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鉴定和确定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的感染。
其临床意义如下:
1. 确诊感染:血培养能够从患者的血液中培养出病原微生物,进而确定感染的种类和引起感染的病原体。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 指导药物选择:血培养可以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敏感性测试,确定对哪些药物敏感,从而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3. 评估疗效:血培养能够检测感染的程度和控制感染的效果。
通过定期进行血培养,可以及时评估治疗的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4. 预测预后:某些病原微生物或感染性疾病对治疗的反应较差,血培养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 接种疫苗:对于特定的病原体,通过血培养可以鉴定其感染的类型,从而指导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的执行。
综上所述,血培养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血培养的操作流程及意义
血培养的操作流程及意义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血培养的操作流程。
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和意义,取得知情同意。
血培养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血培养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血培养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通过培养患者的血液样本,可以检测出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
血培养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血液感染,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项检查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培养可以帮助医生及时确定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血培养能够提供病原微生物的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了盲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发生。
血培养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血液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通过血培养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感染的种类和数量,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血培养还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治疗效果。
在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血培养可以定期进行,以监测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变化,评估治疗的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血培养还可以帮助医生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
医院内的感染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传播和暴发。
通过对疑似感染的患者进行血培养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血液感染,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
血培养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血培养,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血液感染,为治疗提供依据,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控制感染的传播。
血培养检查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以及保障患者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血培养检查,并合理利用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血培养
6.在血培养瓶上贴标签时注意请勿遮住血培养瓶上的条码。
7.标本采集后,需室温保存,切勿冷藏, 立即送检,送检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LOGO
COMPANY NAME
谢谢
3 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 病死率
4.如何采集血培养
问题
123
采血 采血 采血 时机 流程 份量
5.采血时机
抗菌药物 使用前
尽可能
时机
尽可能
寒颤和发 热初起时
6.采血流程(一)
• 在每个血培养瓶上都 有表明液体容量的刻度 ,在溶剂刻度上标明采 集血液应该达到的页面 高度
采血流程(二)
用75%酒精消 毒培养瓶口,
2.血培养的适应症
1.发热或低温
2.寒颤
同时具备以下几种 表现,临床怀疑菌 血症时,应采血培
养
3.白细胞增多
8.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适应 症
4.皮肤黏膜出血
7.C反应蛋白升高
5.昏迷,多器官衰竭
6.血压降低, 呼吸加快
3.血培养的重要意义
1 明确诊断是何种病原菌感染
意
义
2 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
如果血量少,
垂直放置
先接种需氧瓶
3
,剩余血量再 接种厌氧瓶中 4
持针器套于培养瓶
颈部,将另一头穿
刺针刺入培养瓶
0
请在
1
请
采集流程(五)
血培养 瓶颠倒摇匀Fra bibliotek标注 病人 信息
血培养采集——血量
8-10ML 成人
血培养 综述
血培养综述一、背景介绍血液培养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它可以用于检测体内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培养也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广泛。
二、血液培养的原理血液培养是将患者的血液样本放入含有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获得有关感染情况的信息。
在进行血液培养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采集样本时要避免污染;2.采样时要遵循无菌操作规范;3.采样量要足够。
三、血液培养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血液培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时间分类:早期(0-2小时)、中期(2-6小时)和晚期(6-24小时);2.按照容器类型分类:瓶式和平板式;3.按照微生物种类分类: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4.按照培养基种类分类:普通培养基、富营养培养基、厌氧培养基等。
四、血液培养的操作步骤1.采集样本,并进行标记;2.将样本加入血液培养瓶中,注意避免污染;3.放入恒温箱进行培养,观察生长情况;4.对生长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五、血液培养的注意事项1.采集样本时要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污染;2.样本应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3.在进行药敏试验时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六、血液培养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血液培养是诊断感染病原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以下意义:1.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类型和病原体种类,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2.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3.可以对感染疾病的预后进行评估。
七、血液培养的局限性血液培养虽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即样本中存在微生物但未被检测出来;2.可能存在假阳性结果,即样本中不存在微生物但被误判为阳性;3.不能检测到所有的微生物种类。
八、血液培养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培养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未来,血液培养将会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更加快速和准确地检测微生物;2.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3.开发新型的培养基和技术。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标准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血培养标本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血培养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2 术语一套血培养:从同一穿刺点同时采集的血液标本,分别注入需氧和厌氧瓶;静脉输液港:一种植入皮下,可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HACEK菌群:嗜沫嗜血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人心杆菌、啮氏艾肯菌和金氏金菌;血培养污染率:一般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棒状杆菌、芽孢杆菌、痤疮丙酸杆菌和微球菌等污染引起的阳性瓶占总送检瓶数的比例。
3 导言人体血液中有很多物质,包括溶菌酶、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可在几分钟内将入侵血流的微生物清除。
当微生物感染超出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时,人体不能将微生物局限于原始感染的部位,或在治疗中不能通过切除、引流等措施清除感染源,那这些微生物将侵入血液迅速繁殖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一过性菌血症常发生于对感染灶的外科处理、黏膜的创伤操作和易污染的外科手术,亦可发生于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早期;间歇性菌血症常发生于腹腔等部位未能及时引流的脓肿;持续性菌血症常发生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血管内膜感染以及伤寒和波浪热的最初几周。
菌血症是临床急症,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
血培养是对入住急诊科、ICU患者、移植患者以及静脉插管患者的败血症进行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并根据阳性血培养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最佳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降低病死率有很大帮助,血培养对于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 血样采集和培养瓶接种4.1 采血指证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时,可以考虑采集血培养: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9 /L,特别有“核左移”时)或减少(计数<3.0×109 /L),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G试验)升高及突然发生的急性呼吸、体温和生命体征改变。
血培养采集流程标准操作
血培养采集流程标准操作
一、采集指征
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进行血培养:
1.高烧: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
2.寒战。
3.白细胞计数异常: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或减少。
4.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5.疑似血液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二、采集时机
血培养的最佳采集时机是在患者发热或寒战发作时,或者在未使用抗生素前。
如果已经使用抗生素,应在下次用药前采集血培养。
在成人中,血培养应在发病后72小时内采集。
三、采集方法
1.准备:准备好所需器材,包括血培养瓶、注射器、消毒剂等。
2.消毒: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确保采血过程的无菌操作。
3.采集:从患者不同部位采集两套血培养,分别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培养。
每套血培养应抽取8-10ml血液,儿童为1-5ml。
4.轻摇:采血后轻轻摇动血培养瓶,确保血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合。
5.送检:将血培养瓶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和鉴定。
四、运输和储存
血培养瓶应在室温下运输,并避免阳光直射。
在储存期间,应保持血培养瓶直立,避免剧烈震动,以确保细菌的正常生长。
以上是血培养采集流程的标准操作,遵循这些步骤可以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血培养的意义及操作流程课件
血培养的意义及操作流程
11
不同临床症状时采血方法的推荐
• 症状
• 推荐采血方法
• 可疑的急性初期菌血症或真 • 从不同的解剖学位置连续地 菌血症: 脑膜炎、骨髓炎、 采集两对或三对血培养
关节炎、肺炎
• 不明原因的发热(例如:隐 匿的脓肿,伤寒、布鲁氏杆 菌病或其它诊断不明的发热 综合症)
• 从不同的解剖学位置连续采 集两对或三对血培养。如果 经24-48小时培养后结果是阴 性,从不同的解剖学位置再 次连续采集多于两对的血培 养
血培养的意义及操作流程
10
血培养采集套数
• 对于成人,通常推荐在短时间内(一般为1小时内) 连续采 血,做2套至3套(1瓶需氧+1瓶厌氧/套)血培养。
• 对于儿童则在短时间内,在不同位置,抽两瓶(需氧)。 • 当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它的血管内感染(导管相关性)
菌血症和真菌血症时,则间隔采血(例如每隔1-2小时采血 一次),2套至3套(2瓶/套)血培养。
• Approved Guideline 2007年5月 出版: M47-A
• 参编单位: • 医学微生物协会, 临床微生物协会 苏格兰 微生物协会, IBMS, Welsh微生物协会 • 统一由卫生防护署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领导
血培养的意义及操作流程
8
何时需要血培养
13
血培养采集套数及血量
• CLSI要求每次采集2-3套标本,每套应包括一个需氧培养 瓶,一个厌氧培养瓶
• 成年病人不能只采1瓶血培养标本,采血量不足和只做1 套血培养所得得结果是很难正确解释的
4
Care Medicine (press release 2004)
血培养操作规范及临床意义
评估治疗效果
判断感染类 型
指导临床用 药
评估治疗效 果
预测疾病预 后
预测预后
指导抗生素使用: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预测病情进展:阳性结果提示感染,阴性结果提示感染可能较小 评估预后:根据培养结果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指导治疗: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耐药性
血培养在监测耐药性方面的作 用
采血次数
成人:至少2次 儿童:至少1次 特殊情况:根据临床需要,可多次采血 注意事项:避免在同一天内多次采血
培养基选择
选择无菌、无毒的培养基 根据培养目的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应符合要求 培养基应在使用前进行灭菌和质量控制
培养温度和时间
培养温度:35-37℃ 培养时间:通常为2-4周,根据具体病原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而 定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临床医生需要 综合考虑多种 检测结果和临 床表现,以做 出准确的诊断 和治疗决策。
06
血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培养阳性率
优化采血技术:提 高采血技巧和操作 规范,减少污染和 交叉感染
改进培养基:研发 更高效的培养基, 提高培养阳性率
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入自动化技术, 提高培养效率和准 确性
临床意义:提高培 养阳性率有助于更 准确地诊断感染, 指导临床治疗
扩大检测范围:将血培养检测范围扩展到更多病原体种类,如真菌、寄生虫等
提高检测灵敏度:通过优化培养基和检测方法,提高对低浓度病原体的检测灵敏度
实现早期诊断:通过缩短检测时间,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有助于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
自动化技术: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血培养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 准确性
血培养操作规范及临床意义
血培养操作规范及临床意义血液培养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血液中的存在。
准确的血液培养操作和分析,对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血培养操作规范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
一、血培养操作规范1. 采样前准备医护人员应洗手并佩戴手套,对采样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并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等待皮肤干燥。
同时,应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如肘窝静脉、桡动脉、股静脉等。
2. 采样采样时应使用无菌针和无菌管采集血液标本,一般采集量为每个采样部位2-3个管,每个管至少采集1-3ml的血液。
在采集时,应注意避免大量气泡和红细胞进入采样管中,以免影响结果。
3. 处理采集后将采样管送至实验室,并及时进行处理。
应将血液标本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上,可以选择使用静置法、旋转法或转移法进行操作。
静置法和旋转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培养瓶,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生长的情况。
转移法则适用于无菌环境下的操作,需要将血液标本转移至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均匀涂布和培养。
4. 结果分析血培养的结果应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分析,并根据培养基的类型和细菌的特征来确定细菌的种类。
一般情况下,血培养的阳性结果表明血液内存在病原菌,阴性结果则表明血液中不存在病原菌。
在分析结果时,需要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作出准确的临床诊断。
二、血培养在临床中的意义血培养是诊断血液系统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血培养在临床中的应用:1. 诊断感染血液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如败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通过血培养可以检测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血液中的存在,确定感染的种类并作出准确的诊断。
2.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感染过程中,血培养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如治疗后血液中的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或消失,表明治疗有效。
3. 判断细菌耐药性通过血培养可以检测出细菌的耐药性,进而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血培养操作规范与临床意义
培养时间长:需要数天才能得到结果,不利于早期 诊断和治疗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敏感性低: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血培养的敏感性 较低,可能导致漏检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快速检测技术:采用快速检测技术,缩短检测时间, 提高诊断效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自动化操作:采用自动化操作技术,减少人为因素 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血培养的定义:血培养 是通过采集患者血液标 本,在适宜的培养条件 下,对血液中的微生物 进行培养和鉴定,以确 定病原菌的一种方法。
血培养的目的:血培养主 要用于诊断和治疗感染性 疾病,特别是败血症、菌 血症等严重感染。通过血 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种 类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医 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 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血培养可以检测出多种病原微生物
血培养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价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培养阳性结果指导抗生素治疗:通过血培养结果,确定病原体类型, 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血培养阴性结果指导抗生素治疗:在血培养阴性时,仍需要根据临床情 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避免延误治疗。
血培养与PCR 技术的结合: 提高病原菌检 测灵敏度和特
异性
血培养与质谱 分析的结合: 鉴定病原菌种
类和耐药性
血培养与生物 标志物的结合: 辅助诊断感染
性疾病
血培养与基因 测序的结合: 揭示病原菌基 因变异和演化
趋势
血培养与其他诊断方法的比较:血培养与其他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在诊断 感染性疾病时的优缺点比较。
血培养操作方法
血培养操作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微生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治疗感染性疾病,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血培养的操作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检验过程。
一、准备工作1. 收集标本:首先需要收集病人的血液样本,通常是通过采血管方法获取。
在采集样本之前,务必进行充分的消毒和穿戴手套,以避免污染。
2.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用于血液培养的培养基,通常是含有富含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
确保培养基处于无菌状态。
3. 准备培养皿: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
然后将培养皿封闭并标记上相关信息。
二、操作步骤1. 开启培养皿:取出封闭的培养皿,用无菌物品打开培养皿盖。
注意不要将培养皿底部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以免污染。
2. 加入血液样本:用无菌的采血针或吸管,取出一定量的血液样本,滴入培养皿中。
通常每个培养皿中需要滴入约1-2毫升的血液样本。
3. 均匀涂抹:用无菌的吸管或细胞平板,将血液样本均匀涂抹在培养基表面。
确保血液样本与培养基完全混合,以促进微生物生长。
4. 封闭培养皿:将培养皿盖盖好,避免培养过程中的外界污染。
封闭后,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或恒温箱中,以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5. 观察生长情况:在培养过程中,定期观察培养皿的生长情况。
通常在24-48小时后,可见到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的生长。
三、结果解读1. 阳性结果:如果在培养皿上观察到有微生物的生长,表明血液样本中存在感染源。
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阴性结果:如果在培养皿上未观察到微生物的生长,表明血液样本中未检测到感染源。
医生需要综合其他检查结果,继续诊断病因。
血培养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感染性疾病。
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结果解读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血培养的操作技巧,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血培养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败血症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感染损伤
重度败血症
SIRS 伴随一疑似或确认的 感染性病程
SIRS with a presumed or confirmed infectious process
.
重度败血症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败血症与重度败血症的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污染细菌
血培养污染定义为在几次血培养中单个血培养下列细菌阳性: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棒状杆菌 微球菌 丙酸杆菌 芽孢杆菌
随着时间推移菌血症病原菌的变迁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能简单被当作污染菌
致病菌
, ., .
住院患者 血培养阳性结果
如何确认是血培养污染还是感染 以套为基础计算
治疗感染, 而不是污染
如果两次及以上的穿刺培养,要确认有疑问的培养结果的临床意义几乎是不可能的
血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果皮肤定植的细菌没有被杀死,这些细菌将通过针头被吸入血培养瓶并在瓶中生长 这些细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引起导管相关性败血症 (住院患者血培养第一位) 医生不能将真的凝固酶葡萄球菌感染和皮肤定植菌“污染”相区分,因此他们很可能会用万古霉素治疗患者。
. , , , . , , ,
尽管有一些医疗单位仍不情愿进行厌氧血培养。可是又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需氧的致病菌都是兼性厌氧菌。坚持需氧加厌氧的双瓶培养,不仅可以获得双倍的血培养血量,还可以增加这些兼性厌氧菌的检出率。更何况,一些兼性厌氧菌在厌氧环境中得以更快的生长出来。因此,这些细菌的血培养可能在厌氧瓶中更早报告阳性或者只在厌氧瓶中生长。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化操作
• 痰培养诊断价值有限,在考虑下呼吸道感染
(CAP、HAP)时可以送检。
• 口腔和肠内容物、直肠周围脓肿、褥疮、恶
露、呕吐物等价值较低,一般不做细菌培养。
2020/2/12
11
我院细菌培养送检标本构成
尿液 20%
其它 14%
血液及骨髓 20%
2020/2/12
22
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
• 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 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 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 别是2岁以下的幼儿)一般多见于门诊,常伴 有明显发热(≥38.5℃)和白细胞增多 (≥20×109/L)
•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不低热,如伴 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 炎的重要指征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 化操作
2020/2/12
1
血培养 (blood culture )
• 血培养是将新鲜离体血液标本接种于适当 的培养基,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细菌生 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定,从而确定病原菌 的一种人工培养法。
• 培养方法:手工培养法
血培养仪法
2020/2/12
2
血培养的原则和规程;批准指南
2020/2/12
20
目前我院血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血培养检测运输标准及接受标准不规范
➢标本运送有时被延误,没有及时送检,导致 微生物检测延迟
➢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核查接收血标本 培养瓶标签是否正确 采血量是否足够 培养瓶是否有破损 是否注明采血时间
2020/2/12
21
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
2020/2/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可疑临床症状出现后,应尽可能早地采血培养。在应用抗
菌药物之前采血培养是最理想的。如果患者已经开始应用抗 菌药物进行治疗,则应该在下一次用药前采血培养。
18
采集血培养的时间
血培养采血时机
细菌浓度
体温
0
30 时间 (分钟)
60
19
血培养的采血量 要提高血培养检测阳性率,增加采血量是最显著的
• 成年人推荐的采血量是每对培养瓶接种20毫升血液。 每对培养瓶包括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 每个瓶子应该接种5-10ml的血液。
9
什么是血培养?
• 血培养是实验室试验,从患者体内采血,并将其装入含有培 养基的瓶中,以此来确定导致患者感染的微生物(细菌或真
菌)是否已经浸入患者的血液。
• 完整的血培养过程包括:
收集样本 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 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0
为什么血培养很重要?
• 血液中的微生物在3分钟到达每个器官。 • 在病危护理的时候,菌血症对我们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2
血流感染类型
• 菌血症:细菌侵入血流,尚未大量繁殖且未引发临床症状,往 往是一过性。 • 败血症:细菌在血流中大量繁殖,引发严重的临床感染症状。 • 脓毒症:病原菌入侵人体任何部位引起感染,同时机体出现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管导管继发的血流感染。
• 细菌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引发的心内膜感
7
临床表现
• 血流感染常因原发病、病原菌、患者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也 复杂多变,存在较大差异。但仍有许多共同特点,如寒战 、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肝脾大及精神、意
识的改变等临床表现,甚至可出现休克、DIC和多脏器功能
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 在不同人群中,如年老体弱、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等患者
中临床可无典型表现,如不发热,甚至表现为低体温,实 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可不上升反而下降等。
12
不同系统感染引发菌血症死亡率
呼吸系统感染和心内膜炎在已知部位菌血症感染中,死亡率最高,超过30%
Hale Waihona Puke 50 40 30死亡率(%)
20 10 0
未 血 菌 源 知来 症 系 吸 呼 统 膜炎 系统 感染 相关 系统 组织 内 经 部 备 殖 软 心 神 腹 设 生 口/ 枢 伤 中 泌尿 其他
Derek C. Angus et al, Crit Care Med 2001 Vol. 29, Nov. 1303-1310
6
科室感染情况
不同各科室的血流感染发生率亦是不同 • 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在不同专业的ICU病房,多见于革兰阳 性菌感染、真菌感染。 • 其次在外科病房,在外科感染中尤其在外科术后及烧伤病房 中厌氧菌感染率高,往往混合性感染较多见。 • 在儿科尤其新生儿病房,革兰阳性球菌及条件致病菌感染最 为常见。 • 此外,感染科、血液透析室、血液科、肿瘤科也有较高的感 染发生率。
60%( 72/119)
86%(256/298)
94%( 67/ 71)
75%(224/298)
79%( 56/ 71)
• 在7个临床试验点,共采集了1432份儿童样本和6442份成人标本 • 儿童的采血量为0.1-3ml,成人的采血量为0.5-5ml
22
采集血培养的次数
• 通常推荐在短时间内(例如1小时内)在不同位置连续采血,做 2对至3对(2瓶/对)血培养。
27
优质的标本采集的要点
• 先检查血培养瓶是否有损坏或污染迹象。 • 检查每个瓶子上印的有效日期 • 每一对瓶血培养应该从身体的不同部位采取 • 用来培养的血应该是外周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动脉 血诊断意义不大。 • 根据推荐,应该避免从静脉导管或动脉导管抽血,因 为通常这些装置污染率较高。 • 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 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
• 三级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5
血培养标准化采集
• • • • • 采集血培养的时机 血培养的采血量 采集血培养的次数 厌氧瓶的应用 血培养的正确采集
16
什么时候进行血培养?
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菌血症时,应该做常规血培养。
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和情况有: ■ 不明原因的发烧(>38℃)或体温过低(<36℃)
29
如何减少污染
• 皮肤消毒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0%异丙基酒精 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 严格按照皮肤消毒步骤操作(酒精、碘酊、酒精),并 等待足够的消毒时间 • 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消毒后按压静脉,除非带有无 菌手套 • 不要换针头,尽量采用真空采血装置以降低污染率 血培养可接受的污染率<=3%
• 当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它的血管内感染(导管相关性)菌 血症和真菌血症时,则间隔采血(例如每隔1-2小时采血一次), 便于连续监测。
23
采血量、次数与阳性率关系
一项最近的研究显示,用连续血培养监测系统累积统计血培养敏感性结果,我们 可以观察到多对血培养组合的累积检出率(每次采血量20ml,每瓶10ml)随采 血次数增加而递增。 由于多数病例中,细菌和真菌均一过性存在于血液中,所以单次血培养检测的敏 感性是有限的。 为了保证对菌血症的检出率,取两对以上的血培养是必要的。
■ ■ ■ ■ ■ ■ 严重的局部感染,如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 腹部术后感染等 侵入性处置,如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留置、机械通气等 休克,寒颤,僵直 心率异常加快 低血压或高血压 呼吸频率加快
17
采集血培养的时间
• 估计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通常在下午)采血 • 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血
11
严重菌血症的感染来源
大部分的严重菌血症依据血培养阳性结果判断 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分别是男性和女性最主要的菌血症来源
心内膜炎 2% 中枢神经系统 1% 伤口/软组织 9% 其他 12% 呼吸道 38%
设备相关性 5% 腹腔 9% 生殖泌尿道 9%
原发性菌血症 15%
Derek C. Angus et al, Crit Care Med 2001 Vol. 29, Nov. 1303-1310
30
血培养运送要求 •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往实验室。
• 接种前后的血培养瓶均不得冷藏或冷冻。
• 非医源型因素: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此外昏迷、营养不 良、高龄等
5
感染途径
• 原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及代谢产物才可引起临 床感染症状。最常见的侵袭途径是通过感染患者体内的原发
细菌感染病灶,如皮肤黏膜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
殖系统感染等。 • 随着机械通气、静脉导管留置,内镜等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措 施的广泛应用,侵人性操作也成为血流感染的常见感染途径 ,并且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儿童的采血量不能超过其总血容量的1%, 推荐的采血量是2-4ml
20
血培养的采血量
VersaTREK 80 ml需氧瓶和厌氧瓶 FDA认可的最低的采血量0.1 – 10 ml
• 最低0.1ml采血量,适用于小儿,无需专用的儿童瓶
• 对于特殊病人,没有办法获得足够标本量时,一滴血就能挽救生命!
VersaTREK Redox1 需氧培养瓶 Redox2 厌氧培养瓶
Khanna P, et al. Anaerobic bottles are still important in blood culture sets.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1;20:217-9
26
血培养标本的标准采集
• 在血培养过程中,标本采集是决定性的步骤。在整个操作过 程中必须采取标准的严格的无菌措施。 • 一份被正确地采集而不被污染的标本是提供准确、可靠结果 的关键。 • 血培养标本应该由医务人员采集(医生,护士或技术人员), 他们接受过训练并取得采血资格。
1.Rodriguez- Creixems M, 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2008 Jul;87(4):234-49.
4
BSI危险因素及诱因
• 机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破坏
• 手术、创伤、烫伤、静脉留置针、动、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等
• 有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因素
• 医源性因素: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移植、免疫抑制剂等
28
皮肤消毒
采集标本前的皮肤消毒非常重要 • 推荐使用碘酊、次氯酸和洗必太或碘伏 • 碘酊、次氯酸和洗必太的消毒效果要好于碘伏 • 消毒剂需要有足够的作用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 碘酊作用30秒; • 碘伏作用1.5~2分钟 • 洗必泰的作用时间和碘酊一样,但是由于没有伴随的过 敏反应,所以不必擦去,但不能被用于小于2个月的婴 儿皮肤消毒
血培养的意义及标准操作
何谓“血流感染”
• 血流感染(BS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和毒素 侵入血循环,在血液中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诱 导细胞因子释放,引起全身感染、中毒和全身炎症反应(
SIRS),进一步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
变,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一种 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不仅培养厌氧菌,可以帮助提高兼性厌氧菌的阳性率
•如果抽取的血液量少于推荐量,血液应先足量接种需 氧瓶,剩余的血液应该接种到厌氧瓶中。 CLSI的准则认为对于厌氧瓶目前没有选择性的标准, 为避免漏检,需要常规做厌氧瓶。
25
7072份需氧+厌氧瓶分析
• 640份阳性,阳性率: 9% • 需氧+厌氧瓶同时阳性: 55% • 仅需氧瓶阳性: 26% • 仅厌氧瓶阳性: 19% • 需氧比厌氧瓶早1天报告占: 9% • 厌氧比需氧瓶早1天报告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