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肝炎42例效果观察
祛黄合剂治疗黄疸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观察
![祛黄合剂治疗黄疸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3abee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c.png)
祛黄合剂治疗黄疸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观察祛黄合剂治疗黄疸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临床观察引言:黄疸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其患者常出现黄疸症状。
目前,传统药物治疗常需较长时间且效果有限,因此,本次研究旨在观察祛黄合剂治疗黄疸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选取50例确诊为黄疸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35岁至65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住院治疗,符合入组标准。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治疗组患者予以祛黄合剂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药物治疗。
治疗组采用祛黄合剂包括中药黄连、大黄、栀子等,结合个体化的中药配伍,每日两剂;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如干扰素、护肝药等治疗。
两组治疗均持续4周。
疗效评估标准:根据患者黄疸指数(TBIL)的变化,按以下标准划分疗效:显效(黄疸指数下降50%以上)、有效(黄疸指数下降25%~50%)、无效(黄疸指数下降25%以下)。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相关炎症指标(CRP)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中显效者14例,有效者7例,无效者4例;对照组中显效者8例,有效者9例,无效者8例。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6%和28%,对照组为32%和36%。
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TBIL、ALT、AST和CRP指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但不需要停药,且症状很快缓解。
讨论:祛黄合剂作为传统中药的一种,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消肿利水的功效,被广泛用于黄疸相关疾病的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祛黄合剂治疗黄疸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退黄合剂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退黄合剂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4649716a6c30c2259019e8b.png)
退黄合剂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退黄合剂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用清热利湿、利胆化浊之中草药,煎制成汤剂口服,治疗黄疸型肝炎180例为治疗组,与对照组140例进行症状、体征、肝功、ALT、TBIL对比,综合分析,判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病人乏力、腹胀症状平均消失天数为8天,恶心、纳呆症状平均消失天数为6天,而对照组病人乏力、腹胀症状平均消失为13天,恶心、纳呆平均消失天数为12天,治疗组病人肝功,ALT平均复常天数为28天,TBIL复常天数为25天,对照组ALT复常天数为47天,TBIL复常天数为42天。
结论:退黄合剂具有疏肝健中、逐瘀通经、扩张胆管、消炎利胆之功效。
【关键词】黄疸型肝炎;胆红素;退黄合剂;消炎利胆黄疸型肝炎是属于中医诊断中“黄疸”范畴之内,其原因多为湿热蕴结肝胆之经络,胆汁外溢肌肤而发黄,而湿邪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即湿与热结,湿与痰结,湿与瘀结,湿与毒结,是其发病机制。
因此,治疗以利湿化浊为关键。
我科自拟退黄合剂,治疗180例黄疸型肝炎,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为我科2005年6月~2006年10月住院患者。
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防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男105例,女75例,年龄16~72岁,平均36岁,其中甲型肝炎46例,乙型肝炎123例,戊型肝炎11例。
对照组140例,男85例,女55例,年龄14~70岁,平均35岁,其中甲型肝炎32例,乙型肝炎100例,戊型肝炎8例。
两组均有黄疸、乏力、纳呆、恶心、脘胀、尿黄等症状及体征。
肝功均有明显异常,见表1。
1.2 治疗方法:(1)对照组:10%葡萄糖300 ml,加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门冬氨酸钾镁30 ml,每日1剂静脉滴注。
(2)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退黄合剂,120 ml口服,每日3次。
中药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肝炎42例效果观察
![中药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肝炎42例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6e0888bf7ec4afe04a1dfe9.png)
中药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肝炎42例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黄疸肝炎患者行中药退黄汤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42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给予中药退黄汤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4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患者治疗前后的ALP、GGT、AST、ALT、DBil以及TBil等肝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肝炎患者,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重度黄疸肝炎;金虎退黄汤;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资料证实[1],重度黄疸肝炎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存在明显偏高的情况,退黄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
为了对重症黄疸肝炎患者行退黄汤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4年11月以来收治的42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给予了退黄汤药物治疗方案,现将具体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42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重度黄疸肝炎的诊断标准[2],且经CT 或B超检查排除患者存在肝外梗阻性黄疸。
组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9~63岁,平均年龄(41.2±2.4)岁,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尿黄、厌油、纳差、肝区不适或疼痛、皮肤瘙痒以及乏力等症状。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给予中药金虎退黄汤治疗,方剂构成:葛根30g,郁金30g,白茅根60g,大黄10g,赤芍60g,虎杖30g,金钱草60g;如患者病情较重,可适当增加大黄、赤芍、虎杖以及金钱草用量,但需注意大黄用量不宜超过30g,赤芍用量不宜超过120g,虎杖用量不宜超过60g,金钱草用量不宜超过90g。
自拟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60例临床疗效分析
![自拟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60例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c00622b4daa58da0114af5.png)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3 )
自拟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 6 O 例临床疗效分析
山 东省 高 密 市人 民 医院 ( 2 6 1 5 0 0 ) 孙 淑 芹 朱 成 方 刘 红
胆红素 ( T B I L ) 是判 断病毒性肝炎病情轻 重的指标之一 , 若黄疸重且持久不退 , 其病死率 高 , 重症 肝炎与 T B I L值成 正
分 成 2组 , 治疗组 3 0例 , 男性 2 4例 , 女 性 6例 , 年龄 l 9 5 8 岁, 平均 ( 3 4  ̄ 1 2 ) 岁 。病程 7 ~ 9 0 d , 平 均( 1 8 + 1 5 ) d ; 其中 甲型
1 . 4 典 型病 例
翁1 2 g 、 元胡 1 0 g , 3付 , 每日1 剂分 2次 温服 , 3 d后来诊 ,
患儿腹 泻好 转 , 每 日 2次 , 口渴消失 , 饮食增 加 , 按原 方又进 6 剂后痊愈 。
2 结 果
1 . 4 . 1 患儿男 , 6岁 , 于 2 0 1 1 年 1 0月来 我院 就诊 , 患 儿于 1
本组 1 7 6 例 患儿中 , 除 6例在服用 I - 3 个疗 程后 中断治
疗外 , 其余痊 愈 9 6 例, 占5 4 . 5 %; 有效 6 7 例, 占3 8 . 1 %; 无效
者7 例, 占3 . 8 %; 本方有效率 9 3 . 2 %, 疗效可靠。
3 讨 论
湿盛型 。 用该方 , 苍术 1 0 g 、 厚朴 6 g 、 陈皮 6 g 、 甘草 3 g 、 车前
腹泻属 于儿 科常见病 , 是指排便次数增多 , 粪便稀溏 , 甚 至泻 出如水 样为特 征 。《 素问 ・ 阴阳应象 大论 》 “ 清气 在下 ,
退黄利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
![退黄利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5e70515fc4ffe473368ab92.png)
剂 ( O s 、 择 性 5一羟 色胺 再 摄 取 抑 制 剂 ( Sd ) 西 药 治 MA I) 选 S Ps 等
疗 P D疗效肯定 , S 但其副作用和昂贵的价格 , 使患者难 以坚 持治
疗。 中医 药 治 疗 卒 中后 抑 郁 症 近 年 来 取 得 了 较 大 成 就 , 理 气 以
与 本组 治 疗 前 比 较 , }P<O0 ¥ 十 O O 。 .5。 P< . 1
参考文献 :
[ ] 黄侃 , 1 陈眉. 脑卒 中后抑郁 中西医治疗进展 [ ] 实用 中医药杂志 , J.
20 ,4 8 :4 . 0 82 ( ) 55
4 2 两组治疗前后神 经功 能缺损情况评分比较 , . 见表 2
急性 黄疸型肝炎是临床 常见 病 、 多发病 。 自2 0 0 6年 1月 一 20 0 9年 6月 , 笔者运用 自拟退 黄利肝 汤治疗急性 黄疸型肝炎 3 0
例 , 效满意 , 报道如下。 疗 现
1 临床资料 选 择我院感 染科 急性黄疸 型肝 炎患者 6 O例 , 随机分为治疗
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 照组 各 3 O例 。其 中男 3 4例 , 2 女 6例 ; 龄 < 0岁 者 4 年 6 2
3 观 察 指 标
5 讨 论
卒中后抑郁属中医学“ 中风 ” “ 、 郁证 ” 畴。卒 中后抑郁是 范 指发生在脑血管疾病 后 , 出现 以情绪低 落 、 活动能力 减退 、 思维
迟滞 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包括 多种精 神症状和躯体症状 复杂 的情
感精 神障碍性疾病 , 是卒 中病重要 的并 发症 之一 。
( 苏省 沛县华佗 医院 , 苏 沛县 2 1 0 ) 江 江 2 6 0
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https://img.taocdn.com/s3/m/4a42294269eae009581bec51.png)
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全部病例均以自拟“退黄汤”加减进行治疗。
退黄汤药用: 茵陈、黄芩、大黄、苍术、柴胡、赤芍、六一散。
若头重身困, 恶心呕吐明显加藿香、陈皮、制半夏、白蔻仁化湿和胃止呕; 食少脘胀, 具有明显消化不良加谷麦芽、焦查曲、鸡内金以化食消导; 大便溏稀, 小便黄少加茯、猪苓、泽泻以利湿分消前后; 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 黄疸消退后, 据病情进行辨证,转用调养肝脾, 活血化瘀等法继续治疗。
115 例经治后, 巩膜及皮肤黄染全部消退,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104 例; 巩膜及皮肤黄染明显消退, 血清胆红素< 50Lmo löL 8 例; 巩膜及皮肤黄染未见消退, 血清胆红素未见下降3例。
退黄总有效率为97. 3%。
黄疸消退时间最短15 天, 最长65 天, 平均为28. 6 天; 其中急性黄疸型黄疸消退较快, 慢性活动性及活动性肝硬化消退较慢, 瘀胆型较长。
3 例黄疸未见消退者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经退黄汤加减治疗3 周后, 改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退黄汤”对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115例治疗前谷丙转氨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经治后随着黄疸的消退谷丙转氨酶亦逐步下降, 恢复正常98 例, 复常率为85.2%。
4 讨论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中医认为主要为湿热邪毒内蕴, 脾胃被困, 肝胆失疏, 肝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所致。
其中血脉瘀滞, 仲景所谓“瘀热在里”而致发黄, 这在黄疸发生机制的研究中, 具有一定意义。
“退黄汤”是根据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病因病机而拟定的。
方中以茵陈、大黄为主药, 茵陈清湿热利胆退黄,大黄不仅通腑利胆退黄, 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瘀的作用, 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苍术燥湿而解脾胃为湿所困, 与大黄互用亦可制大黄寒泻下之峻; 柴胡疏肝胆之郁滞, 可加强胆红素的排泄; 黄芩清肝胆之邪热, 能减轻肝脏的炎性变, 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 赤芍凉活血而化瘀, 为治疗“瘀热在里”血脉瘀滞而致发黄之要药, 据报道有抗血栓素B2 的作用; 六一散清热利湿, 可使血中胆红素不断从小便排泄。
退高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40例效果观察
![退高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40例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92dd5a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7.png)
退高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40例效果观察
王陆军;朱勇根;李民
【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1(021)004
【摘要】目的:探讨退高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重度黄疸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退高黄汤和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疗程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PT变化.结果:临床观察表明退高黄汤能改善肝功能,缩短PT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37.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退高黄汤有明显的促进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等作用,是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的有效中药制剂.
【总页数】2页(P387-388)
【作者】王陆军;朱勇根;李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1
【相关文献】
1."退高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120例临床研究 [J], 王陆军;朱勇根;李民;章幼奕;窦志华
2.金虎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2例 [J], 郭小平;张卫星
3.退高黄汤治疗各种证型重度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 [J], 陈鸣鸣;李民;王陆军;朱勇根;章幼奕;窦志华;凌勇武
4.化痰退黄汤治疗慢性黄疸型肝炎32例退黄作用疗效观察 [J], 侯留法;陈书杰
5.茵陈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40例 [J], 刘亚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朱文元:退黄汤加减-治黄疸验案五则】
![【朱文元:退黄汤加减-治黄疸验案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238a1fa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6.png)
【朱文元:退黄汤加减-治黄疸验案五则】退黄汤乃笔者自拟治疗黄疸之临床常用经验方。
方由茵陈、柴胡、栀子、黄芩、丹参、当归、赤芍、白芍、公英、泽泻、车前子、金钱草、大黄、丝瓜络等组成。
茵陈、柴胡、栀子,清肝利胆退黄;丹参、当归、赤芍、白芍,疏肝解郁退黄;大黄、公英、黄芩,泄火化瘀退黄;金钱草、车前子、泽泻、丝瓜络,利尿化湿退黄。
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利胆、解毒泻火、利尿化湿、化瘀退黄之功效。
临证随患者病情体质寒热虚实之异,斟酌加减补虚泻实,温凉攻下之品。
中医贵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辨证精准,选药适当,则效如桴鼓。
溶血性黄疸案鹿某,女,1999年5月15日初诊。
全身发黄伴烦躁2天,7天周前患者行人工流产手术后大出血,体虚,乏力严重。
查血红蛋白50g/L,即在某医院输血200ml,约12h后出现全身瘙痒,皮疹云集,淡红色,全身黄染迅速加深,伴有发热、畏寒。
查体:T38.6℃,P96次/分,R20次/分,Bpl2/7kpa。
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巩膜黄染,心肺正常,肝、脾轻度肿大伴触、叩痛。
肝功:ALT66u/L,TSB186μmol/l,HBsAg(-),WBC4.3×109/l,N:70%,L:30%,网织红细胞增多。
骨髓象:中晚幼红细胞增多,核左移。
刻诊:身黄如橘,精神萎靡,发热畏寒,腰痛烦躁,皮疹密集,瘙痒难忍,尿黄如酱色,舌淡红胖嫩,苔薄黄少津,脉数无力。
证属气血不和,毒热内蕴。
治宜调和气血,清热解毒退黄。
治用退黄汤加减。
方药:茵陈30g,荆芥6g,防风6g,蝉蜕6g,白芍15g,柴胡10g,黄芩12g,大黄10g,赤芍159,仙灵脾12g,蒲公英30g,山栀12g,车前子30g(包)。
治疗1天后症减,3天后黄疸消退,7天后痊愈。
重症肝炎黄疸案郑某,男,49岁,1998年9月27日诊。
因反复乏力,纳差3年,黄疸进行性加深1月入院。
患者因慢活肝第4次住院。
肝功:ALT>200u/l,TSB368μmol/l A/G:34/28。
自拟清肝退黄汤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自拟清肝退黄汤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738408360cba1aa811dae5.png)
自拟清肝退黄汤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自拟清肝退黄汤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9例和西医治疗组40例,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77.55%,西医治疗组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5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在治疗重型肝炎时应积极应用综合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重型肝;自拟清肝退黄汤;临床疗效重型肝炎(简称重肝)是肝细胞广泛坏死或肝功能迅整严重损害所致的凶险临床症候群。
是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约占全部肝炎的0.2%~0.5%,临床上内科综合治疗疗效欠佳,病死率高,预后极差,病死率国外报道为80%~90%,国内报道为50%~78%[1]。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清肝退黄汤治疗重型肝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89例。
男69例,女20例。
年龄19~71岁,平均(41.5±15.6)岁,病程为8 d~128个月,平均病程(54±25.5)个月。
1.2 临床诊断及分类、诱因全部病例按照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及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2]。
临床诱发原因:酗酒25例、过食刺激性食物12例,女性怀孕8例,药物中毒5例,余无明显诱因。
分类:急性重型肝炎6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4例,慢性重型肝炎69例。
1.3 肝功能指标TBILl 75~791 μmo/L,平均265 μmoL/L,DBILl45~367 μm oL/L,平均232 μmoL/L:ALT 51~1841 u,平均684 u:AST 199~1518 u,平均515 u;PT 21~38 s,平均28.6 s;胆酶分离48例;A/G倒置29例。
『肝炎』中药方--脑中风并黄疸用化瘀退黄汤治疗
![『肝炎』中药方--脑中风并黄疸用化瘀退黄汤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358a42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8.png)
『肝炎』中药方--脑中风并黄疸用化瘀退黄汤治疗王某,男,56岁,某地区金属回收公司干部。
患者于2007年11月3日因脑中风出现左半身不遂,在某医院诊断为脑梗死。
经治月余,左侧肢体仍活动受限,经服经验方瘫痪康复丹3个月,下肢可独立行走,上肢肌力Ⅱ级,仍在治疗中,复因患乙肝8年,因肚腹胀大,脘腹挛急,纳食量少,下肢浮肿,食后腹胀,小便短少,胁肋疼痛曾住院,经中西医治疗后,诸症缓解。
最近其腹大如鼓,下肢浮肿,面目发黄,全身黄染,右肋下痛,肋下肿块大而坚实,胸腹壁静脉怒张,肝大在肋下1.5厘米,脾大6厘米,质地较硬。
造影为食道静脉曲张。
B超、肝扫描均提示:肝硬化、肝脾肿大、腹水征阳性。
黄疸160单位,谷丙转氨酶84单位,谷草转氨酶184单位,血清蛋白总量41g/L,白蛋白21g/L,球蛋白28克/L,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脾大、腹水。
中医辨证为肝脾血瘀、瘀毒黄疸、水湿内停。
用化瘀退黄汤治疗。
处方:人参12克,赤芍120克,木香20克,砂仁15克,黄芪30克,川牛膝30克,怀牛膝30克,山慈菇20克,丹参20克,龙葵20克。
连服7剂,小便量增加,腹水减少,又服10剂。
黄疸指数90单位,上方加五味子及葛根各30克,山楂30克,继服10剂,精神好转,腹胀消失,饮食增加,面黄有泽,肝脏缩小。
继以赤芍大剂量的活血退黄汤加减服用,经3个月的治疗,诸症基本好转。
活血退黄汤组成:赤芍80~120克,木香15克,砂仁15克,川牛膝30克,怀牛膝30克,茯苓30克,党参15克,黄芪20克,丹参30克,鳖甲30克。
按在《伤寒论》“瘀血发黄”、“瘀热发黄”理论指导下,以赤芍为主,自拟活血退黄汤来治疗肝硬化出现黄疸为主症的病症。
黄疸的出现是因肝细胞坏死和不能代谢胆红素所致,因此它的出现,可以提示肝细胞衰竭的严重程度。
同时也表明肝硬化预后不良,而活血退黄汤以赤芍凉血活血为主,并以恢复肝功能的中药改善肝细胞的功能,使肝细胞再生,促进黄疸消退,进一步恢复肝功能,可见黄疸的消退是肝硬化见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8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8例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bfac4abe1e650e52ea99cd.png)
血化瘀 中药 的应 用提供 现 代病 理学依 据 , 活血 化瘀 中药可 改 善 肝组 织 的微 循环, 增加肝 组织 血液灌 流 , 少胆栓 形 减
成 , 通 脾 汁 排 泄 通 道 , 而 达 到 退 黄 作 疏 从 用 。本 文 结 果 表 明 , 用 活 血 化 瘀 之 重 品 , 之 清 热 利 湿 , 痰 辨 汪治 疗 效 果 显 加 化 著 , 中赤芍 临床实验 证明有 明显的顿 方 拌 黄疸 和利胆作 用
2 黄 宝 英 , 应 华 活 血 化 瘀 中 药 治 疗 急 性 黄 林 疸 型 肝 炎 的 探 讨 f ] 中 _ 医 结 合 实 用 临 床 J. 蚶
杂 志 ,9 7 4 4) 14—15 19 , ( :8 8
20 0 7~20 0 9年 收 治 蘑 度 黄 疽 型 肝 炎 患者 7 6例。诊断 符合 20 0 0年 9月 西安
资料 与 方 法
参考文献
l 中华医 学 会传 染病 与奇生 虫分 会 、 肝病 分
会. 病毒性肝 炎防治 方案 J . ] 中华肝 脏病
杂 志 ,0 0 8 34— 2 . 2 0 , :2 3 9
【 医认 为 黄 疸 的 病 因 病 机 除 了 湿 热 f 1 熏蒸 外 , 存 在 “ 热 发 黄 ” “ 血 发 还 瘀 ,瘀 黄” 如汉代张仲景在 《 , 伤寒论 ・阳明病》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重度 黄疸 型 肝炎 3 8例 疗 效 分 析
1 , 2例 年龄 1 5 8~ 6岁 。病程 2周 ~ 4年 。
邹 春 雨 0 80 内蒙 古 通 辽 市 传 染 病 医 院 2 00
包括急性肝 炎 2 O例 , 慢性 肝 炎 1 3例 , 肝 硬 变 5例 ; 型 肝 炎 3 乙 6例 , 乙丙 混 合 感 染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消炎退疸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消炎退疸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https://img.taocdn.com/s3/m/d29e9e2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7.png)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消炎退疸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消炎退疸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邹兴明,主治医师,院长(江西省崇义县中医院)。
主治:急性黄疽型肝炎。
处方:茵陈30克,栀子根45克,虎杖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10克,赤芍20克,厚朴10克板蓝根15克,茯苓15克,黄柏20克。
用法: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病重者日服1剂半至2剂,视病情而定。
呕吐甚者加竹茹10克;唇干燥裂甚者加生地15克。
按语:
茵陈、黄柏、栀子根、金钱草清热利湿、消炎退疸;
赤芍、郁金、虎杖、板蓝根凉血活血、消瘀解毒;
茯苓、厚朴健脾渗湿、行气消胀。
诸药合用消炎退疸,健脾渗湿功效显著,故名日“消炎退疽汤”。
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此方为主治疗、每能得心应手,获得良好的疗效。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金虎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2 例
![金虎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2 例](https://img.taocdn.com/s3/m/b55f1a8bd0d233d4b14e69ca.png)
金虎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2例郭小平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710001)张卫星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037004) 摘 要:观察: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类中药配伍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金虎退黄汤(金银草、虎杖、赤芍、大黄、白茅根等药),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2例。
结果:显示金虎退黄汤退黄效果明显,提示:表明金虎退黄汤对重度黄疸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主题词:肝炎,病毒性人/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利水渗湿药/治疗应用@金虎退黄汤 近年来我们紧抓毒瘀湿,采取金虎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2例,退黄效果明显。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1~2004年间两院的门诊或住院病人,诊断符合2002年西安第十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标准,32例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其中22~40岁13例,41到50岁17例;51岁以上2例。
高胆红素血症最短6d,最长16d;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伴腹水者5例,肝肿大者24例,脾肿大者18例;32例患者中TB IL最高618umol/L,最低181umol/L。
临床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8例,慢性黄疸型乙肝2例,慢性瘀胆性肝炎16例,重症肝炎6例。
治疗方法 金虎退黄汤组成:金钱草60~90g,虎杖30~60g,赤芍60~120g,大黄10~30g,白茅根60g,郁金、葛根各30g。
湿热重加茵陈蒿汤;瘀胆重加柴胡10g,黄芩15g;热毒重加犀角地黄汤。
煎服方法:每日1剂,头煎加凉水500ml,清水浸泡20min,武火煎20min,后纳入生大黄再煎5min,取汁150ml;二煎加水500ml文火煎30min,取汁150ml,两煎混合分早晚空腹服。
服中药同时,配合一般液体支持。
重症肝炎病人配合输入血浆,白蛋白,肝水解肽等。
大部分患者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一般2~4/d次,停药后大便正常。
疗效标准 记录观察治疗前后症状 体征肝功(尤其是总胆红素)。
名中医治重症肝炎两个秘方
![名中医治重症肝炎两个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7b1075bf43323968001c9270.png)
名中医治重症肝炎两个秘方治重症肝炎秘方(2首)42.1赤芍退黄汤【来源】汪承柏,《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地、丹参各15克,葛根30克,赤芍60克,丹皮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
【功用】凉血活血。
【方解】本病多因瘟疫毒邪,侵入血分,猝然而致。
为病凶猛,贵在早治。
本方重用赤芍60~80克退黄,迄今尚未见于报道。
赤芍为凉血活血之品,善清血分实热,《本草纲目》谓:“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配以生地,可清热凉血而不留瘀;丹皮善清血分热且兼活血;丹参养血活血;葛根散邪。
诸药伍用,利胆作用极强。
拟用大量赤芍,从临床实践观察,对肝脏有利无害。
【主治】瘀胆型重症肝炎。
【加减】皮肤搔痒者加防风、地肤子、白鲜皮等;有胃脘胀满者,加莱菔子30克;便秘者加生军10克(后下),元明粉4克(冲服)。
【疗效】应用27例,消退黄疸明显。
14例在黄疸高峰时胆红素每天下降>1.0mg/dl,4例每天下降>2.0mg/dl,最快的每天下降2.33mg/dl。
42.2解毒活血汤【来源】王润荷,《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茵陈60~90克,生川军6~9克,制川军10~15克,黄芩、金银花各30克,龙胆草9克,生地20~30克,丹皮12克,葛根15~30克,丹参、车前子各30克,红花10克、白茅根、玉米须各30克,人参20克,白术10克,生麦芽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凉血。
【主治】重症肝炎,重度黄疸。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又治急性重症肝炎,常用丹参、赤芍、葛根、生地、大黄,并重用赤芍,临床疗效显著。
重用茵陈、虎杖、金钱草在肝炎退黄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重用茵陈、虎杖、金钱草在肝炎退黄治疗中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58fa0a0f46527d3250ce03c.png)
重用茵陈、虎杖、金钱草在肝炎退黄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作者单位:342400 江西省兴国县中医院通讯作者:万满华目的观察重用茵陈、虎杖、金钱草在肝炎退黄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收集90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B和治疗组,比较三组在治疗前后胆红素的下降水平。
结果重用茵陈、虎杖、金钱草的治疗组患者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
结论重用茵陈、虎杖、金钱草在肝炎退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1]。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乏力、纳差、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可称之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一旦出现黄疸,治疗中“退黄”就成为重要的一环,但目前尚无可靠的特效方法,常规应用茵桅黄、苦参、腺苷蛋氨酸及中药等促进退黄[2]。
笔者采用重用茵陈、虎杖、金钱草等(配合基础护肝)行退黄治疗,并与采用普通中药的对照组A(配合基础护肝)及应用苦参的对照组B(配合基础护肝)进行对照比较,发现治疗组效果显著、突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9月~2009年10月经临床和辅检等确诊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住院病例,其中乙肝70例,甲肝10例,丙肝4例,酒精肝6例,共90例。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以下三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9~60岁,平均35岁。
其中9例总肝红素(TBIL)≤100 μmol/L,21例TBIL>100 μmol/L。
对照组A(A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9~65岁,平均36岁。
其中8例TBIL≤100 μmol/L,22例TBIL>100 μmol/L。
对照B(B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7~60岁,平均39岁。
其中10例TBI L≤100 μmol/L,20例TBIL>100 μmol/L。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自拟复方退黄汤治疗黄疸型肝炎102例疗效观察
![自拟复方退黄汤治疗黄疸型肝炎102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a616946852458fb770b56bb.png)
性 消化 道传染病 , 病原 侵人 体 内引起整个 肝脏 实质和 间质广
泛 变化 , 既有肝 细胞变 性 、 死和再生 , 坏 又有 间质细胞 增生和
炎症浸 润。而炎症反应过 程有 抗原一抗体反应过 于强烈造成 机体 的损 害 , 必有免疫 复合 物的形 成及肝 脏被炎 症性 粘连引 起 的肝 区疼 痛及肝 脏对血 清胆红 素的摄取 、 结合 、 运输 、 播散 和排泄 障碍 , 从而引发黄疸 。而 中医学认 为 , 形成 黄疸的病理 因素较多 , 但湿热 蕴结是 黄疸发病 的主要病 机 , 为阴邪 , 湿 热
21 年第 3 卷第 l期 01 2 1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4 7
自拟 复 方 退 黄 汤 治 疗 黄 疸 型 肝 炎 12 疗效 观 察 例 0
裴 建红
(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 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江苏 常州 23 0 ) 10 0
关键词 : 疸型肝 炎; 黄 自拟 方 ; 方 退 黄 汤 复 中 图分 类 号 : 2 6 4 R 5. 1 文献标识码 : B
煎) 0g 制 大黄 1 , 草 5g 3 , 0g 甘 。每 日 1剂 , 煎 2次 , 汁 水 取 3 0mL, 0 分早 晚 2 次饭后温 服。服药期 间忌烟酒 、 生冷 油腻之 品, 保持心情舒 畅。2 组均 以 7d为 1 疗程 , 个 治疗 4 个疗程 。
路, 不能闭门 留寇 。方 中茵陈苦寒下降 , 功专清利 湿热而退黄 疸, 是为 君药大 量临床及 实验证 实 : 陈有抗肝 炎病毒 , 茵 促进
急慢性黄疸 型肝 炎主要是 由病 毒、 以及药 物性损害 、 酒精
性损害 、 不明原 因的损害 等原因导致 以黄疸 、 上腹 胀痛 、 心 、 恶
活血退黄汤对黄疸的退黄效果观察
![活血退黄汤对黄疸的退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75e9026e2bd960590c677b8.png)
脉 滑 、苔 腻 为 主 者 , 系湿 热 蕴 蒸 ,湿 重 于 热 , 台 四
苓 散 加 减 ;兼 以发 热 、烦 渴 、腹 胀 、胁 痛 、 大 便 不
通 、苔 黄 腻 、脉 弦 ( ) 数 为 主 者 ,为 湿 热 蕴 蒸 , 滑 热 重 于 湿 ,台 甘 露 消 毒 丹 加 丹 皮 ; 兼 以 恶 心 呕 吐 、
痛 ,肝 脾 肿 大 , HB Ag (+) / (一 ) s ,总 胆 红 素 ( i 明显升 高 ,肝 功 能 ( F TB L) L R) 异 常 ,尿 胆 红 素 阳 性 。 就 诊 时 TB L 值 为 1 0~ 4 4 oo/ i 1 6 mt lL,其 中 >1 1 7 mmo/ lL者 1 0例 。
所 有 病 例 均 为 笔 者 19 9 1年 ~ 1 9 9 8年 期 间 住 院
和门诊 患者 。其 中男 2 0例 ,女 1 8侧 ; 3 1 ~ 4岁 儿 童 l 0例 ,成 人 2 5例 ,6 0岁 以 上 老 年 人 3例 。 临 床 表 现 :所 有 患 者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身 黄 , 目黄 , 尿 黄 ,发 热 ,乏 力 ,食 欲 不 振 / 如 ,厌 油 腻 ,恶 心 , 缺
2 治 疗 方 法
疽 与肝 细 胞 内色 素 滞 留 , 毛 细 胆 管 内 胆 栓 形 成 ( 淤
胆型肝 炎 ) ,胆 汁 瘀 积 因 子 产 生 , 肝 脏 炎 症 及 肝 内
中药 基 本 方 : 茵 陈 2 0~ 6 g, 虎 杖 2) 4 g, 0 (~ 0
赤芍 2 0~8 g 丹 参 2) 6 g 大 黄 l 0 , (~ 0 , 0~ 3 g,栝 0 蒌 壳 1 - 2 g,部 金 1 - 1 g 0- 0 0- 5 。 煎 服 法 ;诸 药 加 水 3 0 ,文 火 煎 煮 3 0 ml 0分 钟 , 取 汁 1 0 , 二 煎 加 水 2 0 ,取 汁 1 0 ,二 煎 5 ml 0 ml 5 ml 混 合 ,分 3次 口服 , 每 日 l剂 。 加 减 法 :黄 疸 兼 以 腹 胀 、厌 油 、便 溏 、恶 呕 、
活血退黄汤加减治疗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的临床观察
![活血退黄汤加减治疗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123f0e281c758f5f61f67fa.png)
姜黄 ;出现腹 水者 加猪 苓 、泽泻 :纳 差者 加焦 神 曲 、焦 山楂 、炒
麦芽 。
122 对 照 组 : 在 给 予 常 规 保 肝 降 酶 退 黄 治 疗 基 础 七 南 制 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批 号 : 同 药 准 字 鲁 Z 0 30 8 20 02 ),6 / ,3 . 。疗程 3 。 次 g  ̄/ d 0 d
表 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 ) x±S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①J . ;与对照组比较 , D 0 <0 5 ②P . <O 5 0 3 讨 论
阻 。我们 采用 自拟 活 血退黄 汤 治疗 本病 ,茵 陈 、栀子 清热 祛湿 退 黄 ,减 轻肝 细胞 炎性 反应 ,防止肝 细胞 坏死 ,促 进肝 细胞 新 生 ; 大 黄 通 腑攻 下 ,活 血 化瘀 ,利 胆 退 黄 ,具 有 抗 肝 损 伤 ,退 黄 降
效 :症状 明显 减轻 或消 失 ,肝功 能检 查恢 复正 常或 较治 疗前 异 常
临床诊断符合2 0 年9 0 0 月西安第 十次全 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学
术 会 议 上 由 中华 医学 会传 染 病 与 寄 生虫 病 学 分 会 、肝 病 学 分 会 联 合 修 订 的 《 毒 性 肝 炎 防 治方 案 》诊 断 标 准 。共 入 选 患 者 病 】
1 观察 指标 :治 疗 的过 程 中观察 临 床症 状 、体征 ,肝 功 能指 . 3
1 资料与方法
1 一 般 资料 :选取 我 院2 0 年 6 ~2 1 年71 诊 的 患者 。 . 1 08 月 0 O )就
标 ( L 、AS AT T、T I B L)。
1 疗 效 判 定 标 准 :显 效 :症 状 消 失 ,肝 功 能恢 复 正 常 ; 有 . 4
中医药治疗黄疸性肝炎48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黄疸性肝炎48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3a76d1b5ef7ba0d4b733b2d.png)
中医药治疗黄疸性肝炎48例疗效观察作者:孙国东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9期孙国东(吉林省温泉医院吉林抚松 134502)【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诊治黄疸性肝炎的实际效果,运用中医药诊治黄疸性肝炎方法。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诊治92例黄疸性肝炎患者临床使用资料。
结果 92例黄疸性肝炎患者中经中医药诊治48例,经西药诊治44例,经过中医药诊疗组有效率达到100%,经西药诊治组有效率达到86.36%,中医药诊疗组效果明显高于西医药对照组。
结论中医药诊疗黄疸性肝炎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黄疸性肝炎疗效【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3(c)-0129-01黄疸性肝炎发病原因是肝炎病毒致使血液之中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产生皮肤、黏膜与眼球巩膜均呈现发黄症状,当血液之中相结合的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2~3mg/dL之时,患者皮肤、黏膜与眼球巩膜出现的发黄症状用肉眼便可以加以辨别。
本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诊治的92例黄疸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研究中医药诊治黄疸性肝炎的效果,研究中医药诊治黄疸性肝炎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诊治92例黄疸性肝炎患者临床方面的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19~82岁,平均年龄(41.2±5.1)岁,平均病程(5.1±0.9)年92例黄疸性肝炎患者根据病原类型分为:戊型肝炎患者27例,乙型肝炎61例,乙丙重叠感染型4例。
全部患者都有程度不等皮肤黄染、巩膜与肝功能出现异常,男性患者绝大多数都有酗酒史。
血清胆红素基本水平237.69~1008.9μmol/L,平均为(416.38±151.51)μmol/L92例黄疸性肝炎患者中运用中医药诊疗的48例,西药诊疗44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肝炎42例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14T10:50:38.537Z 来源:《健康前沿》2016年3月作者:冉光良
[导读] 中药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肝炎患者,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梓潼县观义中心卫生院四川绵阳 622150
【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黄疸肝炎患者行中药退黄汤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42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给予中药退黄汤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4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患者治疗前后的ALP、GGT、AST、ALT、DBil以及TBil等肝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肝炎患者,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重度黄疸肝炎;金虎退黄汤;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资料证实[1],重度黄疸肝炎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存在明显偏高的情况,退黄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
为了对重症黄疸肝炎患者行退黄汤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4年11月以来收治的42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给予了退黄汤药物治疗方案,现将具体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42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重度黄疸肝炎的诊断标准[2],且经CT或B超检查排除患者存在肝外梗阻性黄疸。
组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9~63岁,平均年龄(41.2±2.4)岁,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尿黄、厌油、纳差、肝区不适或疼痛、皮肤瘙痒以及乏力等症状。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中药金虎退黄汤治疗,方剂构成:葛根30g,郁金30g,白茅根60g,大黄10g,赤芍60g,虎杖30g,金钱草60g;如患者病情较重,可适当增加大黄、赤芍、虎杖以及金钱草用量,但需注意大黄用量不宜超过30g,赤芍用量不宜超过120g,虎杖用量不宜超过60g,金钱草用量不宜超过90g。
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湿热较重,则可在该方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如果患者的淤胆较重,则可在金虎退黄汤的基础上加用15g黄芪、10g柴胡;如果患者的热毒较重,则可在金虎退黄汤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来进行治疗。
每日服药1剂,先加500ml凉水,浸泡20分钟后,利用武火煎20分钟后,然后将大黄加入其中煎5分钟,将其药汁煎至150ml;将药汁倒出后从新加入500ml凉水,文火煎半小时,将其药汁煎至150ml,将药汁倒出与第一次煎出的150ml药汁混合均匀后,分早晚2次服用,且在服药时必须是空腹。
患者在服用中药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液体支持,如有必要还可以对患者给予肝水解肽、白蛋白以及血浆补充等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与()来表示,组间对比结果采用卡方与t检验。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中药退黄汤治疗后,本研究42例患者中共计40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治疗前患者ALP为(267±85)U/L,GGT为(168±72)U/L,AST为(134±71)U/L,ALT为(187±71)U/L,DBil为(209.8±89.7)umol/L,TBil为(288.4±76.1)umol/L;治疗后患者的ALP为(104±62)U/L,GGT为(41±16)U/L,AST为(47±16)U/L,ALT为(51±16)U/L,DBil 为(39.6±31.2)umol/L,TBil为(48.4±32.8)umol/L。
患者治疗前后的ALP、GGT、AST、ALT、DBil及TBil等肝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辨证学认为[3],重症黄疸肝炎的病理机制主要为湿热相搏,造成血脉淤阻,从而出现黄疸;湿热蕴毒,张弛弥漫则黄疸益深。
在对重度黄疸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业界学者提出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的治疗观点,且该观点得到了多数共性认可[4]。
通过研究发现,金虎退黄汤中的虎杖、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的功效为君药,该药方可以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胆汁排泄,加快肝细胞再生;郁金、赤芍具有活血化瘀、解毒凉血的功效为臣药;大黄具有利胆退黄、泻火导滞的功效,白茅根具有利尿通淋、凉血活血的功效;葛根具有发表解肌的功效。
笔者通过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发现,在对重症黄疸肝炎患者行临床治疗时,金虎退黄汤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的黄疸症状,且不会出现副作用,不会复发,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则进一步证实了金虎退黄汤对重症黄疸肝炎的良好疗效,能够有效确保患者ALP、GGT、AST、ALT、DBil及TBil等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范围,且不会出现使用西药治疗副作用,患者黄疸退下后复发比率较低,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海荣,李金霞,张丽丽等.中药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肝炎10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z1):11.
[2] 郭小平,张卫星.金虎退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2例[J].陕西中医,2005,26(9):869-870.
[3] 何善明,黄彬,邓鑫等.赤茵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淤疸型肝炎32例[J].陕西中医,2008,29(5):564-566.
[4] 张晓珍.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7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7,20(4):29-30.
指导老师:
单位;梓潼县中医院。
姓名:郭天禄,中医副主任医师。
学历:大专,毕业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于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