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巧:注意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合集下载

词义选择和词义引申

词义选择和词义引申

词义选择和词义引申词义的选择和词义引申是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技巧。

其本身也是英语翻译中最基础的工作,准确把握词义,并在必要时加以适度的引申,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一方面,英语和汉语各自都有丰富的词汇,各自的词义又极其繁复;另一方面,这两种语言差异巨大,其词义关系错综复杂,往往难以找到词义完全对应的词。

如run堪称为典型的多义词。

在较大规模的词典里,其释义可达上百个之多。

譬如,《英汉大词典》在run条下一共提供了117个义项,包括不及物动词性34个,及物动词性40个,名词性38个,形容词性5个。

显然,其中许多义项,即使是那些属于动词性的,都不能用汉语的“跑”来对译。

例如:(1)London Transport run extra trains during the rush-hour. 伦敦运输公司在交通高峰时间增开加班列车。

(2)Election campaigns in Britain run for three weeks. 英国选举活动持续三周。

(3)The lease on my house has only a year to run. 我那房子的租期只有一年了。

(4)“Eight shot dead by gunmen”ran the newspaper headline.报纸标题为“枪手枪杀八人”。

(5)He has no idea of how to run a successful business. 他不知道把企业办好的方法。

(6)The dyes in this fabric are guaranteed not to run in washing. 这种织物所用染料保证不会在洗涤时渗化。

(7)The foreword of the book runs for six pages. 这本书的前言长达6页。

(8)Urban unemployment is running at 15 percent. 目前,城市失业率保持在15%。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1. 词义的选择——误译举例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One of the essential points is that you should try to broaden your horizons.
5. 幽默感会有所帮助,有时讲个和自己有关的小笑话也会使谈话轻松 (lighten) 起来。
6. 只有当你愿意交谈并认真地听的时候,你才能成功地与周围的人交朋友。(only when… )
1. 词义的选择 ——根据词汇的褒贬确定词义
要做个好推销员一定要有闯劲才能成功。
侵略成性的国家威胁世界和平。
2) A good salesman must be aggressive if he wants to succeed.
1) Aggressive nations threaten world peace.
词是句子甚至整个语篇的基本构建单位,如何选择恰当的词义,是翻译过程中首先要碰到的问题。只有选择了恰当的词义,并在必要时加以恰如其分的引申,才能确保译文的通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都非常丰富,英语的一词多义,汉语的一字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译者只有在掌握词典基本释义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搭配习惯确定和选择词义,才能进行不同的翻译搭配,并确定词义。
1词义的选择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1. 通过词语的搭配选择 词的搭配关系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英语和汉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组合规律或搭配习惯。因此,在翻译中,可以通过词之间的固定关系选择词及确定词义。以“run”为例: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直译法
总结词
直接翻译原文的词义
详细描述
直译法是指按照原文的词义和结构进行直接翻译,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象和表 达方式。这种方法能够保留原文的特色和风格,但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翻 译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意译法
总结词
根据语境翻译原文的意蕴
详细描述
意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语境和意义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义和结构,以传 达原文的意蕴为主要目的。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深层意义,但 可能会牺牲原文的一些形式和风格。
总结词
保留原文发音,适用于特定术语和人名
详细描述
音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发音来翻译,通常用于特定术语和人名的翻译。例如,“CocaCola” 可以音译为“可口可乐”。这种翻译方法保留了原文的特色和发音,但可能不
利于读者理解其实际意义。
06
总结与建议
总结翻译方法:词义选择的要点
准确理解原文词义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准确理解原文中 词汇的含义,包括其基本意义和可能的
音译法
总结词
保留原文的音节或发音
详细描述
音译法是指保留原文的音节或发音,用目标语言的文字来表达。这种方法常用于翻译人名、地名、品牌名等特殊 词汇。音译法能够保留原文的音韵和特色,但有时可能会造成语义上的不明确或不自然。
04
词义选择的原则
准确性原则
总结词
译文应准确传达原文的语义信息,避免 歧义和误解。
01
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词义的准确含义,避免歧义。
情景语境
02
考虑说话的场合、时间、地点等因素,选择最符合情景的词义。
文化语境
03
结合文化背景,理解词语在特定文化中的含义,确保翻译的准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事件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八. 分句法, 合句法(运用较多,且非常重要) 1. 分句法: 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句子, 使原文中的一个句子分
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The Chinese seemed justifiably proud of their economic achievements. 中国人似乎为他们取得的经济成就而感到自豪, 这是合乎情理的. Energy can neither be created nor destroyed, a universally accepted
与之相比. 2) 溶合法(把原文中的主语和定语从句溶合在一起, 译成一个独
立的句子, there be结构汉译时, 以及在科技英语中常用)
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楼下有人要见你.
There are some metals which posses the great power of conduct electricity.
他想给他们增加些援助, 增添些武器, 增派些人员.
2. 为了生动(使用四字词组, 重叠, 四字对偶)
But there had been too much publicity about my case.
但我的事情现在已搞得满城风雨, 人人皆知了.
Target priorities were established there.
us in its grip, it is hard for us to recognize what ails (折磨) us. (Book 4, reading course, P67, L.18-20) 它不是突然发生的, 毫无戏剧性可言, 因此它就有了一个极大的优 势, 它悄悄地一点一点地吞噬我们的心灵,一旦被它完全控制, 我们 甚至很难看出是什么在折磨我们.

Unit 5 翻译技巧--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Unit 5 翻译技巧--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11. 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 我怎么也没料到会在这个地方见到你。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c. Select word meanings according to speciality.
1. Power can be transmitted over a long distanc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A. Selection of Word Meanings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翻译时,要 在许多不同的词义中选一个最确切的词义,才 能使译文正确。词义选择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a. Select word meanings according to parts of speeche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4. Like charges repel each other, unlike charges attract. (adj.) 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5. Like the human brain, a computer also has a memory where it can store vast quantities of information. (prep.) 计算机像人脑一样, 也有一个能储存大量信息的存储器 6. I hope I can operate the machine like you do.( conj.)
6.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7. 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 他决不会干这种事。 8.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他最不配干这工作。 9.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怎么也不该怪他。 10.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nsult. 根本不宜与他商量。

英语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英语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英语翻译的方法及技巧语言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翻译方法及技巧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一、词汇方面㈠.词义选择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

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㈡.词义转换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㈢.词类转换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㈣.补词是指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未用词汇直接表达,译文中需将这些含义补充进去,这样才更通顺易读,如:英语中数词与名词之间没有量词,而译成汉语时可酌情增加。

㈤.省略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省略不译,只要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

如:上面讲的汉语“量词”,译成英语时则可以省略;又如:英语中大量使用物主代词而汉语中往往省略不用。

㈥.并列与重复英语在表达重复含义的并列结构中常采用共享、替代、转换等形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却常常有意重复表达以加强文字的力度,如:英语的物主代词替代前面的名词,短语动词只重复介词而省略主动词,汉译时可考虑重复表达。

二、句子结构方面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三种类型:语序类、组合类和转换类。

㈠.语序类1. 顺译法与逆译法第三书中讲句子顺序时谈到,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

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

而汉语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

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有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的差别,就象前面谈的正译与反译,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英译汉常用技巧之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英译汉常用技巧之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译文4:我爱我的心上人,因为她那样地叫人入迷 (enticing);我恨我的心上人,因为她已订婚将作他人 妻(engaged);她花容月貌无可比拟(exquisite),我 劝她私奔跟我在一起(elopement);她的名字叫埃米莉 (Emily),她的家就在东城里(east)。我为我的心上 人呀,一切都因为这个E!(陆乃圣)
5
R
词语的翻译——词义的选择
[ <]
词义的选择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一 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 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说同一个词在同一个词类中,又 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我们在弄 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的词义。 选择和确定词义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ttract. (adj. 相同的) • 4. Very like, he will come tomorrow.(adv.
可能) • 5. Like knows like. • 英雄识英雄。(n. 同类人/物) • 6. He looks like an American. (prep .像,
如,跟---一样.) • 7. I hope I can speak Putonghua like you
译2:我爱我的爱人,因为她很迷人;我恨我的爱人, 因已许配他人;他在我心中是美人,我带她私奔,以 避开外人;她名叫虞美人,是东方丽人。(姜比较——练习
I love my love with an E, because she's enticing; I hate her with an E, because she's engaged; 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 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 her name's Emily, 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英语翻译技巧之词义引申

英语翻译技巧之词义引申

英语翻译技巧之词义引申英语翻译技巧之词义引申引申是指从原词的内在含义出发,结合语境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在译文中对某些词作一定的语义调整,以达到忠实、通顺的目的。

英译汉时常常会遇到许多单词,按词典上给的词义来翻译,译文就会生硬难懂,甚至造成意思上的曲解。

(1)具体———抽象经典例题: Were it left to an American to decide whether they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he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参考译文: 如果让一个美国人决定要没有言论自由的政府还是要言论自由而无政府的`国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经典例题: There were times when emigration bottleneck was extremely rigid and nobody was allowed to leave the country out of his personal preference.分析: bottleneck本指“瓶颈”,由于具有使缓慢和阻滞的效果,因而被抽象地引申为“限制”。

参考译文: 过去有过这种情况: 移民限制极为严格,不许任何人出于个人考虑而迁居他国。

(2)抽象———具体经典例题: 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参考译文: 几乎每个史学家对史学都有自己的界定,但现代史学家们的观点都趋向于认为史学是试图重现并阐明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

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汉译英)

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汉译英)

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词义引伸是我们英译汉时常用的技巧之一。

翻译时,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英语辞典上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果任意硬套或逐词死译,就会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表达原意,甚至会造成误解。

这时就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词的根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引伸,引伸时,往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1、词义转译。

当我们遇到一些无法直译或不宜直译的词或词组时,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引伸转译。

2、词义具体化。

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把原文中某些词义较笼统的词引伸为词义较具体的词。

3、词义抽象化。

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把原文中某些词义较具体的词引伸为词义较抽象的词,或把词义较形象的词引伸为词义较一般的词。

二、词类转译技巧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只能将词类进行转译之后,方可使译文显得通顺、自然;对词类转译技巧的运用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译成动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介词、副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

2、转译成名词。

英语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中的名词。

3、转译成形容词。

英语中有些作表语或宾语的抽象名词,以及某些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另外,当英语动词转译成汉语名词时,原来修饰该动词的副词也往往随之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4、转译成副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副词。

张培基汉译英技巧赏析

张培基汉译英技巧赏析

张培基汉译英技巧赏析张培基先生是目前我国翻译界领军人物之一。

本文试图根据张培基先生的译作从词义的选择与引申、对源语的理解与译文句式调整、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和保持译文原貌与风格诸方面,欣赏和分析张先生的汉译英技巧,并对其所译的个别疏忽之处提出商榷。

标签:原语译语引申句式调整直译意译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张培基先生的了解一般源于学习他和同仁所编的《英汉翻译教程》。

该教程不仅扼要介绍英译汉的理论知识,而且着重研究和探讨英译汉的具体方法和常用技巧,对研习英译汉的初学者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体现了编者对英文语言特点和文体特征的透彻理解和高超的英译汉水平。

近年来,张培基先生对英译汉研究倾注大量心血,所译作品以翻译名家散文或杂文居多,并频频刊登在《英语世界》和《中国翻译》等期刊杂志上。

笔者篇篇拜读,不时为先生的择词、译出语构建和语段整合等技巧拍案叫绝,深为震撼,颇受教益。

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张培基先生所译作品的实例,欣赏和分析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汉英翻译技巧。

一、重视词义的选择与引申层次词义的选择是翻译的基本功,也是翻译理论的基本课题之一。

单词的涵义非常复杂,词典都尽量收集每一单词的各种涵义。

选择和确定词义是翻译过程中每位译者面临的难题,难怪严复曾有过“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之感慨。

然而,张培基先生能深刻领悟原语的内涵,在汉译英时对英文词义反复推敲,挑选出最适合上下文语境的词汇。

原文:书房,是读书人心目中的一个私人领地,一个精神家园,一个智慧的世界。

到过几位朋友家的书房,尽管大小各不相同,陈设各异,但四壁书橱架上,层层叠叠的书籍,或排成整齐的行列,或纵横交错如阡陌丛林,满屋子到处是书,则大体相同。

新时期以来,各种多卷本全套硬面精装的文集,形形色色的选集,足以令书房生辉。

其间不乏名著佳作,可作为文化积累,但也难免混杂一些文化垃圾。

当然这些都无碍于书房主人坐拥书城之乐。

译文:The study is to a scholar his private domain, his spiritual home and his intellectual world. I’ve been to the studies of several friends. Though of different sizes and with different furnishings, they are never the less about the same in boasting a roomful of books. Books shelved in bookcases lining the four walls. Books either piled up one upon another, or displayed in neat rows, or laid out in disorder like fields with crisscross footpaths or a jungle. In recent years, the appearance of various multivolume collected works of every description has added to the splendor of a study. Among them there is no lack of great classics and master writing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trash is inevitably mixed with them too. But that d oesn’’t hinder the owner of the study from enjoying the company of his library.源语为散文家何为于1999年6月所写的一篇佳作《书房》,选自他于2003年出版的散文集《近景与远景》。

翻译技巧--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翻译技巧--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希特勒夺取了政权之后就推行侵略政策。(贬义) 3. Hans was too obviously flattering the gentleman by saying he was the most courageous man he had ever seen. 汉斯说,这位先生是他所见过的最有胆识的人。这种阿谀 奉承未免过于露骨。(贬义) • 4. Mr. Brown felt greatly flattered when he received the invitation to deliver a lecture. • 布朗先生接到作演讲的邀请时感到非常荣幸。(褒义)
Step 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二、具体词语抽象化
• 1. The character of these peopl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 帝国主义者的性格即残暴,又狡猾。 • 2. Everyone has rain and sunshine (roses and thorns) in their lislation techniques 1
A. Selection of Word Meanings
a. Select word meanings according to parts of speeches.
1. He likes making chemical experiments. (v.)
他喜欢做化学实验。
Step 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3. Like charges repel each other, unlike charges attract. (adj.)

英汉翻译-4-词义的选择

英汉翻译-4-词义的选择

VS
例如,英文单词“bank”在金融领 域通常翻译为“银行”,而在河流两 侧则可以翻译为“河岸”。
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也是影响词义选择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英文化差异,一些英文词汇在中 文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含义,或者中文词汇在英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因 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和考虑文化背景,以便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 义。
02 词义选择的策略
直译法
总结词
保留原文形式和内容
详细描述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力求将原文的 语义信息准确传达给译文读者。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明 了的原文,例如一些科技术语、专有名词等。
意译法
总结词
重视译文自然流畅
详细描述
意译法是指在不改变原文基本语义信息的前提下,对原文的形式和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译文更加符合目标 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范。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形式比较复杂、修辞手法比较丰富的原文,例如文学作品、演 讲稿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英汉翻译-4-词义的选择
目 录
• 词义选择的依据 • 词义选择的策略 • 词义选择的技巧 • 词义选择的应用
01 词义选择的依据
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是决定词义选择的重要依 据。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上 下文语境来确定词汇的具体含义。有 时候,同一个英文单词在不同的上下 文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中文含义。因 此,在翻译时,我们需要仔细分析上 下文语境,以确保选词的准确性。
商务翻译中,词义的选择还需考 虑商业礼仪和文化差异,确保译 文得体、礼貌,符合商业沟通的
语境。
科技翻译
科技翻译中,词义的选择需注重专业性和严谨性,准确传达科技概念、原理、方法 和术语。

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英译汉时,大量的工作是从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来表达英文中的词义。

英国语言学家弗思(J. R. Firth)说: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每个词用于新的上下文中,就成为一个新词)。

林语堂(1938)针对汉语有过类似的论述:“字义是活的,每每因在文中的用法而变化”,“凡要明字义之人,必求之于全句文中,非咬文嚼字或区区靠字典上的界说定义所能明白的,”而且,“字愈常用愈简单,则其用法愈繁复。

”因而,翻译时不能拘泥于原词的表面意义,或英汉词典中所给的意义,而要根据上下文悉心揣摩这个词在原文中的特定含义,选择符合汉语习惯的对应词,这是确切忠实地用汉语表达原文的一个基本环节。

一般说来,选择和确定词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1 根据词类确定词义选择词义,首先要判明一个词在句中属于哪一种词类,起什么作用,然后再根据词类选择适当的词义。

例如:up在下列例句中所属词类不同,词义也就不同:例1. What are you doing up there? 你在那边做什么?He is (well) up in mathematics. 他精通数学。

【评析】以上两例中up为副词。

例2. They went up wind. 他们迎风而行。

The ship is sailing up the river. 这船正向河的上游航行。

【评析】以上两例up为介词。

例3. The new museum is up and opens to the public. 新博物馆已落成开放。

When will the up train start? 上行车何时开行?【评析】以上两例中up为形容词。

例4. The landlord promised his tenants there would be no further ups this year. 房东向房客们保证今年不再提高房租。

汉译英翻译技巧

汉译英翻译技巧

词汇翻译技巧一、词义的选择(Diction)1. 注意词的搭配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固定词组和搭配,所以不能把汉语字词的搭配用法生搬硬套到英语译文中去。

汉、英两种语言的动宾搭配也有不同:例:学文化learn to read and write学知识acquire knowledge学外语study a foreign language学鸟叫imitate birds’ crying同样:发展经济develop our economy开发水资源develop the water resources冲洗胶卷develop a film展开说明develop an idea2. 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原文的词义有些汉语说法英译是按字面翻译,具体翻译时应视具体语境而定。

例1:有市场、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译文:Sound economic growth must be based on strong market demand and good economic returns. This is a .注意:“硬道理”也可根据我们中国文化的“异化”理解,翻译成:.例2: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译文:This must change.分析:此处要正确理解原文的词义。

汉语措辞中的“情况”一词的基本意义与英语中的circumstance, situation, condition等词相近,但是究竟怎样翻译,还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决定。

二、词的增补(Amplification)词的增补又常叫增译/增词法,是为使译文准确、通顺、达意。

增译有语义性增译修辞性增译,还有注释性增译(文内阐释或文中夹注)1.增补主语汉语中无主语的句子很多,汉译英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适当的代词或名词补做主语。

增加什么主语取决于上下文。

例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译:2. 增补非人称的或强调句中的itit可以指天气、时间,还常用来表示强调、代替不定式等。

第一节 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第一节  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英汉翻译技巧翻译技巧是人们通过翻译实践摸索出来的比较系统的翻译方法。

人们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发现中外语言在词法、句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

中外学者和翻译家在研究各种语言的互译中,深入总结这些区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技巧。

由于着眼点不同以及探索处理方法上存在差异,他们在英汉翻译技巧的分类和统计方法等方面各不相同。

有人将其分为八大技巧,有人分为九大技巧,有人分为十大技巧,还有人分得更多、更细。

本书拟采用如下九种说法。

这九种说法相对简便易记:(1)词义的选择和引申;(2)增词法;(3)省略法;(4)重复法;(5)转换法;(6)分译法;(7)语序调整法;(8)反译法;(9)被动语态的译法。

本章我们将对这九种翻译技巧逐一进行讲解探讨。

第一节词义的选择和引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掌握的是如何正确地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在必要时加以适度的引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译文的准确通顺。

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run就是典型的多义词。

请看它在下列句子中的词义:(1)Check everything and run the whole experiment again.把一切检查一遍,然后再把实验重做一遍。

(2)The party is running two candidates in the next election.该党将在下届选举中提出两名候选人。

(3)Urban unemployment is running at 15 percent.目前,城市失业率保持在15%。

(4)He has no idea of how to run a successful business.他没有办好企业的办法。

(5)The general election campaign in America ran for three weeks.美国大选活动持续了三周。

以上五个例句中都包含run一词,尽管均用作动词,其词义各不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技巧:注意词义的选择和引申比如:我们熟悉的单词”through”,往往首先想到它的介词词性,在考试中出现过的“through”却表示“直达”的形容词性。

如何熟练掌握大纲词汇,我们做真题的同时需要重视词义的选择和引申:(一)词义的选择英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

例如:英语story一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有不同的词义:例:It is quite another story now.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例:The officials concerned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 in the Post. 有关官员拒绝证实《邮报》的这条消息。

例:The white-haired girl’s story is one of the saddest.白毛女的遭遇可算是最悲惨的。

例:A young man came to police station with a story.一个年轻人来到警察局报案。

遇到英语多义词时必须结合上下文反复推敲,切忌望词生义,不求甚解。

尤其遇到多义常用词时,不要想当然地把自己懂得的词义放到文章中去。

例:Albert Einstein,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arrived at this theory through mathematics.误: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展了相对论,他是通过数学方法得出这一理论的。

(此处develop应译为“创立”)再以consequence一词为例,考研真题中该词曾出现过三次:Consequence在三句中的分别译为:“推论”“结果”“影响”。

例: consequenceOthers are reasonable consequences of particular advances in science being to some extent self-accelerating. (1996:71)其他原因则是由于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加速而取得特定发展的必然结果。

Research not related to immediate goals but of possible consequence in the future. (1996: 73)这些研究与直接目标没有关系,但是在未来却有可能产生影响。

Cosmic inflation is a scientifically plausible consequence of some respected ideas in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1998:75)宇宙膨胀论是基本粒子物理学中一些公认的理论在科学上得出的似乎可信的推论。

多义词词义的辨析选择和确定,是一项艰苦的思维过程,选择时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1. 据词类定词义。

有些词在作为不同词类时有不同的意思,如:back做副词意思是“回来”,做动词是“支持”,做形容词是“过期的”(如:a back issue, 过期的期刊),做名词是“背面,背部”等。

因此,选择词义,首先要判明词类。

例:workIn general, the tests work most effectively when the qualities to be measured can be most precisely defined…(1995:74)一般来说,当所要测定的特征能够精确界定时,测试效果最佳。

这一句中判断work为谓语动词,tests做主语,由于主语非人,因此译为“有效,有指定的效果to have a given effect or outcome,” 类似的用法如:Our friendship works best when we speak our minds.(直言无讳,友情才最真挚”)。

Pearson has pieced together the work of hundreds of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2001:73)皮尔森汇集了世界各地数百位研究人员的成果…该句中work一词前有定冠词the修饰,故为名词。

考虑到与piece together搭配,而“工作”是无法汇集的,因此确定为“工作成果”。

当然work一词还有很多其它词义,而确定其在上下文中意思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词性。

再如1994年72题,expanded the reach of science,首先判定reach为名词,排除动词“到达,达到”之意,进一步确定其意为“范围,区域”,该短语因而意为“拓展了科学的影响范围。

”2. 据专业定词义。

一个名词有多种意义时,往往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这是各行各业都尽量利用常用词汇去表达各自的专业概念造成的。

例如:body一词,在以下领域分别为:天文学 the sun is the central body of the solar system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航空 the speed of a plan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hape of its body and wings.飞机的速度与机身及机翼的形状有关。

航天the body needs special exercise in a spaceship to suit the weightless conditions.人体需要在宇宙飞船中进行专门训练才能适应失重状态。

因此,要注意辨认多义词的一般意义和专业意义,以及在各种不同学科中的不同译法, 使译文语言更为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比如:evidence 一词,普通意义为“证据、根据”,但在99年真题74题中interpret the new forms of evidence in the historical study,根据文章讨论历史学研究的专业背景,译为“史料”。

同样,以下词义都根据具体专业学科做了适当变化: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2001:72)安装有内置个性芯片的计算机 (而非“性格”)home appliances will also become so smart that …(2001:74)家用电器也会变得如此智能化….(而非“聪明”)far-reaching changes in social patterns社会模式的深刻变革 (而非“变化”)Governments are often force to introduce still further innovations (2000:74)各国政府常常不得不出台进一步的革新措施…(而非“介绍”)3. 据搭配确定词义一般说来一个孤立的词其词义是游移不定的,但当词处于特定的搭配关系中时,它的词义受到周围词的制约就会明朗化了,所以我们说“word has no meaning till it is in a context(词在上下文中方有意义)。

”比如hot词义很多,但在特定的搭配关系中词义就很明确了:hot bath热水浴 Pepper is hot. 胡椒是辣的。

a hot temper 暴躁的脾气 hot on pop music.热衷于流行音乐。

Hot music节奏强的音乐 Hot news最新消息Hot material强放射性物质 hot dispute激烈争论科普文章作为考研的主要文体,有较强的科学性、逻辑性, 词与词之间相互制约依存,因此特别应当多结合上下文、搭配关系推敲词义,决不能孤立、片面、静止地理解一个词的词义,僵化地套用。

如:evolution一词在真题中的翻译The role of natural selection in evolution (2002:63)自然选择在进化中所发挥的作用the real hero of the story was the long evolution in the improvement of machinery for making eyeglasses (1994)这个故事中真正的英雄是改进透镜制造设备的漫长过程。

再如:practicethey are essential to practices in which …(2002:64)它们对于那种…的做法是必不可少的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 (1999:71)当代史学研究实践最为切合其中一种定义, 认为历史学就是试图对过去重大历史事件加以再现和解释。

上句话中的另两词也颇值得玩味,history一词直接译为“历史”是否妥当呢?不妥。

根据as后给出的定义判断,此处的history一词指“对过去重大事件的解释再现”,而“历史” 本身就是过去重大事件, 怎么可能再去再现别人呢?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就可以排除这一想当然的曲解,避免一处重大的误译。

同样recreate可以译为“再创造”么?也不行。

因为根据搭配,recreate后接的是“过去重大事件”, 也就等于“历史”,而历史只能“再现”不可“再造”。

根据上下文搭配确定词义是最为有效的选择词义的方法,在考研翻译确定词义时,广为适用。

请看更多例证:例:a leader of the new school (1994)新学派的一位领袖人物(而非“新学校的一位领导”,因为上文提到new school of scientists)例:they... thus do not tell (1995)因此无法表明(而非“告知”,因为根据上文,主语为standardized tests)(二)词义的引申所谓词的“引申”,指的是在一个词所具有的基本词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引申,选择比较恰当的汉语词来表达,使原文的思想表现得更加准确,译文更加流畅,如:heavy的基本词义是“重”,heavy crop引申为“大丰收”,heavy current引申为“强电流”,heavy traffic引申为“交通拥挤”等。

词义引申主要使用词义转译、词义具体化的方法实现。

1.词义转译:有些词照搬辞典义翻译会使译文晦涩,含混,甚至造成误解。

这时就应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引申转译。

例:cosmic inflation is a scientifically plausible consequence of some respected ideas in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1998)宇宙膨胀论是基本粒子物理学中一些公认的理论在科学上得出的似乎可信的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