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物质分类 学案版
高中化学1.1物质的分类学案1人教版第一册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分类1、 了解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2、 能运用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3、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4、 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性质1、氧化物的分类;2、胶体的概念及其性质复习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对下面的分类框图填空一、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科学的分类能够反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深入研究。
【想一想】怎样才能保证分类的科学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一练】如果对班级的同学进行分类,最科学的标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比一比】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上面【课前复习】的结果(1)同素异形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练一练】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B. 和 D. HCNO^ HOCN【练一练】请同学们按照分类进行连线: 钠盐钾盐硫酸盐碳酸盐(2)氧化物的分类:我们可以按照氧化物的组成将氧化物分为也可以按照氧化物的性质将其分为A . CaO 和 CaSC. Go 和 C 70【练一练】判断如下说法是否正确:(2)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形式 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的叫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 。
我们可分散系的分类: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分散系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胶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散系。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及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
1. 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 常见物质的分类及特点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引入: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简单介绍物质的基本观点和性质。
2. 进修内容:讲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引导学生思考各种物质的分类依据。
3. 练习训练:设计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类练习,稳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根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物质。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物质分类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教室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2. 思考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分类及其特点,写一篇小结。
五、拓展延伸
1. 指挥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并进行分类。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找更多关于物质分类的知识。
六、进修反思
1.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增进进修效果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及特点,为今后的进修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探索,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奥秘,不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愿大家都能在进修的道路上越走越遥,不息成长进步!。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学案
不论是对化学物质还是对化学反应所进行的分类,都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则 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思考 讨论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按组成、能否电 离、结构)对化合物进行分类
化合物(根据组成) 化合物(能否电离) 化合物(根据结构) 纯净物 混合物
思考 讨论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从有无固定组成 和结构、有无固定熔沸点、化学性质等方 面 化学性质
⑤氧化物 D.①②③④⑤
2.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A.氧化物 B.碱
3.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的是( A.NaOH B.Na2SO4 C. Na2CO3 ) 盐 烧碱 食盐
4.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 A B C D 纯碱 烧碱 苛性钠 苛性钾 酸 盐酸 硫酸 醋酸 碳酸
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水 三氧化硫
石灰石 苏打
5.下列物质:①H2O
②NaCl
③H2SO4
④Ca(OH)2
⑤Fe3O4
⑥CuSO4·5H2O
⑦HNO3
⑧AgNO3
⑨NaHCO3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6.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 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类教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物质的分类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物质的分类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质的分类教案 1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
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二)知识框架(三)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的应用,为形成元素族奠定基础,并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入新概念——胶体。
二、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二)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
(三)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重点(一)知识与技能: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
1.1.1物质的分类(导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班级小组姓名_______一、学习目标【时间设置:1分钟】1.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反思,说出分类的方法和意义2.会描述物质的分类方法并会对物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3.会描述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的概念及分类4.通过对Fe(OH)3胶体性质的讨论,能从微观粒子尺度和宏观性质相结合的角度解释丁达尔效应,补充胶体的其他性质二、重点难点【时间设置:1分钟】重点:应用分类法建立各类物质、胶体的概念性质难点:物质分类的应用三、学法指导【时间设置:1分钟】1.独学,读课本6-11页,完成导学预习内容2.对子组学,小组讨论四、导学过程㈠导学预习【时间设置:10分钟】阅读课本P6-P9,回答以下问题1.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熟读图1-3和1-4的分类举例2.书写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并举出例子3.写出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的概念、举例说明4.写出胶体的概念以及胶体的分类并举例(二)【思考与交流】1.通过学习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2.滤纸孔径通常大于100nm,半透膜通常小于100nm,列表比较溶液、胶体、浊液能否透过滤纸和半透膜.3.通过对实验1-1视频观看,描述丁达尔效应是如何形成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那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吗?4.胶体除了有丁达尔效应外还有哪些性质,这些性质分别有什么作用?(老师补充)(三)因材达标:1.填写序号:①H2O ②Na2SO4③Ba(OH)2④NaHCO3⑤NaBr ⑥Fe3O4⑦HNO3⑧AgNO3⑨H2SO4氧化物______________ 酸______________ 碱____________ 盐___________五、菜单作业【时间设置:13分钟】(一)随堂巩固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二)能力提升通过实验教材1-1实验的阅读,总结描述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三)考点链接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B.光线通过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光的散射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滤纸孔隙,所以可以通过过滤操作分离溶液和胶体D.胶体属于介稳体系2.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区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外观澄清、透明B.胶体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沉淀C.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D.Fe(OH)3胶体较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直径小于1nm六.学而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弄明白?写出来问同学老师)。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案例一、学习目标分析(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复习初中所学基本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物质的组成与物质性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3)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胶体、溶液、浊液等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分类法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
(4)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应用,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并且经过师生间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2)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成功地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实际应用。
(2)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根据课程标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要求,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部分内容。
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0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学案及作业)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学习目标]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重难点]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课前检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
1、根据通常的存在状态分类2、根据导电性能分类3、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分类4、根据组成纯净物是否为同种元素5、将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在上图中氧化物、酸、碱、盐等各类无机化合物我们能否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学习过程]一、物质的分类[问题解决]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它们进行分类。
①钠(Na);②氯气(Cl2);③氯化铁(FeCl3)溶液;④硫酸(H2SO4);⑤碳酸钙(CaCO3);⑥氧化钙(CaO);⑦氢氧化钠(NaOH);⑧葡萄糖(C6H12O6)。
[情景设计1]1、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O2与足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O属于碱性氧化物,请写出Mg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概念形成]1、碱性氧化物:能与___ _反应生成___ __和__ ___的_____ ____。
2、酸性氧化物: 能与___ _反应生成__ ___和____ _的______ ___。
[友情提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有什么关系?[知识拓展]1、两性氧化物:。
2、不成盐氧化物:如。
3、酸酐:含氧酸失水后的生成物,如H2CO3的酸酐是CO2[情景设计2] HCl、H2SO4、H3PO4、H2S、HF、HNO3能否进一步分类呢?[归纳][情景设计3] NaOH、Ca(OH)2、Fe(OH)3、Ba(OH)2能否进一步分类呢?[归纳][情景设计4] NaCl、NaHCO3、Cu2(OH)2CO3、KAl(SO4)2能否进一步分类呢?[归纳][典型例题]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在分类方法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物质找出来,用横线划出。
物质的分类学案人教版(实用教案)
第一讲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通过实例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理解胶体的概念,掌握其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胶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回顾初中有关知识,掌握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及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理解溶液的涵义与组成,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胶体。
一、元素与物质分类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 ______________ ,单质是指由__________ 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_______组成的物质。
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态形式存在:一种是____________ ,一种是二、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根据在某些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什么叫分散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 其本质区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散系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胶体()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胶体的制备胶体制备的一般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胶体的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胶体的提纯基本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
【课堂生成】 2. (自学、讨论)什么是碱?碱的通性有哪些(能写方程式的,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课堂生成】 【课堂研讨】 1. (自学、思考)分类对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有什么意义?你能对你学 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
【巩 固练习】 1. 已知淀粉溶液与蛋白质溶液均为胶体。现应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半透膜袋内装有一
定量的淀粉溶液,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将盛有混合物的半透膜浸入蒸馏 水中,反复换水多次。最终在半透膜 袋含有的分散质是什么? 最终半 透膜袋内的分散质只有唾液淀粉酶 酶是蛋白质,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后变成了溶液。
⑷水在电解时,阴极能生成氢气。因为水中含有氢单质。×
⑸因为硫酸(H2SO4)中含有氢分子,所以硫酸属于混合物。×
【新编精品】人教化学必修一 2.1《物质的分类》教学案(第 2 课时)
【温故知新】 3. (自学、讨论))什么是胶体?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分散质粒子介于 1nm~100nm 之间的分 散系为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认识分类的科学方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⑵通过简单的分类法的学习,进一步体验到掌握方法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 趣。
【学法指导】 课前实地观察,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实验探究。师 生互动,教师在学习过程 中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较、类比、自主探究学会分类的科 学方法。 §2-1 物质的分类(第 1 课时)
碱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A.氧化钙,洁净的雨水
B.氢氧化钾,含铜 80%的氧化铜样品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学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反思,提炼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迁移至物质的分类,能对酸、碱、盐、氧化物概念进行描述,培养“宏观辨识”的化学素养。
2.通过典型物质的性质,能对酸、碱、盐、氧化物及它们之间反应进行描述和符号表征,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知识回顾】1.在初中我们就接触过金刚石、石墨和C60,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它们是同种物质吗?它们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我们已接触过许多物质,如: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铁、④食盐水、⑤臭氧(O3)、⑥石灰水、⑦纯碱、⑧硫酸、⑨氧化铁、⑩苛性钠等。
按照这些物质的类别用序号填表:混合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知识导引】一、物质的分类1.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含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形成方式由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不同的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化合物实例金刚石、和;O2和等H2O、HCl、NaCl、CaCl2等2.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①含义: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②实例: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对物质进行如下分类:(2)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实例:a.碳酸钠的交叉分类:b【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对H2SO4进行交叉分类?3.根据元素组成和性质对氧化物分类(1)从元素组成分类(2)从物质性质分类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定义能与的氧化物能与的氧化物实例CO2、SO3等CaO、Fe2O3等属类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金属氧化物,如Mn2O7)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Al2O3、Na2O2例外) 【思考】(1)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问题探究】1.若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那么它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2.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对酸、碱、盐进行分类?【总结】第2课时分散系胶体【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分散系、胶体,理解胶体的实质和重要性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素养。
《物质的分类》学案
《物质的分类》知识总结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用单一分类法分类后,对分出的同类事物按一定标准再分类,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形象地称为树状分类法。
(1)碱性氧化物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大多数的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如CuO、Fe2O3等,少数的金属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氧化物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很多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CO2、SiO2、SO2等,但CO、NO都不是酸性氧化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有少数的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它与KOH溶液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D是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是__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CO、CO2、碳酸、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它们属于无机物。
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1)正盐是指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产物,如:KCl、Na2CO3、(NH4)2SO4等。
(2)酸式盐是指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如:NaHCO3、NaHSO4、Na2HPO4等。
二、分散系1.分散系的组成2.分散系的分类(1)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2)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烟属于固气分散系;雾属于液气分散系;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乳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学案-学生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定位]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3.了解分类的意义及应用。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1.对物质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标准进行分类。
例如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①NaCl②HCl ③CaCl2④CuO⑤H2O⑥Fe2O3(1)依据通常状况下物质的存在状态为标准,可分为固体:①③④⑥、液体:⑤、气体:②。
(2)依据物质的元素组成为标准,可分为氯化物:①②③、氧化物:④⑤⑥。
(3)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标准,可分为酸:②、盐:①③、氧化物:④⑤⑥。
2.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类,将其类别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3.有下列十种物质:①草木灰②纯碱③金刚石④苛性钠⑤生石灰⑥硫酸⑦碘酒⑧食盐⑨金属钠⑩O2和O3的混合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1)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是③⑨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是⑤⑧。
(2)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⑦⑩;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④⑤⑥⑧⑨。
(3)属于单质的是③⑨;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④⑤⑥⑧。
(4)属于酸的是⑥;属于碱的是④;属于盐的是②⑧。
物质的分类方法(1)单一分类法:选定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对于同一组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不同。
(2)交叉分类法: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3)树状分类法: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
如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物质⎩⎪⎪⎨⎪⎪⎧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1.请按下列线索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的树状分类图:2.将下列Ⅰ中的物质与Ⅱ中的物质类型用短线连起来。
ⅠⅡNa2SO4 含氧酸盐KHSO4 无氧酸盐NaCl 钠盐BaSO4 硫酸盐NaHCO3酸式盐理解感悟交叉分类法能弥补单一分类法的不足。
1.1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物质分类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物质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强化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联系。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化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4.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和深度。评价学生对物质分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强调物质分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⑥课堂展示与点评: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观点。通过教师和同学的点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1.1 物质的分类 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几种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金属、非金属的组成、性质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它们在组成、性质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几种方法。
2.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
3.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的分类及简单分类法难点: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分类法的应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图书馆分类陈列的图书;超市购物;【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什么地方用到分类的方法呢?【学生活动】讨论【教师】其实在图书馆中,工作人员摆放图书之前,已经对其进行了分类处理。
这样的工作方法能够为人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化学的世界里,以有机物为例:1880年约12000种;1910年约150000种;1940年约500000种;1961年约1750000种;1990年超过10,000,000种。
面对如此庞大的化学物质种类,以及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几乎是无法代替的。
【归纳整理】分类法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分类也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它不仅仅可以使所学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系统化,而且还可以分门别类的研究这些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
新课讲授一、物质的分类【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尝试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画出图示,说一说分类的标准【展示】空气、乙醇、铜、铁、碘酒、氧气、水、小苏打、盐酸溶液。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第一种分类结果混合物:空气、碘酒、盐酸溶液纯净物:乙醇、铜、铁、氧气、水、小苏打第二种分类结果固体:铜、铁、小苏打液体:乙醇、碘酒、水、盐酸溶液气体:空气、氧气【教师讲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1物质分类导学案设计.doc
【课题名称】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常见物质的类别2、能够对所给物质进行分类【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难点: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学法指导】预习、讨论交流思考: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书?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自主学习】(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3第二段: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分类,试着完成下列1—3思考题)1.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将物质分为、、。
(练习1)有常温常压下的物质①氧气②水③二氧化碳④甲烷⑤硫酸⑥五氧化二磷⑦乙醇⑧氧化铜,请同学们根据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气态液态、固态02.根据物质导电性,将物质分为、、o(练习2)有下列几种物质①石墨②铁③硅(Si)④塑料⑤玻璃,请同学们根据物质导电性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
(练习3)有下列几种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硫③氯化钠④氢氧化钠⑤硝酸⑥乙醇⑦碳酸镁⑧硫酸钥,请同学们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并查阅书P109附录II“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难溶性物质o 、二、常见的分类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内容见同步导学P1三、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运用树状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钠(Na)、氯气(CL)、盐酸、硫酸(H2S04)>碳酸钙(CaCO。
、氧化钠(Na20)>氢氧化钠(NaOH)、空气葡萄糖氯化铁溶液四、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预习课本第4页第一、二段内容,理解什么是碱性氧化物?什么是酸性氧化物?1、碱性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小组展示]:请完成P4页“问题解决”,经过交流和讨论,得出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物质分类一、教材提炼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二、考点解读要点一、简单分类法1.分类的方法: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交叉分类法:弥补单一分类法的不足,提供关于事物的更多方面的信息。
树状分类法:确定更细的标准,对同一类物质进行再分类。
要点二、化学物质的树状分类法要点诠释:1.氧化物:(1)氧化物的分类从组成元素分:氧化物,如CuO、Al2O3;氧化物,如CO、CO2;从性质上分:(2)注意:①.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CO 、H2O属不成盐氧化物;②. 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属酸性氧化物;③. 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属金属氧化物;④. 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
2.酸:按酸是否含氧元素,可分为H2SO4按照上面的分类可以是二元酸、强酸、稳定性酸、难挥发性酸。
3.碱:按溶解性,可分为4.盐按是否含有氧元素,可分为按酸碱中和反应程度,可分为Na2CO3属于含氧酸盐、正盐、钠盐、碳酸盐等。
要点三、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
要点诠释:2.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剂是水或者其他液体)不同的分散系,其外观、组成等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现将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列要点诠释: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溶液中的分散质我们也称为;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通常100nm;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大小在之间。
因此,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通过滤纸,而悬浊液的分散质则通过滤纸。
这三类分散质中,最稳定;很不稳定,分散质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下来;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体系。
要点四、胶体及其性质1、定义:分散粒子大小在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分散质粒子称为。
2、Fe(OH)3胶体的制备和精制:(1)Fe(OH)3胶体的制备:向烧杯中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滴FeCl3溶液,继续至溶液呈色,就得到Fe(OH)3胶体。
(2)胶体的提纯与精制——渗析:利用将溶液和胶体分离的操作。
渗析是利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而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溶液和胶体的分离。
渗析过程是可逆的,要达到分离目的应反复进行渗析或在流水中进行渗析。
3.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
如淀粉溶胶,蛋白质胶体等3、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会产生一条的现象。
是区分和的物理方法。
(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胶体的粒子在胶体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使胶体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这是胶体具有的原因之一。
(3)电泳现象: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移动。
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粒子带有。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
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
这是胶体具有的主要原因。
要点诠释:胶体粒子带电规律不同胶体粒子吸附不同电荷,所带电性也有所不同。
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胶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如Al(OH)3、Fe(OH)3胶体;②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及土壤,如H2SiO3、As2S3胶体吸附阴离子而带有负电荷;③淀粉胶粒不带电。
(4)胶体的聚沉:向胶体里加入少量溶液,电解质电离出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的过程。
要点诠释:使胶体聚沉的方法①加入电解质加入的电解质在分散剂中电离,产生与胶体颗粒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消除了胶体粒子之间的相互斥力,从而凝聚成大的颗粒而沉淀。
如江河入海口的。
②加入与原胶体粒子带有电荷的另一种胶体。
不同墨水中的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不同,不能混用。
③加热:加热可以加快胶体粒子的,增大胶体粒子的碰撞机会而使胶体发生凝聚。
④久置:在放置过程中,胶体粒子由于相互碰撞而逐渐凝聚。
如果聚沉后的胶体粒子和分散剂凝聚在一起,成为不流动的冻状物,这就是凝胶。
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破坏了胶体的介稳性而使胶体粒子转变为悬浮粒子而发生聚沉,石膏使豆浆变成豆腐,用明矾净水等。
要点五、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一-无机反应规律要点诠释:既要掌握其所属类别的通性,还要掌握这种物质的特性。
例如,酸与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盐,这是一般规律,但并不是所有的酸和金属反应都产生H2;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Fe2O3与H2O不反应。
(一)金属的性质:1、与非金属的反应,可得无氧酸盐或金属氧化物。
2、与酸反应(1)金属活动表H前面的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H2(2)金属与HNO3、浓H2SO4不发生置换反应3、与盐溶液反应(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将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Fe+CuSO4=Cu+FeSO4(2)K、Na、Ca等非常活泼的金属与盐溶液不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其反应比较复杂。
(二)非金属的性质1、与金属反应2、与非金属反应3、与氢气反应4、与H2O的反应C+H2O(气)CO+H2(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1、与H2O反应:碱性氧化物(易溶)+H2O→碱(易溶)例如:K2O+H2O=2KOH CaO+H2O=Ca(OH)2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例如:Na2O+SO3=Na2SO43、与酸反应:碱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水;例如CuO+2HNO3=Cu(NO3)2+H2O(四)酸性氧化物发生的反应1、与水反应:酸性氧化物+水→酸例如:SO3+H2O=H2SO4 P2O5+3H2O=2H3PO4;注意:SiO2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3、与碱反应:酸性氧化物+碱→盐+水;例如CO2+2NaOH=Na2CO3+H2O注意:难溶性的碱与酸性氧化物不反应(五)碱的性质1、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2、与酸反应:碱+酸盐+水3、与盐反应:强碱+弱碱盐→弱碱+强碱盐即强碱制弱碱例如:3NaOH+FeCl3=Fe(OH)3↓+3NaCl;KOH+NH4Cl=NH3·H2O+KCl,若反应物是浓溶液或加热时,则NH3·H2O分解生成NH3↑+H2O4、难溶性碱的不稳定性: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难溶性碱碱性氧化物+水例如:Cu(OH)2CuO+H2O ;2Fe(OH)3Fe2O3+3H2O强碱稳定,受热难分解(六)酸的性质1、与金属反应(见前述)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水;例如CuO+2HNO3=Cu(NO3)2+H2O3、与碱反应:碱+酸盐+水4、与盐反应: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即强酸制弱酸例如:2HCl+Na2CO3=2NaCl+H2O+CO2↑(七)盐的性质1、与金属反应(见前述)2、与碱反应(见前述)3、与酸反应(见前述)4、与盐反应:盐+盐→生成两种新盐;生成物要有沉淀例如: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SO4=BaSO4↓+2NaCl【典型例题】类型一:化学物质的分类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只有一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B.碱只有两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强碱和弱碱、一元碱和二元碱C.氧化物不可进一步分类D.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都是常用分类方法【变式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变式2】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酸:CH3COOH、H2SO3、NaHCO3、HFB.碱:Cu2(OH)2CO3、NaOH、Fe(OH)2、Mg(OH)2C.盐:AgCl、BaSO4、NaH2PO4、Mg(NO3)2D.氧化物:FeO、N2O5、COCl2、SiO2D 二氧化碳苛性钾食盐石灰石类型二:化学变化的分类例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2CO+O22CO2B、CaO+H2O=Ca(OH)2C、C+H2O CO+H2D、CO2+Ca(OH)2=CaCO3↓+H2O【变式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NaOH + HCl =NaCl + H2OB、H2CO3=H2O + CO2C、H2+CuO Cu + H2OD、2CO + O22CO2【变式2】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下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复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类型三:分散系的分类例3、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双选)A、碘酒B、食盐水C、牛奶D、淀粉溶液【变式1】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A.丁达尔效应B.可以通过滤纸C.布朗运动D.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变式2】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______(填“>”或“<”)100nm,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______(填“>”或“<”)1nm,而胶体颗粒的直径介于______之间。
这个尺寸与现代材料科学中______的直径大致相当,从而使胶体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变式3】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A.悬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类型四:胶体的性质例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A、是溶液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不能透过滤纸D、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变式】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豆浆B、牛奶C、蔗糖溶液D、烟云雾类型五: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一-无机反应规律例5、下列反应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2O3Fe(OH)3B.CuO Cu(OH)2C.CaCO3Ca(OH)2 D.Na2CO3NaOH【变式1】请选择尽可能多的途径制备NaCl:【答案】请参考以下方法:①金属+非金属:②酸+碱:③盐+盐:④酸+盐:⑤碱+盐:⑥碱性氧化物+酸:⑦金属+酸:【变式2】写出5个有CO2生成,且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一种盐分解________ ;(2)一种金属氧化物跟单质反应________ ;(3)一种非金属氧化物跟单质反应________ ;(4)两种氧化物反应________ ;(5)一种盐跟一种酸反应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