠中以回肠多见。 • 大部分病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 巴瘤(47%)和MALT淋巴瘤(24%)最为常见。
v 病段肠管呈管状或瘤样扩张,均表现为扩大的肠 腔形态固定,轮廓不规则或呈多弧形压迹,其中 黏膜消失。
v 病变范围较广,病段与正常肠段呈渐移性,病变 肠管存在多种影像学表现。
影像表现-消化道造影
• 充盈缺损常见,其次是肠管边缘多发指状压迹。 • 病变多较广泛。 • 腔内肿块与不规则溃疡并存,黏膜粗大固定,蠕动减弱
或消失。 • 较少并发肠套叠(多见于部分增生型小肠淋巴瘤)。
影像表现-CT
• CT肠管环形肿块最常见(无明显的分层强化特征),其次是不规则 增厚或管腔内肿块,常累及肠周形成肿块,可累及邻近肠系膜一般 无肠梗阻征象。
鉴别诊断
• 肠系膜纤维瘤病,又称腹腔内硬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 肠系膜原发肿瘤,病理上为良性,但可局部侵犯。被认 为属于深部纤维瘤病。
• 肠系膜纤维瘤病多发生于成人,多为散发,但5%~13%与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Gardner亚型有关,女性多发。
• 2/3肠系膜纤维瘤病累及小肠系膜,并常位于于肠系膜 上动脉起始部附近。肿瘤也可起源于乙状结肠系膜、网 膜或腹膜韧带。
• 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一般体积很大,可发展成特征性肠系膜 淋巴结融合包绕肠系膜血管和肠袢形成“三明治”样肿块。
胃肠道淋巴瘤影像诊断
01
胃肠道淋巴瘤的影 像学检查方法
X线钡剂造影
总结词
X线钡剂造影是一种传统的胃肠道检查方法,通过口服钡剂后 进行X线摄影,可以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和蠕动情况。
详细描述
X线钡剂造影可以显示胃肠道的黏膜形态和病变范围,对于胃 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其分辨 率较低,对于较小的病变或早期病变可能难以发现。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对于局限性的胃肠道淋巴瘤,可考虑手术切除肿 瘤病灶,以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胃空肠吻合术
对于胃部淋巴瘤引起的幽门梗阻,可采用胃空肠 吻合术解除梗阻。
肠段切除术
对于肠道淋巴瘤引起的肠梗阻或穿孔,可切除受 累肠段。
其他治疗手段
放疗
通过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常用于辅助化疗或手术后的巩固治疗 。
01
胃肠道淋巴瘤的病 理诊断
病理诊断方法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胃镜、肠镜等手段获取病变 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和诊断
。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染色 等方法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和性质 。
分子生物学诊断
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染色体异 常等,为淋巴瘤分型和预后判断提 供依据。
病理诊断标准
01
胃肠道淋巴瘤的鉴 别诊断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肿瘤
通常生长缓慢,形态规则,密度 均匀,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较低 。
恶性肿瘤
生长迅速,形态不规则,密度不 均匀,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且 常伴有周围组织浸润和淋巴结转 移。
其他淋巴瘤类型的鉴别
霍奇金淋巴瘤
多见于青年人,病变常累及多处淋巴 结,呈串珠样改变,淋巴结结构消失 ,强化程度较高。
腹部淋巴管瘤的MSCT影像学特征分析(附16例报告)
腹部淋巴管瘤的MSCT影像学特征分析(附16例报告)柯岩,冯海凤*,杨涛,李双勇(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咸宁湖北437100)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淋巴管瘤的多排计算机断层成像(multi 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6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平扫10例,增强6例)影像学表现,归纳其影像学特征。
结果16例腹部淋巴管瘤分别起源于肠系膜、大网膜、盆腔还有一例腹腔内来源不明。
9例术前诊断为腹腔淋巴管瘤,2例误诊为腹腔畸胎瘤,2例误诊为腹水、肝肾隐窝积液,1例误诊为胰尾囊肿,1例误诊为腹腔神经源性或肉瘤病变,1例误诊为附件区囊肿。
MSCT图像上瘤体位于右腹部10例,腹部中央2例,左腹部1例,盆腔1例,胰尾部1例,全腹1例。
腹部淋巴管瘤的MSCT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腹部较大囊性占位,呈多囊分叶状或伴有多发线状分隔,多数囊壁或间隔纤薄、光滑,具有沿肠间隙“填充式”或“包绕式”生长的特点,囊内为液性低密度,极少见实性成分、出血、囊壁或间隔钙化。
MSCT增强扫描:囊壁或间隔有明显强化(3/6),且多数肿瘤内部可见线状血管穿行。
结论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可清晰显示腹部淋巴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比邻关系,且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因此,MSCT能为腹部淋巴管瘤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对患者术前诊断及手术具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
关键词:腹部;淋巴管瘤;多层螺旋CT中图分类号:R3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646(2021)01-0058-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DOI:10.16751/ki.20954646.2021.01.0058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是由增殖扩张的淋巴管构成,属先天性淋巴管发育畸形,临床上少见,发病率约为0.37/10000~1/10000,绝大多数发生于小儿,且好发于颈部及腋窝,也偶可见于纵隔、脾脏及骨等器官,发生于腹部的淋巴管瘤非常少见[切。
淋巴瘤影像表现PPT课件
12
13
3
4598035
4
4598035
5
4598035
6
4598035
7
腹腔、腹膜后淋巴瘤
❖ 淋巴瘤大体病理切面呈鱼肉状, 发生坏死较少。显 微镜下的小灶坏死在CT 平扫或增强扫描时不易显 示, 表现为均匀密度。
❖ 影像检查表现为腹腔、腹膜后均质的结节状肿块, 包绕系膜血管呈 “三明治”样表现,增强轻中度均 匀强化。
8
鉴别诊断:淋巴结结核
❖ 淋巴结结核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物质, 周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结核 性肉芽肿富含细小血管。
❖ CT:淋巴结结核呈环状、多房样特征性强化表现, 不 同于淋巴瘤多数呈均匀强化密度, 淋巴瘤即使有坏 死病灶, 周边常同时存在均匀强化的增大淋巴结。
❖ 结核性淋巴结直径常小于4 cm, 这是因为其增大具 有自限性。淋巴瘤淋巴结增大属肿瘤性生长方式, 其直径可大于4 cm。
淋巴瘤影像表现
1
4598035
2
胃淋巴瘤影像表现
❖ 胃淋巴瘤生长方式不同于胃癌,沿粘膜下层延伸。 ❖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厚度可达4cm
以上,也可表现为局部较大的肿块。胃粘膜增厚、 变形,可有溃疡。增强检查,肿瘤组织常呈轻度均 一强化。 ❖ 胃淋巴瘤需与胃癌鉴别,胃壁增厚有一定柔软度、 强化程度较低等均为胃淋巴瘤表现特征。胃癌胃壁 僵硬,肿瘤明显强化。
9
鉴别:腹膜后纤维化
❖ 腹膜后近似于肌肉密度的不规则软组织病变, 包绕 腹膜后血管及输尿管。
❖ 输尿管受累可引起输尿管梗阻狭窄, 伴有近端肾盂 输尿管积水。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巫北海第三军医大学一院放射科400038一、传统非活体解剖学观察(一)相互沟通虽然腹腔的淋巴结可以人为地划分成许多组,但实际上各组、各淋巴结间是相互沟通的,而且,总的淋巴流向是从前向后、从下到上,即腹腔脏器的淋巴向腹腔大血管根部淋巴结集中,然后汇入壁侧(后腹膜)淋巴结。
下肢、盆腔的淋巴也流入后腹膜淋巴结。
(二)腹膜后淋巴结的分组腹部壁侧淋巴结群,也称做腹膜后淋巴结,根据尸体解剖研究,腹膜后每侧约有25-30个淋巴结,分布在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周围,自横膈延伸至主动脉分叉处,分为主动脉旁及下腔静脉旁组。
自主动脉分叉向下延续为髂总、髂内及髂外组,分布在相应的动脉周围。
此外,肾动脉旁为肾组淋巴结;腹腔动脉旁为腹腔淋巴结;胰动脉旁为胰组淋巴结;脾静脉旁为脾门淋巴结;肠系膜根部开始,沿肠系膜血管分布为肠系膜淋巴结。
换言之,腹膜后淋巴结甚为丰富,从腹股沟韧带到横膈,形成淋巴结链。
许多淋巴结和淋巴管成群地围绕着脏器的大血管干周围,连结着来自于下肢、盆腔、腹部和纵隔的淋巴结链。
它也可分为两群:①髂淋巴结,成群地围绕着髂外血管、髂总血管,收集几乎所有盆腔内容、腹股沟区、腹股沟下引流的下肢的淋巴;②腰-主动脉淋巴结,可再分为前组与后组,围绕着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收集肠和肠系膜的淋巴,汇入乳糜池。
二、主动脉外侧淋巴结的非活体观察(一)最小值与最大值主动脉外侧淋巴结引流内脏和其它结构主动脉外侧支和背侧支供应者,收集来自于大的伴随于髂动脉的边远群。
它们构成了末梢群,为肾上腺、肾、输尿管、睾丸、卵巢、盆腔脏器(部分为肠)和后腹壁。
主动脉外侧淋巴结,位于腹主动脉的左侧,故也称主动脉左侧淋巴结,在标本上观察共有2-14个淋巴结,平均6-7个,有淋巴管相连形成纵行的淋巴结链,其下端在腹主动脉分叉处,与左侧髂总淋巴结连续,上端可达膈的主动脉裂孔。
从淋巴结的数目统计可说明一个问题,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范围相当大,因为是标本观察的统计,无从了解标本生前患病情况,因此,我们可以设想,最小值者为正常健康人的可能性较大。
腹膜后淋巴瘤、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此外,增强检查可进一步鉴别增大的淋巴结和血 管影,并可显示血管被包绕和移位情况。
影像学表现--MRI
✓MRI同样能显示局部多个增大的淋巴结或融合成团 的增大淋巴结。其信号在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 T2WI上呈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
影像学表现—CT
影像学表现—CT
女性,54岁, 腹膜后区见 多发肿大淋 巴结,部分 融合成团块 状,与邻近 胰腺、肝脏 黏连
影像学表现—CT
包绕腹腔干, 增强后不均匀 强化
影像学表现—CT
女,72岁,腹主动脉 周围见密度均匀肿块, 呈轻度强化。强化血 管穿过肿块。 病理:B细胞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CT
影像学表现--CT
腹膜后转移瘤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即为实质性肿 块或淋巴结增大。实质性肿块表现多样,无特异性。 淋巴转移多位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部分腹膜后转 移瘤系由椎体转移瘤扩展而来,CT上除能显示软组 织肿块外,还能清晰显示椎体骨破坏的情况。
影像学表现--CT
✓增大的淋巴结可呈单一或多个类圆形结节影,边 缘清楚,呈软组织密度。
主动脉左旁 软组织影, 脾脏肿大伴 分叶状肿块, 与脾门及腹 膜后淋巴结 融合,包绕 脾血管。
病理:弥漫 性B细胞型 非霍奇金淋 巴瘤
影像学表现--MRI
A.T1WI压脂;B.T2WI;C.冠状位T2WI 腹膜后等长T1WI、稍长T2WI信号肿块 融合成团,包绕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
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已确诊的淋巴瘤,检查腹膜后淋巴结是 否受累,根据上诉表现不难明确诊断。当淋巴 瘤仅累及腹膜后淋巴结时,根据影像学表现也 可提示诊断,但需与腹膜后原发肿瘤和转移瘤 鉴别。
脾脏淋巴瘤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脾脏淋巴瘤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导语:淋巴瘤是恶性肿瘤,并且淋巴瘤的类型有很多,不同位置的淋巴瘤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情况是脾脏淋巴瘤,由于给患者的健康
淋巴瘤是恶性肿瘤,并且淋巴瘤的类型有很多,不同位置的淋巴瘤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情况是脾脏淋巴瘤,由于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很多人关心脾脏淋巴瘤影像学表现。
那么,脾脏淋巴瘤影像学表现有哪些呢?下面咱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在病理学上,淋巴瘤可以为何杰金或非何杰金淋巴瘤,这两种淋巴瘤均可累及脾脏。
大体从病理学看淋巴瘤在脾脏的病灶,可以是弥漫的细小结节型,也可以是多发肿块型,还可以是单发巨大的肿块型。
脾脏增大或手触其边缘有结节状感觉。
有时患者感觉左上腹疼。
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
若是全身淋巴瘤,则腹股沟、腋下或锁骨上区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1.超声表现:
脾脏增大,脾实质内显示单个或多个境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回声区,内部可间杂以较强回声与无回声区。
2.CT表现:
①脾脏增大,脾脏内可见到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灶。
②主动脉周围可有成堆的肿大淋巴结。
③腹膜后淋巴结则强化程度很低。
④脾内病灶在增强扫描时显示更清楚。
上面就是对脾脏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
由于脾脏淋巴瘤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发现有类似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只有这样才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
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程强;阎晓朋;杨学华;高剑波【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6(026)002【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 1 ) 31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初诊时均无明确淋巴瘤病史,其中B细胞性26例(83.8%),T细胞性3例(9.7%),NK/T细胞性2例(6.5%);2)31例结外脏器淋巴瘤,其中肾脏6例,肝脏、肾上腺和直肠各4例,胃3例,脾脏、膀胱和卵巢各2例,胆囊,胰腺,输尿管和子宫各1例;3 )累及空腔脏器者13例,CT表现为管壁不均匀增厚(7.8~26.4mm),其中弥漫性增厚5例,局限性增厚7例,1例累及子宫CT表现为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子宫内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 累及实质脏器者18例共38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3个,地图样或不规则形15个,病灶直径2.1~14.2cm,平均直径6.3cm. 32个病灶CT平扫密度均匀,6个病灶密度不均,无出血或钙化;增强扫描轻度强化16例,中度强化21例,明显强化1例,8例可见"血管漂浮征". 结论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总页数】4页(P263-265,268)【作者】程强;阎晓朋;杨学华;高剑波【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颐和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 450047;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R814.42【相关文献】1.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CT表现和病理类型的关系 [J], 王秋实;王玉;郑家贺;高玉影;叶滨宾;陈丽英;郭启勇2.恶性淋巴瘤腹部结外器官受侵的超声表现 [J], 王子干;李英华;丁晓玲;代涛;杨子秀3.探讨消化系统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 [J], 李静; 郑树远; 郑秋生4.儿童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J], 姚惠芳5.原发性结外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J], 李雅;江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少见部位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
少见部位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窦彤;俞咏梅;崔艳秋【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36)2【摘要】目的:探讨少见部位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特性,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初诊时均无其他部位淋巴瘤病史,其中19例仅行CT检查,3例仅行MRI检查,4例同时行上述两项检查.结果:26例结外淋巴瘤中,发生于眼眶、腮腺、肾上腺、睾丸者,病灶密度/信号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延迟强化,眼眶病变可沿眼眶间隙蔓延呈塑形生长、亦可包绕眼环呈光芒样改变,腮腺病变均多发,肾上腺病变可保留原有肾上腺形态;发生于肺者,病变均侵犯双侧,CT表现多样化,病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及含气空腔,病灶周围呈磨玻璃样改变;发生于骨骼者,表现为骨质破坏轻、周围软组织块巨大,且病灶密度/信号均匀;发生于肝脏者,病灶均单发、位于肝脏周边,边缘模糊,密度均匀或不均,增强后呈中度延迟强化或环形强化.结论:结外淋巴瘤尽管发病部位不同,但有较明显的影像学共性;部分少见部位结外淋巴瘤具有各自的影像学特征,需要与其他病变鉴别.%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 in the rare site involvement for improving the diagnostic accuracies.Methods:Imaging features were retrospectively examined in 26 cases of 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 confirmed in surgery and by pathology.History of other site of lymphoma was free in all cases upon initial diagnosis.Nineteen cases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3 MRI detection,and another 4 cases received examination with both CT andMRI.Results:Rare sites of extranodal lymphomas in the 26 cases were involved in orbit,parotid gland,adrenal gland and testis.The imaging density and signals were uniform,and presented with low to middle degree dynamically delayed enhancement.The cases with lesion in orbit were seen infiltration into intraorbital tissues along with extra ocular muscle or enclosing the eye thimble,demonstrating "light-casting" sign.Extranodal disease in the parotid gland was presented with multiple lesions,yet the adrenal gland remained original configuration in cases of lesions in adrenal involvement.Bilateral lung tissues were involved in lesions in the lung where demonstrated diverse CT imaging findings,including visible air bronchogram and cystic airspace,and the lesions were surrounded by ground-grass opacity.The imaging findings for lesions in bones were presented with minor marrow cavity destruction and large mass in the soft tissues surrounding the bones.The density and signals were uniform at the lesion.Extranodal lesion in the liver was single and localized at the liver edge,with faint margin and uniform or uneven density,which presented moderate degree dynamically delayed or ringenhancement.Conclusion:Although extranodal lymphoma may occur in different site,yet it has similarities in imagingdemonstrations.However,certain rare site of extranodal lymphoma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other extranodal disease due to its distinct features in imaging.【总页数】4页(P162-164,169)【作者】窦彤;俞咏梅;崔艳秋【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影像中心,安徽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影像中心,安徽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影像中心,安徽芜湖 2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1;R445【相关文献】1.罕见及少见部位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J], 周旻雯;王坚;徐宇;常才2.少见部位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J], 李静;曾秋霞;刘由军3.骨原发性少见病理亚型软骨肉瘤的病理与影像学特征 [J], 周俊;赵亮;蔡裕兴;陈卫国;唐浩4.少见部位木村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 [J], 陈倩萍;刘小彬;秦培鑫;王国杰5.少见部位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J], 王龙;王春宝;张明;武建利;王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白人驹
结外淋巴瘤约占淋巴瘤病人的40%,其可见于腹部任何器官和组织。
根据腹部器官和组织结外淋巴瘤的发生率,依次为脾、肝脏、胃肠道、胰腺、腹壁、生殖泌尿道、肾上腺、腹膜和胆系。
在结外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较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且常为中~高级别肿瘤。
就结外淋巴瘤而言,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为大B细胞型淋巴瘤和滤泡型淋巴瘤,而套袖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以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等亚型也较为常见。
腹部结外淋巴瘤通常为全身性(系统性)淋巴瘤的一部分。
然而,结外淋巴瘤也可单独发生,即所谓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其为某一结外组织或器官的淋巴瘤,而无或仅有极少数周围淋巴结受累、无其它结外器官病变,也无同细胞型白血病。
在全身淋巴瘤中,腹部结外淋巴瘤器官受累通常指示为肿瘤进展期,且为预后不良的标志。
因此,对于淋巴瘤病人,明确脾和肝脏等结外器官是否受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此外,腹部结外淋巴瘤可有不同的成像表现,而类似于相应部位其它肿瘤或炎症性病变,若解释不当或发生错诊无疑将延缓治疗,而不正确的分期也将导致治疗方案的失误。
脾和肝脏淋巴瘤在淋巴瘤病人中,脾和肝脏受累的比例分别为20~40%和15%,绝大多数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原发者罕见。
受累类型包括并或不并器官增大的弥漫浸润型、以及局灶结节型。
对于弥漫性脾和肝脏受累的检出,18F-FDG PET/CT要优于其它影像检查技术,表现脾和/或肝脏弥漫性高摄取。
局灶结节型的淋巴瘤呈结节性病灶,超声检查呈低回声且不伴后方回声增强;CT 检查为低密度;MRI 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增强检查,呈轻度均质强化。
较大的肝脏结节,可见门静脉分支自然穿行在病变中,较具特征。
脾和肝脏局灶型淋巴瘤需与转移瘤、霉菌性脓肿、局灶性脂肪肝、炎性假瘤等鉴别。
脾和肝脏的结节强化程度低且多较均一,邻近常有明显甚至融合成团的淋巴结是结节型淋巴瘤与其它局灶性病变鉴别的重要依据。
胃肠道淋巴瘤在全部NHL病人中,胃肠道淋巴瘤占10~30%。
最常见的部位为胃,以下依次为小肠、咽、大肠和食管。
胃淋巴瘤约占全部胃肠道淋巴瘤的50%,其生长方式不同于胃癌,易沿黏膜下层延伸。
大体上可分为弥漫浸润型、节段浸润型和息肉肿块型。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厚度可达4cm以上,也可表现为局部较大的肿块;胃黏膜显示增厚、变形,并可有溃疡;增强检查,黏膜层正常强化,其下方肿瘤组织常呈轻度均一强化。
胃淋巴瘤需与常见胃癌鉴别,胃壁明显增厚,有一定柔软度、胃周脂肪无改变、邻近淋巴结明显增大、以及强化程度较低等均为胃淋巴瘤表现特征,也是两者鉴别的要点。
小肠淋巴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胃,多位于回肠,尤其是末端回肠,其中多个小肠曲受累约占10~25%。
影像学检查,依其表现,小肠淋巴瘤可分为四型:环状浸润型,表现为肠壁同心圆性增厚,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见于50%病例),极少发生肠梗阻;腔化型,当黏膜溃疡延伸至肿瘤内,可发生肿块腔化;息肉型,表现为小肠内单发或多发息肉样肿块,易发生肠套叠,常并有系膜等部分淋巴结增大;小结节型,呈黏膜下多发小结节,分布范围广,影像学检查多难以显示。
小肠淋巴瘤需与小肠腺癌、Crohn病、结核、间质瘤等鉴别:小肠腺癌多发生在近段小肠,受累肠段短,易发生肠腔狭窄和梗阻;Crohn病和结核也多发生在末端回肠,常表现肠腔狭窄,而无动脉瘤样扩张,Crohn病还可显示典型“梳齿征”;小肠间质瘤应与息肉型淋巴瘤鉴别,前者强化明显,邻近淋巴结增大少见。
生殖泌尿系淋巴瘤在生殖泌尿系统中,淋巴瘤最常侵犯的部位为肾脏,而腹膜后淋巴结病变也可累及输尿管,膀胱和睾丸受累则常见于淋巴瘤的晚期。
肾淋巴瘤多为继发性,约占淋巴瘤病人的3~8%,可为血行转移或直接侵犯,其中双侧受累者约占75%。
影像学检查,肾淋巴瘤有不同表现,依递减顺序可为:多发结节型,表现为双肾多发低密度结节,呈轻度均一强化;弥漫浸润型,显示双肾弥漫性增大,强化程度明显减低且不均匀;直接延伸型,为肾邻近淋巴瘤延伸至肾周或肾盂部位,当病变侵犯肾盂时,肾动静脉仍保持通畅,且很少发生肾积水;肾周肿块型,表现为孤立性肾周肿块。
不同类型的肾淋巴瘤需与以下病变鉴别:多发结节型应与肾转移瘤鉴别,后者可检出原发瘤,且腹膜后淋巴结少有增大,而不同于淋巴瘤;发生肾门侵犯的淋巴瘤则需与肾盂癌鉴别,前者肾血管通畅,并很少发生肾积水;弥漫浸润型淋巴瘤需与急性肾炎及白血病肾浸润相鉴别,这些病变可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表现有所不同,
可资鉴别。
胰腺淋巴瘤NHL病人中30%累及胰腺,通常为全身淋巴瘤的组成部分,原发性者罕见。
胰腺淋巴瘤时,CA 19-9可以增高。
影像学检查,胰腺受累可表现为胰腺肿块和胰腺弥漫性受累。
前者显示为胰腺肿块,常发生在胰头(80%),并可导致胆总管梗阻,然而极少发生胰管扩张;增强检查,呈均质轻度强化,表现为低密度肿块。
当胰腺弥漫受累时,胰腺体积均匀增大,类似急性胰腺炎。
胰腺淋巴瘤需与以下胰腺病变鉴别:肿块型淋巴瘤强化程度可类似常见胰腺癌,但后者肿块相对较小,易侵犯胰周血管,常致胆总管和胰管均发生扩张,可并有胰尾萎缩,且邻近淋巴结增大不显著。
弥漫浸润型淋巴瘤则应与急性胰腺炎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鉴别:急性胰腺炎有相应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表现,且腹膜后淋巴结无增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也常表现为全胰增大,增强检查具有特征,即胰体呈均质进行性强化和周围包膜的延迟强化。
肾上腺淋巴瘤肾上腺淋巴瘤多为继发性,原发性罕见。
在NHL病人中,4%累及肾上腺,其中双侧性病变占50~80%。
临床上,双侧肾上腺受累者可发生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检查,肾上腺淋巴瘤可表现为结节型和弥漫浸润型。
其中,结节型呈双侧或单侧肾上腺较大肿块,质地多均匀,很少有囊变和坏死,增强检查呈轻~中度较均一强化,部分肿块内可并有明显的网格状强化。
弥漫浸润型则显示双侧或单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但仍保持肾上腺原有的形态。
肾上腺淋巴瘤主要需与肾上腺转移瘤及肾上腺结核鉴别:肾上腺转移瘤时,常可检出原发瘤和其它部位转移灶,并且肾上腺肿块相对较小,强化多不均匀;肾上腺结核也可表现肾上腺弥漫性增大或肿块,但其内常有点状钙化,且强化不均,内有无强化的干酪性坏死灶。
胆系淋巴瘤胆系淋巴瘤很少见,尤其是原发性者。
胆囊淋巴瘤表现为突向腔内的息肉样肿块,较大者甚至占据整个胆囊腔;肿瘤也可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
仅据胆囊影像学表现,这两种类型淋巴瘤均难与常见的胆囊癌相鉴别,但若并有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明显增大,则多提示为胆囊淋巴瘤。
淋巴瘤累及胆管时,表现为胆管狭窄及局部肿块,可类似胆管癌。
腹膜淋巴瘤病临床上,腹膜淋巴瘤病很少见,通常并有胃肠道高级别淋巴瘤。
影像学检查,腹膜淋巴瘤病表现为系膜多发结节状肿块,可包绕系膜血管而
呈“三明治”样表现,常常并有高密度腹水,腹膜后淋巴结明显增大并融合。
腹膜淋巴瘤病需与较为常见的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以及恶性间皮瘤相鉴别。
结核性腹膜炎通常表现为壁层腹膜弥漫、光滑性增厚,腹水呈高密度,系膜淋巴结增大并有中心性坏死;腹膜转移瘤常可检出胃、卵巢、结肠等原发瘤,腹水量大,壁层和脏层腹膜多发结节,易形成“网膜饼”,常并有肝脏转移;恶性间皮瘤常见于老年男性,约50%病人有接触石棉的职业史,表现为以腹膜为基底的肿块,可累及网膜,无或仅有少量腹水。
腹壁淋巴瘤在淋巴瘤病人,肿瘤可由骨直接延伸至腹壁,也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腹壁的肌肉、皮下脂肪或皮肤内,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软组织肿块,PET/CT 检查呈显著高摄取灶,具有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