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练习题及答案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5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5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1d1136ad51f01dc381f16e.png)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4.判断下图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 错误并加以改正。
铁夹应夹在试 管中上部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应对准药 品加热
导管只需突出 胶塞少许
应加酒精
导管口只能 插在集气瓶
口附近
7、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鼻子闻气体
C.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D.带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10.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11、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的原因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3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3 日星期 二2021/8/32021 /8/3202 1/8/3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三、缺点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
安5、装操顺作序步骤:
“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习题课件:第2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共17张PPT)
![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习题课件:第2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92931a5ef7ba0d4a733bf3.png)
课题3 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加热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2.催化剂(又叫 触媒 )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 改变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 率,而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催 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催化作用 。 3.分解反应是指由 一种 反应物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 其他物质的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不选用的试剂是( C )
A.高锰酸钾
B.氯酸钾
C.空气
D.过氧化氢
2.下列方法都可用于制取氧气,但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型,
它是( A ) A.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C )
4.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B.反应不需要加热 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催化剂 5.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 改变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7.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B ) 通电
A.水――→氢气+氧气 加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8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8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f565e3a1c7aa00b52acbb2.png)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② 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范围: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要点:
导气管的下端伸至集气瓶底 (将瓶中空气排尽)
说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需的 实验仪器(用排水法收集)
(从下至上,由左到右)
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导气管、水槽、集气瓶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
探究活动1:实验室能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吗?
实验编号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 收集一瓶氧气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集气瓶中
温度对反现应象有影响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 开始出来的气体为装置中的空气。 3.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至热的试管
中使试管炸裂。 4. 使木炭与集气瓶中的氧气慢慢的
充分接触,反应现象更加明显。
学生实验安排: (1)完成报告册P10活动准备 (2)请同学们说说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 (1)组装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
(3)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同时准备好收集装置
(4)加热药品
(5)收集气体
(6)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7)熄灭酒精灯
问题和讨论 P13 :
1. 可以用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微热。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出,木条没有
试管
复燃
常温下,放 出氧气很少。
(2)向上述试管加入
常温下,过氧化
少量二氧化锰,把带 有大量气泡冒 氢遇二氧化锰分解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出,木条复燃 加速,放出大量氧
初中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初中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9aaaccdd88d0d233d46acf.png)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2.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时氧气,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3.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A.氯酸钾受热分解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分离液态空气法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水氢气+氧气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水碳酸5.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6.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③均可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连接仪器e.装药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g.撤出导气管。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daebfg B.dceafgb C.adcefgb D.dceafbg8.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9.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3 制取氧气(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3 制取氧气(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c8be03f46527d3240ce09e.png)
(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观察下列实验并填空:
反应式: 过氧化氢
水+ 氧气
编号 现象
分析
(1)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放
带火星的木条不 出的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
复燃
的木条复燃。
(2) 加入二氧化锰后,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复 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
燃
的木条复燃。
(3) 重新加入过氧化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 氢溶液,带火星 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的木条又复燃
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 二氧化锰本身未见变化。
【思考】
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 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 么角色呢?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 叫触媒)。
2、反应原理: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KCl + O2
3、实验装置: (固固加热型)
4、实验步骤
1查、 查装置的气密性 茶
2装、 装入药品
庄
3定、 固定在铁架台上 定
4点、 点燃酒精灯
点
5收、 收集气体
收
6离、 7熄、
将导管撤离水槽 利
熄灭酒精灯
息
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特征? 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检查有无灯 芯和酒精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必需使用 胶皮管
实验注意事项
(1)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答:为了防止加热时 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 管,使导管堵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5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5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63cdec0912a216147929dc.png)
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
一 变: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二不变:
质量
(加快或减慢)
化学性质
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 + 氧气 符号表达式:H2O2 MnO2 H2O + O2
彩色小颗粒为活化酶, 加快洗衣粉去污能力
化妆品中含有的催化剂, 减慢皮肤衰老速率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C)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
口应 (C)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
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
H2O2 → H2O + O2 (慢) 所以,过氧化氢在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在不见光的 地方。
过氧化氢(H2O2)为什么俗称双氧水?
化学名称 俗称 过氧化氢 双氧水
氧化氢
水
化学式 H2O2 H2O
色味态
无色无味 液体
无色无味 液体
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白色固体……
【实验2-5】
高锰酸钾 KMnO4
实验室 制法:
KMnO4
K2MnO4 + MnO2 + O2
KClO3
MnO2
△
KCl + O2
H2O2 MnO2 H2O + O2
共同点
① 都有氧气生成(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② 都是分解反应:多变一,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③ 都有二氧化锰 (MnO2) ① 催化剂 一变: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3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3c58584afe04a1b171de20.png)
气体收集装置
收
集
方
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适
用 气体不易溶于水 气体密度比
范 围
且不与水反应
空气密度大
气体密度比 空气密度小
收集到较纯净的
优 气体
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点 便于观察气体是 否已经收集满
操作较为方便
缺 收集的气体较潮湿
收集不如排空气法 点 方便
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 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课堂小结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加热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
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属 于物理变化。
空气
加压 降温
液态空气
蒸发
氮气
液态氧(贮存于钢 瓶中)
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 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 反应。
即:A B = A + B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
概 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 念 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应,叫做化合反应
特 点
“一变多”的化学反 “多变一”的化学反
应
AB→ A + B
应
A+ B→ AB
联 系
两者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对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探究
(1)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 复燃?
(2)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 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 发生的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共3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ed554131b765ce04081431.png)
4、操作步骤
1、查: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2、装:把药品装入干燥的试管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在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
4、点:加热 (用酒精灯外焰先预热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收集气体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氯化钾 + 氧气
KCl
O2
(2) 高锰酸钾 KMnO4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2MnO4
MnO2
O2
(3)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上述三个反应的共同点有哪些?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七、分解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温馨提示: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特点可以表示如下: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典例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
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B )
A.不产生氧气
3.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 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P40
不同。实验室制氧气属 于化学变化,分离液态 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
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反应类型 上是否相同?
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 催化作用
6、离:收集完毕先把导气管从水中撤离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炸裂试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题 制取氧气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题 制取氧气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74962e0740be1e650e9aa7.png)
• 11、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要把导 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 防止装置里的气体遇冷收缩,水会 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 12、为什么先加热前方药品,再加 热后方药品? • 既可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 管口,又便于控制氧气放出的速率 和数量。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 液态空气法和富氧膜分离法。 蒸发液态空气法——将空气液 化,再慢慢升高温度,沸点更 低的液态氮先汽化,留下的液 态氧。要氧气只需要使液态氧 汽化就行了。为了便于贮存、 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氧气加压 到1.5×104kPa,并贮存在蓝色 的钢瓶中。
试管
铁架台
洒精灯
导管
(3).气体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玻片
导管 集气瓶
向上排空气法
一. 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 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二. 优点
操作较为方便,气体干燥
三. 缺点
1. 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 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
(排水法) 集气瓶
导管
水槽
水
排水法收集
一. 适用范围
(2)
实验 编号
现象 木条不能 复燃 (1)
原因
过氧化氢溶液常温 下极少氧气放出
剧烈反应 ,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2) 有大量气 二氧化锰时分解加速 泡产生,木 条复燃
【思考1】在第2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 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
【思考2】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 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呢?
课题 3
制取氧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制取 氧气的工业制法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 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 化锰的混合物或者加热高锰酸 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共20页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共2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af4afc0029bd64783e2cde.png)
•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 藤菜, 有时只 喝一碗 稀饭, 偶尔招 待来访 的客人 ,甚至 要向邻 居借钱 ,实在 接济不 上了就 卖书。 傅斯年 一生最 好读书 藏书, 积蓄几 乎全部 用在买 书上, 非到万 不得已 ,是不 卖书的 。
•
传统中国画是在中国文人特有的观察 方式和 美学思 想引导 下的图 式体系 ,有着 与西方 绘画焦 点透视 完全不 同的散 点透视 之成像 特征。 散点成 像的构 图涵盖 了诸多 主观因 素,画 面基本 呈均衡 图式
(3)
待上述试管中没有气泡 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 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不参与反 应,能重复使用
二氧化锰不参与反应,质量和化学性质没
结论 有发生改变。
催化剂
1.催化剂
在双氧水制取氧 气的反应中,加入二 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 氢的分解。这种在化 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 物质化学反应速率, 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 有改变的物质称为催 化剂(又称触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共20张PPT)
(1) (1) 氯酸钾 二氧化锰
KClO3 加热
(2)
氯化钾 + 氧气 KCl O2
(2)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共2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共2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共20张PPT)
三、分解反应
1.定义: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1(共1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1(共1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e7bd58f61fb7360b4c65cb.png)
收集氧气的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如何证明氧气已收集满?(验满)
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 瓶内无水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 若木条复燃,证明满了。
检验:(注意检验与验满的区别)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放置: 盖上玻璃片,正放
完成知能A P11-13
E
水槽
C 酒精灯
F
3、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装入药品
(3)定:固定装置 “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收集气体 (6)离:把导管移离出水面 (7)熄:熄灭酒精灯
简 称: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 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4、实验现象:
课题3 制取氧气 在实验室里如何பைடு நூலகம்取一瓶氧气呢?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KMnO4) 分解过氧化氢(H2O2) 加热氯酸钾(KClO3)
方法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实验药品: 高锰酸钾(KMnO4)
(暗紫色固体)
2、实验仪器:
G 铁架台
A 试管
B 棉花
D
带导管的 橡皮塞
集气瓶
实验编号 (1) (2)
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并进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5、文字表达式: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
6、注意事项: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药品平铺
(P45)
铁夹应夹在距管 口约1/3处
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P37)
外 焰 加 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5. 成功者不是比你聪明,只是在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的行动。 14. 什么是人生最好的相逢?那是漫漫人生,我们遇到另一个人,我们互相的影响,一起去成长。我流泪、饮泣,然后我微笑。虽然不能终老,但我们曾经拥有最甜美的时光,他里面有我,我里面 也有他,永远相思。
! 5、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 自古成功在尝试。 7. 语言是银,沉默是金,那么行动就是钻石。 6.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7.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是人成熟起来 12. 原以为“得不到”和“已失去”是最珍贵的,可原来把握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15. 苦忆旧伤泪自落,欣望梦愿笑开颜。 8. 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7、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14.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 涛汹。
8.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14. 有两个独立的房间,在各自房间里工作,一起找个地方吃晚饭,散步的时候能够有很多话讲,拥抱的时候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安全,不彼此表白,表白是变相的索取,不会太想对方,累的时候 ,知道他就是家。
6. 只要再坚持一下下,我们就能到幸福的彼岸。 9. 活着,就要时刻准备承受磨难! 19. 网络事业创造了富裕,又延续了平等。 13、热爱可以创造奇迹。如果我们热爱登山,我们可以不顾旅途的危险与劳顿,勇往直前;如果我们热爱文学,我们可以废寝忘食,夜灯长明;如果我们热爱高考呢?那么,一切都将变得简单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