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审美趣味论文
探索小学低年级音乐审美趣味培养
探索小学低年级音乐审美趣味培养摘要:随着音乐教育深入的改革与音乐新课程规范的进行,“音乐审美”观念在中国音乐教育中愈来愈引起音乐教师们的注重。
依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征,有目的地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多样方法,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教学的侧重点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
之后,在此基础上渐渐提出清楚的目的、要求、任务,以培养学生有效聆听的能力,还有音乐表现力与音乐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审美审美趣味培养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可以带给人快感的是美好的音乐作品,当中包含了生理快感的成分。
但这终究不是音乐审美的本质表现。
有的教师看到喜欢跳舞的是女孩,喜欢打击乐的是男孩,于是在全曲还没有听完、新歌没有学会、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与表现的情绪还没有感受时便让学生莽撞地跳起来、敲起来。
属于社会意识的是人的音乐美感。
音乐美感一定要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进而让精神需要得到满足而形成的那种心理状态。
“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通过感官到达的,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
”所以,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拟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掌握住每一个教学程序,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要充分地发掘……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应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准确的审美趣味,踊跃地实施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要指出,现在一些年轻人沉溺于震耳欲聋的音效、声嘶力竭的演唱,把音乐当作一种官能满足与生理刺激的工具,不能不说是基础音乐教育失败的一种表现。
二、培养音乐创造力《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规范》指出:施展学生想象力与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创造,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与挖掘创造思维能力的经过与方法,对于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特别关键的意义。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性【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为了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听力训练、唱歌练习和乐器演奏等。
音乐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情商和综合素质。
小学音乐教学在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教学应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影响、方法、综合素质教育、情商、学生、提升、有效性、未来发展、重要性、教育、组成部分1. 引言1.1 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感知美,体验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素质水平。
1.2 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是一个人对美的情感和理性认识的集中体现。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的欣赏水平,培养艺术情感和审美情趣,增强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音乐教学有益,同时也对小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和人生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人往往更具有艺术鉴赏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音乐教学对审美能力的影响音乐教学对审美能力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通过音乐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从而培养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1)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1)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而能够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文化和音乐表达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对小学音乐教学对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音乐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通过分析音乐教学对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与手段,进而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
本研究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水平,使他们在音乐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1.3 研究意义音乐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审美能力是指通过感知、认知、鉴赏和表达等过程对美的感受和判断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深入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发展,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审美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美的力量,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审美水平。
2. 正文2.1 音乐教学对审美能力的重要性音乐教学对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
小学审美教育音乐论文
小学审美教育音乐论文小学审美教育音乐论文一、与教材互动,体验文本之美新的音乐教材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添加很多卡通与插图,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美的世界;内容上更加具有丰富而且具有审美价值,融进了很多结合了优秀的作品;更加贴合学生生活,体现了教材与学生的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欣赏美、发现美、研究教材文本之美,这是低成本高效益的审美教育途径。
1.善用插图小学音乐教材中,教材单元都配有趣的图片。
学生第一看关注的就是这些图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欣赏,然后从图片之美引入对乐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乐曲的欣赏与学习有审美准备。
例如:在《小白船》的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图片中的月亮、星星、小船组成的图画,说出来这幅画美在哪里?制造了什么样的意境?然后通过乐曲的欣赏感受、验证这种美。
这样的教学不仅把音乐与美术贯通,而且能充分利用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天然联系,整合审美资源、深化审美感受。
另外,教材中有一些小的故事、小问题、小互动设计等,这些素材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对音乐教学有着极大帮助,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为乐曲的学习做铺垫。
2.与作品互动教材的核心是乐曲,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氛围,诱导学生感情动荡产生情感共鸣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作品中去,在互动中感受韵律之美。
首先,与歌词交流。
歌词本身具有节奏美、意境美、韵律美、和音美。
如:《鲁冰花》中的歌词“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啊鲁冰花……”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其次,与伴奏交流,音乐节奏来源于自然界,来源于生活。
如:汽车的喇叭声,火车的隆隆声,虫鸟的鸣叫声,下雨的滴答声等,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中的节奏引领学生为歌(乐)曲伴奏。
如在教学《雨滴》时,把i5555555|25555555|75555555|i5555555|采用密集的节奏,让学生用手指弹击坐的“凳鼓”,突出强拍模仿雨水声,在学生有节奏的伴奏声中,学生如醉如痴。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培养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培养摘要:个性鲜明、结构简短、节奏轻快、旋律优美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歌曲的主要特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教材优势,又必须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上。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活泼、新奇独特、风格不一的教育内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活动从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入手,并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可实现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要求,以达到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力、表现力和聆听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审美趣味;培养1 带动孩子积极融入音乐之中来通过音乐课,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与歌唱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当前,将小学低年级音乐鉴赏课当成技能课的音乐老师比比皆是。
大部分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提前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旋律,而是直接要求学生学习音乐作品,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没有遵守音乐教学原则的教学模式,使歌曲的内涵不被学生领悟,更别说利用音乐鉴赏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需求包括了对美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层次更高。
利用听觉直接获得的审美体验,就是音乐美。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首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了解,然后按照教材与学生特点设计具体的教学流程、教学步骤、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向学生描述音乐作品优美的旋律、简洁明快的节奏以及歌词之美,或者是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更直观的教学。
简而言之,尽可能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力,就是每一个小学低年级音乐老师的职责所在。
2 完整体验音乐作品,创设音乐学习情境对于小学低年级音乐老师来说,音乐教学重点是引导孩子体验音乐作品。
在学习音乐期间,小学生因为注意力分散等因素影响,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不够深刻,通常是对音乐片段有一些共鸣而已,所以,音乐老师在指导学生时应引导他们学会聆听歌曲并赋予其完整体验,适当融入音乐伴奏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浓烈的学习氛围。
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目的。
学生在面对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增加的压力,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审美爱好,以排解繁重的学业压力。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所制定的目的和目标。
同时,新课改提出,培养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其个性化发展,重视音乐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信等教育教学理念。
本文就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以讨论,突出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为其他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讨论现代学校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越来越已经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音乐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也在不断汲取属于自身的精神食粮。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许多艺术家通过音乐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学生时期音乐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性格养成和综合素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来了解某个时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并培养自身的艺术情操,升华自身思想人格。
在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情操,带动音乐课堂氛围,使学生都参与其中,促进学审美能力提升,让学生体会到真正音乐之美。
一、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力量和情感。
情感是人特有的一种内心精神体检,给人以独特的感受。
情感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情感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说抒发美,美是促进人精神不断进步的源泉。
正如先人所说:“美给与人灵魂与活力”。
音乐学习是学习“美”的基础,是建立在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艺术盛宴,音乐教师可对学生加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加深对音乐学习热爱。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搜集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音乐,在学生课前或课后播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学音乐老师教研论文-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老师教研论文-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感到责任的重大,前段时间我们研究小组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现状。
调查数据还显示100%的人都是喜欢听音乐的。
在回答“你是更喜欢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时,将近80%的回答自己更喜欢流行音乐。
调查还发现虽然同学们爱上音乐课,但有23位同学(占76.7%)认为上音乐课不需要和其他文化课一样认真听讲。
对乐器的了解选项中,能熟练使用一种以上乐器和不能熟练使用任何乐器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作为音乐工作者们不得不扪心自问。
学生喜欢音乐,这符合孩子们发展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但是为什么一到课堂上,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就全无。
甚至更严重者变成逆烦及厌倦呢?这种结果不得不让人担忧。
音乐课的价值完全消失了。
审美教育无从谈起。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经过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们组成员有了很不一样的收获,也因此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以下我简单描述几点:1、让学生在“听”中创想音乐,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及其丰富的,通过聆听音乐学生可以在插上“音乐的翅膀”尽情的飞翔,充分展开想象。
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让学生在“唱”中体验音乐音乐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体现了作品的情绪、形象、风格,学生对一部作品的印象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较好的把握旋律主题是获得音响体验的有效措施。
演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可以提高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
同时有助于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通过演唱学生更快更准确的了解作品的音乐内容。
3、让学生在“析”中理解音乐音乐音响具有四种特性: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音色。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3篇)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3篇)音乐是小学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歌唱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要素,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和魅力,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长期以来,音乐课堂教学采用的是“教唱式”教学模式,老师按照学习歌词、歌谱、领唱、学生跟唱的套路照搬,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
这种教学模式手段单一,缺乏艺术性和创造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1启发生动之想音乐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艺术。
如果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纪律,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音乐就是去了本身的意义。
只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孩子们心情愉悦,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反之,使学生感觉厌恶、压抑的音乐课,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所以,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注重语言的艺术,用快乐感染学生,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音乐教材大多选取一些轻松愉快的歌曲,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片,每一首曲子都是视觉与听觉的盛宴,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以教会孩子唱一首歌为目的,更要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意境之美,培养审美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鸟,请到这边来》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启发孩子们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时,笔者先这样导入课题:“春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季节,小朋友,你们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用天真的童言诉说着自己眼中的春天。
接着,笔者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轻松的音乐配着深情的朗诵:春天来了,春风轻轻的吹,山青了,树绿了,小草偷偷的探出小脑袋,柳树吐出了新芽,小鸟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春姑娘把鲜花撒向大地。
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景象映入学生的眼帘,他们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
学生一边聆听着优美的旋律,一边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在这惬意的享受中很容易就学会了这首歌,真正体会到春天之美,音乐之美。
探索音乐审美情趣在低年级的培养
探索音乐审美情趣在低年级的培养【摘要】在低年级儿童音乐学习中,培养音乐审美情趣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不同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激发兴趣和热爱、音乐教育的方式培养审美情趣,以及参与音乐活动和利用游戏互动的方法。
低年级儿童对音乐审美的培养需要尊重个性差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持续关注和引导发展。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起良好的音乐审美基础,让他们在音乐中享受美好,培养情感和智力。
低年级儿童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是一个持续且需要关注的过程,教育者应该注重这一方面的发展,为孩子们打下音乐学习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音乐审美情趣、低年级、培养、儿童、感知能力、兴趣、热爱、音乐教育、欣赏、表演活动、游戏、互动、个性差异、教学方法、发展。
1. 引言1.1 音乐审美情趣的重要性音乐审美情趣是指个体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美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体验。
在低年级儿童音乐学习中,培养音乐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审美情趣能够激发儿童的艺术表达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培养音乐审美情趣,儿童能够更好地欣赏、理解和表达音乐,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音乐审美情趣对儿童的情感和智力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音乐的陪伴下,儿童可以体验到愉悦、舒适和安静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情感的稳定和智力的发展。
音乐审美情趣还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使其具备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培养低年级儿童的音乐审美情趣,对其整体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低年级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低年级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包括儿童学习能力较强,接受能力强,注意力不集中,动手能力强。
在音乐学习中,他们更容易接受简单而富有趣味性的音乐内容,容易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
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力和自控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影响,因此在音乐学习中需要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作用_通用版-精选文档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作用通用版在小学教育中,美育是主要的素质教育之一,它是一个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过程,即践行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
而音乐教育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
所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1 教师的自身修养是培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美的种子的播种者,花朵的培育者,是在音乐与学生心灵之间架设美的桥梁的建设者。
音乐教师要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必须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增强审美意识。
在日常的教学中用自己的教学和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教师美好的心灵、优美的姿态、文雅的举动、规范的语言、亲切的态度、端庄的作风,重要的是精湛的教学,来吸引学生,其学生热爱音乐,理解音乐,并从音22.1 听为先导,初步感受美。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培养审美感知。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
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感知音乐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课堂上以听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反复欣赏音乐,在多次倾听的过中程去感受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结构美,更重2.2 参与审美体验。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去深入体验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体验音乐的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自由联想,并各抒己见,畅谈感受,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流动着的音响艺术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性地想象,让学生获得审美享受。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优美动情的范唱,生动形象的讲解,学习对音乐精品的反复聆听等,使学生对一部音乐作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体验之后,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演唱、欣赏、表演、创作等教学活动,教师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构成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织体、曲式等基本要求进行音乐是美的艺术,具有美的品味。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培养论文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摘要: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审美能力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
可以这么说,适当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
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
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一、音乐审美教育中,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
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二年级教材《井底的小青蛙》这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有只小青蛙住在一口水井里,成天嚷着说我的家比天还大。
看了动画以后,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于是我就引导:“小青蛙的家真的比天还大吗?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沿着树林的小路去青蛙家看看吧!”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学生学习起来就投入多了。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论文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一)可以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在审美之前首先要学会感知美,审美能力的培养自然要以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为前提。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的美感不是与生俱来,只有听者去认真感知才能真正发现音乐的美妙之处。
其次,“听”在音乐审美教学中可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能够通过听去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这样就会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一次次的听觉体验中,不断地提升对于音乐的感知力。
这样做对于其后续的音乐学习起到基础作用,方便以后的学习感知。
(二)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音乐作品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艺术作品。
学生在赏析音乐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创作的背景、心情等。
从一定程度上讲,赏析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又是创造力养成的黄金阶段。
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先通过听,再通过想象从而进行赏析。
所以学生在进行欣赏音乐的时候,需要用到想象力。
学生在不断的音乐审美教育中,能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并且有美的享受。
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学生的审美的能力会有所提升,想象力也会得到提高。
其创造力及想象力也会融入到音乐学习的其他各方面,如此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及合作能力音乐是一种表现的方式,因此学生在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时,也会有表现的意识。
学生在听到别人的表现时,自己也会有想要表现的情绪,所以音乐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有了表现欲望,学生就会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不经意之间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在表达交流的同时,学生们之间就产生了合作,所以音乐审美教育也能促进学生们合作。
在合作中,学生们共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审美水平,发展音乐审美的综合能力,最后实现全面发展及进步。
(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对一些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论文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音乐教学应“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从音乐课和形体课两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一、音乐课,培养审美情趣《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作为音乐老师,不仅要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更要带着孩子们一起在实践中体悟,将舞蹈美的动律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对音乐做一个深入的了解。
在律动活动中,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及情绪变化的节律,这种音乐伴奏下身体的律动充满了分明的节律和动感之美。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在音乐课堂上渗透舞蹈的动律,以音乐为主线,融合表演,通过表演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唤醒学生对动作美的认知音乐是有声的语言,用声音之美为我们讲述着动听的故事,传递着动人的情感。
舞蹈是有形的人体语言,用形体之美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它变枯燥的知识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要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动作、从熟悉的人物、动物形象开始,找到动作的依托和合理的运动依据,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现出一定的形象,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音乐教学论文: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小学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细胞的启蒙课,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世间的万物还不了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的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行升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好的冲击,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本文以多首歌曲为例进行分析,并赏析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音乐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教养。
以音乐课自身所具备的审美优势来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
只有心中懂得欣赏美,生活才会变得愉快。
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场景能够为学生带来美好的情绪,脑海中对于歌曲中的画面充满无尽的遐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以特殊的音乐背景,进行审美教育的融入,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教《虫儿飞》这首歌曲时,“黑黑的天空低垂,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首先教师对这首歌的故事背景进行讲述。
从歌词来看,《虫儿飞》这首歌是关于爱情的,可以看到歌词中多次重复了一种孤独的忧伤美,黑黑的夜晚是寂静也是凄美的,玫瑰也枯萎,环境如此凄凉,但是虫儿一直飞。
用虫儿独自到处飞去寻找一份真挚的爱情来表达虫对爱情的渴望。
冷风吹,在这寒冷的夜晚,虫儿孤独地寻找,锲而不舍,这是一幅执着而美妙的画面。
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个画面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其实虫儿在本质上是无情的,但是人是有情的,因此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虫儿身上,当虫儿飞的时候便带上了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就有了寻找温暖的含义。
歌词多次出现了“天荒地老”的画面(此处以动态视频展现),以表达一种凄凉寂寞的感情色调,与美妙温暖的爱情进行对比。
用童声的柔和来表现这首歌的温婉情绪。
童声又是轻缓有序地,表达虫儿在寻找爱情时的耐心,细心与用心。
同时童声又带有纯真,以表现虫儿对爱情的真挚。
整首歌曲都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看完之后学生对于这样美好的画面充满无限的遐想。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在音乐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是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音乐课堂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在音乐艺术领域得到全面的培养。
本文将从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1. 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应该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美好。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如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中国古典音乐或民谣。
通过让学生听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情感。
2. 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音乐的类型繁多,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等,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3.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音乐作品,向学生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建构和发展过程,通过分析表现手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分析音乐作品,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情感。
1. 听音乐欣赏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让学生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妙。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通过听音乐欣赏,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观摩音乐表演3. 创作音乐作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性【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在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教学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探讨了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并列举了一些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案例。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未来,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教学将呈现出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小学音乐教学对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具有很高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应该重视小学音乐教学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影响、方法、实践案例、综合素质、发展趋势、有效性、综合发展、作用、学生、音乐教学、意义、重要性、基础。
1. 引言1.1 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全面的发展。
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音乐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音乐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艺术思维和审美情感的发展。
音乐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专注力、合作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在于帮助小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促进他们在音乐领域的全面发展。
通过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可以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现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智力提升。
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浅析音乐课堂上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
浅析音乐课堂上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摘要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审美能力是人在学习、训练和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对客体美的认识、评价和再创造。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从小懂得什么是美,长大后才能去创造美。
关键词美;审美能力;培养;创造审美鉴赏力的提高,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小学低年级学生同样是爱美的,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
小学音乐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美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低年级音乐教学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是渗透于小孩子幼小心灵的情感教育,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
音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却不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我说:小黄狗在大门口。
学生:汪汪汪,我说:小鸟儿在树枝上。
学生:叽叽叽叽叽。
然后让学生自己创编节奏去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叫声,这样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要充分抓住中低年级学生的感觉与感情、心理与智力特点。
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这样学生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氛围中眼、耳、口、手、脑都动了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校园环境的艺术气息,教室环境的优雅、色调的和谐、富有童趣和音乐性都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净化。
音乐(心得)之低年级音乐课怎样开展审美教育
音乐(心得)之低年级音乐课怎样开展审美教育音乐论文之低班级音乐课怎样开展审美教育温泉学校冯小英音乐与人生、音乐与文化有机地融于音乐教育之中,将音乐学问与技能融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贴近同学生活,激发同学对音乐的学习与爱好,让同学通过自身的独特感受与审美体验,自主的学习音乐,与其说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不如说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的震撼人心的力气,使其比别的艺术更能直接地作用于人的情感、人的心灵。
同时音乐更是一门美的艺术。
它用情感、陶冶美的心灵,培育美的情操。
这种美的陶冶,虽然需要漫长的积累,长久的滋润,需要潜移默化,但它的效果却是刻骨铭心的,要提高审美教育在课堂中的地位,老师就必需自觉地乐观主动钻研教材,深化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挖掘审美内容,通过提高审美水平,精致地完成美育任务。
一、从育人动身,进行审美教育。
我在教学中,都要让同学充分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如教学《我的好妈妈》我先从谈话引入,再进行歌词学习,让同学找找哪些词要读重些,通过这样,再进行小结妈妈爱我们,她平常为我们操了许多心,所以我们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为妈妈多分担。
二、音乐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教材音乐美包括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及和声美等,歌曲是最自然、最流畅、最美丽的音乐表现形式,我们要通过教唱歌曲,让同学在音乐中陶冶情操。
1、节奏美是低班级同学最简单体验的,除了设计各种节奏让同学练习外,要更重视同学理解所学歌曲本身的节奏。
如教学《过新年》这课时,让同学为其中的“咚咚锵”伴奏,通过伴奏,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歌曲节奏,通过伴奏,又增加了气氛,更好地烘托出歌曲的气氛,不仅为学习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进行了开心的审美教育。
2、老师范唱是同学直接体验音乐美的一种有效形式。
如教唱《小动物真可爱》这首歌时,我细心设计了范唱这一环节。
范唱时,我突出了一个“情”字,又不失一个“动”字。
在突出“情”字方面,我处理了几个圆滑音的唱法,把圆滑音用得圆滑、连贯并加上用手划弧线,显得特殊亲切、可爱又骄傲表现小动物活泼、欢乐、天真的神态,这几个音也正是同学简单唱错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审美趣味刍议
“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
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本和光盘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
条件。
课本和光盘中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
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乐音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本文想就此与大家讨论几点认识。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
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
质应是美感。
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
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
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下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
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小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
到兴趣。
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
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
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这正是音乐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
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
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
当然,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我们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不断进行音乐教改的探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扩展音乐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三、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
当前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在相当范围内主旋律不响亮,优秀民族文化不占主导地位,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渗透到各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
低年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而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却特别强,成了儿童追星族。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心态扭曲,迷失了人生奋斗目标,严重地危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音乐老师应从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
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
在音乐游戏“好朋友来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愉快地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客人”来了,轻轻“敲门”,主人“开门”,互相问好;主人招待客人“请坐”,告别再见。
在唱唱、动动的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朋友见面的快乐,懂得了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的重要……事实就是如此,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