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汇总.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31例临床分析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3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31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1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急性期给予止惊药物,但未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平均随访19个月,随访期间有3例(9.68%)复发,其中6个月内复发2例,6~12个月复发1例,2例患儿复发后复查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
结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预后良好,不需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关键词胃肠炎;婴幼儿;惊厥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对该病深层认识不够,导致急性期反复惊厥发作,对止惊药物控制不满意,且对后期是否长期抗癫痫治疗有争议[1]。
本文复习了本院近三年本院儿科住院的31例BICE病例,旨在提高对该病认识,指导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轻度胃肠炎合并惊厥的患儿,对31例符合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诊断标准者进行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
1. 2 发病年龄与发病季节发病年龄:6~12个月6例(19.4%),13~24个月21例(67.7%),25~35个月4例(12.9%)。
发病季节:3~6月份1例(3.2%),7~9月份6例(19.4%),10~2月份24例(77.4%)。
1. 3 惊厥发生时间9例发生在病程第1天,11例发生病程第2天,8例发生病程第3天,3例发生病程第4天。
病程3 d内出现惊厥者28例,占90.3%。
1. 4 惊厥发作次数病程中惊厥发作1次21例,2次7例,3次2例,≥4次1例,其24 h内成串样发作,发作间期神志清楚,无意识障碍,无癫痫持续状态。
1. 5 惊厥的形式全部表现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
惊厥持续时间:74.2%(23/31)持续<5 min,19.3%(6/31)持续6~10 min,6.5%(2/31)持续10~20 min。
婴幼儿良性惊厥合并轻度胃肠炎
CwG临床特点:惊厥
• 惊厥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多持续25s~2min, 85% 病例< 5min
• 24h内可复发,往往丛集性发作1~8次 • 不会发展为惊厥持续状态 • 罕有发生于腹泻第4/5天的 • 有认为CwG的惊厥系部分性惊厥继发泛化 • 惊厥发生的次数及持续时间与下列均无关
CwG病因学:HRV
• 主要报道来源地
亚洲:日本、台湾、香港、中国大陆、阿拉伯地区 美洲:美国、阿根廷 欧洲:英国、意大利、西班牙
• 多数报道所占比例在50%以上
多数检出率在60%以上 日本达到80%
• 在患儿脑脊液中可检出HRV 的RNA片段
CwG临床特点
• 健康婴幼儿及幼童(6月-5岁)
-阴性个人医疗史 -无惊厥或癫痫家族史
苯丙酮尿症、
癫痫、脑脓肿
尿毒症、肝昏迷
脑寄生虫病、
中毒:食物、药物
Reye氏综合症
化学物质
婴幼儿良性惊厥特点
• 发生于2岁以下,无癫痫家族史,既往无神经系统 疾病,精神运动发育正常
• 病因不明 • 惊厥多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 EEG正常 • 预后良好
Fukuyama Y, Seishin Igaku (in Japanese), 1963;5:211-23
• 轻度胃肠炎症状
-腹泻,无/轻度脱水(<5%) -无发热 -无代谢异常 -无电解质失衡
• 惊厥表现
-短暂( 多<5min) -部分性发作,可泛化全身 -可丛集方式发作,持续24-48h -多在病毒性胃肠炎发病的1-5天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
呕吐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高钠或低 钠、低钙和低镁血症)、低血糖、严重 酸中毒所致惊厥相鉴别
中毒性菌痢
鉴别诊断
中毒性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性脑炎、脑膜
炎 癫痫:良性婴儿惊厥、良性家族性婴儿
惊厥
治疗
急性期以对症和抗惊厥治疗为主 对症治疗包括:
减少/去除诱因如保持安静等,补液预 防脱水,助消化、止吐止泻等
治疗
抗惊厥治疗 BICE以反复惊厥发作为主要特点,故及时有
效地控制惊厥发作是治疗的重点。 BICE的惊厥很难控制 长期预后良好 缓解后无需抗癫痫治疗
抗惊厥药选择
首选安定类,但研究发现安定/溴安定的有效 率仅为38%,大多数患儿在用药后出现惊厥的 再发
头颅影像学: CT、MRI无异常。
诊断标准
既往体健的6月-3岁婴幼儿 轻度胃肠炎伴无热惊厥,可有轻度脱水,
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惊厥在1次病程中可单次或多次发作 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 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正常 预后良好
鉴别诊断
热性惊厥:单次惊厥,惊厥时体温多在 38.5℃以上
增强 NOS使NO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异常堆积,其增高
的程度远远高于化脓性脑膜炎、脑炎和热性惊 厥的患儿
其他致病因素与BICE
遗传易感性:热性惊厥及பைடு நூலகம்热惊厥家 族史
部分可有基因异常
BICE的临床特点
发病季节: 一年中散发,以冬季多见,11月-第二年3月, 与轮状病毒肠炎高发季节一致
易患年龄:6月-3岁小儿 家族史:可有癫痫或热性惊厥家族史
毒 BICE患儿中约80%有轮状病毒(RV)感染的证
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
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胃肠炎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而婴幼儿良性惊厥也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在发热后出现。
这两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这两种疾病的过程中,低剂量苯巴比妥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本文将重点探讨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两种疾病的概念。
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而良性惊厥则是一种常见的癫痫症候群,多在婴幼儿期发作,通常在发热时出现,表现为全身抽搐或抽搐发作。
在婴幼儿期,这两种疾病比较容易并发,因此需要综合治疗。
对于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治疗,低剂量苯巴比妥是一种常用的药物。
苯巴比妥是一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药物,能够有效的控制癫痫发作。
在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低剂量苯巴比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
一般来说,苯巴比妥在治疗婴幼儿良性惊厥时,能够有效地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经过治疗,患儿的癫痫症状通常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抽搐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都会明显减少。
这对于患儿的生长和发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减少癫痫对患儿身体和心理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而在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过程中,使用低剂量苯巴比妥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医生需要对患儿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定最合适的剂量和用药方法。
在使用苯巴比妥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出现副作用。
患儿在使用苯巴比妥的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饮食,避免受到刺激,以减少癫痫发作的可能性。
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
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胃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胃肠炎还会引发婴幼儿良性惊厥,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小的困扰。
针对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低剂量苯巴比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让我们了解一下婴幼儿良性惊厥的特点。
婴幼儿期是癫痫的高发年龄段,其中良性婴幼儿惊厥是最常见的一型。
它通常发生在3个月到5岁之间的婴儿和幼儿,特点是在高热的情况下出现癫痫样发作,常伴有意识障碍和肌肉紧张。
惊厥突然发作,表现为全身抽搐,持续1-2分钟后自行缓解,孩子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有时还伴有口吐白沫等症状。
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惊厥并不会对孩子的大脑和智力发育产生长期影响,但在发作时仍然给家长和孩子本人带来了很大的恐惧和焦虑。
如何治疗婴幼儿良性惊厥呢?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苯巴比妥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具有抗抽搐作用。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低剂量苯巴比妥可以有效地控制儿童良性惊厥的发作,缩短抽搐时间,减少发作频率,从而减轻孩子和家长的痛苦。
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也并非没有副作用,比如可能导致孩子在治疗期间出现嗜睡、食欲不振等情况。
在使用苯巴比妥治疗婴幼儿良性惊厥时,医生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谨慎选择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那么,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对惊厥表现有何影响呢?苯巴比妥可以通过增加神经抑制递质(如GABA)的活性,从而减少神经兴奋性,抑制癫痫发作。
在儿童良性惊厥的发作过程中,苯巴比妥可以延长GABA的作用时间,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突触传导,从而抑制抽搐的发作。
苯巴比妥还能够调整儿童大脑中的离子通道,增强神经元的抑制性,减少异常电活动的产生和传播,从而阻止抽搐的出现。
这些作用都可以显著减轻儿童良性惊厥的临床表现,让孩子和家长得到有效的舒缓。
除了对惊厥表现的影响,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还可能对儿童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比如肌肉张力、呼吸、心血管功能等。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0例临床分析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0例临床分析张映波【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39)001【总页数】1页(P137)【作者】张映波【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儿科,浙江海盐314300【正文语种】中文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患儿20例。
对所有病例资料的病史、家族遗传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儿复发情况及发育情况。
临床诊断标准:婴幼儿既往身体健康,无严重疾病史;所有患儿在患轻度胃肠炎时仅有轻度脱水,无热惊厥及严重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情况,惊厥发生在轻度胃肠炎病程1~5d;惊厥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单或多次发作;发作时查脑电图(EEG)均正常;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情况正常,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呈阳性。
排除热性惊厥、围产期脑损伤及其他因素造成的损伤。
2 结果本组观察期内轻度胃肠炎患儿215例,符合BICE诊断标准的患儿共20例,占同期轻度胃肠炎患儿的9.3%,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
①发病季节:1月份5例,12月4例,11月份3例,10月份4例,8月份3例,5月份1例。
以冬季发病为主。
②发病年龄:6个月3例,13个月4例,15个月2例,16个月2例,17个月2例,18个月2例,21个月2例,24个月3例。
③惊厥发生时间及次数:发生在轻度胃肠炎吐泻1d者5例,2d者7例,4d者4例,5d者4例;发作3d以内者占60%。
发作1次5例,2次6例,9次9例,惊厥发作间歇期意识清楚,无癫痫持续状态,平均发作次数为2.6次。
④惊厥形式:根据家长叙述,16例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4例为先有凝视和头眼转向一侧进而全身强直发作,惊厥持续时间1~3min。
⑤EEG、CT检查及实验室检查:19例行常规睡眠EEG,主要节律为4~5Hz波活动,其中9例见睡眠纺锤波,余10例无明显睡眠纺锤波,均未见癫痫波发放。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腹泻合并惊厥有较多原因,如水电解质紊乱、热性惊厥、中毒性脑病、脑炎、癫痫等,在BICE诊断名称的提出前,该类患儿的诊断问题往往成为临床的困惑:因为BICE患儿的惊厥发生与发热之间无联系(可以不发热),所以不宜诊断为热性惊厥;肠炎、腹泻本身的症状可以不严重,且惊厥过后患儿一般情况迅速好转,也不足以诊断为中毒性脑病;急性期过后并无惊厥复发,未出现癫痫的脑电图表现,故不符合癫痫的诊断;脑脊液及脑影像学均正常,不符合病毒性脑炎的条件;该类患儿电解质大多正常,因此不能诊断为电解质紊乱。
BICE 概念的提出,使这一困惑得以解决。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也称为轻度胃肠炎合并惊厥(convulsions with mildgastroenteritis),是由日本学者Morooka于1982年首次提出的。
BICE的病因及机制:1,与病毒感染相关:尤其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2,与免疫失衡相关:当免疫失衡时,导致机体免疫调控网络功能紊乱而产生一些有害的超敏反应,引起脑组织损伤;3,与惊厥阈值相关:BICE的发病年龄特点与热性惊厥相似,推断与婴幼儿时期大脑发育尚不成熟,神经系统结构相对简单,皮层分化不完全,髓鞘尚未完成,脑化学成分及递质不平衡等有关;4,与一氧化氮(NO)相关:NO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异常堆积,可使谷氨酸盐释放增加,推测NO和炎性因子在惊厥发生机制中有一定作用;5,与遗传易感性相关;6,其他:有学者认为BICE属于症状性惊厥的一种等。
临床特点:1,发病年龄集中在4-52月龄,其中70%发生在1-2岁;2,既往无惊厥发作史,发病季节多为冬春季,且女性比男性多见;3,临床表现包括胃肠炎症状及惊厥发作,但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体温正常或仅仅低热。
惊厥发作多数在病程的第2-5天。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6例分析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6例分析王震;吴成【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13)5【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诊断标准、临床特点、顺利治疗及良好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患儿临床资料。
结果:26例患儿多为秋冬季发病。
可伴有发热,惊厥时无发热,都伴有惊厥,大都有轮状病毒感染,相关血清电解质基本正常、EEG、CCT、脑脊液无异常。
结论:26例患儿病原检测17例为轮状病毒感染,治疗顺利,预后好。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Methods:Th e clinical data of26patients with 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 from our hospital were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Autumns and winters were high-occurrence seasons for the disease.All cases developed conv ulsive seizures without fever symptom,and most cases were with fever and infection of rotavirus.Plasma electrolytes,electr oencephalogram(EEG),cranial computer tomography(CCT)and cerebrospinal flui d(CSF)were normal.Conclusion:Among26patients,16cases'caus ative pathogen of the disease was rotavirus.Desensitization th erapy was fulfilled successfully and the prognosis was well.【总页数】2页(P39-40)【作者】王震;吴成【作者单位】安徽省儿童医院合肥 230051;安徽省儿童医院合肥 2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0.597【相关文献】1.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12例分析 [J], 孙英2.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8例分析 [J], 杨清3.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6例临床分析 [J], 吴惠兰;陈玲玲4.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8例分析 [J], 常宇娟5.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8例分析 [J], 杨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
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胃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轻度胃肠炎伴随着良性惊厥的发生概率较高。
良性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发作在6个月到6岁之间的婴幼儿。
在发病期间,患儿往往出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等症状。
治疗方面,低剂量苯巴比妥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对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治疗有着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低剂量苯巴比妥治疗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对惊厥表现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病因和表现。
胃肠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肠道感染,而良性惊厥是由于婴幼儿脑部神经系统的不成熟导致的。
婴幼儿脑部神经系统对刺激的敏感度较高,一旦受到外界刺激,便容易引发抽搐症状。
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发病和表现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接着,我们了解一下低剂量苯巴比妥对于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治疗作用。
低剂量苯巴比妥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可以有效地控制患儿的抽搐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经常会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苯巴比妥,以减轻或控制惊厥发作。
苯巴比妥可以通过减轻脑部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抑制惊厥的效果。
那么,低剂量苯巴比妥对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治疗又会对惊厥表现有怎样的影响呢?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的抽搐症状将会得到显著的缓解,躁动不安、意识丧失等症状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通过合理使用低剂量苯巴比妥,可以将患儿的惊厥次数明显减少,缓解患儿的症状,并防止发作期间的一系列意外伤害的发生。
低剂量苯巴比妥是一种对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治疗效果显著的药物。
通过合理使用苯巴比妥,可以有效地控制患儿的抽搐症状,缓解惊厥表现,并减少发作的次数。
在使用苯巴比妥的过程中,家长和医护人员也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并合理安排其日常生活和饮食,以提高其康复的效果。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50例临床分析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50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婴幼儿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出院后通过门诊随诊、电话随访了解治疗效果、惊厥复发情况和精神运动发育水平。
结果50例患儿惊厥特点:(1)惊厥均发生在疾病早期的5 d内,首次惊厥出现时间:第1天6例(12%),第2天15例(30%),第3天22例(44%),第4天5例(10%),第5天2例(4%)。
(2)惊厥可在短期(大多24h)内连续发作多次,平均发作次数为2.3次,其中发作1次20例(40%),2次12例(24%),3次10例(20%),4次8例(16%)。
(3)惊厥发作形式均为全身性强直-痉挛性发作,每次持续时间短,多不超过5 min,惊厥后无明显意识障碍,无明显后遗症。
(4)随访患儿未有复发,预后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结论本组患儿具有以下临床特征:(1)秋冬季发病,既往体健。
(2)惊厥前均有轻度胃肠炎,部分轻度脱水,但无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多为轮状病毒感染。
(3)惊厥均在病程的早期5 d内发作,在短期内可反复发作多次,惊厥的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4)血生化、脑脊液、脑CT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正常。
(5)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不影响生长发育。
标签:轻度胃肠炎;良性惊厥;婴幼儿;轮状病毒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并进行随访分析,旨在探讨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共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8~31个月,平均(20.2±9.6)个月,其中8~12个月4例,13~18个月26例,19~24个月12例,25~31个月8例。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147例临床分析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147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147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病例资料。
结果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占全部住院肠炎患儿的6.8%,轮状病毒为最常见的病原体(44.2%),12~23月龄(46.9%)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冬春季(70.7%)高发,易发生在主要由祖父母照看(61.9%)及居住在市郊、农村(72.8%)的儿童;单次病程中惊厥发作次数以1~2次(80.3%)最为多见,绝大多数发作≤5min(83.0%),以全面发作(56.4%)为主。
结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少数病例有患儿有转化为癫痫的可能,需随访至少18个月。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combin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47 children showing BIC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BICE cases accounted for 6.8% of total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enteritis,and rotavirus was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 (44.2%). The disease was mainly occurred among children age 12-23 months (46.9%),who were mainly taken cared of by their grandparents (61.9%)and lived in the suburbs and rural areas (72.8%),during winter and spring (70.7%). In most cases (80.3%),the attack frequency of convulsions was 1-2 times,most of which lasted for less than 5 minutes (83.0%),and mainly performed as comprehensive attacks (56.4%). Conclusion Most of the BICE cases obtains favorable prognosis,while there’s a possibility that a few of them might develop into epilepsy.Thus,at least 18 months of follow-up visit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them.[Key words] Mild gastroenteritis;Infant;Benign convulsions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早些年被称之为轻度胃肠炎伴惊厥(convulsi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CwG),是6個月~3岁儿童常见的无热惊厥性疾病。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40例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40例目的:研究分析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
方法:择取2010.07-2014.07起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40例患儿,针对其临床特点予以回顾性探析。
结果:本组40例患儿中,12例患儿出现低热,体温在37.5℃左右,28例患儿没有发热。
全部患儿临床表现为全身性惊厥,惊厥症状在12小时内停止发作。
40例患儿脑脊液检查结果均正常,头颅CT检查显示正常,4例患儿出现4次惊厥,在急性期出现轻度脑电图异常,直到恢复期变为正常。
结论: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并发惊厥需及时進行治疗,临床预后效果较好,不需要长时间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标签:轻度胃肠炎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特点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在临床中的患病率并不高[1],但是现阶段此病的致病因素及病理机制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对于发病初期惊厥频繁发作的治疗并不是十分满意,是否需要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及病程时间的长短均没有统一的认识。
现择取2010.07-2014.07起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40例患儿,针对其临床特点加以回顾性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0.07-2014.07起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婴幼儿惊厥40例患儿,包括24例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
年龄均在0.5-3岁之间,平均年龄(1.26±0.15)岁。
患儿身体营养状况良好,既往没有惊厥病史、惊厥家族史、没有癫痫家族史。
BICE的诊断标准[2]:①婴儿既往健康;②轻度胃肠炎伴无热惊厥,可有轻度脱水,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③惊厥多发生在冬季急性胃肠炎病程的1~5天;④惊厥的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可单次或多次发作;⑤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⑥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正常,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常呈阳性;⑦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不影响生长发育;⑧需除外热性惊厥、围产期脑损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脑损伤,除外脑炎、脑膜炎、脑病和已明确为其他类型的癫痫者。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综述
3 讨 论
综上所述 ,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是一种疗效确切 、 操 作简单 、 安全和无副作用 的治疗方法 , 相对 于传统 的治疗 , 具有治 愈率高 、 并发症少 、 治疗风险低等优势。 但是冲击波 的能量密度会 影 响其治疗效果 , 低能量密度 流与 中能量密度流均可短期 内减轻 患者 的疼痛 , 但是 中能量密度 流的长期效果更 明显。 参考文献:
婴幼儿良性惊厥合并轻度胃肠炎PPT课件
腹痛
婴幼儿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 等症状,难以安抚。
诊断标准
惊厥发作
根据患儿的惊厥表现和发作频率 进行诊断。
胃肠炎表现
根据患儿的呕吐、腹泻等症状进 行诊断。
排除其他病因
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惊厥和胃肠 炎的病因,如脑膜炎、癫痫等。
03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惊厥
01
02
03
04
感染性惊厥
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脑膜 炎、脑炎等引起的惊厥,通常
伴有发热等症状。
癫痫
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脑部 疾病,可导致惊厥,通常无发
热,且反复发作。
低血糖
低血糖可引起惊厥,通常发生 在新生儿期,伴有喂养困难、
嗜睡等症状。
电解质紊乱
如低钠、低钙等引起的惊厥, 通常有相应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婴幼儿良性惊厥合并轻度胃肠炎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婴幼儿良性惊厥合并轻度胃肠炎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预后与随访
01 婴幼儿良性惊厥合并轻度 胃肠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婴幼儿良性惊厥合并轻度胃肠炎是一 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惊厥 和轻度胃肠炎症状。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颅内肿瘤等,通常伴有头痛、 呕吐等症状,需要借助影像学检 查进行鉴别诊断。
04 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婴幼儿出现良性惊厥合并轻度胃肠炎症状,应立即就医, 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针对症状治疗
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控制惊厥、缓解胃 肠炎症等。
预防复发
小儿内科资料:急性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
至40mg/kg
• 苯妥英钠:5-10mg/kg ivggt
谢谢!
能有异常表现:例如,慢波、局灶性棘波或者痫样放电, 但在随访期间大多数可恢复正常
• 现在被世界公认为是癫痫发作而不是癫痫的一种 • 国际抗癫痫联盟没有把它放入癫痫的分类中
特点
发病高峰年龄 性别比例 惊厥或癫痫的家族史 发作类型
发作频率 发作时间 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发作的持续时 间 胃肠炎到惊厥发作的间隔时间 病毒性胃肠炎的病因
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或是脑功能障碍
• 胃肠炎引起的只有轻度脱水 • 实验室检查提示没有水电解质的紊乱 • 因此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电解质 • 发生CWG期间体温<38℃ • 在持续发热、惊厥持续发生、精神萎靡或是神经功能下降
时强烈建议在最初或是病程中任意时刻完善以下这些检查: 血细胞计数、CRP、腰穿、影像学检查、脑电图
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的苯巴比妥、咪达唑仑的持续静脉输入、 持续的戊巴比妥钠输入
• 有一些研究认为卡马西平和利多卡因(有效率达(100%)
被认为在阻止CWG的惊厥发作是非常有效的卡马西平是控 制癫痫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现在认为低剂量的卡马西 平在治疗轮状病毒相关的CWG是有效的
• 而苯二氮卓类是无效的 • 大多数CWG的预后是良好的,不会发展成癫痫,不会影响
到儿童的精神运动发育
具体用药
• 在心电监护下利多卡因1-2mg/kg.h静滴24-48h • 卡马西平: 5mg/kg.d,qd • 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栓剂或者肌肉注射-
5~10mg/kg,增大剂量(10~15mg/kg)效果增加,也 可像利多卡因一样达到100%有效,但起效慢,可 以首次肌肉注射后改为口服
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16例临床分析
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16例临床分析【关键词】婴儿;胃肠炎;惊厥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是一种特殊的婴幼儿惊厥,临床上并不少见。
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目前尚难以用现成的术语来表达此类惊厥的临床特点。
现在就本科近期收治的BICE 16例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BICE患儿16例。
男性10例,女性6例。
6个月~12月4例,13个月~24个月10例,25个月~30个月2例。
发病季节:1~3月份发病4例,4~6月份2例,7~9月份3例,10~12月份7例。
所有病例均有轻度腹泻,每日排便3~10次,均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9例有呕吐。
11例无发热,5例低热(体温<38℃)。
轻度脱水6例,无脱水征10例。
2.惊厥临床特点吐泻出现第一天发生惊厥5例,第二天3例,第三天3例,第四天1例,第五天2例,有2例先出现惊厥,2~3天后才出现吐泻。
于吐泻3天内出现惊厥者11例,占68.8%。
根据家长描述及临床所见,所有惊厥均表现为全身强直�舱舐窝�发作,每次发作持续30 s~5 min。
病程中发作1次10例,2次4例,3次2例。
3.实验室检查16例均行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
10例腰穿颅内压正常,脑脊液常规和生化均正常,细菌涂片及培养均阴性。
血C反应蛋白阳性3例。
血清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均正常。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10~15×109/L)4例。
大便常规呈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
大便可见白细胞3~5个/HPE 4例。
脂肪球10例。
由于条件所限,未作轮状病毒检测。
4.既往史和家族史16例患儿均无热性惊厥史和癫痫史,也无热性惊厥和癫痫家族史。
5.治疗及预后均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
16例中9例于入院前已用过镇静剂或惊厥自然缓解,其中3例入院后再次发作。
7例于入院后首次出现惊厥。
入院后发生惊厥者均用安定0.3~0.5 mg/kg或苯巴比妥钠10 mg/kg静脉注射,再次惊厥者重复用抗惊厥药,惊厥停止后未再用镇静剂。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36例临床分析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36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特点。
方法收集本科2011年1~12月诊断为BICE的患儿3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脑电图特征。
结果病例于秋冬季节多发,其他季节散发;患儿胃肠道症状不重;27例惊厥出现于胃肠道症状出现后2 d内,8例出现于胃肠道症状出現后3~5 d,1例出现于胃肠道症状之前,34例惊厥表现为为强直-阵挛发作,2例表现为部分发作泛化全身,31例仅发作1次,5例反复发作2~4次;脑脊液、血生化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发作缓解后24 h内脑电图:25例未见异常,11例可见痫样放电,多为中央区、顶区散发棘波,其中2例背景区偶发全导慢波,72 h后复查脑电图:10例恢复正常,1例仍可见散发棘波放电;随访半年35例患儿预后良好,仅1例发展为癫痫。
结论本病胃肠道症状不重;惊厥多出现为胃肠道症状出现后48 h内;惊厥发作表现形式多为全身性发作,且多数患儿仅发作1次;脑电图检查多无痫样放电;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标签:胃肠炎;惊厥;婴幼儿;脑电图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于1982年由日本学者Morooka首次提出,近年得到广泛关注。
本病主要表现为6个月~3岁的婴幼儿于轻度胃肠炎伴发无热惊厥,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现将2011年1~12月在本科治疗的36例BICE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12月在本科治疗的36例BICE患儿,年龄4个月~5岁,男20例,女16例。
否认抽搐发作既往史及家族史。
1.2 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内外公认的BICE诊断标准[1]:(1)既往健康;(2)惊厥发作时无发热,可有轻度脱水,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3)常发生在急性胃肠炎病程的第1~5天;(4)惊厥基本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可为单次或多次发作;(5)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6)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常呈阳性;(7)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不影响生长发育。
11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护理
11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护理汪贻娟李素娟吴春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是由日本学者Morooka于1982年首次提出,以后被其他国家和学者逐渐认识。
吴家骅等首次于2002年在中国大陆刊物上进行报道,以后临床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尚缺乏对本病的护理总结。
本文对我科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8~32月。
患儿惊厥前均有轻度胃肠炎症状,惊厥持续时间为1~5min,所有患儿既往健康,无高热惊厥史及惊厥家族史,无脑外伤及癫痫史。
惊厥发作次数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发作2.2次。
11例患儿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婴儿既往健康;②惊厥发作时不发热,可有轻度脱水,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③常发生在秋冬季急性胃肠炎病程的第1~5天;④惊厥基本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可为单次或多次发作;⑤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正常;⑥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正常,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常呈阳性;⑦预后良好,不复发,不影响生长发育⑴。
2 结果11例患儿经上述控制惊厥、补液、抗病毒、对症等治疗,惊厥均能得到控制,无窒息、外伤等意外,全部痊愈出院。
出院后电话随访6-12月,生长发育正常,无惊厥复发,无明显后遗症。
3护理3.1急救处理3.1.1预防窒息惊厥发作时就地抢救,让患儿取侧卧位,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去除枕头。
或让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
这样的体位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
解开衣领,松解衣服,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
3.1.2控制惊厥按压患儿人中、合谷、涌泉等穴,按压时间为30秒至1分钟,可轮换使用穴位,按压时避免指甲掐伤患儿。
3.1.3预防外伤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3例临床特点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3例临床特点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
方法:收治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23例,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并进行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抗原、血生化、电解质、脑电图、头部CT或MRI等检查,随访3个月以上。
结果:23例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中,男女之比1.3:1。
年龄5~30个月,平均11.3±4.6个月,冬季发病为主,惊厥的形式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82.61%,惊厥持续时间短,单次发作为主82.61%,发作后神志恢复快。
轮状病毒抗原阳性8例。
头部CT、MRI均未见异常。
13例患儿EEG正常,3例患儿EEG可见少量棘慢波。
结论:本组良性婴幼儿惊厥有以下特点:①本病常年散发,冬季多发;②发病年龄6个月~2岁多见(82.61%);③轻度呕吐或伴腹泻,体温不高或低热;④惊厥多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也有部分发作泛化为全面性发作;⑤发作时间多<3分钟,多为单次发作,少数可多次发作;⑥无电解质紊乱,血钙、血糖正常,影像检查正常。
关键词婴儿胃肠炎惊厥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良性婴幼儿惊厥)也称为轻型胃肠炎伴惊厥(CwG)。
近5年来收治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23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年9月~2012年3月收治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23例,详细询问病史,全部患儿既往体健,无惊厥史及惊厥家族史,排除热性惊厥、脑炎、颅脑损伤及癫痫等,并除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明确原因导致惊厥者。
全面体格检查,并进行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抗原、血生化、电解质、脑电图、头部CT或MRI等检查。
诊断标准:目前公认良性婴幼儿惊厥的诊断标准,①既往健康的6个月~3岁的婴幼儿;②轻度胃肠炎伴无热惊厥,可有轻度脱水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③惊厥在一次病程中可单次或多次发作;④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⑤血清电解质、血糖、脑脊液检查正常;⑥预后良好。
需随访除外热性惊厥附加症、癫痫、脑炎脑病等疾患[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期:每年的11月份~第二年的1月份 传播途径:能够通过污染的食物、水迅
速传播 发生率:约5.8%的病毒性腹泻是由HPV
引起的
人微小病毒(HPV)与BICE
发病年龄:BICE惊厥的发作仅在小儿出 现,且多为≤2 岁的幼儿
约有70%的患儿出现2次以上的惊厥,其 中15%为5次以上,最多报道为8次
BICE的惊厥特点(二)
第1次与最后1次发作间隔一般为0.5~48 h,多集中在病程的第1天,约半数的患 儿在6 h内反复发作
惊厥发作持续时间短,5 min内可自行缓 解
惊厥发作可因哭闹或腹痛诱发
BICE的实验室检查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周忠蜀
2007-4-25
概述 (一)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 (benign infantile convusi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 也称轻度胃肠炎合并良性惊厥(benign
convulsi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 CwG) 1982年日本学者Morooka首次提出 随着对该病的逐渐认识,近年来亚洲和欧洲也 出现相关的报道,其中以日本为多
血液检查包括血糖、血钙、血镁、电解质及细 菌培养多为正常
脑脊液细胞学、细菌培养和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头颅CT、MRI未见出血、畸形等神经系统异常
改变 通过EIA(酶免疫测定法)、PCR及电子显微镜
BICE的临床特点(三)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生化(电解质、血糖、血钙、血镁)、 脑脊液等多无异常;
脑电图检查: 发作间期EEG多正常
预后: 良好无复发,目前为止未见发展为癫痫及热性 惊厥的报道
BICE的惊厥特点(一)
脑电图监测发现同一患儿的发作形式可 有多种变化,如在起始阶段为复杂部分 性发作,之后可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 作
恶心呕吐,腹泻,大便为黄白色稀便, 每日0~18次不等,多在10次左右。
少数有发热,但体温常低于38℃。 不伴有或仅伴有轻度脱水。 惊厥多在肠炎症状出现前后的1~6 d内
发作,哭闹和/或疼痛可以诱发惊厥。以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少数可出现复 杂部分性发作、失神、斜视、发绀和小 抽搐。
BICE患儿的脑脊液和大便中发现有RV RNA相同 的结构蛋白区Vp7,说明是同一病毒感染了肠 道和中枢神经系统
推测轮状病毒引起的CNS感染是导致BICE惊厥 发作的主要原因
轮状病毒(RV)亚型与BICE
研究发现约95%的RV感染系由G亚型 引起,G1、2、3、4型均有报道,G2 型更易引起惊厥发作
检查方法:通过PCR技术和电子显微镜证 实了部分 BICE患儿的体内存在HPV 感 染
其惊厥的发作形式与RV感染者相同, BICE的发病被认为可能与之有关,但目 前尚无确凿证据
其他致病因素与BICE
引起幼儿急疹的人 类疱疹病毒亚型6 和7
其他肠道病毒均可 能是BICE致病因素
BICE的临床Hale Waihona Puke 现BICE的临床特点(一)
发病季节: 以冬季多见,日本报道高发期在每年的1~5 月份
易患年龄: 集中在4~52个月的小儿,其中70%左右在1~ 2岁,且既往健康无惊厥史(包括热性惊厥)
BICE的临床特点(二)
症状特点: 与肠炎相关的无热性惊厥,无或仅有轻度的 脱水
惊厥发作: 以全身性强直-阵挛为主,且为成串发作, 一次发病中可反复出现,多达8次
NO的增多可使谷氨酸盐释放增加而形成正反馈 的循环,更加刺激了NO的生成
NOS阻制剂与氮氧化物拮抗剂
使用NOS阻制剂或氮氧化物(NOx )拮抗 剂对于RV引起的惊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也有学者认为NO和炎性因子一样在RV感 染性肠炎合并惊厥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
人微小病毒(HPV)与BICE
BICE的惊厥发作
是一种症状性惊厥? 是良性婴儿惊厥—福山型(benign infatile
convulsions)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良性婴儿部分性癫痫—渡边型(benign
infantile partial epilepsy –Watanabe, BIPE)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癫痫或癫痫综合征?目前国际癫痫分类中
概述(二)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是一种与 胃肠炎有关的无热性惊厥
多不伴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多发生在病程的1~6天 惊厥以反复发作和强直-阵挛为主要表现形式 对抗惊厥药物治疗不敏感 预后良好 深入了解本病的发生机制,有效的控制惊厥反
复发作是目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尚未被列入。
国内BICE现状
目前为止,国内的报道甚少,并非 我国没有此病或发病率低,可能与对该 病的认识有关 。DSCF0041-C.JPG
BICE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的研究现状
BICE与轮状病毒
BICE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 关
BICE患儿中约80%有轮状病毒(RV)感染的证 据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BICE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系统 在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日益受 到重视
NO是一种气体分子,也是一种神经递质, 可以快速自由地通过生物膜,以旁分泌 或自分泌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通过增 加细胞内环磷酸鸟苷的水平,实现复杂 的调节功能,增强神经传导、激活免疫 反应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BICE
NO不能被储存、释放和重摄取,它的生 物合成以及正常水平的维持主要通过酶 的调节来完成
NOS是NO合成的关键酶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BICE
有研究发现RV感染性肠炎合并惊厥的患儿体内 NOS的活性增强
NOS使NO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异常堆积而感染组 织内的自由基、过氧化氢和多种细胞因子,包 括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的合 成与聚集造成的炎性环境,更促进了NO的生成, 其增高的程度远远高于化脓性脑膜炎、脑炎和 热性惊厥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