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股静脉压迫综合征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合集下载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概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又称为Cockett综合征、May-Thurner综合征,是髂静脉受压和(或)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下肢疼痛、小腿色素沉着等。

本病临床常见,主要发生于左髂总静脉,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中20~40岁的女性占全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85%。

经合理治疗后多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通常预后良好。

英文名称: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

其它名称:Cockett综合征、May-Thurner综合征。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血液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本病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下肢疼痛、小腿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或溃疡。

主要病因:本病的发生与髂静脉解剖位置、静脉腔内异常结构、继发血栓形成、侧支循环开放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成像(CTV)、磁共振(MRI)、髂静脉造影、血流动力学分析。

重要提醒:髂静脉压迫综合征除了引起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影响美观外,还可引起下肢肿胀、溃疡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诊断明确后早期治疗很有必要。

临床分类:本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无症状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该类型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患者存在髂静脉压迫。

2、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该类型的特点是下肢静脉倒流性和回流障碍性。

(2)其临床体征分级用C(0~6)表示①C0:无明确的视触体征。

②C1:网状静脉。

③C2:静脉曲张。

【疾病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英文名】iliacvenouscompression...

【疾病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英文名】iliacvenouscompression...

【疾病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英文名】iliac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缩写】【别名】Cockett综合征;髂静脉压迫综合症;髂静脉肢体压迫综合征【ICD号】I87.1【概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是髂静脉受压和(或)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1965年Cockett和Lea Thomas通过静脉造影和手术,对具有髂-股静脉血栓病史和严重血栓后遗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在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的部位,静脉腔内容易血栓形成,并且已形成的血栓难以再通,从而引起下肢和盆腔的静脉回流障碍,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因此有人将此综合征称为Cockett 综合征。

髂静脉压迫不仅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静脉高压,成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而且可继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下肢的潜在因素。

【流行病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确切发病率还不很清楚,Taheri等报道,在下肢静脉疾病患者中本症患病率为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近几年内1000例下肢静脉造影资料分析,发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患病率为1.3%,但这不包括症状轻微和已形成血栓后遗症的患者,估计实际发病率要高于此值。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多发生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1.解剖学因素 髂动脉与髂静脉的解剖关系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产生的基础。

双侧髂总静脉于第5腰椎体中下部平面的右侧,汇合成下腔静脉而沿脊柱上行。

右髂总静脉几乎成直线与下腔静脉连续,而左髂总静脉则自骨盆左侧横行向右,于腰骶椎之前与下腔静脉汇合时几乎成直角。

腹主动脉则自脊柱左旁下行,于第4腰椎体下缘平面分为左、右髂总动脉,故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的前方,然后向骨盆右下延伸。

有研究发现,在近3/4人体内,右髂总动脉于双侧髂总静脉汇合点水平跨越左髂总静脉;1/5的人在这一点轻度偏上的水平,少数人在这一点的下方。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症状,尤其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早期症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有什么表现?得了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会怎样?以及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病症,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常见症状:乏力、静脉回流障碍、静脉侧支循环建立、女性腰骶生理性前突明显*一、症状*二、诊断根据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轻重,将临床表现分为3 期。

中期:随着静脉回流障碍加重和静脉压持续升高,就会导致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一旦波及到小腿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就会出现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相似症状。

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色素沉着、精索静脉曲张等。

晚期:出现重症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症状,诸如小腿溃疡等,或髂股静脉继发血栓形成。

国内外报道的病例,绝大多数都是在治疗血栓形成时被发现的。

对于非血栓性静脉阻塞现象和症状性静脉阻塞的病人尤应注意。

由于髂静脉严重狭窄和阻塞病变局限,而且侧支静脉较好,所以出现相似但又不同于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另外由于髂总静脉的原有狭窄,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并不容易发生脱落而发生肺栓塞。

*以上是对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发症,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常见并发症:血栓形成*一、并发病症小腿溃疡、髂股静脉继发血栓形成是本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症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髂静脉狭窄.

髂静脉狭窄.

病因和病理
二、静脉腔内异常结构

1956年,May和Thurner提出,在尸解中有22%存在左髂总静脉腔内类 似嵴状的结构,其内包含纤维细胞、胶原和大量毛细血管。这种异常结 构的来源和意义仍存在争论。目前更倾向于解释为右髂总动脉、腰骶椎 与左髂总静脉的紧密接触,以及动脉搏动使静脉壁反复受刺激,引起静 脉慢性损伤和组织反应所致。
治疗
一、目的:恢复血流通畅。解除血管狭窄,改善下肢症状(下肢水肿、静脉曲张、 溃疡),保证支架通畅率 二、方法:球囊扩张内置支架术+术后抗凝、溶栓、活血化瘀+弹力袜 1.球囊扩张、血管支架:支撑作用 对抗前压后挤、破坏腔内粘连结构 2.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尿激酶:溶栓—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3.弹力袜: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的压力 弹力:压迫—止血;外界弹力压迫缩小下肢深静脉管径增加静脉血流速度,使静 脉血不致滞缓—抗血栓形成。 促进回流:久站、久坐致静脉血瘀滞—血管容量减少 改善下肢静脉所受压力:减轻或防止静脉管壁扩张—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妊娠) 改善静脉瓣膜所受压力: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后综合征
辅助检查
1.下肢深静脉造影及测压
2.彩超 3.螺旋CT和磁共振 4.血管腔内超声
辅助检查
下肢深静脉造影

一、直接征象:1.受压段造影剂密度降低 2.静脉前后壁粘连或束带形成出现充盈缺损 3.狭窄远端静脉明显扩张 二、间接征象:侧枝循环形成
下肢深静脉造影
下肢深静脉造影ຫໍສະໝຸດ 病因和病理病因和病理
一、髂动、静脉的解剖关系
二、静脉腔内异常结构 三、继发血栓形成 四、侧枝循环的开放 五、远端静脉功能的破坏
病因和病理

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吕柏楠;石晓明;刘阳【摘要】随着介入器材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目前临床上血管腔内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静脉疾病的治疗,导管接触性溶栓相对于传统溶栓具有更高的效率,血栓清除也更彻底,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成形术可以在创伤极其微小的情况下解决髂静脉狭窄病变,又可以保持管腔长期通畅.然而对于cockett综合征合并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髂静脉狭窄和血栓两种疾病同时存在,且在治疗过程中两者具有相互影响作用.一方面,髂静脉狭窄使血液的流出道受阻,一定程度上会对溶栓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但同时可能也会降低肺栓塞的风险;另一方面,静脉血栓可能掩盖或扩大髂静脉病变,影响髂静脉病变的处理,同时血栓也会继发于髂静脉病变.基于此,导管接触性溶栓与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的简单联合应用可能无法达到1+1=2的效果,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合理利用血管腔内技术,才可能达到1+1=2,甚至1+1>2的效果.【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9(041)007【总页数】6页(P1074-1078,1082)【关键词】cockett综合征;静脉血栓;腔内治疗;髂股静脉【作者】吕柏楠;石晓明;刘阳【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15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亦称为Cockett综合征或May-Thurner综合征,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发病机制提示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相关,左髂总静脉于第4~5腰椎椎体右前方汇入下腔静脉,其前方右髂总动脉跨越而过,后方腰椎存在生理性前突,静脉长期处于压迫塌陷状态,动脉自身的搏动又使其不断与静脉发生摩擦,静脉内皮细胞发生炎性改变,最终导致血管腔内粘连,发生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引起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下肢静脉高压、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同时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之一[1,2]。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汇总.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汇总.
• 检查前禁食12小时,进行清洁灌肠。
诊断要点
• 原因不明的下肢肿胀,尤其是女性患者, 其症状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病例,应想到 本病可能。
• 超声显示髂静脉局限性受压变形,CDFI 局部彩色血流中断,频谱显示为持续高 速血流,周围无实性肿块。
• 继发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概述
• 髂静脉因受盆腔脏器原发或转移性肿瘤, 或邻近组织的炎症纤维粘连和压迫导致。 髂静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引起髂静脉 回流障碍。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 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 继发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上海华泰医院超声科.李贵传(整理) 1506863080@
• 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概述
• 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为髂静脉受髂动脉骑 跨压迫,导致髂静脉及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系 列症状。
• 最常见的是左髂总静脉受压,占72%。 • 主要介绍左侧髂总静脉受压所引起的先天性髂
脉冲多普勒表现
• 在髂静脉受压处可检出高速连续血流频 谱。
• 完全闭塞者不能检出血流信号。
诊断要点
• 下肢肿胀伴同侧下腹部肿块。 • 超声显示腹盆腔内肿块大小与位置。 • CDFI显示肿块压迫上的髂静脉细窄,或
完全中断。 • 同侧下肢深静脉和浅静脉扩张。

谢 !
左侧髂外静脉横切彩色血流图: 显示肿块内髂外动脉EIA穿过,呈圆形红色血流, 髂外静脉EIV无彩色血流显示。
左侧髂外动脉纵切面彩色血流图: 显示髂外动脉EIA条带状红色血流从肿块内穿过。
左侧髂外静脉纵切面彩色血流图: 显示髂外静脉EIV近端有实性低回声肿块,大小约 65*53mm,髂外静脉于此突然中断,血管内径增宽 腔内无彩色血流显示。
• 同侧下肢深静脉及浅静脉扩张。 • 有时腹股沟处可见探及肿大淋巴结。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推 送 器 沿 导 丝 送 至 狭 窄 段 近 心 端 , 视 下 置 人 2 m × 0mm 透 0m 6
的 J Z系列 不 锈 钢 自膨式 “ ” 支 架 , 架 位 置 准 确 , 胀 满 R z形 支 膨
意 ; 后 D A复 查 , 对 比剂 由左 侧 髂 静 脉 经 支 架 顺 利 通 过 , 术 S 见 进 入 下 腔 静 脉 , 侧 髂 静 脉 管 腔 内未 见 充 盈 缺 损 , 腔 内 侧 支 左 盆
准确 , 膨胀 满 意 , 比剂 由左 侧 髂 静 脉 经 支 架 顺 利 通 过 , 入 对 进
[ 键词 ] 髂 静 脉 受 压 综 合 征 ; 入 治疗 ; 囊扩 张 ; 架植 入 关 介 球 支 [ 图 分 类号 ] R 4 . 中 536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编 号 ] 10 8 4 (0 0 2 3 3 0 文 0 8— 89 2 1 )6— 38— 2
髂 静 脉 受 压 综 合 征 的 影 像 诊 断 和 介 入 治 疗
梁 君 , 士彬 , 为 民 , 杨 周 孙 惠
( 苏 省 无 锡 市 惠 山 区人 民 医 院 , 苏 无 锡 2 4 8 ) 江 江 1 17
[ 要 ] 目的 探 讨 髂静 脉 受 压 综 合征 (C ) 摘 IS 介入 治 疗 的 , 效 果 。 方 法 对 2 临床 0例 IS患 者 行 球 囊扩 张 、 架 C 支
股 、 静 脉 增 宽 , 形 呈 直 桶 状 , 去正 常 的竹 节 状 形 态 。 胭 外 失
1 2 方 法 .
司 匹林 6个 月 , 期 复 查 。 定
2 结 果
所 有 患 者 成 功 置 入 静 脉 支架 , 后 D A复 查 见 支架 位 置 术 S 检查血常规 , 出血 时 间 、 血 时 间 , 小 板 凝 血

MayThurner综合征病因病机及诊疗的研究进展

MayThurner综合征病因病机及诊疗的研究进展

股静脉血栓形成;目前MTS 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内超声、CT、MRI 及静脉造影等;治疗
方法较多,单纯抗凝治疗效果差,且并发症多,近年临床多采用腔内治疗。
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MayThurner 综合征;影像学检查;腔内治疗
: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266X. 2019. 01. 030
[ ] , , , 33 Ben Sahra I Le MarchandBrustel Y Tanti JF et al. Metformin : in cancer therapy a new perspective for an old antidiabetic drug [] , ,(): J . Mol Cancer Ther 2010 9 5 10921099.
山东医药2019 年第59 卷第1 期
研究进展 MayThurner 综合征病因病机及诊疗的
丘宁宁,唐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01)
摘要:MayThurner 综合征(MTS)是指髂静脉受压缩窄而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以左髂静脉受压最
常见;常见症状为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小腿皮下硬结、浅表静脉炎等,甚至可并发髂-
脱水、手术、激素(避孕药、睾酮和类固醇)和遗传
MTS 通常为左侧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和椎 等,且多种危险因素并存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骨受压导致[1,2],少见下腔静脉分叉、右髂外动脉和 风险。但对于左侧髂总静脉和右侧髂总动脉的正常
腹股沟韧带压迫。Rossi 等[3]通过研究发现71. 8% 解剖关系遭受破坏,并且如何影响静脉血流的机制
98.
[ ] , , , 35 Sarfstein R Friedman Y AttiasGeva Z et al. Metformin Down

首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3例报告

首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3例报告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6年9月 第2卷 第5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2, No.5, Sep 2016常见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侧髂总静脉被右侧髂总动脉和第5椎体压缩,首发症状可以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或者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等静脉功能不全的表现。

现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3例首诊为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续发现合并右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1 病例资料1.1 病例1患者,女性,76岁。

2015年10月30日因“右侧下肢疼痛10 d ,肿胀7 d ”入院。

在10 d 前进行X 线检查提示:右侧髂关节退行性改变。

既往无外伤和肿瘤等相关疾病病史。

查体:右侧下肢非凹陷性重度肿胀,以大腿为主伴皮温升高,轻触痛。

彩超检查提示: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髂股静脉)。

入院诊断:⑴ 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中央型;⑵ 右侧髂关节退行性改变。

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且采用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术中见髂静脉闭塞和盆腔侧支形成(图1a ),第1次手术在予球囊扩张后,髂静脉血流改善,侧支减少,但是局部明显线型狭窄(图1b ),患者家属不同意植入支架。

2015年11月28日患者因“右侧下肢肿痛7 d ”入院,造影提示右侧髂静脉回缩闭塞,予Bard Luminexx 支架植入,血流明显改善(图1c ),在6个月后患者随访时进行彩色超声检查,提示支架通畅。

*通信作者:艾文佳,E-mail :think1805@首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3例报告艾文佳* 张智辉 萧剑彬 李 强 李阳勇 林少芒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广州 510260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右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364.1+5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8/ki.issn2096-0646.2016.05.24abc注:a 术中见髂静脉闭塞和盆腔侧支形成;b 第1次手术予球囊扩张后局部明显线型狭窄;c 第2次手术予植入支架后血流明显改善图1 病例1的腔内治疗资料•病例报告•462《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6年9月 第2卷 第5期1.2 病例2患者,女性,82岁。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Cockett Syndrome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Cockett Syndrome

Cockett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以下简称C征)主要是髂静脉受压和/或腔内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认识此征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史。

自从1980年Kistner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一个新的疾病后,与单纯性大、小隐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三者,就构成了慢性下肢静脉病的新概念,从而推动了静脉外科的发展。

但C征及在上述三种疾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还未受到广泛的重视。

因而提出再认识这个课题,愿对深入研究下肢静脉疾病有所帮助。

一、认识C征的简单过程早在1908年,McMurrich就在尸检中见到了同样的异常。

尽管提到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但未能作为临床综合征来认识。

一直到1965年Cockett和Thomas 报告2例病人,首次命名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病名,并对其机制和临床表现作了论述。

随着解剖学研究和临床病人报告增多,发现除左髂总静脉受压最多外,还有其它受压类型,以及盆腔病变也能引起C征。

所以又出现了May-Thurner综合征,髂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盆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以及先天和后天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名称。

但仍以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多用。

许多学者认为统称Cockett综合征合适。

在我国,从1982年开始连续有左髂静脉受压和腔内粘连结构的解剖学研究,及文献综述、静脉造影诊断和临床治疗经验报告。

这些资料对认识和研究C征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病因(一)解剖学因素。

右髂总静脉几成直线,而左髂总静脉从骨盆左侧横行呈平斜角,于第五腰椎平面汇入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自腰椎左前旁下行,相当于第四腰椎下缘平面分出左、右髂总动脉,而后者则跨越在左髂总静脉的前方向骨盆右下方延伸。

所以左髂总静脉前方受压于搏动强的右髂总动脉,而后方又受压于向前凹的腰椎,从而构成左髂总静脉容易受压损伤的基本原因。

此外,左髂总动脉还可以压迫下腔静脉的下端和右髂总静脉,髂内动脉也会压迫髂总和髂外静脉,但为数很少。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髂静脉梗 阻 ,弯 曲的左髂总动 脉和 左 是 静 脉 血 栓 好 发 于 左 下 肢 潜 在 的 重 要 连 带 内有 不 规 则 的 瘢 痕 组 织 和 纤 维 细
59 -] 6 髂 内动脉也可压 迫左髂总 静脉造成 梗 原 因 [ ,
阻 [3。 23 -
右髂 总动脉 和左髂 总静脉 的位 置 天 形 成 的 .是 由于 静 脉 长 时 间受 压 和 关 系可 分 为 3种 : 型 的右髂 总动 脉 受 到 慢 性 刺 激 而 发 生 的 内膜 过 度 增 生 A ] 斜跨 过左 髂总静 脉与下 腔静脉 的入 口 和 纤维 化 的结果 “。左 髂 总静脉 的长
也 可 见 于 双 侧 , 以 左 侧 最 为 常 见 。 但 ]
个 胎儿进行 尸体解剖 ,未发现 1例静
2 髂 静脉压迫 不仅造成 静脉 回流障 脉 内 粘 连 带 形 成 。也 有 人 在 1 7个 儿
. % C c e 于 16 ok t t 9 5年 提 出髂 总 静 脉 压 迫 碍 和 下 肢 静 脉 高 压 ,成 为 下 肢 静 脉 瓣 童 和 新 生 儿 的 标 本 中 仅 发 现 有 47
静脉处受 到右髂 总动脉 的压 迫 ,引起 脉 的 压 迫 来 源 于 低 分 又 的 腹 主 动 脉 、 释粘连带 的产生 ,并 在髂股静脉 血栓
的左下肢 静脉 回流障碍及一 系列临床 左髂 总 动脉 的扭 曲 、 胱 疾病 、 瘤 、 的 形 成 中 其 一 定 的作 用 。 有 人 对 8 膀 肿 但 8 症状 的综合 征 , 综合征 可见 于右侧 , 异 位 肾 脏 等 ] 此 。
和 右 髂 总 动 脉 在 各 自起 始 部 位 的 特 殊 时 跨 越 下腔 静 脉 和右 髂 总 静 脉 的前 同平面 的右髂总静脉 前后径 的 13还 /

培训学习资料-髂静脉压迫-2022年学习资料

培训学习资料-髂静脉压迫-2022年学习资料

先天性-在炎性组织、新生组织中少见-—双侧髂静脉来源不同
其它因素-卧床-妊娠-恶性肿瘤-盆腔手术-凝血、纤溶系统-静脉穿刺埋管
临床表现-好发年龄、性别:青年女性,-20-40岁,男性为20%-间歇性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溃疡;血 形成-下肢静脉曲张病例,占到10%
辅助检查-光电容积描记-静脉压测定
右髂总动脉压迫左髂总静脉:-压迫水平-压迫与体位关系-其它压迫来源:-低分叉的腹主动脉-左髂动脉的扭曲-异 肾脏--肿瘤、膀胱、脓肿、动脉瘤
压迫类型-左髂总静脉受压-右髂外静脉受压-双髂静脉受压-右髂总、髂外静脉受压-下腔静脉汇合平面受压-左髂总 髂外静脉受压
静脉腔内异常结构-Negusz等1967年尸解发现:-前后壁粘连-侧壁瓣状结构--中间束带或膜状物
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轻微的早期病人,及没有-手术指征的和不接受手术的晚期病人
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术-式-静脉成形术-右髂总动脉移位术-髂静脉松解和衬垫减压术-静脉转流术
髂静脉压迫
髂静脉压迫
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
945-N-StisnynaI v n:-ngaJ93孔-1R-95州-002-00呢-e
1R-002髂静脉压迫
下肢浅静脉治疗流程-患者-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Cockeet:综合征-非Cockeet:综合征-介入治疗理下肢曲张浅静脉-出院
谢髂静脉压迫
Cockett、Thomas:通过静脉造影对60例-髂股静脉血栓后遗症病人进行研究-右髂总动脉跨过左髂总静 处:-•静脉管腔狭窄,前后壁粘连-导致血栓形成,阻止充分再通
发病机制髂静脉压迫
解剖关系-•髂总静脉分叉位置-•髂总动脉分叉位置-•左髂总静脉与右髂总动脉的关系
下腔静脉-右髂总动脉-左髂总静脉-773177☑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May-Thurner综合征)是髂静脉受压和(或)存在腔内异常粘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髂静脉压迫不仅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下肢静脉高压,也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

同时是继发髂-股静脉血栓的重要潜在因素。

髂静脉受压在成人中的发生率约为20%,一般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才得以诊断。

如果在发生髂股静脉血栓之前能得到及时诊断,了解髂静脉狭窄程度,血流受阻情况,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并适时地纠正和治疗,可以大大减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1995年,Berger等首次报道采用介入疗法,即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方法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以后陆续有该方面的文献报道,介入治疗也逐渐成为近年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一种新的手段,其直接作用于病变段,既支持了静脉腔以避免被动脉和腰骶椎压迫,同时通过扩张管腔解除了腔内异常结构所引起的狭窄,并且创伤小、操作简便,因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与髂静脉切开成形术、右髂动脉移位术、静脉旁路转流术等手术相比,介入疗法对该综合征在缓解率、改善率及通畅率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后者更符合人体正常点的解剖和生理,因而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并发症较少。

对于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导管介入溶栓治疗,通常在发病后3周内疗效较好。

如在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发现IVCS,可于最后静脉造影时植入支架,可去除髂静脉刺状物,扩张静脉到正常大小,防止由于髂动脉压迫而回缩。

O'Sullivan等报道IVCS合并急性和慢性症状患者植入支架1年通畅率分别是%和100%。

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操作较为简易,但针对该综合征的特殊性,操作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病变髂静脉腔内异常结构的主要组织构成是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因此其物理特性上缺少弹性和伸展性,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管腔扩张较困难,且扩张的管壁极易回缩,因此球囊扩张后的支架植入十分必要。

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治疗术后疗效研究

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治疗术后疗效研究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年1月 第5卷 第1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5, No.1, Jan 2019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syndrome (NIVCS) with varicose vein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for iliac vein balloon stent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high saphenous vein ligation and stripping.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8, 62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Resting pressure was measured before operation, 10 days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治疗术后疗效研究潘仕省1 闫 波2 苏少飞2 祁建飞1 李全成2 田玉峰21.宁夏医科大学,银川 宁夏 750001,2.宁夏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银川 宁夏 750001摘要:目的 探讨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NIVCS )伴下肢静脉曲张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腔内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疗效研究。

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0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符合诊断病例数62例患者。

分别于术前、术后10 d 、术后3个月测量静息压,术后3个月随访,记录患者静脉曲张、水肿、静息痛、皮肤色素沉着和溃疡愈合情况。

“一站式”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

“一站式”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

“一站式”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徐一丁; 蔡旭升; 仲斌演; 王孝运; 杨超; 段鹏飞【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9(016)009【总页数】5页(P568-572)【关键词】Cockett综合征; 下肢; 静脉曲张; 髂静脉; 支架【作者】徐一丁; 蔡旭升; 仲斌演; 王孝运; 杨超; 段鹏飞【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江苏苏州 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 R815Cockett综合征又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或May-Thurner综合征,是髂静脉受横跨前方的髂动脉和后方解剖结构(腰骶椎)共同压迫而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也是导致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重要原因[1]。

近年来发现Cockett综合征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较常见,而目前对于治疗Cockett 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及时机尚未达成共识。

本研究采用“一站式”方法(同期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和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20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58例诊断为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男28例,女30例,年龄42~82岁,平均(56.5±10.2)岁;左下肢静脉曲张38例,双下肢静脉曲张20例;高血压20例,糖尿病11例,高血脂15例,吸烟16例;术前根据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分类系统(clinical-etiology-anatomic-pathophysiologic classification system, CEAP)对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级,其中C3级18例,C4级30例,C5级7例,C6级3例。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摘要: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Cockett综合征,因髂静脉内外因素引发的管腔狭窄或阻塞所导致的一系列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上常表现为下肢静脉高压,如下肢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甚至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及经久不愈的溃疡。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如B超(多普勒)、CT、磁共振静脉成像、静脉造影(DSA)等,越来越多的髂静脉压迫患者被发现。

DSA检查可作为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金标准。

一旦诊断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应积极处理。

目前,腔内介入治疗可作为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本文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个简要综述。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治疗一:概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主要是指左髂总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处受到右髂总动脉的压迫,由于持续性的机械压迫及动脉搏动造成静脉腔内粘连、内膜增生、纤维化引起管腔狭窄、闭塞而导致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症候群,此症可见于右侧,但以左侧常见[1]。

Cockett 于 1965 年提出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位于右髂总动脉和第五腰椎间的左髂静脉的非血栓形成性的髂静脉梗阻, 弯曲的左髂总动脉和左髂内动脉也可压迫左髂总静脉造成梗阻[2]。

随着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报告增多,发现除左髂总静脉受压最多外,还有其它受压类型,如盆腔病变也能引起 Cockett 征。

通常将病变分为三种类型:①边缘型,在髂总静脉入口处静脉壁一侧;②中央型,在前后壁间形成一分隔,将血管腔一分为二;③部分闭塞型,管腔形成类似筛状改变,使血流减少[3]。

由于髂静脉受压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或者管腔狭窄,引起代偿性的侧枝循环引起静脉曲张或者继发血栓形成,进而出现下肢疼痛、肿胀、溃疡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般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⑴无症状型;⑵下肢水肿型;⑶髂股静脉血栓型[4]。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确切发病率还不很清楚,由于该症在很多病人的症状较轻微或者早期没有症状等,一些病人没能及时接受特殊检查或者晚期症状较重导致检查较困难,因此对于估计该症实际的发病率要高于调查数据。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病因及诊疗研究进展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病因及诊疗研究进展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病因及诊疗研究进展吴霜;顾建平;楼文胜【摘要】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左侧髂总静脉受横跨前方的右侧髂总动脉和后方腰骶椎共同压迫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反复发作的浅表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目前主要诊断方法有超声、CT、MRI及静脉造影等.传统的IVCS治疗方法效果差、并发症多,腔内治疗已逐渐成为有效方法.近年对IVCS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像诊断方法及腔内治疗评估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5(024)008【总页数】5页(P733-737)【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影像诊断;治疗;进展【作者】吴霜;顾建平;楼文胜【作者单位】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由于左侧髂总静脉受横跨前方的右侧髂总动脉和后方腰骶椎共同压迫而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又称为Cockett综合征或May-Thurner综合征[1]。

1851年,Virchow首先提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右下肢是由于右侧髂总动脉压迫左侧髂总静脉所导致,但未经进一步研究证实。

1957年,May等[2]对430例尸体进行解剖,发现在右侧髂总动脉跨越左侧髂总静脉处有髂静脉壁增厚,腔内粘连的凸出结构——刺状物(spur)发生率为22%。

1965年,Cockett等[3]报道 57例继发于髂静脉受压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进一步阐明了髂静脉受压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除左侧髂总静脉受压这一解剖现象外,尚有文献报道,右侧髂总静脉受压表现为左侧髂总动脉压迫右侧髂总静脉[4]。

髂静脉狭窄.

髂静脉狭窄.

病因和病理
二、静脉腔内异常结构

1956年,May和Thurner提出,在尸解中有22%存在左髂总静脉腔内类 似嵴状的结构,其内包含纤维细胞、胶原和大量毛细血管。这种异常结 构的来源和意义仍存在争论。目前更倾向于解释为右髂总动脉、腰骶椎 与左髂总静脉的紧密接触,以及动脉搏动使静脉壁反复受刺激,引起静 脉慢性损伤和组织反应所致。
治疗
一、目的:恢复血流通畅。解除血管狭窄,改善下肢症状(下肢水肿、静脉曲张、 溃疡),保证支架通畅率 二、方法:球囊扩张内置支架术+术后抗凝、溶栓、活血化瘀+弹力袜 1.球囊扩张、血管支架:支撑作用 对抗前压后挤、破坏腔内粘连结构 2.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尿激酶:溶栓—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3.弹力袜: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改善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的压力 弹力:压迫—止血;外界弹力压迫缩小下肢深静脉管径增加静脉血流速度,使静 脉血不致滞缓—抗血栓形成。 促进回流:久站、久坐致静脉血瘀滞—血管容量减少 改善下肢静脉所受压力:减轻或防止静脉管壁扩张—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妊娠) 改善静脉瓣膜所受压力: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后综合征

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20-40岁,男性的发病率约占20%。女性腰骶 生理的前凸较男性更加明显,可在骨盆发育完成后,左下肢逐渐出现水肿。 女性妊娠时,增大的子宫可以加重对髂静脉的压迫,使下肢肿胀加重, 建议穿弹力袜。


1.可以完全没有症状
2.早期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通常较轻,凹陷性不明显 3.长期的静脉回流障碍可以产生静脉功能不全,从而出现下肢肿胀加剧, 浅静脉曲张、小腿皮下硬结、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
支架移位

支架置入后几分钟其表面就覆盖了一层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不久形成纤维蛋白血栓, 几周后被纤维肌组织代替,形成新生内膜,发生内皮化。纤维蛋白是一种平滑肌细胞 促分裂剂,其在血管损伤部位沉积,使血细胞和血小板附着,最终形成血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德教授:100具尸体解剖, May --Thurner综 合征发生率26%
Kibbe MR, Ujiki M, Goodwin AL, et al. Iliac vein compression in an asymptomatic patient population. J Vasc Surg. 2004;39:937-943.
Mc Murrich JP. The occurrence of congenital adhesions in the common iliac vein,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rombosis of the femoral and iliac veins. Am J Med Sci 1908;135:342-346.
R. May and J. Thurner.The Cause of the Predominantly Sinistral Occurrence of Thrombosis of the Pelvic Veins. ANGIOLOGY 1957 8: 419—427
他们将突起物导致的髂静脉开口处腔内形态分为 三种类型:1、侧壁突起型。2、单个突起物连接 上下血管壁形成双腔型。3、多突起物将血管腔分 隔形成的筛网状型。由此被命名为May and Thurner综合征。
流行病学特征
IVCS发病率很高,但是多年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Mickley报告:无症状的IVCS约占成年人可的20%
IVCS是造成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 由此能引发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 Thrombosis-DVT)、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 Thrombotic Syndrome–PTS)、慢性肢体静脉功能不 良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 CVI)等是 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1956年来自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May在 世界上完成了首例治疗IVCS的外科手术,并 与病理医生Thurner共同研究和解剖了430例 尸体,系统的描述了该综合征的相关解剖与 病理特征,提出IVCS发生率为22%
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髂总静脉开口处,腔内有 突起物存在,而且既不是炎性所致也不是血 栓后的机化再通,组织学检查发现:突起物 内主要成分是弹力蛋白和胶原纤维。
现代观点认为
IVCS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左侧髂静脉位于横跨前面 的右髂动脉与后面突起的第五腰椎之间,这种前 后挤压现象长期作用和反复刺激,造成静脉周围 长期炎性反应,血管内皮细胞与中层弹性纤维增 生活跃,血管内膜增厚,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管 腔狭窄与闭塞。
IVCS可以造成受累静脉回流受阻,肢体静脉高压, 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这种变化是慢 性持续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受累静脉出现进行性 的回流受阻,但由于侧枝循环的不断的建立,人 体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IVCS的存在却为DVT 的高发生率埋下伏笔
髂股静脉压迫综合征与下肢静 脉回流障碍
髂股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IVCS) 泛指为在
盆腔内的髂静脉受邻近组织的压迫,管腔
狭窄或闭塞,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并由此
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May --- Thurner综合征(美国)
Cockett综合征
(欧洲)
历史回顾
Virchow 早在1851年就发现并提出:人体左下肢 DVT的发生率是右下肢的5倍。1908年Mc Murrich 解剖了107尸体,发现有35例存在髂静脉粘连,其 中32例位于左侧,由此提出:人体盆腔内存在某 种潜在的先天性因素压迫髂静脉,导致狭窄或闭塞 并由此引发一些临床症状。上述被认为是最早的 IVCS概念建立,但是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1965年,英国血管外科医生Cockett and Thomas 进一步描述了该综合征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并对 57例合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IVCS病人进行治疗, 随后命名为Cockett综合征。
Cockett FB, Thomas ML. The iliac ession syndrome. Br J Surg1965;52:816-825.
流行病学特征
IVCS主要发生在左侧髂静脉、年轻人及中年 女性。
Melina于2004年在急诊室对50例无任何VTE临 床症状的腹痛不病人行CTA检查发现:35.5% 病人存在May --Thurner综合征,其中24%病 人髂静脉受压致口径缩小50%以上,66%病人致 口径缩小25%以上。男:女比为27%vs41.2%
历史回顾
1943年Ehrich and Krumbhaa解剖了412例 尸体,其中97例婴幼儿、28例儿童、23例 青少年、264例成年人。发现23.8%的成年 人存在IVCS,其中33.8%发生在十岁以后, 由此提出IVCS不是先天性疾病而是后天获 得性疾病。
Ehrich WE, Krumbhaar EB. A frequent obstructive anomaly of the mouth of the left common iliac vein. Am Heart J 1943;26:737-750.
流行病学特征
约50%的IVCS病人一生中会发生DVT。 在人口总数5900余万的英国,每年DVT发生率为
59000人,而由VTE导致死亡人数已多于肿瘤、艾滋 病、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 在香港和新加坡,住院病人中VTE 的发生率为15.8 和 17.1 /10 000,美国为 130/ 10 000. 作者九十年代究表明:在DVT病人中45%可以发生肺 动脉栓塞,但多数病人无症状,致死性PE为4%。
Volker Mickley, Robert Schwagierek, Norbert Rilinger,et al. Left iliac venous thrombosis caused by venous spur: Treatment with
thrombectomy and stent implantation. J Vasc Surg 1998;28:492-4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