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二次备课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
从“一道残阳铺水中”这句诗中的“铺”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铺”字用得巧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夕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悠闲的感觉。

读“可怜九月初三夜”,体会“可怜”在这里的意思。

这个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可怜”一词古时有可爱之意,现多指值得同情。

这个词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深秋的夜晚的留恋喜爱。

正因为喜爱,诗人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看庐山的?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观?
作者漫游庐山,分别是从横、侧、远、近、高、低这六个角度观察庐山的。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kàn),是深沟幽壑(hè);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

真是雄奇壮观,千姿百态。

诗人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后两句诗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貌。

蕴含的哲理是: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与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中作者描写了哪两种景物?这两种景物相比较各有什么特点?
诗中作者描写了梅和雪这两种景物。

雪比梅洁白,而梅则有一股
幽香,是雪所没有的。

诗人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什么呢?
诗人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