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易混淆概念简要辨析
八年级上册政治易混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易混知识点在八年级上册的政治学科中,有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疼。
在学习政治学时,准确掌握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增强对政治学知识的掌握。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政治学科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并提供学生们一些解决方案。
1. 国家和政府国家与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许多八年级学生常常混淆的问题。
国家是一种以特定国家领土为基础的政治组织。
而政府则是国家机构的管理人员,负责处理国家政治事务和外交关系等方面的事宜。
的确他们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国家”和“政府”经常被交叉使用;因此,建议学生们加强对此概念的深入理解,在考试中谨慎选择答案。
2. 集体和集会集体和集会都是人们集合在一起的形式,但是两者的意义却有所不同。
集体是指同一性质或共同目标的多人形成的组织,例如工会、学校等等。
而集会则是指有特定目的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例如游行、示威、集会等等。
因此,学生们在理解上述概念的含义时,应该注重细微之处,以确保考试时选择正确答案。
3. 选举和任命选举和任命都是选出人员进入公共职位的方式。
但是两者的不同点在于,选举通常是通过公民自由选择决定的,而任命则是通过有权机构的指定和安排来决定的。
在确保对比概念准确理解基础上,建议学生们自我训练,以更好地应对考试。
4. 国家治理和政治体系国家治理和政治体系是理解国家政治运作方面的关键。
国家治理强调对政治运作的实际过程,包括政治决策和政府行为。
而政治体系则更注重政治结构和机制,在国家政治管理中的角色、职责和权力等方面拥有深刻的影响。
学生们应牢记这些基础知识,以便检验在课堂学习和考试中的各种结论。
以上讨论的是八年级上册政治学科中的主要易混淆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强练习,以提高成绩并获得更好的学术成果。
政治易混知识点总结
政治易混知识点总结政治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集体生活的规则和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政治科学基本知识,提高政治素质。
政治易混知识点总结是对政治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识,准确理解政治概念。
政治易混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党的基本知识、国家机构和职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建设等。
一、党的基本知识1.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式和任务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为思维方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依据的党。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式有党的基本组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委员会、党的中央委员会等。
党的任务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拼搏前进。
2.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3. 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历史性大会。
4. 党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
党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二、国家机构和职能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和职能国家机构是指总体上规范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的组织和体制,包括国家权力机构和国家行政机构。
国家权力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
国家行政机构包括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国家机构的职能是指机构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
国家机构的职能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国家的主权和管理事务的权利。
2. 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的区别国家权力机关是指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政协等,其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和决策。
政治 容易混淆点提示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易错知识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注意: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意: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注意: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6、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注意: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注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注意:错。
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9、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注意: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10、“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注意:错,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1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注意: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
(注意:错,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见课本第29页)13、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注意: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1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易错知识点1、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高三政治常识中几组易混概念的辨析
1.公民与人民含义不同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在我国,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即为中国的公民;而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仍属于公民。
公民概念的外延包含着人民,凡是人民也一定是公民。
2.国体与政体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存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类型。
前三种类型属于剥削阶级国家,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者的统治。
社会主义国家是广大劳动人民对少数敌人的统治,是新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高三政治常识中几组易混概念的辨析◇江苏姜堰吕文昌概念辨析"""""""# """"""""""""""""""""""""""""""""""$%%%%%%%$""""""""""""""""""""""""""""""""""$77/2007.3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政治常识中容易混淆的十个问题(人民教育出版)
政治常识中容易混淆的十个问题1.国家与国度。
首先,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的含义侧重讲国家的阶级属性。
其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地理位置,都是由人口、政权和主权这些要素构成的,这就是通常所称谓的国度。
国度侧重讲国家的一般特征,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地理位置、人口、政权和主权构成。
再次,国家的阶级属性以一定的国度为基础,任何国家都具有阶级性。
2. 民主程度与民主性质。
首先,民主程度是指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实施的程度、状况和水平,它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其次,民主性质是指民主的阶级性,我们分析民主现象,要看它的性质,而不是看它的发展程度。
再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是从民主的性质上说的,由于受社会条件制约,还有不够成熟的地方,民主性质还没有充分发展,但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决定了它一定能日益完善和充分发展。
3.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与政权组织形式。
区别:首先,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的程度不同,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个类型。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为单一制。
其次,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民主共和制。
联系:二者都属于国家形式的范畴,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历史特点决定并为其服务的,都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4. 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
首先,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这是从广义上来说的。
狭义的国家制度是指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其次,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再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第四,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政治作为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占据了高考总分的15%左右。
政治试题考察了考生们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政治易错易混的知识点的正确理解更是至关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针对政治易错易混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希望对即将面临高考政治科目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易错知识点1. 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国家元首为国家的象征性领袖,代表国家的尊严,无实际权力,其主要职责是出席各种国家礼仪活动和接待外国元首。
而政府首脑则负责实际的政治事务,领导国家内阁,主持国家政府的管理工作。
易错之处在于两者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的区别。
例如:2017年白宫签署移民禁令时,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行使国家元首的权力,实则是他作为政府首脑行使的权力。
2. 革命与改革革命和改革都有改变现状的含义,容易混淆。
革命一般是通过用暴力手段推翻现有政治体制,创建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形态的过程。
而改革则是指基于现有政治经济体制,在不改变政治体制基础前提下逐步完成制度建设,改进政治经济体制。
例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是两个互不相同的历史阶段。
3. 非理性政治行为非理性政治行为指的是违背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其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民族情绪、地域歧视、宗教信仰或其他情绪因素的影响。
经常被误解为民主政治对非理性选择的容忍或鼓励,实则是对民主制度过程的一种扰乱。
例如: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部分特朗普支持者为了表达对民主党的不满情绪而赞同特朗普提出的“选举舞弊”论调。
4. 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指对法律、法治、法制的一种认识、思想和态度,是法治理念的核心要素。
高考中经常考察法治观念对政治和社会的作用,混淆之处在于法治观念和法治体系的区别。
法治观念主要指对法律、法制的认识和尊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法治体系则是指通过法律规范和司法机构实现国家、社会管理的体系。
通过理解法治观念和法治体系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试题。
2024年初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1. 国家制度与宪法- 易错知识点: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解释:中国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的一种政治形式,是实现国家制度的方式之一。
2. 工农兵政权和多党合作制度- 易错知识点:工农兵政权和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解释:工农兵政权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解放军参加国家政权的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则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两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易混知识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两个基本特征。
解释: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国内外独立、自主地行使权力的能力和权利,领土完整则是指国家在地理上固定的国土面积和边界。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易混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阶段。
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完善。
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易错知识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依据。
解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6.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易混知识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解释: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下享有的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而公民的基本义务则是指公民在社会和国家利益面前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7. 中国的政党制度- 易错知识点: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
解释: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制度,其他符合条件的政党可以通过政治协商和参与政府事务来发挥作用,但没有竞争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8. 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易混知识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解释: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和有序,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政治易混淆知识点区分
4、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6、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和平与发展问题
九、“基本”类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 • • • • • • • •
• • • • •
1、三个有利于 ________是从事和判断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 2、最基本国情 ____________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依据。 3、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4、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根本原因?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 7、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8、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9、我国的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0、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合作的基本方针?多党合 作的重要机构? 11、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2、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1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 14、三个代表、三个有利于分别是? 发展 15、_______ 是解决中国所有一切问题的关键
2、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4、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奉献社会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十四、“内容”“内涵”“表现”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八、“根本”类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中考政治十大易混淆概念总结
中考政治十大易混淆概念总结1.公民与人民(1)性质不同。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则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2)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中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3)权利义务不同。
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公民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义务。
(4)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概念,人民所表达的往往是群体概念。
2.权利与权力(1)性质不同:权利属于法律上的概念,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如公民享有选举权、批评建议权等。
权力属于政治概念,强调的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强制力)或者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即职权)。
(2)行使主体不同。
权利的行使是一般主体,而权力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处分方式不同。
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
(4)社会功能不同。
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
3.法治与法制(1)法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总和,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合法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属于制度的范畴,其精神实质是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以及普遍遵守。
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
(2)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改造,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
(3)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4.责任与义务(1)责任是指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它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如对他人的承诺、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2)义务是指履行义务的主体依法应当作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满足其他权利人利益的法律约束。
高三《政治常识》易混知识辨析
高三《政治常识》易混知识辨析笔者在高三的政治课教学中发现,好多知识点平时都讲过,但在做题时学生经常出错,特别是一些相似的知识学生容易混淆,下面我就《政治常识》中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剖析。
一、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民主性质指民主的阶级本质,即民主权利属于哪一个阶级,如社会主义民主属于人民群众,是代表先进阶级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则属于资产阶级,是代表落后阶级的民主;民主程度指民主的实现程度,即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实施的程度、状况和水平。
由于民主建设的条件性和艰巨性,决定了任何性质的民主发展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同一性质的民主,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发展程度的高低,不同性质的民主亦存在发展程度的差异。
所以,先进阶级的民主其发展程度未必高,落后阶级的民主其发展程度也未必低。
二、基层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我国地方国家政权机关分为省、市、乡三级,民族自治地方则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镇的居民委员会都是基层的自治组织而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组成政府机关。
三、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四、国家权力机关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指人民代表大会,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五、人大的决定权与其监督权人大的决定权主要是通过审查和批准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及其执行报告,审查和批准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决算报告等途径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
监督权主要是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六、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是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属于国家权力机关,但由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虽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但它不是独立的立法机关,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并不是立法机关。
初中政治知识点的易混点梳理
初中政治知识点的易混点梳理政治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学习政治知识时,很容易混淆一些概念或者概括。
本文将对初中政治知识中的一些易混点进行梳理,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
一、国家与政权在初中政治中,国家与政权是两个重要的概念,但很容易被混淆。
国家是一个地域、人民和政权的统一体,而政权则是国家政治组织和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
简单来说,国家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而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实施者。
二、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高国家机关,有着最高权力。
因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三、主权与国际关系主权是国家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涉。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主权是国际关系的基础,而国际关系则是建立在主权的基础上的。
四、法律与道德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但在初中政治中,它们有着不同的概念。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规则和制度。
而道德是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内心的自律和约束。
法律是强制性的,而道德则是一种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五、国家制度与政治制度国家制度是指国家的基本组织原则和运行规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政治制度是国家权力组织和运行的具体方式和形式。
国家制度是政治制度的总体框架,而政治制度则是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指的是全社会实现了自由、平等、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
七、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由一个民族构成并且同一个民族的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和归属感的国家。
多民族国家则是指由多个民族构成的国家,各个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保持相对独立和平等的关系。
区分两组易混淆的政治概念
区分几组易混淆的政治概念1、公民与人民的区别①从概念上看,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按照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通常指个人。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通常指整体,它是以阶级内容来划分的。
人民与敌人是相对的。
②从范围上看,人民属于公民的范畴,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权利与权力的区别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权利属于法律上的概念,权力属于政治上的概念。
第一,权利的主体不是特定的,公民享有权利。
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得多。
第三,权利可以放弃,但是权力不能放弃。
3、关于民主选举的权利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区别:民主选举是广义上的选举,其范围广泛,包括了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村(居)委会的选举等;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的选举有特定的对象,即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联系: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民主选举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都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4、区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通过民情信箱、民情日记本、民情接待室、民情热线、民情沟通员、民情恳谈会等一系列互动的民情反映渠道,反映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中存在的“急、难、愁”问题。
②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是宪法赋予的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体现。
采用事先公示、事中公示、事后公示等方式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单位政务公开栏和有关行政村、基层站所公告栏上进行,对公示后的群众反映、建议和举报,必须依法受理并予以答复。
③专家咨询制度: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可以通过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其优势是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科学性。
④社会听证制度:决策机关通过听证会,征求各方面代表的意见,对拟定的方案进行修正、完善,做到决策利民。
政治易错易混点辨析
政治易错易混点辨析政治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复杂的学科,其中往往存在一些易错易混的概念或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政治体制、政治理论等方面进行辨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易错易混点。
许多人往往会混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基于供求关系、资源配置由个体自主决策的经济体制,而计划经济则是由国家或政府来计划和控制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和效率,主张私有产权和竞争,而计划经济则追求公共利益和平等分配,主张国有化和集中控制。
另外,国家资本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也是易混淆的概念。
国家资本主义指的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私有产权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国家社会主义则是国家承担更多的经济主导角色,并追求公有化和计划经济。
其次,政治体制也是一个容易混淆的领域。
例如,许多人会把共和制和民主制混为一谈。
共和制是指国家的元首由选举产生,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委员会;而民主制是指国家的政权由人民通过选举和公民参与来决定。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而共和制则是国家元首产生的一种方式。
另外,议会制和总统制也常常被混淆。
议会制指的是政府的成员由立法机构选举产生,政府的组成和政策决策取决于议会;而总统制则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由总统担任,与立法机构相对独立。
两种制度在政府组织和权力分配上有所不同。
此外,政治理论中也存在一些易错易混的问题。
例如,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常常被混淆。
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和道德理念,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护,主张限制政府权力和尊重社会多样性;而自由市场经济则是一种经济体制,强调市场的自由竞争和资源的私有化。
另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社会主义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公有化,并主张通过社会改革来实现公平和正义;而共产主义则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追求无产阶级的最终解放和阶级消亡。
总结起来,政治易错易混点的辨析是我们学习政治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准确理解和区分一些类似但又不同的概念,避免混淆和误解。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高考政治是高中政治的强化版,也是考生最后一次机会在政治方面取得好成绩。
然而,在考试中,许多学生常常会犯错或混淆知识点,导致一定的得分损失。
因此,今天我们要就高考政治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以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易错知识点1. 人权问题:这个知识点主要包括人权的概念、分类、保障等内容。
在考试中,容易产生混淆的主要是权利与自由的区别。
权利是国家根据法律授予公民的权力,是一种法律上的权力;而自由则是公民根据法律享有的自由,是一种自然的权力。
2. 政治生态:政治生态主要涉及政治生态的构成、影响政治生态的因素、政治生态的分析等。
在考试中,容易混淆的主要是“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政治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包括观念、信仰、习俗等,而政治制度则是指国家政治机构的组成、运作机制等。
3. 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和领导班子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考试中,容易出现混淆的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异同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我国部分民族聚居区而设立,是特别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宪法、自治条例、自治机关等;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实施民主集中制的基本途径。
4. 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是指国家在经济管理方面所采用的制度和政策。
在考试中,容易出现混淆的主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
计划经济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规划进行经济管理和调控,市场经济则是自由市场机制的体现,由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调节经济活动。
二、易混知识点1. 群众路线和现代化建设: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基本路线,是指把党和群众联系在一起,贯彻民主集中制,实现党群一心;现代化建设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征,在信息技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高考政治最易混淆的40个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最易混淆的40个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1、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
×解析:纸币的购买力受市场影响的。
2、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解析: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3、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解析: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国民经济是主导。
5、企业以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为目的。
×解析: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
6、股票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解析: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7、社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解析:商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8、社会主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社会主义经济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主要依靠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9、财政赤字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解析:财政赤字会导致经济总量失衡,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国家在通货紧缩情况下,适当的财政赤字有利于扩大投资。
10、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要力量。
政治生活:1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解析: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
×解析:工人阶级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
13、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14、监督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最容易混淆的中考政治基本概念
责任 1. 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汇报的权⼒,但同时也是履⾏⾃⼰应尽的义务.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形的财富,如良好的⾃我感觉,他⼈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同时,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也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不会像以前那么轻松.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和⾦钱,⽽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收到责备,甚⾄受到处罚.这就是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不⾔代价与回报地承担责任 对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的⼈有不同的认识.⽽⾯对责任不⾔代价与回报,则是那些最富有责任⼼的⼈的共有情感. 2. 体现”集体与个⼈”的关系的谚语,古诗,格⾔. ⼤河有⽔⼩河满,⼤河⽆⽔⼩河⼲.----------集体利益与个⼈利益相互依存 众⼈拾柴⽕焰⾼. --------发挥集体⼒量 国情 1. 我国的最基本国情(实际) 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情: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环境国情:我国⽣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控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前我国环境形式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资源国情:⾃然资源总量⼤,种类多,但⼈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资源开发利⽤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2. 民族 新型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 权⼒机关:全国⼈民代表⼤会 各级⼈民代表⼤会 4. ⼈民代表⼤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5. 宪法规定以下内容: 我国⼈民代表⼤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活中的根本问题. 6. 宪法 为什么宪法具有的法律地位?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法活动的基础. 宪法具有的法律地位的表现. (1)宪法是其它法律的⽴法依据和⽴法基础.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具有的法律效⼒. (3)宪法是⼀切组织和个⼈的根本活动准则 (4)同普通法律相⽐,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为什么宪法是根本⼤法? (1)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活中的根本问题. (2) 从法律效⼒上看,宪法具有的法律效⼒ (3)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其它普通法律更严格. 7. 维护国家安全 既是我们的政治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8. 1981-1990,国民⽣产总值翻⼀番,解决⼈民的温饱问题.(已完成) 1991-2000,国民⽣产总值再番⼀番,⼈民⽣活达到⼩康⽔平.(已完成) 2001-2050,⼈均国民⽣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民⽣活⽐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21-2020,实现全⾯⼩康(建党100年⽬标: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1949-2050,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3步⽬标) 9.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 10. 社会主义⽂明,是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也是搞好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11. 提⾼⾃⾝的道德修养 我们要以实际⾏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民服务为核⼼,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觉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理想 1. 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想:共产主义. 2. 共同理想和理想的关系.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实现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的. 思想道德建设――核⼼部分、重要内容、中⼼环节 1、教育科学⽂化建设――基础⼯程 主要⽭盾――是⼈民⽇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 2、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集中⼒量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代表⼤会制度 公有制经济――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4、国有经济――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量 我国的权⼒机关――各级⼈民代表⼤会 5、我国的国家权⼒机关――全国⼈民代表⼤会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代表⼤会制度 强国之路――改⾰开放 6、⽴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党之本――“三个代表” 最基本国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基本国情――⼈⼝多,资源不⾜,环境承载能⼒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常识易混淆概念简要辨析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当代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大类。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属于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程度不同,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右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大类。
复合制在当代主要是联邦制。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单一制。
2、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是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设立,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在香港、澳门和台湾设置的,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并长期保持不变。
民族自治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产物,为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而设立,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宁夏等五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
3、权力权利
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就是国家的强制力,象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和指挥权,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是相对于义务而言,指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享有的权力和利益,如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公民人民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是个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个体概念。
人民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是个与敌对分子、专政对象相对应的政治概念、群体概念,在我国现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5、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有权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有权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均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每届参加政协委员会的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由上届地方委员会或常委会协商决定。
6、宗教邪教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宗教具有整套的经典教义、宗教制度、正式组织、活动场所等特征,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范围内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和其他名义设立的,以制造、散布迷信邪说为手段,发展和控制成员,具有秘密结社性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不法团体;邪教具有教主崇拜、精神控制、编造邪说、敛取钱财、秘密结社的特征,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8、外交权外事权
外交权是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门和外交代表机关拥有的外交职权的总称,外交权属政治性事务,行使的主体是主权国家,代表的是国家利益。
外事权通常是指中央政府依法授予本国某地区所拥有的与外国某地区进行经济、科技、文化、外贸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的权力;外事权属非政治性事务,行使的主体是地方,代表的是地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