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识记一个概念:即联系的含义,理解两个观点,即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把握一对关系,即事物的联系与人的活动关系。

(2)能力方面:通过联系概念的学习,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结合联系普遍性的学习,培养从事物内部联系和事物外部联系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物联系中认识事物的辨证思维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一、通过学习联系观点,逐步树立唯物辨证的世界观。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理解党的路线和政策,特别是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导入新课:

解决上节课留下的问题,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可以令一粒种子发芽成长?(引导学生思考)要令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适当的温度,还不能离开水分、阳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种子并不是不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自生自灭的,我们说,世界上的事物也是如此,它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题。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板书)

让学生阅读书本P43“桑——蚕——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农村的鱼塘,为什么农民在鱼塘里建厕所?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因为人的粪便可以成为鱼的“营养品”,可以使鱼快速成长。

小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级生物到人类、从社会到思维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联系着的,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黑格尔举过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肉是由氮、碳等元素构成的,但是如果把这些元素分解开来使之失去联系,那么,这些抽象的物质就不是肉,人们也大概不会分别地吃氮、碳等元素,正如我们不会口渴时喝氢或氧一样。他还说,“譬如一只手,如果把它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以叫手,实已不是手了”列宁很欣赏这句话,并作了补充:“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他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人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燕丹子》有则故事,燕太子丹为了达到刺杀秦王的目的而讨好刺客荆轲的欢心,让美人为其弹琴跳舞。荆轲看到美人十指纤纤的玉手,长叹一声“但爱其手”太子丹令人“即断其手,盛之玉盘奉之”。显然,盛在玉盘中的血淋淋的手,已不再是能歌善舞的手了。那么,究竟什么叫联系呢?

1、联系的含义(板书)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既包括事物外部的关系,又包括事物内部的关系。

让学生举例子:

(可适当提示学生:风扇,一个风扇是由发动机、扇叶等部件组成,这是风扇这一事物的内部联系;而风扇要给人带来清风,又必须插上电源,这是风扇与电源之间的关系。一个风扇的发动机与扇叶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仅有其一,便不能构成风扇;而风扇与电源也是互相关系,仅有其一,便不能带来清凉)

过渡:既然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也就是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板书)

(让学生快速浏览书本,书中主要用几方面说明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

向学生提出问题:一辆“奔驰牌”汽车如果仅有车身而没有发动机,能否奔驰?有了发动机而没有轮子能否开走?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所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构成事物的整个部分、要素不是散乱成一团的。而是相互依赖,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这是事物的内部的联系。

(1)任何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板书)

提出问题:为什么患有风湿病的人下雨天风湿病容易发作?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因为下雨天时,天气的湿度相对增大,而导致风湿病容易发作。还可举:为什么蚂蚁搬家、泥鳅浮上水面表示着将要下雨等这些常见的例子)

小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板书)

这是事物横的方向左邻右舍的联系,事物还表现为纵的方面古往今来的联系。

(让学生阅读P45倒数第三自然段小字部分)

过渡:不但事物内部存在联系,也不仅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整个世界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

一体。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板书)

世界上不存在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所有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纵横联系之中:积云成雨,说的是云与雨的联系;水涨船高,说的是水与船的关系,等等,都充分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统一整体。

过渡:我们说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任意两个事物都有联系,这是因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板书)

联系是客观的,是说联系是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人们不能创造联系,也不能消灭联系。否则将受到惩罚。但在现实生活中,偏有一些人忽视了这一点,有意无意的忽视联系的客观性。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

如乱砍乱伐,毁林开荒,造成土地沙漠化,近几年北京的沙尘暴正说明了这一问题。还有,冰箱的使用,以及工业生产中的氟里昂等未处理妥当,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在南极已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空洞,从而导致患皮肤癌者增多。

据报道,某大城市修筑一段马路,由于各种地下设施(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污水管道、电缆等等)分别为各个部门管理,而他们又不相互通气,各自为政,致使马路先后被填挖8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个例子说明,用形而上学观点指导城市建设,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

(1)事物的联系不以人意志为转移(板书)

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一部“9.18”大案纪实的电视剧,说的是一群盗窃团伙在9月18号这天盗窃开封市博物馆69件国家一二级文物,后来纷纷落网。又在第二年的9 月18号这一天,主要案

“9.18犯被枪决的事情。案犯被捕后,审讯人员询问他们为什么选在9月 18号这一天作案?他们说:

的谐音是“就要发”我们是想借这个吉祥的日子发财。可悲的是他们只知道8与“发”谐音,而忘记了在汉字中fa的音还有法律的“法”、惩罚的“罚”。在第二年的9月 18号枪毙他们就表明了我们的人民“就要法”对那些胆敢违法的犯罪分子“就要罚”。

安排学生阅读书本P46倒数第二自然段并回答“议一议”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一种用主观幻想的联系代替客观存在联系的做法,其哲学归属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利用8和4的谐音,与“发”和“死”联系起来。主观确定是“吉祥”还是“死兆”,是一种迷信思想。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等于说人们无法改变事物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关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板书)

举例:人与计算机,最初,计算机仅用于计算、打字等简单的用途,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可以网上购物、看病、交朋友等用途。

总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问:坚持联系的客观性与承认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是否矛盾?

教材一方面说,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说,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关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这两种说法是不是矛盾的?

我们理解任何哲学观点,都应当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看待联系问题,也应当如此。

我们承认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关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同时我们又必须肯定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为,一是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取消了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联系。例如,人们在河流上建起了大坝,就是对水与河床地势相互作用具体形式的改变,而水与周围固态物质所固有的相互作用(如压强这种作用)是不会被改变的。二是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所固有的联系内容(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因为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条件是同一事物联系着的有关因素),才能够办得到。否则,任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是要失败的。例如,人们发射的地球通讯卫星,不仅与地球之间形成了新的具体联系,而且还成为人们之间的一种新的具体联系的“中介”。但是,要把它发射成功,就必须严格按照宏观物体所固有的力的联系进行计算。如果忽视了事物固有的联系,出现了不允许的误差,这种新的具体联系是不能够建立起来的。

可见,坚持联系的客观性与承认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二者并不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