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分析
一、现代中学生的一种同感——我很无奈
现代的中学生,大脑不是自己的,是家长和教师要求记忆的一个容器。

学生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大脑就围绕家长和教师的意识在转,不停地转,在家里家长时时叮嘱,吃饭也不得安宁。

来到学校更是忙不完的作业,有的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不惜上历史课做数学作业,上生物课做历史作业,……来学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是为了避免教师的追究和家长的盘查。

学生的主动思维、创造潜能无法激活,他们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空间来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

每天以一种无奈的心情、不自主的心情过一天算一天。

……这样造成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使课堂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自始至终是被动地、无奈地接受。

这样“学”来的“知识”是“死”的,有的甚至是过时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包括知识的机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觉——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

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能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

而我们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造成本文前面提到问题的存在。

因此,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理念。

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堂上,就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事物的方方面面,而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习者互通有无、相互完善,以达到资源互补。

因此应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空间来表达、交流。

以前认为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与教师争议是不守课堂纪律、对教师不礼貌的行为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师接受这一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否则将无法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其结果不是学生无奈,而是教师无奈地被时代淘汰。

具体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除征求同事的意见外,还要征求部分学生的意见,并且要有选择性地接受一些学生的意见。

这样做的目的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认为这节课的成功有他的一份功劳,自己是在参与中学习,不是无奈的接受,是一种分享,是一种与老师、伙伴的分享。

二、现代中学生的一种渴望——允许我犯错误
“发展才是硬道理”。

但发展有一个过程,尤其是人的发展,更需要这个过程。

俗话说:“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特殊的人,有个性、有不完善是极其正常的,期望学生十全十美反而是不正常的。

教师——引导这群特殊的人的人,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财富,引导学生正视不足,把错误作为他(她)们学习的一种途径,逐步引导
学生自己走向完善。

例如,我前几天上生物实验课,在“观察植物细胞”——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有一小组同学没按要求去做,拿起载玻片就往上滴清水,而正确的做法是先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后再往载玻片上滴水,我发现后没有冷眼视之,也没有将其恶训,而是问旁边的同学:“你们有没有多余的纱布,第7小组的同学要借用一下?”我这么一问,其中的一位同学马上就意识到他们少做了一道工序,并及时向同伴提出加以更正。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在学生的心里产生的却是无形的动力。

首先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他(她),当他(她)们把错误纠正过来之后,教师不问,他(她)们也知道自己出错的原因。

因此,教师并不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而是在于继续引导学生把错误作为全班的财富。

在错误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又如上期我就“地球——生命——起源”搞了一个课题,要学生收集资料并发表意见,该活动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态度。

但是有的学生只是把查到的资料抄下来,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念了一遍,而有的学生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他们根据以往的知识储备,讲得头头是道,赢得了不少同学的赞同。

对于前者我们必须肯定他的学习态度,并引导如何对资料进行有选择地处理,批判地吸收。

对于后者,也应提醒他们如何层次分明地进行知识的论证;同时让他们体会到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学生是发展中特殊的人,由错误走向正确是学生进步所必不可少的发展历程。

允许犯错,引导改正,是现代学生极为渴望的。

三、现代中学生的一种观念——我就是我,但可认同你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解决办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我就是我的体现。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如在“鸡蛋中胚胎发育需要氧气”这一探究实验中,一百个学生有一百个答案:有些学生提出用蜡烛封住蛋壳上的气孔来观察胚胎是否还在顺利发育;有的学生提出观察气室大小的变化;有学生甚至提出将鸡蛋浸在水中……我们教师这时仍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久而久之,学生回答的问题也会按老师的思维方式,千篇一律。

请问相隔一代人,甚至两代人,能行吗?有用吗?中国以往的教育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此:学生只会像容器一样接受知识,而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极差,迷信权威,没有半点批判的精神,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生物知识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都学到了不同的生物知识。

达到我就是我,但可认同你的境界。

总之,学生的心态,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有悲观的,……这些心态对一个中学生来说都是极为正常的,他们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的呵护,老师的肯定。

只有这样他们对生活才充满热情,对未来才充满信心;他们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是的,人无完人。

即使非常成功的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不足。

只有依靠外力的帮助,才能帮他们擦亮略显迷茫但依然清澈的双眼,帮他们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并依靠自己的力量,跨越现实的河流,驶向成功的彼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