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课堂,策略]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摘要:课堂目前仍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本文在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高效课堂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目标职业化、课堂教学内容适用化、课堂教学方法科学化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对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师资、教学环境等保障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陈丽琴(1976-),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会计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近年来,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等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然而,无论课程体系多么完美,没有有效的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一、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高效课堂内涵界定
课堂教学从内涵上来看,不是指具体某一堂课,而是一个具有多种形式和组织的综合系统。会计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需要埋头苦学的专业,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感,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高效课堂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投入尽可能少的学习时间,学习到尽可能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并且学习体验尽可能愉快[1]。想要达到这个目标,课堂教学方向必须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有效,考核评价必须有效。
二、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
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的目标,也是学的目标,限制了教学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对教学行为的开展有重要影响。教学方向有效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每门课程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每一次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每门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要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必须明确各层次人才所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确定。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相对集中在出纳、收银等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会计技能操作型人才,学生毕业时可以取得收银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职业准入证书;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备初步分析能力的高端核算型、分析型技能人才,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取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书;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应当面向大、中型企业,培养具备完整知识框架,具有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审计监督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会计决策型人才,学生毕业时可以达到中级会计师水平[2]。课堂教学必须以此为依据,根据课程、教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相对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与企业会计岗位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尽可能吻合,不能定的太高或太低,盲目地一味求高,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了用不上。但是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还应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需要获得哪些知识、形成哪些能力、具备哪些良好的品格和素质,体现发展性。
(二)课堂教学内容选取恰当,体现职业性和适用性
教学内容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教学的手段。教学内容的选取、序化和呈现方式是决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首先应当解决会计行业知识、技能发展的无限性和课堂教学内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依据课程目标,按照岗位适用的原则确定内容的广度、深度,不能一味求全、求广。当然,也不能仅仅只满足学生初就业时岗位所需要要求,要考虑学生将来向相关岗位或领域转换晋升的需要,使其具备在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的能力、知识及态度。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因此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还应当结合考证,融入会计职业标准,比如会计基础课程内容选取应当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科目的要求,财务会计和税法等课程内容选取应当结合助理会计师考试相关科目要求。课程内容的序化是将课程内容结构化,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组织顺序应尽可能与会计工作过程一致,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3],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单一到综合,例如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按照会计核算过程组织、纳税实务课程内容按照纳税计算申报过程组织、成本会计课程内容按照成本核算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尽可能有利于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操作任务化、任务真实化,让学生在思考和行动中习得知识、生成技能。问题选择、情境创设、任务设计尽可能从社会现实中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中遴选,贴近学生生活,提高趣味性。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课程、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远离学生的会计操作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对提高学生积极性也有很大帮助。
(三)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合理,体现科学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使学生渴望学习、乐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十分关键。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的可行性,考虑学生知识、技能、态度起点,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减轻学生学习的痛苦,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学。首先应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适时地将一般性要求固定化,增强学生对课堂纪律的认同感,形成学生课堂的自觉行为。其次,应想方设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在课堂上生机勃勃的学习,在课后还孜孜不倦的探索。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年龄小、知识起点低、学习属被动依赖型[4],学习任务应当单一明确,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学会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现场教学法等可视性较强的教学方法。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知识起点相对较高、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学习专注性和持续性较差,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学生参与性为原则,以任务为驱动,以训练为主线,以会用为目的,通过“体验――理解――认同――内化――应用”,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策略,完成自我构建。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自觉性也较高,可以更多的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教师主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教学过程应当避免为了行动而行动,刻意增加不必要的“装饰”环节耗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刻苦的结果是合格,兴趣的结果是出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尽可能使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兴趣的保持,使专业学习变成学生终身的志趣。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应当灵活多样,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结合。课堂组织管理中这是教学艺术的体现。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高效课堂实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