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学案

日喻学案
日喻学案

日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熟读课文,对生字新词能读正确,写正确,解释明白。

2、明白用比喻阐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生字新词:

眇:原指一目失明,这里指双目失明。扪:摸。

揣:摸。龠: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

譬:比喻。相:形容,比喻。

卒:终于,终究。欤:吗,助词,表疑问。

没:能潜水。涉:涉水,指徒步涉水。

题解:

“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

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相关链接: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著名古文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大苏:《核舟记》中“盖大苏泛赤壁云”中“大苏”指苏轼。

分析课文第一、二、三小节。

朗读三小节。

默读第一小节,试分句翻译:

“问之有目者”——“问之(于)有目者”

“以为日也”——“以(之)为日也”

把……当作

“与……远”——相比差距很大

“未曾”——不曾,没有

大意:

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没有直接观察,道听途说,对事物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板书设计:

比喻

(寓深奥的道理于通俗的比喻之中的形象的论证方法)

盲人识日要亲自观察,不可道听途说,

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问之有目者得其声

} }未得其实

未尝见而求之人得其形

默读第二、三小节。

比喻

(寓深奥的道理于通俗的比喻之中的形象的论证方法)

盲人识日要亲自观察,不可道听途说,

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道可致而不可求

指出人们“求道之过”

理解:

“人之未达”——人不能通晓明白(道)。

“无以”——没有什么。

“无以异于眇”——和瞎子不认识太阳没有什么不同。P42注④。

“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P42注⑥。

“转而相之”——辗转而形容、比喻它们。

“莫之见”——“莫见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从比喻导入正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即抽象的“道”比有形的日更难捉摸。

进一步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因辗转“相之”,谬之千里,结果闹出笑话,非常形象地说明自己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思考:

“盲人识日”是否还能从另一个角度给人以启发?

结论:

既然是天生的瞎子,而有人却给瞎子讲太阳的形象,不考虑实际情况,尽管“巧譬善导”,用心良苦,那也是白费心机。问的人错在缺乏亲自观察,而教的人错在不看对象,无的放矢。(道理虽浅,令人深思。)

第二、三小节大意:

求道之过应予以纠正,寻求一种正确的途径。

以设问自答的方式,连用两个历史典故,有理有据地阐述“道可致而不可求”。

思考: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结论:

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道。

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地理解、掌握道,而不是只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没经过自己实践努力而去取巧。

思考:

何谓“致”?

结论:

“致”——莫之求而自至,使其自至

孙武“善成者致人,不致于人”,“致人”是使敌人自投罗网,“于”被。

子夏“君子学以致其道”。

总结:

由“盲人识日”的比喻导入“道之难见也甚于日”,指出人们求道的弊病;连用两个历史典故,有理有据地论述“道可致而不可求”,“君子学以致其道”。道理要从实践中自然获得,这样才真实可靠。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解释加点字。

一词多义(实词),“得”“道”“过”“自”“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本文作者的基本观点。

分析第四、五小节。

北人学没:又深一步以一个“没者”在长期的“没水”实践中“得道”的比喻,(“没人”识“水之道”,进一步说明实践的重要)。说明“致道”要像“没者”游泳那样,反复实践,长期学习,才能掌握“道”的规律。如果纸上谈兵,只凭听来的一点知识轻率入手,势必像“北方之勇者”那样成为“溺者”。

由“北人学没”指出读书人“求道”和“务学”的偏颇,进一步强调“君子学以致其道”。

板书设计:

比喻

北人学没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化为技能,

才是真知

从正到反正面立论

正反对比反面告戒

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读书人“求道”和“务学”的偏颇 { } 学以致道

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总结:

说理性散文,借用两个事例作比喻,形象论证“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用”的道理。

总板书设计:

日喻

比喻

盲人识日要亲自观察,

不可道听途说,才能真正认识事物。

导入“道之难见也甚于日”道可致而不可求。

指出人们“求道之过”

比喻

北人学没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才能化为技能,才是真知。

指出读书人

“求道”和“务学”的偏颇学以致其道。

布置作业:

解释加点字。

一词多义(虚词):“于”“之”“以”“而”。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古代日本》导学案|人教部编版

第11课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1、知道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2、识记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了解日本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及幕府统治的概况。 重点难点精归纳 认识日本大化改新效法中国的原因及大化改新的性质和作用 1、原因 (1)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繁盛阶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周边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2)日本大批留学生从中国学成回国,对比两国国情,他们深感日本的落后和中国的繁盛,产生了改革求新的要求,充当了大化改新的推动力量。 2、性质: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3、作用: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得到发展;日本从野蛮落后的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巧助记 统一日本是大和, 外来借鉴仿隋唐。 孝德天皇来改革, 中央集权封建立。 之后土地兼并盛, 武士壮大集团兴, 幕府统治权力大, 天皇实际成摆设。 典型例题巧突破 考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 例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A.大和 B.高丽 C.琉球 D.新罗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答案:A 考点二大化改新

例2、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此段材料反映的是()A.大化改新的背景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主要涉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把原来被贵族控制的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等,从而判断此段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内容。 答案:B 考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例3、下列关于武士和武士集团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方豪强的兴起带动武士的兴起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B.武士集团是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C.武士效忠的对象是国家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D.武士效忠的对象是主公 解析:本题考查对武士道精神的理解程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幕府统治时期,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答案:C

世界地理学案及答案

第3讲世界陆地和海洋 班级学号姓名 一、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 ⑴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29%为。 ⑵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半球。 ⑶南北两极附近海陆分布不同,北极地区为,南极地区为。 ☆做一做☆ 1.在下面左右两图中分别填出大洲、大洋名称。 2.七大洲 ⑴概念 大陆: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全球有(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是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是半岛。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⑵七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洲、洲、洲、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洲、洲;洲跨东西两半球。 ☆做一做☆ 2.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上图中画出南北回归线和120°E、90°W

(2)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东西半球中的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上。 (3)下列哪个纬度上陆地所占面积的比例最大?()A.0°B.30°S C.30°N D.60°N ⑶大洲分界线 亚洲、欧洲分界线——山脉、河、山脉、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运河、红海、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海峡 南美洲、南极洲分界线——海峡 欧洲、非洲分界线——海峡、地中海 3.四大洋 ⑴四大洋的名称及特点 _____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 _____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_____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⑵海、海峡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⑴平原:海拔一般在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⑵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 ⑶山地:海拔在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较陡。 ⑷盆地:周围、中间,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⑸丘陵:海拔一般不超过米,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坡度和缓的地形。 ☆做一做☆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八年级】八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导学案1无答案中图版

【关键字】八年级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2.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点。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成因。 第1课时 【预习自测,组内交流】 一、阅读课本P63页图C.D完成下列 1、日本位于。是一个,由、、、四个大岛和附近的许多小岛构成,陆地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亿,是世界11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为人/ 平方千米,所以是一个的国家。日本的海岸线蜿蜒曲折,所以应该有许多优良的。 2、请把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太平洋,濑户内海,东海,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填入下图相应的位置。 3、图D中地形图中色占大多数,说明 日本地形以、为主,约占全国面 积的,是一个多的国家,色 较少,说明平原,分布在, 其中最大的平原是。 把以上地形类型所占比率表示在右边的饼状图中。 【合作探究,协力攻关】 学习任务二:探究地球自转方向的特殊情况。 1.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是一座,全国共有200多座火山,火山地震多发、温泉很多。 这是为什么?。 2.日本的纬度最北达,最南端到,因此位于温度带中的带,缺少带和 带,所以气候类型应该是带气候和带气候;同时位于东亚季风

区,所以应该有气候和气候。日本气候有明显的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 【对标自查,达标检测】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3.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 C.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 D.日本位于亚洲东部 4.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 A.圣海伦斯火山 B.维苏威火山 C.埃特纳火山 D.富士山 5.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A.北温带、中纬度 B.热带、低纬度 C.北寒带、高纬度 D.南温带、中纬度 6.从“日本地形图”上看,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山地和丘陵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和山地 D.丘陵和平原 7.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上看,日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1. 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 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学习重点:大化改新。 学习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1.6世纪前的日本 (1)据文献记载,东汉时期,日本半岛的30多个小国曾与汉朝发生过“”关系。(2)5世纪初,在中部兴起的政权统一了日本。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大化改新 (1)受文化的影响。从开始,日本的天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2)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以为中心的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盛行。中央逐渐丧失对地方的控制权,社会局势动荡。 (2)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3)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获得“”称号,设于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手中。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而是他的。 二、合作探究 1. 概括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2.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三、知识应用——导练 1. 大和统一日本是在() A.1世纪 B.2世纪 C.5世纪 D.7世纪 2. 大化改新是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A. 明治 B.孝德 C. 裕仁 D. 德仁 3. 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 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4.下列属于日本贵族领地上居民的是() ①田部②海部③锻冶部④户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日本大化改新主要受到我国哪个朝代的影响()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 南北朝 6.日本的封建统治进入“幕府”时代,国家的大权掌握在手中() A.天皇 B.皇室贵族 C.武士阶层 D.大地主商人 四、综合提高 1.大化改新主要模仿了我国哪一朝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大化改新为例探究:我们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2.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策划书(完整版)

策划编号:YT-FS-4550-45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策划书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策划书(完整版) 备注:该策划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活动主题:关注艾滋二、活动目的:提 高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爱生 命,关爱他人,为艾滋患者献出一份爱心。三、 活动时间:xx年12月1日四、活动地点:校正 大门升旗台取点原因:学生流量大,有利于活动 的宣传工作,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五、活动 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六、活动内容: 1.准备 横幅一条,上书“关注艾滋——歆音”字样,用于同 学们签字表示支持; 2.准备喷绘海报一张,扩大 影响力;准备几个关于艾滋病的专题栏,宣传一下有 关艾滋病的知识。如:世界艾滋日的由来,艾滋病的 出现原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其他 血液知识等; 3.准备一些纸笔,制作形如募捐箱

的箱子。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同学们可以在纸上书写自己对于艾滋病人的祝福及对于此次活动的意见建议,写完后亦可将纸张折成各种形状,如心形、千纸鹤形等,然后将它们放进箱子里,并赠予参与同学红丝带标志一个; 4.每个参加活动的干事要佩戴一整天的红丝带,积极号召会员参加,营造出活跃的活动气氛,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活动中去; 5.活动结束后,将同学们的祝福尽可能传达到蚌埠医院的医务人员处,由他们转交给艾滋病患者,带给他们我们的祝福。七、活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工作人员需力求活动合理有序进行,各部门协调合作; 2.每位工作人员在活动之前详细了解艾滋病的相关情况; 3.参与者要注意文明礼貌,兼顾歆音形象; 4.意外天气需要考虑。八、活动意义:现在活动很多,然而关于艾滋日的关注活动却不多,希望通过这种新颖的活动方式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同时能够真正的了解艾滋,预防艾滋,全民有责。九、活动经费:喷绘海报一张xx元,小的简报资料xx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学案:5 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专题学案5 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目标定位]高考中,虽然有关世界区域的地理事物或在图上标注给出或以文字材料给出,地理空间定位考查难度有所下降,但对世界区域地理事物的熟练掌握和快速熟练准确的定位仍不失为解决世界区域综合试题的一把利剑,且能使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掌握落到实处。因此学生应掌握读图获取有关区域的位置、区域特征及人类活动等相关信息的能力,然后联系地理原理进行综合分析,再用合理的地理术语科学表达。 一、根据经纬度定位 例1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回答(1)~(3)题。 (1)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数码)。 ①A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②B点附近有一条自西北向东南的大河注入海洋③自C点向南北两侧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D点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 (3)关于上图四个地点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数码)。 ①A点、B点所在国家地广人稀②B点、D点所在国家都有大牧场放牧业③C点所在国家金刚石矿产丰富④A、B、D所在国家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反思归纳】 由图中经线可知,60°E经线大致与____________一致,为________两洲的分界线,A 点位于俄罗斯,地广人稀;B点位于美国东南部,其附近____________由西北向东南注入________湾。A点所在的乌拉尔山脉西侧为________平原,东侧为______________平原,都为平原地形;C点位于________盆地,金刚石矿产丰富,为热带雨林气候;D点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其西侧位于________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________坡,降水少,D点位于阿根廷,不是世界小麦出口国。 二、根据经纬度及海陆分布定位 例2下图所示为“回归线沿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1)~(3)题。

东亚和日本_导学案

罗田一中导学案———区域地理 东亚和日本 编者:周兰 审核:涂炎勋 一、学习目标 1. 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 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3. 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课前预习 (1)东亚 位置: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 范围:临海国: 内陆国: 半岛国: 岛国: 地势: ,西部多 ,东部多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 、 )和岛屿( 、 等) 主要气候类型有: 西部: 河流水文特征: 东部: 半岛、岛屿: 二.日本 1.位置和范围 ①在图中填出经纬线的度数②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 B : C : D : 2.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特点 预习检测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1~3题。 渔场

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随堂训练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据此回答4—6题。 4.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5.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6.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课后练习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7~8题。 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9.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 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 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日本、埃及、法国复习导学案

日本、埃及、法国复习导学案 日本、埃及、法国复习导学案No.1 班级:姓名:小组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3国的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地形区及河流。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3国的民族、人口、宗教、语言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日本、埃及、法国的位置、领土、地形、气候、河流、经济及主要城市,提高读析图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图文结合,学会归纳分析的方法。 3.极度热情、高效学习、享受成功。 重点难点] 日本、埃及、法国的位置、轮廓特征、领土、地形、气候、河流、经济及主要城市 预习指导] 1.依据所学知识及课本,认真完成知识自查中的读图题目,并将知识梳理中的知识点勾画在课本上;结合 地图掌握3国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城市。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以备课堂上认真学习。

3.建议用时10~15分钟。 知识梳理] 一、日本 1.概况: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附近的小岛组成,主要民族是大和族,讲日语,首都是东京。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多山的地形关东平原为日本最大的平原(东京附近),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 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较为活跃) 3.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四季分明,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4.发达的经济: (1)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2)进出口贸易:进口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加工成高品质的工业品,再出口外销。即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3)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这里港口优良、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有利条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效率的管

2020预防艾滋病活动方案

2020预防艾滋病活动方案 20xx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根据省、xx市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努力提高全市人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减少新发感染,降低病死率,完成全国质量考评指标。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防治保障 1﹒健全工作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研究艾滋病防治工作或参与艾滋病防治专题活动一次以上;召开防艾工作会议一次以上。 2﹒加强统筹管理。各成员单位制定艾滋病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及时上报防艾工作信息和年度工作支撑材料。 3﹒加大经费投入。市财政将艾滋病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用于婚前hiv检测、预防母婴传播、实验室设备维护更新、安全套推广以及支持社会组织等方面的专项经费投入,确保本年度经费投入较20xx年适当增加。严格专项经费规范使用,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二)提升防治能力 1﹒专业人员配置。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配备2名以上专职

人员,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配备3名以上医生,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人员。所有人员均须接受一次以上专业培训。 2﹒防治体系建设。市卫生局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并在市疾控中心建设cd4细胞检测实验室。 (三)落实防治措施 1﹒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新任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接受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覆盖率达100%,加强青少年人群、进城务工人员防艾禁毒教育,在公交车站、交通要道和市媒体设置或刊播艾滋病防治公益广告。 2﹒加强综合治理。积极创建"无毒社区"、"平安社区";实施"安全有一套"推广行动,宾馆酒店安全套提供率达100%,免费提供率达70%以上;加强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门诊就诊者等高危人群干预;加强血液安全管理。 3﹒加强发现管理。加强感染者转介和随访管理;扩大抗病毒治疗,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医疗服务工作;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加强婚前保健女性艾滋病病毒检测;完善艾滋病关怀和救助机制。 4﹒保证实施质量。各项防治指标达到xx市防治技术措施质量考核要求。 三、工作步骤 第一季度:召开防艾委成员和第一次联络员会议,总结20xx年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学案(新人教版)

世界地理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 依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2.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C.均为雨热同期 D.都有本国最大港口 下图表示回归线沿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3~5题。 3.a、b、c三地()A.温度:a<b<c B.盐度:a>b>c C.湿度:a<c<b D.温差:b>c >a 4.如果a、c沿岸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和智利,则该海域()A.属西半球B.属印度洋板块 C.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D.0°经线通过 5.有关a、c沿岸附近的正确叙述是()A.c沿岸分布着热带荒漠 B.a沿岸不可能有热带雨林分布 C.c处投放的漂流瓶不可能在a处找到 D.a、c沿岸都有大范围渔场

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回答6~7题。 6.对该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B.图中A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图中B处是亚马逊平原的一部分 D.图中C处是大分水岭的一部分 7.在E处附近海域,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北凸出②.向南凸出 ③.向高纬方向凸出④.向低纬方向凸出 ⑤.受地形影响⑥.受洋流影响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下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回答8~11题。 8.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A.①②⑥B.②④⑤C.④⑥⑦D.②③⑤ 9.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七年级地理下册 7_1 日本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日本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4.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从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个案设计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板画《日本轮廓简图》。 问: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是哪个国家吗?它位于哪个洲?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这个国家的事情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点评)师: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关于日本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学习新课]板书一、自然地理环境学生识图活动:同桌互助,仔细观察《日本地图》,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归纳日本的位臵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设计目的:培养识图意识,养成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位臵范围1.海陆位臵:太平洋与日本海之间→ 岛国2.纬度位臵:250N~450N (二)国土组成1.日本的领土是由哪些岛屿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2.主要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练一练:看谁能快速、准确的记忆日本的四大岛屿和主要城市(教师在板画上指一个学生答一个) (三)地形地势 1.在日本地形图上,日本四大岛的颜色以什么为主?褐色主要分布在哪儿?绿色主要分成在哪儿?地势有何特点?褐色在岛屿中部、绿色在岛屿四周沿海(板书)地形:中部山地、丘陵占3/4;周边平原占1/4 地势:中高周低 2.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哪儿?(关东平原) 3.日本的最高峰在哪儿?(富士山、位于本州、活火山) 4.日本位于哪2 个板块之间?(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板书)多火山地震(说明:由于上期已经专题进行地震学习,此处可以对地震防护不再拓展,在教学时老师利用P15 进行适当拓展,重在防灾意识)

2018年高中历史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2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学案岳麓版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预习导引 知识点一 遣隋使和遣唐使 1.原因 (1)地理位置:同处东亚,一衣带水。 (2)社会发展:中国文明发达,具有吸引力。 (3)日本自身:不畏艰险。 2.目的:不断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的发展。 3.概况 (1)607年,日本第一次向隋朝派遣使者。 (2)遣唐使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 4.性质: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 5.影响: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知识点二 大化改新 1.背景 (1)3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 (2)国家体制极不完备,豪族势力强大,政局动荡不安,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 (3)归国留学生的推动,出现以中臣镰足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 (4)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建年号为大化,逐步全面推进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2.内容 (1)经济????? ①推行公地公民制度, 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②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田。

(2)政治?????①国家体制:中央设立神祇官和太政官,地方设置各级机构,归属中央。②法律制度: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 司法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巩固改革成果。 ③神化天皇:新政权利用神话传说,把天皇说成是神, 把皇室说成是日本民族的祖先。 3.影响 (1)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2)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3)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4)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名师点拨] 大化改新中日本仿效唐制改革的措施 主题一 遣唐使 【史料探究】 史料 思考 (1)图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图二回答,唐朝时的日本是怎样实现图一中的认识的? 答案 (1)唐朝时,日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主张到中国广泛学习。 (2)向中国派遣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向唐朝派遣留学生,广泛学习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方案范文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方案范文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这个节日了我们有机会了解更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方案,仅供大家参考!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方案篇一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方案提要:通过深入组织开展禁毒防艾滋病宣传活动,进一步防治艾滋病知识,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对毒品、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东买里乡莫因古则村小学特制定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方案根据巩留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巩留县教育系统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中,教育和帮助广大青少年防治艾滋病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预防艾滋病的能力,预防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和蔓延,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深入组织开展禁毒防艾滋病宣传活动,进一步防治艾滋病知识,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对毒品、艾滋病危害的认识,增强预防艾滋病的主动性、自觉性,为取得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胜利,构建平安和

谐校园。 三、宣传主题和活动时间 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四、活动内容安排 1、积极营造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学生自办手抄小报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宣传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 2、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讲授一节健康教育课。 3、专家讲座(与乡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办公室联系,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4、发放致全校中小学生《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倡议书》。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清醒认识和正确面对当前防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此次活动是构建平安校园、幸福人生的重要举措。 (二)扩大宣传,营造氛围。以墙报、讲座,大力宣传防艾滋病知识,达到层层宣传、级级到位,扩大防艾滋病工作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积极开展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方案篇二活动背景、目的、意义:今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当今社会,艾滋病已

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

世界地理概况(1) [学习目标] 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与分布。 2、各大洲地形基本特点。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 [学习重点]各大洲地形基本特点 [学习过程] 一、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洲、洲;洲跨东西半球。 主要在南半球的大洲:洲、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洲。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 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3、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4、读《世界地图》识记 (1)岛屿: 格陵兰岛(最大)、纽芬兰岛、冰岛、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苏门答腊岛、台湾岛、海南岛、新西兰北岛、新西兰南岛、火地岛 (2)群岛: 马来群岛(最大)、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西印度群岛、夏威夷群岛 (3)半岛: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小亚细亚半岛、索马里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 (4)边缘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日本海、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加勒比海 (5)海湾:孟加拉湾、波斯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 (6)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琼州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 海峡、德雷克海峡 (7)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大洲

日本导学案

编号:29 班级:姓名:组_______号评价: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日本农业发展的状况,记住其农业特点和主要的农产品。 2、日本重要的海港主要分布在哪里?并说明其原因

3. 我国如何借鉴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当堂检测】 1.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国家。日本最主要的民族是 ( ) A .汉族 B .大和族 C .高山族 D .苗族 2.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 ( ) A .享受美味生鱼片 B .游富士山,泡温泉 C .到热带雨林探险 D .观赏樱花 .3.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4..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舟山渔场 5. 2017年5月6日至10日,应日本国政府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 通过这次“暖春之旅”,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读图1、图2、图3,回答问题。 (1)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著名的山峰_______山是日本的象征,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是________。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属于________国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 __沿岸和______ __沿岸。近年来,许多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中国的优势主要是________。(选下列两项,只要填写字母) A 、资金和技术 B 、管理经验 C 、众多廉价的劳动力 D 、丰富的自然资源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地处____ ___板块和___ ____板块的交界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该怎样防震减灾呢?请你说说 。(写一点即可) 【课后反思】 图3 图2 图1 日本工业分布图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方案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活动方案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方案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就有了世界艾滋病日。下面是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方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方案篇一】经过预防艾滋病宣传进校园活动,让师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倡导积极向上的青春理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倡导红丝带精神,关爱和帮助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营造零歧视的社会氛围。 今年宣传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为Getting to Zero),副标题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 全市初级中学以上学校,包括普通高中、初级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 (一)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进校园活动 全市初级中学以上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今年“艾滋病日”宣传主题,在各级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机构指导下,经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组织咨询检测、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帮助广大学生树立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关爱艾滋病患者,营造零歧视的社会氛围。 (二)举办“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主题演讲比赛

比赛设初中组、高中组。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各县(市、区)教育局择优推荐初中组、高中组各1名学生(温岭、临海各2名)参加xx市级比赛。 各参赛选手要结合艾滋病日宣传主题,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下收集身边的防艾故事,围绕普及知识、消除歧视、关爱患者等角度进行演讲。演讲时间不超过6分钟,演讲结束后,回答评委提出的一个与演讲内容有关的问题。市级比赛采取评委现场打分,取平均分,初中、高中组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2、3名,获一等奖选手的指导教师为优秀指导老师。具体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三)举办艾滋病宣传画设计比赛 由xx市卫生局、xx市教育局、xx市科协联合组织本项比赛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组织教师、学生、绘画爱好者创作艾滋病宣传海报,或利用油性记号笔、丙烯颜料等在纯色雨伞上进行自由绘画创作。作品内容应积极向上,侧重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关爱艾滋病患者、营造无歧视社会等,作品应适合在公众场合展出。各单位征集的宣传画(海报和雨伞彩绘作品)电子稿发组委会邮箱(每位参赛者限各1幅),并经过xx市医学会-医讯微平台进行公众评选和专家评定。评奖分为海报组和彩绘组,分别设特等奖、十佳作品奖及优秀作品奖等若干名,并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同时抽取100名投票者,赠送礼品;对组织较好的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12月中旬,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湘教版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考点一 I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对应学生用书第197页) [识记一基础梳理] (1) 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 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 海峡 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 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1) 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地形 类舉 平原 离惊 — 建地 . ___ 山地 r\ 丘陸 晦拔 高度 很低 (2iioin ta F ) 无一定 的标准 较高 (500m 顶 下) 地形 痔征 起伏很小 平坦T 碉 胞血坦荡 边绦陡峻 四周応 中间低 坡惓陵蝮 起伏较小 坡 度和缓 (2) 海底地形的类型与分布 本节复习脉络: 1.世界海陆分布 乘半球 西半球 仁 L 1 \—〒一r Li 一一一一一广一一 L &减 o

3. 板块构造理论 (1) 六大板块:A 南极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 ,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E 太平洋板块, F 亚欧板块。 (2)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 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 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运用一考向通关] 考向1区域空间定位 2. 下图为25° N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题。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 (约34° N,117° 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 (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 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下题。 1.甲国位于( ) A. 欧洲 C.北美洲 D [甲国大部分处于 60° W 70° W 0°?10° 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 Do ] 大陆坡 水深不趙 过200米, 蕴藏肯卡 富讷石大陆架倆 外梅倾斜 的睫坡 尢祥底議 有猛结樓 分布 ■&块的梢 亡边界 板块的生 耗边界 利天然吒 【导学号:92040137】 D.南美洲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3.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4.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一、范围和位置: 1、海陆位置:亚洲的_ ____部,东临_________. 2、经纬位置:东亚的范围大致从东经_ ___ 到___ __北纬到__。 (在下图中标出北回归线、北纬40°、北纬50°、120°E、140°E的位置。) 3、板块位置:东亚位于____ 和两大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范围:包括、、、、五国。 5、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中标出以下地理事物名称: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E.日本海F.朝鲜半岛、G.朝鲜海峡;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多、;西部多、。

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半岛、半岛、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注:半岛和岛屿地形特征都可概述为: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二)、气候类型 1.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 思考: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2.东部季风气候的差异 东亚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地形多样,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又由于南北热量差异大,大致以秦淮为界,以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以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在东西方向上,由沿海向内陆减弱,大陆性增强。 秦岭淮河以南,日本群岛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为_______ 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亚气候的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北海道为_______________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