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涂尔干与社会学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社会事实的研究方法 社会事实只能用社会事实来研究(不能用个人
意识来解释,是非还原的)
社会现象的起源和它的功能不同(历史分析
和功能分析)
假设-推测-检验 比较的方法
10
三、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
1、社会分工:社会日渐增长的复杂性与专职 业门化 社会分工的原因:人口密度的增加与竞争的 加剧 社会分工的后果:为个人和个性的发展提供 了空隙,削弱了集体意识; 造成了社会各 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 职业道德:职业内部的集体意识
15
四、社会团结的威胁:自杀 1、自杀的定义
凡由受害人本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 的、受害者本人也知道必然会产生 这种后果的死 亡。 这一概念的涉及面较宽,不仅包括通常为人们所承 认的那些情况,也包括:士兵宁死而不投降、武士 自感受屈辱而杀身、妇女按风俗为夫殉葬等,包括 怀英雄主义感而光荣赴难的行为。
18
4、自杀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利己主义自杀和失范性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 成反比 利他主义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成正比 自杀率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整合程度的 变化,但它并不是这种变化的唯一表现形式。 犯罪、越轨、酗酒、离婚率以及精神疾患的 变化都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整合程度与类型。
19
5、关于自杀现象的论点总结
16
四、社会团结的威胁:自杀
2、自杀与自杀率 自杀是个人事件 自杀则是以群体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
自杀率具有整个社会或某个地区的整体特
征,它受各种情况的制约,不会任意变化 研究方法:官方统计数字
17
3、自杀的类型
根据社会潮流的类型,涂尔干将自杀分为四种基本的类型:
利己主义自杀:个人只想到自己,没有与社会合群, 私欲不能与社会整合时,易于轻生。 利他主义自杀:由于个人完全消失在集体之中,群 体压抑个人的权利,为团体或者集体意识而牺牲。 社会失范性自杀:主要发生在控制解体时:其一是 社会规范的消极或负面解体。如经济危机;其二是 规范的正面或积极面解体时,愿望不能满足满足而 产生挫折。 宿命式自杀:面临无可抗拒的压力
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社会学家
24
七、涂尔干的幽灵:身后的影响
涂尔干的理论得到了两位社会学家的重视: 拉德克里夫· 布朗(1881~1955,英国社会人类
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
塔尔科特· 帕森斯(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
义的代表人物)
功能主义对美国的前所未有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问题:昨日重现
会、行会等);社会的形态成分(如人口密度、交通设施等)
非物质性社会事实:道德;集体意识;集体表象;社会
潮流
8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2、社会事实的特性 社会事实对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客观的; 社会事实具有强制性的力量; 社会事实普遍地或者广泛地存在于一个社会 之中。
9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20
6、自杀论存在的一些问题
统计数字的价值问题 自杀未遂或自杀企图的发生次数。 社会学解释与心理学解释的关系 自杀定义的文化差异 定义的含糊
21
五、宗教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宗教的本质是将世界划分为“神圣”和“世俗”两 个部分(这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
“宗教是一个与被隔离或禁止接触的圣物有关的 信仰和实践的统一系统,这些信仰和实践将所有的 皈依者联合在一个单一的被称为‘教会’的道德社 区之中” 宗教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它实际上就是被神话了的 社会(即其本质是对集体力量、社会的崇拜)。 人们在宗教中所崇拜的神,不过是社会力量的一种 人格化身。
12
3、社会团结:社会焦点与理论主题
关于社会团结的论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孔德的国家强力说;斯宾塞的自由竞争论 “集体意识”即人们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 范是社会团结的关键wk.baidu.com
13
4、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低度的分工 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 约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低度的个性 特殊的规范性模式上的一 致是重要的 社区对越轨者进行惩罚
5、巴黎大学索邦学院的15 年:对社会学的贡献 6、涂尔干的思想来源
法国启蒙主义传统:孟德斯鸠、卢梭、孔德、托克维尔 同时代的老师、同事、对手(塔德)
7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1、什么是社会事实? 它由外在于个人但又具有控制个人的强制力的行为 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它与生物现象 和心理现象不同,是“社会的” 社会事实的类型 物质性社会事实:社会;社会的构成部分(如政党、教
较低的相互依赖 原始的或乡村的

高度的分工 微弱的集体意识 复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高度的个性 抽象的一般的价值上的一 致是重要的 专门化的社会机构对越轨 者进行惩罚 高度的相互依赖 城市的与工业的
14
四、社会团结的威胁:自杀
自杀论:社会学主义的经验范例
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的理论视角:个人与社 会关系 自杀现象:社会生活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支配 着个人的命运 通过为自杀这种似乎是最个人化的行动提供 一种社会学的解释,证实和建立社会学的科 学地位。
西方社会思想史
第十二讲 涂尔干与社会学主义
1
第十二讲 涂尔干与社会学主义
虽然我们不能说他解决了自己提出的所有问题,但 是没有他广度的知识恩泽,社会学到今天一定还是贫瘠 不堪;确实,可以断定,他的影响超过了社会学历史上 任何一个单个的个人。 G· 米切尔:《社会学一百年》
通过提供社会学结构和功能分析的基本原则,通过 对社会研究中的心理学方法的恰如其分的批评,通过引 进失范、社会整合和有机团结这些关键概念,涂尔干对 社会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只有他的同代人 德国的韦伯能够与他相媲美。 刘易斯· 科塞
2
第十二讲

涂尔干与社会学主义
一、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及其来源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三、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 四、社会团结的威胁:自杀 五、宗教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六、涂尔干与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 七、涂尔干的幽灵:身后的影响
3
涂尔干的主要著作
1)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 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 印书馆1995年版 2) 杜尔凯姆:《自杀论》, 钟旭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 社1989年 3)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 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0年版。
相似性)
强调社会现实的特性(社会事实是自然现象的一个特殊
类别)
认为社会学是自主的和自我满足的学科 认为社会学是一门根本的社会科学(所有的与社
会现实有关的学科都应该从属于社会学→“社会学的帝国主义”)
力求克服进化论的观点(关注的问题不是社会发展,
而是社会事实、社会类型之间的关系)
6
3、涂尔干的生平与思想来源
22
五、宗教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宗教的社会功能:
通过宗教的禁忌制度,培养了个人对自我行为的约 束 宗教仪式有助于社区的整合与社会的团结,它是社 会群体定期地自我肯定的手段 宗教仪式能够使群体的传统代代相传,它是一种道 德体系,一种宇宙论,也是一部历史 宗教仪式具有催人振奋的作用,在个在遭遇不幸和 危机的时候给人以精神和道德上的支持,帮助他减 轻痛苦。
23
六、涂尔干与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
时间:1898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人物:M ·莫斯、保罗·福科内、乔治·戴维、
列维·布留尔、莫里斯·哈尔布瓦奇、H ·霍伯特
· 缘起:涂尔干社会学的开放性;法国有利的社会
环境;涂尔干的学术贡献、声望与组织才能
年鉴学派的贡献:对社会学作为整体学科的贡
25
4
一、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及其来源
1、社会学主义的含义 它是与一套社会学方法相关的一种社会学理 论,这些方法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去调查和解 释社会事实; 它是一种哲学信条。认为有权对那些不能归 纳为社会学的问题作出自己的陈述。
5
2、社会学主义的特征
秉承社会学的自然主义(承认社会事实和自然现象的
11
2、社会失范:团结的解体
失范:社会道德规范的断裂与缺席 反常分工对社会团结的破坏 社会分工速度过快,削弱了旧的社会联结,没有建 立起新的社会联系 强制性分工 非人化的分工 有机团结面临的威胁:社会整体层次的首先规范的 礼节作用减弱;极端的个人主义对个性的不适应的 夸大。 社会分工所导致的结构变化与道德变化不同步 社会危机本质上是道德危机。
1、犹太家庭背景与宗教在成长的影响 2、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影响:两位老师(菲斯泰尔德·库郎热、
爱弥尔·布鲁特)
3、德国进修对其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威廉·冯特的影响;滕尼斯的理论
启发(社区与社会相区别→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
4、波尔多大学的15年辉煌:第一位社会学教授;重要著作的出版
(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 《自杀论》(1897)等);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立(创办《社会学年鉴》 (1898))
引起自杀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力量。这种力量视社会、 集团、宗教的不同而各异,它来自团体,而不是个 人。 涂尔干并不认为自杀是社会的一种反常现象。只要 一个社会的自杀率或犯罪率保持在一定的比例,它 就是这个社会实际状态的正常反应。 社会的反常并不是出现了自杀或犯罪,而是原有的 自杀率或犯罪率发生 了迅速的变化,这种变动是 社会整合程度发生变化的标志,也是社会危机的风 向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