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探究准备一、探究目的1.培养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二、材料用具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用具是:。

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后,其中的淀粉是否发生变化呢?二、作出假设馒头、米饭中含有的淀粉是没有甜味的,在这个事实的启发下,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本实验___ 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小组讨论,制定的实验计划如下:1.取两支试管,用标签编号为1、2。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注入mL淀粉液。

2.向1号试管中注入mL唾液,向2号试管内滴入mL清水。

分别振荡,然后同时放入盛有37°C左右的温水中,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冷却。

3.向冷却后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两滴。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注意要设计对照实验,注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

2.搜集唾液之前要先用清水漱口。

五、进行实验按照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六、实验结论与分析认真记录和分析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加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__ _ 。

七、交流与分析将本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和所得实验结果同其他小组交流,分析各种探究方案的优缺点。

综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加深对唾液在淀粉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八、疑惑与讨论1. 本组的实验成功了吗?如果没有成功,分析讨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 如果本组的实验成功了,想一想本组的实验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尝试改进本组的实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进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旨在观察唾液中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以下是这样一个实验的可能步骤和解读:
实验步骤:
1.准备样本:准备含有淀粉的食物样本,如饼干、面包或淀粉溶液。

将样本分成几组,每组分配相同的淀粉含量。

2.采集唾液:请志愿者吃一小块无味的棉花或咀嚼无味的口香糖,以促进唾液分泌。

然后使用吸管或无菌棉签等工具采集一定量的唾液,并将其加入到淀粉样本中。

3.控制组:设置一个对照组,只将含淀粉的样本加入到试管中,不加唾液。

4.反应时间:将所有试管放置在37摄氏度的恒温水浴中,观察反应一定的时间,通常为10分钟至30分钟。

5.添加碘液:在反应结束后,为了检测淀粉的消化情况,向每个试管中加入碘液。

碘液在存在淀粉时呈现蓝黑色,而在淀粉被消化后呈现黄色或无颜色。

6.观察结果: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记录下淀粉消化的情况。

解读实验结果:
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样本只含有淀粉,没有唾液。

因此,如果淀粉被消化,添加碘液后颜色会变为黄色或无颜色;如果淀粉未被消化,则颜色仍然是蓝黑色。

实验组:实验组中的样本含有淀粉和唾液。

如果唾液中的淀粉酶起作用,能够将淀粉分解成糖类,那么在添加碘液后,颜色会由蓝黑色变为黄色或无颜色。

比较结果: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可以确定唾液中的淀粉酶是否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如果实验组中的样本颜色变化,而对照组中的未变化,那么可以确认唾液中的淀粉酶确实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理解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淀粉消化的过程和机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关于“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专题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关于“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专题检测
双缩脲试剂检验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①和②正确D.①②③都正确
4.某同学想知道自己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作用,他取三只试管,分别编号为①、
②、③。然后进行下列实验:
试管号
123
4
5



加入加入2毫升清水
2毫升加入2毫升唾液
淀粉糊加入2毫升唾液
充分
振荡
放在37℃
水浴中
10分钟
滴碘液
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
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将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
试管;各加入2mL双缩脲试剂(边加边振荡),用沸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
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③向3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
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②③⑤
3.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3支大小
关于“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
1.右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
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试管
1
2
加入物质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唾液
温度
37℃
0℃
加入碘液
不变蓝
变蓝
A适宜的温度D.效率很高
2.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如下步骤: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者: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雷秀芳一、探究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法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其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将淀粉进行分解。

三、实验材料准备淀粉纸、碘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清水、标签纸、镊子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1、课前制作淀粉纸:将5克小麦粉放入干净的烧杯中,放入20毫升清水搅拌匀,再放入30毫升清水,置于放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沸腾成糊状。

取一张干净的擦镜纸,用干净的毛笔蘸取浆糊均匀的涂于擦镜纸的两面;取另一张擦镜纸,用毛笔蘸取浆糊,不均匀的较厚的涂在上面,晾干后即成。

说明:使用擦镜纸作淀粉的载体的原因:擦镜纸纤维的含量高,韧度好,杂质少,不易坏,吸附淀粉的能力强;唾液对纤维不具有分解能力;纯白色,有利于观察颜色的变化。

2、将制好的淀粉纸裁剪成1厘米宽,4厘米长的长条,高温灭菌后备用。

3、取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置于烧杯中待用。

4、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取出一张涂抹均匀的淀粉纸放入口腔中,待浸透后取出,用镊子贴于1号试管的内壁;取出另一张涂抹均匀的淀粉纸,用滴管滴入清水,使其浸透,用镊子贴于2号试管的内壁;再取一张涂抹不均匀,较厚的淀粉纸放入口腔中,待浸透后取出,用镊子贴于3号试管的内壁。

5、将三只支试管握于手心,注意握住贴有淀粉纸的部分。

6、8分钟后,分别用滴管向淀粉纸上滴入两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各自的颜色变化。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1号中没有变蓝,说明1号中的淀粉被分解了;2号试管中变蓝,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消化。

3号试管变蓝了,说明淀粉的分解还需要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等物理性消化。

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分解作用,在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下,淀粉在口腔中将会被初步消化。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引言消化是人体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唾液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进一步了解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对人体消化系统的认识。

实验目的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分析唾液对淀粉消化的作用机制;3.提出实验结果的教学反思。

实验方法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2.将一定量的淀粉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制备淀粉溶液;3.将一定量的唾液涂抹在手背上;4.将手指蘸取淀粉溶液,然后涂抹在涂有唾液的手背上;5.观察并记录涂抹后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以看到涂抹了唾液的地方,淀粉溶液发生了变化。

最初的时候,手背上的淀粉溶液呈现出蓝色或透明的颜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区域逐渐变成了淡黄色。

这表明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发挥作用,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

实验讨论唾液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其中重要的成分之一是淀粉酶。

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的酶类物质。

当淀粉溶液与唾液中的淀粉酶接触时,淀粉酶能够加速淀粉的分解过程,将其分解为较小的糖类分子。

这是由于淀粉酶能够将淀粉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生葡萄糖和低聚糖。

通过本次实验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

这一结论与我们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了解是一致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够感受到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当我们咀嚼食物时,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作用,将淀粉分解为可供身体吸收利用的简单糖类分子。

教学反思在本次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了解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锻炼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然而,本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简单地展示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并未涉及淀粉消化的更详细的机制和唾液对其他营养物质的作用。

为了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实验探究。

于都县第七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于都县第七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1)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2)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动手实践、与人合作的能力。

1.2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1.3 教学难点: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整个实验过程的完成,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课前准备: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方法.用于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效果很好。

方法步骤如下:一、制备淀粉浆糊取1克干淀粉,加清水100毫升,调和均匀.搅拌煮沸,制成浆糊,冷却备用。

如无烧杯等,用干净的小锅也可。

二、制备淀粉纸把滤纸(或白报纸)放入浆糊中浸湿,捞起,贴在干净的玻璃或其它物体的平面上,晾干后揭下,贮存备用。

实验用具:自制的淀粉纸、碘液、滴管、塑料袋、彩笔等。

实验过程1、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提问,由平时吃馒头时,细细咀嚼会觉得有甜味,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否淀粉发生了变化?(2)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3)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教师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并根据实验步骤去验证。

实验步骤1、分别用唾液和清水浸湿淀粉纸分组实验:每个学生发给淀粉纸条两条,其中一条用唾液完全浸湿;另一条用清水完全浸湿,作为对照(唾液也可直接滴在纸条上)。

2、保温.恒温5分钟:将上述两纸条分别放入两个小塑料袋中,作好标记如A、B,折转袋口。

将塑料袋放进37度恒温箱中(也可在贴身的衣袋中,或夹在腋下,以接近体温的温度保温5分钟已足。

如气温较高,(则不必放于衣袋或腋下)。

3、加碘液(或稀释碘酒)观察实验现象:取出两纸条,分别滴加碘液,浸润两纸条,观察纸条颜色变化。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及原因实验说明:实验步骤修改的原因:l、根据教材要求,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这一实验,反应必须在37℃的水浴中 20~30 min。

生物实验报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生物实验报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WORD 格式可以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
生物实验报告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班级_________组别_________日期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
实验目的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材料用具:
一次性漱口杯、凉开水、脱脂棉、小烧杯、量筒2支、试管2支、试管架、1%淀粉溶液(煮沸配制)、滴管、碘液、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火柴(或恒温水浴锅)
实验步骤:
1.准备
①用凉开水将口漱净
②收集唾液:口含一团脱脂棉,片刻后用镊子将脱脂棉取出,将其中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备用
2.设计并实施实验
③用量筒分别量取2ml 淀粉溶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④用量筒分别量取2ml 清水和2ml 唾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⑤充分振荡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水浴约5—10
分钟,同时取出两支试
管,稍冷却
⑥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加 2滴碘液,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
3.记录实验 记录实验结果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结束实验 整理和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
实验报告:
请完成下列表格
现象
淀粉检验 结论 材料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对照组

)+ ( )。

初一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探究试验题。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1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2号试管起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

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填“有”或“无”)必要。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消化,又能进行消化。

【答案】(1)2ml清水(或等量清水);对照;(2)1和3;(3)1;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4)无;(5)物理;化学(二者可颠倒);【解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和3号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里应加清水,这样就与1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1号试管和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3)1号试管中,馒头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4)设置4号试管是多此一举,因为1号试管和3号试管已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况且4号试管的设置若与1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会出现两个变量(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设置原则.(5)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对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是化学性消化;因此口腔对食物既能进行物理性消化,又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考点】此题考查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5分)(1)在图中所指示的A、B、C中,表示粗准焦螺旋的是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实验_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七年级生物实验_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一、实验目的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了解消化系统中唾液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复杂的多糖类物质,而唾液中含有一种消化淀粉的酶,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分子量较小的麦芽糖,从而实现对淀粉的消化。

三、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滴管、滴管架、白糖溶液、盐水、淀粉溶液、硫酸铜溶液、酒精、火柴、滴漏、移液管、显微镜、玻璃棒、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清洗实验器材。

b.分别准备好白糖溶液、盐水溶液和淀粉溶液。

2.实验一:观察淀粉的特性。

a.取一个小瓶,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

b.取一滴滴加玻璃棒尾端的淀粉溶液,在滤纸上滴一滴。

c.将滤纸放置于滴漏中,用酒精擦拭玻璃棒尾端的淀粉溶液。

d.静置片刻,观察滤纸上的淀粉溶液是否变成蓝色。

3.实验二:观察淀粉消化作用。

a.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并标记为“试管A”、“试管B”和“试管C”。

b.在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溶液。

c.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盐水溶液。

d.在试管C中加入适量的唾液,通过滴管加入,然后立即加入相同的淀粉溶液。

e.摇匀试管A、B和C,然后放置一段时间。

f.取出试管A、B和C,用试管夹夹住试管,观察淀粉的消化情况。

4.实验三:观察淀粉消化的细胞学现象。

a.取一滴入玻璃盖上的淀粉溶液,滴到显微镜玻片上。

b.立即加入相同量的唾液,用玻璃棒快速搅拌,然后用滴管向混合液中加水。

c.用显微镜观察并描摹淀粉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学现象。

五、实验结果1.实验一:淀粉测定:淀粉溶液在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变成蓝色。

2.实验二:观察到试管A中的淀粉完全消化,变成透明液体;试管B 中的淀粉未发生消化,保持原来的状态;试管C中的淀粉部分消化,呈现有些透明的状态。

3.实验三:观察到淀粉在加入唾液后快速溶解,并形成一些疏松的细胞学结构。

六、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一的结果表明,淀粉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会变蓝,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淀粉;2.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加入唾液的淀粉溶液发生了部分消化,而加入白糖溶液的淀粉溶液完全消化,说明唾液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3.实验三的结果显示,唾液能迅速地将淀粉溶解成麦芽糖,并形成一些细胞学结构。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附解析经典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附解析经典

2022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附解析)经典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试管加入物质37℃水浴滴加碘液①淀粉糊2mL+唾液2mL10分钟2滴,摇匀②淀粉糊2mL+清水2mL10分钟2滴,摇匀③馒头块+唾液2mL10分钟2滴,摇匀(1)将试管①和试管②进行对照,该生物兴趣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要放入37℃的温水中水浴10分钟的原因是_____。

图中A、B、C都用同样大小的馒头块处理,都放在37℃的温水中水浴10分钟后滴加碘液,这样做是为了_____。

(2)分别向冷却后的3支试管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①、②,③三个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

对于①号试管出现的实验现象,你解释的原因是_____。

(3)该实验能得出结论:淀粉的消化与_____都有关系。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人在感冒发烧、没有食欲,即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是否有影响,需要设置④号试管,应该在表中几号试管的基础上怎样设置?_____2.下图是我国营养学家建议居民一日三餐对各类食物的摄取比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中,Ⅴ所占的比例最大,这是因为(________)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维生素(2)1913年,俄罗斯“圣虎克号”的船员们在航行途中患了一种疾病,他们牙龈肿胀,容易出血。

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可知,图中__________(填标号)类食物能防治这种病。

(3)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请你从图中选取合适的食物__(填标号)。

(4)位于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中最顶层,应该少吃的一类食物是(_________)A、水果、蔬菜类 B、动物性食品 C、谷物类 D、油脂类(5)下列饮食习惯合理的是(_________)A、经常吃“洋快餐”B、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C、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D、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3.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答题:(1)“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的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在消化系统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①]________,在此部位中,唾液里的________会将该营养成分分解成麦芽糖,所以当我们细嚼米饭时会觉得有甜味。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对照组
未加入唾液的淀粉样品,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果分析
实验组淀粉含量降低,说明唾液中的 消化酶能够分解淀粉,实现消化作用 。
对照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没 有消化酶的作用,淀粉未被分解。
对理论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实际应用价值
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有助于指导人们合理安排饮食,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控制淀粉摄 入的人群。此外,对于口腔健康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唾液分泌不足或消化酶活性降低可能影响淀 粉的消化,进而影响营养吸收和口腔健康。
唾液对淀粉消化过程的调节
唾液分泌量受到神经和 体液因素的调节。
当食物进入口腔时,通 过神经反射可以刺激唾 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
此外,一些激素和神经 递质也可以调节唾液的 分泌量,从而影响淀粉 的消化过程。
除了调节唾液分泌量外 ,神经和激素还可以调 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淀粉的消化效 率。
05 实验设计与方法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 化作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唾液的生理功能 • 淀粉的消化过程 •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生物学和生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淀粉是食物 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其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对于能量供应和身体健康具 有重要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在设定的时间点,使用离心机将淀粉 颗粒与消化液分离,收集上清液。使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中淀粉的含 量。
数据分析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的 淀粉含量变化,分析唾液对淀粉的消 化作用。

中考专题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

中考专题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

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1)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一小块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甲、乙两试管.第二步:向甲、乙两试管分别注入2mL 清水和唾液,搅拌均匀.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8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稀碘液,摇匀.第四步:观察并记录试管中的颜色变化.(2)预期结果:乙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了.(3)预期结论: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实验过程中,向甲试管加清水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2)、(3)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消化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可使碘液变蓝色.甲试管注入的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变蓝;乙试管注入了唾液,试管内的淀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不变蓝;该实验说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故答案为:(1)清水;(2)乙;(3)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注意找出实验设置中的变量和对照实验.知道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遇到淀粉变蓝色.2.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甲、乙两个探究方案如下:(每套培养皿中放等量来自同一木头的锯木屑,且保持湿润.)方案分组培养皿锯木屑是否灭菌处理是否接种细菌培养环境方案甲A组一套5克灭菌不接种无菌条件B组一套5克不灭菌不接种自然环境方案乙A组一套5克灭菌不接种无菌条件B组一套5克灭菌接种无菌条件请分析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方案乙更能说明问题,并简述理由: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考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设计.解答:解: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设置是否存在该种细菌,方案甲内不能确定细菌种类.方案二中单一变量为是否接种该种细菌,同时控制环境条件是无菌条件保持了变量一致.故乙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因其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故答案为:乙;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3.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了如下实验: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Ⅱ、取3克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③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1)该实验尽管用了三支试管,但必须每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进行对照.(2)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咀嚼作用.(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一组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4)10分钟后,滴加碘液,①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分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据此解答.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中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咀嚼作用.(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一组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4)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③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没有被完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也变蓝色.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答案为:(1)对照;(2)咀嚼;(3)唾液;(4)①;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4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蒸馏水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在4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米饭变甜是因为唾液中的某种物质吗?
2. 做出假设
做出假设。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后做出假设:
米饭变甜可能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米饭只起到了物理性辅助
消化的作用。
3.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
。 学生学习思考“实验指导”中导
学问题:①如何获取淀粉溶液?②如何获取唾液?
生物·教学研究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以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为例
福建龙岩市第五中学(364000) 沈素芳
[摘 要]以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的实验为例,
从实验探究、
设置问题情境及构建思维导图三个方面阐述学生科学思维
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科学思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生物科学素养
实验的探究目标比较简单,而真正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
验探究设计的能力及观察、思考、动手、合作的能力,训
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本节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以“科学探
究的一般过程”为依据,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原
则,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验指
导”

思考导学问题、
上网查阅资料、
小组合作等途径自主
设计探究实验,全程参与完成实验探究过程。教师只是
实验分析、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全班 8 个小组,实验结果与
预测完全相同的有 5 组,实验结果与预测不同的有 3 组。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与交流、重新实验与论证,分析出实
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淀粉溶液浓度偏高;滴加的唾液量
不够;实验操作不规范,唾液滴至试管壁上或没有摇匀

淀粉消化实验报告

淀粉消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 了解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 掌握实验设计、操作和结果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多糖,在人体内需要经过消化酶的作用才能被分解为葡萄糖,供人体吸收利用。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从而促进淀粉的消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馒头碎屑、唾液、清水、碘液、玻璃棒、试管、37℃温水。

2. 仪器:水浴锅、酒精灯、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将馒头碎屑、唾液、清水分别加入三个试管中,标记为A、B、C。

2. 将A、B试管中的混合物充分搅拌,放入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

3. 取出A、B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4. 将C试管中的混合物充分搅拌,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5.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A试管:滴加碘液后,颜色不变蓝。

- B试管:滴加碘液后,颜色变蓝。

- C试管:滴加碘液后,颜色变蓝。

2. 结果分析- A试管: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故A试管颜色不变蓝。

- B试管: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故B试管颜色变蓝。

- C试管:馒头碎屑在清水中,淀粉没有被消化,遇碘变蓝,故C试管颜色变蓝。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 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A试管颜色不变蓝的原因是什么?- A试管颜色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 实验过程中,B试管颜色变蓝的原因是什么?- B试管颜色变蓝的原因是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

3. 实验过程中,C试管颜色变蓝的原因是什么?- C试管颜色变蓝的原因是馒头碎屑在清水中,淀粉没有被消化,遇碘变蓝。

查补易混易错点05 人体的营养-【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点05  人体的营养-【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05 人体的营养人体营养主要介绍了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并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整个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探究生活中常见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在食物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探讨不同食物间营养成分的差异,了解不同类型食品中营养成分及其含量情况,从而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二)论述了一个重要概念,即食物必须经过物理和化学等一系列复杂变化,才能被我们人体吸收和利用。

为这一复杂进程提供大面积反应场所的正是人体的消化系统。

这部分内容将演示实验与探究活动结合,清楚地展示了消化和吸收的全过程,最后突出小肠在人体吸收中的重要地位。

(三)主要学习合理膳食的概念和意义,以及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营养状况。

因此,这部分既是本章内容的小结,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是对本章内容的拓展和升华。

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6大类营养物质,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不同。

而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随着对食物营养的深入认识和食品搭配的不断探索,人们的饮食观念越来越理性,饮食方式越来越科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希望有更多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出现在餐桌上。

人体的营养这部分知识内容也是学生了解人体物质的运输、人体能量的供应和代谢废物排泄的基础。

在考试中,常结合人体的呼吸、循环、泌尿等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较大的试题进行考查,难度较大。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发挥作用的主次不同:蛋白质以供给原料为主,糖类以供给能量为主,脂肪是储备能源。

它们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

(2)脚气病≠脚气:脚气病是缺少维生素B:引起的,脚气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两者的病因和症状都不同。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含解析)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含解析)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表,结论错误的是()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时间碘液检测1淀粉糊+唾液37℃10分钟不变蓝2淀粉糊+胃液37℃10分钟变蓝3淀粉糊+唾液0℃10分钟变蓝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下列物质中,不能被在消化道被直接吸收的物质是()A.水B.无机盐C.维生素D.菜油3.我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明显增多,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B.青少年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C.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饮食无需定时定量D.青少年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以满足对维生素的需求4.我国人民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65%来自糖类,18% 来自脂肪,12%来自蛋白质.现有一男生,日热量供应量为12540千焦.请问,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应为多少克?()A.87.74B.35.1C.38.67D.26.325.要预防夜盲症,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食用()A.动物肝脏和胡萝卜B.水果和蔬菜C.黄瓜和番茄D.鸡、鱼、肉、蛋6.李敏近期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医生说他可能缺乏维生素C,建议他多吃()A.新鲜蔬菜和水果B.鱼、肉C.米饭、奶粉D.奶油、巧克力7.几百年来,长期在海上航行的船员经常遭受坏血病的困扰,但只要多吃柑橘,坏血病就能很快治愈.这是因为柑橘中含有丰富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A.水B.氨基酸C.葡萄糖D.淀粉9.在消化道中,催化蛋白质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消化酶来自于()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肠腺④胰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二、多选题10.(多选)关于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做法合理的是()A.合理膳食,按时用餐B.饭后应立即进行体育锻炼,以帮助消化C.食物多样,营养均衡D.霉变粮食应反复冲洗干净再食用以节约粮食11.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对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的消化道的部位是()A.胃B.口腔C.小肠D.肝脏12.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个高峰期。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要点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要点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淀粉在口腔中已经开始被消化。

2.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针对实际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验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收集唾液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本节探究活动以“分组探究”模式开展,因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关键有三步:一是制备淀粉糊并取定量;二是收集唾液;三是水温调节控制。

所以我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每人做一步,这样既可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探究又可节省时间。

该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淀粉糊的制备、唾液的收集方法由教师提供并指导学生完成。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淀粉糊的浓度不宜太大,以免消化不完全。

还应给学生解释不同人的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不等,为确保淀粉消化完全,收集的唾液应尽可能纯一些,这样就要求学生在收集唾液之前要漱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地处太行山脚下,教学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简陋,但我校为重点中学,教学设施与本县其他学校相比又较为优越,但还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探究需求,只能以小组探究模式展开,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探究的内容也要受到限制,不能一课多探。

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求知欲望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回答问题踊跃,但学习方法相对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发现问题。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技能,提高了组织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交流协作精神。

假设的提出、方案设计和验证假设等是教师引导的结果,也是学生利用科学研究方法主动探究的结果。

学生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能够利用这种方法和已有的知识,主动地探究自然的奥秘,了解生物的习性和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从小就培养适应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酒精灯、试管、滴管、10%淀粉溶液、碘液、椰胶贴、小刀、生物实验杯、吸管、滴管管,100ml容器、蒸馏水、苏打水、牛奶、咖啡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碘液装入滴管管中,准备酒精灯;在10%淀粉溶液中加入1滴碘液,溶液变成蓝黑色,表示淀粉未消化完成。

将试管标记为“试管A”,将10ml的淀粉溶液倒入试管A中。

将另一个试管标记为“试管B”。

这样可以对照观察是否淀粉有消化。

2.实验操作:通过倒数滴加唾液,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每隔1分钟倒掉一部分淀粉溶液,然后在实验管中加入适量的新鲜唾液。

在加入唾液后,将试管放入酒精灯中加热2分钟,用以模拟体温。

将实验进行到试管A的淀粉片段开始变透明为止。

定时约30分钟。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淀粉的颜色变化并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在实验开始时,淀粉溶液颜色为蓝黑色。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试管A中的淀粉开始逐渐变透明,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起作用,将淀粉分解为糖类。

而与试管A相比,试管B中的淀粉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其他有趣的现象:当淀粉被蒸馏水溶解后,淀粉并没有被完全消化;用牛奶和咖啡代替淀粉,唾液没有起到消化作用。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糖类,从而起到消化作用。

如果唾液没有起到消化作用,淀粉会继续保持蓝黑色。

此外,我们还发现唾液只能消化淀粉,而不能消化其他物质,如牛奶和咖啡。

实验结论:唾液能够分解淀粉为糖类,起到消化作用。

实验拓展:你可以将本实验与其他实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究唾液对其他食物的消化作用。

例如,你可以尝试将唾液与蛋白质(如鸡蛋)、脂肪(如油脂)等进行反应,观察唾液是否能够消化这些物质。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小心使用酒精灯,以防烧伤。

2.实验中的玻璃器皿要小心操作,以免破裂或受伤。

3.使用勺子或吸管时要小心,以免划伤口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根据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
唾液的分泌 牙齿的咀嚼 馒头变甜与____ ______、___ ______和 舌头的搅拌 有关。 __________
吃馒头过程中产生的甜味物质是什么呢?
到底是什么物质使馒头发生了成分的改变? 唾液淀粉酶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7度温水中
试管 1 操作设计 现象 结果分析
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 淀粉发生了变 搅拌 不变蓝 化 馒头碎屑+2ml清水 +充分 搅拌 变蓝 部分 变蓝 淀粉没有发生 变化 仍有淀粉存 在
2
3
馒头块 +2ml唾液+不搅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口腔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淀粉 口腔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呢? 2 1、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2、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 作出假设 3 、如果是这样,他们各起什么 拌有关。 1、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没有 作用呢? 3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 甜味的 ,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 制定计划 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 味。 2、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实施计划 3、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 都是在口腔中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 约是37℃。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4、设置对照试验必须遵守单一变量原 则。
牙齿的咀嚼只能使馒头变碎变细小,通过舌的搅拌可以充 2、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分地与唾液混合,但并不会使其中的淀粉变成麦芽糖,这 样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可以使淀粉这样的复杂大分子 分解为较小的分子麦芽糖温水中?为什么 要放5—10分钟?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 与2毫升 清水搅拌 混合。 馒头小块 与2毫升 唾液不进 行搅拌。
放入37℃左右 的温水中5—10 分钟。
各加2滴碘液, 摇匀。
1、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 水中? 2、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3、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 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