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血压管理
脑血管意外护理常规
脑血管意外护理常规
1.早期干预:
在患者症状出现后的前3小时内是抢救的黄金时期,早期干预可以及
时恢复血液供应,减少脑损伤。
常见的早期干预措施包括:
-快速就诊:疑似脑血管意外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明确诊断和治疗。
-血流增加:可以通过输液、行氧疗等方式增加血液流量,改善脑血
管供应。
-纠正血液稀释:如果患者存在出血倾向,可以适当纠正血液稀释,
减少出血风险。
2.病情观察与监测:
-生命体征:每日多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发现异常立即
报告医务人员。
-意识观察:定时观察患者意识的清楚程度和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神
经系统异常。
-瞳孔检查:观察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了解颅内压的变化。
3.预防并发症:
-感染: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被套,保持环境清洁,
避免交叉感染。
-静脉血栓栓塞:经常改变患者的体位,进行被动运动,使用弹力袜
等措施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嚼吞功能障碍:对嚼吞功能障碍严重的患者,要给予液体或者半流
质饮食,避免吃硬物。
4.康复护理:
-运动康复:通过康复运动,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肌力和运动能力。
-吞咽康复:通过情景训练、口服介入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嚼吞功能。
-语言康复:通过语言治疗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情绪支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干预。
以上是脑血管意外护理的一些常规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在护理中,还应注重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
的护理计划,并与医护团队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护理措施
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护理措施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的病变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脑出血和脑梗死)、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瘤、脑静脉血栓形成等。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同时,脑血管疾病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对于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脑血管疾病护理措施。
1. 定期体检和监测,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2. 合理饮食,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
3.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 合理用药,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等,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律服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6. 避免精神刺激,患者需要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精神刺激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7. 定期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8. 定期复诊,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避免疾病的恶化。
二、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护理措施。
1. 脑出血,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头部低位,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定期监测血压和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2. 脑梗死,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精神刺激,及时给予镇静和抗痉挛药物。
手术后出现脑血管意外该如何及时处理
手术后出现脑血管意外该如何及时处理手术后出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较为严重且紧急的情况,需要及时、准确的处理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效果。
以下将详细介绍手术后出现脑血管意外时的处理方法。
首先,要能够快速识别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手术后患者如果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视力模糊或丧失等症状,医护人员应高度警惕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的变化,也是早期发现异常的重要手段。
一旦怀疑发生脑血管意外,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第一时间通知医生进行紧急会诊。
医生会迅速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意识状态评估(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对光反射、肢体肌力和感觉检查等,以初步判断脑血管意外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同时,迅速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
头颅CT 是常用的首选检查方法,它能够快速区分是出血性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还是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如脑梗死)。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血管造影等进一步的检查。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于血压的管理至关重要。
如果是出血性脑血管意外,过高的血压可能会导致出血加重,需要适当控制血压;但如果是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在一定时间窗内,不宜过度降低血压,以免加重脑缺血。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降压药物来调整血压。
血糖的控制也不能忽视。
过高或过低的血糖都可能对脑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监测血糖并将其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如果确诊为出血性脑血管意外,且出血量较大、有脑疝形成的危险时,可能需要进行急诊手术,如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以减轻颅内压力,挽救生命。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如果在发病后的一定时间内(通常为 45小时内),经过评估符合条件,可以考虑进行溶栓治疗,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监测与护理
脱水治疗以降低颅内压, 防止脑疝的形成。 2 15 基础护理: .. 做好皮肤护理及呼吸道护理 , 尿管护理, 保持营养均 衡, 是预防并 发症 , 降低病死 率及致残 率的 重要环 节 。患 者若 长期 卧床容 易 发生 坠积性肺炎 , 患者排痰 能 力降低 , 部感 染 提示 病情 加 重 , 昏迷 肺 故应 促 进痰液 排出 , 持呼吸道 通畅 , 保 给予地塞 米松 、 蛋 白酶 、 糜 庆大 霉素超 声雾 化 2— 4次每 日, 稀释 痰液 , 必要时行气 管插管或气 管切 开。 2 16 降 温 : 出血患者 急性 期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体 温上 升 , 温超 过 .. 脑 体 3. 85摄氏度 , 均可用 头部冰 枕或 冰袋 给 予局 部降 温 措施 ,9摄 氏度 以上 给 3 予颈 、 、 股 沟 浅表 大血 管 处 冰覆 , 要 是 可 行冬 眠疗 法 , 温 越 早 就 腋 腹 必 降 越好 。 217 康复处 理 : .. 患者大 多数 留有不 同程 度 的肢 体 及语 言功 能障 碍 , 在康复期 间向患者 及患者家属解 释康复 原理 , 患者 树立康 复信 心 , 量 提 使 尽
医学信息
・
23 ・ 56
N . 2 1 o9 OO
mDC L F R _ IN IA 0 M To A
l 与护 理 临床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监与护理
江水秀
麻 阳苗族 自治 县人民 医院 。 湖南 麻阳 4 90 140
【 摘要】 总结8 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 2 床改变与护理。包 括对患者的意识状态、 瞳孔生命体征及其发病的严密改变 与护理, 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早 期介入康 复护理 防止 并发症 , 为早期 严 密观 察患者 瞳孔 、 并 意识 、 生命体 征 的变化 , 防各 种 并发 症 , 强基础 护理 , 预 加 降低 死 亡率 , 高生存 质 量的 有效 提
脑出血血压控制标准
脑出血血压控制标准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脑出血血压控制标准是指在治疗脑出血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脑出血血压控制的标准。
首先,对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是将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但不低于120mmHg。
这是因为在急性期,血压升高可能会导致脑出血灶出血加重,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加重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
因此,对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对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是更为灵活的。
一般来说,对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是在140-160mmHg之间。
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血压的降低可能会导致脑灌注不足,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脑功能损害。
因此,对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是更为灵活的。
另外,对于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控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例如,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脑出血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高血压情况来进行血压降压治疗。
而对于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脑出血患者,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血压控制的调整。
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控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总之,脑出血血压控制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合理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治疗脑出血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脑出血血压控制的标准来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简称CVA),也被称为中风或卒中,是指脑血管系统发生的急性病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的急救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以下是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标准格式文本:1. 发现脑血管意外症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迅速呼叫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部略微抬高,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 松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 如果患者有呕吐物,应将其侧翻到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 尽量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避免过度或过低的体温。
2.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症状:- 如果患者有意识,可以给予氧气供应,以提高脑部供氧。
-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且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绷带或纱布进行包扎,以控制出血。
3. 急救人员到达后,他们将评估患者的状况并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急救人员可能会给患者注射溶栓药物,以溶解血栓并恢复脑血液供应。
- 如果患者的血压过高或过低,急救人员可能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来控制血压。
- 如果患者的呼吸或心跳停止,急救人员将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并在必要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复苏。
4. 在急救过程中,尽量与患者保持沟通,并提供心理支持:- 与患者交流时,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
- 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和放松,避免过度的焦虑和紧张。
- 在急救过程中,家属和旁观者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上提供的急救标准格式文本仅供参考,实际急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进行操作。
请记住,及时呼叫急救电话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是最重要的步骤。
内科应急预案处理急性脑血管意外
内科应急预案处理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发性危重病症,发病时往往病情严重,需要紧急救治。
为了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处理急性脑血管意外,内科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内科应急预案处理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相关内容,包括早期识别与评估、急救处理措施、紧急转运、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
一、早期识别与评估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往往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等症状。
医务人员应该具备对这些症状的敏感度,一旦发现疑似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应该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若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迅速启动内科应急预案。
二、急救处理措施内科应急预案的急救处理措施包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血压、给予氧气供给等。
在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如果确诊为脑血管意外,应及时给予溶栓治疗或手术治疗。
三、紧急转运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需要迅速转运至具备脑血管病专科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
在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继续对患者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应的基础护理工作,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测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
同时,还需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做好各类辅助治疗工作,如给予静脉输液、控制症状等。
转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确保患者的稳定,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四、并发症的预防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常常伴有一系列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内科应急预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脑水肿、颅内感染、肺炎等,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注意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五、团队协作与培训内科应急预案的执行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协作,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多个职业群体。
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各尽其责,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此外,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也是内科应急预案执行的必要环节,只有保持良好的应急意识和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内科急救指南脑血管意外的紧急处理策略
内科急救指南脑血管意外的紧急处理策略内科急救指南:脑血管意外的紧急处理策略脑血管意外是突发的、危险的情况,急需紧急处理。
本指南将为您介绍脑血管意外的紧急处理策略,帮助您在关键时刻采取正确的措施,有效应对脑血管意外。
一、脑血管意外的定义和常见症状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的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受损的情况。
常见症状包括下列几种:1. 脑卒中:突发的头痛、恶心、呕吐,面肌和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等。
2. 脑出血:剧烈的头痛,意识改变、昏迷,呼吸困难等。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突发的视力模糊、言语障碍,面瘫等。
二、紧急处理策略1. 呼叫急救车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紧急情况,及时呼叫急救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急救车内设有专业人员和设备,能够为病人提供迅速而有效的医疗救助。
2.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采取侧卧位或半坐位的姿势,以减少窒息的风险。
3. 静脉通路和抢救药物及时建立静脉通路是紧急处理的必要步骤。
通过静脉通路输液可以补充患者的体液和电解质。
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使用抢救药物,如抗凝血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4. 控制血压和降低颅内压高血压和颅内高压是脑血管意外的常见特征,需要及时控制。
医生可能会给患者使用降压药物和利尿剂,以降低血压和颅内压。
5. 血液凝块溶解治疗对于脑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事件,溶解血液凝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医生会给患者使用溶栓药物,帮助恢复脑部血流。
6. 确保患者安全在处理脑血管意外期间,确保患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如有可能,将患者移至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并确保周围没有危险物品。
三、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除了紧急处理策略外,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注意饮食与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建议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急救措施
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急救措施一、脑血管意外的定义及危害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导致的脑部损伤,包括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二、脑血管意外的常见症状1.突然头痛:突然发生严重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
2.肢体无力:一侧肢体突然无力或麻木,不能正常活动。
3.言语障碍:说话不清楚或不能说话。
4.视力障碍:一侧眼睛视力下降或失明。
5.头晕、失去平衡感: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
6.意识障碍:意识模糊、昏迷等。
三、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安静:尽可能减少患者运动和刺激,保持安静环境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减轻疼痛。
2.立即呼叫急救车: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呼叫急救车,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3.保持通气道畅通:患者可能出现呕吐、口水等情况,需及时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保持通气道畅通。
4.检查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5.卧床休息: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床上,保持头部稍微抬高的姿势有利于减轻脑部血管压力。
6.监测病情变化: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预防措施1.合理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减少油腻和高热量食品的摄入。
2.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戒烟限酒,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3.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血管弹性,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4.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及时治疗和控制。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五、结语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进行预防。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脑血管意外,并学会正确应对。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我国高血压死亡原因中居首位。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
临床上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若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本院于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52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结果死亡12例,重残8例,轻残10例,痊愈22例。
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共52例,男40例,女12例,年龄45~85岁,平均72.3岁。
高血压史4~20年,平均患病10.8年。
临床特点:脑出血32例,脑梗死20例,均由CT 明确诊断。
嗜睡20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18例,一侧瞳孔散大15例,双侧瞳孔散大8例。
2护理措施2.1一般护理:(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神志、瞳孔、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
(2)吸氧,鼻导管给氧持续氧流量3~4L/min 。
(3)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4)预防压疮,防坠床等。
2.2病情护理: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往往发病比较急骤,病情凶险。
不仅血压极度升高,而且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病情较为复杂。
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做好护理。
2.2.1脑血管意外特殊观察及护理:(1)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
(2)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部抬高并敷冰袋保持局部低温,减少出血,降低脑代谢率。
(3)熟知颅内压增高、脑梗死、脑出血及脑疝的临床特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误吸,注意是否为喷射状。
(5)了解头痛的程度及变化。
2.2.2用药期间的护理:(1)观察血压,不能降得过快、过低,特别是行静脉降压的时候[1],以免影响头部血供,加重脑组织缺氧、损伤。
(2)保证脱水剂快速输入,并注意各种脱水剂交替运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王林(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一楼,四川成都610072)文章编号:1009-5519(2011)07-1081-02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第27卷第7期电子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1,2]。
脑血管意外护理常规
脑血管意外护理常规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脑血管意外护理的常规指南。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且正确的护理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识别和评估脑血管意外- 快速识别患者是否可能遭受脑血管意外,包括突发的剧烈头痛、意识丧失、说话困难、肢体无力等症状。
-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变化,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提供给医生。
急救措施- 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包括确保患者的通气道畅通、控制出血、保持体温等。
- 尽量使患者平躺,并提高头部以减少颅内压力。
- 如果怀疑患者可能有颅内出血,避免过度移动患者的头部和颈部。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及时报告医生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医疗干预-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如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 完成相应的检查,如颅脑CT、MRI等,以确定脑血管意外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注意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例如感染、脑水肿等,并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
康复护理- 提供适当的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 教育患者及其家人关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和护理知识,以减少再发风险。
- 定期复查和随访患者,监测康复进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结论脑血管意外的护理需要专业的医护团队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急救、医疗干预和康复护理。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程度。
因此,在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时,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指南并保持专业的态度和技能。
注意:本文档为一般性常规指南,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状况进行调整。
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观察总结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100例,细心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做好记录,并且对患者进行护理。
结果本组100例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在经过治疗及护理后,共有98例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出院,2例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死亡。
结论仔细观察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更好的护理患者,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观察护理高血压(Hypertension)主要表现为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国际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明确独立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脑血管意外和脑中风是同义词,脑中风学名叫脑卒中(Stroke),是一种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可以分为出血性脑中风(也叫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也叫脑梗塞和脑血栓)两大类,其中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本组研究资料中,我们对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年龄在43-82岁,平均年龄(50.5±61.5)岁;其中深昏迷7例,浅昏迷3例,嗜睡4例;其中基底节出血36例,脑叶出血11例,小脑出血6例,桥脑出血4例,丘脑出血2例;女41例,年龄在40-81岁,平均年龄(51.5±63.5)岁;其中深昏迷3例,浅昏迷2例,嗜睡1例;其中基底节出血23例,脑叶出血10例,小脑出血5例,桥脑出血2例,丘脑出血1例;所有患者都经过CT等检查诊断,确诊为高血压与脑血管意外。
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之间的关联性
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之间的关联性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是两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而脑血管意外则是指突发性的脑血管事件,如中风、脑出血等。
下面将详细探讨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预防和管理这些健康问题的方法。
一、心血管疾病对脑血管意外风险的影响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心血管系统与大脑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任何对心脏和血管功能造成损害的因素都可能增加患者患上脑卒中等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例如,高胆固醇水平会导致动脉硬化,并可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引发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
其次,患有高血压的人往往伴随着动脉硬化以及内皮细胞损伤,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二、预防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非常重要。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减少摄入高胆固醇和高盐食物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正常的体重以及良好的血压水平。
此外,戒烟限酒也是关键步骤,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三、管理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后遗症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者曾经发生过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来说,及时的管理和康复至关重要。
首先,持续监测和控制血压是防止再次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关键步骤。
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以确保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定期进行体检并接受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多学科合作下的心脑协同防控要想更好地管理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这两种健康问题,需要强调多学科合作下的协同防控。
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剂师等专业人员应该共同参与和管理患者的健康。
针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和评估,在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时,各专业人员应进行充分沟通与协作。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脑动脉或脑静脉的破裂、闭塞或血流异常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意外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在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时,准确观察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病情观察1. 神经系统症状观察:脑血管意外患者常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言语表达能力、运动功能和感觉反应等,及时发现异常状况。
2. 血压观察:脑血管意外可能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则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并密切关注其变化,及时调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
3. 心电监护:脑血管意外患者往往伴随心脏病变,如心律失常等。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并采取必要的干预。
4. 呼吸观察:脑血管意外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情况。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浅以及是否有咳嗽、痰液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呼吸支持措施。
二、护理要点1. 病情评估: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以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
2. 密切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疼痛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并及时报告医生。
3. 保持通畅呼吸道:脑血管意外患者可能出现咽部水肿、吞咽功能障碍等问题,容易导致呼吸困难。
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4. 卧床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在最初的阶段应进行卧床休息,以减轻脑部压力。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力性溃疡的发生。
5. 心理支持:脑血管意外患者常伴有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病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6. 药物管理:根据医嘱合理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基层诊疗指南(2023全文版)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基层诊疗指南(2023全文版)1. 导言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及时的基层诊疗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全文版的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基层诊疗指导,帮助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2. 诊断准则2.1 病史询问医务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史、药物史、饮食史和家族病史等。
特别关注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相关的危险因素。
2.2 临床表现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常表现为突发头痛、意识丧失、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
医务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
2.3 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并作出诊断。
3. 治疗原则3.1 早期介入治疗对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脑损伤和改善预后。
医务人员应尽早采取适当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
3.2 病因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特点,医务人员应针对性地进行病因治疗。
例如,针对高血压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应积极控制血压。
3.3 并发症治疗医务人员还应及时处理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脑出血等。
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应迅速转诊至适当的医疗机构。
4. 随访和康复医务人员应对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做好康复指导工作。
在随访过程中,及时评估疗效,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进一步治疗和康复计划的调整。
5. 结束语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基层诊疗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全文版的指导,帮助医务人员掌握基层诊疗的关键要点,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请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参考文献)编写:LLM助手日期:2023年1月。
脑血管意外急救措施
脑⾎管意外急救措施 随着⼈们⽣活⽔平的提⾼、社会活动节奏加快、以及⼈⼝⽼龄化,脑⾎管意外越来越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是⽼年⼈三⼤死因之⼀。
下⾯就是店铺为⼤家整理的脑⾎管意外急救的相关,供⼤家参考。
脑⾎管意外的家庭急救 脑⾎管意外分为出⾎性及缺⾎性两类。
脑出⾎多发⽣在⽩天活动时,如情绪激动、⼤量饮酒、过度劳累等。
发病前少数⼈有头晕、头痛、⿐出⾎等先兆症状,病⼈突晕倒,迅速出现昏迷,⾯⾊潮红、⼝眼歪斜、⽬光呆滞、⾔语不利、偏瘫、⼩便失禁等,部分病⼈还出现喷射状呕吐。
短暂性脑缺⾎发作、脑⾎栓形成、脑栓塞三种类型,⼀般多发⽣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病⼈常有头痛、头晕、肢体发⿇、沉重感或不同程度的瘫痪。
由于脑⾎管疾病⼤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家中发⽣居多,若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病情很快恶化,危及⽣命。
在此情况下,给予适当、及时的家庭现场急救,对提⾼治愈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提⾼⽣活质量⾄关重要。
1、体位保持合适:使病⼈绝对卧床。
脑出⾎病⼈头部稍垫⾼,缺⾎性脑⾎管病应⽴即使病⼈平卧、头稍后仰,以保证脑⾎回流灌注。
2、保持呼吸道通畅:⽴即解开领⼝,颈部垫⾼,偏向⼀侧,及时清理⼝⿐腔内的分泌物及呕物,以防流⼊⽓管,引起窒息或吸⼊性肺炎。
3、控制⾎压:家中有备⽤⾎压计者,⽴即进⾏⾎压测量,若⾎压≥23/15Kpa,适当应⽤现有的降压药,使⾎压保持在20-21/12-14Kpa左右,不可降⾄过低。
4、⼤⼩便护理:⼤⼩便失禁者,及时更换内裤,保持局部清洁、⼲燥,避免潮湿、摩擦刺激使⽪肤破溃。
5、⼼理安慰:遇此情况,家属不要过于惊慌,应保持镇静、安慰病⼈,避免病⼈因过度紧张或恐惧⽽使病情加重。
6、呼叫急救中⼼或及时送到附近医院检查(如CT)、抢救。
有发病先兆者或脑缺⾎表现者,不可忽视,应⽴即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7、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固定头部,以防出⾎加重。
脑⾎管疾病的先兆有哪些? 脑卒中发作时并没有特定的表现,因为脑⾎管的堵塞或者破裂可以发⽣在脑内任何⾎管,对于普通⽼百姓⽽⾔就更难以判断。
脑血管论文:脑血管意外的护理
脑血管论文:脑血管意外的护理[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护理脑血管意外时一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组疾病的前期主要疾患。
幸存者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这不仅在精神上给患者造成终身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
因此积极防治脑血管意外,降低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已成为迫在眉睫任务。
在护理脑血管意外的病人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 开展社会性预防脑血管意外工作针对能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前期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及其促进因素(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酗酒等)开展社会性预防。
中老年人提倡清淡饮食、多吃豆制品;开展社会性的忌烟、酒活动;生活规律化,情绪要稳定,保障足够的睡眠;开展一些适合中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以控制或减少本病发生。
2 前驱症状的护理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往往都有前驱症状,例如:脑血栓形成发病前几天有头晕、目眩、视力模糊、语言不利。
肢体麻木等;脑血管和在外面下去出血多伴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血压升高等。
医务人员常把这些前驱症状视为脑血管意外的警报。
次期市可逆的,要不失时机的妥善处理,否则将不可逆的发展为脑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
脑血栓形成前驱症状的治疗,应积极降低血液粘稠度,扩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防止血小板凝集,以阻断脑血栓形成;对脑出血性疾患的前期期处理,则要采取降血压(使血压稳定在20~18/13~12kpa,)及时解除周围血管阻力、减低脑血管张力等措施,以避免发生脑出血。
除了用药物控制外,要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应嘱其安静卧床休息(若考虑系脑出血性病变,则取半卧位)、避免恶心刺激、安慰患者以解除其精神上的紧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和降压药物。
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及时准确的为医师提供诊断和用药数据。
3 昏迷患者的护理3.1 患者送入抢救室,室温保持在18~22℃,空气湿度为50%~70%经常通风换气,但应避免患者受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
糖尿病
C
C
LIFE: 氯沙坦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生危险
8 7
脑卒中 (致死和非致死性) 25 %
(P = 0.001)
出现第一次事件的 患者人数百分比 (%)
6 5 4 3 2 1 0
校正后的危险减少: 24.9%, p=0.0010 未校正的危险减少: 25.8%, p=0.0006
高危人数 氯沙坦 阿替洛尔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在脑组织缺血3小时,大多数患者表现出 血压反射性升高 早期血压受脑血流量自身调节的影响,通 过Bayliss效应机体将血压升高以保证脑 组织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当病人血压>220/120或<90/60时,脑血 管就失去了保护性效应。由于个体差异, 这一临界值可以上下浮动10~20mmHg
Dahlöf B et al Lancet 2002;359:995-1003.
卒中一期预防的依附性
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心房纤颤
预防质量指征
接受治疗 按照指南治疗 接受治疗 按照指南治疗 接受华法令 如果不服华法令用阿斯匹林 抗凝住院百分比
依附率(%)
57 24-64 25-64 25 40 42 6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首选口服药 延续或重新给抗高血压 开始的24小时降压幅度控制在15% 如果静脉给药,最好选用短效药
脑血管病不同阶段血压的管理策略不同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压管理 脑出血 脑梗塞 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血压管理 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血压管理
血压和脑血流调节( Bayliss效应)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随着血压的升高,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或二 次出血的比例也增高 对脑出血后血压急剧增高者,适当地降低 血压对防止血肿扩大及病情进展有益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脑出血血肿的占位效应和出血灶周围的 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CPP(>60)=MAP-ICP 脑出血后通过Cushing反应反射性地引起 血压升高,使脑组织保持稳定的脑血流量 和脑灌注压 是一种高级的保护机制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一但MAP降低至60以下时,脑血流量就会 显著减少,引起脑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 导致脑功能障碍 但当MAP>160时,可因毛细血管压过高而 引起脑水肿 脑梗塞急性期的血压不主张快速降至正 常,而是应在1周内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并应根据MAP进行合理调整
不同年龄组血压管理目标不同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高血压脑出血后将血压控制在160~ 180/90~100和180~200/100~110的 患者,其预后比血压降至正常或血压高于 180-200/100-110明显好 控制过度或任其升高而不进行处理,两 种做法对患者的预后都不利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脑出血发病后经降颅压处理后血压可有 一定程度地下降,对于这类患者,一般 不需要降压治疗。 对于经过降颅压处理后,血压仍然居高 不下或持续升高,特别是当SBP>180, DBP>120时,应进行降压治疗,但血压 不应降得过快过猛,一般不应低于用药 前血压的80%为宜。
颈动脉狭窄
吸烟 糖尿病
适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比例
戒烟建议 接受治疗
无资料
70 92-98
卒中二期预防的依附率
危险因素
抗栓治疗 卒中单元 高血压 高血脂 心房纤颤 颈动脉狭窄
预防质量指征
有TIA/卒中病人出院时抗栓治疗 收住卒中单元的比例 接受治疗 按照指南治疗 接受降脂药物 按照指南治疗 接受合适抗栓药物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55岁卒中者发病时血压容易升高,若 >180/110,应予降压治疗. 55-64:若早期血压>200/110,可缓慢降压,1周 后病情平稳后维持在160/89以下 65-81:特别慎重低灌注.分水岭梗死,血管狭窄 高发.血压>210/110,可非常慎重地缓慢降压. 老年人血压<160/90的急性卒中,尽量不降压治 疗 高颅压/抬高床头/吸痰/导尿/镇静处理后,缓慢降 压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正常人动脉压降低10mmHg,CBF减少2-7% 急性脑梗死或TIA频繁发作者24小时内迅速降 压者,如SBP降低超过30%和/或DBP降低超过 20%,预后不良 血压过高或过低以及降压过快,都可加重脑组织 的缺血损伤. 卒中发生后1周内必须保持足够的灌流,直到侧 枝循环的建立
脑卒中与高血压
三台县人民医院 ICU科
王体伟
概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由于脑部或供应脑 部的血管异常导致 的脑部病变 脑卒中(stroke) :急性脑血管疾病
念
脑血管病的类型
脑血管病
缺血性
出血性
24小时内恢复
超过24小时
破入脑实质
脑表面
TIA
脑梗塞
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小动脉卒中(腔隙性脑梗塞 Small-artery occlusion Lacunar) 其他原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 (Stroke of other demonstrated etiology) 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 (Stroke of other undemonstrated etiology)
卒中急性期高血压(1):原因
卒中的应急。 膀胱充盈。 疼痛。 既往高血压。 低氧的生理反应。 高颅压。
高血压(2):矛盾
降压的好处 减轻脑水肿。 减少出血转换。 预防进一步血管 损害。 预防卒中复发。 降压的坏处 减少缺血灌注, 扩大梗死面积。
高血压(3):积极降压情况
高血压脑病。 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衰。 急性肺水肿。 急性心梗。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病病因
主要病因
血管壁病变
协同病因
血液动力学
心脏疾病 侧枝循环
血液流变学
其它
脑梗死的亚类(BNC)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心源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其他原因 原因不明
TOAST亚类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Bayliss效应 是指平均动 脉压在60~ 160时,脑血 管可通过自 身调节的机 制使脑血流 量保持恒定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致残率和致死率居各种脑血管病的首位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脑出血急性期常伴有血压升高, MAP>140或降颅压后SBP仍>180, DBP>120时,死亡率明显升高。
糖尿病
C
1期高血压伴其他危险因素,SBP12*10y,1/11
C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OBP) 循证医学观点
危 险 因 素 既往TIA/卒中史-抗血小板药 急性卒中-卒中单元 高血压 高血脂 心房纤颤-抗凝 A C A 药物治疗 A A C 手术治疗 行为治疗
心房纤颤-临床
颈动脉狭窄 吸烟 C A
病 因
危 险 因 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 种族 性别 家族史
可能的危险因素
肥胖 体力活动少 过度饮酒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凝状态 激素替代治疗 口服替代治疗
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 BP正常人群的5倍以上) 吸烟 糖尿病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镰状细胞病 血脂异常 心房纤颤
高血压导致动脉内皮功能失调 -动脉硬化的始动因素
动脉内皮损伤
高血压 糖尿病
血管壁重构
吸烟 高脂
损伤后的内皮渗漏,粘附,不能正常收缩和舒张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高血压与脑卒中
高血压与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脑卒中病程中出现的高血压
脑卒中患者病发高血压很普遍。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既往) 脑卒中的后果
急性期高血压(应激性)可自愈 继发于疼痛,呕吐,应激,焦虑 继发于颅高压
卒中的预防
高危人群
一级预防
发病
二级预防
复发
卒中的预防
一期预防:寻找和去除危险因素
血压 房颤 吸烟 饮酒 胆固醇 糖尿病 体育活动 低盐低脂饮食 循环障碍
二期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抗拴
抗血小板 抗凝
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140/90) 循证医学观点
危 险 因 素 高血压 伴CHD的高血脂 心房纤颤-抗栓 心房纤颤-住院 伴心室功能失调的MI 颈动脉狭窄 吸烟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行为治疗 A C A C A C B B C C
急性脑梗死溶栓血压要求
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维持血压在160-180/100105 既往无高血压患者,BP维持在160-180/90-100
血压高于185/105,考虑慎重降压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压管理原则
对于高血压的非卒中患者,高血压是主要矛盾, 因此血压应尽量控制在140/90以下; 而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保证全脑有足够的血 液灌注成为主要矛盾,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 情控制血压而不应盲目降压 对于血压的调控应该根据年龄、脑血管的危险 因素、脑血管病的类型、脑水肿的情况、病前 的血压水平、是否颅内外血管的狭窄及其程度 等来全面考虑,缓慢地使血压维持在安全的范 围内 急性卒中合并心衰/夹层动脉瘤例外
依附率(%)
53-80 18 86 27-44 42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吸烟
接受戒烟建议
接受戒烟文件 戒烟病人比例
100
67 0
糖尿病
接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尽管治疗血糖仍升高
76
63-69
卒中预防:谁的责任
一期预防
心内科 内分泌 神经内科
二期预防
神经内科 心内科 内分泌
冠心病
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