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精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两首诗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两首诗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诗歌二:《春晓》 与《春夜喜雨》
诗歌三:《登鹳雀 楼》与《望天门山 》
诗歌四:《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与《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主题比较:分 析两首诗主题
的异同点
语言比较:比 较两首诗的语 言风格、用词
特点
结构比较:比 较两首诗的篇 章结构、段落
安排
意境比较:比 较两首诗所营 造的意境及其
特点
确定比较阅读的主题和目 标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布置作业和要求,为下一节课做 好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
确定比较阅读的目标和主题 指导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两首诗的异同点 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针对不同主题和 风格的诗歌,选 择合适的比较阅 读角度
选择比较阅读的诗歌和作 者
制定比较阅读的步骤和流 程
设计比较阅读的问题和活 动
教学步骤
介绍两首诗的 作者和背景
引导学生朗读 两首诗,感受 诗歌的韵律和
意境
引导学生比较 两首诗的异同 点,如主题、 情感、表现手
法等
引导学生思考 并讨论两首诗 所表达的思想
和意义
介绍两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朗读两首诗歌,让学生初步感知 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探讨两首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教学反馈评价:是 否及时收集和处理 学生反馈,是否对 教学进行持续改进
了解学生对两首诗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比较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根据评价与反馈调整教学计划

高中诗歌比较阅读优秀教案

高中诗歌比较阅读优秀教案

高中诗歌比较阅读优秀教案教案的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诗歌的世界。

可以通过预习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初步感知。

例如,选择两首表达相似主题但风格迥异的诗歌,让学生在课前预读,并思考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深入解读。

小组成员需共同探讨诗歌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以及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等,使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隐喻等文学手法,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读者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之间的比较分析。

这一步骤是教案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层次鉴赏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如两首诗歌在处理相似主题时的不同之处、各自的艺术特色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等。

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差异。

教案还应包含创作实践环节。

鼓励学生在理解了诗歌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创作简短的诗句或仿写某位诗人的风格。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诗歌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案应设计反馈与评价环节。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

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让他们从同伴的作品中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考角度。

一个优秀的高中诗歌比较阅读教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诗歌的海洋中自由遨游,领略文学的魅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 断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 略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教学评价是否客观
评价实施
评价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评价内容: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和感悟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书面测试、小组讨论等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从理解、表达、感悟等方面进行评价
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和批判性 思维,提高学生 的审美能力和文 化素养。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 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 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 的情感和意境
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选取比较对象
选取比较对象的原则:可比性、相关性、可操作性
反思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文学鉴赏水平。
总结阶段
回顾学习目标 总结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反思
Part Six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 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 和成果进行评价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互相学习和促进
Part Five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介绍诗歌鉴赏 比较阅读的概
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 已学过的诗歌, 为后续的比较
阅读做准备
展示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和内 容,让学生明
确学习任务
通过提问、游 戏等方式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 好奇心,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活动
展开阶段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主题和情感 组织学生比较不同诗歌的异同点 指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启发学生思考诗歌的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

古诗鉴赏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鉴赏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教学媒体的选用
传统教学方法:黑板、粉笔、 教材
现代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 网络资源、教学软件
教学方法的选用原则:根据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进行选择
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结合具 体的教学案例进行说明
布置作业,让学 生进一步巩固所 学知识
归纳小结环节
归纳主题: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古诗鉴赏比较阅读的重要性。 回顾过程: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和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 可衡量
针对未达成目标的原因分析 和改进措施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恰当
教学内容是否符 合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是否与 学生实际水平相 匹配
教学内容是否能 够引发学生的思 考和探究
教学内容是否能 够培养学生的语 文素养和综合能 力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鉴赏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激活学生的前知: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其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的制定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古诗鉴赏比较阅读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方向正确。
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小组合 作等。
设计教学流程: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古代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阅读古代诗歌,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美学价值,培养其审美能力与文学鉴赏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结合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设计一节有关古代诗歌比较阅读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通过古代诗歌比较阅读的教学,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对诗歌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敏锐度和鉴赏力;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4.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学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课前准备:构建课堂语境,选择适合的古代诗歌进行材料准备,如《春江花月夜》、《静夜思》等。

2.导入活动: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或引用一句有关诗歌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与好奇心。

3.启发思考:布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你们对于古代诗歌有什么了解?”或“你们是如何欣赏一首诗歌的?”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4.诗歌朗读与欣赏:由教师或学生代表朗读一首古代诗歌,全班一起欣赏,并提示学生注意诗歌中所体现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5.诗歌解读与比较:选择两首或更多相似主题或风格的古代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以《春江花月夜》和《静夜思》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观察、解读和感受不同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6.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展开交流和探讨,互相启发和补充。

7.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比较阅读的体验和理解,撰写一篇短文,对两首或多首诗歌进行比较与评论,展示自己对文学的见解和审美品味。

8.总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阅读的体验和收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

三、教学手段与辅助资源1.课堂讲解与导读:教师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特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魅力。

初中诗歌的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诗歌的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诗歌的对比阅读教学设计引言:诗歌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阅读不同诗歌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设计一种初中阶段的诗歌对比阅读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够:1. 掌握不同诗歌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2. 比较和分析不同诗歌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3. 培养对诗歌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4. 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例如:古诗、现代诗、抒情诗等;2. 建议选择主题相似、情感共鸣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并解释对比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步骤二:选择诗歌从课本或其他文学作品中选择两首或更多的诗歌作品,确保主题和情感互补或对立,便于进行对比分析。

步骤三:诗歌欣赏1. 教师先导读一首诗歌,注重朗读的语调和感情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2.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的意义和形象,提醒他们注意诗歌的押韵、节奏以及修辞手法。

步骤四:对比分析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两首不同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2. 引导学生讨论两首诗歌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包括主题、情感、语言风格等;3. 鼓励学生结合作者的背景和社会背景分析诗歌的创作动机和情感表达。

步骤五:个人思考和写作要求学生根据对比阅读的体验和收获,写一篇个人感想或评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对比阅读的过程;2. 不同诗歌作品的区别和共同点;3. 深入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四、评估方法1. 课堂参与度:倾听学生的讨论和观点,鼓励积极参与;2. 书面作业:评价学生个人思考和写作的能力,包括对比分析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五、拓展延伸1. 邀请诗人或文学爱好者来校进行讲座或交流,增加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兴趣;2. 组织诗歌朗诵和演讲比赛,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3. 定期推荐优秀的诗歌作品给学生,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和欣赏。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第一篇: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比较鉴赏的方法。

3、掌握和运用比较鉴赏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和运用比较鉴赏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讨论归纳教学过程一、考纲回顾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方法: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

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三、合作探究1、课件展示:[2006•湖南卷].1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6分)薛宝钗咏白海棠林黛玉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珍熏芳姿昼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自携手瓮灌苔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胭脂洗出秋阶影,借得梅花一缕魂.冰雪招采露砌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淡极始知花更艳,秋闺怨女拭啼痕.愁多焉得玉无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欲偿白帝凭清洁,倦倚西风夜已昏.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

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

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

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参考答案: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古代诗歌鉴赏中的对比鉴赏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中的对比鉴赏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中的对比鉴赏教案古代诗歌鉴赏复专题——对比鉴赏(补充)研究目标:1.掌握比较鉴赏的基本方法、答题思路和答题规范。

2.在比较阅读中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考情说明:诗歌比较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2006年湖北卷考过,后来一直未考。

2014年18套高考题有5套,如新课标卷2、江苏卷、天津卷、浙江卷、山东卷考的是比较鉴赏。

因此,诗歌鉴赏中的比较阅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高考出现过的试题类型:1.对形象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和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

2.对语言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3.对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4.对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试题引路: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___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唐)______吹笛___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___尽___。

1.这两首诗都因笛声而起思归之情,但具体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答案:《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而《春夜闻笛》抒写的是迁客的归怨。

2.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前两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面“尽望乡”作铺垫。

《春夜闻笛》借大雁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来反衬诗人不能北归的遗憾和怨愁。

比较鉴赏的基本原则: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

比较鉴赏的基本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辽宁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宁夹口三首(其三)___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___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___惟深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作品。

2. 学生能够比较不同诗歌作品之间的特点和魅力。

3. 学生能够运用鉴赏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准确地描述和评价诗歌作品。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作品,如抒情诗、叙事诗、四行诗等。

2. 分析和比较几首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包括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作品。

3. 引导学生针对诗歌的主题、意象、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展开比较和分析。

4.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和表演,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展示几幅与诗歌有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知和欣赏。

二、引入(10分钟)通过简短的小故事(可以是名人名篇的故事)或诗歌欣赏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想法。

三、知识讲授(15分钟)1. 分类介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诗歌有着怎样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讲解诗歌的常见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独特之处。

四、诗歌比较(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组诗歌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不同诗歌的区别和特点。

2. 学生围绕诗歌的主题、意象等方面进行讨论,引导他们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鉴赏技巧训练(15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篇陌生的诗歌作品,要求学生准确地描述诗歌的特点,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鼓励学生使用富有表达力的词汇和形象。

六、诗歌朗读和表演(25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和表演,通过朗读和表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歌的情感和表现形式。

2.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展示对诗歌的独特解读和表达方式。

七、总结回顾(10分钟)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并展示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对诗歌特点的理解和用语的准确性。

2. 学生小组和个人表演的评估,包括语调、节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表现。

高考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高考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高考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诗歌比较阅读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准确理解与分析高考文学类题材中的诗歌;2. 培养学生对于不同诗歌的鉴赏力与批判思维;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不同类型的诗歌,并精选与高考题材相关的诗歌;2. 教师准备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如诗歌的形式、诗歌的语言特点等;3. 学生准备笔记本、课堂教具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未知的诗歌标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标题猜测诗歌内容。

然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猜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诗歌的比较阅读来更好地理解与分析诗歌的内涵。

步骤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比较阅读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两首不同风格的诗歌,要求同一小组的学生通过文本对比,分析两首诗歌在语言、形式、主题等方面的异同;2. 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并整理出讨论结果;3. 学生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教师带领全班共同探讨两首诗歌的比较与分析。

步骤三:深化学生的诗歌阅读理解能力1. 教师再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篇高中课文中包含的诗歌,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2. 学生结合文本和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内外的讨论,探究诗歌与作者的关系,解读诗歌所传达的主题与情感;3. 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探究结果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全班共同思考并提供必要的补充解释。

步骤四: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1. 教师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向学生展示多元化的诗歌类型和风格;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诗歌创作风格与主题;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代表性的诗人与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如积极性、主动性、分析能力等;2. 学生的汇报和展示评价,如理解准确性、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3. 学生个人笔记或撰写的观后感的评价,如文辞优美程度、观点独到程度、思维全面性等。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案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案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案第一篇: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案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案一、真题导入、考情分析1、真题(1)(14年全国卷Ⅱ)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韦诗翻译】常常在外漂泊流离,已经习惯于远别家乡亲人。

随意地挥一挥衣袖,就远走客居异乡。

一觉醒来,归梦破碎,孤灯之下,依然身在江南。

心情惆怅,起身出户,见一轮明月,已斜挂山顶。

【郭诗翻译】世代生活在海边,芦苇深处掩映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

晚上灯前主客相聚,笑声不断,渔人讲述,海上捕鱼晚上归来,有青天一轮明月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1分)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2分);郭诗中,“灯前”表现了住宿在渔家(1分)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2分)。

【解析】韦诗和郭诗都写到“灯下”,但景象不同,感情迥异。

韦诗是“灯前”梦醒。

可以想见诗人夜不成寐,或读或写,排遣愁思,在困倦中睡去。

及至醒来,残灯犹明,乡梦幻灭,沉重的现实显现灯前,孤寂惆怅充塞心头。

“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郭诗是“灯前”谈笑。

形象地描写出欢乐景象。

渔家热情待客,主客无拘无束,掌灯言欢。

虽然主人渔业艰辛,但此刻都化入笑谈,轻松融洽的气氛洋溢在字里行间。

2、考情诗歌比较鉴赏成为近年来高考诗歌考查的热点。

14年的全国卷Ⅱ考查了情感的比较,15年全国卷Ⅰ考查了描写景物的角度的比较。

2013年-2015年,这类题型在其他省的考题中出现了9次,频率较高。

这类题型一般是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信息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好地考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初中诗歌比较鉴赏教案

初中诗歌比较鉴赏教案

初中诗歌比较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两首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分析并比较两首诗歌在表达手法、修辞技巧等方面的异同。

(3)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两首诗歌的特点。

(2)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2)通过对比两首诗歌,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拓宽视野。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两首诗歌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风格。

2. 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3. 比较鉴赏:从表达手法、修辞技巧、情感抒发等方面,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及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全班交流: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进行互动点评。

4. 比较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表达手法、修辞技巧、情感抒发等方面,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2)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推荐相关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比较鉴赏的方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两首诗歌的理解程度,诗歌鉴赏能力。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独立思考、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较鉴赏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 比较鉴赏的概念和意义。

2. 诗歌的感知和理解。

3. 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2. 诗歌的深层次理解的引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诗歌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诗歌?诗歌的特点是什么?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思考。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介绍比较鉴赏的概念和意义。

2. 教师讲解诗歌的感知和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教师讲解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对比、类比、分析、综合等。

三、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出两首诗歌,让学生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四、课堂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的诗歌鉴赏中。

2. 教师给出两首诗歌,让学生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三、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诗歌的异同点,进行交流分享。

四、课堂小结(5分钟)五、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选择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鉴赏心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比较鉴赏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对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诗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高中

诗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高中

诗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高中一、引言诗歌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比喻、意象、节奏等多种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中诗歌对比阅读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修辞手法;2. 学生能够通过对比阅读不同诗歌之间的异同,提高鉴赏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对诗歌的理解,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 利用音乐或诗歌朗诵的方式,营造诗歌的氛围。

-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诗歌,通过展示诗歌的图片或摘抄诗句的方式,复习诗歌的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课文导读(10分钟)- 选择两首风格不同但主题相似的诗歌,如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向学生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 对比阅读(20分钟)- 请学生阅读第一首诗,并标注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 引导学生思考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 授予学生两个问题:第一,该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何异同?第二,如果自己是诗人,会如何进一步发挥该诗的意境?4. 小组讨论(2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从不同角度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 鼓励学生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提问讲解(15分钟)- 请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拓宽思维和审美范围。

6. 创作实践(20分钟)-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首诗歌作为创作的灵感或参考。

7. 总结梳理(10分钟)- 老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欣赏和点评。

- 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和学习收获。

四、教学资源1. 音乐或诗歌朗诵音频;2. 选定的两首诗歌的文本;3. 课堂展示用的图片或者诗句摘抄。

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在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中,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诗歌作品的鉴赏与比较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通过此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理解诗歌的美学特征、感知不同诗歌作品的情感表达,并能够准确地比较和评价不同诗歌之间的异同点。

以下是一个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的范例。

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2. 掌握不同诗歌形式的特点,并能区分抒情诗、叙事诗和描述诗等常见类型。

3. 学会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

4.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能力,提升其审美意识和想象力。

5.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品味。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一首简短的诗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对诗歌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曾经听过或读过的诗歌,了解他们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

二、基础知识教授1. 介绍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如押韵、节奏、意象等。

2. 解释不同诗歌形式的特点,如抒情诗强调情感表达,叙事诗注重故事叙述等。

3. 确保学生理解并能够准确运用这些概念。

三、诗歌比较1. 分发两到三首不同类型的诗歌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

2. 引导学生比较这些诗歌在结构、意象、用词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表达诗歌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想象。

4. 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了解。

四、进一步阅读1. 给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类型的诗歌,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比较和分析。

2.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诗歌背后的主题和意义,并与他们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联系起来。

五、创作与分享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可以选择某个主题进行表达。

2. 学生可以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给予反馈和建议。

六、总结与评价1.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关于诗歌比较的知识和技巧。

2. 进行合作评价,学生互相交流对他人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3. 解答学生的问题,巩固他们对诗歌比较阅读的学习成果。

通过这样的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高中诗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诗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诗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案例一、引言诗歌是文学的精华,通过学习和阅读诗歌,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能力。

对比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诗歌的内涵。

本文将设计一份高中诗歌对比阅读的教学案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对比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分析和对比不同诗歌的能力;3. 提高诗歌欣赏水平;4. 增强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选取两首主题相似但表达方式不同的诗歌,如李白的《静夜思》和黑暗中的花朵》;2. 制作PPT或打印文本,包括诗歌原文和注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诗歌对比阅读的概念和目的,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第一次阅读(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第一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鼓励学生标记重要词语和句子,并思考诗歌的情感表达。

3. 分组对比(15分钟)学生按小组分工,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对比方式(如用词、意象、句法等),对两首诗歌进行对比分析。

鼓励学生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观点。

4. 第二次阅读(10分钟)学生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再次阅读两首诗歌。

这次阅读要求学生更加关注诗歌的细节和表达方式,理解诗歌的隐含含义。

5. 讨论和总结(15分钟)学生回到整体讨论,分享自己的对比分析,讨论诗歌的不同解读和理解方式。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对比阅读的体验和收获。

6. 创作(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两首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自行创作一首新的诗歌。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情感。

7. 分享和欣赏(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8.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诗歌和对比阅读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小组对比分析的讨论记录;2. 学生的创作稿和分享表现;3. 学生对对比阅读的理解和欣赏感受的书面总结。

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呈现新的教学材料
介绍诗歌比较阅 读的概念和意义
呈现需要比较的 诗歌作品,包括 作者、背景、主 题等方面的介绍
引导学生进行比 较阅读,分析诗 歌的异同点
总结比较阅读的 方法和技巧,提 高学生的诗歌鉴 赏能力
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确定比较阅读的主题和 目标
选择比较阅读的诗歌作 品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分析诗歌的异同点
确定比较的内容
主题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主题 是否相似或不同
结构比较:比较两首诗的篇章 结构、段落布局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语言比较:比较两首诗的语言 风格、用词特点等
手法比较:比较两首诗所使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04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 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 学生回忆已学知识,为 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反馈,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 教学策略设计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辅助教学策略的实施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传统媒体:黑板、 粉笔、投影仪等
数字媒体:电脑、 平板、手机等
多媒体教学: PPT、视频、音 频等
交互式教学:在 线互动、实时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 评估其学习效果
测试法:通过设计测试题,检 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意 见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评价标准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教 学目标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现代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现代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现代诗歌比较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现代诗歌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现代诗歌的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

本文将设计一堂关于现代诗歌比较阅读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现代诗歌;2.分析比较不同现代诗歌作品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选取两到三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现代诗歌作品;2.准备诗歌比较阅读的教学材料,包括诗歌文本和相关分析资料;3.准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的活动设计。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现代诗歌相关的图片或摆放一些现代诗歌的书籍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对现代诗歌有什么了解?你认为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有什么区别?”2.诗歌选择与讨论选择两到三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现代诗歌作品,如墨香派、新诗派、象征派等。

将作品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阅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诗歌的主题、意境以及作者的创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3.小组分享与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向全班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补充。

4.整体比较与总结通过小组分享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歌作品之间的异同点,包括主题、意象、韵律、语言运用等方面。

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总结的作用,帮助学生提炼出共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5.课堂延伸与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和研究现代诗歌的相关话题,如诗歌创作的影响因素、现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六、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中的活跃程度和贡献程度;2.书面作业评估: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关于现代诗歌比较阅读的分析报告,包括对诗歌选取的解读、作者的创作特点以及不同诗歌之间的比较分析。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古诗中某一字词的比较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 什么?请简要赏析。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 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 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叙事诗】 ——抓事析情:两诗提到何事?情语?
答: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 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未已的豪情; 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 功业未成的悲慨。
• 内容、情感比较赏析总结 求同:抓住共同意象、事件分析共通的情感
• 辨异 写景诗【抓景析情】意象、意境、情语 叙事诗【抓事析情】事件、行动、情语
第三类: 课外同一诗人相关诗歌的比较赏析:
2014山东卷诗歌赏析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 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内容→情感
较表达技巧
比较表达技巧解题方法:
①审清题干,明确考查的表达技巧的类型。 ②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 ③结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效果。
真题示例1
比较表达技巧
(2015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后面题目。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高考易考角度
1、比较内容、情感 2、比较表达技巧 3、比较形象、意象 4、比较语言
比较内容、情感
真题示例1 比较思想情感【内容→情感】
【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 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结合等
真题示例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 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 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答案: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 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 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 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 丛生,宫殿荒凉。
示例解析
①“绕”字好,围绕。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村民安静生活 的场景。此词使之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拂晓。清晨,燕子自由自在飞翔,绿水缓缓流淌。 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 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无题 白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尽枯黄。
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你认为两首诗的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前一首含蓄曲折,后一首明快直接。
《观祈雨》第二句表面写农民吹奏箫管、表演节目,恭迎龙神,场 面热热闹闹,其实热闹之下不难看出百姓的心急如焚,焦虑不已, 语句表达比较含蓄。后一首诗第三句用比喻形象描绘农夫焦急忧虑 的心理,语言比较明快直接。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问: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诗歌内容 → 写景诗 → 方法:抓景析情】
辨异:①两诗主要意象?②各自意境特点?③情语?
真题示例2 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
(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桃红柳绿满园春
——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
第一类:
课外诗歌与课本所学诗歌 的比较赏析: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一: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 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 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 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比较形象(意象)
人物形象异同比较提示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 (亦称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 物形象。
人物形象设置问题时多涉及:人物言 行品质,人物塑造技巧,对人物形象的评 析,或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20
例题示范
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 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 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 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
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常见的写景的角度:正面侧面结合、动静结
合 、 虚实结合、 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视听
比较意象意境类 以“意象”为切入点:
1、筛选意象(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
2、抓修饰性词语,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注意诗
歌的不同类别)。
组织答案的步骤:
列举意象:概括意象的共同特征; 概括意境: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加以分
析,概括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
用术语总结作者表达的情感思想。
古诗比较阅读答题注意事项:
1、熟悉初高中课本上所学过的所有诗歌。 2、熟练掌握诗歌四大考点的相关知识及相互间的联系。 3、熟练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技巧,准确理解把握诗歌 内容情感。 4、看清问题的要求,带着问题在原文寻找线索。 5、理解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标题注释等。 6、按步骤规范答题,减少失误。(总—分—总)
比较语言
语言比较鉴赏
•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 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可从 词法(词类活用)、句法(特殊句式)、修辞 (拟人等辞格)、意境、音韵、心理感受等角 度展开,言之成理即可。
• 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 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 挫,或悲壮慷慨等。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答案: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 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
•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 悦、惊喜之情。
第二类: 课外不同诗人相关诗歌的比较赏析:
2014全国语文高考新课标2卷古诗鉴赏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 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 不详。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 的感情?(6分)
真题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 ① ,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
说明。
【参考答案】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 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 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及社会的 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