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保护调试方法
线路保护调试方法

线路保护调试流程—模数变换系统检验
线路保护调试流程—开入量 开出量检查
保护压板及重合闸方式 开入量:在端子排上用依次短接;查看保护开
入量或打印 开出量:模拟故障或异常状态检查开出接点
线路保护调试流程—定值检验
整定值的整定及检验是指将装置各有关元件的 动作值及动作时间按照定值通知单进行整定后 的试验; 该项试验在屏柜上每一元件检查完毕 之后才可进行。
线路保护的调试方法—距离保护调试
短路电压计算公式: 摸拟单相接地故障电压:UФ=m1+K0IФZZD 摸拟相间短路故障电压:UФФ=m2IФZZD
ZZD 为距离I II、III段阻抗定值;K0为零序补偿系数
m=0 95 时,距离元件动作;
m=105 时,距离元件不动作; 07倍测动作时间; 反方向检查不动
总结
保护功能 定值、动作时间检验
利用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仪模拟各种类型故障; 测试各项保护的动作值及动作时间是否满足定 值整定要求; 对各项保护的测试应分别进行, 即将高频、距离、零序分别与重合闸配合检验, 不用的保护压板应退出。每完成一项检验后, 须仔细记录测试数据及装置动作信号,打印生 预热5分钟;调整零漂时;应断开装置与测试仪或 标准源的电气连接,确保装置交流端子上无任何输入
幅值特性及相位特性检验线性度 将保护装置电流回路端子IA IB、IC、3I0顺极性串联, 分别通入0 1IN、02IN、1IN、5IN;将保护装置电压 回路端子UA、UB、UC、UX同极性并联,分别通入 1V、5V、30V、577V、70V; (不同检验,所做内容 不一样) 采样同时也是检查试验接线的正确性
220kV及以上线路保护都配有主保护及后备保 护;且双主双备。
线路保护的简介
相间距离保护定值的手动校验方法

相间距离保护定值的手动校验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定值设备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定值设备的准确性,手动校验方法是常用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相间距离保护定值的手动校验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定值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我们需要明确相间距离的概念。
相间距离是指两个相邻定值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是时间、空间或其他物理量。
相间距离的设定是基于定值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要求,通常由生产工艺或标准规定。
在手动校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相间距离来保护定值。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相间距离的设定值。
根据定值设备的要求和标准规定,确定相间距离的数值。
这个数值应该能够满足定值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要求。
第二步,选择适当的校验方法。
根据定值设备的类型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校验方法。
常见的校验方法包括时间测量、空间测量、电压测量等。
第三步,进行校验操作。
按照校验方法的要求,对定值设备进行校验操作。
在校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相间距离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可以通过使用专用工具、仪器和设备来提高校验的精确度。
第四步,记录校验结果。
在进行校验操作的同时,及时记录校验结果。
校验结果应包括校验数值、校验时间、校验人员等信息。
校验结果的记录可以用于后续的分析和比对。
第五步,分析校验结果。
对校验结果进行分析,比对校验数值与设定值的差异。
如果校验数值与设定值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及时调整定值设备或校验方法,以确保定值设备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使用相间距离保护定值的手动校验方法来提高定值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灵活、易操作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定值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手动校验方法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操作才能熟练掌握。
校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以相间距离保护定值的手动校验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定值设备校验方式。
通过合理设定相间距离、选择适当的校验方法和记录分析校验结果,可以提高定值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线路距离保护原理与调试方法

(二)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3、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EA
A
K3
1
Ik K1
K2
Zk1
Zset
Zk2
Z set
Zk1
A k
Zk3
L
B EB
2
ZL R
(二)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4、距离保护的特点
1)它是反应输电线路一端电气量变化的保护; 2)保护范围内金属性短路时,距离保护Ⅰ段的保护 范围比较稳定,完全不受运行方式的影响,同时,还 具备判别短路点方向的功能; 3)距离保护第Ⅱ、Ⅲ段其保护范围伸到相邻线路上, 在相邻线路上发生短路时,由于在短路点和保护安装 处之间可能存在分支电流,所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将 受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4)短路点越近,保护动作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三)保护安装处电压计算一般公式及阻抗 继电器接线方式
2、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
接地阻抗继电器
•
U
•
•:
I K 3 I0
•
UA
•
•
IA K 3 I0
•
•
UB
UC
,•
•, •
•
IB K 3 I0 IC K 3 I0
相间阻抗继电器
•
U
•:
I
•
(一)概述
灵敏性
继电保护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对设计要求动作 的故障及异常状态能够可靠动作的能力。故障 时通入装置的故障量与给定装置启动值之比, 称为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
(一)概述
2、电流保护的基本回顾
• 线路电流保护在继电保护四性方面表现如何?
• 电流保护是一种结构较简单的保护,但在实现继电保护功能 上已考虑的较为周到。
实验三距离保护

实验三、距离保护及方向距离保护整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阶段式距离保护及方向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2.掌握时限配合、保护动作阻抗(距离)和对DKB、YB的实际整定调试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什么是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3.什么是方向距离保护?方向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4.方向距离保护的Ⅰ段和Ⅱ段为什么在单电源或多电源任何形状的电网中都能够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5.阶段式距离保护中各段保护是如何进行相关性配合的?6.在整定距离保护动作阻抗时,是否要考虑返回系数。
三、原理说明1.距离保护的作用和原理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使系统的运行方式变化增大,长距离重负荷线路增多,网络结构复杂化。
在这些情况下,电流、电压保护的灵敏度、快速性、选择性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电流、电压保护是依据保护安装处测量电流、电压的大小及相应的动作时间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以及是否属于内部故障,因而受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电网的接线形式影响较大。
针对被保护的输电线路或元件,在其一端装设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能测量出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与保护范围对应的距离比较,即可判断出故障点的位置从而决定其行为。
这种方式显然不受运行方式和接线的影响。
这样构成的保护就是距离保护。
以上设想,表示在图5-1中。
图中线路A侧装设着距离保护,由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间的距离为l,按该保护的保护范围整定的距离为l zd,如上所述,距离保护的动作原理可用方程表示:l≤l zd。
满足此方程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围内,保护动作;反之,则不应动作。
图5-1 距离保护原理说明Z—表示距离保护装置距离比较的方程两端同乘以一个不为零且大于零的z1(输电线每千米的正序阻抗值)得到:Z d = z1l ≤ z1l zd ( 5-1 )式(5-1)称为动作方程或动作条件判别式。
表明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间的距离(或阻抗)并与规定的保护范围(距离或阻抗)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动作的一种保护装置。
距离保护第7讲:距离保护的整定及基本构成

3.5.1 距离保护的延时特性
➢距离保护一般采用阶段式配合的思想,配合关系类似于 三段式电流保护
3.5.2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 距离保护需要配置相间距离 和接地距离
➢ 距离Ⅰ段、距离Ⅱ段一般采 用具有方向性的动作特性
➢ 距离Ⅲ段通常采用带有偏移 特性的动作特性
与本保护相配合的下游相邻元件保护段 (x 为Ⅰ 段或Ⅱ 段)的 最大动作延时
3.5.2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距离Ⅲ段整定
作用 本线路的近后备或下级线路的远后备
整定原则 CASE1:相邻线路配合段为距离Ⅱ段或距离Ⅲ段时
CASE2:相邻元件配置电流、电压保护时的配合
为相邻线电流、电压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对应的阻抗 值
如何保证Ⅱ段在任何运行方 式下选择性?
3.5.2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距离Ⅱ段整定
整定处理思想 距离Ⅱ段整定时应考虑灵敏系数最大的情况,即保护范围最 大时其动作范围不超过相邻线配合段保护范围。该种运行方 式对应于分支系数最小的情况。
3.5.2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距离Ⅱ段整定
整定方法 •CASE1:相邻元件为输电线路
在发电机和变压器保护中作为后备保护
3.12 距离保护的基本构成与工作流程
3.12.1 距离保护的构成
(一)微机保护的硬件构成
距离保护模拟量输入:三相电流加零序电流、 三相电压加零序电压、 断路 器另一侧单相电压共9路电量
3.12.1 距离保护的构成
(二)软件构成
1. 故障启动元件 2. 距离测量元件 3. 故障选相元件 4. 振荡闭锁元件 5. 故障处理逻辑 6. PT断线闭锁元件 7. 整组复归逻辑
•CASE2:相邻元件为变压器
线路距离保护校验方法

线路距离保护校验方法
1.若相邻段距离保护出现误动作或无法动作,可以检查其故障指示点是否正确,或者检查保护线路是否受到外部干扰。
2.若距离保护装置误动作频繁,可以检查保护线路是否有干扰信号,或者检查距离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3.若距离保护装置无法动作,可以检查距离保护装置与线路的接线是否正常,或者检查装置的设置参数是否正确。
4.若距离保护装置误报故障,可以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或者检查距离保护装置是否设置合理。
距离保护调试方法应用研究

距离保护调试方法应用研究【摘要】基于对国内四大保护装置生产厂家的距离保护装置进行现场校验的结果,以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对比分析了各厂家距离保护的异同点。
在现有的理论原理和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现场校验的方法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给出了距离保护圆特性和四边形特性的最佳校验方法,这对实际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距离保护;圆特性;四边形特性;校验方法1.引言距离保护是一种反映输电线路一端电气量变化的保护[1]。
与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相比,距离保护的性能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2-3]。
距离保护的动作行为可以反应出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距离的远近,并可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其灵敏度相较于方向保护和差动保护来说更高。
相对其他常见的保护策略,距离保护能够更准确得选择并较快的切除故障,在现今运行方式多变、结构复杂的电力系统中,一旦发生事故,距离保护的这种工作特性尤为重要。
因此,距离保护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距离保护在110kV~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上作为主保护,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上作为后备保护使用。
国内的微机保护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4],虽然起步晚,然而由于我国继电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进展却很快[5-6]。
随着特高压交流网架工程的推进,以及跨区同步电网的构建,电力系统的网架结构和运行方式日益复杂和多变,这对继电保护灵敏性、选择性、快速性、准确性的执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继电保护的一种,距离保护在电力系统输电网络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如何更好的提高距离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对电网稳定运行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继电保护生产厂家所一直致力于的研究课题。
本文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国内多个厂家的距离保护产品进行比较,给出了距离保护的一般性校验方法。
这对指导电网公司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2.距离保护基本原理距离保护是一种利用阻抗元件反应输电线路故障的保护[7],其功能特性有两点:首先,它能区分正常运行和短路故障;其次,它能反映短路点的远近,如果短路点距离小于整定值,则动作保护。
相间距离保护调试公式

相间距离保护调试公式
保护调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涉及到多个参数,必须经过精确的计算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典型的保护调试公式是一组用于计算给定分段间距离的方程式,即:1)电压比:A=V1/V2,其中V1为第一个分段电压,V2为第二个分段电压;
2)时间比:T=t1/t2,其中t1为第一个分段时间,t2为第二个分段时间;
3)长度比:L=l1/l2,其中l1为第一个分段长度,l2为第二个分段长度;
4)绝缘比:I=n1/n2,其中n1为第一个分段绝缘电阻,n2为第二个分段绝缘电阻;
5)频率比:F=f1/f2,其中f1为第一个分段频率,f2为第二个分段频率;
在进行相间距离保护调试时,必须考虑上述参数,并以正确的公式进行计算,以确定合理的调度策略。
例如,如果需要计算两个电网之间的相间距离,可以参考以下公式:Z12=1/[(V1/V2)2+(t1/t2)2+(l1/l2)2+(n1/n2)2+(f1/f2)2]0.5
其中,V1、V2、t1、t2、l1、l2、n1、n2、f1、f2分别表示两个电网之间的电压、时间、长度、绝缘电阻和频率比;
Z12是计算出的相间距离,它表示两个电网之间的相间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态1参数设置(故障前状态)
UA:57.74∠0.00º
UB:57.74∠-120º
UC:57.74∠120º
IA:0.00∠0.00º
IB:0.00∠0.00º
IC:0.00∠0.00º
状态触发条件:
时间控制:28S
状态2参数设置(故障状态)
UA:57.74∠0.00º
6.加入正常三相电压>25S后,“充电”指示灯亮。
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UФ=m*(1+Kz)*IФ* Zset1.p
注:m为系数
计算数据:m=0.95 UФ=0.95*(1+0.58)*5*3.40=25.517V;
m=1.05 UФ=1.05*(1+0.58)*5*3.40=28.203V;
试验方法
状态触发条件:
时间控制:0.05S
说明:PT断线恢复需10~12秒,重合闸充电需15秒,因此故障前状态需加28秒,使得重合闸“充电”灯亮。
装置报文
1.保护启动00000ms;2.距离Ⅰ段动作 A相 00033ms;3.重合闸动作 00773ms;4.故障相别 A;5.……
装置指示灯
跳A、重合闸
区外故障
试验条件
1.硬压板设置:退出主保护压板1 KLP、退出停用重合闸压板2 KLP
2.软压板设置:退出停用重合闸软压板;
3.控制字设置:“距离保护Ⅰ段”置“1”、“单相重合闸”置“1”、“三相重合闸”置“0”、“三相跳闸方式”置“0”;
4.开关状态:合上开关;
5.开入量检查:A相跳位0、B相跳位0、C相跳位0、闭锁重合闸0、低气压闭锁重合闸0。
装置报文
保护启动00000ms
装置指示灯
无
说明:1.故障试验仪器设置以BC相故障为例,AB、CA相类同;2.相间距离Ⅱ、Ⅲ段同上类似,注意所加故障时间应大于该段保护定值整定时间。
思考:1.AB、CA相间故障时,故障电压如何计算,故障相电压角度如何加?2.加4倍额定电流,故障电压为0V,分别模拟单相接地、两相和三相反方向故障,距离保护的动作行为如何?反方向故障的电流角度应如何设置?
UB:33.08∠-150.78º
UC:33.08∠150.78º
IA:0.00∠0.00º
IB:5.00∠-172.30º
IC:5.00∠7.70º
状态触发条件:
时间控制:0.05S
说明:PT断线恢复需10~12秒,重合闸充电需15秒,因此故障前状态需加28秒,使得重合闸“充电”灯亮。
装置报文
1.保护启动00000ms;2.距离Ⅰ段动作 ABC 00033ms;3.故障相别 BC;4.……
(二)距离保护试验
试验项目
一、接地距离Ⅰ段保护检验---正方向:区内、区外故障;反方向
相关定值
(举例)
接地距离Ⅰ段保护定值ZsetⅠ:3.40Ω、动作时间装置固有(t<35ms);
零序补偿系数KZ:0.58.正序灵敏角φ1:82.30º、零序灵敏角φ0:74.50º
单相重合闸:置“1”;单相重合闸时间:0.7S。
装置指示灯
跳A、跳B、跳C
区外故障
状态参数设置
将区内故障中故障态的故障相电压改为区外计算值,即:UB:33.94∠-148.27º、UC:33.94∠148.27º
装置报文
保护启动00000ms
装置指示灯
无
反向故障
状态参数设置
将区内故障中故障态的故障相电流角度加上180度,即:IB:5.00∠7.70º、IC:5.00∠-172.30º
计算数据:(举例:如BC相间故障)
区内故障:m=0.95 Ukbc=0.95*2*5*3.4=32.3V
Ukb=Ukc= =33.08V
Ф1=Ф2=argtg =29.22º 180º-29.22º=150.73º
Ф3=正序阻抗角φ1=82.30 º
区外故障:m=1.05 Ukbc=1.05*2*5*3.40=35.7V
IA:0.00∠0.00º
IB:0.00∠0.00º
IC:0.00∠0.00º
状态触发条件:
时间控制:28S
状态2参数设置(故障状态)
UA:25.517∠0.00º
UB:57.74∠-120º
UC:57.74∠120º
IA:5.00∠-82.30º
IB:0.00∠0.00º
IC:0.00∠0.00º
Ukb=Ukc= =33.94V
Ф1=Ф2=argtg =31.73º 180º-31.73º=148.27º
Ф3=正序阻抗角φ1=82.30 º
Ic UA
0
Ucn Ukc m Ukb Ubn
Ib
试验方法
1.状态1加正常电压量,电流为0,待PT断线恢复及“充电”指示灯亮转入状态2;
2.状态2加故障量,状态2所加故障时间<整定时间+50ms(m=0.7时测动作时间)
1.软压板设置:退出停用重合闸软压板;
2.控制字设置:“距离保护Ⅰ段”置“1”、“单相重合闸”置“1”、“三相重合闸”置“0”、“三相跳闸方式”置“0”;
3.开关状态:合上开关;
4.开入量检查:A相跳位0、B相跳位0、C相跳位0、闭锁重合闸0、低气压闭锁重合闸0。
5.“充电”指示灯亮
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UФФ=m*2*IФФ* ZsetⅠ.pp
试验项目
二、相间距离Ⅰ段保护检验---正方向:区内、区外故障;反方向
相关定值
(举例)
相间距离Ⅰ段保护定值ZsetⅠ:3.40Ω、动作时间装置固有(t<35ms);
正序阻抗角:82.30º;单相重合闸:置“1”;单相重合闸时间:0.7S。
试验条件
1.硬压板设置:退出主保护压板1 KLP、退出停用重合闸压板2KLP
状态参数设置
将区内故障中故障态的故障相电压改为区外计算值,即:UA:28.203∠0.00º
装置报文
保护启动00000ms
装置指示灯
无
反向故障
状态参数设置
将区内故障中故障态的故障相电流角度加上180度,即:IA:5∠(-82.30º+180 º)
装置报文
保护启动00ms
装置指示灯
无
说明:1.故障试验仪器设置以A相故障为例,B、C相类同;2.接地距离Ⅱ、Ⅲ段同上类似,注意所加故障时间应大于该段保护定值整定时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动作固定三跳不重合。
1.状态1加正常电压量,电流为0,待PT断线恢复及“充电”指示灯亮转入状态2;
2.状态2加故障量,所加故障时间<整定时间+50ms;(m=0.7时测动作时间)
单相区内故障试验仪器设置(采用状态序列)
状态1参数设置(故障前状态)
UA:57.74∠0.00º
UB:57.74∠-120º
UC:57.74∠120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