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麋鹿返乡谈迁地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麋鹿返乡谈迁地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摘要:中国特有的麋鹿,经历历史的变迁,几经波折最终返乡,这曲折的故事里面蕴含的不仅仅是地理环境的变换,麋鹿之所以能够得到保护而且如今不断发展壮大,从其中渗透出来的迁地保护思想沿用至今,并挽救了不少濒危的物种,使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持下来,本文从麋鹿还乡的故事来讲迁地保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关键词:麋鹿;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属于鹿科,又名大卫神父鹿,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有时到海中衔海藻。

我国是世界上产鹿最多的国家,有大驼鹿、驯鹿、黑鹿和麝等十六七种,其中最珍贵的就属麋鹿了。

麋鹿本身原产于中国,但是几经历史变迁,曾经一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消失,后来通过迁地保护才使得其种群得到壮大。

1 麋鹿基本介绍及概况
1.1 麋鹿形态、分布、习性
雄鹿肩高1-3米,身长2米以上,体重可达200千克左右。

它头上长角,长达80厘米,每两年脱换一次,尾巴也有75厘米长,是鹿类中尾巴最长的。

雌鹿无角体小,重量仅100千克左右,尾巴长约60厘米。

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喜欢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区和河湖岸边。

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游泳、潜水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

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红棕色,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它们平时性情温驯,但在夏末秋初的发情期间,雄麋鹿性格却变得异常凶猛好斗,往往为争夺雌偶发生激烈格斗,造成伤亡。

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9个半月,每胎仅产一仔。

小鹿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时叉角才发育完全,寿命一般约20年。

[1]
1.2 麋鹿返乡历程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千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汉朝以后逐渐减少,以后竟销声匿迹。

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

到19世纪时,全世界就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

1865年,法国传教士阿尔基德·大卫神父瞥见了这一新物种,在倍感兴奋之余,也想方设法地将此物种带回自己国家,夜间用银子贿赂守卒,盗走了麋鹿的皮张和骨骼,送到法国进行鉴定,确定为一种新种,并取名为“大卫鹿”。

[2]撰文向全世界介绍在“南海子猎苑”发现的这120头麋鹿。

随后,欧洲各国的生物学家纷纷接踵而至,通过明抢暗夺,陆续盗运数十只麋鹿,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

然而在西方发现后不久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南苑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被迫离开祖国流落他乡。

从此,
生活在国内的麋鹿全部绝迹。

20世纪初,英国贝福特公爵,曾把流散在欧洲各处的18头麋鹿统统收集起来,放养到伦敦近郊他家水清草碧的乌邦寺庄园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逐渐繁衍成五六百头的大麋鹿群。

这群海外的麋鹿就是法国大卫神甫在京郊皇家猎苑窥探发现的那群麋鹿的后裔。

贝福特公爵为了防范他家庄园中的麋鹿遭纳粹飞机空袭受损,把其中一部分麋鹿分送到欧美其他国家放养。

现在分散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就都是英国乌邦寺贝福特公爵保存下来的那群麋鹿的子孙,总数已达2000多只。

贝福特公爵的做法再次展示了“迁地保护”的有效性,18只珍贵的麋鹿分散到不同的适于麋鹿生长的生境中去,而使其种群壮大,才使得麋鹿种群又复兴起来。

后来多年在英国乌邦寺从事麋鹿研究的女科学家玛娅,来华访问,参观了南海子——麋鹿以前栖息的地方,玛娅说正好想在中国找个合适的地方从英国送一批麋鹿回到它们的故乡来。

就这样,经过各方抓紧合作筹办,到1985年夏季,正好是大卫发现麋鹿新种120周年之际,乌邦寺的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先后分两批赠送了38头幼年麋鹿给中国。

第一批20头以1:3的雌雄比例, 第二批18 头全是雌麋鹿;并有热心此举的大卫神甫家乡的法国航空公司相助, 派运输机专程从英国运抵北京, 重新放养到南海子清皇朝猎苑的遗址里。

这位贝福特公爵的继承人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的麋鹿赠送仪式上, 充满友好情谊地说: “对我和我们家族来说, 能与中国合作将麋鹿送回故园, 的确是一件极为振奋人心的事情。

”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伦敦欢迎中国领导人胡耀邦的宴会上, 也曾声称: “麋鹿回归和香港问题的解决, 是当今中英关系史上的两件大事。

”[3]
麋鹿重新引进的成功,改善了北京南郊的生态环境。

从海外远归的这群麋鹿,放养在南海子新建的“麋鹿苑”里,逐渐适应了它们祖先生活的环境,第3个年头就有10头小鹿降生,20年来已繁殖发展到数百头的大种群(到1994年总数已达300只)。

并且还分出两群,39只于1986年放养于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1993、94年共迁64只放养到湖北石首天鹅洲自然保护区里,因为它们善于泅泳,躲过了洪水的侵袭,也增加到100多头,在长江两岸逐步重建起了麋鹿的野生种群。

2 麋鹿还乡中涉及的迁地保护
元朝时将麋鹿于猎苑中饲养这一举动纯粹是出于娱乐目的,却歪打正着,成了中国本土“迁地保护”的例子,保护了世界上这一珍稀的物种。

所谓的迁地保护就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减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人工条件下,如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动物繁育中心等进行保护和管理。

而当时的“皇家猎苑”就相当于如今的动植物园一样,让麋鹿在新的环境下能够安然地生活,而使其种群不断壮大。

历史的机缘巧合,使麋鹿也从灭顶之灾中幸免。

大卫发现了麋鹿这新物种,千方百计地偷渡回法国,其余欧洲国家也相继通过索要或者盗窃的手段带到欧洲国家。

而恰好就是这样的行为拯救了麋鹿,谁会料想到麋鹿的发源地会遭此横祸而使物种完全毁灭呢?麋鹿引种到欧洲,让其免去了一场灾难。

这种将其运送到其他生境而免去其物种灭绝的行为也是一种迁地保护,虽然麋鹿在中国境内消失,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只要麋鹿这个种存在,一切都有希望,麋鹿一定会再次会来它的故乡。

这种“迁地保护”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有效可行,挽救了许多濒危物种,而且在迁地保护中,通过调整种群结构、遗传改良、疾病防治和营养管理等人工措施,减弱了随机因素对小种群的影响,使其有效种群达到最大。

中国作为麋鹿的原产地,也作为麋鹿野生种群最后绝迹地,重新引进了麋鹿,不但丰富了当地的动物资源,还可以对麋鹿起到风土再驯化、复壮种群的作用,因而为世界动物学家
及自然保护组织所瞩目。

让麋鹿重归大自然,形成自然种群,是中国麋鹿乃至世界生物重引最成功的范例。

[4]
3 迁地保护
3.1 迁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
迁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一种。

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主要有: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然而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就是形形色色的生命及其构成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其核心是物种。

麋鹿就是一个物种,物种是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成分,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对物种繁殖后代的最直白的表述,即基因是纵向遗传的,物种是生殖隔离的。

[5]以麋鹿为例,若麋鹿这种物种完全消失,也就是麋鹿基因不再存在,而这种消失是不可逆的,不可能凭空再出现或者复原此物种。

因此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才会如此努力地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不让物种消失而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是物种与其生存的外界环境构成的系统,但是若没有物种,生态系统就崩溃了。

迁地保护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的有效作用展示了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地位。

易地保护是挽救濒危种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针对一些生境遭到破坏,数量特别稀少,仅仅依靠自然保护已经不足以保证本种延续,且处境非常危险的珍稀生物。

通过人工技术方法,进行精心的栽培、饲养和繁育,建立起人工种群。

繁殖到足够多的数量之后,逐步将它们释放到原产地,在自然保护的条件下,重新恢复和扩大野外种群。

3.2 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形式
第一,是利用动物园和水族馆的妇多也保护。

至1994年,我国共有动物园50余个, 加上设在大型公园中的动物展区, 总数达180个动物园,在珍稀动物的保存和繁殖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例如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福州、西安、西宁、哈尔滨等动物园成功地繁殖了大熊猫、东北虎、华南虎、雪豹、黑颈鹤、丹顶鹤、扬子鳄等。

动物园之间的合作与交换, 避免了濒危物种的近亲繁殖及澎旦现象。

水族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水生动物保护方式,它是通过保护和恢复动物的生境而保证濒危水生动物的存活, 我国目前这方面还刚刚起步。

第二, 建立迁地保护基地与繁育中心。

我国已建成以保护为目的的濒危动物繁育研究中心或基地30余座, 如丹顶鹤繁育中心、扬子鳄繁育中心、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等, 并建有以商业为目的的养鹿场、水貂场、马鸡场200余座。

目前, 一度濒临灭绝的大熊猫、朱鹮、东北虎等近10种极危动物种群开始复苏,60多种濒危珍稀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6]
3.3 迁地保护的优缺点
迁地保护的种群可以作为野生种群的代用材料,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特殊经济用途的物种,利用人工种群可减少对野生种群的破坏。

迁地保护的种群一般都是在人们设定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扩大种群数量,这种保护是在人们的参与下,扩大种群之后才再释放到野生环境中让其自由生活与交配。

这样对迁地保护的种群进行研究,能够减少对最原始的野生种群的破坏,从一方面能够保持生物的原有本性,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野生种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的深入研究,取得管理野生种群的经验,一旦发生类似自然灾害引起的种群生存危机,就可有效而迅速的对物种进行保护。

这样就不会重蹈麋鹿在中国境内灭绝的覆辙,一旦一个地方的物种有灭绝的趋势,迁地保护即成为了最佳的解决办法,可以在经过考察之后,找到适合于其生活的环境对其进行保护,从而来避免物种的
消失。

迁地保护为那些野外生境不复存在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特别是那些濒危物种,在生境完全丧失后不会立即灭绝;也为在新的生境中创造新的生物群落提供种源,可作为补充野生种群的后背基因库;同时也为进行公众保护意识教育提供场所,总而言之,在野生状态下的物种即将灭绝的今天,迁地保护无疑为此提供了最后一套方案。

保护生物多样性,全世界都需要参与到这个行列中来,仅靠少数部分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都要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并合力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虽然迁地保护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迁地保护也是有一定的弊端的。

首先,迁地之后的种群与野生种群相比较,迁地种群有较高的增值潜能和较长的世代间隔,理论上为了使遗传漂变降低到最低程度,每个奠基者都应在迁地种群的每一个世代中贡献相同数量的基因,但由于个体的繁殖成功率不同,经过几个世代后,有些奠基者的基因频率上升了,另一些奠基者的基因频率则下降了,这就对迁地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了影响。

其次,动物具有复杂而漫长的进化历史,对野生环境有很强的适应力,同时自身也形成了固有的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代谢活动、行为特征。

而在迁地保护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动物会有很多的不适应,而改变它们的行为,这对野生生物的研究价值有很大的影响。

个人认为麋鹿能够迁地保护成功的原因,很大一方面在于麋鹿本来就原产于中国,被迁地到欧洲的时间远不如其在中国漫长进化的时间,才能使其在短时间内就能够适应新的环境,进而扩大种群。

再次,人工饲养环境中是不存在天敌的,这对他们对天敌的识别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又是一大影响。

如麋鹿的迁地保护,因为要使麋鹿在数量上能够迅速达到一定值,所以所有对其生长构成威胁的天敌,人们都会一一排除,这样生长起来的种群与野生的原始种群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最后,迁地保护中物种的数量有限,近亲杂交的情况就不可避免,这对此物种的延续有很大伤害。

迁地保护在维持物种不灭亡,保持其种群数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这一方法的确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它在对种群的野外生活力、物种的延续方面造成了影响。

不过首先保护好物种才能够有对其其他各方面研究的机会,两相比较之下,迁地保护的利还是大于弊的。

综上,利用迁地保护能够使濒危物种得以延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中国知网,郭耕,《百年沧桑话麋鹿——一个关于麋鹿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
[3]《中国林业》2007年9月,黎先耀,《麋鹿还乡的故事》
[4]《生物学教学》1995年第12期,祝炳昭,《麋鹿还乡——生物重引进成功范例》
[5]中国知网,蒋高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几个现实问题和成功案例》
[6]《野生动物》1997年第2期,总第96期,白秀娟、邹红菲,《濒危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