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梗死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研究

合集下载

分水岭脑梗死病因诊断及其治疗探讨

分水岭脑梗死病因诊断及其治疗探讨

分水岭脑梗死病因诊断及其治疗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 是指相邻的、较大的2条或以上动脉供血区边缘带之间的局限性梗死。

根据缺血部位分型,主要依据影像学诊断,传统上可分为外侧分水岭梗死(external watershed infarction,EWI) 和内侧分水岭梗死(internal watershed infarction,IWI) ,如同时有内侧及外侧分水岭区梗死则为混合型(mixed type) 。

由于CWI梗死部位的特殊性,本研究就60例CW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CWI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

(1) 发病时间在4.5 h以后,14 d以内;(2) 有局灶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NIHSS≥3分;(3)用药前24 h内无ACEI类药物;(4) 经头颅MRI检查 (MRI+DWI)证实为脑梗死,根据神经影像学模板判断梗死部位,梗死部位在不同血管供血交界处诊断为CWI,又分为IWI和EWI 及混合型,典型病例影像学表现见图1~3。

研究方法:入院后由神经内科医生询问病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体格检查,调查血管危险因素,并检查头颅和颈部动脉MRA (德国西门子公司Magnet Vision型1.5T超导型MR机) 和 (或) 颈动脉彩色B超或DSA、心电图、心脏彩色B超、出凝血功能,再根据检查进行血管评估,判断狭窄程度及分型。

C W I 分型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判断:行头颅MRA或DSA 评估颅内动脉,行颈部动脉MRA和 (或) 颈动脉彩超评估CWI病灶同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根据北美症状性动脉狭窄内膜切除研究(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 的标准计算狭窄程度。

NASCET标准:将血管狭窄程度分为4级 (1) 完全闭塞;(2) 高度狭窄:狭窄程度在70%~99%;(3) 中度狭窄:狭窄程度在50%~69%;(4) 轻度狭窄或正常:指狭窄程度<50%或无异常。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分析脑梗死是指因颅内或颅外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是引起脑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水岭脑梗死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是指在脑动脉内分支处形成的血栓,致使分水岭区域出现缺血性损害。

分水岭脑梗死发病率较高,因其特殊的部位和发病机制,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对分水岭脑梗死的治疗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分水岭脑梗死的病理生理特点分水岭脑梗死通常发生在脑的供血量最少的地方,即大脑中动脉的末梢部分,这些部位容易受到血栓或栓子的堵塞。

由于分水岭区域处于不同脑血管供血区的交界处,故而当脑血流量下降时,分水岭区域首先受到影响。

另外,部分患者在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以及持续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下,易形成栓子,从而引发脑梗死。

二、治疗方法1. 急性期治疗针对急性期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首先需要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梗死部位和范围。

对于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压增高等情况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脑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手术干预。

并且需要加强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可以给予抗栓溶栓治疗,以尽快恢复脑血流,减少梗死区的扩大。

在这一阶段也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康复期治疗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期治疗。

康复期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护理。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等,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调节血脂、降压等药物,以预防再发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则是在患者及其家属中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适应疾病和康复的过程,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临床预后分析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预后一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患者年龄、病史、既往健康状况、病灶大小和位置等。

通常来说,患者年龄越大,合并症越多,预后越差。

《分水岭脑梗塞》课件

《分水岭脑梗塞》课件
技术发展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为分水 岭脑梗塞的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跨学科合作
加强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之间 的合作,共同推进分水岭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分水岭脑梗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水岭脑梗塞是指脑内两条主要 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发生缺 血性损害。
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前分水岭 脑梗塞、后分水岭脑梗塞和皮质 分水岭脑梗塞。
发病机制
01
02
03
血流动力学异常
血压下降或血流速度减慢 导致供血区边缘带血流量 减少。
微栓塞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或 心源性栓子形成,导致远 端血管栓塞。
病因
血流动力学异常
由于血压波动或低血压状态,导致脑 部血流灌注不足,引起分水岭脑梗塞 。
其他因素
如烟雾病、动脉炎、结缔组织病等, 也可能导致分水岭脑梗塞。
01
02
颈动脉狭窄或闭塞
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脑部血流 灌注不足,引起分水岭脑梗塞。
03
心脏疾病
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可导致 心脏内血栓形成,进而栓塞脑血管, 引发分水岭脑梗塞。
降压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 血栓形成,降低脑梗塞复发的风险。
针对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脑梗 塞的发病风险。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脑 血管事件的发生。
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通过手术剥离颈动脉内的粥样硬 化斑块,改善脑部供血。
分水岭脑梗塞发生后,脑组织缺血缺氧, 引起神经元死亡和脑功能受损。

分水岭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是指两条主要脑动脉供血交界区发生的缺血及梗死。

其发生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8%-5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血流动力学障碍低血压占50%
2、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
3、心脏疾病
4、血管微栓子
(二)临床表现分型
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60岁以上者居多,约占55.6%。

男女无明显差异,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反复发作的低血压史或一过性缺血发作史。

其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取决于分水岭脑梗死发生的位置与程序。

根据梗死位置不同临床上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

(三)诊断
主要依据CT及MRI所显示的特征性梗死部位,还必须结合低血压、颈动脉闭塞和心脏疾患的证据。

CT及MRI:脑分水岭梗死的CT与MRI征象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相同,但位于大脑主要动脉的交界区,常发生于双侧,呈楔形,宽边向外,尖角向内或为条索状。

病例分享。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研究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研究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本院住院确诊42例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

结果:临床基本治愈2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7例,无效3例。

结论:尽快作CT/MRI或彩超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标签:脑分水岭脑梗死;颈动脉狭窄;防治脑分水岭梗死(CWI)是由相邻的血管供血区交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所致,也称边缘带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现将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2例CWI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CWI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4~81岁,平均64.5岁,降压过快过低发病者4例,腹泻后发病3例,心衰发病4例,窦性心动过缓发病6例,合并高脂血症8例,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合并TIA病史9例,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1.2临床表现肢体轻偏瘫8例,偏身感觉障碍5例,视野缺损5例,C-erstman综合征6例,意识障碍2例,假性球麻痹3例,失语6例,头昏头痛7例。

1.3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做了CT扫描,30例做了MRI扫描,皮层前型6例,皮质后型8例,皮质下型26例,合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例,腔隙性梗死8例,脑白质疏松6例。

皮质梗死多呈楔形,底面朝外,尖端向内,皮层下梗死灶位于侧脑室体部外上方呈串珠型或索条状前后分布,皮质下型发生率61.9%(26/42),所有患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其中闭塞占4例,重度狭窄(>70%)占28例,中度狭窄8例,轻度2例。

1.4治疗方法在针对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如抗心律失常、补液、控制血糖、纠正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给予降纤、祛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抗凝等治疗。

2结果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7例,无效3例,其中死于原发病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继发脑干梗死1例。

脑分水岭梗死分类、解剖分型、病因、发病机制及皮质前型脑和下型脑分水岭梗死临床表现

脑分水岭梗死分类、解剖分型、病因、发病机制及皮质前型脑和下型脑分水岭梗死临床表现

脑分水岭梗死分类、解剖分型、病因、发病机制及皮质前型脑和下型脑分水岭梗死临床表现分水岭脑梗死称为脑分水岭梗死/边缘带脑梗死,是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发生脑梗死。

A显示1.大脑前动脉供血区,2.大脑中动脉供血区,3.大脑后动脉供血区。

图B显示脑内分水岭区(箭头)及分水岭脑梗死(黑色椭圆)脑分水岭梗死分类根据脑内血液循环分布特点,脑分水岭梗死总体上分为皮质型和皮质下型两大类。

皮质型脑分水岭梗死又可进一步分为皮质前型脑分水岭梗死、皮质后型脑分水岭梗死以及皮质上型脑分水岭梗死。

进一步分为皮质下前型、皮质下后型、皮质下侧型、皮质下上型以及皮质下下型脑分水岭梗死。

脑分水岭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体循环低血压。

脑循环在体循环中位置最高,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敏感;脑分水岭区侧支循环不丰富,容易受体循环或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而发生缺血性坏死,即脑分水岭梗死(图5)。

16岁男性,既往体健。

咳嗽2周发热4天入院,住院期间因呼吸衰竭及肺出血导致低灌注及血容量下降,DWI及FLAIR示双侧分水岭区急性梗死灶。

具体包括心脏骤停、休克、严重脱水、降压药过量、直立性低血压发作、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外科手术、降压药过量、麻醉药过量、低氧血症等。

体循环低血压引起的脑分水岭梗死通常表现为双侧的脑分水岭梗死,多表现为双侧皮质后型脑分水岭梗死,也可见皮质前型和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还可见小脑分水岭梗死。

心脏手术后缺血性卒中常见类型是脑分水岭梗死。

双侧皮质后型脑分水岭梗死脑主要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可导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多数病变发生在颈内动脉起始部。

当狭窄达正常管腔50%以上时,血管远端的压力受到影响。

在此基础上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栓子脱落及不健全的侧支循环时容易导致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分水岭梗死,多为一侧性。

在严重的颈内动脉疾病中,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率为19%-64%。

单侧脑分水岭梗死MRI皮质下型脑分水岭梗死主要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有关,皮质下型脑分水岭梗死是颈内动脉疾病标志。

脑分水岭梗死:从分型到临床诊治,都在这里了丨温故知新

脑分水岭梗死:从分型到临床诊治,都在这里了丨温故知新

脑分水岭梗死又称边缘带梗死,指的是发生在两个动脉供血区域交界处的梗死。

这类梗死常由低血压和低血容量引起,尤以大脑半球梗死常见,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这类特殊的脑梗死类型进行介绍。

为什么会发生脑分水岭梗死?脑循环可以被分为两个系统,表面的循环系统创造了围绕大脑的血管网络,深穿支循环则穿透脑实质并且不吻合。

在为大脑供血的三大动脉之间的交汇区域,以及这些动脉的浅层和深层分支之间,远端的区域脑血流量和灌注压等显著较低,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低灌注区域,这些区域对脑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十分敏感。

另外也有人认为,微栓子也是导致分水岭梗死的重要原因。

由于微栓子体积较小,因此可能会优先定植于分水岭区域,并且该区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使得血流冲刷栓子的能力也有所降低。

大脑半球内存在两种分水岭区域,即皮质分水岭区和皮质下分水岭区(详见下文)。

其中,前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栓塞,而后者的主要发病机制更可能是脑动脉末梢区域的灌注衰竭。

另外,存在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阻塞,似乎是导致无症状血流动力学性损害的必要条件。

既往有报道称,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的发生率高达75%。

脑分水岭梗死如何分型?绝大多数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部位位于大脑半球。

大脑分水岭梗死可进行如下分类(图1):➤皮质分水岭梗死(CWI),即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供血区域交界处的梗死,在横断位影像学检查中呈楔形;➤CWI可以进一步分为皮质前型(AWI)和皮质后型(PWI),前者为ACA 和MCA之间的梗死,后者为MCA和PCA之间的梗死,两者均有则为皮质前+皮质后型(AWI+PWI);➤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IWI)为大脑动脉深部和浅部穿支动脉之间边缘带的梗死,并可进一步分为部分IWI(P-IWI,即半卵圆中心的单一或串珠状梗死)和连续IWI(C-IWI,即侧脑室旁的条带状梗死);➤同时存在CWI和IWI则为混合型分水岭梗死。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研究与分析也在不断深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方法。

本文将对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脑分水岭梗死又称脑渗出性梗死,是指因在两个供应不同的脑动脉分水岭区域发生的梗死。

这一区域通常由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分支供血,是一个易于发生缺血的区域。

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脑分水岭梗死的缺血机制主要是由于颅内外动脉狭窄导致血流受限、血栓形成等因素引起的。

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颅内外动脉狭窄是指颅内或颅外动脉发生动脉管腔狭窄,引起供血区域缺血、缺氧和细胞损伤的一种病变。

其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动脉发育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动脉管腔狭窄导致供血区域的血流受限,从而引起局部缺血、缺氧和细胞损伤。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分水岭区域血流受限的主要病因之一,从而引起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

脑分水岭梗死的形成也会进一步加重颅内外动脉狭窄,形成恶性循环,加速疾病的进展。

对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四、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晕厥、抽搐、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

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则包括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等。

在临床上,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与鉴别。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疾病,其病理特征是由于颅内血管
的动脉侧支循环不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作用,导致脑血流灌注下降、代谢紊乱,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目前,关于导致脑分水岭梗死的原因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是研究表明,颅内外动脉
狭窄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脑分水岭梗死
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颅内外动脉狭窄是指由于动脉壁发生病理性变化或外力作用造成的管腔狭窄、闭塞等
情况,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脑缺血缺氧等症状,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响动脉狭窄的因素比较多,包括生活方式、疾病、遗传等多种因素,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针对脑分水岭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常规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

其中,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扩
张血管等药物,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颅外分流、颅内血管成形术等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脑分水岭梗死的治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治疗后应该及时进行复
查和随访,同时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进和危险因素的控制,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综合以上,我们应该加强对脑分水岭梗死的认知和预防,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延缓
血管老化进程,同时,避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紊乱,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和
治疗,早日康复。

分水岭区脑梗死讲课PPT课件

分水岭区脑梗死讲课PPT课件

家庭康复: 指导家属进 行家庭康复 训练,提高 患者生活质 量和康复效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
分水岭区脑梗死病例分享与讨论
06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 信息:年 龄、性别Fra bibliotek 职业等辅助检查
脑部CT或 MRI:观 察脑部病 变情况
脑电图: 观察脑部 电活动情 况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 中凝血因 子、血脂 等指标
心电图: 观察心脏 电活动情 况
血管造影: 观察脑血 管情况
脑脊液检 查:观察 脑脊液中 细胞、蛋 白质等指 标
分水岭区脑梗死的治疗
04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结:分水岭区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经验,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抗凝、抗血小板、降压、降糖等药物 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介入治疗、开颅手术等 康复治疗:进行语言、运动、认知等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心理压力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病史:既 往病史、 家族史等
症状:头 痛、头晕、 肢体无力 等
诊断:CT、 MRI等影 像学检查 结果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等
预后:恢 复情况、 复发风险 等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例介绍:患者基本信息、病史、症状 等
预后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复发风险 等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脑分水岭梗死是指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类型,其发生机制与颅内外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

对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本文将从脑分水岭梗死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概念、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颅内外动脉狭窄是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形成、动脉壁炎症等。

这些病变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影响了血液的流速和供应量,造成局部缺血,从而引发脑分水岭梗死。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病机制还与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从而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

对于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临床医生通常采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部CT、MRI等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脑部血管的情况。

而血管造影则可以直接观察动脉腔的狭窄程度,对病情有较为准确的判断。

临床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等信息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对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进行准确诊断。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扩血管药等均可用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发病复发。

在介入治疗方面,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stent)等技术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流通畅,减少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生。

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手术治疗包括动脉旁路手术、动脉内膜剥除术等,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灌注情况,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五、结语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是两种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十分复杂。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研究与分析
脑分水岭梗死是指脑部供血系统中分水岭区域发生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
管疾病。

脑分水岭梗死病因复杂,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其重要的诱因之一。

本文就脑分水岭
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机制
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局部微循环异常、血管壁阻力和颅内压力增高等因素
有关。

因为脑分水岭区域是大脑分脏的边缘处,该区域供血相对较少,血流速度也比较慢,再加上颅内微血管较多,对动力学的要求更高,因此容易发生缺血性损伤。

而颅内外动脉
狭窄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质量和弹性逐渐下降,易发生动脉硬化和斑块,导
致颅内外动脉狭窄。

2、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形成斑块,促进动脉狭窄形成。

3、高血脂: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促进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展。

4、糖尿病:糖尿病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加速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增加颅内
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降低高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因素,减少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腔内介入和开颅手术两种,前者主要适合较小粟粒样动脉硬化斑块,后者主要适合较大的硬化斑块。

总之,颅内外动脉狭窄是脑分水岭梗死的重要病因之一,其治疗策略需要综合考虑患
者的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多因素,选用合适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帮助患
者降低狭窄治疗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分水岭梗死发病机制、病因、影像表现、大脑半球分水岭梗死分型、案例分析及区分内、外分水岭要点总结

临床分水岭梗死发病机制、病因、影像表现、大脑半球分水岭梗死分型、案例分析及区分内、外分水岭要点总结

临床分水岭梗死发病机制、病因、影像表现、大脑半球分水岭梗死分型、案例分析及区分内、外分水岭要点总结分水岭梗死是发生在具有特征性位置的相邻血管供血区交界处的缺血性病变。

分水岭梗死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已知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脑血管疾病有关。

图1. 分水岭脑梗死血管供血区分布病因与发病机制1)体循环低血压:脑分水岭区距心脏最远,最易受体循环血压或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

通常表现为双侧分水岭脑梗死。

2)颈部/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是最常见原因,国外支持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有关。

3)微栓子栓塞:皮质型分水岭梗死发生多与微栓子有关。

4)血液流变学异常。

5)栓子清除率下降:最近研究表明,脑血流动力学障碍(低灌注)和微栓子,两者协同导致了分水岭梗死的发生。

影像表现1)分水岭脑梗死的MRI 表现:梗死病灶在T1WI 呈低信号,T2WI、FLAIR、DWI 上均呈高信号。

2)分水岭脑梗死的CT 表现:梗死病灶在CT 平扫上表现为低密度影,CT 平扫在缺血性脑梗死具有局限性;CTP 上表现为低灌注。

大脑半球分水岭梗死分型根据脑内血液循环分布特点,经典分类为:皮质型、皮质下型及混合型脑分水岭梗死(图2)。

图2. 从左到右依此为:皮质型、皮质下型、混合型皮质型脑分水岭梗死:可进一步分为皮质前型、皮质后型、皮质前+ 后型脑分水岭梗死(图3)。

图3. 从左到右依此为:皮质前型、皮质后型、皮质前+ 后型皮质下型脑分水岭梗死:可进一步分为皮质下前型、皮质下后型、皮质下侧型、皮质下上型以及皮质下下型脑分水岭梗死(图4)。

图4. 从左到右依此为:皮质下前型、皮质下后型、皮质下侧型、皮质下上型、皮质下下型临床上经常运用简化后的分型:内分水岭梗死(皮质下型,IWSI)和外分水岭梗死(皮质型,CWSI)。

内分水岭梗死约占分水岭梗死约60%。

IWSI 的责任血管主要为豆纹-大脑中动脉、豆纹-大脑前动脉、大脑前-脉络膜动脉、大脑中-脉络膜前动脉等;CWSI 的责任病灶主要分布在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质支、大脑后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质支等处。

分水岭梗死(1)

分水岭梗死(1)
2.要做血常规、血流变学、血脂和血糖等检查
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诊断
3.对高血压、有明确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脑 分水岭梗死患者,特别是对有单侧皮质下型脑 分水岭梗死的患者应行脑血管的影像学检查以 明确是否有脑大动脉的狭窄或闭塞。B型超声 可用于检查颈动脉有无狭窄、闭塞、颈动脉的 硬化斑块、溃疡等,但对颅内动脉检查受限。 MRA和CTA已广泛用于颅内外血管病变的筛查, 方便、无创伤,但精确度稍差,常过度估计血 管的狭窄。脑血管造影(DSA)仍是确定脑血管 病变的金标准,但属有创伤检查并且费用昂贵。
好转出院。
A
B
C
出院后3天病情再次加重,右面舌中枢性瘫痪,右肢体瘫痪加
重,不能持筷子,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好转。5月14日第三次发病,
头晕,视物模糊,右侧同向偏盲,未做MRI检查,门诊静点抗血小
板和改善循环药物2周,视力部分恢复。05年6月4日第四次复发头
晕、右侧肢体瘫痪加重,复查头MRI可见有新发左脑内型脑分水岭
脑分水岭梗死病因与发病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也可引起脑分水 岭梗死
RCVS也可引起脑梗死,特别容易发生脑分水 岭梗死,其发病率不详,认为其机制是狭窄血 管远端严重的低灌注所致
注: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是以一种以多处脑动脉收缩、
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才能缓解为特征的综合征,以突发剧烈头痛 为主要临床特征,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很容易与“偏 头痛”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混淆
梗死形态部位:发生于PCA与MCA皮质支的边 缘带,常位于颞顶枕交界区,病灶也呈楔状, 尖朝向脑室
临床表现:偏盲或象限盲,皮质型感觉障碍, 不完全性感觉性失语,轻偏瘫少见
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临床表现
梗死形态部位:梗死发生于ACA、MCA和PC A与深穿支的边缘带,梗死灶主要位于侧脑室 体部外上方,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位置比基 底节层面高,呈串珠样或融合成条状病灶,也 可呈前后走行的线状梗死病灶

分水岭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全文)

分水岭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全文)

分水岭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全文)19世纪末,Pozzi Su等首先将颅内不同动脉系统间供血相对缺乏的区域称为交界区(Border Zones)。

1953年,Schneider M等将两条不同动脉之间的缺血性病灶定义为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

CWI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2.7%。

1.分水岭脑梗死的高危因素CWI的常见危险因素与其他类型的脑梗死大致相同,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等,Clothilde Isabel等认为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颈动脉斑块与CWI 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另外有研究表明,临床上常见的高尿酸血症与CWI 发生的可能有密切关系。

此外,尚有部分特殊高危因素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恶性肿瘤和肾脏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Kimura病、血吸虫病、烟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综合征及遗传性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等。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多项研究指出部分手术及药物亦有诱发CWI 的可能,尤其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被多次报道其与CWI的发病及二次卒中相关。

CWI亦被认为是心脏骤停复苏后较为多见的缺血性脑疾病之一,而临床上广泛用于器官移植后排异反应的环孢素亦可能与CWI相关。

2.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传统观念认为,CWI主要由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hemodynamic disorder,HDI)、低灌注所致。

Greg Zaharchuk等提出,动脉狭窄超过50%时,当有足够的脑灌注压力和血容量,患者可无缺血的表现,当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脑灌注明显降低时,易在狭窄的分水岭区域发生脑梗死。

除了HDI之外,微栓子学说亦被认为是CWI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Isabelle Momjian-Mayor等认为微栓子可能来源于颈动脉斑块、心脏甚至更远端血管,微栓子可能堵塞终末血管导致梗死发生,同时认为微栓子体积较小,会首先停滞于分水岭区域。

老年人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研究及治疗

老年人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研究及治疗

老年人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研究及治疗
吴晓展
【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8)5
【摘要】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是指发生在2条或3条脑动脉末梢交接区脑梗死,过去仅能通过病理解剖诊断,自CT和MRI 应用于临床后才有了临床诊断。

大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0%。

国内报道为2.6%-16.6%,60%的老年人常见。

CWI也称为“血流动力学性脑梗死”。

我国的老年人逐渐增多,提示该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脑梗死类型。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分水岭梗死的病因、特点及治疗预防措施。

【总页数】2页(P126-127)
【作者】吴晓展
【作者单位】郑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科,河南,郑州,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J], 陈建国;石振东
2.分水岭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杨新忠
3.24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病因分析 [J], 袁春云;刘飞;夏志伟;林彤
4.皮层分水岭脑梗死与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J], 邱石;赵静;
罗彬;吴涛;李继来;杜继臣
5.分水岭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 [J], 邱石;王起;赵静;罗彬;李继来;杜继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分水岭梗死

脑分水岭梗死

吴江等,神经病学(第二版),2010 Jorgensen L. Neurol Sic,1969,9:285-32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危险因素
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液黏度高、高血脂、 糖尿病闭塞、各种原因所致 的休克、严重脱水、降压药物使用不当、麻 醉药过量、心脏手术合并低血压、严重心律 失常、心脏骤停、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病变 等。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 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并发症 对症治疗
2.特殊治疗
溶栓 抗血小板聚集 抗凝、降纤 神经保护 改善循环、营养神经 其他:丁基苯肽、人尿基肽原酶、中药 介入治疗 康复
3.CWSI治疗
保证灌注 血压管理 治疗原发病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8
六、预后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
神内一科
分水岭:是一地质学上的名词,指的是两条供 水水系间的供水相对缺乏区域。
脑分水岭梗死(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WSI):是指脑内相邻动脉血之间 的边缘带发生大脑梗死,又称为边缘带梗死 (border zone infarction)、交界区梗死、低血 流梗死、非区域梗死等。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
大脑半球的CWSI : 皮层前型(占16.5% )

大脑前-中动脉交界区的梗塞。 位于大脑中、后动脉交界区。即顶、枕、颞交界处。 位于大脑中动脉皮层支与深穿支的分水岭区,病灶位于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周围 半卵园中心。

皮层后型 (占33. 6% )

皮层下型(占45.9% )

小脑CWSI 小脑两条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脑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th susceptibility to migraine:[J].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16, 12:1779-1785.[13] Tawk R G, Grewal S S, Heckman M G, et al.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serum neuron-specific enolase levels and severity of bleeding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non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J]. Neurosurgery, 2016, 78(4):487-491.[14] Jr B J, Thelin E P, Ghatan P H, et al. Neuron-specific enolase iscorrelated to compromised cerebral metabolism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cute bacterial meningitis;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 PLOS One, 2016, 11(3):e0152268.[15] Li Z, He Q, Zhai X, et al. Foxo1-medi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after 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 Neurosci Lett, 2016, 26(629):131-136.[16] Fu G, Wang H, Cai Y, et al. Theaflavin alleviates inflammatoryresponse and brain injury induced by cerebral hemorrhage via inhibiting the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β-related pathway in rats[J]. Drug Des Devel Ther, 2018, 12(12):1609-1619.[17] Song J, Liu Z, Sui L, et al. Dynamic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and its receptor TrkA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rat brain [J]. Neural Regen Res, 2016, 11(8):1278-1284.(收稿日期:2018-11-08)分水岭梗死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研究刘英娣 潘玉君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2019)04-0246-04脑分水岭梗死(watershed infarctions,WSI)作为脑梗死的特殊类型,约占缺血性脑卒中比例的10%[1],WSI 也称边界区脑梗死,为两个或多个非吻合的动脉系统远端连接处供血区的缺血性病变。

梗死部位位于大脑三个主要动脉供血区或这些动脉深浅支之间,血管远端脑血流量,脑容量,灌注压和局部摄氧量明显降低[2]。

根据梗死累及皮质支之间,皮质和深穿支之间,或深穿支之间,可将WSI 分为皮质分水岭梗死,也称外分水岭,(cortic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和皮质下分水岭梗死,即内分水岭,(internal watershed infarctions,IWI)。

不同类型可进一步分为亚型,前者分为皮质前分水岭梗死(anterior watershed infarction,AWI)和皮质后分水岭梗死(posterior watershed infarction,PWI),后者分为部分IWI(partial IWI,P-IWI,侧脑室旁串珠样梗死)和融合型IWI(confluent IWI,C-IWI,侧脑室旁大片雪茄样梗死),CWI 和IWI 同时发生称为混合型WSI(multiple watershed infarction,M-WSI)[3]。

1.分型及特点CWI 通常呈楔形,位于大脑三条主要动脉之间的大脑皮质内。

其中AWI 位于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血·综 述·交界区,楔形尖端朝向侧脑室前角。

PWI 发生于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供血交界区,多位于枕、顶叶交界, 楔型尖朝向侧脑室后角,PWI 也可发生于大脑前、大脑中与大脑后动脉供血交界处,位于额、 枕、顶叶交界侧脑室外侧[4]。

IWI 常呈串珠样,或片状雪茄样,病变位于侧脑室附近的放射冠和半卵圆中心。

IWI 位于两个不同引流区之间的深部白质中,位于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与Heubner 回返动脉、豆纹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区的交界处[5]。

根据病灶形态分为部分型和融合型[6],即P-IWI 和C-IWI。

部分脑分水岭区多为脑功能区,此处发生缺血梗死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和失语等语言功能障碍等,因此早期识别WSI 并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2. WSI 病因WSI 的病因研究存在争议,但多认为WSI 与分水岭处脑血流量减少有关,各种原因引起的分水岭处脑血流持续减少导致缺血发生都是WSI 的发病原因[7]。

根据Poiseuille 定律[8],脑血流量与灌注压和血管半径的四次方呈正比,与血管长度,血液黏度呈反比。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如果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狭窄致正常的一半,则脑血流量将减少十六倍,由此可见血管狭窄是脑血流量减少的最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颅内外大血管严重狭窄近闭塞与WSI 的发生密切相关[9]。

WSI 尤其是IWI 可提示颅内外大血管严重狭窄近闭塞,从而指导治疗。

急性持续性血压降低所致的脑血流减少也是WSI 的常见病因,包括发热、输液反应、腹泻、休克、基金项目: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SKLN- 201203)作者单位: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潘玉君,Email :yujunpan@严重脱水、降压药物过量或使用不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严重心脏疾病等导致脑血流急剧减少的情况。

研究发现在大脑中动脉狭窄基础上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低灌注,是IWI形成的常见原因,入院后持续低血压会导致脑卒中进展[10]。

血流动力学不稳(hemodynamic instability,HDI)被广泛认为是WSI的一个原因[11],但微栓子也可能对此起作用。

微栓子可以是心源性(比如房颤,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黏液瘤等情况)或来自颈内动脉等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

微栓子随脑血流流入脑分水岭区阻塞交界处小血管,也是目前关于WSI病因的流行假说。

如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考虑为广泛的分水岭性梗死,而缺乏这些常见的导致WSI的原因时,还应考虑患者是否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黏度增加,包括感染,肿瘤等情况。

恶性肿瘤相关的高凝状态可导致栓子合成,诱发缺血性卒中。

3. WSI发病机制颈内动脉是脑血供的上游动脉,密切影响着大脑血流,对相临两分支血管末端供血区影响更大。

当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合并全身性低血压或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甚至降至正常值时,由于脑自身调节障碍而导致脑灌注功能受损,对缺血缺氧敏感,且无多余储备的脑组织低灌注。

同时AWI 较 PWI 更易发生。

由于解剖关系,大脑前分水岭区由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交界处供血,二者均由颈内动脉供血,因此前分水岭区对缺血更为敏感,血流动力学损伤更重[12]。

由于边缘区域灌注受损,同时在这些区域,血流减慢,当合并微栓子时,栓塞的清除能力减低[13]。

以往研究认为脑循环HDI是WSI的主要发病机制[11],随后有研究证实来自心脏或近端狭窄动脉的微栓子也是导致WSI的重要机制。

最近研究表明,WSI是狭窄动脉远端低灌注和微栓塞共同作用的结果[14-15],HDI使分水岭区域微栓子清除能力减弱,从而发生WSI。

以大血管狭窄和脑血流低灌注为基础,更有利于微栓子停滞在分水岭区域[16]。

随着对分水岭梗死进一步认识,将其分成不同亚型后,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不同亚型分水岭梗死其发病机制可能有所区别[4, 8]。

WSI病灶的影像学差异与血流灌注不足的持续时间、程度和脑组织的缺血耐受性和代偿作用有关,短时间灌注不足可引起多个不连续的串珠样病灶,即P-IWI,而持续血流灌注不足可形成大片状融合病灶,即C-IWI[17]。

持续低灌注加上侧支代偿不足,导致C-IWI患者梗死范围扩大,临床症状更重。

Li等[18]研究发现ICA 病变所致的C-IWI发生率高于P-IWI,且C-IWI患者较P-IWI患者在发病7d内更有可能进展。

有研究支持CWI与微栓子清除率低更相关,房颤在CWI中常见,而IWI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高[19],更倾向于供血区血管狭窄所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即低灌注相关[9, 20]。

颅外和颅内血管检查显示,IWI和混合型WSI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狭窄>50%发生率高于CWI[21],经磁共振血管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估计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IWI发生率呈正相关[13, 22]。

ICA狭窄和MCA狭窄使IWI风险增加[19, 23]。

此外,脑侧支循环通过维持脑血流与血流再分配到缺血区域,建立相对稳定的脑灌注,以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脑损伤,在预防WSI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侧支循环分三级:初级侧支循环即Willis环的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次级侧支循环为软脑膜侧支、脉络膜动脉、眼动脉侧支的代偿和三级侧支循环为新生血管代偿[24]。

正常情况下一级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往往表现不明显,当出现缺血改变时,一级侧支最早发挥代偿功能。

当一级侧支存在解剖变异或已不能满足脑灌注需求时二级侧支开放。

三级侧支是侧支循环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需在缺血数天后才能建立。

Willis环作为一级侧支循环,由于其先天发育异常,当血流动力学不稳时,影响脑组织保持足够灌注的能力,从而增加WSI的风险[23],与WSI 患者相比,健康对照组侧支循环血流增加,血管直径增加,其适应性和保护性作用可作为一种代偿机制[25]。

然而有研究显示先天椎动脉发育异常或侧支循环发育异常与WSI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19, 26]。

4. WSI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狭窄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颈内动脉狭窄又是IWI的危险因素[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