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2013100822 吴燕
激励理论
内容型
研究需要的内 容和结构如何 推动人们的行 为
过程型
研究人们选择其所要进行的行为的 过程,即行为是怎样产生的,是怎 样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如何使这种 行为保持下去,以及怎样结束行为 的发展过程
行为改造型
研究如何改造和 转化人的行为, 变消极为积极的 一种理论
二、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最早提出归因问题。 海德认为,行为的原因在于环境或者个人。 环境原因如他人、奖惩、运气、学习工作难易等; 个人原因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 海德关于环境与个人、外因与内因的归因理论成为后来 归因研究的基础。
二、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预先告知某种不符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 的后果,允许人们通过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 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处境。
一、强化理论

四种基本的强化类型
4 自然消退(衰减)
撤销对原来可以接受的行为的正强化,即对这种行为 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的轻视或某种程度的否定。 研究表明,一种行为长期得不到正强化,会逐渐消 失。
二、归因理论

(三)凯利的归因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一致性推理原则指出了人们用于推断行 为的内在素质起因的特殊化过程,然而,这些原则一 般只用于对行为的单一观察。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看到行为的孤立的情节,而且 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重复地看到人们行为的实例。 凯利(1967)所提出的归因模式有助于我们分析人们如 何内在地加工复杂的行为观察资料。
二、归因理论ຫໍສະໝຸດ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1965年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对应推论 琼斯和戴维斯发展了海德理论,认为人们在根据行为进 行原因推断时,首先要判断这一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 的,原因推断的主要依据是非共同效果。 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 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 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对应推论。
二、归因理论

(三)凯利的归因理论
归因中的三条关键信息: 一贯性是指行为是否随地点和时间而变化; 一致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和其他人的行为相比; 区别性是指行为作为其目标的一种机能,如何变化。
二、归因理论

(三)凯利的归因理论
协同原则 凯利认为,人类归因过程是一个合理的、逻辑的过程 。人类归因所依据的主要手段就是分析原因和结果之 间的协同变化,以便从多种可能的原因中找出和行为 事件共存亡的条件,并把它确定为特定行为的原因。 凯利指出:“如果条件存在,特定的结果也存在,这 种条件消失结果也随之消失,那么这种结果就归因于 这种条件。”(Kelley,1973)
一、强化理论

强化的时间安排
每次发生正确的行为都予以强化。
1 连续的强化
一、强化理论

强化的时间安排
2 间断的强化
①固定间隔的强化:强化的时间固定不变,如:计时工资、月度奖 、年终分红等 ②可变间隔的强化:没有固定时间,随时都可能实施的强化,如: 口头的表扬、临时性奖励 ③固定比例的强化:按预先规定的一定比率进行强化,如:计件工 资 ④可变比例的强化:没有完全固定的比率,对行为的强化具有较大 的随机性,如分等综合奖
一、强化理论

运用强化理论遵循的原则
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强化模式 要设立一个目标体系,分步实现目标,不断强化行为 要及时反馈、及时强化 奖惩结合、以奖为主
1 2 3 4
二、归因理论



归因: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 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分类:注重对归因前提的研究;注重对归因结 果的研究。 共同特点:主张由行为结果来考察原因,以及 觉察到的原因、期望、情感对后续行为的影响
海德认为,人们具有对行为进行个人归因的偏好。 (why?) 解释一 :海德指出,我们之所以倾向于作个人归因,是 因为我们通常难以适当地在行为和它们的潜在起因二 者之间作出区分,这种失败引导我们作个人归因,用 海德的话说就是我们趋于“使行动与人相似”。 解释二:人们感性地更加关注行为本身而不是周围的环 境。这就是说人们倾向于关注行为本身,从而忽视了 环境因素,行为一般比情境更显著,更引人注目。
一、强化理论
此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 (B.F.Skinner)提出。 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 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 对于管理者来说,这种理论的意义在于用改造 环境(包括改变目标和完成工作后的奖惩)的 方法来保持和发挥积极作用,减少或消除消极 行为,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
2 惩罚
当某一不合要求的行为发生以后,即以某种带有强 制性和威胁性的结果,如批评、降薪、降职、罚款、开 除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乃至痛苦的环境,或取消现有 的令人愉快和令人满意的条件,以示对这种不合要求的 行为的否定。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消极行为的目的。
一、强化理论

四种基本的强化类型
3 消极强化(逃避型学习)
二、归因理论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 ①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 案的特点。 ②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 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 ③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 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 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

一、强化理论

四种基本的强化类型
1 积极强化(正强化)
在行为发生以后,立即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即 物质的或精神的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在这种刺激的作 用下,个体感到对他有利,从而增强以后行为反应的频 率。 正强化的因素: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奖 品,分配干有意义的工作等。
一、强化理论

四种基本的强化类型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根据看法不同分为三类: 一、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只要通过 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即创造一定的操作条件),就可以 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强化理论 二、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在的思想认识指导和推动的结果 ,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就可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 的。——归因理论 三、人的行为是外部环境刺激与改变内在思想认识相结 合,才能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挫折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