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北京版)-《呐喊》自序(一)-2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呐喊>自序》
鲁迅为什么“呐喊”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 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 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 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 对得起他们么?’
鲁迅年青时候的几段重要经历
“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呐喊>自序》
“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 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 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 《朝花夕拾·琐记》
洋务救国梦 学医救国梦 文艺救国梦
二、鲁迅为什么会感到“寂寞”?
东京治文失败后的心情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 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 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 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 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鲁迅年青时候的几段重要经历
“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 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 于维新的信仰。”
——《<呐喊>自序》
鲁迅年青时候的几段重要经历
“对于愚弱的国民,学医并不是什么紧要的事,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 精神的是,我那时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 了。’”
一、鲁迅“年青时候”曾经做过哪些“梦”?
鲁迅年青时候的几段重要经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 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呐喊>自序》
“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
落户子弟’,不过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
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
——《范爱农》
如何看待鲁迅的“寂寞”
蛰伏但不消沉,失望而不绝望,寂寞却又坚韧。 1912年购书92种, 1913年购书87种, 1914年购书160余种, 1915年购书近200种。
三、鲁迅为什么“呐喊”?
鲁迅为什么“呐喊”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 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呐喊>自序》
东京治文失败后的心情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 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 失望,颓唐起来了。……”
——《<自选集>自序》
东京治文失败后的心情
“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带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 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我要去看光复的绍兴。我们 同去。’”
——《<呐喊>自序》
东京治文失败后的心情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 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 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的英雄。”
——《<呐喊>自序》
东京治文失败后的心情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 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 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 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 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 意思了。”
——《<呐喊>自序》
鲁迅年青时候的几段重要经历
在绍兴(13岁后),为救治重病的父亲出入当铺药店,看透世态 炎凉;
在南京(18岁后),学习洋务,后决定学医,救民救国; 在仙台(24岁后),学习医学,经过幻灯片事件,深感国民精神 的麻木愚昧; 在东京(26岁后),办杂志编译作品,失败后感到悲哀寂寞。
鲁迅年青时候的几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 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 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 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 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呐喊>自序》
关于《呐喊》及《自序》
《呐喊》收入鲁迅1918-1922年间所作的14篇短篇 小说,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白话小 说的奠基之作。
《<呐喊>自序》写于1922年12月。
关于序文
附于书前者称“序”“前记”“题记”“题 辞”“代序”,附于书后者称“跋”“后记”等等。
目的在于阐述成书的原因或写作的经过;或因另有 所感,借此发挥,以供读者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交 代涉及书中一些问题。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 望。’” ——《<呐喊>自序》
鲁迅为什么“呐喊”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 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热风·随想录》
鲁迅为什么“呐喊”
“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 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 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 令的了,……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 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致萧军》
鲁迅年青时候的几段重要经历
“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 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 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药》
“他的士大夫家庭的败落,使他在儿童时代就混进了野孩 子的群里,呼吸着小百姓的空气。” ——瞿秋白《<鲁迅杂感 选集>序言》
第一单元 《呐喊》自序(一)
北京版 选修三 高二年级 语文
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词“梦”“寂寞”, 能够梳理出鲁迅年青时期的生 活经历,理解他的思想发展过程。 2.能够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概括《呐喊》命名的原因。 3.能够体会鲁迅以拯救国民灵魂为己任的精神,以及崇高的社会 责任感和使命感。 4.能够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文的结构、写法和语言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