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财政支出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分类的经济意义:
1.购买支出对资源配置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而转移支
出则相反。
2.购买性支出中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体现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
较强的效益约束,而转移支出的效益约束较弱。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结构 取决于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中央与地方的谈判情况。
这类支出主要包括:各种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以及国防行政支出。
转移性支出Baidu Nhomakorabea
是指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包括社会保险支出、抚恤、救济、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
特点:财政支出未得到等价的补偿,即政府付出资金,却无任何所得。 这类支出是否形成对市场的压力取决于获得支出的企业和个人是否进一步将所获得 的货币使用出去。从财政支出环节看它并未形成市场需求。
损状态,却提供了较多的社会需要的基础性产品或服务。
政府需要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既能保证充分提供公共物品,又能提高政 府支持的效益。
第四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一、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
财政收支过程,就是将一部分资源集中到政府手中并由政府支配使用。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在集中资源时,首先应当考虑:将有限的资源集 中由政府或微观经济体支配,何者更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不言而喻,只有当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能够发挥更大效益时,政府占有资 源才是对社会有意的。 所谓效益,就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 系。所费就是物化劳动和或劳动的消耗和使用;所得就是有目的的实践活 动所得到的有用效果。
价 格
S
P E d1 d2 d3 O Q 数量 D
图2-1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求的两个系统:市场和政府 一般而言,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因为市场要求利 益边界的精确性 免费搭车现象使得共物品不适于通过市场买卖方式提供 政府的运行机制决定了政府可以解决好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政府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纯公共物品 需要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第三节 公共生产和公共定价
一、公共生产与公共物品提供
公共生产的地位和类型 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位,宜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制改造 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
二、公共定价
1.什么是公共定价?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也不是全部无偿的,也存在一个出售价格和收费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个人对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等于每
个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即通过垂直相加求得。
d1、d2、d3是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D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公共物品的市场供应曲线可以由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示:S曲线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公共物品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Q是社会有限资源下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产量 P是边际成本。 西方学者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来评定经济建设项目,公共选择理论
功能分类体系更为清楚的反映政府各项功能活动,是财政收支分类
改革的核心 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类级科目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如:国防支出、外交支出、教育支出、科 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等 款及科目反映为完成政府某些活动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如:“教育”类下 的“普通教育”支出 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事项,如“水利”款下的 “抗旱”、“水土保持”等。
结构分析: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国家,政府较少参与经济活动,财政收入比较充裕, 财政职能侧重于收入分配和稳定职能,因此,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往往与购买支出平分秋色;发展中国家政府较多参与经济活动,收入匮乏,购 买支出所占比重较大。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购买支出 45.2% 61.5% 转移支出 41% 22%
一、财政支出分类 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三、公共生产与公共定价
四、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一、我国财政收支分类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改革前的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体系是由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存在
三点问题:
首先,不能如实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活动; 其次,现行预算科目未包括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收支; 最后,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的指标体系不一致 。
2.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无论纯公共定价还是管制定价,都涉及定价水平和定价体系两个方面 定价水平:是指提供每一个单位的物品和服务的定价(收费)是多少。 定价体系:把费用结构和需求结构考虑进来的各种定价组合。
定价方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 ① 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 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法。 ② 理论上,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是最理想的定价方法,但会使企业亏损,长期 会很难保质保量提供公共物品。 ③ 为了使企业保持收支平衡,公共定价一般要高于边际成本的平均成本定价 二部定价方法: ① 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 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② 二部定价法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二合一的定价体系,反映成本结构的定价 ③ 现今几乎所以受价格管制的行业都采用二部定价法(电力、煤气、自来水等) 负荷定价法: 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例如阶梯电价。
3.微观经济体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并无交换发生。前者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后者则是软 的。前者微观经济体的受益取决于市场供求、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后者 取决于同政府的讨价还价能力。 结论: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支出所占比重大时,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 就大些,政府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 当转移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的问题。
含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 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公共定价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 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着竞争性 行业的价格(金融,教育,农业,医药等)
厂房、机械设备、修建铁路等生产性支出,也包括建办公楼、买汽车、打印机等非 生产性的支出。 特点:他的消耗讲形成供一年以上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 补偿方式:税收(意味着本期享用付出的代价),国债(未来享受未来付出代价)
净贷款:贷款总额减去还贷数
三、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
购买性支出
亦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 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国家投资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前者如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 对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特点:政府支出时获得了等价的补偿,即财政付出资金后取得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来实现国家的职能。 在这种性质的指出安排中,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活动,它 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公共物品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传统理论认为,公共物品的领域是政府机关和公共部门专断的活动 1974年,科斯提出了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英国灯塔) 美国大学教授泰勒· 柯文,认为市场经常采用变化多端的方式解决公共 物品供给问题 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实践:美国的“私人监狱”、“私人警察”,中国 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BOT”“PPP”等。
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实际是按照支出产
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经常性支出: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
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特点:他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收益。 补偿方式:税收
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如建筑
单 价
Pm G
Pat F Pmt O 图2-2
I H E D MR C B A 数量 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 AR MC AC
比较三种定价情形,可得:
产量按边际成本定价时的OA>按平均成本定价的OB>按利润最大化定价的OC; 价格则相反:按边际成本定价的Pmt<按平均成本定价时的Pat<按利润最大化 定价时的Pm 若公共事业部门按照利润最大化定价,此时价格为Pm,而满足社会需要的产 量只有OC,产量远低于社会可能提供的公共事业部门产量OA,意味着资源 未被充分利用。 若按照边际成本定价,价格为Pmt,满足社会需求的产量最大,企业处于亏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原则是否适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消费? 有学者认为,知晓了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根据供求分 析法得出公共物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个人需求的市场需求曲线是讲统一市场的所有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 而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则不同。
政府的支出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效益存在着重要的差别:
① 两者计算所得和所费的范围不同。微观经济主体只计算发生在自身范围内的 直接的和有形的所费和所得,政府支出不仅要分析直接的和有形的,还要分析长 期的、间接的、无形的所费和所得。 ② 两者的选优标准不同。微观经济主体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不可能选赔钱方 案;政府追求的是整个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局部的亏损是可能的,在提高财政支 出使用效益的过程中,政府需处理极为复杂的问题。
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并从编制2007年
预算开始实施
新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本科目设计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公开透明 第二,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 第三,便于操作
改革的主要内容:收支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指支出经济分类
二、我国现行财政支出分类
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3.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自然垄断行业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AC)呈递减的趋势; 如令价格Pmt=边际成本(MC),则产出为OA,该部门蒙受PmtDEF的亏损; 由市场定价,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价格为Pm,产量为OC,
利润为GHIPm; 如以平均成本(AC)定价,平均收益等于价格,价格为Pat,产量为OB, 无利润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准公共物品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如桥梁、道路 第二类是有外部效应引起的,如基础科研成果,医疗保健 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政府授权经营。 2.政府参股。如道路、桥梁、个、铁路、港口、机场 3.政府补助。如教育、卫生服务、高技术产品开发补贴,补助方式 包括:补贴、贷款贴息、减免税等 4. 政府购买服务。给排水、垃圾处理等
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在全 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下降,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从1978-1985年,从2.7%上升到32.9%。说明资源配置职能减弱,收入分配职 能增强。 从1986-1996年,转移支出又有所下降,原因是在转移性支出中占有较大比 重的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有所控制,财政支出不断优化的一种表现。 1996年以后由于债务的还本付息急剧增加,转移支出又开始升回,到1998年 已达32.1%。 今后随着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这一类支出比重还会加大。
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三个层次: 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是比较困难工作: 缺乏共同性:效益或成本有很多难以用市场价格或货币单位来计量 存在隐性:效益或成本不是直接体现出来的,有些效益是无形的 长期性:效益或成本具有较长的影响周期,甚至影响下一代 长短期效益的差异:不同支出项目有不同的短期、长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