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笔试科目《旅游学概论》(可编辑修改word版)
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1、旅游学研究对象:主体-旅游者;媒介-旅游业;客体-旅游资源。
2、早期的旅游学研究;集中在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美国,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问题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文献:1899年,波迪奥(意大利),《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动及其花费》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系统剖析论证1927年,马里奥蒂(意大利),《旅游经济学讲义》。
3、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它目的,暂时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前往外地他乡的旅行以及在该地的逗留活动。
4、旅游活动的构成条件:1、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2、异地性: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3、暂时性:不超过一年4、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政治和经济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5、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2、商务旅行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6、产业革命对现代旅游的影响:加速城市化发展;改变工作性质;阶级关系新变化;技术的进步。
7、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需求方面: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给方面: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目的地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
8、大众旅游:大众化旅游:旅游活动的参加者范围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大众型旅游: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模式。
大众性旅游的功过:功:帮助人们解决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安全感障碍;节省开支过: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9、季节性产生的原因:旅游目的地自身方面一气候条件;客源地方面一出游目的,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我国旅游活动季节性波动不大的原因: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吸引外国旅游者的大部分是历史人文资源。
【2024版】旅游学概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一讲(1学时)第一节关于《旅游学概论》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一)什么是旅游学?1、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
二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总体情况是研究历史短、队伍年轻、学科构成不完善,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因此与国外的旅游研究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国外旅游学研究(1)从单科独进的分散研究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这是旅游学研究最重要的一个演化特征。
(2)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
(3)从研究的领域来看,对国际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国内旅游的研究,对第三世界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发达国家旅游的研究。
国内旅游学研究(1)中国的旅游研究主流仍是“应用导向”和“热点导向”,它表明了旅游学术队伍的不成熟。
(2)与国外的旅游学术研究相比,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差距。
(3)国外研究已深入到旅游现象的细部,而我国还停留在做大文章,框架宏大,内容平常,缺乏科学实证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上。
2、研究对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旅游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极其复杂的,它包括:旅游作为一种人类经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旅游作为一种财源;旅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旅游作为一种行业六个基本方面。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3、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旅游学是一门跨学科。
但是,目前的旅游学还不成熟,用衡量是否构成一个学科的标准去考察,它还有不完全具备的地方。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可编辑修改word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旅游理论研究中,通过对旅游发展的常规道路和非常规道路的成功经验的分析,寻找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个案法;C.模式分析法;D.社会统计法;E.归纳法2.古波斯帝国修建的第一条公路称为 [ ]A.驰道;B.御道;C.直道;D.神道;E.国道3.中国最早开办的旅行社的名称是 [ ]A.华侨服务社;B.中国旅行社;C.现代旅行团;D.踪萍旅行社;E.友声旅行团4.探亲访友在各类旅游动机中应属于[ ]方面的动机A.身心;B.文化;C.社会;D.经济;E.休闲5.现代旅游与古代旅游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无专业化生产与经营的旅游 [ ]A.服务;B.技术;C.设施;D.知识;E.资源6.我国规定,国际旅行社应交纳的质量保证金不得少于 [ ]A.30 万元;B.60 万元;C.90 万元;D.120 万元;E.150 万元7.现代旅游活动所利用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安全性最好的是 [ ]A.轮船;B.飞机;C.火车;D.汽车;E.缆车8.住宿业的本质产品是 [ ]A.客房;B.生活环境;C.设施设备;D.场地;E.服务9.20 世纪60 年代,“分时住宅”首先兴起于 [ ]A.法国;B.英国;C.美国;D.瑞士;E.西班牙10.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对象是 [ ]A.旅游价格;B.宣传方法;C.客源;D.服务质量;E.旅游资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旅游三要素中的主体可包括 [ ]A.旅游者;B.访问者;C.旅游对象;D.旅游交通E.旅行社2.下列人中属于我国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国际来华旅游者有 [ ]A.驻华使馆人员;B.来华登ft的日本运动员;C.驻华新闻记者;D.参加广交会的外国商人;E.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3.属于余暇的时间包括 [ ]A.看电视时间;B.自学外语时间;C.上下班坐车时间;D.郊游时间E.家务劳动时间4.旅游资源的变化性主要指 [ ]A.生态环境的变化;B.管理体制;C.资源体的自然损耗;D.旅游地的扩建;E.资源吸引力的变化5.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 ]A.交通;B.管理体制;C.政策;D.社会安定程度;E.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6.人们习惯上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所包括的四个方面是 [ ]A.服务态度;B.服务技能;C.服务项目;D.消费档次;E.价格低廉7.在非主要交通工具中,缆车的主要优点有 [ ]A.运载能力大;B.减少环境污染;C.占地面积小;D.消费价格低廉;E.减少植被破坏8.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包括 [ ]A.机场吞吐量;B.住宿业建设水平;C.旅游资源数量;D.服务质量;E.当地人的好客程度9.住宿业建设在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方面需要注意解决的矛盾是 [ ]A.民族化与现代化;B.便利性和低价位;C.高档次和艺术性;D.简朴性和多样性;E.实用性与艺术性10.国际旅游者首先选择近距离地区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比较经济花费较少;B.能当日往返;C.连续假日较短时也可出游;D.交通便利,易于掌握旅游时间;E.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上比较接近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1.旅游是集化交往模式和化交往模式优点的积极而健康的交往。
(完整word版)旅游学概论知识要点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为什么?答:不属于。
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人们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说明他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不属于现金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游活动需要是如何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旅行外出远远不是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的商贸目的,出于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与接触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在其有关研究报告中曾经指出的那样,“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3 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⑴ 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⑵商贸旅行在旅游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⑶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4、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⑴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的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
⑵工作性质的变化,势必会促使劳动者强烈要求休假,以获得喘息和休整的机会。
⑶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得经济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
⑷运输条件的变化,蒸汽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5、铁路运输的出现为何会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答:(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广6、分析二战后来也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⑴世界人口的增加意义:成为战后旅游需求规模迅速增长的客观基础。
⑵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意义:对旅游活动的迅速恢复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
⑶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意义:不仅意味着旅行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
⑷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意义: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出游人数大为增加,也使得出游距离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成为可能。
【2024版】《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三、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
通过学习与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通过旅游学概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以及旅游活动的历史、定义、特征、分类、发展特点及趋势,对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及其主要行业应有的基本认识;了解旅游组织作用,以及重要国内外旅游组织基本情况;理解旅游市场的含义、市场细分及其标准、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基本情况规律;学会全面辩证分析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一)知识目标通过旅游学概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以及旅游活动的历史、定义、特征、分类、发展特点及趋势,对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及其主要行业应有的基本认识;了解旅游组织作用,以及重要国内外旅游组织基本情况;理解旅游市场的含义、市场细分及其标准、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基本情况规律;学会全面辩证分析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二)能力目标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对实际旅游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通过问题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掌握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广泛阅读了旅游相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三)素质目标(人文素质目标)本课程通过多学科角度认识旅游,广泛阅读,案例分析等突进,培养学生较宽泛的综合人文素质、综合辩证思维素养,培养紧跟旅游时代变化创新,不断进取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教学方法使用和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团队职业素养,激发爱国情操和使命感。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卫生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勤洗手、戴口罩等)。
五、课程内容(一)课程设计思路《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旅游本质的内涵及其发展表现分类分为四大板块:旅游的历史发展、旅游活动基本概念与分类、旅游活动构成或参与要素、旅游活动的影响。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复试)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复试)◆考试大纲模版: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题型比例1、问答与叙述题(约占50%)2、论述题(约占50%)二、其他旅游学概论一、旅游学科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考试内容旅游学科的性质旅游学科发展历程旅游学科研究对象旅游学科研究任务旅游学科研究方法考试要求1.理解旅游学科的性质;2.了解旅游学科发展历程;3.了解旅游学科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二、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考试内容人类旅行活动的产生中外古代旅行活动概况及其类型近代旅游的产生及其特征现代旅游产生的背景现代旅游的特点与类型考试要求1.了解人类旅行活动产生的条件;2.了解中国古代旅行活动概况及其类型;3.掌握近代旅游业诞生的社会背景、标志性事件、近代旅游业的特征;4.掌握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背景,现代旅游的特点、类型;5.了解未来旅游产业发展趋势;6.理解人类旅游活动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间的关系。
三、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考试内容旅游的定义旅游相近术语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活动的类型与划分依据旅游活动的特点考试要求1.了解旅游定义类型,不同角度旅游定义的目的及其优缺点,熟悉旅游的艾斯特(AIEST)定义、WTO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AIGTO(官方旅行机构国际联合会)定义;2.理解旅游和与旅游相近的术语间的异同点;3.理解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4.了解划分旅游活动的依据及其类型;5.理解并掌握旅游活动的特点。
四、旅游者考试内容旅游者的定义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形成旅游者的客观条件形成旅游者的主观条件旅游动机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征考试要求1.了解有关旅游者的各类定义,理解不同定义的目的及其优缺点;2.掌握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概念;3.掌握旅游动机及相关概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旅游动机的类型、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4.理解形成旅游者的客观、主观条件;5.熟悉旅游者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了解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征。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现代旅游,是指()以后,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A.工业革命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D.上世纪 50 年代2.()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A. 休闲旅行B.享乐旅行C.自助旅行D.野外旅行3.()一书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A.《普通旅游学纲要》B.《国家科学词典》C.《现代观光论》D.《旅游是现代人的特殊生活方式》4. 关于古代旅游,中国的传统看法是()。
A.是一种外交活动;B.宗教朝圣C.经商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5. 下列对旅游本质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B.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C. 旅游是一种自然现象D.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6.下列对旅游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为()。
A.吃、穿、行、游、购、娱B.吃、穿、住、用、行、游C.住、穿、用、行、游、购D.吃、住、行、游、购、娱7.下列对旅游资源表述正确的是()。
A.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B.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资源统称为旅游资源。
C.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D.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A.2025 年B.2020 年C.2018 年D.2022 年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A. 2012 年B.2015 年C. 2020 年D.2025 年10. 按()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旅游学概论考研题库电子版
旅游学概论考研题库电子版旅游学概论是研究旅游现象、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考研题库的电子版通常包含多种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题库中的问题和答案示例:# 选择题1. 旅游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旅游市场分析- B. 旅游者行为研究- C. 旅游目的地管理- D. 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答案:B2.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 B. 旅游者、交通工具、旅游设施- C. 旅游者、旅游时间、旅游费用- D. 旅游者、旅游目的、旅游动机答案:A# 填空题1. 旅游学中的“旅游”定义通常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旅游者、________和旅游服务。
答案:旅游目的地2. 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旅游目的地的________和可持续发展。
答案:经济利益# 简答题1. 简述旅游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答案:旅游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
2. 描述旅游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诸如生态破坏、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负面影响。
解决措施包括实施环境友好的旅游政策、推广可持续旅游、加强环境教育和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等。
# 论述题1. 论述旅游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旅游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旅游产业可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其次,旅游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再次,旅游产业可以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最后,旅游产业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电子版可能会包含更详细、更专业的问题和答案,并且会根据具体的考试大纲和要求进行设计。
考生在使用题库进行复习时,应结合教材和课程内容,全面掌握旅游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024版】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数: 32(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0)先修课程:无开课部门:管理学院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学科。
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规律。
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历史短,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二)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学的总体认识,迅速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与核心内容,从宏观上初步将旅游学各方面的知识贯通起来,会运用旅游学的知识观察和初步分析旅游活动的现象,并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也为学生今后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旅游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世界与中国旅游发展的概况和各时期旅游的特点,理解旅游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2.理解战后现代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3.掌握旅游的定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旅游业的开端,现代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难点:世界与中国各时期旅游发展的特点及旅游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
教学内容:1.旅游与旅游学;2.旅游活动的历史考察;3.现代旅游的特征;4.现代旅游的种类。
第二章旅游者教学目的及要求:1.熟悉旅游者的定义及旅游者产生的基本条件;2.掌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旅游动机形成的条件、旅游者流动规律;3、熟悉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旅游者的素质和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1.旅游者的定义与本质属性;2.旅游动机及动机的行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旅游者的概念界定、旅游动机;难点:旅游者的动机及形成。
教学内容:1.旅游者的定义及产生条件;2.旅游者的旅游动机;3.旅游者的流动规律;4.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5.文明旅游——旅游者的素质修养。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2017年,针对非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MTA考生)一、大纲综述旅游学概论为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笔试科目。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一、简答题:1.二战结束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二、论述题1.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贡献第二章认识旅游活动一、名词解释1.旅游(艾斯特A I ES T)定义2.大众旅游3.奖励旅游4.社会旅游5.国际旅游二、简答题:1.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2.解释为什么旅游具有季节性的特点3.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指标有哪些?第三章旅游者一、名词解释1.旅游者2.可随意支配收入3.闲暇时间4.带薪假期5.旅游动机二、简答题1.马斯洛需求层次学说的要点2.影响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三、论述题1.影响旅游需求的主客观条件主要有哪几方面?第四章旅游资源一、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2.生命周期3.旅游开发4.旅游基础设施二、简答题1.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2.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三、论述题1.请论述为什么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第五章旅游业一、名词解释1.旅游业2.旅游批发商3.旅游零售商4.包价旅游5.饭店连锁集团6.饭店合作集团7.旅游景点8.旅游产品二、简答题1.比较欧美国家和我国对旅行社的分类2.列举旅游产品的特点,并解释三、论述题1.论述特许经营饭店对于品牌拥有者和加盟者的主要优势第八章旅游的影响论述题:1.论述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2.旅游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三、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1.5小时,满分为100分。
四、主要参考书《旅游学概论》,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完整word版)旅游学概论简答题总结专升本,推荐文档
1、简述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2)在封建社会时期,各种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贸易经商旅行仍然占居主导地位(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
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和度假的要求(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是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其参加者多为帝王,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因此消遣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2、简述产业革命的对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2)伴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原先的随农时变化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复杂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3)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4)产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人员的流动成为可能3、简述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从需求方面来看:(1)战后人口的迅速增加,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市场(2)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刺激作用(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5)战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普遍加快(6)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的兴趣从供给方面来看:(1) 众多国家的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上所持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2) 很多目的地在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上所做的努力和投入(3) 便利而廉价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和推广4、简述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差别: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主要差别:(1)消费程度不同(2 ) 逗留时间不同(3)便利程度不同(4)经济作用不同简述旅游活动的特点:(1) 旅游活动的普及性(2)规模发展的持续性(3)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4) 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5、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需具备那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有何实际意义:(一)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1)客观条件:收入水平、余暇时间、个人良好的身体状况、家庭没有拖累等(2)主观条件:即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里动因(二)认识这些条件的意义(1)对于客观条件:旅游业是很难助人们克服的,因而旅游企业在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时必须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正确认识旅游市场的大小(2)对于主观条件:旅游业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人们的兴趣,促使其产生旅游动机,扩大客源市场6、旅游动机的类型:(1)身体方面的动机(2)文化方面的动机(3)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5) 购物方面的动机7、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1)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因素(首要)(2)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3)年龄(4)性别(5)微社会环境(即生活环境)8、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1、在全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比例最大2、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很强3、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出发时间的选择方面,拥有较大的选择自由4、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长5、由于自费的缘故,大都对价格较为敏感9、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1、人数少,但在出行次数上较为频繁2、出行是工作或业务的需要,因而不受季节的影响,其出行没有季节性3、对目的地的选择自由较小,甚至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4、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方面,较强调舒适和方便,因而消费水平较高5、在价格方面不太敏感10、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1、在出行时间上多选择节假日外出探亲2、很多家庭及个人事务的日期限制较紧3、出行的季节性较差4、对价格教敏感5、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没有选择的自由11、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2、吸引力的定向性3、垄断性、4易损性5、可创新性12、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工作内容:可行性研究的方面: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2、分析和预测市场的需求3、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4、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工作内容的方面: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13、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2、力求经济的原则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4、统筹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14、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1、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是旅游供给的重要提供者2、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方面的第二个作用是它的组织作用3、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方面的再一贡献就是它对旅游活动的便利作用15、旅游业的基本特点:1、综合性产业2、劳动密集型产业3、涉外政策较强的产业4、脆弱性产业16、旅行社的作用:1、旅游活动的组织者2、旅游供应商的产品销售渠道3、目的地旅游业的先锋17、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1、饭店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仅限于提供食宿的场所,而已成为一种不断现代化、专业化、多功能化的商业性综合接待企业2、饭店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基地3、饭店是地区发展和创造就业的重要促进者4、饭店是旅游者和当地公众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18、饭店连锁集团的优势:1、资本优势2、技术经济优势3、市场营销优势4、物资采购优势5、管理方面的优势6、风险扩散的优势19、旅游交通的作用:1、从需求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旅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2、从供给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3、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本身也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20、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1、旅游目的2、运输价格、3、旅行距离4、旅行偏好和经验21、旅游产品的特点:1、无形性2、不可转移性3、不可储存性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5、综合性22、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1、旅游业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以及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使得其中各有关方面之间不存在自动的协调2、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国家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以何种形象出现以及这种形象的建设和确立如何,并非某一部门或旅游企业力所能及,因而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决策3、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以及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加以管理和制约4、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都需要由政府提供,因而政府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旅游业中来5、为了社会的安定,政府有必要规范社会行为,防止不良现象的泛滥6、出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考虑,政府必须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干预23、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一)需求管理手段1、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2、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3、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4、控制游客进入量(二)供给管理手段1、控制土地的使用2、对建筑物行使管制3、市场管制、4、实行特别征税5、投资鼓励政策24、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1、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2、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发产品3、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促销25、旅游的经济影响:(一)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二)消极反面的影响1、增加外汇价收入,平衡国际收支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2、有助于货币回笼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3、增加目的地的经济收入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4、流动人口的增加造成的环境污染5、增加政府税收5、漏损的出现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6、季节性限制,降低投资回报率7、增加就业机会26、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一)积极方面的影响(二)消极方面的影响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1、不良的“示范效应”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27、旅游的环境影响:(一)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二)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1、使当地水和空气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和修整2、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堵塞,造成当地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以增加3、长期大量的游客来访,会使当地的历史3、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古迹的存在寿命受到威胁4、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4、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加剧了对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及破坏5、旅游接待设施的过度开发和建设,使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28、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扩大化的措施有那些:1、端正认识2、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超负荷发展3、健全法制,加强管理4、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旅游伦理的建设29、简述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1、要是员工有做好工作的愿望2、要是员工有做好工作的本领3、要有做好服务工作的条件4、要有严格的保证措施30、简述旅游宣传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旅游宣传必须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2、针对性原则:旅游宣传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旅游者,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能收到较好的效果3、多样性原则:旅游宣传不仅要在内容上要多样化,而且应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宣传渠道,以达到反复宣传,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4、经济性原则:就是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赚大钱31、简述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1、市场营销合作集团2、物资采购合作集团3、人员培训合作集团4、预定系统合作集团32、简述旅游业在解决一国就业问题方面有那些作用;1、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必须靠手工操作,而且需要面对客人提供的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务,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2、旅游业除了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外,还提供了数量更大的间接就业机会3、旅游业的就业层次比较丰富33、简述可持续旅游的内容: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34、简述旅游在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别方面的作用;1、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2、增加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3、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为与旅游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条件5、促进当地多种经营的发展和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6、引进外资,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35、有人认为“旅游自古有之,它是最初人们的消遣活动”对此的理解是:1、“旅游活动自古有之“是一种模糊认识2、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今天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并不存在3、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旅行始于经济目的的商务旅游而非消遣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试笔试科目:《旅游学概论》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2 小时
二、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论述题
三、考试大纲
绪论
1、了解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和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方法
3、认识旅游的定义及基本属性
4、认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
5、明确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意义
6、旅游的概念、性质、特征
7、旅游活动的类型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目的;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现代旅游过渡期间的技术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现代旅游的概念;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第一节19 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第
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第
三节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第
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第
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
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
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五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其它客观因素;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划分标准和意义;各类旅游者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第二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型
第四章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第一节旅游资源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五章旅游业
1、了解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熟悉旅游业的构成;
2、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及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
3、掌握旅游业的定义、构成、旅游业的性质、特点,旅行社的定义、分类及开展业务的方式,酒店集团化经营的模式以及旅游产品的概念、旅游产品的特点等内容;
4、熟悉旅游业的“ 三大支柱” 分别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酒店的类型划分及等级,主要旅行方式及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旅游景点的定义、景点的类别及景点经营中应注重的主要问题,旅游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及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5、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住宿业的演进及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我国旅游交通的发展与问题等。
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供给作用;组织作用;便利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基本特点;旅行社;饭店与住宿业;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业的产品
第一节旅行社
第二节住宿业和饭店
第三节旅游交通
第四节旅游景点
第五节旅游业的产品
第六章旅游组织
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国家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国家旅游组织;我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概念与分类。
第一节国家旅游组织第
二节我国的旅游组织第
三节国际旅游组织第七
章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和意义;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国际旅游客流量;国际旅游客源分布;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国际旅游客流规律;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我国旅游业国际客源现状;重点客源市场的选择;我国旅游业的主要海外客源市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旅游业的出境旅游市场
第一节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状况
第三节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
第八章旅游的影响
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旅游促进接待地经济发展的理论根据
第三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四节旅游的环境影响
第五节可持续旅游发展
参考教材:《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年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