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的

实践与思考

民政局宋红伟何鸣宇

随着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任务日益艰巨,迫切需要创新发展。社会工作依托专业的社工机构和社工人才,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多元化服务,是社会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创新,其重要性日益突显。但是,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社工的力量,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加快构建社工、义工“两工联动”社会服务机制,培育一支专业社工带领下的全民义工队伍,是充分整合我市社工与义工资源的合理选择,是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在需要。

一、平湖市“两工联动”工作的现状

我国社会工作、义务工作发展中,人们对志愿者的认识远熟悉于“社工”和“义工”。实际上,义工与志愿者从英文单词上来讲是同一个词,即Volunteer,它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翻译不同。在地多译为志愿者,在港台及西方国家多译为义工,本文为表述方便,统称“义工”。构建社工、义工“两工联动”机制,就是在社会服务中采用“社工带动义工开展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改善服务”的运行机制,整合社工、义工的人力资源,实现两工“联动双赢、互补互惠、互动共进”。近年来,平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积极推进“两工联动”工作。

1.探索建立一套机制。一是组建三级社工组织网络。由市委副书记挂帅,成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25个机关部门纳入委员单位,并在民政局设立社工办。同时,在全市各镇街道组建社工委,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工服务站。二是完善1+N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社区、社团、社工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意见》,并陆续出台《平湖市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形成“三社”共建“1+6”框架政策体系。其中《平湖市“社工和志愿者”联动工作办法》作为配套文件之一,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形成“社工引导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工作机制。

2.着力培育两支队。(1)社工队伍。目前我市有持证社工有421人,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一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主要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民政系统为代表,包括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约占5%;二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辅助职能的领域,包括司法、卫生、教育等系统,约占12%;三是综合性领域,包括街道、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社会工作人员,主要是城乡社区工作者,约占83%。现阶段发展壮大社工队伍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公开招聘。由社区、社工机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工专业毕业或接受过社工专业培训或从事过社会工作的人员。二是本土培养。通过开设社工专业培训班、聘请督导、选派社工外挂锻炼等形式,加强本土化社工人才的培养,今年通过培训考试新增持证社工83人。三是政策激励。按照相应标准切实落实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社工书职称待遇。同时,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带头转身“社工”,市委出台政策,要求35周岁以下青年积极参加社工职业书考试,

并对取得全国社工职业书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四是搭建平台。通过建立社工协会、社工之家等,积极搭建社工之间的交流、培训、合作平台。(2)义工队伍。我市义工队伍相当庞大,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但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如由团市委主管的志愿者协会,现有会员29000多人,组织部主抓的双休日义工队及党员文化志愿者队、12316农技志愿服务队等。二是民间自发。如志愿者爱心联盟,依托网络自发形成并登记注册,现有会员400多名。三是社区组织。根据“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立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及96345志愿者服务队等。四是机构招募。由专业社工机构根据服务需要面向社会广泛招募义工,如和谐家庭社工事务所拥有100多名“和谐使者”。

3.积极推进三大联动。即社区社工+志愿者联动,依托社区社工服务站,由社区社工带领双休日义工、党员文化志愿者等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开展公益活动,提供专业服务;社工机构+志愿者联动,和谐家庭社工事务所、乐耆工作室、孝德公益文化发展中心等专业社工机构,依托大量义工队伍,协助社工开展社区活动、个案服务,实现“两工”的结合与互补;核心人物+志愿者联动,主要是指社会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工作经验及能力的人,通过他们的个人影响力,聚集一大批志愿追随者,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使志愿服务的正能量发挥最大化。如田奶奶工作室、金老师快乐互帮组、雁心理工作室等。

二、平湖市“两工联动”机制面临的困境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社工+义工”联动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满足了市民的许多服务需求。但总体而言,这一联

动模式在我市还处于初创阶段,实际上还面临如下问题——一是社会认知度不高。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家对社工机构及社工人才知晓度不高,认识模糊;相比,公众对志愿者服务认同度远远高于社工,因此,在此情况下,社工如何带动义工,这是问题。

二是公民社会有待进一步培育。社会工作与公民社会是一个互相建构的过程,公民社会强调的是公权力的下放,社工机构、义工机构作为NGO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但公权力的下放及NGO的大量兴起,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是两工联动的制度保障不够完善。目前,对于社工、义工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公共财政对“两工联动”支持力度较弱。

四是两工联动的民间化程度较低。当前社会福利资源大多集中于政府,如果缺乏政府的推动和支持,这些社工机构、义工机构将很难生存,导致行政化色彩较浓。就我市现有的志愿者组织而言,大部分是通过政府推动形成的,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初衷,减弱了社会参与的热情。

五是两工联动的平台及载体相对缺失。社工与义工互相认同感不够,社工机构与义工机构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载体,社工资源与义工资源之间缺少信息共享的平台,从而导致了二者之间直接的合作与交流不多。

三、加强“两工联动”服务模式的思考

综上所述,对我市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

1.大力培育公民意识,奠定联动的社会基础。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意识等法治和道德意识。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个体的自由,也强调在享受自由的同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甚至是一种更高的担当意识。而这与我们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高度融合。一方面,通过举办公益活动、让市民更多地感受社工、义工的服务,从而提升市民意识;反之,通过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进一步推动社工、义工队伍的发展。

2.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强化联动的互动能力。“两工联动”的核心是社工,基础在义工。社工是社会服务策划、组织、实施的主体;而义工在社会服务中扮演着参与和协助的角色。因此“两工联动”的重点是要加强社工、义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一要注重社工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健全各项制度,推进社工的主导地位。一是资格认证制度。通过职业资格鉴定,增强社工的专业理念,提高社工的专业水平。二是注册管理制度。建立社工信息档案,公开社工服务信息,接受义工咨询及社会监督,规社工的职业行为和工作操守。三是继续教育制度。要求社工每年参与不同形式、一定课时的继续教育。四是从业规制度。加大对社工职业行为的监管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