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段秘书系列3——从九段秘书谈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
古人以“九”为终极之数,以“九段”为棋艺最高之界。

佛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虽是周而复始之意,实质是一种升华、再造甚或涅槃重生。

例如九段秘书即为秘书的九层境界。

做到第九段的秘书是优秀秘书的标杆。

更有业内人士戏言,做到“九段秘书”离“总”的位置已不远。

秘书是企业一个最基础的职位,企业不是仅靠秘书支撑,依靠的是各个岗位的众多员工。

因此,“九段秘书”仅以秘书为例,其倡导的理念却通用于企业的每个员工。

九段秘书
一段秘书发通知;二段秘书抓落实;三段秘书重检查;四段秘书勤准备;五段秘书细准备;六段秘书做记录;七段秘书发记录;八段秘书定责任;九段秘书做流程。

当秘书做到第九段时,所做的这个标准化的流程,就可以形成一个不依赖个人的体系。

秘书是企业或团队一个最基础的职位,企业或团队也不是仅靠秘书支撑的,依靠的各个岗位的众多员工。

因此,“九段秘书”仅以秘书为例,其倡导的理念却通用于企业或团队的每一位员工。

任务与结果的差别,是很多企业的“心病”:有时候并不是员工不尽力,大家似乎都在工作,但企业却拿不到结果,导致销售下降,质量波动,人心浮动,没有业绩。

同样,这也是员工们的疑惑:我这么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什么老板还是不满意?
关键就在于,我们没有把重点放到结果上,被“完成任务”迷惑了。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我们想要的结果,不是办不到,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执著地办到。

任何任务都会得到结果,但结果与结果又大有不同。

所以,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员工的工作方式会决定企业的整体执行力,当员工做到“九段”时,企业的执行力就可以得到最大化体现。

秘书或员工从一段做到九段,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会实现质的飞跃。

如何使员工都能够从“一段”飞跃至“九段”,企业的管理模式是解开问题之锁的金钥匙。

一、以人为本
德鲁克说“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任务则是使人类能够扬长避短、共创业绩。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员工之于企业,不再是简单的打工者,对企业的认同度和责任感也会大大提高。

企业的主体是员工,不同的员工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决定不同的业绩。

在这个过程中,人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现代企业的主导力量是知识型员工。

这些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给企业带来莫大的影响。

领导的知人善用,在企业中就变得至关重要。

某管理咨询公司在做一项调查时发现,员工最重视的不是薪水和待遇,而是自己所从事工作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发展。

优秀的组织和平台,可以使普通的员工达成不普通的业绩。

二、因使命而聚集
现在众多企业还在为员工的大量流失而迷惑不解,孰不知,如果员工对企业的使命和远景不认同的话,就只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志同才道合,只有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员工和企业才能激情满怀的朝着一个方向进发。

正如杜拉拉在进入DB(公司名)时,对DB充满着敬仰之情。

她为能在这样的公司上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才是杜拉拉肯拼命工作的一大前提。

一支忠诚的团队可以创造一次又一次的崭新业绩,而凝聚团队的是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

每当一个使命完成时,各个员工都能明白自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自己对这个使命所发挥的影响。

曾经的IBM中国经销渠道总经理吴士宏在调任IBM华南区销售经理时,给团队制定的目标是,要超过华东区,在众人对她“痴人说梦”的论断中,吴士宏带领华南团队在之后的两年内,业务接连翻翻,终于超过华东分公司,她也自此被冠以“南天王”的大号。

拥有9000多个办事处,世界上最大的零售经纪网络琼斯公司,成功的关键就是为组织找到了众多合适的员工,并向他们慢慢灌输强烈明确的共同使命。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为企业招聘时,要做到慧眼识珠,为企业寻找志同道合,适合岗位的忠诚员工。

三、给员工自主和支持
员工最需要的是指导和评估标准,要清楚他们的工作方向以及需要他们承担的责任。

所以,企业要给员工明确任务和目标方向,同时要授予他们自主权。

当然,授予自主权并不是放任不管,管理者应对员工进行监督和支持,在必要时要给予合适的激励。

授权的重要前提是,领导者能够了解每个手下员工的专长,并使其充分发挥。

使员工真正能够做到扬长避短的是优秀的组织,因为在这样的组织中,各个成员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琼斯公司会授予投资代表经营自主权,前提是员工必须贯彻执行公司的战略和原则。

在琼斯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强调整体盈利水平的提高,而不是个人所得的份额。

制度原则的保证是实现这一切的重要前提。

四、制度保证
激励行为要有科学制度的保证,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谷歌公司建立了严谨的公司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用以分析业绩状况,确定发展趋势,使企业保持前瞻性。

公司设立“信息仪表盘”,可以提供每个业务领域的即时信息。

在谷歌公司里,每个决定都是基于定量分析,根据数据来做决策。

吴士宏对IBM制度的描述是,在IBM从来用不着患得患失老板是谁,也用不着太过依靠老板的提携,有一整套规矩摆在那儿,是所有人统一的标准。

这是企业“法治”的精髓。

员工不用费尽心思地揣摩上司的心理,不用为了和领导打好关系而坐立不安。

只要你专心于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出业绩,公司的制度自然会把你提升到你应得的位置。

所有的回报只需要你专注于你的工作。

制度的保证可以让员工一进入企业就明确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不会感到茫然无措。

目标的明确又可以带给员工强大的工作动力,因为制度告诉所有的员工,付出就会有回报。

员工是公司最重要资产之一,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而拥有完善制度的企业,是员工迅速成长的助推器,会带给员工快速的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成长相依相存,不可分割。

你强大,所以我强大。

第一节九段企业管理
有人把企业管理像围棋手一样分成九段:管理一段:经验管理;管理二段:效率管理;管理三段:成本管理;管理四段:质量管理……这一、二、三、四段,我们似乎非常熟悉,不要说改革开放的20年,就是建国50多年以来,中国企业管来管去恐怕也就这4个阶段;
五、六、七段,恰恰是我们中国企业近几年高度重视的三段管理;管理的最高段位则是管理八段——文化管理、管理九段——战略管理,这也是我们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

企业管理的:“九段”:
管理一段:经验管理
过去,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我们到处学经验。

所谓的经验就是说我过去这么干,成功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我过去这么干,没成功,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经验。

经验是过去式的,固然很重要,但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我们警醒:今天的灾难往往源于当年的英明决策。

在变化速度加快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提出一个新的观念:今后学习的主要方向不是向过去学习,而是要向未来学习!经验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了!
管理二段:效率管理
很多工厂都有一个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这句话没错。

但是,假设你准备向东去,却开了一辆奔弛轿车高速向西开,速度越快,则离目标越远。

往往有人喜欢提出一些管理上的“响亮口号”:执行最重要!细节最重要!事实是:战略和方向错了,执行力和细节越好,死得越快!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许多家电企业有非常高的效率,但问题是这些企业并没有合理的利润。

许多家电企业正因为效率过高,而导致产品积压,结果企业陷入困境。

所以我们要改一个字,效率管理还不足够,我们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效益而不是效率!
管理三段:成本管理
没有不重视成本的企业。

中国企业的资源非常有限,但是资源浪费却十分惊人。

在世界发达国家,炼一吨化肥所需要的电耗大约是60度,而在中国,是1300-1500度;中国企业与物流有关的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30%-45%,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与物流有关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7%-14%。

企业要真正控制成本,就必须在战略导向向下进行流程、组织和价值链的优化。

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进行本性的变革,仅靠“量入为出”,一分钱一分钱地节省,甚至靠出售假冒伪劣产品,靠降低采购成本,这样的成本控制方式是不足以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而只能将企业引入绝境!
管理四段:质量管理
我们的企业一天到晚都在抓质量,但始终不能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质量的灵魂在哪里?我们有许多人不了解产品质量还有灵魂。

举个例子:沃尔沃汽车的特性是安全。

这就是它的灵魂,是它的品牌定位、市场定位,也是沃尔沃汽车公司,它的质量重心、研发、销售、广告宣传、人力资源统统统是以安全为核心的,所以沃尔沃推出了三点式的安全带、防侧重的气垫、整体性的汽车结构等等,最近又推出了适合孕妇的最安全的汽车。

还有,法拉利的质量灵魂是速度,海飞丝的质量灵魂是去头屑。

第二,产品质量是如何做出来的?曾经有一家日本公司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一线管理的质量。

但如何做一线管理的培训呢?该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自我检讨:产品设计有问题吗?没有;
工艺有问题吗?没有;零部件有问题吗?也没有,那为什么不能实现产品“零缺陷”?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结论非常清晰:是人的问题!既然产品质量就是由人来控制的,员工的素质就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不会有满意的产品和客户!
所以,我们去一些企业参观时,不是去参观摆满奖杯的荣誉室、事先整理过的车间,而是看3个地方就够了——厕所、食堂、员工宿舍。

这3个地方完全可以体现一家企业管理的基本情况。

管理五段:人性管理
有人认为人是最难管的,也是最复杂的。

其实,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诠释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就是两大问题:第一,是能力问题——能不能干;第二,是愿力问题——是不是愿意干。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人的管理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解决之道就是要先解决愿力问题,然后解决能力问题。

案例:某外资企业在其本土有一系列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非常行之有效。

但其在中国的企业效率却只有本土企业的26%。

外方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太低造成的。

他们用了很多方法试图提高中国员工的能力,但成效甚微。

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忽略了中国员工的愿力问题和文化冲突问题。

管理六段:知识管理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公司的关键员工一旦跳槽,就会把公司的技术、图纸、重要客户,甚至资金都带走。

所以很多企业的老总总结说:“这年头人心大大的坏了。

”但我们却很少反思,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经常出现在中国企业,而跨国公司、世界级优秀企业却很少出现呢?因此,根本原因并不是人心的好坏问题,而是我们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老化了。

其中包括在知识管理方面,我们的企业做得太差。

许多企业往往把眼睛盯在固定资产上,而对企业真正的知识的管理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却很少关注。

这是我们中国企业与国际级企业的根本差距之一。

换句话说,企业的无形资产往往存在员工的脑子里,而不是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成为企业真正的财富,结果只能随着员工的离去而被带走。

这是当前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我们对知识的管理,应该说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级的优秀企业了。

管理七段:创新管理
在以变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最时髦的名词,所以很多人愿意把自己打扮成创新者、改革派,很少有人敢于承认自己是一个守旧的人、一个不肯创新的人。

但大量的事实证明,我们许多的企业往往是打着创新的旗号,实际上却在加自己的灭亡。

很多企业往往是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开始创新的,第一年的创新是以人为本,第二年的创新是科技领先,第三年的创新是服务第一……但到底应创新什么,最后连企业自己都弄不明白了。

案例:中国某家企业的电视机产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在中国绝对第一的竞争优势。

2000年,该企业开始创新,生产空调,但在空调生产出来后,它的电视产品的市场地位急速下滑;2002年该企业继续创新,开始研制摩托车,在摩托车生产出来后发现空调产品也不行了;2004年又开始创新,转向汽车生产,但我看它的摩托车产品也快不行了。

这样的创新越快,企业就越面临失败的危险。

当前众多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不创新是死,创新则死得更快!这些企业并不十分清楚什么应该创新,什么不应该创新。

我认为,企业在全面创新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的使用与愿景、企业的品质等是不能随意创新的。

这些企业在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不断积累形成的事物是不能轻易被改变、被破坏的。

管理八段:文化管理
什么是企业文化?许多公司做了大量的广告、CI设计,企业形象包装得非常好,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有了企业文化。

我认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就是文化。

一句话,企业生存的方式就是企业的文化。

案例:某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对我说,他的公司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公司突出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人为本”。

正说着,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是该经理的上司打来的。

于是,他在电话里对上司越来越显得毕恭毕敬。

这时,正好他的一位下属来请示工作,事情十分紧急,该经理一边接上司的电话说“是,是”,一边斥责下属说“去,去”。

这位经理以人为本了吗?恐怕只是以他的上司为本。

所以,企业文化不是用嘴巴说一说就有的,也不是把口号、标语挂在墙上就形成的,它实际上应融入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

员工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所透出的,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在支持什么,不支持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般可以分成4个层次:
表层文化。

表层文化是企业的视觉形象,例如企业的徽标、信纸、信封、员工的服装等,可以让人从视觉上判断企业的形象。

浅层文化。

浅层文化是一个企业对员工言行的规范,例如如何走路、说话、待人接物等,言行的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中层文化。

中层文化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效果和效率的结合。

深层文化。

深层文化恰恰是企业的魅力,表现为愿景、价值观、品牌的内涵等所有深层的东西。

许多企业仅仅在表层文化和浅层文化上做文章——在企业视觉形象和员工言行上下功夫,但这是绝对不够的。

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中层文化以及深层文化。

管理九段: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目前我们中国企业比较薄弱的一个管理环节,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20多年前,我们大部分人认为日本最聪明,美国人太傻。

原因是美国领先于世界的电子技术、微型集成电路技术,却被日本人拿去赚了太多的钱。

但今天再来回顾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会出一身冷汗。

因为20年前日本在说“我能不能把美国人发明的技术来赚钱”时,美国人正拿着这项技术说“这个东西能不能统治世界经济”!这就浊2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和日本的科技、国力差距的根源所在,这也就是战略管理的巨大能量!
又例如,麦当劳快餐店进入中国已经很多年,许多中国人已经很熟产麦当劳以及它的产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麦当劳进入中国第一家店、卖第一个汉堡包之前它在干什么?它在中国河北的农村种了整整9年的土豆!没有清晰的战略意图和定位,麦当劳绝对不会有这眼光和行动。

像以上这些案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出一身冷汗,就会感受到中国企业和世界优秀企业的差距。

所以,管理最高的段位就是战略管理。

第二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