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建立农产品供应链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6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要提倡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要建立起合适的农产品供应链。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农业产业化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02-0116-02文/徐建忠C onstr ucting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and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Agr icultur al Industr ializationXu Jianzhong(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bs tract: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reform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system,which is a method to develop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 economic in China.We should pursue the suitable scale of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ng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供应链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引言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方面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使农民与市场无缝连接,这样不仅可以使农民能够分享农产品在流通过程的价值增值部分,而且促使农民转变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构建模式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构建模式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参与主体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构建高效、稳定、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链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在我国,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农产品生产者将农产品出售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将农产品分销给零售商,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批发市场能够聚集大量的农产品供应商和采购商,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
同时,批发市场提供了一个集中的交易场所,便于农产品的价格形成和信息交流。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农产品在批发市场的流通环节较多,容易导致损耗和质量下降。
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往往难以获得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从而影响生产决策。
此外,批发市场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存在卫生、质量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为了优化这种模式,需要加强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
同时,鼓励生产者与批发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二、“农超对接”模式“农超对接”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即农产品生产者直接与超市签订供应合同,将农产品直接供应给超市。
这种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
一方面,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能够让消费者买到更加新鲜、价格更低的农产品。
另一方面,超市可以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不过,“农超对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对于农产品生产者来说,要满足超市的大规模、标准化采购需求,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
此外,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利益分配不均、合同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要推动“农超对接”模式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合作社和农户的扶持力度,帮助其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与优化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与优化1.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和优化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农产品供应链的构成、优化策略以及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2.农产品供应链构成农产品供应链由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组成。
农产品从土地种植或养殖阶段开始,经过采摘、收购、加工、运输等多个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3.优化策略一: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将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和参与者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流通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和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优化市场流通效率。
4.优化策略二:农业专业化农业专业化是通过培训和引导农民专注于某一农产品的种植或养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生产环节。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助于农民的收入增加。
5.优化策略三: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物流环节是关键环节之一。
优化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对于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至关重要。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6.优化策略四:加强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
7.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和优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能够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8.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中的问题与挑战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物流体系的薄弱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乡村振兴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与优化方案
乡村振兴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与优化方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成为实现农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一套建设和优化方案。
一、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由农民、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构成。
首先,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应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和质量意识。
其次,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引导农民集中生产,并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再次,加强流通环节的建设,打破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壁垒和中间环节,建立起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渠道。
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优化为了优化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供应效率。
首先,应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的溯源追踪,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可追溯。
另外,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建立起农产品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和销售额。
三、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创新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创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宣传和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鼓励农民开展农业观光和农业体验活动,推动农村旅游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另外,可以探索农产品与文化、教育、医疗等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多元化的农产品价值。
四、政府角色与政策支持政府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和优化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产品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升级提供技术保障。
其次,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外,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五、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风险管理在农村振兴过程中,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引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以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为核心,结合五个主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创新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强流通环节管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及推动农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将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增长。
正文:1.创新农业科技1.1推动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的合作1.2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1.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1.4鼓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1.5引导农民科技创新意识的提升2.提升农业生产效率2.1优化农田管理2.2推广先进农业设施2.3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2.4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2.5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支持3.加强流通环节管理3.1建立农产品物流体系3.2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3.3推动农产品标准化与认证3.4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3.5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4.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4.1加强农药、农兽药使用管理4.2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4.3推动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4.4加强农产品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4.5鼓励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5.推动农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5.1建立农业数据共享平台5.2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5.3发展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5.4推动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5.5建设农产品交易电子平台总结: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创新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强流通环节管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及推动农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
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繁荣。
引言: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产业效益的关键环节。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什么叫农产品供应链
什么叫农产品供应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产品供应链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农产品供应链,简单来说,就是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
它包括了种植、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
通过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流向消费者,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牌价值。
首先,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传统农业往往是小农经济,农民的生产和销售往往是分离的,缺乏规模效益。
而通过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可以借助大型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的力量,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管理,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次,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有助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产品供应链要求各个环节的参与方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都有监督和管理。
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流通。
另外,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的供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有效配送,提高产品的供应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
此外,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还可以通过建立品牌和营销渠道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当然,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复杂多样,涉及到不同的环境和区域,供应链的管理和协调难度较大。
其次,农产品供应链涉及到的参与方众多,包括农民、农业企业、流通企业、政府等,如何协调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也是一个难题。
此外,农产品供应链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和信用体系。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
首先,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
其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优化供应链的管理和协调,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
同时,需要加强各环节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供应链的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的背景、关键环节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鸿沟,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供应不稳定等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构建关键环节1. 农产品生产环节农产品供应链的起点是农产品的生产环节。
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2. 农产品采购环节农产品的采购是供应链的核心环节。
建立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采购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采购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农产品加工环节农产品加工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延伸供应链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工,农产品可以转化为更多的价值链产品,进一步拓宽市场。
农产品加工需要合理布局,选择适当工艺和设备,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4. 农产品物流环节农产品物流是保障供应链流畅运转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市场的高速运输,减少货损和库存风险,提高产品的新鲜度和附加值。
5. 农产品销售环节农产品销售是供应链的终点环节。
在销售过程中,市场推广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十分关键。
通过与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三、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首先,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促进农产品向城市消费市场倾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其次,供应链体系的构建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品牌化推广和销售,拓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推动农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是农业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商品质量、增加产出效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部署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现状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是指从种植、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合作,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益最大化。
然而,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产品供应链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导致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严重。
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短板,一些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度。
再次,部分地区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着过多中间环节,使得农民收益过低,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最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
二、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关键措施为解决当前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统一规划和标准: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规划和标准制定力度,促进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信息化建设: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平台,提高各个环节间的信息传递效率。
3.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生产环节的抽检和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合格。
4.简化流通环节:减少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民收益,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
5.加强供需对接:建立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促进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提高供需匹配度。
6.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产地、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提高产品可追溯性。
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在农村振兴中的作用
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在农村振兴中的作用一、现状分析中国农村振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流通难、附加值低、信息不对称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应运而生。
二、农业供应链体系的定义与特点农业供应链体系是指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涵盖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
其特点是协同、高效、透明、可追溯。
三、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对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影响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可以优化农产品流通、减少中间环节,从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优化产地直供、农产品品牌化、加工深加工等方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对农产品安全的保障作用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可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溯源系统,追溯每一道环节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检验检测、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五、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优化供应链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同时,通过农产品品牌化、电商扶贫等举措,能够推动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六、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提供优质特色农产品,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农村观光、体验农耕文化。
这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宣传农村风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七、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对农村电商的影响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大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力度。
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提升农产品品质,农村电商得到了更多的农产品供给。
同时,农村电商平台也能够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多渠道,扩大市场规模,提高销量。
八、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对农民组织能力的培养作用农业供应链体系建设需要农民组织和参与,通过参与供应链体系建设,农民可以提高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他们在管理、销售、推广等环节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提高了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
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乡村振兴是当今中国的重要战略,其中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呢?一、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管理首先,要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这需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科学施肥、科学用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同时,还要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二、建立农产品收购平台其次,建立农产品收购平台,搭建农产品供应链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农产品生产者和经销商之间的联系。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监控和追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透明度和信誉度。
三、推动产销对接通过推动产销对接,建立农产品直供平台,加强农产品生产者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实现农产品从产地直供到终端市场的畅通流通。
这不仅可以加快农产品上市速度,还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加强农产品加工加强农产品加工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和市场的拓展。
五、优化物流体系优化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配送效率。
建设冷链物流网络,加强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能力,确保农产品能够迅速、安全地送达各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保鲜度。
六、加强市场营销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七、培育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建立农产品品牌认证体系,推动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加强品牌溯源和保护,提升农产品的信誉度和附加值。
八、发展农产品电商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农产品的在线销售,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和销售效率,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
探讨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
探讨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涉及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农产品供应链,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首先,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中,农业生产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
优质的农产品从源头上保证了供应链的质量。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进行科学种植,通过执行标准化的种植方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二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是推广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引入先进的农业设施和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其次,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中,农产品加工是一个关键环节。
农产品经过初加工后,可以延长其保鲜期,提高附加值。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农产品加工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企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培育农产品加工集群,形成农产品加工的规模效应。
再次,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中,农产品流通是一个重要环节。
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决定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提供良好的销售平台和服务机构,促进农产品的交易和流通。
二是建立农产品流通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是推广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信息化水平,减少流通环节的损耗和成本。
最后,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中,农产品销售是一个关键环节。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农产品销售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宣传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
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第一节:背景介绍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是指通过整合农业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构建起高效、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发展。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农产品供需不平衡、流通环节不畅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等困扰。
因此,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二节:目标设定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目标是提高农产品供需的匹配性,优化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目标包括: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增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第三节:主要内容及具体措施1. 加强农产品产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供给能力。
- 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作物灌溉条件;- 完善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发展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提供农产品生产技术支持。
2. 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
- 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提供统一的供应链服务;- 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能力,提高配送效率。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高监管效能;-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与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4. 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 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打造农产品产地公共品牌,提高产品溯源能力;- 加强农产品设计与包装,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四节:政策支持为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政策扶持。
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鼓励创新和科技应用,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升级。
第五节:风险管理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农业供应链与农业发展
农业供应链与农业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传统农业模式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信息不对称、高昂的运输成本、低效的市场运作等,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供应链的构建成为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农业供应链的概念与特点农业供应链是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它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的农产品分散单一销售模式,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资源,实现生产、销售、服务的协同发展。
农业供应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整体性:农业供应链由多个环节组成,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 综合性:农业供应链整合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3. 协同性:农业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发展;4. 信息化:农业供应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运作效率。
二、农业供应链对农业发展的意义1. 优化资源配置:农业供应链整合了各环节的资源,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2. 提升产业附加值:农业供应链通过优化生产和销售环节,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 保证产品质量:农业供应链对农产品进行全程追溯和监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安全,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
4. 扩大市场覆盖:农业供应链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信息,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提高了产品的流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业供应链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在我国,农业供应链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信息不对称:农产品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益不稳定。
2. 运输成本高:由于农产品运输环节存在着多级中间环节,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农业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
农业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农业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从农田到消费者手中的完整供应链,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涉及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实现农产品的高效流通。
首先,农产品供应链建设需要优化产业结构。
农业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农业产业。
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根据区域特点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同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
通过农产品加工,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和货架期,增加产品种类和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需要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农业生产是一个科技密集型的产业,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农田生产环节,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精确农业、智能农业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农产品加工和运输环节,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冷链运输技术,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可追溯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另外,农产品供应链建设需要加强与农民的合作与交流。
农业是一种生产性服务,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农产品供应链建设需要通过建立农产品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形式,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支持,引导农民逐步转变观念,采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在供应链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还需要加强市场调节和监管。
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由农田到餐桌的完整流通过程,需要保障供应链的顺畅运行。
政府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调控,防止农产品价格波动过大,保护农民的利益。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提供市场信息和预警,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促进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建议
促进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建议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促进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下面列举了十个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2. 建立农业产业链。
在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鼓励农业企业化经营。
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形式的农业企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规模化程度。
通过企业化运作,加强农业产业组织化,提高农业产业集约化水平。
4.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质,为农民增加收入。
5. 推进农业现代化管理。
加强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现代化管理,提高农业产业化体系的整体效益。
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 加强农业金融支持。
建立健全的农业金融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支持,降低农业贷款的利率。
7.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促进农业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提高农产品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8.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监管。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9. 推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10.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
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农业人才队伍。
农业供应链管理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农业供应链管理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供应链管理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业供应链管理包括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的规划、组织、控制和优化。
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推动农业发展。
本文将从提高农业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供应稳定性、降低成本、推动农村就业、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农村市场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等十个方面展开,探讨农业供应链管理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提高农业效益农业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运作流程,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浪费和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产品流通路径,提高农田利用率和农产品运输效率,从而促进农业效益的提升。
二、保障农产品质量农业供应链管理能够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监控和控制,可以有效遏制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
农产品质量的保障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也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
三、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业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直接与农户合作,为农民提供市场销售渠道和稳定订单,使农民能够获得更为稳定的销售收入。
此外,供应链管理还可以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农业增收致富。
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供应链管理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通过产品定制、品牌打造和市场推广等方式,引导农产品生产向高端化、精细化和差异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五、提高农产品供应稳定性农业供应链管理能够通过早期规划和需求预测,提前策划农产品产量和生产计划,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保障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
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组织协调,能够有效减少由于产销失衡导致的农产品滞销和过剩的问题。
六、降低成本农业供应链管理能够通过整合资源、提高生产和流通效率,降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采购、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成本。
2024年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补助资金
2024年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补助资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是指从农田到消费者之间的全过程,涵盖了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
建立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升农民的收益,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为了推动2024年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补助资金,以支持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参与方。
首先,农产品种植环节是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基础环节。
政府可以向农民提供种子、肥料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补助资金,以帮助他们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引导农民组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这些补助资金可以帮助农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农业产出和效益。
其次,农产品加工环节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和降低损耗的重要环节。
政府可以向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直接财政补贴,以促进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的环保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此外,政府还可以引导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促进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些补助资金可以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发展。
第三,农产品运输和储存环节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政府可以向集中式农产品批发市场、冷库和物流配送中心等提供补助资金,改善设施和设备,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农产品运输和储存企业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提高运输和储存效率,降低损耗和货物质量差异。
这些补助资金可以帮助企业提供更加安全、快速和可靠的运输和储存服务,保障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市场信誉。
最后,农产品销售环节是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政府可以向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电商平台和连锁超市等提供补助资金,帮助它们改善市场营销和销售服务。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开展市场营销,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不仅优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流程,还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一、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包括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
在生产环节,农民通过技术培训和种植管理的指导,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加工环节,农产品经过洗净、分拣、包装等工序,确保农产品的卫生安全和外观品质。
在销售环节,优化物流和仓储管理,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和降低损耗。
这些环节的协同配合,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管理,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建立了农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了对农产品来源、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的全程监控。
农民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农业的方式,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升级转型,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未来趋势未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朝着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供应链管理将更加精细化。
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例如,使用物联网技术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优化灌溉和施肥的方案;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精确控制生产规模和上市时间,避免过量供应和价格波动。
其次,供应链管理将借助智能化技术提高效率。
通过智能物流系统和机器人技术,实现农产品的自动化收割、包装和运输,降低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
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优化仓储和运输的安排,减少农产品的损耗和浪费。
最后,供应链管理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供应链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供应链农业产业体系是生产、经营、市场、科技、教育和服务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部门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将相关环节连为一体,构成一体化的、涵盖其价值形成和分配的经济系统。
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求与制约因素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随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深入推进,对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稳定粮食供应,确保粮食安全伴随人口的加速转移,粮食供需长期以来的紧平衡状况将更加显著。
按照现有生产水平,要生产2012年进口的农产品需要7亿多亩农作物播种面积,而现在我们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只有24亿亩,完全自给是不可能的。
加上国际市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居高不下,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压力与日俱增,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供需矛盾。
在我国粮食总体处于紧平衡的条件下,我国农产品生产却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实,近年甚至出现了一方面国内有些粮食品种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有些品种的进口却不断增加的现象。
因此,要在有限的耕地面积和生产条件下保障粮食安全,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必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进粮食生产的技术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农业的产业化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可以以市场的力量改善农产品种植结构,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提供健康食品,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供应链的流程中质量控制出了问题,集中反映在小农户和个体加工或小业主的经营模式无能力、无激励减少食品安全风险,政府部门无力面对大量生产者开展有效监管。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也正迅速崛起。
而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背景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指的是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最终销售的整个流程进行协调和管理,以实现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生产和销售。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包括农产品的种植或养殖、采摘、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涉及到多个节点和参与者。
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供应链管理,农产品可以经过加工、包装、品牌推广等环节,增加附加值,提高销售价值。
农民可以更好地从土地上获取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 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供应链管理可以建立完善的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达到标准。
这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和健康食品的需求。
3. 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构建高效的物流和分销网络,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拓展市场覆盖面。
这有利于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
三、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挑战1.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着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隐患。
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中,信息不对称和缺乏监管,容易导致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2. 生产环节的低效率:在农产品的种植或养殖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导致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生产环节存在着时间、资源浪费的现象。
3. 物流和配送环节的滞后:由于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欠发达,物流和配送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农产品运输困难,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开拓。
四、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追溯系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南宁学院11级物流管理4班严健华
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要提倡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要建立起合适的农产品供应链。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农业产业化
一、引言
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方面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使农民与市场无缝链接,这样不仅可以使农民能够分享农产品在流通过程的价值增值部分,而且促使农民转变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农业生产现状
1.人均耕地面积少,据《国际统计年鉴’96》资料,1993年我国乡村劳均耕地是0.21ha,不及世界劳均值1.19ha的1/5;农业劳动力素质低,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比较低。
2.农业效益过低,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2003年,城乡差距已经扩大到1:
3.2,超过了3倍。
由于农业效益过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失去种田的积极性,出现农地撂荒弃耕现象。
3.我国面临着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同大量分散的、无组织的小规模家庭生产的矛盾。
如果不能有效地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产品生产者组织起来,在技术上进行辅导,在生产过程中加以监督,他们难以大量地、持续稳定地供应安全、优质农产品。
三、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1.农地适度规模的标准
适度规模经营农地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能否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应该成为衡量农地适度规模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现状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劳均收入应该在当地城镇的“最低工资”和当地城镇劳动者平均收入之间,如果用R表示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的收入,用G表示当地城镇的“最低工资”, 用E表示当地城镇劳均收入, 上述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应满足: G≤R≤E, 这是因为:
(1)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农地规模经营能够存在的必要条件。
国际通行的最低工资是在城镇劳动者平均工资的40%到60%之间,最低工资制度的目的,就是履行社会公平原则,维护社会安定;如果农民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农地的收入低于当地城镇的“最低工资”,则说明该农民劳动的机会成本过高,他将不会把自己全部劳动时间投入农业生产,他的理性选择是兼业或弃耕,那么,集中经营的农地就会重新被分割,回到分散经营的状态。
(2)由于农业部门存在着收益递减、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低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等原因,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收入就一定存在差距,基于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者的平均收入难以超过当地城镇劳动者平均收入。
2.农地经营的适度规模
关系式G≤R≤E除以T,得到:
G/T≤R/T≤E/T,(1)
其中T表示农地平均单位面积纯收益;R/T表示农民要想得到R的收入,所必需耕种的农地面积,就是农地劳均适度规模,用S表示得到:
G/T≤S≤E/T ,(2)
以上两式可以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收入、不同的农作物情况下的农地适度规模。
四、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民收入
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虽然可以扩大农民的耕地面积,实现相对的规模经济,但却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农业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以及农民缺乏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只有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构建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才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农产品在经过商品化处理后,进入流通市场就能更好的实现产品价值,甚至可以在原有价值基础上成数倍增值,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民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较为理想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1.“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加农户”模式是指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的企业(公司)与农户建立一定的经济契约关系,开展一体化经营,是在不改变现有的农户家庭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公司加农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分散的农产品生产汇聚成为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改善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和规模效益,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流通增值,促使传统农业走向产业化道路。
2.农村合作组织模式
农村合作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在生产技术、资金、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的原则组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可以为其社员提供批量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和规模农产品的销售等服务,可以把分散的家庭经营联合成为规模经营,从而降低家庭经营交易成本,提高家庭经营竞争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3.公司制农业模式
公司制农业模式是以农业企业为基础或依托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农业企业通过租赁经营、买断农地使用权,或是农民以农地使用权为资本入股等农地流转方式,取得农地使用权,从而形成一家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农业公司,公司制农业变土地为资本,加快了农地的流转,也促进了农民的分工分业,一部分农民转变为农工,进行农地规模化、集约化和企业化经营,更大部分则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
公司制农业通过内部化农地使用权,有利于农业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也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1.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农业产业
化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各地区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增加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投入,尽快把把优势产业做大,努力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2.加快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家庭承包经营优越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实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3.必须面向市场,实施以质取胜、多元化发展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既要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和主导产品,又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要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既要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六、结论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不但要推行农地的适度集约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要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实现农产品在流通过程的价值增值。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巫文勇.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中国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J].前沿,2006,10:197-200.
[2]徐建忠.浅议农村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J].经济师,2007,9:85-86
李敏飞,柳经纬.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性因素的法律分析和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6,3: 80-84.
[3]夏庆利,易法海.我国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瓶颈、根源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7:26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