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救援人员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程果,寇敏 作者单位:210000,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
【摘要】 全面分析灾后救援人员心理状况。通过社会影响和专业心理干预技术,运用中西医不同心理调节方法,全面加强救援人员的心理护理,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心理状态,以更健康的状态投入今后的工作。在完善我国灾后心理干预工程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灾后社会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 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社会支持;认知技术;激情宣泄;情志相克
当今世界,各种灾害频发,灾害往往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潜在的心理创伤。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救灾不但关注生存与安全需要,而且重视灾后心理救援。现今对突发事件中的受害人、家属的心理救援工作已相当成熟,而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关注我国则刚刚起步。近年来,不少专家深入研究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的方法,帮助心灵遭遇短期失衡者进行调整,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心理状态[1]。为使救援人员进一步了解常见的心理救援措施和调节方法,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今后的工作,将灾后救援人员心理特征及干预方法综述如下。
1 救援人员心理特征
心理危机具有突然性、易感性、多元性、时限性、结局性等特征[2]。救援人员往往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深感责任重大,长时间的救援工作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救援人员的心理反应常经历:悲伤、愤恨、自责、恐惧、挫折感、逃避心理等若干阶段。
1.1 救援人员不良心理反应形成的原因
这里所说的救援人员包括武警战士、公安消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新闻传播媒体的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心理学专业人员、救灾工作的各级指挥者等所有参与灾难后紧急救援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会最大限度地耳闻目睹各种悲惨的场面。因此,即使他们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也会使他们感受各种痛苦体验。当这种痛苦的体验在救助成千上万的灾民中重复出现后,对实施救助的专业人员的身心打击将是巨大的。
1.2 救援人员不良心理反应的危害
灾难发生之后尤其是突发事件,会造成灾后特定的心理后果,医学上统一称之为“灾后综合征”也叫急性应激反应[3]。应激反应是灾害发生后几乎立即出现的心理反应,通常持续几小时到几天便迅速恢复。如果在1个月内还未恢复,就会转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4],它不是短期就能治愈的,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伴随其一生。唐山大地震震后20年,有些人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地震所造成的心理阴影。灾难
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心理危机危害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每个灾害见证人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心理救援这种人道关怀来抚慰救灾工作者。
2 对救援人员心理救援对策
承担现代救援工作的专业人员既需要掌握物质性的救灾技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救助技术,这是现代社会物质救灾与心理救灾的双重任务所决定[2]。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救援人员不单需要运用自身已掌握的心理救助技术进行自我调节,更需要政府、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使心理创伤尽快得到抚慰,消除紧张气氛,防止救援人员“耗竭综合征”[5]的发生从而提高救援效率。对灾害救援人员实施心理救助与一般的精神心理治疗有两个显著的差别[2]:①时效性强,救助是在灾害发生的特定环境中进行的,救助对象处境危险。心理救助的目的是尽快降低被救人员的心理应激水平,因此这种救助不能像一般的心理治疗。②救助对象是暂时出现的心理危机,症状虽然明显但危机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可根据救援人员的突出心理特征对其进行适时的心理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造成的伤害。
2.1 心理干预的基本工作内容
包括任务清晰分配,报告紧急事件,帮助救援人员从全局的角度审视面临的局势,实行轮班制,补充体力增强技能。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系主任应用心理学贾晓明所长将其归纳为:①向救援人员介绍正式的、有时间进度表的小组会谈内容;②让救援成员充分表达他们在救援工作中的感受,并给予认真的倾听;③鼓励救援队员彼此就他们的想法、情绪感受、生理反应进行互相交流和陈述;④解释、承认、理解和正常化救援人员所出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⑤正常化他们的情感反应,减少个体感觉和情感上的独特性,用认知和教育的方式甄别出救援人员应对各种反应的方法并加以评估;⑥识别出生理和心理反应过分强烈的救援人员,提供进一步的心理干预;⑦必要时让有关救援人员停止工作,并对其实施进一步的心理干预和休息。当然,如果遇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救助对象,必须将其送到专业精神病医院治疗,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2.2 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
在灾难面前既需要每个人调整心态,战胜恐惧,积极应对,更需要全社会紧急动员起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心理学上,把人们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提高适应能力的各种影响称作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帮助、信息提供、情感关爱等。这种支持可以来自家庭、亲友、同事、组织、媒体和
政府,也可以来自慈善团体和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6]。
2.2.1 社会支持
正确利用媒体的力量,提供积极的信息是在心理救援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救援人员可起到鼓舞信心的作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造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形成乐观向上、勇战灾难的氛围;利用电视、广播、电影、宣传材料、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形式向救援人员介绍心理调节的卫生常识,增加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认知,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向公众通报灾害情况,避免误传和谣传的产生。只有真实的信息走在谣言的前面,才能够让社会恐惧降到最低,才能有利于救援的效率[7]。
2.2.2 心理干预技术
2.2.2.1 认知技术
当救援人员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环境中,往往会感到无能。压抑感越重,这种看法越坚定。救援人员在面对多次救援的失败可能会觉得“我不相信我还能做什么事去改变自己的痛苦情绪了,我只能是这个样子了”。认知疗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否定这种自我无能感,使救助者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8]。
认知疗法通常采用的调节技术包括领悟与质疑、最坏假设、正视现实。在弄清了救援人员的不合理认知方式后,可以对其进行质疑。例如“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你的观点?”“怎么证明事情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你与别人不同?”“为什么别人可以失败而你却不能?”“你有什么理由和证据证明你是最差的?”。只有使救援人员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的所在,才可能放弃以往的不合理认知方式,转而以合理的认知方式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懈的耐心和反复的论证,使救援人员从不合理的认知方式中解脱出来,在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
2.2.2.2 激情宣泄技术
激情强烈宣泄技术是心理被救助者在其领导者或信赖者的指令下,通过身体动作练习,以宣泄性高声喊叫释放情绪而对异常心理活动产生影响,从而使生理和心理活动在新的状态下获得平衡的应急心理治疗技术[2]。相关研究证实,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情绪变化经历了从有破坏性或不愉快体验的应激到有建设性或兴奋体验的应激过渡的过程。这种情绪变化的趋势对于医务人员减轻或降低应激反应具有积极意义[9]。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要正视医护人员的紧张、恐惧、愤怒、悲观、不平静等负性情绪的出现,遵循应激反应中情绪变化的一般规律,不能限制和压抑医务人员的情绪变化和表达[10]。不光是医疗卫生系统,整个救援队伍的其他成员也需掌握
激情宣泄技术。
激情宣泄技术的操作方技术为领导或其信赖的人发出命令,令其活动四肢做几次深呼吸使全身放松,由轻到重,由不自然到发自肺腑,尽情地、无所顾忌地大声喊叫。叫时可用感叹词“啊”“嘿”等,以期把消极情绪统统宣泄出来解除情绪对机体的不良束缚,恢复机体的暂时失控功能;体验舒畅感、轻松感进而体验疾病症状的消失。如地震灾害现场,面对大量的尸体,有的新入伍的救援战士四肢无力,身体暂时瘫痪,出现回归行为(大小便失禁等)。在情绪宣泄时不要停止喊叫,继续喊叫时可用力挥舞拳头,也可踢腿或奔跑,使内心受到震荡。在喊叫中体验自信心和控制力的增强,停止喊叫后可再活动活动身体。用激情宣泄技术对救援队员进行应急心理救助时,一定要在封闭或在隔音效果良好的地方进行,这样可以无所顾忌的进行激情宣泄,否则宣泄受阻就会失去其疗效。
2.2.2.3 情志相克技术
即中医所说“以情胜情,调节情态[11]”。“情志相克”理论在中医学里是非常成熟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悲胜怒,思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情志之间的相生相克符合祖国医学“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规律。根据这一原理,结合救援人员出现的心理问题而设计出情志相克技术,把情志相克理论应用到灾害应急心理救援。如救援人员忧愁时,不妨让其听听笑话,以调节情绪。尤其对于性情急躁者,更可通过此法,使其平心静气。害怕尸体的救援人员可以想想若自己的亲人朋友处于灾难中,自己会怎么做。这就是“思胜恐”的思疗技术。
3 结语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灾害过后的心理救援应和物质救援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救援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救死扶伤的重要技能,更应全面掌握心理调适的重要方法,在帮助灾区群众恢复健康心理的同时,学会自我心理干预,恰当调试。我国目前的心理社会干预工作主要依靠现场救援人员、当地医护人员、当地干部、志愿者来完成,因此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了解灾后自身可能产生的应激反应,帮助他们学习遇到应激事件时的应付策略和干预技巧[12]。相信随着全民意识的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我国灾后心理干预工程将步入新的阶段,我国灾后社会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也将开辟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强化危机意识发挥护士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78480.
[2]王绍玉,邹其嘉,顾建华,等.灾时应急心理救助技术与方法[J].城市与减灾
,2003(2):10.
[3]严文华.汶川地震灾后心理干预的特点及思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6):594.
[4]Kessler RC,Sonnega A,Bromet E,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J].Arch Gen Psychiatry,1995,52:10481060.
[5]王萍,韩雪玲,王颖.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的预防与对策[J].黑龙江医学,2007,36(70):543.
[6]朱蕾.灾难心理救援的意义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2:8.
[7]尹智.震后灾难心理及其救援对策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3):15
[8]乐国安.冲出压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1.
[9]冯杰,杨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护人员情绪变化研究[J].解放军医学管理杂志,2004,11(4):373 374.
[10]冯杰,王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护人员认知、应对和情绪特点的调查[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0):3111
[11]李青云.中医心理护理的原则与方法[J].家庭护士,2007,5(9):34.
[12]张素娟.心理救灾[J].中国城市,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