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批评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24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
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 按现实可能的情况,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限 地表现出来。
在三者之中,自我(ego)受到本我与超我的夹 击,必须应付并协调来自三方面的要求,否则 发生问题。
在一个健康的人格当中,这三种结构的作用必 然是均衡、协调的。
在一个不健康的人格当中,这三种结构失去均 衡,产生问题。
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演变
▪ 根据精神分析学的发展,精神分析批评分 为两种,构成精神分析批评发展的两个阶段:
▪ 第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理论的文 学批评,称为经典或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 第二:以荣格、拉康、霍兰德等心理学家 重新阐释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批评, 称为新精神分析批评或后精神分析批评。
关的本能,包括自我保存与种系保存。一切动机 的根源,追求欢乐与逃避痛苦;每一种生 之本能的目的都在于使个别器官得到享受 ,它们结合起来,起着保存种族生存的力 量。——里比多或欲力(libido)
2、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驱力使人回到有
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它还包括攻击驱动力, 表现在伤害自己或他人甚至体育运动和战 争毁灭方面。——攻击(aggression)
1、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 意识到。其中包含一些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者 个人生活准则的原始欲望;早期被压抑的愿望,被 压抑的童年经历与事件;来自种族天赋遗传经验。
2、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 进行着 。
3、潜意识会在检查功能弱的情况,如梦中浮现并 获得满足;也会通过口误、笔误、一些神经症症状 等表现。
2021/8/5
17
(二)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格结构理论)

第三章 精神分析批评

第三章 精神分析批评


所谓“自我”(ego),是指“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 的知觉系统,它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意识的部分。 “自我”按照现实的原则来调节和控制“本我”的运动, 其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于压抑和制约“本我”的非理性的 欲望和冲动上。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和“本我”的关 系犹如骑手与他的马的关系,“自我”代表理智和审慎, “本我”则象征未被驯服的激情。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体人格各个部分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三者并无明显的分界,就像 现代艺术家所展现的各种颜色彼此混合交融的图画,在这 个系统中,“本我”是“人格结构”中的基础性部分和动 力源,它依次派生出“自我”和“超我”,把能量通过特 定的途径输入“自我”和“超我”。
第三章 精神分析批评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以其 精神分析理论步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界, 进而使其后的整个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精神 分析理论对后世的影响,在各个领域都广泛地存在 着,从根本上冲击着传统关于人性、道德、宗教等 的观点,因此,弗洛伊德倍受褒贬,毁多誉少。但 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20世纪少数最具影响的思 想家之一。弗洛伊德对人类社会、尤其是在推进人 类对自身的认识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几十年 来,他的思想影响已渗透到了现代文化的各个领域, “竟致使它失去了令人震惊的能力,失去了具有疗 效的冲击或陌生化的能力”



第四,“二度校正”(secondary elabo-ration),即梦的润 饰作用,通过对梦的产品进行重新排列,使其原有的构成 秩序变得交错杂乱,以此表现其伪装的隐匿思想。 梦通过这四种手段对自身进行改装,实现其愿望的达成。
“梦”的理论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建立在“无意识”和“性本能”学说的基础之上,对于 理解弗洛伊德的文艺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讲 精神分析批评ppt课件

第一讲   精神分析批评ppt课件
第一讲 精神分析批评
一、精神分析批评(psychoanalytic criticism)是20世 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
1.代表人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 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 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 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
爱利希·弗罗姆
(1900~1980)
Fromm,Erich
德国精神病学家新
精神分析学家,是精
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人物之一。著有
《逃避自由》、
《精神分析与宗
教》、《论健全 的社会》、《人
法兰克福学派:
类破坏性的分析》 等。
雅斯贝 马尔库塞
哈贝马斯
.
2
拉康·雅克
(Jaques Lacan 1901~1981)
.
11
2.主体(所指)、客体(能指)、镜像
《泄密的心脏》(坡)
叙述者, 老头
死神
窥视欲者 老头的眼睛 死神的眼睛
他们具有彼此痴情的感官征象,他们共 同失眠,他们共同具有对死神的恐惧。
由主体到客体。由主动到被动。由能指
与所指。由意识到潜意识。由窥测欲到裸 露狂(向法律的暴露)
.
12
五、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
法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 家。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 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 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 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 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 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 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法国哲学家和「思想 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 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 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 (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 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词与物》 (1966年出版)、《临床医学的诞 生》(1963年出版)《监禁与惩 罚》,晚年完成了《性意识史》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四)读者反应论的精神批评 理论 诺尔曼· 霍兰德(Norma荣格
(二)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批评
前排左起:S.弗洛伊德,G.霍尔,C.荣格 后排左起:A.A.布里尔 ,E.琼斯 ,S.费伦奇
(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拉康 (Jacques Lacan,1901— 1981),对精神分析批评的贡献 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他把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 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考察。 其二,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也作了重新 阐释。 其三,在文本阐释方面,拉康通过重新评估语言 的作用,关注的是文本、语言和读者。
Psychoanalytical Criticism
精神分析批评,是把弗洛伊
弗洛伊德
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 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 种批评模式。是二十世纪影 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 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它是 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学艺 术及其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研 究所采用的一种批评模式。
精神分析批评根据其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三
类:作者、读者、文本(包括这三者之间的 相互关系)。
作者
读者
文本
(一)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 - 1939):《释梦》(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论分析心理 学与诗歌的关系》 (On the Relation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to Poetry)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网络中的异性友谊更需要悉心呵护,因为时空上的差异虽然可以让彼此产生很多的美感,但却也会产生不少的误解和猜疑。我就羡慕和尊重那种单纯、诚实和果敢的朋友!而对于那些把现实喧嚣中的凡性俗念夹杂到文字交流中的人,我是很敬畏的!敬人家的成熟理智和冷静,畏人家的火眼金睛看穿了我的天真和幼稚!
虽然说力比多欲望是人的基本需求,但我觉得并非异性之间就能很简单的默契相依,倘若二人产生了那种冲动,我觉得那也是彼此认可和仰慕的最原始的表达方式,至于能否成行大概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的满足,将文化创造出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地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而其所利用的本能冲动,尤以性的本能为重要。因此,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形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目标。”
他还认为,作家艺术家都是性本能冲动异常强烈的人。他说,艺术家“是一个被过分嚣张的本能需要驱策前进的人”,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内向性格的人”,他们“与神经病患者相差无几”。他们的个性特征是:第一,压抑力量的松弛;第二,超乎平常人的强烈的性本能欲望;第三,异常巨大的升华能力。正是最后一种特征,是作家艺术家有别于一般的正常人和真正的精神病患者。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观点:一、文学是性欲的升华;二、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动力;三、创作于白日梦;四、作品是经过改装的梦。
文学是性欲的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人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由性本能所驱使的。力比多欲望好比一股潜流,有三条基本出路:第一条是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宣泄。第二条是倒流或固着,形成病态的情节或者说压抑而引起精神病。第三条就是转移和升华。这是一条调和折中的办法,即把力比多转移到社会道德所容许的有价值的创造活动中去,使之得到解放。文学艺术便是这种创造活动之一。弗洛伊德明确指出: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 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既 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 而是生来就有的。
这是一个保存在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 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如果说意识是高出水面 的一些小岛,个人无意识是由于潮汐才露出来 的那些水面下的陆地部分,那么集体无意识就 好比是广大无比的海床,具有更为内在和深刻 的意义。
集中注意力即可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功能是警 戒无意识进入意识层面 无意识: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毫无理性, 处于大脑的底层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意识层次结构
二、力比多学说
力比多(libido)——性力,本能
四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殖 期
口腔期五种功能和原型的对应关 系:
冲动,是一种破坏力,破坏力分内部和外部的
三、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本我(伊徳id)——无意识,由性本能构成, 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代表理性,按照“现实原则” 协调本我与外界的关系
超我(superego)——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 抑本能冲动,遵循“至善原则”
四、俄狄浦斯情结说
“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是
研究对象:作者、读者、文本
传统精神分析学:作者心理&创作活动
读者反应精神批评:读者心理、阅读过程&反 应
结构主义精神批评:文本语言&结构方式
传统精)的学说被认为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
弗洛伊德的本行是精神病医生,其治疗方法为 “心理疏导”和“讲述疗法”。
一般概念
精神分析学——心理学范畴,是临床心理学的 一个分支
精神分析批评——把精神分析学等心理学理论 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

精神分析批评课件

精神分析批评课件
29
第二节 精神分析批评解析
1、探讨作家的创作心态 2、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
30
一、探讨作家的创作心态
1、搜集和分析作家相关资料 传记、讲稿、私人信件及其他 文稿,其中要特别关注作家童年生活 的记载。 通过分析和整理资料,理解和把握 作家的各种癖性,他内心的冲突和痛 苦,尤其是性的压抑。
31
爱伦·坡
——弗洛伊德
13
无意识和性本能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特质, 舍此就不是精神分析批评。
无意识中最基本的欲望是性的欲望。
14
2、人格结构 本我:欢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平衡问题
15
二、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
精神分析法的应用绝不仅仅局限于精 神病的范围,而且可以扩大到解决艺术、 哲学和宗教问题。
弗洛伊德的学说是一 个有着特殊的研究对象和惊 世骇俗的观点的理论体系。
7
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
弗洛伊德——荣格——拉康——霍兰德
8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无意识与性本能 2、人格结构
9
1、无意识与性本能
无意识 与 “理性的成见” 相对 性本能 与 “道德的或美育的成见” 相对
10
无意识
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 主要是无意识的,至于意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 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我们要记得我们从前常以为 心理的就是意识的。意识好像正是心理生活的特征, 而心理学则被认为是研究意识内容的科学。……然而 精神分析却不得不和这个成见相抵触,不得不否认 “心理的即意识的”说法。
第四讲
精神分析批评
1
心理批评是一种吸取心理学的研究 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 性,对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对 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以 及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方法。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 后续发展:
1、 埃莱娜▪西克苏斯把拉康理论运用于女权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批评 实践 • 2、80年代兴起“转换生成”精神分析批评方法。 • 3、80年代还有一些批评家试图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叙述理论来阐释 精神分析过程中的叙述 •
• 精神分析总结:
精神分析对文学批评产生过重要影响,精神分析进入读者和作者 的深层次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了新视角。 • 我们也必须看到精神分析学本身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对泛性论和 无意识决定论等唯心主义和反理性的思想观点,要以科学批判的眼光 充分认识它的消极因素。
• 3、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 4、梦的理论:主要观点:人的许多愿望,尤其是欲望,
由于与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 睡眠中,当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 入意识层次,因而成梦。换句话说,由于人的欲望在现实 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便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表现在睡梦中。 • 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压缩、移置、表现手段和二次加 工 • 文学艺术与梦具有的共同点:都表现的是人被压力的 冲动,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文学与梦实质上都是一种替 代物,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释梦的方法与文 学批评类似,都是为了发现并揭示其中的“潜在”意义。
• 2、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和“力比多”理论: • 基本观点: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无意识的,按“快乐原则” 活动;自我代表理性,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 则,压抑本能冲动,按“之至善原则”活动。 • 力比多(性力,人的本能):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 殖期。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的一种“升华”。(升华说-文艺的补偿作用)性本能说成了弗多学说、关于伊德、自我和超我的三重人格 结构学说、梦的学说和和释梦理论、“俄狄 浦斯”情结、文学艺术与“白日梦”、艺术 家与精神病。总之,他们试图挖掘和分析作 者在作品中蕴藏的美感经验、变态心理、无 意识趋向等。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它是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学艺术及其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一种批评模式;这种批评模式的最基本的美学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和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作为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基础的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批评的精神分析流派则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30至40年代流行于欧洲,并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精神分析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核心的传统经典精神分析批评和美国的着名批评家肯尼斯的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批评、法国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美国的诺尔曼;霍兰德为代表的读者反映论的精神批评理论等在理论上重新阐释和在实践上创新的新精神分析批评;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家主要依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力比多学说、人格结构学说、释梦理论等理论和概念进行批评实践;他们或者在作品中寻找象征,以窥视作者的无意识创作动机,或者把文学作品的文本视为“病例”,通过分析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行为模式等揭示作者的心理和无意识欲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无意识理论和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二:力比多与升华说又称性本能理论三:释梦理论四:俄狄浦斯情结五:心理防御机制学说由弗洛伊德提出,安娜·弗洛伊德整理成体系新精神分析批评新精神分析批评家则大都抛弃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性本能动因说,更加注重人的社会性的一面;他们借助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等哲学、美学理论,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重新阐释,并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他们注重探索读者的心理机制和阅读过程,注意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结构及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实践的方法有:一是分析文学作品的无意识意义;二是分析作品中虚构人物的无意识心理;三是分析作家的无意识动机;四是分析读者的无意识体验;精神分析学派,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产生了广泛的而又是毁誉参半的影响;作为一种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不再停留在作品的表面层次上,而是进入作者和读者的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开拓文学批评的视野也是十分有益的;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精神分析学本身存在的错误,尤其对泛性论和无意识决定论等唯心主义和反理性的思想观点,要以科学批评的眼光充分认识他的消极因素;。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它是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学艺术及其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一种批评模式。

这种批评模式的最基本的美学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和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作为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基础的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批评的精神分析流派则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30至40年代流行于欧洲,并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核心的传统(经典)精神分析批评和美国的着名批评家肯尼斯的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批评??、法国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美国的诺尔曼。

霍兰德为代表的读者反映论的精神批评理论等在理论上重新阐释和在实践上创新的新精神分析批评。

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家主要依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力比多学说、人格结构学说、释梦理论等理论和概念进行批评实践。

他们或者在作品中寻找象征,以窥视作者的无意识创作动机,或者把文学作品的文本视为“病例”,通过分析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行为模式等揭示作者的心理和无意识欲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无意识理论和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二:力比多与升华说(又称性本能理论)三:释梦理论四:俄狄浦斯情结五:心理防御机制学说(由弗洛伊德提出,安娜·弗洛伊德整理成体系)新精神分析批评新精神分析批评家则大都抛弃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性本能动因说,更加注重人的社会性的一面。

他们借助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等哲学、美学理论,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重新阐释,并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

他们注重探索读者的心理机制和阅读过程,注意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结构及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实践的方法有:一是分析文学作品的无意识意义。

关于精神分析批评(五篇范文)

关于精神分析批评(五篇范文)

关于精神分析批评(五篇范文)第一篇:关于精神分析批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9世纪末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人类文化史上矗立起了一块划时代的丰碑,它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心理学的领域,而且波及到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文学,几乎在精神分析学刚刚问世之时,文学就成了精神分析这一心理科学的最好的盟友,文学既是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对象,同时又是精神分析学的最为广阔的用武之地。

自从精神分析学介入文学创作以后,文学对于人性以及人的本质的刻画已经获得空前未有的深度;在现代作家之中,能够比较地道、比较娴熟地运用精神分析学进行人物心理描写的,可谓大有人在;中国情爱文学便是在精神分析学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学形式。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不仅影响了现代文学创作活动,还影响了现代西方文艺批评思潮。

并且,对于后者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

精神分析学批评(ychoanalyticcri ticism)作为20世纪西方思想文化界最具有冲击力的一种理论思潮和文学批评界具有最广泛与持久影响的一种批评理论,便起始于弗洛伊德心理学,是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在文学批评上的运用。

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思想和观点:第一,在文学艺术的性质上,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白日梦。

梦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从古至今不可穷尽的永恒话题,在人类刚刚学会用文字记载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人类就开始了对于梦的探究。

古人往往将梦视为神谕,是人之吉凶祸福的一种预兆,所以古代的方术之中也有释梦之说。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他的代表著作《梦的解析》,把释梦这一传统的方术纳入现代心理学的领域之中,赋予了梦以全新的心理学意义。

弗洛伊德的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梦是愿望的达成”的观点,并且围绕这一观点对梦的改装、梦的运作等做了深入的分析。

这一理论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怎样估价也不过分的,因为不仅梦本身乃是人的一种生命显现形式,是人之生活一种重要而又神秘的内容,而且弗洛伊德以此对文学与梦的关系作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界定: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

《精神分析批评》课件

《精神分析批评》课件

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观点
无意识的力量
认为作家的无意识决定了作品的性质和表达方式。
性别与欲望
关注作品中的性别关系和性欲探索,揭示对于自我认同和欲望满足的追求。
心理防御机制
分析作品中的心理防御机制,揭示人类对于潜在痛苦和冲突的应对方式。
精神分析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自由联想
运用自由联想技巧,探索作品 中的意象和联想。
3 符号与象征的解读
解读作品中的符号和象 征,揭示隐藏在文字中 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历程
1
弗洛伊德的贡献
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理论,将其应用于文学分析。
2
拉康的理论
拉康进一步发展了精神分析批评,提出了镜像阶段和象征秩序的概念。
3
后现代义的影响
后现代文学批评引入了精神分析的观点,探讨语言和符号的断裂与重构。
作品分析
深入分析作品的特点、结构和 意义,解读作家的创作意图。
心理剖析
运用心理剖析技巧,揭示作品 中隐藏的心理冲突和潜台词。
精神分析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小说分析
通过精神分析批评解读小说, 揭示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 主题。
诗歌解读
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深入 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意涵,发 现诗人的创作动机。
戏剧评析
通过精神分析批评技巧,解 读戏剧作品中的角色关系和 心理冲突。
结论和总结
1 精神分析批评的重
要性
精神分析批评能够揭示 作品背后的深层心理和 文化意义。
2 应用前景
精神分析批评将继续在 文学研究领域发挥重要 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和解读作品。
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精 神分析批评与其他理论 的结合,推动该领域的 发展。

精神分析批评名词解释

精神分析批评名词解释

精神分析批评名词解释精神分析批评是对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批判性评价,旨在揭示其局限性、缺陷和不足之处,以及理论上的问题和操作上的困难。

以下是对精神分析批评中常见名词的解释:1. 潜意识:精神分析理论中,潜意识指的是个体意识之外的一种心理现象,包括个体不自觉的欲望、冲动、情感等。

批评者认为潜意识理论过于模糊和主观,难以得到科学验证。

2. 冲突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内部存在着各种冲突,例如欲望与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

批评者认为冲突理论过于简化了个体心理的复杂性,忽略了社会和文化因素。

3. 家族模式: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问题部分源于家庭环境和家族历史。

批评者认为家族模式过于简化了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

4. 妄念: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妄念是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指的是对外界现实的扭曲和误解。

批评者认为妄念概念过于模糊,不能准确描述心理问题的本质。

5. 转移: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在与分析师的关系中会出现对早期关系对象的情感投射。

批评者认为转移概念过于模糊和不可测量,难以进行科学研究。

6. 防御机制: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使用各种心理机制来保护自己不受内在冲突和不适感的干扰。

批评者认为防御机制理论过于主观和不可证伪。

7. 睡眠分析: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通过对梦境的分析可以了解个体的潜意识和冲突。

批评者认为睡眠分析方法缺乏科学性,很难得出可靠和普遍适用的结论。

8. 自由联想: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通过个体的自由联想可以揭示潜意识中的信息。

批评者认为自由联想方法缺乏科学性,容易受个体主观意识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精神分析批评的目的在于引发讨论和思考,促进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发展和方法创新。

这些批评观点和问题对于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二章 精神分析批评

第二章 精神分析批评


死亡本能,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 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 是死亡,死后才不会有焦虑和抑郁。死亡 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破坏行为。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
• 罗虬 狂宕无检束,久慕一位姿色殊绝 的妓女杜红儿,在与别人争风吃醋时,心 不称意,怒而拂袖而去,后竟然手刃杜红 儿。
《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逸史》
• 四川节度使严武少时仗气任侠,于京 城引诱邻居少女私奔出关,闻知追者将至, 惧不免,就以酒灌醉少女,中夜解琵琶弦缢 杀沉于河,躲过了查访。
• • •
3、作家与白日梦 弗洛伊德在潜意识和梦的理论基础上,提出 文学创作和白日梦相类似的观点,把文艺归结为 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升华,文艺作品是作家欲望的 替代性满足对象,作家是寻求力比多能量转移的 白日梦患者。 如果幻想变得过于丰富,过分强烈,神经官 能症和精神病发作的条件就成熟了。
本来哈姆雷特有很多机会可以杀叔报父仇, 是什么使他犹豫不决呢? 一切都源自于哈姆雷特的爱母,在他的无意 识中,对母亲的失贞难以接受,以至于他手足无 措,但他的叔叔做的这种难以启齿的事,就又好 像是自己无意识中最渴望的,像是自己心灵的一 面镜子,把一切一幕幕展示在他眼前,这种透彻 的感悟又和自己的爱母——恋母情结的欲望纠缠 在一起,以致于使他痛苦万分,手足无措,心慈 手软,被自己的矛盾心理唬住,犹豫万分。从而 自责、矛盾。找借说:“等他展示丑恶行径时再 让他龌龊地滚进地狱吧!”,为他的矛盾找接口。
生本能包括性欲本能和个体生存本能,其中 性本能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弗洛伊德称之 为力比多(libido)。 • 儿童在3岁以后就懂得了两性区别,开始对 同性父母仇恨,对异性父母眷恋,就开始体验到 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或厄勒克特拉情结 (恋父情结)。 • 儿童时期所经历的“原始事件”非常重要, 它会固定下一些基本模式,参与到未来的幻想模 式中。 《歌德对儿时的一段回忆》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学批评( ychoanalyticcri ticism)作为20世纪西方思想文化界最具有冲击力的一种理论思潮和文学批评界具有最广泛与持久影响的一种批评理论,便起始于弗洛伊德心理学,是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在文学批评上的运用。

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思想和观点:第一,在文学艺术的性质上,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白日梦。

梦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从古至今不可穷尽的永恒话题,在人类刚刚学会用文字记载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人类就开始了对于梦的探究。

古人往往将梦视为神谕,是人之吉凶祸福的一种预兆,所以古代的方术之中也有释梦之说。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他的代表著作《梦的解析》,把释梦这一传统的方术纳入现代心理学的领域之中,赋予了梦以全新的心理学意义。

弗洛伊德的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梦是愿望的达成”的观点,并且围绕这一观点对梦的改装、梦的运作等做了深入的分析。

这一理论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怎样估价也不过分的,因为不仅梦本身乃是人的一种生命显现形式,是人之生活一种重要而又神秘的内容,而且弗洛伊德以此对文学与梦的关系作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界定: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

也就是说艺术的本质是满足无意识本能欲望的方式,艺术作品是为了满足无意识本能欲望而幻想的产物。

作家创作就是通过升华的活动,以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形式伪装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将性能量转化为艺术文化能量,从而把被人厌恶的幻想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转化为被人欣赏的对象,为人们提供发泄压抑情感的途径,使压抑的身心紧张状态得到舒缓。

因此,文学作品就和梦一样,只是无意识欲望巧妙伪装的结果,从而也可以用释梦的方法解析文学。

第二,在文学艺术创作论上,弗洛伊德主张创作动因产生于力必多的****冲动,创作活动是无意识的或自由联想的心理活动。

弗洛伊德强调精神分析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因此他在文学批评方面,也和病理性分析时一样,将个体的无意识(****冲动和童年经验的混合体)作为文学作品产生的强大的,也是唯一的驱动力。

《精神分析批评》课件

《精神分析批评》课件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一些批评家试图将精神分析与科学方法相结合,例如通过心 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支持精神分析批评的观点。这种跨学科的方法 有助于提高精神分析批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06
精神分析批评的影响和贡献
对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01
揭示潜意识
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文学作品中的 潜意识表达,帮助读者理解作者 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精神分析批评关注作家的创作心 理、作品中的无意识元素以及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反应。
通过深入探索作品中的梦境、幻 想、隐喻等元素,精神分析批评 旨在揭示作品背后的深层心理结
构和意义。
精神分析批评的起源和发展
精神分析批评起源于20世纪初 的奥地利,由心理学家西格蒙 德·弗洛伊德创立。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文学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和批评 家开始尝试将精神分析学的观 点应用于文学研究。
02
拓展创作手法
03
丰富作品主题
精神分析批评对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影响,促使作家探索更加深 入、细腻的心理描写手法。
精神分析批评促使文学作品中出 现了更多关于人性、欲望、心理 冲突的主题。
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贡献
提供理论支持
精神分析批评为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丰富 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精神分析批评在20世纪中叶逐 渐发展成熟,成为文学批评领 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观点
强调作品中的无意识元素
精神分析批评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元素是无意识的表 达,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可以揭示作家的内心世界和 作品的深层意义。
关注作家的创作心理
精神分析批评关注作家的创作过程和心理状态,认为作家 的个人经历、情感和欲望等无意识因素会对作品产生影响 。

4精神分析批评

4精神分析批评

文学艺术与白日梦的相异
幻想或白日梦只是一种属于个人的纯粹的 欲望满足,文学艺术可以与别人分享的, 欲望满足,文学艺术可以与别人分享的, 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 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 艺术家应有较大的主动性——加工、掩饰、 加工、 艺术家应有较大的主动性 加工 掩饰、 表达
6、艺术家与精神病 、
弗洛伊德认为, 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 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 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 “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 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 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 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 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 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 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地把 握现实” 握现实”。
梦的四种作用方式: 梦的四种作用方式:
1、“压缩”,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也就是说, 压缩” 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也就是说, 显梦是隐义的一种“简略的译本” 显梦是隐义的一种“简略的译本”。 2、“移置”,即:一方面,将隐义中的因素加以转移, 移置” 一方面,将隐义中的因素加以转移, 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 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 把梦的思想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 把梦的思想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 “梦的转移作用和梦的压缩作用是两个主要负责塑造梦 的工匠。 的工匠。” 表现手段” 就是把思想翻译成为视觉意象, 3、“表现手段”,就是把思想翻译成为视觉意象,也就 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欲望。 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欲望。 润饰, 二级加工” 4、润饰,即“二级加工”,这是指醒后把梦中颠倒的材 料再加以条理化,使其更能掩饰真相。 料再加以条理化,使其更能掩饰真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文艺创作与白日梦
“白日梦”(day-dreams) 白日梦不是梦,白日梦与睡眠 无关,白日梦者是清醒的; 就内容而言,梦的内容来自幻 觉,而白日梦的内容则是想象 或幻想的产物,与现实生活有 着密切、直接的关系。
弗洛伊德论白日梦与文学创作
这些幻想的内容很明显受动机的指挥,白日梦 中的情景和事件,或用来满足白日梦者的野心 或权位欲,或用来满足他的情欲。青年男子多 作野心的幻想;青年女人的野心则集中于恋爱 的胜利,所以多作情欲的幻想; ……有些白日梦经过短时间后,即代之以一种 新的幻想,有些白日梦编成长篇故事,与时并 进,随生活的情形而变。
压缩:梦往往会将多种潜在思想的混合成 一个形象。 移置:在梦中,重要的潜在思想常常被不 重要的所替代,从中心位置被移开了, 梦的理解要注意那些处于边缘的形象和内 容。 表现手段:潜在思想在梦中常常以具体的 形象来表现,所以梦中的形象像是一个隐 喻,我们要破解形象背后的思想。 二次加工:在梦中混乱的材料会被加工成 连贯的情节,成为一个虽然荒唐但又完整 的故事。
梦的解释的第一步:区分梦的“显现内容” 和“潜在思想” 。 显现内容:梦是对潜在欲望的伪装表现 潜在思想:梦的解释的根本任务即揭示隐 藏在伪装形象内容之下的无意识或欲望。
梦的解释的第二步: 揭示并还原梦的伪装形式。 梦的伪装主要有四种方式: A“压缩” B“移置” C“表现手段” D“二次加工”
《作家与白日梦》的基本思想:
文学创作与白日梦的关系,给文学 研究提供了这么一个思路: “从研究幻想开始,导向对作家如 何选择他的文学素材这一问题的研 究。” 潜意识是分析作家的创作心理和读 解文本深层含义的主要依据。
④艺术家和精神病
艺术家和精神病的关系是文艺社会学关 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社会学统计数字显示,精神病的发病率 在艺术家职业中比例较高,与精神病相 关的自杀现象也是如此。 弗洛伊德之前和之后,都有人研究这个 问题。不过,从“问题意识”和研究思 路上讲,弗洛伊德确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精神世界探索 :精 神分析学
一、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文学
几乎所有的现代批评理论都程度不同地吸
收了无意识学说,以及性意识会深刻影响 人性与人生的观点,而这两个角度也成了 帮助我们理解人生与艺术的一个基本角度。
研究层面:几乎所有的现代批评理论都
程度不同地吸收了无意识学说和性意识 会深刻影响人性与人生的观点。
五、文艺创作与白日梦
《作家与白日梦》:一篇创造性的作品像 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 戏的继续和代替物。
幻想有三个特点: 1、幸福的人不会幻想。 2、幻想的动力来自未满足的欲望。 3、幻想与时间有密切关系,它关联着三种 时间。
第二节、新精神分析批评
一、荣格的“集体无意 识” 1、性本能不是无意识主 要成分。 2、无意识并不仅仅是个 别行为,而是涉及到整 个民族的心理。(集体 无意识/个人无意识)
两种精神分析批评比较
共同之处:关注无意识,认为无意识对 人类和文学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意识,分 析文学作品就是揭示隐藏在文本背后的 无意识活动。 区别之处:传统精神分析学认为“性” 决定无意识活动;各种新精神分析学虽 然并不否认“性”的作用,但是都反对 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并对无意识做了 各自的解释。 荣格:集体无意识,拉康:结构主义
无意识理论的意义:无意识理论是精神分 析学的核心观点,后继者都是以此为基础 进行发挥,所以,是否承认无意识,成为 区分精神分析批评与其它批评方法的标志。
二、对无意识理论的修正:三重人 格理论:
人格由“本我”(id)、“自我”和 “超我”组成。 本我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构成, 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代表理性,按照“现实原则”协调 本我与外界的关系。 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作用在于以 “至善原则”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 人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成员。
2、新精神分析批评
主要代表人物:荣格、拉康、霍妮、霍兰 德等人。 新旧之分的重要标志:批评泛性主义。 文学观念也有区别: 经典精神分析基本上是在作家/作品的框架 中讨论文学问题。 新精神分析批评则更多地和现代、后现代 文学理论关联。
思路、对象上的新旧之分
研究对象和思路的不同:传统精神分析批 评更注意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 新精神分析批评则转向读者。 或关注作者、读者、文本和语言之间的相 互关系。 从主体研究转向主体间性研究。
弗洛伊德论白日梦与文学创作
文学的作品即以这种白日梦为题 材;文学家将自己的白日梦加以 改造,化装,或删削写成小说和 戏剧中的情景。 但白日梦的主角常为白日梦者本 人,或直接出面,或暗以他人为 自己写照。
《作家与白日梦》的基本思想:
人所以需要幻想和虚构,是因为他的愿望 不能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幻想的动力是 未被满足的愿望”。 幻想徘徊于三种时间之间:当时的印象、 早年的记忆和未来的愿望。 文学的想象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 起;文学是“利用一个现时的场合,按照 过去的式样,来设计未来的画面”。
一、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基础:无意识 学说
心理的三个部分:无意识、前意识和意 识。 意识:表层,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 活动,受社会和道德的制约; 前意识:中层,是虽然不为人注意,但 集中注意力即可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 功能是警戒无意识进入意识层面。 无意识:最深层,属于本能,毫无理性, 是一种具有极大动因的心理要素。
升华指在自我的帮助下,本我以社会可以 接受的形态和现实得到了宣泄。 作家和精神病
三、俄狄浦斯情结
源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传说。
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厄勒克特拉情 结(恋父情结)
范例一:《哈姆雷特》
范例二:达芬奇油画
《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
四、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
《梦的解析》
本我和超我是绝对矛盾的,自我的功能是协 调两者之间的矛盾。 在自我的协助下,让本我通过位移和升华, 摆脱超我的压抑同时又得到社会的认可。
位移指本能在不能获得第一对象时,转移 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他(佟振保)在 午 饭 的 时 候 赶 回 来 拿 大 衣 , 大 衣 原 是 挂 在 穿 堂 里 的 衣 架 上 的, 却看不见。他寻了半日,着急起来,见 起坐间的房门虚掩着,便推门进去,一 眼看见他的大衣钩在墙上一张油画的画 框上,娇蕊便坐在图画下的沙发上,静 静的点着支香烟吸。振保吃了一惊,连 忙退出门去,闪身在一边,忍不住又朝 里看了一眼。原来娇蕊并不在抽烟,沙 发的扶手上放着只烟灰盘子,她擦亮了 火柴,点上一段吸残的烟,看着它烧, 缓缓烧到她手指上,烫着了手,她抛掉 了,把手送到嘴跟前吹一吹,仿佛很满 意似的。他认得那景泰蓝的烟灰盘子就 是他屋里那只。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
《作家与白日梦》的基本思想:
“现时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对早年经验 (通常是童年时代的经验)的记忆,从这 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又在 作品中得到实现。作品本身展示出两种成 分: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记忆。” 弗洛伊德认为,“一篇创造性的作品像一 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 的继续和代替物。”
镜像理论形成的知识背景
主-奴关系的特点: 奴隶承认主人的尊严和人性,主人却没有反 过来承认奴隶的尊严和人性。 主人是被他不承认的人所承认。从这个意义 上说,主人的存在是可疑的。 主-奴关系是一个关于自我意识的寓言。 寓言的含义:一个自我意识必须相对于另一 个自我意识而存在;两个主体的自我意识都 没有独立性。 主体的自我意识其实是从他者那里获得的。
④艺术家和精神病
弗洛伊德说:“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 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的 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 力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 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 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把握着 现实。”
④艺术家和精神病
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地方在于他能 找到抵御压抑的方式和道路。 当艺术家也发生精神错乱,甚至走向自杀 的时候,就意味着连精神生产者也找不到 摆脱压抑的方式和途径了。 所以,艺术家发生精神病,甚至自杀,是 整个社会精神状况发生危机的征兆。
集体无意识:一个种族在原始时期产生并 经世代积累而成的普遍精神的积淀。 作家有两重性: 1、个体的人,有个体的情感,意志 2、集体的人,会受到自己无意识深处的集 体心理的影响。 《逐日的飞蛾》
二、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批评
文学阅读是一种“个人交易”
(一)文学阅读是一种个人化行为,不同 读者会将不同欲望投射于作品之中。 (二)文学作品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读者 “造梦”。
三、精神分析批评的范围:
精神分析批评主要研究无意识心理对文 学活动、审美意识和人性观念的影响。 试图揭示人性构成最深层的动因,并据 此对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做出解释。 精神分析批评是一种现代的人本主义文 学理论。
第二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
弗洛伊德(1856~1939)的学说 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三大 思想之一。(西马、结构主义) 通过“疏导疗法”让病人处于 “自由联想”的状态,在医生引 导下让病人将被压抑的情绪释放 出来,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精神分析批评是以精神分析学理 论为基础的、对文学现象的研究。
理论、知识背景上的新旧之分
新精神分析批评往往引入其他理论作为精 神分析的补充 荣格的精神分析学与人类学有关 拉康的精神分析和语言学、结构主义以及 后结构主义有关 霍妮、霍兰德则程度不同地受到存在主义 的影响。
⑴拉康与精神分析批评
拉康与萨特、加缪、列维- 斯特劳斯、德里达、阿尔都 塞、福柯、西蒙·波芙娃、 布勒东、梅洛-庞蒂等人交 往频繁,或有深厚的友谊, 或有学术上的对话和交流。 海德格尔对拉康也有影响。
弗洛伊德著作: 《释梦》 商务出版社 《精神分析引论》 商务出版社 《弗洛伊德论美文选》、 知识出版社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
②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
梦是人的无意识心理的一种重要的表现 形式。成为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梦的解释的第一步: 区分梦的“显现内容”和“潜在思 想” 。 显现内容:梦是对潜在欲望的伪装表现, 梦的显现内容实质上是一种伪装的、有 待解释的内容; 潜在思想:梦的解释的根本任务即揭示 隐藏在伪装形象内容之下的无意识或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