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宋元时期剖析
通史二轮复习:宋元时期详解
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3.文学:元曲(原因、
特色、作品和作家)
必 修 一 二 三
二、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① 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局 面逐步走向统一,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③元 朝行省制度影响后世。
经济上:①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加强并在南宋时 最终完成;②农业、手工业全面发展, 商品经济高度繁 荣,使中华农耕文明达到新的高度;③土地兼并更为激烈, 租佃经营比较流行。
第四,从国际环境看,阿拉伯商人不断向东方开辟商路,越来 越多地出入于我国的沿海口岸。这就从客观上为两宋的对外经 济交流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商业环境。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透过两宋都城看宋
出现娱乐场所, 市民文化产生。
透过两宋都城看宋
漕运发达,商贩云集,交易繁忙。
北宋汴梁
透过两宋都城看宋
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对外交流频繁
北宋汴梁
透过两宋都城看宋
“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 ——司马光
市
坊
市 坊市界限被打破
市
市
坊 北宋汴梁
宋元的海外贸易为什么能如此繁盛?
“积贫积弱”的祸根。
5.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文 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
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
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 造成冗官局面。
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 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
4、发展科举制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庞大。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讲 宋元、明清史课件
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
反映了( B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考纲要求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考查知识 明朝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能力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 题干形式
历史叙述
叙述型
明朝“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
原因: ①政局稳定,国家统一。 ②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④中外交流频繁,西学东渐兴起。
把握高考趋势
“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 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 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 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
深化历史理解
3.综合认识明清文化的“承古萌新”
(2)“萌新”:
传统文化 明清小说是从宋元的话本而来的。著名的科学技术著
中孕育新 作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所记内容多是通过作者
内容 调查研究而获得的新知识
思想、文 学中体现 反传统反
封建
首先,在思想界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对君主专 制进行了激烈的揭露和大胆否定;其次,明清的小说 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深化历史理解
1.手工业生产——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时期
发展历程
形成与发展
从先 秦到 秦汉
(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 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特征宋元时期p
(2013浙江六市联考)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 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 质剂(古时贸易用的契券)之法,一交一缗(贯),以三年为 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 户主之。后富民赀(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 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 禁之„„《宋史》这段史料可以用来研究①纸币的产生和 发展 ②交子的职能 ③政府对货币发行的控制和管理 ④ 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1年浙江文综•T13)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 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 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2011年浙江文综•T14)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 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 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 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 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 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 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 矛盾
(2013嘉兴模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 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有不尽也。”这句话要 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存天理,灭人欲” (2013漳州检测)明末,战乱迭起,但明朝部分官员却无 计可施,一筹莫展,只能“临危一死报君王”。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在于: A、宋明理学的盛行 B、专制制度的强化 C、科举制度的僵化 D、内阁职能的缺失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
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考纲要求】: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商业的发展3、宋明理学4、文学成就1、三条主线定论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宋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
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宋元商品经济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文化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又呈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基础知识】:学生自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1、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三省制逐渐形成2、经济:农业:北魏开始实行均田制,江南经济发展手工业: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草市形成3、文化:思想: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冲击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科技: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提到“仙药”艺术:东晋王羲之“书圣”(擅长草书和行书)四、隋唐时期(581~907年)1、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道州县;羁縻府州(管辖民族地区)2、经济:农业:曲辕犁,隋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手工业: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釉下彩绘商业:夜市繁荣,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市署管理财货交易和度量衡器;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五大商业大都会政策:重农抑商:表现为汉代“一入市籍,不得为官”仍在延续3、文化:思想:佛道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儒学复兴运动科技: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文学:隋唐时期,诗歌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等著名诗人艺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 宋元.doc
专题四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复习策略】1. 把握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 中国的政治制度不断创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中华文明臻于成熟。
2. 要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机整合, 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宋词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
3. 要注意知识的比较和联系,要特别强调文言史料的阅读理解、提取归纳等能力。
【考点预测】1. 宋元时期制度的创新,特别是行省制,及其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借鉴作用。
2. 民族关系的发展, 特别是元朝对西藏等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3. 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对今天经济发展的启迪作用。
4. 宋代的科技成就,理学的发展对当今文化发展的启迪, 以及儒学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阶段特征】1. 政治: 由分裂割据、多种政权并存到逐步实现全国统一。
宋元时期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演变的时期, 无论是中央制度还是地方制度都有重要的建树。
2. 经济: 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前代, 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正式完成。
3. 民族关系: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逐渐走向全国范围的大融合。
4. 思想文化: 理学、心学产生发展;文化成就突出,宋词、元曲等辉煌灿烂;科学技术成就卓著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是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最终形成并传向世界。
【知识整合】考点 1、政治文明1. 宋代(1) 中央: 再度削弱相权:①措施: 二府分权: 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
分割相权: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 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②目的: 加强皇权。
③影响: 削弱了相权, 强化了皇权。
(2) 地方: 任用文官, 实行路、州、县三级管理机制。
①措施:军事上, 收兵权, 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 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 由中央掌控大部分的地方赋税;②目的: 防止武人割据局面的出现, 加强中央集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宋元
3、文化: ⑴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结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程朱理学(“二程”(程颢、程颐):①本原论:天 理是本原,先理后物; ②认知论:“格物致知”。(3 )朱熹:①本原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 理,灭人欲”; ②认知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陆
社会流动
南宋时
门第观念淡化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元朝时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
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弛
影响:
原因分析:
交通运输、人口分布、 土地政策变化
人才结构、教育状况、 商品经济发展
民族关系、生态环境 选官制度调整
社会动荡影响
前代门阀衰落
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科技
思想
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突出对 世界文明进步有 重要作用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
“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代土地政策调整(“不抑兼并”导致租佃 制普遍发展)
【解析】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故A项错误;宋 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 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 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B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 品经济关系密切,但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谈到的 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 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
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4中古史宋元
第四单元中古宋元考点一政治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元朝行省二经济商业(交子,坊市)三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一重难点突破突破1 宋元时期历史阶段特征(960宋建立到1368元灭亡)政治,中央集权强化,北宋针对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实行军政分离,财政与行政分离,派文臣任地方知州以通判相牵制的管理方法,较好的是下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造成了积贫积弱。
在中央三省六部制发展为中书门下、三司、枢密院进一步分割宰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
元代一省制中书省,相权扩大,行省制沿用至今。
经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城市中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
思想文化上,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佛道,形成儒学为主体,儒佛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思想体系程朱理学。
理学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的品德,强化了民族的文化性格,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科技文化繁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并西传,对欧洲社会影响巨大。
突破2 中央集权制度下两大基本矛盾的及发展皇权与相权:秦;隋唐;宋;明中央与地方:秦;西汉初、汉武帝;唐末五代;宋;元突破3朱熹的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类别朱熹的理学王阳明心学时代宋代明代主要思想强调理气关系和宇宙结构,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
主张心即理也,认为天理存在于人心,只要克服私欲就能成为圣贤;思想核心是致良知。
实质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特征理学的创立者理学发展到定点、极端相同点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思想实质都是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1.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表1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 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宋元明清PPT课件
•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6页/共49页
六、 明清时期(1368~1840年):古代中 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 明清是我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康乾盛世;封建社会由盛到衰。
第21页/共49页
考向一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废丞相、设内阁、立军机处,是为代表性 举措;此外,君主专制的强化,还对社会经济、思想、对外政策等方面产生极大 影响;与西方相比,则显出落后、顽固的一面。总之,此考点有较多的命题角度。
第22页/共49页
自秦朝到清朝前期,我国中央机构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趋势? (秦汉唐宋元明清)
第6页/共49页
第7页/共49页
【阶段特征】 政治: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
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南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科技外于世界领先地位,教育事业发达,绘
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 ②强化了君主专制
③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第25页/共49页
考向二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
1产生条件、标志2发展表现3地位4缓慢原因
第26页/共49页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几乎同时出现。西方的资本主义萌 芽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诞生之后几百年 仍然是萌芽,为什么?
高考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宋元时期精品PPT课件
商业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
两宋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必修三: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 学的发展。
2.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 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 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4.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经济
1.农业
• 高转筒车;一年两熟制; 经济重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
2.手工业
• 官营手工业长足发展(制瓷:五大名窑;丝织:写实风格) • 民间手工业继续艰难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空前繁荣
• 国内贸易:交子(货币) ;市场突破时、空限制; 商税成为 政府的重要财源
• 对外贸易:贸易范围扩大;外贸税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省;边疆-宣政院
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放宽录取名额、糊名和誉录
(西藏等地)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转移: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农 灌溉工具:水转翻车 业 经济作物:棉花种植的推广
∕
手
棉纺织技术突破性
经 济
工 业
三大部门:纺织业/冶金业/制瓷业(大放异彩)
改进/棉布逐渐成为 主要衣料
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商 货币媒介:交子出现 业 市的发展:坊市合一/夜市/草市饮食功能
①北宋结束分裂,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经济发展 奠定基础;
二轮通史复习之宋元学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4)中国古代史第四阶段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继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之后的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分裂动荡时期。
政治上: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经济上: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思想文化上:儒学成为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科技成果突出;以宋词元曲为代表的文学创作成就斐然。
【基础知识梳理】一、政治:1、宋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门下,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
为分散相权,后增设_______、_______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和财政大权。
另设_______掌管军事,是最高军事机构。
地方:设置路、州、县三级体制,派文官做地方官。
另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设_______监督地方官员。
2、元朝:中央:以______为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行使相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地方:设立行省制度。
(1)元朝在地方上设行省制度。
除____、______、 ___等地由中央直接管辖外,地方上设行中书省,最高长官为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2)行省之下设___、_____、____、_____,边远地区设 ________管理。
(3)意义:①加强了_______,巩固了______。
②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_______的开端。
3、中国古代地方三大制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_______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______的行政体系存在,牢牢地控制着地方官吏的________、监督和_________。
二、经济1、宋朝①农业:灌溉工具:出现利用水力的_______②手工业:A、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_______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隋唐、宋元时期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隋唐、宋元时期【时代特征】:1、隋唐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2)经济:曲辕犁、筒车的出现,我国犁耕技术完善,水利事业发展,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文化: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
2、.宋元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藩镇割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经济: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市”“坊”界限被打破;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景德镇成为瓷都。
(3)思想文化:理学产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与外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词、元曲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
【考情预测】1.对这一时期政治史的考查,预计侧重于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科举制的发展进程、运作机制、重大影响及其评价;对宋元地方制度的考查会注重宋代地方制度和元代行省制的基本特征、实质及其影响等知识点,多以观点、漫画、古籍材料等形式切入,以选择题为主。
2.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的考查,预计侧重于农业、手工业、城市经济的发展、意义和影响等,主要以表格、观点、图片、古籍材料等形式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也可能出现主观题。
3.对这一时期文化史的考查,预计集中在科技发明、书法绘画艺术、程朱理学等方面,尤其会侧重市民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等,主要从概念、图片和古籍材料等角度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命题视角】视角一唐宋时选拔高级官吏注重从政经验唐宋时期,科举制虽然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但这些出身于知识分子的官员根本没有从政经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为此,唐玄宗时提出京城的官员,必须具有州县做官经历,才能担任中央的高级官员。
宋代进一步形成了具有地方工作经历和行政才能的复合型的士大夫官僚。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通史复习:宋元政治(共48张ppt)
北宋灭亡
12世纪 灭亡
南宋(1127—1279)
10高宗宪帝(1127,赵构,赵佶子)建都临安 11孝宗成帝(1162,赵昚,赵匡胤8世孙) 12光宗慈帝(1189,赵敦,赵昚子) 12世纪 13宁宗恭帝(1194,赵扩,赵敦子) 朱熹和陆九渊 14理宗安帝(1224,赵昀,赵匡胤11世孙)金灭亡 15度宗景帝(1264,赵禥,赵昀侄) 16恭宗懿帝(1274,赵显,赵禥子) 17端宗愍帝(1276,赵昰,赵显兄)南宋灭亡 18末帝(1278,赵昺,赵显弟)
【两宋】960-1276
• 在学界,宋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这样介绍宋朝:一个 骁勇军人开创的国家,偏偏在武功上不及任何一个主要朝代; 它的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却不能掌握这种优势率先转型...
陈寅恪认为“华夏文明历数千载演进,盛极于赵宋之世, 其后势衰,终必复振。”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前敌指挥权) 遇有战事临时委任统帅
文臣 以
武将 文 制 武
武将
枢密院的基本职权: 1.对军队进行编制与管理; 2.保证境内治安与国防安全; 3.军备军需的措置; 4.武臣的铨选与除罢。
核心思想: 1.分散军权 2.以文制武
拓展延伸:文官政治的形成
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 于官。
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
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 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王文公文集》
青苗法
一、不是固定不变地向各地征敛实物赋税,而主 要是在灾荒歉收物价高涨的地区折征钱币,用钱币到 丰收的地区贱价购买上供物资,此即“徙贵就贱”。
历史二轮复习第3讲 宋元时期
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宋元一、全国卷考情分析考试大纲2011年(新课标卷)2012年(新课标卷)2013年(新课标Ⅰ、Ⅱ)2014年(新课标Ⅰ、Ⅱ)2015年(新课标Ⅰ、Ⅱ)宋元政治制度宋元经济(卷Ⅱ)25.宋代土地政策的影响(卷Ⅱ)26.北宋交子(卷Ⅰ)26.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卷Ⅰ)27.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卷Ⅱ)26.唐宋经济重心南移宋元思想(卷Ⅰ)25.程朱理学(卷Ⅰ)26.理学的人性观(卷Ⅰ)40.宋代理学与儒学的发展宋元科技文学艺术25.宋代的文学1.命题角度:从考查内容来看,近几年来本专题一直是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考查的重点,多设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侧重对宋元商品经济繁荣、理学的形成、科技文化新特征的表现、特点及相互影响关系的考查;从命题方式上来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时有出现;从命题方向来看,越来越注重将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结合去考查,强调学以致用。
2.备考方向: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某一历史现象背景、特点及影响的理解,同时注意模块间的综合链接,理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表现及内在联系。
如政治制度中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及影响;经济现象中的商品经济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思想文化中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宋代政治、科技的发展影响等现象。
二、历史发展阶段特征(一)阶段特征:宋元(960~1368年)是古代中华文明继续发展时期1.政治:中国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3.思想文化:宋元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外传;宋元哲学思想——理学产生并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5.对外交往: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二)宋元历史阶段图示注:①北宋②金(三)知识线索1.政治制度(1)宋朝的政治制度①中央: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宋元精品ppt课件
• (2015浙江1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 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 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 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 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③① • C. 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包括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知识回忆
宋元时期的表现 政治文明
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农业
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棉花种植已推广到闽、粤
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元代青花瓷 纺织业:宋;元; 冶炼业:宋
物质 文明
手工业 商业
革命 理学; 陆九渊 心学
思想
精神 文明
程朱
宋 词 元 曲 ;风俗画; 文化 元 杂剧 (成熟)
(2)试从科技、文学、思想等角度,指出材料二中宋文化具有的 “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特点的主要表现。(6分)
• 答案:科技:活字印刷术的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 药武器的广泛使用。
• 文学: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
• 思想:出现了儒学的新发展——程朱理学。(6分)
变式题
•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
科技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
二、真题再练
• 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 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 水”,有的“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 点的人物有 •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B
1.知识角度
(1)注意掌握古代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演变趋势 (2)“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演变特点 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 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 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②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 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热点角度: 从国家统一的角度归纳古今中外加强地方管 理。
说明当时( )
A.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B.皇帝权力有所 Nhomakorabea弱c
C.相权对皇权有制约的作用
D.行政效率出现下降
知识梳理
一.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参 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 权、军权和财权。
行政——中书门下(正副宰相)
皇帝
(副宰相叫参知政事) 军政——枢密院(枢密使)
【答案】 C
D
• 11、(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 “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 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 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 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C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 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C.专制皇权的加强 •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015·山东德州期末)宋代出台一个政令,皇帝 要和中书省的宰相们共同制定政策。如果皇帝发
布未经中书省宰相副署的诏书会被视为无效。这
财政——三司(三司使)
(2)地方: 把军权收归中央; 派转运使把地方财物运往中央 ;
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加 强了中央集权。
• 探究: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 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统治者是如何解 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
• (1)中央 :①唐朝:继承并完善隋朝开创的三 省六部制;三省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 协作,提高了行政效率。(程序上分割相权)
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1.(2015·重庆文综·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 :“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 。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 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 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第四单元 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
阶段特征
这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1)经济: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 济重心南移,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
(2)政治: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
(3)文化: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 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宋词元曲、风俗 画成就突出。
• (1)设中书省替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 (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 受到中央节制; 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 深远。
视角2 从发展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的演变趋势
【典例2】 (2014·山东文综,14)自秦汉至明清,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 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 3、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 本原,“心”即“理”也。
四.两宋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 (1)活字印刷、火器和指南针。 (2)郭守敬制成了“简仪”,编制《授时
历》。
(3)元代王祯的《农书》。 2、文学戏曲: (1)词的兴起和繁荣。 (2)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 (3)元朝散曲和杂剧。 3、绘画和书法: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视角3 从反腐廉政建设角度认识中国古代 的政治制度
【典例3】 (2015·山东文综·14)唐宋时期,地方官 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 三.两宋时期的思想
• 1、隋唐出现“三教合一”。
• 2、程朱理学:
• (1)二程:“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 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 (2)朱熹:理学集大成者。著作《四书章句 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强 调“存天理,灭人欲。”他提出了“格物致 知”的认识论。
【变式训练】 (2015·河南南阳模拟)有学者认 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的结束和所谓“现 代”发展的开始,宋朝时所发生的一些变动,显示 出典型的“现代”特征。下列史实不符合此观点的 是( )
【解析】 从材料信息“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 贩),谓之墟市”说明墟市间日开市,不是每天开市,也说 明宋代乡村市场已成为惯例,但并不能说明乡村市场繁荣, A、B两项错误;“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徒扰民尔 ,可仍其旧。”说明官员主张乡村交易加强的意见遭到最高 统治者的拒绝,因此市场监管相对比较宽松,故C项正确; 宋代坊市制在时间和空间上被突破,故D项错误。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1、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表现:南方农业产量超过北方,“苏湖熟,天下
足”。
2、手工业: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
五大瓷窑和景德镇,出现青花瓷器。
3、商业: (1)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打破了坊市分界,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
控制。
(3)同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元朝时泉州是世界 第一大港。
• ②宋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但是相权被分割,枢密院掌军权,三司掌财权, 宰相只保留行政权。(事务上分割相权)
• (2)地方:①唐朝节度使权力膨胀,唐末五 代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 ②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收回地方的兵权、 行政权和财权,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 2、元朝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