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行波波动方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A cos( t
2
x a )
2. 表达式也反映了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y( x x,t t ) y( x , t )
x ut
y
t
u
ut
o
●
x
●
x x
●
x
y A cos( t
2
x a )
3. 沿负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y A o -A → u
2
x a )
t
λ λ
x
波形曲线上波峰或波谷的纵坐标的绝对值 等于波的振幅,表示质元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波形曲线上两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等于一个波长,表示一个周期内波传播的距离。
施力面积相互错开而引起的材料角度的变化 ф, 叫切变的应变。 d D
F
⑵ 切变
S
F
S
d
D
F
F
在弹性限度内,切变的应力也和应变成正比。
F d G G S D
G 称作切变弹性模量。由材料的性质决定。
⑶ 体变
P
V
V P K V
一块物质周围受到的压强改变时, 其体积也会发生改变,如图, 以 ΔV∕ V 表示相应体积的相对变化, 即应变,则有
P 点振动的位相 t 时刻 P点质元振动的表达式:
2
x
y A cos( t
2
x a )
y
x
o
●
u
P
●
x
2
y A cos( t
x a )
因为P点是任选的,上式就是 x 轴上任意质元 的振动表达式,即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利用关系 2 ,u
y A cos( t
2
x a )
2) 当 t 一定时,即对于某一确定时刻( t = t0 )。
y A cos( t 0
2
x a )
波函数给出了t0 时刻各个质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3) 当x、t 变化时,
波函数给出了任意 x 处质元在任意 t 时刻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以 V 表示原体积,ΔP 表示压强的改变,
K 叫体变弹性模量,它由物质的性质决定,
“ - ”表示压强的增大总导致体积的减
§2.1 行波
一. 机械波的产生 1.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振源
媒质
作机械振动的物体——波源
传播机械振动的物体
在物体内部传播的机械波,是靠物体的弹性形成的, 因此这样的媒质又称弹性媒质。
T
u
表明:波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媒质 某一点的“完整波”的个数。
4.
波速 u
振动状态或振动位相的传播速度,也称相速度
波速的大小决定于媒质的性质, (1) 固体中的横波 (2) 固体棒中的纵波
u
G
u
E
G — 切变模量
E — 杨氏弹性模量 — 体密度
∵G < E, 固体中 u横波 <u纵波
下面来写出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假设一平面简谐波在理想的、不吸收振动能量的 均匀无限大媒质中传播。
波传播的速度为 u ,方向如图 u
o
选择平行波线方向的直线为 x 轴。
●
x
u
o
●
x
在垂直 x 轴的平面上的各质元(振动状态相同), 它们在同一时刻对各自的平衡位置有相同的位移。 因此,对于平面波来说只需知道 x 轴上各质元的 振动状态就可以了。 即:平面波的波函数给出的是 x 轴上各质元 的振动表达式
T
T
波函数还有其它形式
2 y A cos( t x a ) ,u T T
2
x y A cos( ( t ) a ) u y A cos(2 ( t x
) a )
令 k
t x y A cos(2 ( ) a ) T
⑴ 线变
l
l
F
F
S
一段固体棒,当在其两端沿轴的方向 加以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外力时, 其长度会发生改变,伸长或压缩视二者方向而定。 以F 表示力的大小,以S 表示棒的横截面积,
则叫F∕S 叫做应力,以 l 表示棒的长度,
以 Δl 表示在外力 F 作用下的长度变化。
则 Δl∕l 叫相对长度变化,又叫应变
u
y
u
●
o
x
已知平面简谐波沿 x 轴正向传播,
x 轴上质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用 y 表示 设 t 时刻位于原点 o 的质元的振动表达式为:
x0
y0 A cos( t a )
y
u
●
o
P
●
x
x0
y0 A cos( t a )
由假设,在振动传播过程中,媒质并不吸收 振动的能量,所以各质元的振动的振幅相等。 则当 o 点质元的振动以波速 u 传到任一点P 时 P 点质元将以相同的振幅和频率, 重复 o 点质元的振动,
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如声波、水波、地震波等 变化电场或变化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
如无线电波、光波、等
虽然各类波的本质不同,各有其特殊的性质和规律, 但在形式上它们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如都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都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或衍射等现象。
§2.1 行波
2.
波长 λ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个相邻的同相质 元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记作 λ
λ
λ
纵波的一个波长内有一个疏部和一个密部。 相邻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横波中的一峰一谷和纵波的一疏一密构成了 一个“完整波”——包含了全部振动状态, 因此 一个波长就是一个“完整波”的长度。
3.
周期 T、频率 ν 与波长 λ 的关系
于“下游”某处出现---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4) 在媒质中沿波传播方向,相隔一定距离 存在同相质元----质元的振动状态相同
5.
波的几何描述 波的传播是振动的传播而非质元的迁移, 由于振动状态常用位相来表示, 所以振动状态的传播也可以用位相的传播来说明。
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媒质中各质元的位相的关系 以及波传播的方向,常用几何图形加以描述。
球面波
二.描述波的物理量
1.
周期 T、频率 ν
波是机械振动的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 媒质的各个质元都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机械振动。 由于振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 所以波也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 即每隔一定的时间,媒质中各质元的 振动状态都将复原。 媒质中振动状态复原时所需的最短时间, 也即质元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叫波的周期, 周期的倒数叫频率。
实验表明:在弹性限度内,应力和应变成正比。
⑴ 线变
l
l
F
F
S
胡克定律
在弹性限度内,应力和应变成正比。
F l E S l
E 为关于长度的比例系数,它随材料不同而不同,
叫杨氏模量。
⑵ 切变
F
S
F
S
d
D
F
F
一块矩形材料,当它的两个侧面受到与侧面平行的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时,形状就要发生改变, 如图, 这种形式的形变叫切变。 外力F 和施力面积 S 之比,为切变的应力
波线: 用带箭头的线表示波传播的方向。 波面: 媒质中振动位相相同的质元组成的曲面。 波前: 波源开始振动后,在同一时刻,振动到达的 各点构成的面,显然是一个同位相面, 由于这一波面在波传播方向的最前方, 所以又叫做波前或波阵面。
根据波前的形状不同,
波可分为平面波,球面波,柱面波。
波面
波 线
平面波
x
x0
y0 A cos( t a )
P 点振动的位相要比 o 点落后 x2π ∕ λ
t 时刻o 点质元的振动位相:
t 时刻 P 点质元的振动位相:
t a
t a
2
x
y
x
o
●
u
P
●
x
x0
y0 A cos( t a )
t
a
结果: t 时刻 P点质元振动的振幅和频率与o 点相同,
y
x
o
●
u
P
●
x
x a )
y A cos( t
2
二.波动曲线
y A cos( t
2
x a )
根据波动表达式 以 t 时刻,质元的平衡位置 x 为横坐标, 以质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y 为纵坐标,
画出的曲线,叫t 时刻波形曲线。
y o → u
t
x
y A cos( t
在媒质中沿波传播方向,每隔一定距离,
媒质的质元的振动状态在各时刻都相同
----质元的振动同相 表明波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引入波长的概念来描述波在空间上的周期性。
λ
2.
波长 λ
λ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个相邻的同相质元之间
的距离叫做波长。记作 λ 从外形上看, 横波的一个波长中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一. 机械波的产生 1.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振源
媒质
作机械振动的物体——波源
传播机械振动的物体
在物体内部传播的机械波,是靠物体的弹性形成的, 因此这样的媒质又称弹性媒质。 什么是物质的弹性?
2.3 物体的弹性变形
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形状或体积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 这种变化统称为形变 当外力不太大因而引起的形变也不太大时, 去掉外力,形状或体积仍能复原。 这个外力的限度称作弹性限度。 在弹性限度内,外力和形变具有简单的关系, 由于 外力施加的方式不同,形变可以有以下 几种基本方式: 线变 切变 体变
波的时间上的周期性和空间上的周期性 是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就表现在: 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某一确定的振动状态,也即 某一确定的位相,所传播的距离正好是一个波长。 如果以 u 表示振动状态或振动相的传播的速度, 则这一联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这是表示波的基本特征的重要公式
u
将上式改写
机械振动是如何靠弹性来传播呢?
2.
机械波的传播
按质元振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波划分为 3. 纵波和横波 横波 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如细绳中传播的波 纵波 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波。 如弹簧中传播的波以及声波
波传播是由于质元的形变,
对横波、纵波来说, 质元发生形变情形是什么样的呢?
x /m 6 3
o
x1
2 4
6
t
/s
1、写出上图简谐振动的函数表达式
2、画出振动在t=0 s时的旋转矢量图
第二章
§2.1 行波
波动学基础
一.机械波的产生 二.描述波的物理量
§2 .2 平面简谐波
一.波函数 二.波动曲线
§2 .3 波动方程
作业:21.3,21.6,21.7,
第二章
波动学基础
振动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叫做波动
横波
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在横波中各质元发生切变, 外形有波峰波谷之分
横波只能在弹性固体中传播
纵波
在纵波中,各质元发生长变或体变, 因而媒质的密度发生改变,各处疏密不同, 所以纵波也叫疏密波。
纵波在气体、液体、固体媒质中都可以传播
4.
波的特征
(1) 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在波传播的过程中, 媒质中各质元均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质元本身并不迁移,质元并未“随波逐流” 。 (2) “上游”的质元依次带动“下游”的质元振 动。 (3) 某时刻某质元的振动状态将在较晚时刻
(3) 弹性绳上的横波
(4) 流体中的声波
u
T
u
k
0
T— 绳的初始张力, — 绳的线密度
k—体积模量, 0 —无声波时的流体密度
理想气体:
u
RT
= Cp/Cv , — 摩尔质量
§2.2 简谐波
如果媒质中所传播的是简谐振动,
则媒质中各质元均作简谐振动, 则相应的波称作简谐波,又叫正弦波。 平面简谐波:波面是平面的简谐波。 球面简谐波:波面是球面的简谐波。
2
u
y A cos( t kx a )
波数
y A cos( t
2
x a )
讨论
1. 平面简谐波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即对于某一确定位置( x=x0 )的质元。
1) 当 x 一定时,
y A cos( t
2
x0 a )
波函数给出了x=x0 处质元作简谐振动的表达式
但 P 点振动的位相要比 o 点落后。
y
x
o
●
u
P
●
x
x0
y0 A cos( t a )
由于沿波传播方向每隔一个波长 λ ,
位相就要落后 2π ,每隔单位长度位相落后 2π∕λ
设 P 点距 o 点的距离为 x,
P 点振动的位相要比 o 点落后 x 2π ∕λ
y
x
o
●
u
P
●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波的表达式) 波函数的含义:
与简谐振动表达式对比说明
是简谐振动质点的运动方程
x =Acos ( t o )
表示时刻 t 质点离开平衡位置
的位移,取决于位相 t o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波的表达式)
给出一个能够描述媒质中所有质元的 波函数 波的表达式 运动状态的方程,即振动表达式 应表示出所有质元在时刻 t 的位移, 除了取决 t o 外, 还应与质元的位置坐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