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一、感受信息教案(沪科版九年级)

合集下载

19.1感受信息-(教学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沪科版)

19.1感受信息-(教学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沪科版)

19.1 感受信息(教学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沪科版)教案:感受信息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实验、讨论和思考,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信息的作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应用领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会观察和分析信息现象,提高动手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信息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对信息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难点:信息的应用领域和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如手机通讯,引发学生对信息的思考。

2. 讲解信息的概念:介绍信息的基本定义,信息是由消息、数据和信号组成的。

3. 实验观察信息传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信号和声音信号的传递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5. 探索信息应用领域:学生分组研究,找出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通讯、交通、医疗等。

6. 思考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学生分组讨论,预测信息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如物联网、大数据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信息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难点:信息的应用领域和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信息的概念和传递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信息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面的探讨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验观察信息传递在实验观察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光信号和声音信号的传递实验。

这个实验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我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观察信号的强度、清晰度和传递速度等要素,这些是理解信息传递的关键指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9.1感受信息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9.1感受信息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9.1 感受信息教案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的概念,感受信息的传递过程,并能够运用信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概念,理解信息的传递过程。

2. 能够运用信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过程。

难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学具:笔记本,课本。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短信,让学生思考信息的传递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过程的PPT,进行讲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利用电脑,进行信息的传递实验,如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活动重难点: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过程。

难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的概念,感受信息的传递过程,并能够运用信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了解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1. 实践活动的选择:我选择了利用电脑进行信息的传递实验,如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又能够模拟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场景,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2. 实践活动的分组:我将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一台电脑。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活动的指导: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会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信息传递的过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九章第一节感受信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九章第一节感受信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九章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九章第一节感受信息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信息的存在和传递。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的传递过程,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传播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提高他们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够观察和描述一些常见的信息传递现象。

3. 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的定义和特点,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难点:信息传递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比如手机通话,让学生思考信息的传递过程。

引导学生意识到信息的存在和传递。

2. 讲解:讲解信息的定义和特点,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通过图示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

3. 实验: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比如光的传播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的传递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练习: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信息的定义和特点,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难点:信息传递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信息的定义和特点,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验操作和原理的应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应用。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手机通话作为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传递过程。

新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节 感受信息

新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节 感受信息

第一节感受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作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信息的记载和传播,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中作出的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了解电话、电报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感受周围信息的获得,并了解其感受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教学过程:归纳电话模型图[一]引入课题:“烽火台”……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二]进行新课:1、介绍记录信息的发展及意义:牛骨、竹筒、木牍等造纸和印刷术磁记录、光记录2、介绍信息传播的发展:烽火、驿马、信鸽等电话电磁波、因特网等3、电话的结构及原理:贝尔发明了电话(1)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金属盒、碳粒、膜片,与麦克风相同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2)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电磁铁、膜片,与喇叭相同原理:变化的电流振动(3)电话线:传递信号[三]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作业:预习“让信息飞起来”【板书设计】1、介绍记录信息的发展及意义:牛骨、竹筒、木牍等造纸和印刷术磁记录、光记录2、介绍信息传播的发展:烽火、驿马、信鸽等电话电磁波、因特网等3、电话的结构:贝尔发明了电话话筒: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听筒:原理:变化的电流振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十九章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一节感受信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过程与方法: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了解信息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难点:了解电话和电报。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各种磁卡、电话实物及其挂图
五、教学设计:
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

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六、板书设计感受信息
●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它对拥有者的决策或行为起着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古代信息的传播:1.方式:烽火、驿马、信鸽2.特点: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
●信息的记录:大脑—文字(牛骨、竹简和木牍——纸、印刷术)-光记录、磁记录
●现代信息的传播:电报、电话——电磁波、因特网
●电话的原理:
1.概念
2.组成:话筒、听筒和键盘
3.原理:声音的振动——变化的
电流——声音的震动
话筒由金属盒、碳粒和膜片组成,
它的作用是通过碳粒间电阻的变化,将声
音转化成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和薄铁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按声音振动的强弱而变化的电流转化成相应的声音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沪科版物理九全18.1感受信息教案与参考资料

沪科版物理九全18.1感受信息教案与参考资料

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输现象出发,理解信息传输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了解信息传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1. 知道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2. 了解信息传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信息传输现象;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难点:信息传输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2.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器材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手机信号传输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是如何在手机之间进行传输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信息传输的原理和过程。

让学生了解信息传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践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信息传输的原理。

活动重难点:重点: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难点:信息传输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信息传输的原理和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影响了实验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至信息传输在现代社会中的其他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环节的设计二、知识讲解的深入在讲解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时,我不仅仅依赖于教材的内容,还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能够具体化、生活化。

例如,我通过讲解手机信号传输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到信息传输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它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9.1感受信息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9.1感受信息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9.1 感受信息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我设计的这节物理课《感受信息》,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信息的概念,感受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理解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学生的实践活动,感受信息的过程。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接收短信,引入信息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利用投影仪,展示信息的相关理论,如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让学生对信息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电信传播实验,光纤传输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信息,理解信息的传输过程。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讨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互联网、电视、广播等,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学生的实践活动,感受信息的过程。

2. 活动难点:信息的概念,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的概念,是否理解了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创新,如设计一个信息传输的实验,感受信息的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课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关注的。

一、信息的概念信息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也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在引入环节,我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接收短信,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9.1感受信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9.1感受信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9.1 感受信息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当我设计这一节“感受信息”的物理课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信息的传递和感受方式。

我希望他们不仅能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的信息感受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在这一节课中,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信息。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现象。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手机、电视、音响等,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报纸、杂志等。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他们已经学过的信息传递方式,如声音、图像等。

然后,我会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这些信息的传递过程。

接着,我会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这些信息感受方式,来传递更多的信息。

我会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现象。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期望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并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到不同的信息感受方式。

课后,我会让学生反思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以及他们对于信息传递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拓展他们的学习范围。

这一节课,我希望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信息的传递和感受方式,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

同时,我也期望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一节“感受信息”的物理课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是这一节课的核心内容。

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到,信息传递不仅仅是简单的声音或图像的传递,而是一种能量的传递。

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有些抽象,因此,我会在课堂上通过实际的例子,如手机通讯、电视信号等,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一原理。

不同的信息感受方式是另一个重要的点。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8.1感受信息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8.1感受信息WORD教案1

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难点:了解电话和电报。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准备: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各种磁卡、电话实物及其挂图五、教学设计: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

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

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六、板书设计:第一节感受信息●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它对拥有者的决策或行为起着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古代信息的传播:1.方式:烽火、驿马、信鸽2.特点: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信息的记录:大脑—文字(牛骨、竹简和木牍——纸、印刷术)-光记录、磁记录●现代信息的传播:电报、电话——电磁波、因特网●电话的原理:1.概念2.组成:话筒、听筒和键盘3.原理:声音的振动——变化的电流——声音的震动话筒由金属盒、碳粒和膜片组成,它的作用是通过碳粒间电阻的变化,将声音转化成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和薄铁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按声音振动的强弱而变化的电流转化成相应的声音。

七、教学反思:略八、教学参考一、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的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现在一样是“无线”的,如利用以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通常大家认为这是最早传递消息的方式了。

事实上不是,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公里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部落,不会像前段时间湖南卫视的“悄悄话接力”那样传得完全变了样。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 沪科版

第十九章走近信息时代本章主要讲述了感受信息、让信息“飞”起来和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首先介绍了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信息的传播,使同学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讲述电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理解如何用电话把电流信息传递到远方,介绍电磁波和现代通信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共分 3 节:1.第一节感受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信息的传播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社会信息记录、存储、传播的进步,通过对电话结构和作用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电话工作的原理.2.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通过对电磁波谱和电磁波主要用途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和我们联结在一起,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通过对波的特征的介绍,让学生知道波速、频率、波长的定义,知道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知道电磁波的用途及电磁污染.3.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通过介绍光纤、现代电信网络和互联网,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使我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教学目标】1.在知识和技能方面:①了解信息的记录和存储,②了解信息的传播,③了解电话的组成和工作原理,④了解电磁波是个大家族,以及电磁波在医疗、日常生活、国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⑤了解波的特征:波速、频率、波长,⑥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⑧了解用于通信的电磁波的主要范围及用途;⑨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⑩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看视频、教师讲解,了解人类社会信息的记录、存储、传播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电磁波的特征和用途,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和影响,学习有关现代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了解电磁波的特征和用途,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传播,电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磁波谱及电磁波的主要用途、电磁波的特征,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教学难点】电话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电磁波的特征,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第一节感受信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信息的存储和记录2. 了解信息的传播3. 了解电话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视频、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1.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传播2.电话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数字信号和数字通信【教学难点】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到远方的.2.数字信号和数字通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演示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幅.【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可以怎样做?(由此导出新课:第一节感受信息)【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177 - 180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电话的工作原理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课堂导学】知识点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一、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师1.什么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你知道哪些记录信息的方式?请列举说明.生:1.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西周初期的文字,商代牛骨刻辞都是早期记录信息的方式,现代记录信息的方式有光盘、计算机硬盘和u盘.师2.什么的出现使人类记录信息的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生:2.文字师3.什么发明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也为我们保存了历史的信息?生:3.造纸和印刷术.师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有了什么样的记录信息的方式?你是怎样利用电脑或手机来保存或传送信息的?生:4.有光盘、手机和照相机的内存卡、计算机硬盘和U盘等,利用手机短信和电脑的电子邮件传送信息.[易错警示]容易把录像带、磁带错误地认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把电视错误地认为是记录信息的载体,错误原因是不明白录像带、磁带本身只能存储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它们自身不能传递信息,它们所储存的信息要借助电视机或收音机进行传递,所以电视、收音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要点归纳]信息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有大脑、文字、造纸和印刷术、磁记录和光记录等.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知识点2 信息的传播二、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点拨师1.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年代,人们采用了哪些方式来传播信息?生:1.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驿马、烽火、信鸽等方式传播信息.师2.早期的信息传播有哪些缺陷?生:2.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少.师3.是谁发明的电话?它的结构怎样?话筒和听筒都有怎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生:3. 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由话筒、键盘和听筒组成,听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原理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原理是把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4.谈一谈你是怎样利用手机和电脑来保存和传播信息的?生:4.可利用手机短信和电脑的电子邮件传播信息.[要点归纳]:1.贝尔发明的电话,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听筒1.话筒的工作原理:对着话筒讲话时,话筒的膜片振动,时紧时松地压迫炭粒,盒中炭粒的电阻时小时大,流过炭粒的电流也发生变化,这样话筒就将声音信号变成了电信号.2.听筒的工作原理:当变化的电流通过听筒的线圈时,听筒内的电磁铁对膜片的作用力也随之变化,使膜片振动,这样听筒就将电信号变成了声信号.话筒和对方听筒是串联在电路中的.知识拓展3.模拟信号: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 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4.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有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优点,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数字通信.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学到了什么1.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2.光盘、计算和硬盘和U盘可以方便保存的传送信息3.话筒和听筒的工作原理不同.话筒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将声音转换成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将变化的电流还原为声音.工作过程:话筒中有碳粒和膜片.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振动,压缩碳粒一紧一松,导致碳粒的电阻发生变化,引起通过碳粒的电流变化,即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强弱不同的电信号.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当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对膜片的吸引作用随之改变,使膜片振动,即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这样就听到对方讲话了.注意:当甲与乙通话时,甲的话筒与乙的听筒串联,甲的听筒与乙的话筒串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1.这节课的内容不多,但都比较新颖,想把它们讲透、讲精的确不容易.2.电话的构造与原理尽量体现方法与思想的设计.如要想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改变电流,该怎么办,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想办法改变话筒的电阻,即老式电话的原理; 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由运动产生电流,即现代话筒的构造,总之讲解宜从其本质上讲,学生理解起来才透彻.3.数字信号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编拟数字密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兴趣高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初中物理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教案(教学设计)

新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初中物理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2.了解电话和电报.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作出的贡献.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信息的记载和传播,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中作出的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电话、电报的工作原理.感受周围信息的获得,并了解其感受过程.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演示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幅.师: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可以怎样做?(由此导出新课:第一节感受信息)知识点1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师1.什么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你知道哪些记录信息的方式?请列举说明.生:1.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西周初期的文字,商代牛骨刻辞都是早期记录信息的方式,现代记录信息的方式有光盘、计算机硬盘和U盘.师2.什么的出现使人类记录信息的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生:2.文字.师3.什么发明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也为我们保存了历史的信息?生:3.造纸和印刷术.师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有了什么样的记录信息的方式?你是怎样利用电脑或手机来保存或传送信息的?生:4.有光盘、手机和照相机的内存卡、计算机硬盘和U盘等,利用手机短信和电脑的电子邮件传送信息.易错警示:容易把录像带、磁带错误地认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把电视错误地认为是记录信息的载体,错误原因是不明白录像带、磁带本身只能存储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它们自身不能传递信息,它们所储存的信息要借助电视机或收音机进行传递,所以电视、收音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要点归纳:信息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有大脑、文字、造纸和印刷术、磁记录和光记录等.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知识点2 信息的传播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点拨.师1.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年代,人们采用了哪些方式来传播信息?生:1.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驿马、烽火、信鸽等方式传播信息.师2.早期的信息传播有哪些缺陷?生:2.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少.师3.是谁发明的电话?它的结构怎样?话筒和听筒都有怎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生:3. 1876年贝尔发明的电话,由话筒、键盘和听筒组成,听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原理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原理是把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4.谈一谈你是怎样利用手机和电脑来保存和传播信息的?生:4.可利用手机短信和电脑的电子邮件传播信息.要点归纳:1.贝尔发明的电话,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听筒2.话筒的工作原理:对着话筒讲话时,话筒的膜片振动,时紧时松地压迫炭粒,盒中炭粒的电阻时小时大,流过炭粒的电流也发生变化,这样话筒就将声音信号变成了电信号.3.听筒的工作原理:当变化的电流通过听筒的线圈时,听筒内的电磁铁对膜片的作用力也随之变化,使膜片振动,这样听筒就将电信号变成了声信号.话筒和对方听筒是串联在电路中的.知识拓展4.模拟信号: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 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5.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有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优点,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数字通信.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课时中思维拓展题目,并进行讲解.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这节课的内容不多,但都比较新颖,想把它们讲透、讲精的确不容易.2.电话的构造与原理尽量体现方法与思想的设计.如要想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改变电流,该怎么办,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想办法改变话筒的电阻,即老式电话的原理; 可以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由运动产生电流,即现代话筒的构造,总之讲解宜从其本质上讲,学生理解起来才透彻.3.数字信号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编拟数字密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兴趣高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9.1感受信息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9.1感受信息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9.1感受信息在设计这节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9.1感受信息时,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中信息的传递,从而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传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2.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信息传递的过程;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重点。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手机、对讲机、电线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信息传递的过程。

一、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信息传递现象,如手机通话、无线网络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二、理论讲解:在学生有了初步的理解后,我会简要讲解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如电磁波的传播等。

三、实践活动:2. 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传播过程;3.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四、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信息传递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让学生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传递的原理,并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延伸,如介绍一些与信息传递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传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培养出对物理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教室周围的信息传递现象作为实践情景,如手机通话、无线网络等。

这是因为这些现象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信息传递的存在,并激发他们对信息传递原理的探究欲望。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9章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

沪科版物理初三第19章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展现自备的木片、磁带、光盘等物品.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师强调祖先的奉献,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了解从古至今我们是如何样记录和储存信息的。
让学生了解:
现代储备介质的特点:容量大、体积小、存取速度快
信息只有记录,没有传播,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讨论交流,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如“击鼓进军,鸣锣收兵”.海军的旗语等.并让学生归纳总结.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Leabharlann 最佳解决方案创设情境
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古代士兵一旦发觉敌情,便赶忙点燃烟火发出警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觉电脑网络通信的隐秘,查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4.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信息开始被人类共享。
5.光记录、磁记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光记录、磁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 1TB=1024GB 1GB=1024MB 1MB大约能储备50万汉字
问题2: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
例1:【解析】:“文字的显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发生了全然性的变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方面为人类做出的奉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重点
对信息记录及进展,信息的传递方法及进展的了解.
难点
通过学生自主和交流合作学习,提炼出信息记录、进展,以及信息的传递方法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9.1感受信息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9.1感受信息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9.1感受信息一、教学内容1. 信息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信息的含义,以及信息的分类,如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

2. 信息传输的原理:讲解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

3. 信息技术的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如通信、网络、媒体等。

4. 信息的感觉和处理:探讨人类如何通过感官接收和处理信息,以及信息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

2. 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3. 认识人类感受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信息的定义和分类,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难点:信息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人类感受和处理信息的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通话,引出信息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信息的含义和传输过程。

2. 讲解信息的概念:讲解信息的定义,以及信息的分类,如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

3. 讲解信息传输的原理:讲解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

4. 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如通信、网络、媒体等。

5. 讲解信息的感觉和处理:探讨人类如何通过感官接收和处理信息,以及信息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

6.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的感觉和处理方式。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9.1 感受信息信息:定义分类(模拟信息、数字信息)传输:原理(发射、传输、接收)应用:通信、网络、媒体等处理:感官接收大脑处理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信息的定义和分类。

2. 请解释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

3. 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

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觉信息【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道信息记录及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

2、知道信息的传达方法及发展的三个阶段3、认识电报、电话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采集、概括信息,自主学习和沟通合作学习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流传方面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加强民族骄傲感、自信心。

【教课要点】对信息记录及发展,信息的传达方法及发展的认识【教课难点】经过学生自主和沟通合作学习,提炼出信息记录及发展,信息的传达方法及发展的知识点。

【教课准备】教师要修业生课前采集录音磁带、录象磁带、计算机软盘、各样磁卡、电话实物以及历史上其余传达信息方式的资料等。

【教课方法】主要采纳教师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沟通议论得出结论。

【教课过程】一、引出课题每当我们提到长城,同学们很快就会联想到威威长城上那一座座战火台,古代的士兵就是经过在它上边燃放烟火来传达敌方来犯的信息。

“战火戏诸侯”的故事,说明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有了战火传达信息的方法。

今日我们的研究,就从战火台开始 ,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神秘 ,找寻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迹。

二、新课内容1、信息的看法教师发问:此刻世界的三大支柱家产是能源、资料、信息,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学生回答: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实用的信息。

(学生经过沟通、议论、回答)2、古代信息的传达教师发问:你知道古代的人民是如何传达信息的吗?初期的信息传达拥有那些特色?学生沟通、议论回答3、信息的记录学生自学书第一部分:信息的记录。

而后教师发问:信息记录的发展史经过了那两个阶段?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在这方面做出过哪些优秀的贡献?(学生沟通,议论、回答)4、现代信息的流传——电报、电话让学生自学书籍第三部分:电报与电话,要求他们将自己感觉重要的,有新的收获的内容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完此后,教师发问:现代信息的流传主要采纳哪些方式?电话、电报的发明者是谁?它是如何实现信息流传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沟通、议论后,各小组选举代表发布小组看法)。

九年级物理全册 19.1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9.1 感受信息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1节感受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过程与方法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信息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了解电话和电报。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

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

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自主预习案】1·信息的基本形式可能是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像等2·古代的___________、现代的___________等纸质印刷、_____________ 等电子出版物都是记录信息的载体·3、电话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______的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_____________信号变成声音的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3、电话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______的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_____________信号变成声音的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课堂探究案】探究点1:古代信息的传递任务:阅读教材,阅读后小组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2.早期的信息传递具有哪些特点?3.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探究点2:自学课本“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知道话筒和听筒的构造及作用,能说出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比比看下列问题谁找的结果更准确,小组内交流。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话;2.电话的构造和工作原理:①最简单的电话主要由和组成,己方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是联的,当然电路中还要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感受信息
一、课标要求
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难点:了解电话和电报。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各种磁卡、电话实物及其挂图
五、教学设计:
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

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

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