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合集下载

美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现状与趋势_郑晓东

美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现状与趋势_郑晓东

美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现状与趋势*郑晓东提要: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

本文在分析美国城市社区自治中的各种主体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布什政府的/信任为本的社区自主策略0 (FBCI S)为例,讨论了美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即推动/公民治理0,提高社区的自主性和自助性,强化其作为基层社会单位的自治性特征。

关键词:社区自治美国现状趋势作者郑晓东,男,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杭州310018)一、作为社会基本自治单位的城市社区美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¹而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在其城市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美国公民实现自决自治的基本地方性单元,也是美国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托单位,官方与民间的大部分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也基于这类单位。

º有学者甚至将美国式的社区公共生活视为地方自治乃至其整个政治体系的核心特征。

»根据美国人编纂的5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6,社区是指/一群邻近的有共同利益并能够相互帮助的人的居住区域0,¼根据这个定义,社区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特征:¥地域性:社区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的共同体,它由相邻的数个/邻里0(neig hbor hood)构成,主要是指居住于区域内的居民家庭,同时也包括座落于其中的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

这种地域性的共同体往往是在一定的历史、地理乃至族群条件下形成的,是市镇之下的一个基本社会单位。

½¦组织性:社区是一个地方性的自治自决的行动单位,人们往往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诉求来参与社区内外的公共事务,这种参*¹º»¼½本文隶属毛丹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课题(2007JJ D840192),5农村社区的成长、转型与城乡社区衔接问题研究6。

从公民治理的角度分析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

从公民治理的角度分析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

从公民治理的角度分析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作者:申丽珍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11期摘要:20 世纪90 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公民治理理论代表了一种新的公共行政价值观,主张将公民个体引入到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过程,以达到扩大民主参与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

本文以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参与社区治理为例,采用参与式观察、文献分析等方法,从公民治理的角度分析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及社区自治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公民治理;社区自治组织;公共服务功能理查德·C ·博克斯在《公民治理:引领21 世纪的美国社区》一书中提出了公民治理模型,认为社区居民是自己社区的“提供者”,居民自己应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和如何运营这些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职业者在社区公共管理生活中的角色应该是提供服务和支持,而不是成为公民的上级,他们应该和公民站在一起,这才能形成一个社区。

一、相关概念涵义1. 社区与社区自治组织。

“社区”一词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其含义是指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和亲密伙伴关系。

自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逐渐受到诸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对于“社区”一次的理解也呈现“百家争鸣”式的发展。

笔者比较认同滕尼斯对于社区的定义,“社区是聚居在共同地域内的人所组成的具有共同的认同感和价值取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公民治理理论。

公民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基本主张集中地体现在美国学者理查德·C·博克斯,博盖森等人的系列文献中。

他们从不同角度强调,以公民与官僚合作为特征的公民性政府是现代行政的必要途径,公民应积极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扮演主人翁的角色。

公民治理理论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某此缺陷的批判基础之上,在一定意义上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超越。

美国学者博克斯在《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一书中明确提出“公民治理”行政模式,对公民治理理论框架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建构。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邹丽琼(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摘要: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它主要不是依赖政府,而是依赖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参与。

美国社区治理表现出了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

对美国社区治理的考察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那就是,中国社区治理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角色、培养现代公民和发展成熟的公民社会。

关键词:社区;治理;美国;社区治理一、社区、治理和社区治理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腾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一书中指出,社区(community)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腾尼斯,1887)。

①英国社会学家麦基文(1917)认为社区是广大的区域。

任何社区都在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性的标记和特征。

与社区最初定义的情感因素不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1936)在社区概念中引入地域性特征,他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

②社区互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桑德斯(1982)认为社区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场域。

③国外的理论界逐步完善了社区的概念,概括来看,国外社会科学家认为社区的基本要素主要有:(1)有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2)有一定的地域和环境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势、资源、气候、经济、交通和公共设施;(3)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在情感和心理上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④由此可以看出,社区首先具有地域性特质,同时还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含义以及制度设施和物理设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治理”一词十分流行。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公民治理的理想与实践——读博克斯的《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现在国内社会科学界对国际理论前沿的把握还是很及时的。

例如俞可平几年前引进的“治理与善治”理论,可以说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理论领域的一个很热门的理论。

而前几年由陈家刚博士引进的“协商民主”也成为当前学术界民主理论争论的焦点。

但实际上来看,当前中国的实践领域恐怕还是很难吸收和消化这么多的前沿理论的。

但是博克斯的这本《公民治理》一书却十分注重美国社区治理的实践,而且并不旨在追求统一的治理模式。

至于它能否引领21世纪美国的社区治理则可以另当别论。

博克斯本人长期从事社区建设实际,后来从事理论研究,这一点上比我们空谈理论强得多。

虽然我们一直口头上大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来自实践。

但是我们的实践明显缺乏我们这么些理论,我们的理论多是建立在美国或者其他一些国家的实践的基础上的。

甚至理论创新无外乎于理论的引进。

本书有几个特点,我可以首先指出来。

第一是本书写作基于一定的历史脉络,即从美国历史上地方或者社区的治理实践来把握美国社区治理模式的演进进程,断言美国现在刚好进入公民主导的阶段,其中不免有历史循坏论的论调,但是作者毕竟尽量从美国的公民政治传统中去寻求合法性基础。

第二是政治文化或者政治价值的视角归纳总结各种治理模式。

归结来讲,也就是对于代议制和直接民主方式或者准直接民主方式之间的争议。

围绕着这个问题,西方的理论流派复杂,但是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争论最为突出。

另外,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更靠近,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更靠近,甚至在更死守代议制民主制。

这样的研究,很具有理论深度和解释力。

第三,对于理论与实践困境的观察与把握。

说到底,无论是我们的政治理论还是我们的政治实践领域,最扰人的还在于政治给人带来的困惑与困境。

甚至已经成为永久的难题。

作者对这样的两难境地勾勒得相当独到。

例如,如公共职业者的个人、群体心理的分析,对于治理主体关系模式的探讨,都可以窥见作者的政治智慧。

让公民治理运转起来———重新审视《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让公民治理运转起来———重新审视《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书评让公民治理运转起来———重新审视《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关 爽 郁建兴理查德·C·博克斯(2005).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170页.在公民治理这一理论谱系中,其主要理论和基本观点比较集中在美国学者博克斯(R C Box)的《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斯盖特(H L Schachter)的《重塑政府还是重塑我们自己》、金和斯蒂文思(King&Stivers)的《政府与我们为一体》以及博盖森(P Bogason)的《公共行政与后. All Rights Reserved.现代:美国人2000年后的一些研究重点》等研究文献中。

明确提出“公民治理”概念,并对之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模型建构与制度设计的是美国学者博克斯教授,其著作《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成为公民治理理论领域的经典文献与扛鼎之作。

在《公民治理》这本专著中,以美国社区发展历史为叙事背景,博克斯教授认为,“在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面对挑战和混乱总是一种常态,而不是一种例外”(第1页),21世纪地方政府治理应该复归原初价值,加强公民自主治理能力和公民参与管理能力。

因此,需要围绕美国地方政府的治理难题,重新界定公民、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之间的角色和作用,这构成了博克斯教授的分析主线。

整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介绍在地方公共治理成为关注焦点之后,社区治理历史的价值回归以及社区治理的原则;第2章还原美国社区治理的历史,重点在于阐述社区治理的政治与经济环境;第3章至第5章主要探讨了公民治理模型的三维框架———公民、代议者和行政管理职业者的角色定位、作用与未来行动方向;第6章可以看作是整本书的总结和升华,主要探讨了实现公民治理的制度设计问题,使得公民治理模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关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郁建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行政管理必读书目

行政管理必读书目

7、[美]理查德·D·宾厄姆:《美国地方政丶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德]赫尔穆特·沃尔曼,等:《比较英德公共部门改革》,北京: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9.[美]阿尔蒙德,维尔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丶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9、[美] 约瑟夫·S·奈、约翰·唐纳胡:《全球化世界的治理》(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30、克里斯托弗 . 波利特等著:《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31、黄健荣 等,《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2、黄健荣主编 《公共管理典型案例分析》,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5月,北京
21、[美] 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22、[ 美 ] 詹姆斯· M. 布坎南、戈登·塔洛克著:《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丶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23、林尚立: 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年10月
9、R·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沙夫里茨和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英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
1 、 B· 盖伊 · 彼得斯:《政丶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 、巴泽尔:《突破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 月出版
17、董礼胜:《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18、刘君德等著:《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公民组织与美国城市社区的治理:以社区发展法人为例的开题报告

公民组织与美国城市社区的治理:以社区发展法人为例的开题报告

公民组织与美国城市社区的治理:以社区发展法人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的治理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问题的复杂化和多元化需要不同的治理体系和机制。

公民组织扮演着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角色,参与社区治理是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社区发展法人作为一种新型公民组织形式,其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究公民组织与美国城市社区的治理,以社区发展法人为例,对于完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公民组织与美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关系,以社区发展法人为研究对象。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公民组织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和发展状况;2. 概述社区发展法人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作用;3. 探讨社区发展法人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4. 研究社区发展法人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其成功经验;5. 提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应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三、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民组织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与发展状况;2. 社区发展法人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作用;3. 社区发展法人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4. 社区发展法人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其成功经验;5.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公民组织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和发展状况,以及社区发展法人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作用。

其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社区发展法人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总结其成功经验。

最后,针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并提出对策建议。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揭示公民组织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和发展状况;2. 概述社区发展法人的定义、发展历程及作用;3. 探讨社区发展法人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4. 研究社区发展法人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其成功经验;5. 提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应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政治类专业书目doc

政治类专业书目doc

国际政治专业1、《20年危机(1919-1939)》(英)卡尔(E.H.Carr),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推荐理由】现代国际关系研究的开山之作,通俗易懂而不乏深度。

这本著作是对第一次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反思,也对同期外交家与学者维持国际和平的努力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它就国际关系学科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所做出的论述至今仍发人深思。

2、《国家间政治》(美)汉斯·摩根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推荐理由】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作品,尤其开篇的现实主义“六原则”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并时常被人引用,当然也往往被人误解。

有时间的话通读全书则会对现实主义的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现实有更深的认识。

3、《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推荐理由】很厚重的书,内容详尽,经过多次再版,中译本是根据第五版翻译的。

这么大部头的书籍更接近于一部国际关系理论——当然也包括诸多国际关系现象——的百科全书,阅读时不一定要一次看完,可以当工具书在案头备查。

4、《国际思想之父》(美)汤普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推荐理由】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始于20世纪初,但对于国家间关系的思考在从古至今的思想家这里都并不鲜见。

了解经典思想家关于国际问题的论述,有利于我们扩宽自己的视野。

5、《未来国际思想大师》(挪)诺伊曼、(丹)韦弗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推荐理由】这本书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未来”大师已成为现在的大师和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华尔兹、温特等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

读完这本薄薄的小书,对于各种较新的理论就算入门了。

6、《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美)基欧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推荐理由】国际关系研究中比较经典的论文集,包括华尔兹对结构现实主义的论述、其他学者的批评与阐述以及华尔兹的回应。

地方治理中积极公民资格的新理念

地方治理中积极公民资格的新理念

地方治理中积极公民资格的新理念理查德·C·博克斯的《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写到21世纪将是公民治理的时代,其中提到了积极公民资格这一概念,积极公民资格是公民有效参与的保障是实现公民治理的基础。

本文旨在对积极公民资格进行了再思考,对积极公民资格关于实现公民治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对我国的公民资格进行了剖析和再思考。

标签:公民治理;公民资格;积极公民资格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公民作为消费者,开始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但此时的公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拥有社会权利,他们并不能自主的去选择所要消费的公共物品及其提供方式。

随着之后社会的进步,公民们对直接控制政策议程意识慢慢苏醒以及回归地方控制带来了公共事务领域广泛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逐步从“管理型”走向“共治型”。

到了21世纪,随着公民越来越深入的参与社区的治理,公民逐渐意识到了他们需要选择优化的、适合他们表达意愿的制度结构以保证他们更“顺利”的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

基于此,理查德·C·博克斯在其《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这本书中预言:“21世纪就是美国地方治理的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将是以公民治理为中心和主导的时代”〔1〕。

一、公民治理过程中的公民资格博克斯教授所构建的公民治理模式主要围绕公民、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之间的角色定位与关系的转换所展开,公民应成为地方治理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代议者应在地方治理中起到协调的作用,而那些公共服务职业者应该担任帮助者的角色,幫助公民有效地参与到地方治理的过程中去。

而如何实现公民的有效参与?公民要想实现有效参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基于对问题的解答就必须对“公民资格”,这一公民参与的基础性要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人们通常理解的公民资格(citizenship)是基于政治学的角度,用于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属于某个共同体的成员,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公民参与治理的“协同效应”析论

公民参与治理的“协同效应”析论

公民参与治理的“协同效应”析论作者:谢晓光公为明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23期【摘要】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公民治理现代化是基石和重点。

从历史经验和当前实践来看,中国公民参与治理的主要形式是“被动式参与”。

要改变被动、实现治理目标,注重协同效应是良策。

公民治理可以为当前国家整体层面的治理提供呼应和支持。

通过深化改革实践,构建强政府、大社会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实现公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治理公民治理协同效应【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小政府、大市场为指向的改革开放加速了政府与社会的分离。

面对前所未有、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对中国意义非凡。

因此,在实现这“第五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借鉴和反思西方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究当下中国公民治理的价值追求和可行道路,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理论与公民参与如今,治理理论被运用于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现象,成为理解当代社会现实的一种重要的工具。

当代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西方价值观、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主动扩展。

在全球化的复杂背景下,国家和公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难免独木难支,探究更科学治国方式的努力一直在继续。

对于如何认识治理及治理理论,各方众说纷纭。

奥利弗·威廉姆森、詹姆斯·罗西瑙、肯尼思·华尔兹等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角度对治理进行了诠释。

根据俞可平教授在《治理与善治》中的理解,“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

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史云贵:公民治理与群众自治——中美两国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史云贵:公民治理与群众自治——中美两国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史云贵:公民治理与群众自治——中美两国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 182 次更新时间:2014-06-01 10:41:52进入专题:公民治理群众自治● 史云贵公民治理理论虽源于西方国家,但以公民为中心的制度设计理念与我国基层的村(居)民自治都是基于人民主权理论,因此公民治理的精神应运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以人民主权为政治权力合法性唯一来源的现代国家所有。

中国特色的公民治理,即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就是人民群众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治活动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凸显期。

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形塑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治理,对于实现现代国家与现代社会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美国的公民治理随着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民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公民应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积极的主人角色。

基于治理理论的美国公民治理也就愈发凸显出它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公民治理是美国社区的基本治理形态。

“公民治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学者博克斯提出的,以“公民中心”为治理导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它重构了公民、代议者、公共服务职业者的角色定位,打破了以基层官员主导基层公共决策的制定与操作的局面,强调“公民本位”的治理价值观。

公民治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就是“治理理论”。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其一,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持续互动的过程。

治理的权力运行是上下互动的,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美国社区治理的原则及启示

美国社区治理的原则及启示

美国社区治理的原则及启示作者:姜郸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1期摘要:美国社区治理是一种以公民治理社区为主的自治模式。

在这个治理过程中,多种治理主体包括如政府、社区居民、社区非政府组织、社区企业都平等、自由地参与其中。

美国的社区治理历史悠久,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能够为我国发展社区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美国;社区治理;社区中图分类号:D5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058-02“社区”(Community)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和单位,是超越家庭的具有地域性质的基本生活单位。

社区的形成主要依靠自然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地缘关系,通常表现在人数固定、语言和文化具有相同性等。

社区一般具备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社区具体制度,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集体归属感。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各类组织(包括盈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居民和辖区单位等主体,依据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会认同,通过协调与合作,达到社区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优化社会运作机制,稳定社会秩序。

一、美国社区治理概况社区和社区治理是随着西方社会发展历程中为解决新问题而建立的科学社会理论,美国社区治理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为发展我国社区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但中美社区在产生及性质上存在着一定差异。

中国社区是自上而下产生的,是国家设置的,是市辖区(县)下设的街道办事处为了便于进行基层群众自治的地方。

美国的社区是地方政府下的基层自治体,并不属于行政下属层级。

美国社区是自下而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类似的居民自治组织,即社区的早期形式。

托克维尔对此的评价是:“在美国,在县成立之前,乡镇已经成立了,在县成立以前,州已经成立了,而联邦成立以前,州也已经成立了。

”[1]46因为地方政府存在不同的形式,这使其社区的类型也具有很大差别,根据地方政府与社区的管理体制上的关系,现有的美国社区类型可分为行政依附型社区、半自治型社区、完全自治型社区。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公民治理CITIZEN GOVERNANCE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LEADING AMERICAN COMMUNITIES INTO 21st CENTURY(美)理查德.C.博克斯著Richard C.Box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Citizen goverance:leading American communities into the 21st centuryBox Richard C.目录第1章概述:复归原初的价值? 31.1 回归往昔的三个价值?1.2 波浪形改革过程中的下旋运动?1.3 社区治理的原则?1.4 “是”与“应该”?1.5 本书的设计?第2章社区治理的性质? 52.1 阐释地方治理制度?2.2 地方政府的独特发展道路?2.3 制度的遗产?2.4 社区的权力?2.5 有关社区领导的争论?2.6 “城市局限性”?2.7 增长机器?2.8 “四种城市”?2.9 不断回应社区政治:案例研究2.10 社区的政策导向?第3章公民? 123.1 美国公民资格的各种模式? 3.2 批判理论?3.3 由公民来治理?3.4 通向公民治理的障碍?3.5 个人知识的局限性?3.6 创造公民治理?第4章代议者? 204.1 受托人和代理人?4.2 社区代议制的性质?4.3 代议制的责任?4.4 常规政策与社区利益政策? 4.5 协调委员会?第5章公共服务职业者? 255.1 公共服务的背景?5.2 公共服务职业者的演进?5.3 公共服务的角色?5.4 职业者的目标?5.5 职业者的三种角色类型?5.6 帮助者角色与“让渡”的悖论? 第6章公民治理? 326.1 社区治理的原则?6.2 社区的背景?6.3 社区的政策导向?6.4 公民、代议者与职业者?6.5 让公民治理运转起来?6.6 公民治理的要素?6.7 结论?第一章概述:复归原初的价值1,治理包含着参与社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公民、选任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的全部活动。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邹丽琼(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摘要: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它主要不是依赖政府,而是依赖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参与。

美国社区治理表现出了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

对美国社区治理的考察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那就是,中国社区治理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角色、培养现代公民和发展成熟的公民社会。

关键词:社区;治理;美国;社区治理一、社区、治理和社区治理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腾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一书中指出,社区(community)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腾尼斯,1887)。

①英国社会学家麦基文(1917)认为社区是广大的区域。

任何社区都在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性的标记和特征。

与社区最初定义的情感因素不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1936)在社区概念中引入地域性特征,他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

②社区互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桑德斯(1982)认为社区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场域。

③国外的理论界逐步完善了社区的概念,概括来看,国外社会科学家认为社区的基本要素主要有:(1)有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2)有一定的地域和环境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势、资源、气候、经济、交通和公共设施;(3)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在情感和心理上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④由此可以看出,社区首先具有地域性特质,同时还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含义以及制度设施和物理设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治理”一词十分流行。

博克斯公民治理理论探析

博克斯公民治理理论探析
者。

当然 , 博克斯的预判并不仅是抽象价值循 环和历史循环
的产物 , 而是基 于现 实 的。1 9世 纪末 2 0世纪 初 , 为 了限制 政治恩 赐、 政党分肥和政 治机器 控制 政府 的现象 发生 , 一方 面在选举制度上 以超 党派的地区选举替代分 区选择 ; 另一方
面, 改 革 社 区政 府 组 织 结 构 , 经 历 了 市 长 一市 议 会 、 强 市 长
博克斯公民治理模式试图全面用我们需要借鉴的是某些共性的理念就像前面提到的公贯彻民主理眭责任规模原则试图在理性一职业化和政民参与的制度化容纳协商民主倡导不同主体的对话为直治回应性这两个价值之问实现平衡这是博克斯宏观上洞察接民主设置前提而具体的制度我们是不能拿来就用的即历史的结果这一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关键 词 : 公 民治 理 ; 角色转换 ; 协 商 民主

要: 2 O世 纪 9 O年代 , 公民治理理论在 美国行政理论界崭 露头角 , 其 中博 克斯是主要倡 导者 , 他 的思想主要
体现在《 公 民治 理 : 引领 2 l世 纪 的 美 国社 区》 一 书 中 。该 理 论 是 基 于 特 定 价 值 、 时代 挑 战 、 国 民性 而提 出 的 , 其 构 建 以相 应 的 原 则 、 公 民 资格 、 政治环境为基础 , 核 心在 于 治理 主体 角 色转 化 , 同 时这 种 公 民 治 理 设 想 也 以 相 应
W AN G x u e—m e i
( L a w s c h o o l ,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a t We i h a i , We i h a i S a n d o n g 2 6 4 2 0 9 , C h i n a )

让公民治理运转起来--重新审视《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让公民治理运转起来--重新审视《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让公民治理运转起来--重新审视《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
美国社区》
关爽;郁建兴
【期刊名称】《公共行政评论》
【年(卷),期】2014(000)005
【总页数】11页(P173-183)
【作者】关爽;郁建兴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民主与科学同构的逻辑:一个微观层次参与式民主的探讨--读Richard c.Box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J], 王琪;孙立坤
2.地方治理中积极公民资格的新理念——关于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的再思考 [J], 张罗娜
3.公民治理模型的民主与效率选择——读理查德·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J], 田铮;;
4.公民治理模型的民主与效率选择——读理查德·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J], 田铮
5.党建引领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W社区"小社区+大党委"治理模式的启示 [J], 李涛;王海斌;宋玉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一、前言二、目录三、分节介绍四、读书总结•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不断发展,在社会日常事务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各个国家政府对公共管理的方法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围绕着诸如效率、效益的基本价值,各家提出了自己对公共治理的见解,有引入模型对某一事物进行描述性阐述的,也有对基本价值进行反思试图重新建构某种范式的。

•本书作者博克斯(关于博克斯•理查德·C·博克斯,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曾有13年的实务工作经历,担任过地方规划、建筑安全、财政、住房政策等方面的主管,并曾受聘为城市经理。

研究领域涉及公共服务、地方治理与政治、府际间关系治理等,致力于民主社会政治代议制度与公共服务职业理性的关系研究,在美国多家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围绕着3个传统的价值,即地方控制、小而富有回应性的政府、作为顾问而不是控制者的公共服务职业者;•引入了3个重要的角色(公民、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提出在坚持4个基本原则下(规模民主责任理性);•设计了2个参与组织结构,公民委员会和社区协调委员会,来阐述他关于公民治理的观点。

在文章中,无处不体现着博克斯的观点:就是公民是治理的中心角色,一切思考都是围绕着对公民参与权,以及决定社区政策事务来进行的。

在他所勾勒的治理结构中,对3个角色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以便于将这3股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制定公共政策,创造出一个由公民集体决定社区该是一个什么样子以及如何发展的决策过程。

•二、本书目录•第一章概述:复归原初的价值•第二章社区治理的性质•第三章公民•第四章代议者•第五章公共服务职业者•第六章公民治理•三、分节介绍•1、回归往昔的三个价值•2、波浪形改革过程中的下旋运动•3、社区治理的原则•4、地方政府的独特发展道路•5、有关社区领导的争论(6城市局限性、7增长机器)•8、四种城市•9、对公民、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的理解•10、公民治理•详情如下•1、回归往昔的三个价值•地方控制而不是州或国家级的控制•小而富有回应性的政府•作为顾问而不是控制者的公共服务职业者(是公民的咨询者和帮助者)•2、波浪形改革过程中的下旋运动•阿瑟·M·施莱辛格政治历史循环理论•美国的整个历史以循环的方式发展,回旋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表现为增进民主的发展与遏制民主的发展两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一、前言二、目录三、分节介绍四、读书总结•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不断发展,在社会日常事务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各个国家政府对公共管理的方法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围绕着诸如效率、效益的基本价值,各家提出了自己对公共治理的见解,有引入模型对某一事物进行描述性阐述的,也有对基本价值进行反思试图重新建构某种范式的。

•本书作者博克斯(关于博克斯•理查德·C·博克斯,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曾有13年的实务工作经历,担任过地方规划、建筑安全、财政、住房政策等方面的主管,并曾受聘为城市经理。

研究领域涉及公共服务、地方治理与政治、府际间关系治理等,致力于民主社会政治代议制度与公共服务职业理性的关系研究,在美国多家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围绕着3个传统的价值,即地方控制、小而富有回应性的政府、作为顾问而不是控制者的公共服务职业者;•引入了3个重要的角色(公民、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提出在坚持4个基本原则下(规模民主责任理性);•设计了2个参与组织结构,公民委员会和社区协调委员会,来阐述他关于公民治理的观点。

在文章中,无处不体现着博克斯的观点:就是公民是治理的中心角色,一切思考都是围绕着对公民参与权,以及决定社区政策事务来进行的。

在他所勾勒的治理结构中,对3个角色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以便于将这3股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制定公共政策,创造出一个由公民集体决定社区该是一个什么样子以及如何发展的决策过程。

•二、本书目录•第一章概述:复归原初的价值•第二章社区治理的性质•第三章公民•第四章代议者•第五章公共服务职业者•第六章公民治理•三、分节介绍•1、回归往昔的三个价值•2、波浪形改革过程中的下旋运动•3、社区治理的原则•4、地方政府的独特发展道路•5、有关社区领导的争论(6城市局限性、7增长机器)•8、四种城市•9、对公民、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的理解•10、公民治理•详情如下•1、回归往昔的三个价值•地方控制而不是州或国家级的控制•小而富有回应性的政府•作为顾问而不是控制者的公共服务职业者(是公民的咨询者和帮助者)•2、波浪形改革过程中的下旋运动•阿瑟·M·施莱辛格政治历史循环理论•美国的整个历史以循环的方式发展,回旋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表现为增进民主的发展与遏制民主的发展两种方式。

•赫伯特·库夫曼价值转换思想•关注的三个价值观:代议制政治中立能力行政领导•一种以公民为中心的社区控制权的斗争•地方政府模式的种类1、强市长模式:首席的行政长官由选举产生2、市政委员会模式:工作由选举出来的委员们分担3、市议会—城市经理模式:过于追求效率,忽视政治考量wi&wii•3、社区治理的原则•规模原则——政策范围视议题性质而定•民主原则——公共部门应重视对人民需求的回应•责任原则——居民才是社区的拥有者,职业政治家和专业行政人员给与支持和协助•理性原则——决策需要慎重思考,给人们表达与听取的机会•——博克斯的观点: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我们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一个地方,我们期望发现自己能够成为连续、自主地决定和控制我们自己的地方公共生活的主体。

•4、地方政府的独特发展道路17、18世纪精英控制时代•权利来源:君主特别授权地方拥有土地所有权•对上流经济经营阶层态度:普遍服从接受(普遍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管理机构领导者:通常由富有的人来担当(富有者更有能力去从事城镇管理中那些没有酬劳并需要花费时间的职员服务;一致性和宗教遵从)•组织形式:封闭式的契约式的(其精英是宗教领袖)•民主时代——杰克逊式民主•18世纪末开始,为了适应民主化变革时代的到来,城市政府结构通常实行市议会与市长之间分权的模式,同时也采取两院制的立法团体模式。

•19世纪,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与公共服务管理日益复杂,董事会制度出现,即由市议会在特定领域中委任富有知识或存在相关利益的公民组成监督团体。

在古德诺看来,这将职业能力与公共责任进行最好的结合,但是却被人们抛弃。

•19世纪晚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将行政权集于一人之手的趋势,无论是私人企业、教育组织还是政府部门。

•杰克逊182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以民意为武器,主张主动行使权利。

促成了民主时代的高潮,但是杰克逊的友人以及支持者得到大量的提拔,导致政党分赃的出现。

为此,改革成为必要。

•杰克逊式民主•1828年A.杰克逊当选总统(1829-1837在任),他为维护联邦统一、制止分裂危机,进行了政治改革。

扩大总统及联邦政府职权,实行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提名总统候选人,以州为单位提出总统选举人,胜利者获得本州全部选票的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党各级委员会;扩大白人成年男子普选权等。

美国学者称之为“杰克逊民主”。

•职业主义时代•20世纪的社区治理致力于遏制在杰克逊时代产生的政党分赃、政治恩赐的不良影响,创造和推进政府结构性的改革。

•改革措施:1、削弱邻里集团政治影响力为目的的地区普选2、市议会—城市经理制度(实行职业化的总经理)•对职业主义的认同以及对基于功绩原则的雇佣和晋升制度的强化,既体现在城市的强市长政府结构中,也体现在县政府的组织形式中,但是,反对者仍然存在,这导致了混合型结构趋势的出现,即通过结构调整,使行政理性与政治回应性能够更好的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政治可接受性目标。

(BOX)•公民治理时代•在职业主义时期的改革,消除了19世纪的弊端,但是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过度的官僚化和职业化的问题。

我们需要回归到由非职业人员和公民拥有更大控制权的时代。

•当代面对的挑战已经不是提高效率,而是由居民选择和决定社区的愿景。

•生活民主,意味着公民的角色应该重新界定为——从政府服务的被动消费者转变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如何让生活民主成为现实,是这一时期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需要避免精英阶级的报复,防止新一轮的政党分赃制等不正之风的反弹。

•5、有关社区领导的争论•1、两种相反的观点•精英主义理论多元主义理论•两者都承认社区中一小部分人参与了社区治理,•主要分歧在于:领导权的问题•2、社区政治研究的概念分类(哈里根)•新马克思主义•增长机器理论•保罗·彼得森的单一利益理论•克拉伦·斯通的制度化权利与体制范式理论•3、更多理论•巴克拉克和巴拉特兹:地方精英将公民排斥在治理过程之外,即不让社区在宏观问题上进入公开讨论程序。

(暗箱决策)•维巴和尼:公民与社区领导人在公共问题上意见一致的程度,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对社区政治的参与也比较多,社区领导人也能够更多地回应他们。

•4、结论•政治和经济精英在社区政策议程的形成上占有主导地位。

•6、城市局限性•《城市局限性》,由保罗·彼得森著,因这种讨论了社区政治中的土地买卖与开发政策而受到人民关注。

•地方决策者3个关注领域•提出了“单一利益理论”:成功的统治集团对每个人都是由益的,因此所有居民都认同这个共同的目标(利益)。

•受到的批评:1、过于机械化和绝对化反映问题不准确2、政治多样性和复杂性居民态度难预测3、可能加剧贫富差距•7、增长机器•1976年,由哈维·莫诺奇提出•1987年,莫诺奇和约翰·洛根进一步细化•此模型融合了市场力量、精英理论、地方经济中土地的重要性以及暗箱决策的影响等思想,超越了仅仅用精英理论和多元理论来描述领导集团成员的作用,以此说明社区政治的潜在运行机制。

•基本假设: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就是那些在土地使用、开发和买卖的回报率变化中得失最大的人。

还有那些依靠长来提高自己经济福利的人。

•那样的人,更多地关注政治的潜在经济动力,较少关注结构性的问题(如领导群体是怎么样的)。

从增长机器里获得利益的人与损失利益的人存在巨大的利益反差。

这一反差莫诺奇通过比较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来进行回答。

•交换价值:市场中体现的价值•使用价值:那些利用土地为自己以及家庭创造宁静而令人愉快的生活环境的人所追求的价值•对于价值的不同追求,公民有时会组织起来抵制增长机器,尽管他们很难坚持。

对于公共服务职业者来说,增长机器的普遍化给他们的行为设定了清晰的约束,因为“增长机器精英”控制了社区的政治权力,影响了他们的雇佣和留任以及职业生涯状况。

•研究彼得森的增长机器理论,需要考虑经济以及政治的因素,但是,此模式确实是塑造社区治理环境的强大力量。

•8、“四种城市”•在这样的研究模型中,对社区的关注点在于:•1、社区的未来应该是怎么样的•2、政府在塑造社区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同时社区的类型不一定如模型中所描述的那样特点清晰,很多时候需要考虑到思想的多元,技术技能的水平以及职业者处理冲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9、对公民、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的理解•9、对公民、代议者和公共服务职业者的理解•关于公民参与的两种主要观点•汉密尔顿导致政府工作无效率•杰斐逊提倡富有活力公民资格概念谱图•比较代议制民主与直接民主•职业者角色种类及关系:•职业者角色种类及关系:•10、公民治理实施公民治理模式的五个步骤:1、使结构正式化2、培训工作人员3、培训委员会成员4、解决问题5、进行中期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