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关键点

合集下载

关于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的关键点分析

关于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的关键点分析

关于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的关键点分析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是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价和监督的一种审计形式。

它对于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推动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规范化、合法化和高效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点。

一、预算编制合理性审查。

审计机构应对事业单位编制的预算进行合理性审查,重点关注预算目标的清晰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预算内支出构成的合理性等方面,以确保预算编制符合预算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二、经费使用合法性审查。

审计机构应对事业单位实际使用的经费进行审查,关注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预算安排、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经费支出的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有效,是否按照相关程序和规定执行,是否存在挪用、截留、侵占等违法行为等。

三、绩效评价结果审查。

审计机构应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进行审查,关注绩效评价目标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可信性等问题,以确保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为事业单位未来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四、内部管理制度审查。

审计机构应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审查,关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执行是否严格落实等问题。

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事业单位内部机制的设置、执行情况以及存在的漏洞、弱点和改进建议等。

五、反腐败审查。

审计机构应对事业单位反腐败工作进行审查,关注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要求以及其他不正当行为,如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虚报冒领等,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防止不正当行为的发生和扩大。

六、法律责任追究审查。

审计机构应重点关注事业单位是否存在违反预算制度、财政管理法律法规和预算编制等规定的行为,如果发现这些行为,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认真追究涉及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总之,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关键点的分析与把握是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推动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规范化、合法化和高效化的重要举措。

工程审计的关键点与注意事项

工程审计的关键点与注意事项

工程审计的关键点与注意事项引言工程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和评价,以确保项目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工程审计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审计目标的明确在进行工程审计前,需要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审计目标可以包括项目的财务状况、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明确审计目标有助于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并确保审计结果与预期目标一致。

二、审计方法的选择工程审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如财务分析、比较分析、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等。

在选择审计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还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提高审计效率和精度。

三、风险评估与控制在进行工程审计时,需要对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风险评估可以包括项目的技术风险、合规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

通过评估风险,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四、合规性审查工程项目的合规性审查是工程审计的重要环节。

合规性审查可以包括项目的法律法规遵守情况、合同履行情况、环境保护情况等方面。

通过合规性审查,可以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保障项目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五、质量控制与改进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审计的关键点之一。

质量控制可以包括工程施工质量、材料采购质量、工程验收质量等方面。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及时进行质量改进,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

六、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在进行工程审计时,需要对项目的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

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包括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物资资源利用效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通过评估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发现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沟通与报告工程审计完成后,需要及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并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一、引言审计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工作高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重点讨论审计质量控制的十个关键点,以帮助审计师和相关人员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审计师需要与客户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

明确审计目标有助于审计师确保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而明确审计范围可以帮助审计师确定需要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和信息。

三、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指导文件,应包括审计目标、范围、方法、时间安排等内容。

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有助于审计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资源和人员,并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

审计师需要评估客户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审计师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五、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安排人员和资源,确保审计工作的及时完成和准确性。

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沟通是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审计师需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客户的情况和需求,并及时向客户报告审计进展和发现的问题。

同时,审计师之间也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

七、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审计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对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审计师需要根据客户的特点和审计目标,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如数据分析工具、抽样方法等,以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八、进行充分的审计程序和测试审计程序和测试是确保审计工作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计划和目标,进行充分的审计程序和测试,如抽样检查、内部控制测试等,以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

九、进行审计工作的监督和复核审计工作的监督和复核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审计师需要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复核,确保审计程序和测试的正确执行,审计意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内控内审关键点-采购流程

内控内审关键点-采购流程

采购流程内部审计关键点采购流程主要存在以下关键节点:BOM确认(很容易被内审遗忘的关键点)、寻源、标书制作、邀标、供应商投标、评标委员会评标、定标、供应商切换、供应商评价、供应商淘汰。

内审过程中发现的采购类问题也主要分为制度缺陷(内控漏洞)、执行缺陷(不按制度执行)、舞弊。

下面按节点来梳理:一、BOM确认:BOM即物料清单,是生产1单位的产品所需原材料的数量的清单,这个清单最初由设计或研发部门制定,只要产品不发生变化,这个清单是不会变的。

现在企业一般都上了ERP,这个清单会设置在系统中,生产计划录入后,系统会自动算出需要投入的原材料数量,采购部门依据此数量进行采购。

那么BOM的维护权限设置就是一个内控点,企业应该把维护的权限配给设计、研发或其他制定BOM 的部门,并设置审批流,避免一人就可以操作变更维护。

实务中往往还会忽略一个人,就是系统后台工程师,这个人可以从后台直接更改数据,如果这个人跟采购串通就可以做到修改BOM中投料比例,多采购入库,吃供应商回扣,再串通仓库保管员把囤积的多采购的货物拉出场外变现,这就是舞弊事件。

所以在做采购专项审计的时候可以从系统导出BOM维护记录,关注哪里做了变更,变更的依据是否充分。

二、寻源:即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引入企业的供应商库,有的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在需要的时候邀请其参与投标或直接下订单供货。

寻源这个节点有些公司有,有些公司跟邀标会结合在一起做。

这个节点需要制定寻源标准,寻找优质的供应商,那么这个优质就需要有个标准,企业需要找什么样的供应商需要制定一个标准,比如需要有什么资质、规模多大、行业排名等等,制定了这样一个标准之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寻源人员随意发挥或引入一些亲戚公司,也减少了贿赂发生的几率,采购人员可以拿出公司制度也抵御那些蠢蠢欲动的小供应商。

当然这个标准也不能制定的过于严苛,导致只有一家或两家符合要求,这样招标的时候供应商的竞争就不充分,也拿不到最优惠的价格,一般一个品类的产品的供应商库起码要有3家及以上的供应商。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一、制定明确的审计政策和程序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之一是制定明确的审计政策和程序。

审计机构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审计政策和程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这些政策和程序应该明确规定审计的范围、目标、方法和时间表,并确保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的一致性。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之一。

审计机构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审计工作的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等方面。

同时,审计机构应该制定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拥有合适的人员和技能审计质量控制的另一个关键是拥有合适的人员和技能。

审计机构应该招聘和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审计人员,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审计机构应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四、进行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之一。

审计机构应该根据具体的审计对象和目标,制定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这些程序和方法应该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并能够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违规行为。

五、进行独立的审计工作进行独立的审计工作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之一。

审计机构应该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外部压力和干扰。

同时,审计人员应该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只有在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审计工作,才能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进行适当的审计文件记录进行适当的审计文件记录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之一。

审计机构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审计文件记录系统,包括审计工作的计划、程序、结果和结论等方面。

这些文件应该详细记录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以便于审计人员和相关方面对审计工作进行复核和验证。

七、进行适当的审计报告和意见进行适当的审计报告和意见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之一。

审计机构应该根据审计工作的结果,及时编制并发布审计报告和意见。

这些报告和意见应该准确、清晰地表达审计人员的观点和结论,以便于相关方面了解审计结果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审计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审计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一、审计准备阶段按照新《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质量的要求和审计实施检查的流程,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后,审计机关要根据审计项目计划进行审前准备。

在此阶段,调查了解和编制审计方案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和关键点。

(一)调查了解环节关键点及其控制方法调查了解是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内容、审计范围、选择审计方法和步骤、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备环节,是审计质量的审前控制。

新准则中不再把审前调查单列一个阶段,而是将其也作为审计实施的一部分,对这一过程的描述也变成了调查了解,但并不影响其在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意义,新准则第五十七条用“应当”这个约束性词汇规定了要进行调查了解,并在下面的条款中进一步明确了调查了解的内容和着眼点,因此,审计过程中要注意切实加强调查了解,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做好充分准备,更为实施审计打好基础。

对于调查了解这一关键点的控制方法:一要摸清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比较陌生的行业和单位,被审计行业、单位财政财务政策规定、经营活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促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效益出发,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内容和方法;二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等,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会计政策选用等一系列需要调查了解的情况,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减少随意性;三要初步判断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的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和线索,从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动机和内控缺陷等方面入手,抓住被审计单位问题的关键所在,确定审计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安排审计;四要收集相关的审计法规文件,充分研究法规和政策,强化专业知识,采用可行的审计技能,使审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环节关键点及其控制方法审计实施方案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依据,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

审计程序的改进和优化

审计程序的改进和优化

审计程序的改进和优化随着企业规模和经营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审计程序的改进和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改进和优化审计程序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一、审计目标的明确和细化审计程序的改进和优化应始于审计目标的明确和细化。

审计目标应当与企业特定的需求和风险相契合,并明确具体的审计范围和目的。

通过明确和细化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可以更好地选择审计程序,并减少冗余的工作。

二、采用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是审计程序改进和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企业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审计人员可以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从而减少人工审计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快速获取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加强内控评估内控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审计程序改进和优化的关键点。

审计人员应加强内控评估,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审查。

通过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并减少因内部控制缺陷而引发的审计风险。

四、加强风险评估在审计程序的改进和优化中,风险评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审计人员应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聚焦于高风险领域,提高审计的可靠性和效率。

五、优化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程序的设计应围绕审计目标和风险评估结果展开。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合理、可行和高效的审计程序。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审计程序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尽量避免重复和冗余的工作。

六、加强人员培训和沟通人员培训和沟通是审计程序改进和优化的支撑。

审计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更新审计知识和技能。

同时,加强内外部的沟通和协作,能够促进审计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升整体审计水平。

七、利用科技手段科技手段的运用可以为审计程序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全新的机遇。

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工具来辅助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审计程序关键点

审计程序关键点

审计程序关键点一、引言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用于获取审计证据并评估被审计实体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审计程序的设计和实施对于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审计程序的关键点,包括审计程序的设计原则、关键程序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审计程序的设计原则1. 适应性原则:审计程序的设计应根据被审计实体的特点和风险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有效性原则:审计程序的设计应能够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以评估被审计实体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3. 全面性原则:审计程序的设计应覆盖被审计实体财务报表的所有重要方面,包括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所有者权益等。

4. 一致性原则:审计程序的设计应与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保持一致,确保审计工作的联贯性和统一性。

三、关键程序的选择1. 风险评估程序:审计师应通过了解被审计实体的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和重要业务流程,评估被审计实体的风险水平,并据此确定审计程序的重点和范围。

2. 内部控制测试程序:审计师应选择适当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以评估被审计实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例如,审计师可以选择抽样检查被审计实体的控制活动、进行内部控制问卷调查或者进行流程审计等。

3. 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审计程序:审计师应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以评估被审计实体的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是否合理和合规。

例如,审计师可以选择比较被审计实体的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与行业标准或者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数据分析或者进行专项审计等。

4. 关键账户和交易的审计程序:审计师应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以评估被审计实体关键账户和交易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例如,审计师可以选择进行抽样检查、进行资产确认、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或者进行函证程序等。

四、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审计程序的执行应遵循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要求,确保审计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2. 审计程序的执行应进行充分的文档记录,包括审计程序的设计依据、执行过程、结果和结论等,以便审计师和审计机构进行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工作的评估。

企业IPO审计流程与注意事项

企业IPO审计流程与注意事项

企业IPO审计流程与注意事项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将公司私有化转变为公众所有的过程。

IPO审计是指在企业进行IPO过程中,审计师对企业财务状况、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等进行审查,以确定企业是否具备上市条件。

本文将重点讨论企业IPO审计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IPO审计流程IPO审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确定审计目标:审计师首先需要明确企业IPO的具体目标,即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目的。

审计师应该清楚了解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模式,明确审计重点。

2.规划审计程序:审计师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应综合考虑企业规模、行业特点、法律法规要求等因素,确保审计全面、准确。

3.执行审计程序:审计师根据制定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重要账户等进行审核。

审计程序包括审查凭证、核实账户余额、确认交易准确性等。

4.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在审计过程中,如发现任何财务风险、虚假陈述或内部控制弱点等问题,审计师应及时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5.报告审计结果:审计师应编写审计报告,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情况。

审计报告通常包括审计意见、财务报表陈述和内部控制意见等。

6.后续跟踪:完成IPO审计后,审计师通常会对企业的改进措施和内部控制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IPO审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企业IPO审计时,审计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独立性和专业判断: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利益关系的干扰,全面客观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

审计师应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准确的判断。

2.合规性和法律法规遵循:审计师应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合规性。

对于存在的违规行为或潜在风险,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3.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师应重点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评估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1. 审计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审计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制定合适的审计方案,并确保其执行。

审计方案应包括审计目标、范围、时间表、资源分配等内容,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同时,审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审计方案的要求进行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2. 人员素质与配备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和配备。

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审计机构应根据项目的复杂性和规模,合理配置审计人员,确保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来完成工作。

3. 内部控制评估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并评估其有效性和适合性。

这有助于确定审计风险,并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4. 证据的获取与评价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于对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价。

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准则和方法,采取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获取相关的审计证据,并对其进行充分的评价。

这有助于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对审计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审计人员应建立完善的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审查性。

审计文件应包括审计计划、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内容,并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保存。

6. 审计程序的执行与监督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审计程序的执行和监督。

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程序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审计发展情况。

审计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审计程序的有效执行。

7. 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审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

审计人员应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8. 审计报告的编制与审核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审核。

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准则和规定,编制符合要求的审计报告,并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最新)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最新)

第四讲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重点】掌握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及具体包括的容;掌握审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难点】审计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在审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预计课时】6一、审计程序的概念也称审计流程、审计过程或审计循环,是指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从准备工作到审计业务结束为止的全部过程。

思考:任何时候审计流程都可以称为审计循环吗?提示:传统审计工作采用的是分项审计,循环审计近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二、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了解被审单位概况;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①接受业务委托);3、初步评价被审单位的部控制;4、确定重要性标准和审计风险水平;5、编制审计计划(②计划审计工作)。

(二)实施阶段(识别/评估/应对)(③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控制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2、实质性测试(④风险应对—实施实质性程序)。

(三)终结阶段(⑤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编制审计报告(法律效力)并提出管理建议书(没法律效力);4、审计资料归档。

三、审计程序的关键点拓展1、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前期分析)容包括:对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原因、目的进行分析;被审单位所在行业和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部控制的优劣;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可以拒绝接受委托:委托审计动机不良;业务类型风险很高;控极不健全;经营状况极差。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在完成前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满意时才签订。

包括: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围(容+时间)、双方责任(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双方义务、提交和签发审计报告的时间、委托人承担使用责任、收费、约定书的有效时间、违约责任、其他事项、公章(签字)、签约时间。

会计责任:委托人要建立健全部控制制度(目标保驾),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资产保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资料保真)。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一、背景介绍审计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工作高质量的关键要素。

它涵盖了审计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工作程序、审计方法等方面,对于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十个关键点出发,详细介绍审计质量控制的要点。

二、关键点一: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审计组织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制定并执行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明确质量控制的责任分工、建立质量控制档案等。

这样可以确保审计工作在规范的框架下进行,提高审计质量。

三、关键点二: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审计组织应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各项审计工作。

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授权程序,确保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依法行使审计权限。

四、关键点三:建立有效的人员培训机制审计组织应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通过培训,可以让审计人员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五、关键点四: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审计组织应采取措施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如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制定独立审计工作程序、禁止审计人员参与与审计对象有利益关系的活动等。

只有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才能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

六、关键点五:建立有效的工作程序审计组织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确保审计工作按照既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工作程序应包括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程序的设计、工作底稿的书写等,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七、关键点六:加强审计工作的质量监控审计组织应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质量监控,通过内部审计、外部评估等手段,对审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

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及时纠正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质量。

八、关键点七:加强与审计对象的沟通与合作审计组织应积极与审计对象进行沟通与合作,了解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状况,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1. 审计程序的设计与执行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

审计师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审计程序,并按照国际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

审计程序应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审计策略和具体的审计程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审计团队的组成与培训审计团队的组成对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审计师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配置审计团队的人员和技能。

同时,审计师还应对团队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审计能力。

3. 审计文件的完整与准确审计文件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审计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审计师应按照国际审计准则的要求,及时、完整地记录和归档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审计文件应准确反映审计师的判断和结论,并能为审计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

4. 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评估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审计师应对审计对象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这包括对重要性高、风险大的事项进行重点审计,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测试内部控制是影响财务报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审计师应对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进行相应的测试。

这包括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6. 审计证据的获得与评价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判断和发表意见的基础。

审计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对其进行评价。

审计证据应具备充分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以支持审计师的判断和结论。

7. 审计发现的报告与跟踪审计发现的报告和跟踪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审计师应及时向相关方报告审计发现,并确保相关方了解和采纳相应的改进建议。

同时,审计师还应跟踪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8. 审计师的独立性与职业道德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

审计师应遵守国际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审计预审总结

审计预审总结

审计预审总结引言审计预审是指在正式进行审计工作之前,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审计预审,审计人员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风险做出初步评估,并为后续的审计工作做好准备。

本文将对审计预审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总结进行详细说明。

一、审计预审目的审计预审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管理情况和存在的风险,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和参考意见。

审计预审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性质、经营范围、组织结构等; 2.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重要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3. 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程度,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 4. 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包括内部控制情况、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等。

二、审计预审内容和方法审计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背景资料:包括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 2. 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其完善性和有效性; 3. 财务数据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其财务状况和趋势; 4. 风险评估: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5. 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审计预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文件审查: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文件来了解其企业背景和财务信息; 2. 会议访谈: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会议访谈,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和存在的风险; 3. 财务数据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

三、审计预审中的关键点在进行审计预审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1. 审计预审的时间安排:审计预审需要在正式审计工作之前进行,时间安排要合理,确保能够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 2. 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获取准确的信息和资料; 3. 对财务数据的综合分析:通过综合分析财务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为后续的审计工作做好准备; 4. 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准确评估,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5.内部控制情况的评估: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审计方案关键点质量控制措施

审计方案关键点质量控制措施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结果的优劣程度。

广义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从狭义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项目质量,即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概括的讲,审计质量就是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水平。

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具体如下:1、独立性:应保证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和态度;2、委派审计人员:应保证审计工作由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3、咨询:应保证审计人员在遇到技术问题时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指导;4、监督:应保证各项审计工作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5、雇佣:应保证审计人员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具备完成审计任务的业务素质和水平;6、提高业务水平:应保证审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以掌握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7、晋升:应保证被提升的人员都能胜任其新职务;8、接受新客户及继续为老客户服务:应保证对新客户和老客户管理部门的正直性有充分的了解;9、检查:应保证对质量控制其他方面的检查程序行之有效。

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需要良好的控制环境提高审计项目质量需要有良好的质量控制环境作为基础,具体的说,需要称职的审计人员按照规范的质量控制措施来完成审计工作。

(一)建立相关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审计工作规范化,通过健全并落实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有关制度和措施,加强审计规范体系建设。

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准则和操作办法的贯彻执行方面,要通过学习、领会和运用,使审计规范成为指导审计活动的指挥棒,在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影响和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

(二)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审计工作依靠审计人员实施,因此,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应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时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分析问题、反映问题的能力。

其次,提高审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培养复合型审计人员。

第三,完善审计人员职责。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1. 审计目标明确性: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确保审计目标的明确性。

审计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且与被审计实体的业务和风险相关联。

审计目标的明确性有助于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并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 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

审计程序应该根据审计目标和被审计实体的风险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审计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审计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审计文件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审计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审计文件应包括审计计划、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等内容,并且要求文件的编制要规范、清晰、完整,以便于审计工作的复核和审阅。

5. 审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审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应对被审计实体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审计风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6. 审计程序的监督和复核:审计程序的监督和复核是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

审计工作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审计程序的执行进行监督和复核,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7. 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其准确性和规范性对审计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审计报告应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准确的总结和分析,并且要求报告的编制要规范、清晰、完整,以便于被审计实体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的理解和使用。

8. 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

审计人员应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受任何利益关系的干扰,并且要客观公正地对待被审计实体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

9. 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和效率性: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和效率性对审计质量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

审计质量控制关键十点一、引言审计质量控制是确保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介绍审计质量控制的十个关键点,包括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工作程序、审计文件管理、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审计报告、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二、组织结构1. 确保审计机构具备适当的组织结构,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合理的人员配置和适当的管理层级。

2. 设立独立的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三、人员素质1. 确保审计人员具备适当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包括会计、财务、法律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2. 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四、工作程序1. 制定明确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工作按照国际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2. 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和重点。

3. 确保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避免工作中的断层和遗漏。

五、审计文件管理1. 建立完善的审计文件管理制度,确保审计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机密性。

2. 遵循审计文件的保存期限,确保审计文件的可追溯性和审计工作的可复核性。

六、风险评估1. 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业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和审计风险等。

2.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和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内部控制评价1. 对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确定内部控制的强弱点。

2. 基于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调整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八、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1. 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获取审计证据,包括询问、观察、抽样、计算等。

2. 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价,确保其充分、可靠、相关和可比性。

九、审计报告1. 编制准确、清晰、完整的审计报告,包括审计目的、范围、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等。

2. 审核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报告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十、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内部审计、外部评估和持续改进等。

审计过程中容易遗忘的几个环节

审计过程中容易遗忘的几个环节

审计过程中容易遗忘的几个环节在审计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和细节需要注意。

这些环节有些可能是容易被忽视的,但是它们却很重要,而且忽视它们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的偏差或者错误。

因此,本文将针对审计过程中容易遗忘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和讲解。

一、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程序和方法是审计的核心环节,也是容易被遗忘的环节之一。

在完成审计报告时,审计人员可能会忘记使用正确的程序和方法来进行审计。

否则,可能会错过可能存在的错误或问题,导致审计结果的失真。

因此,审计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来执行审核,要确保审核可以覆盖整个审核范围。

二、资料准备资料准备是审计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审计人员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方便在审核中使用。

而且,这些数据和资料的来源也需要被清晰地记录和归档,以便后期的调查和查证。

但是,由于资料准备工作繁琐,审计人员可能会遗忘整理记录和归档的环节。

因此,在收集和记录所有相关信息的时候,需要注意日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文化背景的考虑审计人员在对某些特定地区进行审核时,需要对被审核对象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文化、传统、习俗等。

如果审计人员对此无知或者忽视了相关知识,他们可能会对被审核对象给出不公正的审核结论。

另外,由于审计人员与被审核对象性别、年龄、婚姻状态等差异,有可能会误解或者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或问题。

因此,在对跨文化背景的审核对象进行审核时,需要考虑其文化背景对审核的影响。

四、人员背景调查在进行审计时,一些项目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人员,审计人员需要对与项目相关的所有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和审核。

而且,由于某些人员有可能与被审核对象关系密切,审计人员可能会因此忽视或者隐瞒一些相关信息。

因此,审核人员在从事审计任务前要调查相关人员的信誉和背景,以便发觉潜在风险或问题,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总之,审计过程中容易遗忘的环节是异常重要的, 审计人员需要仔细纪录每个审计阶段的关键点,以避免因纪录不清而忽视重要细节,也要善于应用计算机及其他科技手段辅助处理问题, 以保持审计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核是否由于原交易出现问题而不能收回账款所以才转销。如果查核原交易可能存在问题,则应对原交易进行详细查核,以证实原交易实现的利润是否真实
所有往来款
如果交易发生诉讼就应该查看诉讼有关资料,可以从诉讼资料中发现是否与公司账面记录不符的事项,以次判断有关交易的真实性
所有往来款
核查是否存在一笔应收款项通过几次科目调整,或利用关联方转销款项,后又转回,造成账龄更新的假象,如的确是有资金划转造成的账龄更新
利息复核
当出现差异时,除了可能为计算差异外,还应该抽取不同月份各家银行的利息单进行核对,看利息单上的计息积数是否与当月借款金额相对应;
一般来说,银行针对一笔借款按月(季)出一张利息单,若公司在某家银行有多笔借款,则当月就应有多张利息单,因此如果出现利息单多于借款笔数,则核查是否存在未入账负债;
抽取一季或一月的利息单与账面记录核对,若账面利息多于银行当季或当月利息单中的金额,则应核查是否公司为关联方或其他单位承担了部分融资费用;是否公司向其他单位拆借资金并支付融资费用;
关注不合常理的付款,如预收账款的支付,若发现预收账款支付,则应核查原销售合同涉及的业务是否真实,执行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的资金拆借问题
三、往来款转销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关注未收回现金而是以转账形式转销的应收预付款,查核转入什么科目什么单位账款,追查至最终收款人及付款人,查核是否真正收回相关账款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一、资金
科目
明细项目
关键审计程序点
现金
关注大额现金收支
银行存款
开户
取得当期开户、销户的相关银行证明
外地账户查明开户原因,重点关注在该账户内所进行的银行结算内容
通知存款
未质押的通知存款--索取开户证实书复印件,与原件进行核对,并着重检查开户证实书中是否注明“通知存款字样”,核对人员应在复印件中注明时间并签名,写明“与原件核对相符”
其他货币资金
保证金
明确保证金性质(票据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保函保证金等),与相应事项进行核对,如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账户的余额与开出的承兑汇票金额核对。
取得对账单,核对每笔保证金转入、转出记录与负债、对外担保事项的一一对应。
借款
函证
向银行发函询证,函证中必须注明借款期限、利率及借款条件。
检查抵押资产的产权证、抵押证明等(可向房管部门确认抵押情况)。
检查凭证后附何种银行单据(转账支票存根、汇票本票申请书、电汇凭证、进账单、资金汇划补充凭证、人行支付系统专用凭证等),关注是否是该种银行单据可以据以入账的一联。
查看银行单据上所该印章是否为业务清讫章(转讫章),如为受理凭证专用章(收妥讫用章),应查至对账单核对该笔款项的真实入账情况。
核对银行单据上的收付款人、金额等与入账情况是否一致。
将期末未结清银行承兑汇票与IC卡记录核对。
应收票据
凭证测试
检查票据背书的连续、完整性,关注出票人、付款人,票据到期日等要素的合理性及与入账情况是否相符。
关注是否对背书转让的票据负有连带责任。
核对票据登记簿记录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贴现
查核未到期票据贴现业务,关注连带责任,贴现取得的现金的会计处理按补充规定(四)的要求处理。
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和保证金等询证函中应特别注明存款性质、期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率以及是否受限等。
协定存款询证函中应特别注明存款性质、期限、利率以及留存额度。
余额为零的银行账户仍要函证,函证内容应完整,特别关注公司在该银行是否存在借款等负债事项。
凭证测试
2005年7月1日之后发现存在老版的转账支票,应加以关注,查至银行对账单是否有实际付款记录。
应付票据
核对
索取并检查本期开出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协议,及相关的保证或抵押合同,确认取得借款的真实性,并与会计记录核对。
勾稽
检查协议中注明的保证金与账面“其他货币资金”金额是否一致。
函证
必要时可以就银行承兑汇票向开票银行函证。
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可以与银行借款一并函证,可获知公司是否存在未入账的负债。
IC卡
IC卡
审计人员亲自前往各家银行获取贷款IC卡记录(包括本期借款变动情况、期末借款结存情况、对外担保情况等),可以到人民银行打印,在各借款银行确认,也可以在各借款银行打印,相互印证。
向中国人民银行取得公司贷款卡信息记录,包括年末公司借款信息、对外担保信息、未到期应付票据信息等;
就取得的各银行相关借款事项及担保抵押、对外担保抵押、票据事项向各银行函证;或向各银行取得上述事项记录与IC卡记录进行核对
合并范围内的公司之间的往来,除余额核对,还应核对交易发生额;
如果公司与某关联方的某银行账户之间存在频繁或大量的资金往来,则需核实该银行账户是否由公司控制,是否实质上成为公司账外银行账户?
六、函证
所有往来款
所有发函款项,同时执行替代测试程序,
回函不符应及时追查原因
采取适当方法核实拟发函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取得被投资单位最近一期的审计报告原件
明确投资开始确认的时点和结束确认的时点,对于股权转让或受让等行为,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确认时点进行查核,未满足可确认条件的均不可确认股权的受让或转让完成。
函证
就投资金额和投资比例直接向被投资单位函证,并取得回函;
证券投资最完整最真实的记录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的有关记录,因此应向该单位发函询证。
有关或有事项可以考虑修改现有格式,改为列举各种或有事项由银行确认,并请银行确认是否除列举以外还存在其他或有事项。
在银行现场,提请工作人员注意银行询证函上是否已列示公司在该银行开立的所有账户,是否存在其他事项及或有负债。
银行询证函提请银行经办人员加盖私章、签署日期,并加盖银行有效印章(如银行公章或业务公章),审计人员在收到银行询证函后应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对,不明事项现场咨询。
损益计算严格按照制度和准则的规定,
注意损益计算的期间,关注是否存在人为提前或延后确认损益以调节利润。
价值
对投资的期末价值进行复核,关注是否存在减值:
存在市价的证券投资,应按市价计算价值;
不存在市价的投资,应取得被投资单位报表,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
二、往来及交易
事项
明细项目
适用程序
预付账款
预收账款
对于1年以上的预付、预收款项必须详细分析,公司原款项发生是否真实,如果长期挂账但未收到货物,是否供应商出现问题或公司原支付款项即为资金拆借;
二、收款、付款核查
收款
对集中于某一时点(如年末、季末)的收款,应结合银行存款(银行对账单)进行核查;
关注不合常理的收款,如预付款的收回,若发现预付款收回,则应核查原合同的签订及执行是否真实和正常,是否存在潜在的资金拆借问题
付款
仔细核对各类付款原始单据(转账支票、电汇凭证等),汇款单位和金额应与账面记录核对是否一致;
若出现大量转账支票付款,尤其是其他应付(收)款科目,应向支票管理人员取得支票使用登记簿(类似于备查簿),核对登记簿所记录的事项是否与账面记录一致,必要时结合银行存款科目隐形核查;
关注暂估款是否长期未支付,是否长期未取得供应商的发票等问题,以查核采购业务的真实性;
向基金、信托等公司购买的企业债券,我们可以取得企业债券的购买协议及定期的对帐单与账面交易记录核对,并对期末余额明细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函证。
长期投资的账面记录的完整性,从关注本期公司大金额的资金动向出发进行了解
投资确认
取得双方的投资协议原件
取得被投资单位的验资报告,工商登记注册的资料(可以看到股权比例的资料)原件
查核是否存在贴现保证金。
复核贴现利息、核对实际入账情况。
投资
完整性
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短期投资,直接从证券公司的营业部获取公司各证券账户全年的交易对帐单,与公司账面的交易记录进行逐笔核对即可获得公司短期投资的账面记录是否完整的外部证据,同时可以对全年交易对帐单上的大笔资金进出与公司银行日记账核对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账外资金的运作。并就期末余额向证券营业部函证。
已质押的通知存款--如果只能取得开户证实书复印件或通知存款存单,说明该款项已用于质押,取得质押合同并与相应借款或其他负债事项核对。
期末未到期但审计日已到期的通知存款,取得开户证实书或通知存款存单复印件,查看期后通知存款划转活期存款的相关原始单据,并关注该项通知存款是否用于质押(可在预查时就对此加以了解)。
期后抽部分账户截至审计日的对账单与银行日记账核对,重点抽查期后对账单与资产负债表日未达账项(包括企收银未收,企付银未付)
期后是否存在大额收支,如销售退回、大额费用支出等可能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的有关事项等的未入账情况
企业在期末开出的转账支票,检查期后银行对账单在合理期限内是否已有记录付款(企付银未付,转账支票支付期限为10天)
对账
有条件的应在银行实地取得对账单,在此基础上抽取发生额较大的月份核对日记账与对账单记录,对有疑问的记录查至原始单据,包括款项划转日期,支付类型、单据号码、金额、收付款人。
函证
审计人员必须亲自对存在期末余额的每个银行账户发函询证(询证函切勿涂改),并在银行询证函上注明函证要素(时间、人物、过程和签字),可能的话也可让公司陪同人员签字确认。有条件的可以在函证时在银行重新打印对账单。
期末未到期但审计日已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得开户证实书或定期存款存单复印件,查看期后定期存款划转活期存款的相关原始单据,并关注该项定期存款是否用于质押(可在预查时就对此加以了解)。
复核账面应收利息的计提是否准确。
未达账
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前进账的重大事项需做相应调整(包括银收企未收,银付企未付),查明未达账项是否为单据流转时间差异造成的,还是存在为减少计提坏账准备等原因而人为将期后收付款事项以银行未达账(企收银未收)的形式提前入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