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猝死预防EPCI
冠心病患者如何防止猝死
持低脂、低糖以及低胆固醇的饮食,适当的增加优质蛋白、膳
食纤维、维生素 C、维生素 E 以及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的摄
入,严格控制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
( 二) 控制体重
体重超标增加了冠心病的患病风险,保持正常的体重是
降低冠心病以及冠心病猝死的重要环节,控制体重最佳的方
所谓血脂升高,通常是指甘油三酯升高以及胆固醇升
高,血脂水平升高将增加冠心病的患病风险。 为了控制血脂
在日常饮食中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类的食物,以及容易
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食物,如高糖食物。 除此以外,长
期嗜酒也非常容易导致血脂水平升高。
( 六) 预防便秘
发生便秘时由于腹压水平增加,这会对心脏健康产生影
复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猝专业的救援。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冠心病猝死事件近年来屡屡发生,预防冠心
病猝死的最重要措施是降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还应从
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来预防冠心病猝死。
作者简介:
罗敏,高坪区人民医院。
冠心病猝死具有可防可控性吗,相信这是许多冠心病患
者最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 冠心病患者出现的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所以要想降低冠心病的发病
率和冠心病猝死率重点在于预防,并且关键的是要进行早期
预防。 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冠心病猝死危险因素并及早进行
预防,那么是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猝死率的。
四、 如何预防冠心病猝死?
段对于人类健康安全产生威胁的重要心脏疾病。 所谓冠心病
其实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的简称,发病原因
是冠状动脉原本为人体心脏提供输送血液的功能,然而出现
冠心病患者如何防止猝死李敏
冠心病患者如何防止猝死? 李敏发布时间:2021-08-31T10:42:53.511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李敏[导读] 然后在短时间导致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和心脑缺血的现象,进而死亡。
成都宝石花医院四川成都 610051近些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我们发现心脏病猝死事件在身边屡有发生。
大家一定都会奇怪,为什么看似非常健康的人会突然出现心脏性猝死?如果我们患了心脏病,应该要如何去有效的防止出现猝死,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预防呢?1什么是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是指在急性症状发作后突然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也就是说,在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之前,一般会出现突发性的心血管疾病或者是原有的心血管疾病突然病情加重,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异常现象例如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和低血压等等,然后在短时间导致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和心脑缺血的现象,进而死亡。
心脏性猝死出现得迅速且不可预测,有些患者在发病后数秒钟、数分钟内死亡,有的在症状后一小时内死亡,还有的出现症状后1-24小时内死亡。
目前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中,心脏性猝死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美国每年发病的人数大概在30万左右,一般成人的发生率达到了0.1%~0.2%,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发生心脏猝死的几率更高,达到了1.2%。
我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大约41.84/10万。
在对于心脏猝死患者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冠心病是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的病因,一般来说占到全体患病人数的80%以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冠心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2冠心病与心脏性猝死冠心病在医学上的全称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在我们人体当中的作用是为我们的心脏输送血液,当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者是发生堵塞的时候,就会导致为心脏输送的血液不足,从而引发心肌缺血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心肌梗塞,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EPCI 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EPCI 中国专家共识解读CIT(中国介入大会)期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三大学会共同起草的EPCI (Effective Practice of Cardiology Intervention)——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专家共识,在2016年9月起博电生理双年会上正式颁布草案。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EPCI(EP+PCI)即是电生理医生和冠脉介入医生携手预防冠心病血运重建后猝死。
心脏性猝死(SCD)是全球成人主要死亡原因,我国SCD发病率为41.8/10万,每年有54万人死于SCD,每天有1480人死于SCD,每分钟有1人发生SCD。
在美国,所有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中,心脏性猝死大约占63%。
大多数的SCD病人的基础疾病都为冠心病,约占80%,主要包括急性冠脉动脉综合征(ACS)和慢性缺血性心肌病。
在冠心病导致的猝死事件中中,有2/3为ACS,1/4为慢性心力衰竭,其余的为慢性病变。
按性别分类,男性患者80%的SCD均和冠心病有关,在女性患者,比例为42%。
SCD的救治除了有效的药物预防外,唯一有效的措施是体外除颤器和植入性复律除颤器(ICD)。
3个SCD二级预防随机试验(AVID、CASH 和CIDS)汇总显示:ICD能够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50%,全因死亡率28%。
所以ICD是二级预防的一线治疗。
一级预防是针对尚未发生过持续性VT、VF或SCA但具有发生SCA高风险率的病人,在冠心病最佳药物治疗及血运重建治疗基础上,ICD能够减少SCD而降低全因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回顾关于ICD的重要里程碑试验研究,其中关于二级预防AVID、CASH 和CIDS的研究中有73%~83%均为冠心病病人,有关一级预防的MADIT 、MADIT-II、MUSTT试验入组的都是冠心病心梗后病人,SCD-HeFT、COMPANION中有50%以上为缺血性心肌病,所以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关键是要做好冠心病患者心脏性猝死的预防,符合冠心病高危猝死人群尽早安装ICD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冠心病可以导致血管阻塞,通常需要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如冠脉搭桥术或支架植入术)。
然而,据统计,血运重建手术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因此,预防猝死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1.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定期接受心脏的检查和评估非常重要,包括血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检查。
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2.遵医嘱用药血运重建手术后,医生会开具一些药物来促进康复并预防未来发生心血管问题。
这些药物可能包括防血小板药物、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只有遵守医嘱按照指示用药,才能保证药物的功效,减少风险。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
确保足够的睡眠,保持正常的体重,戒烟限酒,适当参加运动等活动,有助于降低心脏问题的风险。
4.减少激素和胆固醇摄入高胆固醇和高激素水平会增加冠心病和其它心血管问题的风险。
因此,可以尝试减少激素和胆固醇的摄入,比如少食用动物脂肪,控制肉类、牛奶和奶酪等富含脂肪的食物的摄入。
5.寻求心理支持血运重建手术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因此,寻求心理支持的方法也很重要,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其应对猝发事件的能力。
虽然血运重建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明确探讨并遵守上述建议对预防心脏性猝死至关重要。
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心血管健康,生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地预防冠心病血运重建后的猝死。
冠心病患者如何防止猝死
冠心病患者如何防止猝死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一种疾病。
冠心病的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比较大,而且它的死亡率也非常高。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脏病猝死的人群超过100万。
冠心病患者一旦发生猝死,可能就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如何防止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我们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发现,心肌梗死、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都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主要原因。
所以如何有效预防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冠心病猝死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心脏病猝死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1.心脏病史患者:指已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他们因先前的心脏疾病而有较大风险患有心脏病猝死。
2.抽烟者:吸烟会影响心脏功能,增加患心脏病猝死的风险。
3.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患者的心脏病猝死风险也会增加。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加重心脏病病情,使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
5.高脂血症患者:高脂血症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影响心肌血液供应,从而危害心脏功能,增加患心脏病猝死的风险。
6.肥胖者:肥胖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并累及心脏功能,使心脏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增加患心脏病猝死的风险。
7.作息不正常者:熬夜和睡眠不足会使血液粘度增加,降低心脏血液供应,从而增加患心脏病猝死的风险。
8.年龄较大者:年龄越大,身体的体能越弱,各项肌肉和功能也会急剧减弱,从而使心脏功能受到累及,增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
二、如何有效预防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1.坚持服用药物临床上常用的冠心病治疗药物,如: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等。
这些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用药,但是由于这些药物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
尤其是对于一些服用他汀类药物不太稳定的患者,医生应该提醒他们在服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肌酸激酶以及血脂。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要点(二)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要点(二)(注:上接前)四、稳定型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一)二级预防⑴由VF或VT引起的SCA,与心肌缺血无关,也未发现其他可以纠正或可逆的原因,应植入ICD (Ⅰ类推荐,A级证据);⑵发生持续性VT未发现引起VT的可纠正的原因,应植入ICD(Ⅰ类推荐,B级证据);⑶与心肌瘢痕相关的无休止发作的VT或电风暴,应采用导管消融治疗(Ⅰ类推荐,B级证据);⑷对已植入ICD的患者,由持续性VT引起的反复电击,可采用导管消融治疗(Ⅰ类推荐,B级证据);⑸对已植入ICD的患者,发生第1次持续性VT后,可考虑采用导管消融治疗(Ⅱa类推荐,B级证据)(二)一级预防⑴对所有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常规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LVEF),以筛查具有SCD较高风险的患者(Ⅰ类推荐,C级证据);⑵血运重建至少90d之后,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LVEF≤35%,应植入ICD(Ⅰ类推荐,A级证据);⑶合并晕厥,电生理检查能诱发出持续性VT 和VF并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临床推断与晕厥有关,应植入ICD(Ⅰ类推荐,B级证据);⑷陈旧性心梗,血运重建至少90d之后,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LVEF ≤30%,应植入ICD (Ⅰ类推荐,A级证据);⑸陈旧性心梗,血运重建至少90d之后,LVEF≤40%,合并非持续性VT 电生理检查能诱发出持续性VT和VF应植入ICD(Ⅰ类推荐,B级证据);⑹陈旧性心梗,血运重建后发生不明原因晕厥,LVEF保留,可采用电生理检查心室程序刺激诱发VT根据诱发结果并结合临床情况决定是否植入ICD(Ⅱa类推荐,C级证据);⑺血运重建90d之内,因严重心动过缓有植入永久起搏器适应证,LVEF≤35%,预期以后难以恢复到>35%,推荐植入ICD(Ⅱa类推荐,C级证据);⑻过去已植入ICD,血运重建90d之内,ICD电池耗竭需更换,评估患者临床情况和更换ICD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后,如果临床状况许可,推荐更换ICD(Ⅱa类推荐,C级证据);⑼血运重建后,在等待心脏移植或植入左心辅助装置期间,可考虑植入ICD(Ⅱa类推荐,C级证据);⑽血运重建90d之内,发生晕厥,推测可能由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记录到NSVT或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持续性VT)可考虑植入ICD(Ⅱb类推荐,C级证据);⑾血运重建后发生不明原因晕厥,电生理检查和无创性检查均未发现晕厥的原因,但不能排除与严重室性心律有关,可考虑植入ICD(Ⅱb类推荐,C级证据)。
2020年冠心病心脏性猝死的防治EPCI(全文)
2020年冠心病心脏性猝死的防治:EPCI(全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脏性猝死(SCD)指的是出现症状后1小时内的无明显心外原因的意外死亡。
在我国,每年有超过54万人死于SCD。
而其中,超过60%的SCD患者的基础疾病为冠心病。
在SCD的患者中,缺血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
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约占60%,慢性心力衰竭约占25%,其余为慢性病变。
我们知道,对于冠心病而言,及时的血运重建对于患者的预后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效果。
但SCD的发生,仍然是冠心病血运重建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由于SCD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且无法预测,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经心肺复苏后生存的机会极低,因此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尤为重要。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三大学会联合发起了“EPCI”项目(Effective Practice of Cardiology Intervention,即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该项目于2016年9月于起搏电生理双年会上正式颁布草案,于2017年2月发表于《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该项目的颁布与实施,切实对有效遏制和预防血运重建后的心脏性猝死事件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谓EPCI,结合其所具备的意义,更直观的理解则为“EP+PCI”,主要针对于缺血性心肌病,达到了血运重建的目标后,对于SCD防治的举措。
而对于SCD的救治,除了适时充分的药物治疗外,体外除颤器或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的植入是唯一有效的防治措施。
即电生理治疗与冠脉治疗的结合,进行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该指南的制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大型临床试结果:1.MUSTT研究:为第一个一级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纳入196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35%、合并非持续性室速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通过电生理试验诱发室速,结果显示,ICD植入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比较,死亡风险下降54%。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血运重建:包括 PCI 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术(CABG) 血运重建不仅能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并能降低病死率 改善远期预后 但是即使全面采用指南建议的二级预防措施、最 佳药物治疗和完全血运重建,仍有不少患者在病 程的不同阶段可能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降低、心衰和室性心律失常,SCD 为这类患者 的主要死亡方式。
在 AMI 后早期(30~40 d 内) 为SCD高危期,但是一半以上S CD 的原因并非由心律失常所致,而是由于再梗死或机械并发症:如 左心室破裂、急性二尖瓣反流所致。在 VALIANT 试验,根据 105 例尸体解剖资料,在 AMI 发病后第 1 个月内,80%SC D 的原因是再梗死或心脏破裂,仅 20% 推测由心律失常所致 [78 ] 因此在AMI后早期(40d之内)植入 ICD,对早期 SCD 中占 大部分由非心律失常原因所致的患者并无益处,ICD 虽可降低心律 失常性死亡,但总病死率并无改善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如果无明显心外原因,在出现 症状后 1 h 之内发生的意外死亡为心脏性猝死(SCD) [ 1] , SCD 是全球成人主要死亡原因,我国SCD 发病 率为 41.8/10万,每年有 54 万人死于SCD。 心脏骤停(SCA):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而引起循环衰 竭的致命性事件,经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能被逆转而免 于死亡。 美国每年有 32 万多人在医院外发生 SCA,发病率为 103.2/10 万,平均年龄 66岁,抢救成功率为 5. ������ 6% [3] 。 大多数 SCD 患者的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包括急性冠 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4]
2017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 猝死的预防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要点(一)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要点(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如果无明显心外原因,在出现症状后1h 之内发生的意外死亡为心脏性猝死(SCD),SCD是全球成人主要死亡原因,我国SCD发病率为41.8/10万,每年有54万人死于SCD。
心脏骤停(SCA)的概念不同于SCD,系指因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而引起循环衰竭的致命性事件,经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能被逆转而免于死亡。
由于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的积极推广和实施,冠心病现代治疗方式,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发病早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广泛开展,美国近年来冠心病的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是SCD的发病率并未下降。
血运重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冠心病治疗技术, 包括PCI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血运重建不仅能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并能降低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
但是,即使全面采用指南建议的二级预防措施、最佳药物治疗和完全血运重建,仍有不少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能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衰和室性心律失常。
SCD为这类患者的主要死亡方式。
本共识将聚焦这一广泛关注的问题,为冠心病血运重建后SCD的预防提供较全面的临床处理建议。
一、缺血性心脏病心脏性猝死的预防策略(一)二级预防二级预防针对SCA的幸存者和发生过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这类患者再次发生SCA或VT的危险很高。
(二)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局限性在于大多数SCA患者难以存活从而失去了预防的机会。
对绝大多数具有SCA潜在风险的患者来说,二级预防已为时过晚。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提出了一级预防的概念。
一级预防针对尚未发生过持续性VT、VF或SCA但具有发生SCA较高风险的患者。
在冠心病最佳药物及血运重建治疗基础上,ICD通过减少SCD发生率而降低全因病死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1. 一级预防中危险分层的方法SCD大部分由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VF或VT)所致。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猝死预防EPCI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猝死预防EPCI课件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猝死预防(EPCI) SCD 是全球健康问题SCD是美国最大的自然死亡原因,每年预计造成35万成年人死亡,抢救成功率为5.6% 1 在欧洲,SCD的发生率估计为35万-70万人/年在中国,每年超54.4万人死于SCD 2 2 1. Mozaffarian D, Benjamin EJ, Go AS, 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19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9; 131: e29-e322. 2.Zhang S. Europace. 2019 Oct;17 Suppl 2:ii14-8. SCD >50% SCD 15-20% 大多数SCD病人的基础疾病为冠心病 1 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1 3 SCD >50% SCD 15-20% 瓣膜性心脏病 1-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LQTS 、BrS 、CPVT 、ERS 等)西方国家1-2% 日本10% 心肌病(NIDCM 、HCM 、ARVC 等)西方国家10-15% 日本30-35% 冠心病西方国家~75% 日本50-60% 其他 1. Chugh SS, Reinier K, Teodorescu C, et al. Epidemiolog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clinical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Prog in Cardiovasc Dis 2008; 51: 213-228. 2.Hayashi M, et al. Circ Res. 2019 Jun 5;116(12):1887-906. ICD在缺血性心脏病SCD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性 MADIT试验:第一个一级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结论:ICD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75%使用胺碘酮)比较,死亡风险下降1 / 1354%。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也是增加的。ICD 对降低总死亡率,预防猝死可能有益,这 种益处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得更明 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对策和争论
黄德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心脏性猝死与基础心脏病和年龄的关系
心脏性猝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已发生过心脏骤停(VT/VF) 的病人 一级预防:未发生过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
ALIVE试验(Azimilide Post-Infarct
Survival Evaluation)
• NYHA II, III
• Ischemic, non-ischemic • 6 minute walk
70%, 30%
52%, 48% 1130 ft (840, 1360)
• Diabetes
• CABG and/or Perc. Revasc. • H/O Hypertension • H/O Hyperlipidemia • H/O AF • H/O NSVT • ECG QRS duration ms
问题
有猝死危险的病人(MADIT II 或 SCDHeFT)都不植入ICD,等他们发生心脏骤 停(VF/VT)后再植入(二级预防), >90%的猝死病人将无机会植入ICD。如果 事先预防植入ICD,将使他们获得生存的机 会
VT/VF发生机理
缺血 缺氧 机械牵拉
电解质
毒性物质
解剖/电异常 心肌病变、梗塞后 离子通道异常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should be ‘no’
—Buxton A, Ann Intern Med. 2003, 138: 512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注意问题、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术后控压重点措施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注意问题、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术后控压重点措施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老年及中青年人群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出现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则会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导致心绞痛、心梗、心衰和缺血性心肌病等急性或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扩张冠状动脉、让血流通畅,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和血管严重狭窄等。
PCI术后注意问题PCI作为冠心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只能控制和缓解病情,并不能使冠心病痊愈。
临床接受PCI治疗后需注意以下问题。
全身代谢。
冠状动脉血管壁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当血管产生炎症反应时,会对血管壁内膜造成损伤,使血中脂脂质进入内膜并沉积形成斑块。
斑块若出现破裂、糜烂,还会使血管闭塞、血栓形成,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冠心病患者,PCI后仍需继续治疗,以维持血管通畅。
抗血小板治疗。
PCI时将一根细长的导丝插入冠状动脉,将球囊和支架送至狭窄部位,为冠脉提供机械支撑。
手术过程本身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激活患者体内凝血机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在损伤部位,便会形成血栓。
接受PCI治疗后,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以抑制新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其他冠脉狭窄。
冠心病患者出现多处程度不同的冠状动脉狭窄,并不是所有的冠状动脉狭窄都可以通过PCI扩张,只有当血管狭窄到引起血流障碍、导致心脏供血不足时,才考虑进行扩张治疗。
当同时存在几处冠状动脉狭窄时,狭窄程度达到80%、90%是适合手术扩张;狭窄程度仅在40%、50%、60%等不宜进行扩张。
冠心病危险因素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超重或肥胖等。
高血压意味着血液血管中流动时给血管壁带来的压力高于正常值,可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小板高反应,出现血栓或出血,殃及肾脏、脑、心肌、周围血管等,直接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发生病理改变。
有冠心病的人更容易猝死?不要慌,做到这5点能预防!还不快看看
有冠心病的人更容易猝死?不要慌,做到这5点能预防!还不快看看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可以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脏病发作。
冠心病猝死,是指人突然因心脏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急性的危险状况。
然而,不要过于恐慌,预防冠心病猝死并不是一件难事,只需要我们做到以下五点,就能有效降低患上冠心病猝死的风险。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饮食习惯,是预防冠心病猝死的重要方法。
冠心病猝死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夺走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然而,我们身边的美食,诱人而诱惑,似乎总让人无法抗拒。
那么,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呢?①我们需要改变对食物的态度。
食物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给予我们能量和营养的源泉。
我们可以尝试将食物视作养育我们身体的朋友,而非满足口腹之欲的工具。
当我们养成这样的意识,将自然而然地选择那些对身体有益的食物。
②均衡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我们应该向食物赋予多样性,摄取各种食物所含的不同营养成分。
蔬菜、水果、谷物、肉类和豆类等,都是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保持适当的膳食搭配,既能满足我们的味蕾,又能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养分。
③合理控制饮食的摄入量。
满足食欲是一种享受,但是过量却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饮食量。
不要贪多贪快,而是要享受每一口的美味,慢慢品味食物的滋味。
当我们能够适量控制食物的摄入,就能够避免因为饮食过度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另外,减少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也是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方面。
这些食物虽然美味,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我们可以尝试选择低盐、低糖、低脂肪的替代品,或者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对这些有害物质的依赖。
2.要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适度的体力活动指的是一种既能够锻炼身体,又不至于过度劳累的运动方式。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行等,将会让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得到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大脑会释放出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如内啡肽,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2017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 AMI后随着左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的进展及心脏瘢痕的形成,梗 死区和梗死周边区域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改变导致局部传导减缓或 阻滞、不应期延长、复极不一致程度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产生折返性 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SCD 的风险也将随 之增加。ICD 治疗是预防这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SCD 最 有效的方法,AMI 后 1 年左右,心律失常所致 SCD 可能占 到全部猝死病例的一半,到 30 个月可 能 达 到60% [82] , 因此,在 AMI 后早期,对预防 SCD 来说,血运重建预防和治 疗心肌缺血进展和再梗死及机械并发症、控制心衰、改善左心室功能 最为重要。而在 AMI 患者的长期管理中,在血运重建和根据指南 的二级预防治疗基础上,对 SCD 高风险的患者,ICD可以有效 降低 AMI 后 LVEF≤35%的患者在 2 年时的病死率。
• 血运重建:包括 PCI 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术(CABG) • 血运重建不仅能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 并能降低病死率 • 改善远期预后 • 但是即使全面采用指南建议的二级预防措施、最 佳药物治疗和完全血运重建,仍有不少患者在病 程的不同阶段可能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降低、心衰和室性心律失常,SCD 为这类患者 的主要死亡方式。
SAP患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在心脏性猝死预 防中的应用
• (1)心功能Ⅲ级或非卧床Ⅳ级,经至少3个月最佳药物治疗后, LVEF≤35%,预期有一定生活质量的存活期≥1年:①窦性心律,完全 性LBBB:QRS时限>150 ms(Ⅰ类推荐,A级证据),QRS时限为 120~150 ms(Ⅰ类推荐,B级证据);②窦性心律,非LBBB:QRS时 限>150 ms(Ⅱa类推荐,B级证据),QRS时限120~150 ms(Ⅱb类推 荐,B级证据)。 • (2)心功能Ⅲ级或非卧床Ⅳ级,经至少3个月最佳药物治疗后, LVEF≤35%,永久性房颤,QRS时限≥120 ms,预期有一定生活质量 的存活期≥1年,应考虑CRT(Ⅱa类推荐,B级证据)。尽可能保证双心 室起搏比例达到100%,为提高双心室起搏比例,可考虑经导管消融 房室结(Ⅱa类推荐,B级证据)。 • (3)心功能Ⅱ级,窦性心律,LBBB,QRS时限≥120 ms,经至少3个 月最佳药物治疗后LVEF≤30%,预期有一定生活质量的存活期≥1年 (Ⅰ类推荐,A级证据)。 • (4)心功能Ⅱ级,窦性心律,非LBBB,QRS时限≥150 ms,经至少3 个月最佳药物治疗后LVEF≤35%,预期有一定生活质量的存活期≥1年 (Ⅱb类推荐,A级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猝死预防EPCI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猝死预防 EPCI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冠心病血运重建术(EPCI),通过搭桥或球囊扩张术等方法来恢复冠状动脉的正常血流。
然而,术后心脏猝死是一种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威胁。
因此,预防术后心脏猝死成为了EPCI 术后患者的重要任务。
术后心脏猝死是指冠心病患者在EPCI术后猝然死亡的现象。
心脏猝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术后心肌缺血、术后心律失常、术后血栓形成等。
为了预防术后心脏猝死的发生,患者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首先,患者需要继续坚持药物治疗。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患者需要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维持冠状动脉通畅、降低胆固醇水平、控制心律等,减少术后心脏猝死的风险。
其次,患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肌功能,减轻心脏负担,同时通过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控制体重等,有助于预防术后心脏猝死。
然而,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和强度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低脂、低盐、低糖的
饮食是冠心病患者的首选。
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控制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减轻体重等,从而减少术后心脏猝死的发生。
此外,患者还应该定期复查和检测。
术后定期检查心电图、心脏酶谱和超声心动图等,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和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患者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减少心脏负担。
定期深呼吸、放松心情等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
最后,家庭支持也是预防术后心脏猝死的重要因素。
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励,避免生活中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在积极乐观的氛围中促进身心健康。
此外,家人还可以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休息和活动,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总之,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脏猝死的预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患者需要通过继续药物治疗、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检测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多种措施来保护心脏健康。
同时,家庭的支持和关怀也是预防术后心脏猝死的重要一环。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努力,患者才能更好地恢复健康,减少术后心脏猝死的风险。
字限制的追求会让你获得很多关于术后心脏猝死的重要信息。
一个关键的预防措施是坚持规律的心脏康复计划。
心脏康复是一种集合了体育锻炼、心理支持和教育的综合性计划,旨在帮助患者适应术后生活,并减少心脏事件的风险。
在心脏康复计划中,定期的体育锻炼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患者应该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等,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力量训练也是重要的,可以通过使用哑铃或进行体重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
这些锻炼有助于改善血流和心脏泵血功能,并减少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风险。
心理支持也是心脏康复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术后心脏猝死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心理辅导和支持小组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问题,并提供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教育也是心脏康复计划中的关键内容。
患者需要了解他们的疾病和治疗,学习如何识别心脏事件的征兆,并学会急救技巧。
此外,他们还需要接受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教育,以维持健康的体重、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为了确保心脏康复计划的有效性,患者应该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
定期的随访和评估将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进展,并作必要的调整。
此外,患者应该主动报告任何身体上的不适,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除了心脏康复计划,患者还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他们应该学会监测自己的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并定期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患者应立即咨询医生。
此外,患者还应避免诱发心脏事件的因素。
这包括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等。
此外,患者还
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药物,避免错过任何重要的药物剂量。
在术后心脏猝死的预防过程中,患者家属的支持和参与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提供饮食上的支持和鼓励,并帮助管理药物。
总之,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脏猝死的预防需要患者采取多种主动措施,如参与心脏康复计划、接受心理支持、接受教育和密切关注健康状况。
家庭的支持和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患者才能减少术后心脏猝死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