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教案

合集下载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五章心搏骤停及心肺脑复苏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五章心搏骤停及心肺脑复苏教案

教案单位:护理学院教研室:临床综合教研室姓名: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急救护理学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等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的学科,也是护理学专业本科护生的必修课程。

其内容涉及范围广,与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各科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本门课程是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掌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精通本学科的内容,同时必需熟悉相关课程,教学中做到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选用《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关青主编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参考书籍:网络课件与常用网址:授课章节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授课对象2010级护本1班学时 2 时间第5周授课地点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基础生命支持的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成人与婴、幼儿基础生命支持的区别,电复律方法及注意事项。

3、心肺复苏的有效标志。

熟悉:1、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氧疗及人工通气方法、常用药物适应症及用法。

2、脑复苏常用药物及护理措施,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2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2

★编号: 06(第6次课)★课题:第三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课时:2学时★重点难点:心脏骤停时给药途径和脑复苏的措施★教学方法:理论授课与模拟操作训练相结合★教学目的:1、了解开胸心脏挤压。

2、熟悉复苏后的循环、呼吸功能、肾功能及酸碱平衡的监护与护理。

3、掌握心搏骤停时给药途径;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内容和脑复苏的措施。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一、概述二、基础生命支持(BLS)三、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cardiac life support,ACLS)主要是在BLS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改善并保持心肺功能及治疗原发病。

其中主要包括氧疗与建立人工气道,循环支持和药物治疗。

是心搏骤停后5~10分钟的第二个处理阶段,一般在医疗单位中进行。

包括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药物治疗,电除颤,气管插管,机械呼吸等一系列维持和监测心肺功能的措施。

(一)明确诊断尽可能迅速地进行心电监护和必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明确引起心搏骤停的病因和心律失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引起心搏骤停常见原因且易逆转概括为5-H,5-T,即:低血容量-Hypovolemia缺氧-Hypoxia酸中毒-Hydrogcnion-acidosis低/高血钾-Hyper-/hypokalemia Other metabolic低体温-Hypothermia毒物/药物中毒-Tablets/drug OD accidents心包填塞-Tamponade Cardial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血栓-冠状动脉-Thrombosis coronary血栓-肺- Thrombosis pulmonary(二)控制气道1.口咽通气管和鼻咽通气管可以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

2.气管插管有条件时,应尽早作气管插管,因其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吸入异物和胃内容物,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并可与简易人工呼吸器、麻醉机或通气机相接以行机械人工呼吸。

最新心肺复苏教案

最新心肺复苏教案

最新心肺复苏教案一、引言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功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肺复苏教育和培训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心肺复苏教案,旨在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指导,以帮助教育和培训机构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教案概要最新的心肺复苏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心肺复苏的目的与原则、CPR的步骤、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技术要点、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内容。

三、心肺复苏的目的与原则1. 心肺复苏的目的:心肺复苏的目的是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以避免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

2. 心肺复苏的原则:包括早期识别、早期叫救、早期胸外按压、早期电击除颤(如适用)、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等。

四、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的步骤可简化为“ABC”:1. A(Airway):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

2. B(Breathing):检查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

3. C(Circulation):进行胸外按压以恢复血液循环。

五、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技术要点1. 胸外按压:- 位置:双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下缘,手指交叉并扣紧。

- 深度:成人约5厘米,儿童约1/3胸径,婴儿约1/3深度。

-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 动作:用力均匀、连续地按压胸骨。

2. 人工呼吸:- 方法:对成人和儿童应进行口对口呼吸,对婴儿则进行口对鼻呼吸。

- 频率:每分钟10-12次。

- 注意事项:每次呼吸时间约1秒,观察胸廓是否隆起。

六、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一种自动诊断心脏情况并提供除颤的设备,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

正确使用AED可大大提高急救的成功率,以下是使用AED的步骤:1. 打开AED并按照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2. 将AED电极贴在患者胸部,并确保贴紧。

3. 按下除颤按钮,确保周围人员远离患者。

七、结语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可以挽救生命。

2024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教学教案

2024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CONTENTS•引言•心脏骤停概述•心脑肺复苏基本原理•心脑肺复苏操作技能演示•药物治疗与监测护理要点•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引言01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掌握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要求学员应全面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熟悉心脑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掌握基本生命支持技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除颤等。

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概念、原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肺复苏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急救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重点心脑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基本生命支持技能;急救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教具、急救设备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心脏骤停概述02心脏骤停定义及分类心脏骤停定义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心脏骤停分类根据心电图表现,心脏骤停可分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脉性心电活动和心脏静止。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心脏骤停的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脑血管意外等。

危险因素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都是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心脏骤停后,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表现,可以诊断心脏骤停。

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和呼吸停止,如低血糖、脑卒中、药物中毒等。

心脑肺复苏基本原理03心脑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等情况下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

CPR通过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方式,暂时替代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教案(共)(2024)

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教案(共)(2024)
17
循环辅助手段探讨
胸外按压
采取正确的按压部位、 频率和深度,进行胸外 按压,维持患者血液循
环。
2024/1/30
药物治疗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提高患者心率和血压

电除颤
在患者出现室颤等严重 心律失常时,采取电除 颤的方式恢复患者心律

18
监测循环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 心率和心电图等指标, 及时调整循环辅助方案
定义与原因
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全身各器官缺血缺氧的 紧急情况。
原因
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窒息、严重哮喘等)、外伤、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2024/1/30
4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为意识丧失、呼 吸停止或大喘气、脉搏消失、面色苍 白或发绀、瞳孔散大等。
确认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03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即可确认需要实
施心肺复苏。
13
实施初级心肺复苏操作
• 胸外按压:找到正确的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用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 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 下压。
21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方法
定期培训和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和定期培训 ,提高团队成员的急救技 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1/30
加强沟通和信任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多交流 、分享经验和技巧,增强 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度 。
制定标准化流程
制定详细的心肺复苏操作 流程和团队协作规范,确 保每位成员都能熟悉并掌 握相关要求。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高级心肺复苏
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
通气的辅助装置: ——应为透明材料,有氧气入口,标准接口 ——能与面部紧密结合 ——可用于口对面罩,简易呼吸器对面罩救生呼 吸
面罩: 气囊-活瓣装置(简易呼吸器):
——可用于面罩,气管插管的通气 ——有氧气入口
高级心肺复苏
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
通气的辅助装置: 自动转运呼吸器:需要电源和氧气源
——用于院前抢救 ——应为定容或定时切换,勿用定压切换 氧动力手动触发装置:因气流量过大易致 胃膨胀,适应症为未确定类
高级心肺复苏
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
气道支持装置: 口咽导气管(Ⅱa) 鼻咽导气管(Ⅱa) 交换气道:包括喉面罩气道、食管-气管
——除颤和外周用药仍无自主循环时考虑使用 ——需要有经验的人员,设备。有一定风险 ——可使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离中心循环 最近,但并发症多,许停止心肺复苏 ——股静脉,穿刺容易,并发症少,但离中心循 环较远,需插入一根长导管
高级心肺复苏
药物治疗
给药途径: • 气管内给药:
——可给药物: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 ——剂量为静脉应用的2~2.5倍 ——药物稀释至10ml ——用一根长导管插至气管插管的远端,注入药 物 ——快速加压通气数次
——用于升压和有症状的心动过缓(Ⅱb), 1~10 μg/分静滴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肾上腺素:
• 关于大剂量肾上腺素 ——1992年指南曾建议使用递增剂量或高剂量 ——9000例心脏停搏的经验未能证实改善预后 ——1mg剂量后无效不推荐大剂量使用(未确定类) ——起始大剂量(0.2mg/kg)有争议(Ⅱb)
心跳骤停后必须尽快进行标准心肺复苏,保 证脑组织代谢所需最低血供,复苏成功后 要采取有效措施,使颅外器官功能保持相 对稳定,此乃脑复苏的基础措施。

初中心肺脑复苏教案

初中心肺脑复苏教案

初中心肺脑复苏教案课程名称:初中心肺脑复苏课程性质:急救技能培训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意识和工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2. 心肺脑复苏的操作步骤3. 心肺脑复苏的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心肺脑复苏?为什么它很重要?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包括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三、操作步骤(20分钟)1. 教师演示心肺脑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确保掌握每个步骤。

3. 教师逐一检查学生的操作,纠正错误,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四、注意事项(10分钟)1. 教师讲解心肺脑复苏的注意事项,包括判断患者意识的方法、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人工呼吸的技巧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五、实践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模拟心肺脑复苏的场景。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提供及时的反馈。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心肺脑复苏的重点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练习中的体验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能正确进行心肺脑复苏操作,表现出急救意识和工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PPT2. 橡胶人体模型3. 急救技能培训器材教学建议:1.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急救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保证教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

3.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心肺脑复苏教案

心肺脑复苏教案
(一)口对口吹气
1.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员用放在伤病员前额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2.救护人员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周,再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秒钟,同时,观察伤病员胸部隆起。
3.吹气完毕,救护人员松开捏鼻翼的手,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有无下降,听、感觉伤病员呼吸情况,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3.将示指抬起,中指、无名指同时用力垂直向下按压。
4.按压深度约胸廓前后径的1/3~1/2。
5.放松时,手指不要离开胸壁,确保定位准确。
6.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7.按压与吹气之比30:2。
七、打开气道,清除气道内异物
图1-3-11
伤病员呼吸心跳骤停后,全身肌肉松驰,口腔内的舌肌也松驰后坠而阻塞呼吸道。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畅通。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打开。
4.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
此法适用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的伤病员。
成人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儿童、婴儿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60度角、30度角。
八、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经检查后,判断伤病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不过临床上呼吸骤停常常与循环骤停同时发生,难以很清楚地划清原因,而且,无论何种原因所引起的骤停,现场急救的原则基本相同,最关键的措施都是进行人工呼吸.
三、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
1.心脏泵机制学说:在对胸部按压时,位于胸骨与脊住之间的心脏被挤压,并推动血液向前流。而当胸部按压解除时,心室恢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源性 冠心病 心肌病变 心瓣膜病 主动脉病变
2024/10/8
非心源性 呼吸停止 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中毒或过敏 电击、雷击或溺水 麻醉和手术意外
5
心脏骤停的原因
2024/10/8
6
心脏骤停的原因
低血容量
酸碱失衡
低氧血症
6H 低/高糖血症
低/高温
电解质升高/降低
创伤
药物过量
张力性气胸
6T 心包填塞
2024/10/8
22
开放气道---双手托颌法
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 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 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 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2024/10/8
17
方法
• 患者平卧,解开上衣,救护者立于患者一侧,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 确定按压部位: • 1 右手中指食指并拢,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定位,另一手中指放于患者胸骨上。 • 2 双手食指自患者两乳头出同时向中心移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为正确的按压部位。 • * 注意:定位后掌跟接触患者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成人与儿童按压频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术
2024/10/8
1
第一节
心脏骤停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术
第三节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024/10/8
2
第一节 概述
•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泵血 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循环终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 引起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

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学习教案

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学习教案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避免使用过量药物,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 安全教育等。
重要性
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及时的抢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 重要意义。通过预防措施的落实,可以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 存率和生活质量。
03
心脑肺复苏(CPR)基本原理
CPR定义及作用
心脏骤停预防和早期 干预的重视
未来将更加重视心脏骤停的预防 和早期干预,通过加强健康教育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急救 意识等措施,降低心脏骤停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 质量。
多学科协作在心脏骤 停救治中的应用
未来心脏骤停救治将更加注重多 学科协作,包括急诊科、心血管 内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 等多个学科的医生将共同参与救 治过程,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 专业的治疗服务。
学员的收获和建议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学习,对心脏骤停和CPR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建议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中继续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 更新和完善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心肺 复苏技术将不断更新和完善,包 括更加智能化的除颤设备、更加 优化的按压和通气方式等,以提 高复苏成功率和患者预后。
检查患者反应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询问“你 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
意识。
呼救
如果患者无反应,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如120)并启动应急
反应系统。
判断呼吸和脉搏
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检查呼吸 是否正常;触摸颈动脉,检查
是否有脉搏。
实施高质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施救者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交叉互扣,定位在胸骨下半段,用 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一、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心脏骤停的识别、心肺复苏技术和脑复苏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的应急能力和护理水平。

教学目标:1. 掌握心脏骤停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学会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步骤。

3. 了解脑复苏的重要性,掌握脑复苏的基本护理措施。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急救过程中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有效护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心脏骤停的识别1. 心脏骤停的定义2. 心脏骤停的原因3.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4. 心脏骤停的诊断与评估第二节:心肺复苏(CPR)技术1. CPR的意义和原则2. 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和技巧3. 开放气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和技巧5. 婴儿和儿童CPR的特殊要点第三节:脑复苏的重要性1. 脑复苏的概念2. 脑复苏的意义3. 脑复苏的目标和原则4. 脑复苏的护理措施第四节: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1. 心脏骤停患者的初期评估与处理2. 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措施3. 心脏骤停患者的转运护理4. 心脏骤停患者的心理护理第五节:急救护理情景模拟1. 情景设置: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3. 教师点评和指导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和脑复苏的相关知识。

2.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CPR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急救护理技能。

4. 讨论:学生之间交流急救护理经验,探讨如何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环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演示环节: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操作准确性,评估其技能水平。

3. 课后实践环节:要求学生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能力。

六、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教学内容:第五节:急救护理情景模拟(续)1. 情景设置: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3. 教师点评和指导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和脑复苏的相关知识。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编号: 05(第5次课)★课题:第三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课时:2学时★重点难点:心搏骤停时给药途径和心肺脑复苏的步骤★教学方法:理论授课与模拟操作训练相结合★教学目的:1、了解体外心脏电起搏。

2、熟悉心搏骤停的原因、表现与诊断;胸外心脏按压术。

3、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心肺脑复苏的步骤。

第一节心搏骤停一、概念(一)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患者的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急性心肌缺血、电击、药物中毒),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二)猝死(sudden death):是指平素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中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循环呼吸停止,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

由心血管病变引发的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

二、原因(一)冠心病(二)心肌病变(三)主动脉疾病(四)呼吸停止(五)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六)药物中毒或过敏(七)电击、雷击或溺水(八)麻醉或手术意外(九)其他某些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某些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脑血管病变等。

三、类型(一)心室颤动(室颤)最常见,复苏成功率最高。

(二)心脏停搏(心室静止)(三)心电-机械分离四、临床表现与诊断(一)临床表现1、心音消失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3、意识突然消失或拌有短阵抽搐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停止,多发生在心搏骤停后30秒内5、瞳孔散大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二)诊断1、患者突然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第二节心肺脑复苏一、概述(一)CPR 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的情况,心肺复苏术,简称;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就是对此所采用的最初急救措施。

1956年Zoll提出的体外电击除颤法,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经实验证实此法简单易行,可产生较大的潮气量,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教案及讲稿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教案及讲稿

对于没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在除颤前推荐 CPR1.5-3 分钟。对于院外表现为室颤或
无脉室速者,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做 CPR 可能有益。
连续 5 个循环周期以后我们应该评价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自主心跳恢复
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或交界性心律,即使为
心房扑动或颤动亦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
提问:
2:当除颤仪提示不需要除颤时,立即开始下一循环的CPR,切不可反复检查患者脉 搏.
3 分钟
3:转运运动过程中,不可分析心律.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能因为干扰导致除颤仪分
析错误.心律分析时,患者要博器等医疗设备,电极垫旁
开 15 厘米
瞳孔变化
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应恢复。
缺氧改善
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自主呼吸恢复。
脑功能开始好转
意识好转,神志由昏迷渐清,可见眼球活动甚至手脚活动。
肌张力增加 抢救不可能没有终止,终止抢救指征
投影
复苏成功,转入下一阶段治疗。
复苏失败,有如下选择:
10
心脏死亡 经正规 30 分钟 BLS 和 ALS-CPR 抢救,心脏毫无电活动,可考虑停止


3




以采用机械通气也就是接下来的
2.人工呼吸及辅助通气装置 活瓣式球囊袋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给大家看一下有创和无创呼吸机这两种机械辅
助通气装置。对于后期的呼吸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详细的大家可以在机械通气一章中学 习。
呼吸机如图大家看到的就是有创和无创呼吸机,这些知识大家可以在机械通气时 详细学习。
尽早配合 CPR 行电击除颤可增加心脏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和出院存活率。电击除 颤的时机——尽早除颤原则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一、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1.1 教学目标:了解心脏骤停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学会判断心脏骤停并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

1.2 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定义和病因。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急救护理中的药物使用和设备操作。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心脏骤停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演示:展示心肺脑复苏的步骤和技巧。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操作练习。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心肺脑复苏技巧和准确性。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和急救护理知识的掌握。

二、心脏骤停的定义和病因2.1 教学目标:了解心脏骤停的定义。

掌握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

2.2 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定义和解释。

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包括心脏病、电解质失衡、药物过量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心脏骤停的定义和解释。

展示:通过图表和案例展示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定义和病因的掌握。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1 教学目标:了解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掌握心脏骤停的诊断方法。

3.2 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等。

心脏骤停的诊断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症状、触摸脉搏、检查呼吸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演示:展示心脏骤停的诊断过程和技巧。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掌握。

四、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4.1 教学目标: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

学会心肺脑复苏的技巧。

4.2 教学内容: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救、开始胸外按压等。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1. 理解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了解急救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重要性。

4. 学会正确评估和处理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

二、教学内容1. 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分类心脏骤停的定义心脏骤停的分类及特点2.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打开气道检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3. 急救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重要性急救护理的角色和职责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流程4. 正确评估和处理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识别心脏骤停的迹象和症状紧急呼叫和获取医疗援助组织急救护理团队和资源1. 讲授法:讲解心脏骤停的定义、分类和急救护理的重要性。

2. 演示法:演示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模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模拟练习,互相指导和纠正。

4. 案例分析:分析心脏骤停的案例,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估和处理紧急情况。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定义和分类的理解。

2. 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心肺复苏的技巧和准确性。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心脏骤停案例的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急救护理学教科书。

2. 多媒体课件: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的图片、视频和动画。

3. 模拟人:用于演示和练习心肺复苏的模拟人。

4. 急救设备:如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5. 案例资料:心脏骤停的案例及相关数据和信息。

六、教学活动1. 观看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练习急救护理技能。

4. 互动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1. 心脏骤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3. 急救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

4. 心脏骤停的预防和管理策略。

八、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模拟练习,互相评价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方法
分析:心肺复苏知识不断更新,部分教科书内容的滞后,部分课本内容是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编写,部分学生接受过2010版培训,先入为主的观念,要对2015版心肺复苏有较好掌握,极为不易,心肺脑复苏的流程及操作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学生熟练操作就更不易了。
对策:利用现场模拟操作,徒手心肺复苏演练加讲解,是理论联系实际,电击除颤让学生直观,以更快学习掌握最新版的心肺脑复苏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2.酸碱平衡
3.预防感染
4.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五、心肺脑复苏有效的指标,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1、心肺脑复苏有效的指标
2、心肺复苏终止的指标
图片、导入
分层阐述
图形、复习、
互动
图形、并密切联系临床案例精讲;提问,互动
自制流程图,化繁为简
提纲性小结
PPT讲解
实例图片
PPT讲解、
流程图
PPT讲解、
2分钟
2分钟
5、advaned life support ,ALS:高级生命支持
集体备课或教研室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4分钟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4分钟
4分钟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4分钟
3分钟
3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思考题(时间5分钟)
患者,女,85岁,主因突发胸痛1小时,走到急诊室时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四肢强直性痉挛。既往史:有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
3、由流程图引出初、高级心肺复苏的概念
二、初级心肺复苏的流程
1.意识的判断
2.EMSS的启动
3.颈动脉搏动的判断
4.胸外按压
5.开放气道
6.人工呼吸
7.电除颤
8.心肺复苏质量
三.高级心肺复苏
1.高级心肺复苏的概念
2.高级心肺复苏气道的建立
3.电除颤及心肺脑功能监测
4.药物的使用
四、心肺复苏后处理
1.有创及无创监护
变。
1.心脏骤停的分期
2.心脏骤停后心肺脑的改变
1)心脏的改变
2)肺脏的改变
3)脑的改变
4、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1、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2、心脏猝死的临床表现
5、心脏骤停的诊断
1、心脏骤停的诊断依据
2、心脏骤停的诊断方法
第二学时
一、心脏骤停的治疗,引出心肺脑复苏的概念
1、心肺脑复苏的概念
2、心肺脑复苏的生存链条
结合常见的、典型的临床病例分层讲解心脏骤停的病因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现场演练,提问的方式加强学生印象,利于记忆。
整个过程有启发、有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科新进展: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新的心肺复苏机及亚低温治疗。
参考资料:
1.王佩燕.急诊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19,130-134.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教学法心脏骤停的表现和常见病因心脏骤停的发病机制.
现场心肺复苏演练,加深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直观认识,利于掌握。
对比法从2005版和2010版心肺复苏的不同,加强对新版心肺复苏的掌握。
通过多媒体、图表、图片、流程图等,使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感受立体的、有层次的知识点,有利于其消化和吸收。
2.陆再赢,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9-236.
3. 花嵘,李春盛.亚低温对于心脏骤停后脑保护的
教学手段和方法
时间分配
第一学时
一:由图片引入心脏猝死和心脏骤停的概念。
1.心脏骤停的概念。
2.心脏猝死的概念。
问题:1.患者应该怎么紧急处理?
2.经过1的处理2分钟后,除颤仪到后,应该怎么治疗?
本节中所涉及的英文单词
1.cardiac arrest:心脏骤停
2.sudden cardiac death:心脏性猝死
3.cardiopulmonry resuscitation,CPR:心肺脑复苏
4、basic life support,BLS:基础生命支持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理论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急诊医学
授课题目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授课
教师
姓名
马舰
学生
班组

临床专业


2学时


2016.12.22
职称
主治医师
教学目的:
1.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方法。
2.熟悉心脏骤停的表现和常见病因。
3.了解心脏骤停的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方法
难点分析及对策:
2.讲授心脏骤停和心脏猝死的病因,诱发因素
1.心脏骤停的病因
1)心脏原因
2)呼吸系统疾病
3)神经系统疾病
4)创伤
5)代谢及内分泌紊乱
6)中毒
7)感染
2.心脏骤停的诱因
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过度体力活动
3)电解质紊乱
4)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3、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分别讲述心脏骤停后心肺脑等器官的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