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姜夔《点绛唇》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宋)姜夔《点绛唇》鉴赏试题答案及

赏析

(南宋)姜夔《点绛唇》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点绛唇(南宋)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②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

柳参差舞。

【注】①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1)全词主要表达了词人什么心情?

答案:感时伤事的悲苦之情。/或:凭栏怀古伤时的苍凉之感。

(2)王国维认为诗词创作有“隔”与“不隔”之分。能自然真切地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不隔”,反之为“隔”。他认为,“数峰清苦,商略

黄昏雨”两句,“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你怎么看

待他对这两句的评价?简述理由。

答案:(1)隔/雨前山峰,“清”意或有,但苦味绝无,更不会去商量“黄昏雨”来时的情形,作者把自己

的主观想象强加给所写对象之上,语言雕琢,缺少一种

自然之美。(2)不隔/①抓住了景物特点。冬日山“清”,“苦”字隐含了山峰孤峭的特点。②写出了词人真实感受。“清苦”“商略”,用拟人手法,准确传递出山雨

欲来给人的主观感受,凸显出词人悲苦无奈的心境。③

情与景自然交融,形象准确鲜明,情感附着自然恰切。

赏析

上片亦实亦虚,清美畅达。首二句自然超脱。次二

句拟人含情。沈祖棻云,“燕雁或者有知,而以‘无心’为说;山峰纯属无知,而以‘商略’为言:此便是夺化

工处。”“燕雁”者,随云飘逝,纯任自然,机心不存,无所羁绊。雁过西湖飞者如此,文士心中情怀亦是如此。其指随云振翅之“燕雁”则实,指已“随云去”之幻影

则虚。眼中之实见与飘零文士之征象融而为一,语简义丰。

“数峰”二句,立意新巧,勾画江南烟雨,外现凄

苦情悰,情化自然景物,最是白石本色。“数峰”为眼见,“清苦”为心感,“商略”、“黄昏”、“雨”字

字含情。”《翠楼吟》云“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既忧国运渐趋黄昏,又营微弱晚晴气象,其微茫

希望之萦绕,与此不同。

过片首二句,“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与“燕

雁”之“无心”、“随云”彼此暗合。然人又岂能无心?有心人方见无心雁,且感受“数峰清苦”。与首二句遥

相对应,彼孤落之“雁”自当随云归往燕地,己飘零之

文士亦当共天随住第四桥边,此则暗示寻觅精神之归宿。另,留意“燕雁”。北飞之“燕雁”见证家国悲哀,与

惯常衡阳之南雁大不相同。数峰何以“清苦”,洒雨何

以“黄昏”,承上句可有此深解,此则南宋小词之普遍

意义乎?

结句“今何许”三字一提,似问似叹,亦问亦叹,

深沉之语益见往复之情,见共天随住第四桥边之无望矣。《白雨斋词话》言“感时伤世,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唱,‘凭阑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

结句既有今古之意,则“燕雁”此说可通,且以此释

“燕雁”正合结句深刻之意。姜夔《诗说》言“小诗精深,短章蕴藉,大篇有开阖,乃妙”,此篇正极蕴藉,其被

推为短章“绝调”,亦姜夔“精思”之功力使然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