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治疗的研究进展莫斯思;唐农;李伟茜【摘要】Vascular dementia (VD) refers to a severe cognitive impairment syndrome caused by ischemic stroke or cerebral hemorrhage, which led to the hypoperfusion of brain regions such as memory, cognition and behavior regions.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growth, patients with VD are increasing,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patients and the involved families and society. There is no curative therapy for VD so far, what we can do is to control its progressing. In the recent years, TCM practitioners grasped some deep understanding of VD, and had made some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the TCM therapy of VD in the past few years.%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脑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血管性痴呆患者不断增多,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但可以控制它的进展。

血管性痴呆炎性机制与相关治疗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炎性机制与相关治疗研究进展
动 、 展 以及 最后 结 局 。异 常激 活 的小 胶 质 细 胞 所 进
介 导 的损 伤 和修复 机 制具体 过 程和 调控 机制 是近 年
的研 究热 点 。在 正常 情 况 下 , 内 的小 胶 质 细 胞 处 脑
于静 止状 态 , 在病 理情 况 下 可被 激 活 成 为 活 化 的 小
为 主的一 组 临床综 合 征 。脑动 脉硬 化 、 狭窄 、 闭塞 导
致脑 组织 灌 流 量 降低 , 组 织 结 构 受 损 , 奋 性 下 脑 兴
降, 导致脑 代谢 率 降 低 和脑 血 管 血 流 量 下 降 是 缺 血
性痴 呆 发 生 的 病 理 生 理 学 基 础 L 。近 年 的研 究 表 1 ] 明, 炎症反 应 在慢 性 脑 缺 血后 继 发 性 神 经 损 伤 中起
血管 性 痴呆 ( ac lrd me t , v sua e ni VD) 在 缺 血 a 是 性、 出血 性及 急慢 性 缺 血 缺 氧性 脑 血 管疾 病 引 起 的 脑组 织损 害基 础上 产 生 的以高 级神 经认 知功 能 障碍
生” 而是 积极 地参 与 了这些 病理 过程 包 括疾 病 的启 ,
重要 作用 [ 。 ] 1 1 1 小 胶质 细胞 ..
生 理情 况下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具有 支持 、 养神 经 营 细胞 , 维持 细胞 外 液 离 子 平衡 等 多种 生 理 功 能 。但 在 中枢 神经 系统 病理 状 态下 , 如炎 症 、 缺血 和神 经退
近年 来 , 大量研 究 揭示 了小 胶 质 细 胞 在 中枢 神 经 系统 发 育 、 塑 以及 各 种 病 理 状 态 过 程 中的 重 要 重
通 过 不 同 的途 径 反 馈 性 加 重 小 胶 质 细 胞 的 活 化 效 应 , 外还 可 以直 接对 神经 组 织 产 生 各 自的 作用 加 此

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2 0 .8 0 4 1 0.
m l [. np l i h s lT e 9 6 : —2 . ae J Ma iua v P yi hr18 . 1 s] te o 9 5 3 梁 宜. 剑 乔.5 羟 色 胺 系 统 与运 动 性 中枢 疲 劳 lI 罔 康 复 陕 方 一 . J巾
张建 华 肼 安 达 . 拿 牵 引 治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前 后 血 单胺 类 物 推 质 含 量 变 化 分 析 . 国 骨 伤,9 9 l f) 7 4 . 中 l 9 25 : — E 5 HT含 量 及组 织 病理 学 推 一 P、- 影 响 的研 究 f ] 京: 京 中医 药 大 学 ,0 6 D. 北 北 20 . 陈 青 萍 .现 代 临 床 心 理 学 『 .北 京 :中 围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 M1

综述 ・
卯 铺
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魏 居 瑞 刘 黏 2 何 方 , 4 董 君 刘 奎 伟

血 管 性 痴 呆 f sua e ni, D 指 在 缺 血 性 、 血 性 v c l dmet V ) a r a 出
及 急 慢 性 缺 血 缺 氧 性 脑 血 管 疾病 引起 的 脑 组 织 损 害 基 础 上 . 产 生 的 以高 级 神 经 认 知 功 能 障碍 为主 的一 组 临 床 综 合 征 近 年 来 V 的 发病 率及 死 亡 率 逐 年 上 升 ,在 世界 范 罔 内 已成 为 D 继 心 脏 病 、 症 之 后 处 第 3位 的致 死 性 疾 病 … 由 管 性 痴 呆 被 癌 ,. 认 为 是 导 致 老 年 性 痴 呆 的 第 2位 原 , 占所 有 痴 呆 的 1 % 约 0
Ve o H, a M, wl y rw Dh mi Ho e T,t 1S i a ma i u a ie a d e a .p n l n p ltv n

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

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

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艾地苯醌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造成的认知功能障碍。

本文将对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艾地苯醌的药理作用。

艾地苯醌主要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代谢、减少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等多种机制来起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

在临床上,艾地苯醌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

一项研究观察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其中50例接受艾地苯醌治疗,另外5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

观察结果显示,接受艾地苯醌治疗的患者在认知功能改善、行为和心理症状减轻等方面均比对照组表现更好。

此外,艾地苯醌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病情进展的风险。

另一项研究观察了60例轻至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艾地苯醌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观察期为12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艾地苯醌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更为显著。

此外,艾地苯醌组的病情进展速度较慢,临床症状也较轻。

研究还发现,艾地苯醌治疗组的脑血流灌注有所改善,进一步验证了艾地苯醌的治疗效果。

除了上述研究,还有一些小规模的观察性研究也支持了艾地苯醌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的观察时间较短,样本量也较小,但仍然有助于我们对艾地苯醌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的了解。

总结起来,根据目前的临床观察,艾地苯醌能够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行为和心理症状,并且能够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观察性研究的局限性,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艾地苯醌的疗效。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艾地苯醌的药物机制、治疗时间和剂量等方面的问题,以优化其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进展

学 习 记忆 成 绩 提 高 , 清 内皮 素 (n oh l , T) 降 钙 素 血 e d te n E 和 i
基 因相 关 肽 ( ac o i g n -e td p pie C R ) 表 达 cli nn e er l e e t , G P 的 t a d 得 到 良性 调 节 , 明 眼针 能 有 效 调 节 E 表 T与 C R G P二 者 的平
马 岚 , 礼 梅 , 庆 萍 刘 张
( 安徽 中医学 院附属 针灸 医院 , 安徽 合 肥 2 0 6 ) 3 0 1 [ 关键词 ] 管性痴 呆 ; 灸 ; 血 针 实验研 究
[ 中图分 类号 3 4 ; 4 [ R7 2 R2 5 文献标 志码 ] I OY1 . 9 9 jis . 0 02 1 . 0 0 0 . 2 A - D I 3 6 /.sn 1 0 —2 9 2 1 . 4 0 7 0
地平 都 可 以 明显 改 善 VD大 鼠的 学 习记 忆 能 力 , 减 轻 脑 缺 并 血对 海 马 C A1区神 经 细 胞 的损 伤 。 2 改 善 脑 血流 。 自由 基损 伤 抗
逐 渐 被 人们 接受 。而 通 过 模 拟 VD动 物 模 型 并 予 针 灸 干 2 一
预, 观察 各 项 实 验 指 标 的变 化 , 探 讨 针 灸 治 疗 V 作 用 机 是 D 制 的主 要研 究方 法 。现 将 近 几 年 针 灸 治 疗 VD 的 实 验 研 究
1 改善 学 习记 忆 能 力
由基 清 除 酶 功 能 降 低 , 动 自 由基 连 锁 反 应 , 一 步 加 重 脑 启 进
缺 血 损 伤 。眼 针肝 、 区 治 疗 V 模 型 大 鼠 , 现 其 全 血 黏 肾 D 发

血管性痴呆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的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的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的临床研究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到脑部血管的供血不足,导致神经元损伤与死亡。

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主要是提高脑血流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和美金刚。

银杏叶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是从银杏树叶子中提取的化合物。

美金刚是一种西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心血管功能来治疗痴呆症状。

本文旨在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

一、研究背景血管性痴呆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如提高脑血流。

银杏叶胶囊和美金刚作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们的联合治疗是否更加有效仍有待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纳入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100例。

2. 实验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组和单独应用银杏叶胶囊组,每组50例。

3. 治疗方案: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组患者口服银杏叶胶囊(每次240mg,每日3次)联合口服美金刚(每次5mg,每日1次)治疗,单独应用银杏叶胶囊组患者口服银杏叶胶囊(每次240mg,每日3次)治疗。

治疗周期为3个月。

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的脑血流速度、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临床指标。

四、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明显提高,认知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而单独应用银杏叶胶囊组患者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指导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时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

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明显优于对 照组 ( O0 ) 氏 .1 。提示银杏达莫 与胞二磷胆碱合用
王发 渭等¨ 使用 中药人参 、 】 淫羊藿 , 补脾益肺 、 温补 肾阳 , 明 显改善了 V D患者的认知功能 。 陈祥林E 认为肝 肾虚损 , : 精气
不足 , 脑髓失充 , 脑神失用是形成 老年人 V D的病理基 础 , 治
2 1 ,3 3 : — 7 003() 6 3. 3
[ ]赵惠芬 , 9 杨怡 . 加味血府 逐瘀 汤治疗湿热瘀阻之慢性盆腔 炎 6 临床观察 [ ] 0例 J. 北方药学 ,0 1 84 : — 2 2 1 ,( ) 7 6 . 2 [O 宗 惠 , 1] 刘瑞 芬. 刘瑞芬教 授治疗 慢性盆腔 炎经验 [ ] J. 光
等范畴。其发病率高 , 为老年性痴呆的首位 , 与年龄的增长成
正相关 , 不仅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 给病 员家庭 、 也 社会
及 国家增添 了沉重 的负担 。但 V D却 是 目前老年期痴呆中可
收稿 日期 :0 2 0 — 6 2 1— 3 2
21 0 2年 第 1 5卷 第 2期
[ ] 所平 . 证分 型治疗 慢性 盆腔炎 3 [ ] 3李 辨 8例 J _ 中 医 , 河北
2 0 ,12 : 0 1 1 093( ) 9—9. 1
[ 8 冯伟华 , 1] 周萍. 中药外敷治疗盆腔炎 3 6例临床观 察[ ] 9 J.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志 ,0 0 9 1 ) 3 3 1 3 . 2 1 , (7 : 3 — 3 5 1
广西 中医学 院学报
・O 1 1・
预防和有 希望 治疗 的痴呆 之一 , 从这角 度而言 , D可能较其 V 他痴呆更有研究价值 , 因此从多途径 、 多层次治疗 VD已成为

丹参及其活性成分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丹参及其活性成分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 2023,Vol.16,No.71475 ㊃综述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527)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杨圆圆㊁倪金霞㊁袁静雪(博士研究生)㊁宋越(博士研究生)],脑病一科(赵子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针灸二科(王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二科(闫禹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汪金宇)作者简介:杨圆圆(1989-),博士,在站博士后,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㊂E⁃mail:yuanyuan5250@ 通信作者:倪金霞(1972-),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㊂研究方向:针灸防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㊂E⁃mail:nijinxia118@丹参及其活性成分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杨圆圆 倪金霞 王迪 闫禹竹 汪金宇 赵子珺 袁静雪 宋越【摘要】 丹参其活性成分包括丹参酮IIA㊁丹参酸B㊁丹参素㊁隐丹参酮等㊂其中丹参酮IIA 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通过调节Toll 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下调β位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1(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BACE1)表达,调控核因子κB 及其抑制蛋白的活性,减轻神经炎症反应,降低神经细胞炎性损伤;改善胆碱能功能对神经系统发挥保护作用;通过上调磷酸化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㊁蛋白激酶C 受体1(protein kinase C receptor 1,RACK1)和抑制自噬来减轻神经元损伤㊂丹参酸B 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㊁调节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transcription activating protein 3,STAT3)/促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通过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6,LRP6)/Wnt /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还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突触蛋白恢复,以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㊂丹参素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 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㊂隐丹参酮可通过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中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发挥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㊂现将近年来丹参活性成分用于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总结,为丹参的临床运用及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㊂【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IIA; 丹参酸B; 丹参素; 隐丹参酮; 血管性痴呆; 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3.07.039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its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YANG Yuanyuan ,NI Jinxia ,WANG Di ,YAN Yuzhu ,WANG Jinyu ,ZHAO Zijun ,YUAN Jingxue ,SONG Yue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NI Jinxia ,E⁃mail :nijinxia118@【Abstract 】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include tanshinone IIA,tanshinone B,tanshinol,cryptotanshinone and so on.Tanshinone IIA can inhibit neuronal apoptosis by inhibiting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Tanshinone IIA regulates the Toll⁃like receptor 4(TLR4)/myeloid1476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active protein88(MyD88)⁃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down⁃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1(BACE1),and regulates the activitiesof NF⁃κB and IκB.It can reduce the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damage ofnerve cells.It improves cholinergic function and protects the nervous system.It alleviates neuronal injuryby up⁃regulating phospho⁃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kinase(ERK),protein kinase C receptor1(RACK1)and inhibits autophagy.Salvianolic acid B up⁃regulate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protein kinase B(Akt)signaling pathway,regulates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pro⁃angiogenic growth factor(VEGF)signaling pathway,and inhibits neuronal apoptosis.It alleviates neuronal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by activating th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6(LRP6)/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and can also 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synaptic proteins by inhibiting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to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Danshansu plays a neuroprotective role by regulating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hibiting neuronal apoptosis.Cryptotanshinone plays an anti⁃vasculardementia role by inhibiting the aggregation of Aβin cereb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This article reviews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ports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used in VaD in recentyears,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the treatmentof VaD.【Key words】 Danshen; Tanshinone IIA; Danshen acid B; Danshensu; Cryptotanshinone; Vascular dementia; Mechanism of action 血管性痴呆是全球人类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临床缺乏根治的治疗方法,寻找积极有效的抗血管性痴呆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1]㊂丹参属于经典活血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具有活血化瘀㊁凉血消痈㊁调经止痛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胸痹㊁癥瘕㊁月经不调㊁中风等症的治疗[2]㊂现代研究发现,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丹酚酸类化合物)及脂溶性醌类化合物(丹参酮类化合物),以及丹参素㊁隐丹参酮等成分,具有抗动脉硬化㊁抗炎㊁抗氧化应激㊁改善血液循环㊁降低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3]㊂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丹参活性成分在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以期为丹参的临床运用价值提供参考㊂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以保护神经功能 丹参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㊁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㊁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 PI3K)/Akt信号通路㊁调节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transcription activating protein3,STAT3)/促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对神经功能发挥保护作用㊂1.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降低细胞凋亡内质网是蛋白质折叠和分泌的主要隔室,内质网蛋白发生未折叠或错误折叠可引起未折叠蛋白质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的细胞应激反应,进而启动多种应激传感器蛋白,清除有毒的错误折叠蛋白质,维护正常的内质网功能,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能促进内质网应激标志物的表达,并增加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凋亡途径,如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c⁃Jun N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㊁半胱天冬酶⁃12等效应分子的表达[4]㊂Yang等[5]将丹参酮IIA(1~20μmol/L)Aβ1⁃42诱导的SH⁃SY5Y神经母细胞细胞损伤,结果显示,丹参酮IIA呈浓度依赖性提高细胞的活力,降低Aβ引起的细胞收缩㊁形状不规则㊁悬浮,有效降低细胞凋亡,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降低GRP78㊁UPR 蛋白表达,抑制CHOP和磷酸化JNK的表达,降低B 淋巴细胞瘤⁃2蛋白(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Bax)㊁4⁃苯基丁酸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降低半胱天冬酶⁃9㊁裂解半胱天冬酶⁃3和半胱天冬酶⁃3/7的活性,其机制与丹参酮IIA抑制内质网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㊂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771.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细胞凋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广泛表达于大脑皮层㊁小脑㊁下丘脑和海马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肽物质,可通过控制神经营养反应和细胞信号传导,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还能降低大脑中的糖原合酶激酶3和Aβ水平,改善认知障碍[6]㊂IGF⁃1和p⁃Akt的下调表达与血管性痴呆的认知缺陷有关㊂活化的Akt通过磷酸化其下游蛋白[如半胱天冬酶⁃9㊁Bcl⁃2相关死亡蛋白(Bcl⁃2 related death protein,Bad)㊁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β,GSK3β)],以促进细胞存活并抑制细胞凋亡[7]㊂Ma等[8]运用丹参酸B(20mg/kg)治疗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研究发现,丹参酸B能显著降低大鼠的逃逸潜伏期,增加跨平台时间及数量,上调海马区IGF⁃1和p⁃Akt的表达,减轻神经元细胞形态学改变,减轻海马区及CAI区神经元凋亡,表明丹参酸B通过上调IGF⁃1/Akt信号途径减轻神经元凋亡有关㊂祁敏芳等[9]对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灌注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小鼠,运用丹参素(10㊁20㊁30mg/kg)进行预处理,结果发现,丹参素能呈剂量依赖性改善脑组织的细胞结构及功能,减轻病理性损伤,缩短小鼠逃避潜伏期,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㊁中枢神经特异蛋白的水平,上调脑组织中PI3K㊁Akt蛋白的表达,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认知功能㊂1.3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调节STAT3/VEGF信号通路降低细胞凋亡脑小血管疾病是种重要的脑血管疾病的类型,可引起老年认知障碍和功能丧失,与中风㊁痴呆和衰老等病理生理学改变密切相关[10]㊂VEGF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不仅能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维持神经细胞存活,还能抑制细胞凋亡[11]㊂STAT3蛋白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内,在缺血性损伤后呈高表达,能促使VEGF的表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12]㊂Wang等[13]将丹参酸B(80mg/kg)治疗脑小血管疾病大鼠的实验发现,丹参酸B能降低逃逸延长期,增加穿过前平台次数和路径长度,改善大鼠的认知缺陷,显著降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㊁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㊁IL⁃6和IL⁃18水平,显著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 hyde,MDA)水平,升高谷胱甘肽㊁过氧化氢酶㊁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水平,抑制半胱天冬酶⁃3和Bax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大鼠神经细胞的数量,上调p⁃STAT3㊁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表明,丹参酸B通过调节STAT3/VEGF信号通路以减轻神经细胞凋亡㊂Kong等[14]将丹参酮IIA(30mg/kg)用于四血管咬合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实验发现,丹参酮IIA 能显著降低逃逸潜伏期,增加靶向象限的时间和穿越平台的数量,增加CA1海马区域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减弱了CA1海马区域中4⁃VO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促进GSK3β磷酸化和抑制tau磷酸化,与间充质干细胞可发挥协同治疗作用,其机制为丹参酮IIA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㊂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以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丹参活性成分能通过下调β位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1(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1,BACE1)表达㊁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F⁃κB,IκB)的活性,以减轻神经炎症反应,降低神经细胞损伤㊂2.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调节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4,TLR4)/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减轻神经炎症反应TLR4可在小胶质细胞㊁星形胶质细胞㊁巨噬细胞上表达,与神经炎症密切相关,TLR4与MyD88结合,能激活NF⁃κB和其他转录因子,诱导主要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释放,进一步加重神经组织的炎性损伤[15]㊂Jin等[16]将丹参酮IIA(1㊁5㊁10㊁20㊁40μmol/ L)预处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的炎性损伤,结果发现,1㊁5㊁10μmol/L丹参酮IIA能呈浓度依赖性提高了U87细胞活力,但20㊁40μmol/L的浓度反而抑制了U87细胞的活力,丹参酮IIA还能抑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高蛋白水平,阻止细胞内IL⁃1β㊁TNF⁃α和IL⁃6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阻止NF⁃κB的核易位,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细胞质中NF⁃κB p65的降低和细胞核中NF⁃κB p65的增加,抑制抑制了磷酸化⁃p38和磷酸化⁃JNK的水平,降低TLR4和下游蛋白1478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MyD88和TNF受体关联因子6的表达,其机制与丹参酮IIA通过TLR4/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调节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以阻断神经炎症反应有关㊂2.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下调BACE1表达以减轻神经炎症血管性痴呆无论是由外部环境因素还是内部遗传因素引发,所有致病特征都伴随着炎症反应,早期中度炎症可以去除有害物质,对大脑有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脑屏障功能下降,进入大脑的有害异物水平增加,炎症会继续加重症状,由于有毒蛋白质的积累而形成恶性循环,随着损伤的逐渐增加,相关的信号通路被激活,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最终将导致神经元变性[17]㊂BACE1是Aβ生成途径的限速酶,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在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组织中BACE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8]㊂Huang等[19]研究,采用丹参酮IIA(10mg/kg)治疗Aβ25⁃35诱导的神经炎症大鼠模型,结果发现,丹参酮IIA能显著改善大鼠的学习㊁记忆功能,作用优于间充质干细胞,还能减轻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病理损伤(神经元模糊不清㊁细胞边界不清㊁黑暗细胞核等),显著降低BACE1㊁淀粉样前体蛋白㊁蛋白酶体抑制剂1(proteasome inhibitor1,PS1)的mRNA的表达,降低海马体中IL⁃1㊁IL⁃4㊁IL⁃10和TNF⁃α的表达,下调BACE1㊁PS1和Aβ蛋白质的表达,其机制与丹参酮IIA下调BACE1表达以减轻神经炎症有关㊂2.3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调控NF⁃κB和IκB的活性减轻神经损伤NF⁃κB是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基因,在脑缺血或脑组织损伤是,可由多种信号通路激活,介导多种炎症因子的分泌,加重神经炎症损伤[20]㊂IκB能调节NF⁃κB的活性,IκB磷酸化后可与NF⁃κB的二聚体解离,NF⁃κB被释放后暴露P65亚基,发挥促炎活性[21]㊂周丽等[22]将丹参酮ⅡA(4㊁8mg/kg)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实验发现,丹参酮ⅡA能呈浓度依赖性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缩小细胞坏死区域面积,显著降低NF⁃κB和IκB的表达,表明丹参酮ⅡA可通过调控NF⁃κB和IκB的活性对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㊂3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抗氧化作用发挥抗血管性痴呆作用 丹参活性成分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突触蛋白恢复,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6, LRP6)/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㊂3.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清除氧化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进程,脑组织缺血及再灌注均可引起大量氧化自由基和MDA的产生,导致神经元迟发性损害㊂脑组织长期慢性缺血还能引起脑组织中谷氨酸㊁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显著降低,加重脑组织代谢障碍,导致认知功能损伤[23]㊂何治等[24]研究证实,将丹参酮ⅡA(2㊁4mg/ kg)用于夹闭颈总动脉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实验发现,丹参酮ⅡA能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提高象限探索时间,改善认知功能和空间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海马组织MDA的水平,提高SOD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产生,增加大鼠海马组织及大脑皮层中谷氨酸㊁γ⁃氨基丁酸的分泌,其机制与丹参酮ⅡA通过抗氧化作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㊂李小楠等[25]运用丹酚酸B(20mg/kg)治疗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结果发现,丹酚酸B能显著降低上台潜伏期和上台总路程,提高穿越站台次数,降低活性氧㊁乳酸脱氢酶㊁MDA的水平,改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变化,提高神经突触凹型㊁活性带长度㊁数量㊁弯曲,提高NR2A/B㊁PSD95㊁CREB等突出蛋白的表达,其机制与丹酚酸B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突出蛋白恢复有关㊂3.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LRP6/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参与神经元的增殖㊁发育㊁分化㊁凋亡㊁氧化应激,该信号通路激活能显著减轻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刺激LRP6能进一步促使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对神经组织发挥保护作用[26]㊂叶明灯等[27]将丹参酮B(2㊁4mg/kg)用于颈总动脉缩窄法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B能提高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降低海马组织和皮层的MDA水平,提高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79SOD㊁GSH⁃Px的水平,减轻海马区组织细胞皱缩㊁排列紊乱等病理改变,上调Wnt1㊁p⁃LRP6蛋白的表达,其机制与丹参酮B激活LRP6/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氧化应激反应有关㊂4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调节中枢胆碱能发挥抗血管性痴呆作用 神经退行性病变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与中枢胆碱能神经纤维损伤目前相关,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和乙酸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共同维持胆碱能的动态平衡,增强ChAT和AChE的活性可对神经系统胆碱能发挥良好保护作用[28]㊂Kong等[14]研究结果还表明,丹参酮IIA (30mg/kg)能提高ChAT活性和ACh水平,降低AChE活性,有助于调节中枢胆碱能系统的活性㊂孔德燕[29]对血管阻断法建立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使用4㊁8mg/kg的丹参酮ⅡA治疗,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缩短逃避潜伏期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延长平台滞留时间改善空间记忆功能,显著减轻海马CAI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㊁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提高AChE㊁ChAT的活性,机制与丹参酮ⅡA改善胆碱能功能对神经系统发挥保护作用有关㊂5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阻止Aβ聚集发挥抗血管性痴呆作用 丹参活性成分能通过自噬及Aβ聚集,降低Aβ的神经毒性,发挥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㊂5.1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自噬减轻神经元损伤自噬是指含有神经炎斑块和细胞内tau蛋白缠结的Aβ的积累,自噬功能障碍参与退行性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自噬激活可促使神经元中细胞内Aβ25⁃35蛋白聚集[30]㊂Zhu等[31]将丹参酮IIA(40㊁80mg/kg)用于Aβ25⁃35诱导的空间记忆障碍小鼠是实验发现,丹参酮IIA能减轻Aβ引起的小鼠逃逸潜伏期的记忆受损,显著增加平台交叉数量,提高海马区及DG区域的神经元数量,提高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蛋白的表达,上调海马体中蛋白激酶C受体1(protein kinase C receptor1,RACK1)㊁Beclin1的蛋白及基因的表达,表明,丹参酮IIA通过上调pERK/ERK㊁RACK1和抑制自噬来减轻神经元损伤,减轻空间记忆障碍㊂5.2 丹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Aβ聚集减轻神经毒性作用Aβ1⁃42聚集可以对神经元和脑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细胞毒性,可引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促使神经元损伤,促使细胞凋亡[32]㊂Ding等[33]将隐丹参酮(4㊁20㊁40mg/kg)用于Aβ1-42诱导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实验发现,隐丹参酮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β1-42聚集,以降低Aβ颤动,减轻Aβ疏水斑的形成,减轻Aβ结构及外观的改变,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β1-42淀粉样蛋白生长,抑制在bEnd.3细胞聚集并抑制TNF⁃α㊁IL⁃1β㊁IL⁃6等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半胱天冬酶⁃3的活性,表明,隐丹参酮可通过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中的Aβ聚集发挥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㊂6 结语血管性痴呆给全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尽早预防及控制病情发展,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4]㊂近年来中医药在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丹参及其活性成分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效果已获得多篇报道证实,可为丹参的临床运用提供了循证支持㊂但也存在多项不足:(1)丹参的活性成分复杂,其单体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2)丹参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㊁药代特征尚不明确;(3)关于丹参活性成分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报道多为基础实验研究,对人体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尚未明确;(4)临床尚缺乏丹参用于血管性痴呆适应症的新药,对制药工艺也存在一定的考研;(5)丹参活性成分的药物安全性尚未可知㊂以上几点不足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参考㊂参考文献[1] KUANG H,ZHOU Z F,ZHU Y G,et al.Pharmacological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a molecular mechanismperspective[J].Aging and disease,2021,12(1):308. [2] LU S.Biosynthesi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bioactivecompounds in Salvia miltiorrhiza,a model system for medicinalplant biology[J].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2021,40(3):243⁃283.[3] PENG K Y,GU J F,SU S L,et al.Salvia miltiorrhiza stemsand leaves total phenolic acids combination with tanshinoneprotect against DSS⁃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through inhibiting1480 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TLR4/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mice[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21,264:113052. [4] NIU X L,JIANG X,XU G D,et al.DL⁃3⁃n⁃butylphthalidealleviates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by regulating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the Shh/Ptch1signaling‐pathway in rats[J].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2019,234(8):12604⁃12614.[5] YANG W N,ZHANG J S,SHI L L,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tanshinone IIA on SH⁃SY5Y cells against oAβ1⁃42⁃inducedapoptosis due to preven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Cell Biology,2019,107:82⁃91.[6] Arjunan A,Sah D K,Woo M,et al.Identification of themolecular mechanism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a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Cell&Bioscience,2023,13(1):16.[7] Kumar S,Ivanov S,Lagunin A,et al.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inhibition as a potential pharmacological target for vascular de⁃mentia:In silico and in vivo evidence[J].Computers inBiology and Medicine,2019,108:305⁃316.[8] MA X,XU W,ZHANG Z,et al.Salvianolic acid B amelioratescognitive deficits through IGF⁃1/Akt pathway in rats withvascular dementia[J].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7,43(4):1381⁃1391.[9] 祁敏芳,吴慧娟,童军卫,等.丹参素经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4):314⁃318.[10] XIE J,CHENG Z,GU L,et al.Evaluation of cerebrovascularhemodynamics in vascular dementia patients with a newindividu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lgorithm[J].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2022,213:106497.[11] 刘璐菘,王春田,王丽敏,等.丹酚酸B对EPCs释放VEGF㊁SDF⁃1㊁IL⁃8和MMP9细胞因子及EPCs黏附能力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1):5⁃9[12] ZHAO J,LI W,WANG Y,et al.The effect ofelectroacupuncture on the expression of Sirt1and STAT3in hip⁃pocampus and amygdala of vascular dementia rats[J].NeuroReport,2022,33(12):534⁃542.[13] WANG W,HU W L.Salvianolic acid B recovers cognitivedeficits and angiogenesis in a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ratmodel via the STAT3/VEGF signaling pathway[J].MolecularMedicine Reports,2018,17(2):3146⁃3151. [14] KONG D,LIU Q,XU G,et al.Synergistic effect of tanshinoneIIA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preventing learning andmemory deficits via anti⁃apoptosis,attenuating tauphosphorylation and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central cholinergicsystem in vascular dementia[J].Neuroscience letters,2017,637:175⁃181.[15] XU J,LIU J,MI Y,et al.Triad3A⁃Dependent TLR4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Pterostilbene on Vascular Dementia[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2,70(19):5896⁃5910.[16] JIN H,PENG X Q,HE Y Y,et al.Tanshinone IIA suppresses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roughNF⁃κB/MAPKs signaling pathways in human U87astrocytomacells[J].Brain Research Bulletin,2020,164:136⁃145. [17] QI F,HU Y,LI Y,et al.Levels of anti⁃oxidative molecules and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and theirclinical significance[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21,37(5):1509.[18] Cervellati C,Valacchi G,Zuliani G.BACE1role in Alzheimer'sdisease and other dementias:from the theory to the practice[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21,16(12):2407. [19] HUANG N Q,LI Y Y,ZHOU Y J,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of tanshinone IIA⁃incub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Aβ25⁃35⁃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J].Behavioural BrainResearch,2019,365:48⁃55.[20] Cordaro M,D’Amico R,Fusco R,et al.Discovering the effectsof fisetin on NF⁃κB/NLRP⁃3/NRF⁃2molecular pathways in amouse model of vascular dementia induced by repeated bilateralcarotid occlusion[J].Biomedicines,2022,10(6):1448.[21] 易亚乔,何清湖,刘检,等.基于SIRT1/NF⁃κB炎性通路探讨加味脑泰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6):684⁃688.[22] 周丽,刘艳平,王芳,等.丹参酮Ⅱ_A对I/R大鼠脑组织NF⁃κB和IκB活性的影响[J].中药材,2013,13(7):1136⁃1139.[23] YANG K,ZENG L,GE A,et al.Exploring the oxidative stressmechanism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in intervention ofvascular dementia based on systems biology strategy[J].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2021,2021:1⁃29.[24] 何治,潘志红,鲁文红.丹参酮ⅡA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1883⁃1886.[25] 李小楠,舒刚明,高畅,等.丹酚酸B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区PSD95突触相关蛋白影响[J].西部医学,2022,34(3):323⁃327,334.[26] YANG Y,ZHAO L,LI N,et al.Correction to:Estrogen Exerts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Vascular Dementia Rats bySuppressing Autophagy and Activating the Wnt/β⁃CateninSignaling Pathway[J].Neurochemical Research,2021,46(9):2505⁃2505.[27] 叶明灯,汪晶莹,周源,等.丹参酮B调控LRP6/Wnt1/β⁃catenin通路对血管性痴呆性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2,38(2):255⁃260.[28] Kumaran K R,Wahab H A,Hassan Z.Nootropic effect ofSyzygium polyanthum(Wight)Walp leaf extract in chroniccerebral hypoperfusion rat model via cholinergic restoration:a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 for dementia[J].Advances inTraditional Medicine,2022:1⁃18.[29] 孔德燕.丹参酮ⅡA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环球中医药2023年7月第16卷第7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2023,Vol.16,No.71481量㊁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7):2797⁃2799.[30] WANG X X,ZHNAG B,XIA R,et al.Inflammation,apoptosisand autophagy as critical players in vascular dementia[J].EurRev Med Pharmacol Sci,2020,24(18):9601⁃9614. [31] ZHU J J,LIAO S P,ZHOU L M,et al.Tanshinone IIAattenuates Aβ25–35⁃induced spatial memory impairment viaupregulating receptors for activated C kinase1and inhibitingautophagy in hippocampus[J].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2017,69(2):191⁃201.[32] SoléM,Miñano⁃Molina A J,Unzeta M.A cross⁃talk between Aβand endothelial SSAO/VAP⁃1accelerates vascular damage andAβaggregation related to CAA⁃AD[J].Neurobiology of Aging,2015,36(2):762⁃775.[33] DING H M,KAN S,WANG X L,et al.Cryptotanshinoneagainst vascular dementia through inhibition of Aβaggregation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cereb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22,15(12):104328.[34] Bir S C,Khan M W,Javalkar V,et al.Emerging concepts invascular dementia:a review[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21,30(8):105864.(收稿日期:2023⁃01⁃23)(本文编辑:韩虹娟)。

血管性痴呆的新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新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新进展什么是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如缺血、脑出血等)导致的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于中老年人。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晕、头痛等,还可能出现行为和情感方面的改变。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涉及脑血管的供血和神经元的损伤。

由于缺氧、缺血等原因,脑细胞会受到损伤,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脑区域萎缩,最终影响了智力和认知功能。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现状目前,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以改善脑血管疾病为主。

首先,需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防止脑血管病发生。

其次,需要针对脑血管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利用药物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此外,医生还建议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其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仍存在许多局限,因为目前尚未出现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口干、头晕、恶心等,同时药物治疗也无法阻止脑血管病的发展。

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血管性痴呆的新进展最近,针对血管性痴呆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具有深度睡眠的个体患血管性痴呆的风险较小。

深度睡眠是指一种高质量的睡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处于休息的状态,神经元得以充分休息和修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220名老年人进行了3年的随访,发现深度睡眠时间短的人患血管性痴呆的风险较高。

同时,这些参与者还采取了其他措施来防止血管性痴呆,如控制高血压等。

这项研究为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如利用干细胞治疗、利用特定物质来增强神经元的生存等新方法。

这些新进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但它们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或许这也是血管性痴呆治疗的一个新的方向。

结语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的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均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尽管目前治疗手段仍然有很多局限,但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前景。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0.09%氯化钠注射液250nd加丹红注射液40m1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川芎嗪注射液320mg加入0.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优于对照组64%(P<0.01)。

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流变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

所有患者出院后随防半年。

治疗组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4针刺治疗王玲等¨纠选择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针刺养阴通络法治疗,选取双侧阴经腧穴。

上肢:极泉、尺泽、内关。

下肢:血海、三阴交、太溪、太冲。

诸穴留针30min,15min行针1次;缓慢出针,出针后紧按针孔。

1次/d,连续治疗30d。

对照组给予口服补阳还五汤汤药。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l%,对照组为55.8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表明针刺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方惠等¨41采用中药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治疗组在用药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穴位选取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半身不遂上肢加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加阳陵泉、委中;语言不利加廉泉;吞咽困难加完骨;尿失禁加中极、关元。

电针用疏密波15min,1次/d,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综合证候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尸<0.01);治疗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恢复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O.05)。

5讨论与展望综上说述,中医药治疗消渴兼中风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十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有关实验室指标方面有显著性作用。

随着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的增长,利用中医药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优势防治本病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疗组总改善率为86.7%,明显高于药物组(66.7%),二者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智能量表改善情况,穴位注射 治疗组亦较药物组有明显提高。针刺对治疗VD的临床疗 效明显,除上述几种治疗方法外,临床还多见以针刺为主, 配合灸法、中药或两药同D.-j进行治疗¨4—6|,亦取得良好的 临床效果。近年来的实验研究更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 度、不同深度及不同途径探索了其作用机理,更加完善了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II缶床及实验证明针灸是治疗VD的有效手 段,而且方法多样,有较好的临床效应,对改善中风后患者 的生活质量有着很高的社会效应。但相关研究缺乏较为 详实的客观量化评判标准,其具体操作的标准性、统一性、 可重复性尚有待提高,在治疗方法和选穴上尚缺乏最有效
合的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609—610 18曹波,李绍堂,陈永杰。等.苠榆油纱布外敷对肛瘘术后创面的影 响.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8):45—47 19胡良胜,彭丽清,胡波.紫草膏治疗肛瘘术后创面40例疗效观 察.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tO(4):47—48 20毛细厶,王建民,张利容.等.痔瘘洗剂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 的I临床观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1):24—25
于涛等…益气凋血,扶本培源,选用针刺取穴:膻巾、 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外关,针刺诸穴均采用毫针,使 用捻转补泻法,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并与西药组(喜 得镇片)对比,治疗12周后,认知能力、行为能力、中医症 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于颂华等口1用“调神益智” 针法治疗VD21例,取穴:风池、四神聪、神庭、内关、神门、 人中、前顶,配穴:肾经亏虚加太溪、三阴交、然谷,痰浊蒙 窍加风隆、阳陵泉、足三里。结果提示调神益智法能显著 提高V0患者的智力。潘德祥¨1等采朋醒脑开窍法,针刺 百会、人中、涌泉、太冲、四神聪,捻转提捅结合泻法强刺 激,每日2次。对照组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 交,平补平泻,每日2次。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

血管性痴呆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的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的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的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银杏叶胶囊与美金刚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62名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结果表明银杏叶胶囊和美金刚联合治疗组的认知功能改善显著,而且在心血管指标和神经生化指标方面也有显著改善。

安全性评价显示联合应用组无严重不良反应。

综合分析认为,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未来可以作为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有效选择。

这项研究为该领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银杏叶胶囊、美金刚、临床研究、治疗、试验设计、临床结果、安全性评价、综合分析、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管性痴呆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该病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异常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身心负担。

目前,针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然而现有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的治疗,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1. 观察银杏叶胶囊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证据。

2. 探讨美金刚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3. 评估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疾病进展和症状改善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病痛带来的负担。

2. 正文2.1 银杏叶胶囊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银杏叶胶囊是一种提取自银杏树叶片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

其主要成分为酮类、酯类和醇类等化合物,具有改善脑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

目前,丁苯酞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痴呆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

本研究旨在分析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本研究共纳入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年龄在5075岁之间,病程在3个月至2年之间。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实验组患者接受丁苯酞治疗,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200mg;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

疗程为6个月。

疗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23.5±3.2)分和(23.8±3.5)分,ADL评分分别为(45.6±12.8)分和(46.2±13.1)分,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65.2±9.5)分和(65.8±10.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分别为(26.8±3.6)分和(23.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实验组的ADL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2.7±11.3)分和(73.6±8.9)分,与对照组的(48.2±12.6)分和(69.2±9.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

通过6个月的治疗,实验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丁苯酞可以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引起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等。

它被认为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1]。

目前,在亚洲和发展中国家的痴呆病例中,VD 约占30%,高于北美和欧洲(15%~20%)[2-3]。

据研究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血管性痴呆发病率为每年每千人中有2.42例[4-5]。

研究表明,我国约有1507万人60岁以上的痴呆患者,其中约有392万人为VD 患者[6]。

VD 会造成日常生活质量不断下降,而且不能扭转,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负担。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是由王永炎院士多年临床实践研制的具有益智养肝,化浊活血和增智健脑等功效的中成药[7],主料何首乌、肉苁蓉、荷叶、地龙、漏芦等。

Progress of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 Di Shuai, Zhang Jiapeng, Liu Yixuan, LiYanan, Zhang Jiang, Zhou Fuli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has the effect of nourishing liver,promoting turbidity and activating blood, and increasing wisdom and brain. It is suitable for mild to moderate vascular dementia with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and phlegm stasis blocking collateral syndrome. Recentl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long-term and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 with remarkable efficacy.To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It is found that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can treat vascular dementia by reducing the expression of MARKS mRNA in hippocampus, inhibiting oxidative stress in brain tissue, protecting mitochondria, reducing the rang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rotecting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and pound ciYizhi capsule combined with other anti-dementia drug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and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study of compound cistanche qianyi capsule.【Key words 】Vascular dementia; Compound ciYizhi capsule; Dementia; Clinical application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邸帅 张佳朋 刘乙璇 李亚楠 张江* 周福玲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内二、四病区*通讯作者【摘要】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具有益智养肝,化浊活血和增智健脑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

最新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最新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对照1.5SD; 3. 总体衰退量表(GDS)2~3级, 临床痴呆评定量
表(CDR)0.5分; 4. 一般认知功能正常; 5. 日常生活能力正常; 6. 除外其他导致痴呆和脑功能障碍的躯体和精神
疾患;
血管性痴呆(VD)的概念
概念: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 征。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6、执行功能(组织或管理能力)
主要是额叶的功能,患者对既往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逐渐丧失了运用的能力,包括理解力、计算力、执行 口头命令完成某些动作的能力,因额叶、颞叶和顶叶 病变所致的执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失写、失用和失 算。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
1. 存在记忆障碍(自诉,他人提供); 2. 记忆检测成绩低于年龄和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
何为认知功能?
原文:cognition 包括: 1. 注意力 2. 记忆力(?) 3. 定向力 4. 语言能力 5. 视空间定向能力 6. 执行功能(组织管理能力)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1、注意力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注意力减退,表现在对环境变化的 漠不关心;对提问的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回答或答非所问;严重 者表现为置之不理,无法坚持完成正常交流和病史询问。
痴呆的特征
后天获得性的 持续性的 多个认知功能损害
(1) 记忆损害
(2) 一个或多个其他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较先前水平明显减退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判断 明显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或社会职业功能,并与以
往水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Prevalence of dementia syndromes
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
2001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美国神经病学会议 上提出对痴呆早期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的指导方针,其中指出早期识别的中心是发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
LS I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 1 V L.1N . I Z N 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0 O 2 O 3 H H 0
时珍 国医国药 2 1 00年第 2 卷第 3期 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度适 中 , 心态平和 ; 阴人冷静安 闲、 少 不易激怒 ; 阴人悲 观失 望 、 肾大而脾小者名 日少 阴人 ” 太 在气血 阴阳方面 , 灵枢 ・ 《 通天》 描述较 为详尽 , 太 阴之人 , “ 忧愁 多 、 焦 虑 。 善 多 阴而无 阳 , 阴血浊 , 其 其卫 气涩 , 阴阳不 和 , 筋而 厚皮 ” “ 缓 ; 少 2 1 3 意志 太阳人勇敢激昂 、 .. 容易放弃 、 喜欢寻求新 的事 物 ; 少 多 小 六府不调 , 阳明脉小 而太 阳脉 其 阳人缺乏耐力及毅力 、 做事不易坚持 ; 阴阳和平人做 事坚持 、 有耐 阴之人 , 阴少 阳 , 胃而大肠 , 大 ” “ 阳之人 , 阳而少 阴 , ;少 多 经小 而络大 , 血在 中而 气外 , 阴 实 心 ; 阴人能 自制 、 少 持久力 强 、 耐受性 好 ; 阴人谨 慎 , 太 耐受 性很 而虚 阳” “ 阳之人 , ;太 多阳而少阴” “ ; 阴阳和平之 人 , 阴 阳之气 其 强。 血脉 调 ” 。 2 14 人 际关系 太 阳人傲 慢 、 .. 自用 ; 阳人 善交 际 , 友多 ; 少 朋 阴 和 , 虽然二者在生理上 的描 述各有 侧重 , 二者之 间是相通 的。 但 阳和平人待人诚恳 、 虚 、 谦 关系和谐 ; 少阴人待人冷淡 , 警惕性 高 , 太阴之人在脏腑形态上 肝大肺 小 。肺 主气 , 阳; 属 肝藏 血 , 阴。 属 有妒忌心 ; 阴人不 愿接触人 、 太 内省 孤独 , 与人有一 种距 离感 , 总 肝大则 阴血盛 , 小则肺气不 足 , 肺 使卫气运行涩滞 。太 阳人肝小 是停 留在 固定地交际圈子里 。 肝小则 阴血少 , 阴血少而致 阴不敛阳 , 阳气亢盛 , 即为太 2 15 行事风格 太 阳人做 事容易 冲动 , 刚毅勇敢 、 .. 但 坚持 自己 而肺大 , 阳; 四象人学说认 为少 阴人 肾大脾小 , 因脾与阳明脉 , 肾与太 阳脉 的观点 、 进取心强 ; 阳人做事不易 坚持 、 少 凡事不放在 心上 ; 阳 阴 与《 中论述 的少 阴人小 胃而大肠 , 阳明脉 和平人做事公正无 私 、 不计 较 得失 、 为利 益所 诱惑 ; 阴人 细 之间有密切联系 , 内经》 不 少 小而太 阳脉大 , 以及少 阳人 的血 在中而气在 外 , 阴而 虚阳是 吻 实 心、 稳健 、 做事有计划 、 惕性高 ; 阴人不喜 欢兴奋 的事 、 警 太 畏缩 、 合的 。可见 , 四象 医学 ” “ 的体质分 型与《内经 》 密不可 分 的关 有 犹疑不决 、 冷静庄 重 , 善于察言观色而行事 。 系, 分别站在不 同的视 角论述 了五态人 的生理特点 。 2 16 工作特长 太 阳人喜好 言谈 、 .. 善于表 达 , 在演讲 中易 吸引 听众 , 具有较强 的感 召力 , 显示出领导才能 ; 阳人分析 和推 理能 少 总之 , 随着对人格理论研究 的不断深入 , 内经》 在《 对五态人 力强 、 思维敏捷 、 反应迅速 , 在工作方 面适宜做相互接触 的活动性 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格理论 , 对五态人 的心身 特征做深入地 工作 ; 阴阳和平人精力充沛 、 反应灵活 、 思维 活跃 、 工作潜力大 、 能 剖析 , 以期为 临床诊疗提供进一 步的参考 。 顺应事物发展规律 , 有很强 的 自身 调节 和对 外适 应能力 ; 阴人 少 喜静 、 细心、 稳健 , 适于高度精确性 、 算和判断能力 的工作 ; 阴 参考 文献 : 计 太 人深谋远虑 , 有度 量 、 有很 强地 坚持 性 , 适合 需 要持 之 以恒 的工 [1] 聂世茂. 黄帝 内经心理学 概要 [ . M] 重庆 : 科学 技术 出版社 重庆分 作。 社 ,96:5 . 1 8 2 5 2 2 生理特征 在 五态人分 型中以阴阳盛 衰为划分 依据 、 . 论述 最 [ 2] 郑 雪. 人格心理学 [ . M] 广州 : 大学 出版社 , 0 : 暨南 2 16 0 . 多的是《 灵枢 ・ 通天 》 四象 医学” 四象 医学 ” 朝鲜 名 医 [ 和“ 。“ 是 3] 周 萍 , 董彦皓. 关于《 内经 》 五态人 格研究 的思 考 [ ] 湖 南师范 J. 李济马(13 87~10 9 0年 ) 灵 枢 ・ 在《 通天》 五态人 ” “ 的基 础上发 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0 , : 0 2 711 . 0 2 展而成 的。李济马认为人 的体质应该是或 阴或 阳 , 不偏不倚 的中 [ ] 杨秋莉 , 4 薛崇成. 中医学心理学 的个性学说与五态人格测验 [ ] 中 J. 和之人是不存在 的 , 因此 , 没有 实际临床 意义 的阴 阳和平 人进 对 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0 6 1 ( 0 :7 . 2 0 ,2 1 ) 77 5 崔 人格维度 、自我和谐及行 为抑制与心身症 状的关 行阐述 , 尽管 中、 韩对体质理论 的研究各有所侧重 , 语言描述各不 [ ] 王登峰 , 红. 系[ ] 心理学报 ,07,9 5 :6 . J. 20 3 ( ) 8 1 相同 , 但二者是“ 同源异流”_ , 6 本质相通 , J 理论互补 。 6] 王 琦 , 李英 帅 , 晓峰. 马 中韩 医学对 体 质 问题 的研究 比较 ( ) 上 在五态人脏腑 形态 的分类 方面 《 内经 》 有提及 , 济 马在 [ 没 李 [ ]浙 江中医杂志 ,0 84 ( )3 1 J. 20 ,3 6 :1 . 《 东医 ・ 寿世保元 》 中论述到“ 人禀脏理 有 四不 同, 肺大 而肝小者 名日太 阳人 , 肝大肺小 者名 日太 阴人 , 脾大而 肾小者名 日少 阳人 ,

试谈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

试谈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

试谈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摘要:本文总结并分析了造成血管性痴呆症状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研究了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状的进展程度以及以后展望了以后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治疗诊断因素【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33-01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患者的认知功能被损害的综合症状,而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脑部缺血或缺氧导致不同程度的中风以及脑损害等因素。

根据当前的研究显示,目前血管性痴呆疾病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并且已成为可与癌症、心脏病齐名的致死性疾病。

尤其是在老年人范围内,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已经成为造成老年痴呆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目前老龄化速度的加剧,血管性痴呆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长。

1 引起vad的部分原因随着对血管性痴呆症状的不断研究,目前并没有发现极其确定的因素可以引起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以及痴呆症状的发生,虽然造成脑卒中的相关因素也可能对痴呆患者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也只是小部分而已。

通过相关的研究数据得知,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因素大概可总结为两类,一类是单个个体处在相同的环境下的自然因素,另一类个体之间存在的不同形式类别的遗传与非遗传因素。

这里所指的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直系亲属的患病史以及遗传史,而非遗传性包涵的则是患者自身的年龄、生活习惯、体态特征、健康程度以及个人的患病史等。

1.1 个人因素。

通过对多个研究结果的对比,可发现年龄已经成为了影响血管性痴呆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

根据对多数患者的病例对比可发现,患者中的中老年人的数量偏多,并且以55岁以上为主,由此可见vad的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密切相关。

患者的心情愉悦程度也已经开始成为影响血管性痴呆的部分因素,具相关数据显示,患有抑郁症的患者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已经明显高于心情愉悦的患者,危险度可高于普通人群的1.91倍,对老年人的影响更甚。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舒血宁注射液通过调节血管舒缩,改善脑血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方式起到治疗作用。

奥拉西坦则能通过促进神经细胞生成、提高脑细胞代谢等途径改善认知功能。

本研究采用临床观察法,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观察结果显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未来希望通过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本研究结果,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选择。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奥拉西坦、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观察结果、安全性评价、未来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情绪不稳等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活负担。

目前尚无根治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善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来进行治疗。

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改善脑血流、抗炎、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奥拉西坦是一种常用的脑血管扩张剂,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提高脑细胞的氧供需平衡。

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和奥拉西坦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展现出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我们希望验证该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指标变化,探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对于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性痴呆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作者:魏居瑞编辑:studa20【摘要】综述了近年来血管性痴呆发病的相关因素和治疗进展,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神经干细胞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系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研究显示[1],血管性痴呆被认为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发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

随着社会老龄化,Va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逐年上升,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之后第3位的致死性疾病,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1 VaD发病的相关因素到目前为止,引起脑血管病的某些危险因素与痴呆的关系尚不确定,而痴呆的危险因素还包括与卒中无关的一些因素。

多数研究显示:VaD往往是自身危险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身因素包括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

非遗传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低教育水平、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病、血脂异常、吸烟、大量饮酒、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2]。

最新发现的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激素、微量元素、神经免疫因素及神经递质等遗传因素主要表现遗传异质性及基因多态性。

1.1个体因素各个研究结果比较一致认为年龄在VaD的发病中是一个比较确定重要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VaD的发病率亦成倍增长。

有研究报道,55岁以上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的相对危险度增多1.35倍[3]。

种族不同,其血管性痴呆发生率亦不同,一般认为,血管性痴呆更多见于俄罗斯、日本、中国,而欧洲和北美洲AD多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文化程度愈高,其VaD的发病率愈低。

但是,教育作为痴呆的一个保护因素,同时还受到其他一些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如职业、收入或早年的生活经历等。

心理因素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非常密切,患抑郁症与不患抑郁症的老年人中,前者患VaD的相对危险度是后者的1.91倍,抑郁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一个早期预兆。

1.2血管性危险因素就血管性危险因素而言,脑血管病可以引起认知功能损害。

一项关于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流行病学调查中,76 %的VaD患者和57 %的VCI患者有卒中病史,55 %的VaD患者和48 %的VCI患者有高血压[4]。

所以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可以降低VaD的发病率,或延缓病程进展。

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等所致微循环障碍与多发腔隙状态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所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有密切相关性。

另外心脏病是一潜在的危险因素,脑栓子主要来源于慢性心房纤颤,心律紊乱、心房纤颤被认为是认知功能低下的一个独立因素。

还有资料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比出血性脑卒中更易导致血管性痴呆,脑卒中的再发及多次脑卒中史是引起认知功能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单次脑卒中也可出现血管性痴呆,且发生率较高。

所以积极治疗上述疾病对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是重要的。

1.3中风的部位和体积中风的部位和体积与Va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目前一致认为左侧大脑半球、丘脑、前脑和额叶病变在认知损害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5],电生理学研究显示:VaD患者的p300峰潜伏期较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受试者明显延长,病灶位于额叶和颞叶的VaD患者p300峰潜伏期延长更显著 [6],无症状性脑梗死也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皮质下白质病变容易导致VaD。

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也可能与病灶体积有关,因为病灶体积越大,越容易损害与智能相关的脑组织,损害体积超出脑的代偿能力时会出现痴呆症状,但能够导致痴呆的最小梗死体积尚不清楚,应用MRI发现VaD患者的全脑体积缩小与认识功能减退有关[7]。

但是,这些并不都是绝对的,很多VaD患者并没有梗死灶。

1.4遗传因素近年来研究证实VaD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主要表现遗传异质性及基因多态性。

已知与VaD相关的基因有:位于19对染色体notch3位点基因的重复序列突变[8],芳香硫酸脂酶假性缺陷(arysulphatase A pseudodeficiency ASA|PD)基因、纤维蛋白原基因、载脂蛋白Eε4 (apolipoprotien Eε4 ApoEε4)等。

研究表明血浆EOLP(a)水平和ApoEε4是缺血型脑血管病血脂增高的预示因素,并且是独立危险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VaD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1.5其他因素其他与VaD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还包括:早年的心理压力、吸烟、滥用酒精、应用阿司匹林、从事暴露于杀虫剂的职业、接触液体塑料或橡胶者VaD发病率较高。

炎症也是VaD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脑卒中前一周的感染性炎症。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提高,将会发现与VaD有关的其他危险因素,可给VaD 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诊断VaD的早期诊断对其治疗意义重大,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和现有临床标准的低敏感性,VaD的临床诊断比较复杂困难[9]。

VaD的诊断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Hachinski缺血指数量(HIS)、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Examination, MMSE)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血管性痴呆的检查量表,其将临床体征与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合起来,用于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鉴别,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借助现代技术:如MR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SPECT和PET、电生理学、生物学及遗传学等方法,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许多其他因素,如病史、年龄、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生活经历和环境以及对疾病的适应力等综合考虑。

今后应该研究建立更为全面客观的诊断标准,或是将VaD的概念更新使之更易于诊断。

3预防与治疗3.1预防血管性痴呆被认为是目前唯一能够有效防治的痴呆,因而,积极控制其危险因素,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复发,是预防的关键。

对临床上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治疗糖尿病、降血脂、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要坚持戒酒、戒烟,低盐低脂饮食,多用蔬菜、豆类制品及五谷杂粮等,防止过度疲劳和紧张,坚持有规律的生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消除或控制VaD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积极治疗脑血管病,改善脑功能,减少脑血管病复发次数,这对VaD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亦是极为重要的。

3.2治疗对已发生VaD的患者,虽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但除积极治疗脑血管病外,针对痴呆亦应给予积极治疗。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疗法:(1)抗凝剂的使用,阿司匹林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预防卒中和减轻痴呆程度。

(2)改善脑循环药物使用:①二氢麦角碱类,如喜得镇、脑通等。

麦角碱制剂能阻断α受体,扩张脑血管,并能改变脑细胞代谢,可促进脑细胞对氨基酸、磷脂及葡萄糖的利用,增强反应性和记忆力。

②钙离子拮抗剂,主要为二氢吡啶类和二苯烷胺类,如尼莫地平和西比灵。

该类药物除增加脑血流量外,还能防止钙超载、自由基损伤,起到脑保护作用。

③罂粟碱样作用药物,如罂粟碱、脑益嗪等。

④烟酸类制剂,如威氏克等。

⑤维生素C、维生素E可防止自由基损伤。

(3)中药提取成分的早期使用,如三七总甙、葛根及川芎嗪(甲基吡嗪)、银杏叶制剂等。

银杏叶制剂的有效成分是黄酮甙和银杏内酯,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脑缺血缺氧,影响神经介质、改善记忆。

早期给予银杏叶制剂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还可以延缓痴呆的发展。

(4) 神经递质的替代治疗。

胆碱能假说认为中枢神经胆碱系统功能的下降导致了认知能力受损,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相对增高及乙酰胆碱合成减少呈正相关,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可阻滞乙酰胆碱的降解,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如四氢氨基丫啶、石杉碱甲、槟榔素等。

(5) 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疗法。

由于VaD为斑状智能障损害,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常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早期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积极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计划是重要的,并鼓励病人参与一定的社交活动,以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VaD的临床研究中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依据辨证论治总结出来的有效方剂经过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加工制成各种剂型,临床实践证明总有效率较高。

如:参芪扶正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麝香注射液、痴复康等对VaD有较好的疗效。

针灸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应用较多,并且大样本临床实践证明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VaD的近期症状。

据近几年来针灸治疗老年呆病的统计资料表明,主要选督脉、胆经、心包经、心经、胃经等穴位为主穴。

主穴主要选用百会、风池、神门、大椎等。

选用膀胱经、胆经、胃经、任脉及心包经等的穴位为配穴。

配穴主要是太溪、足三里、丰隆、太溪、太冲、合谷、三阴交、神门及肾俞等[10-11]。

针灸治疗VaD疾病疗效肯定,而且其本身不具有药物的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展望目前,临床使用的诸多疗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仍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尚需积极探索其他途径。

近年来研究发现,成体大脑可产生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并且这种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功能[12]。

研究发现脑卒中后神经发生区的NSC迁移入非神经发生区,分化成有功能神经元,并可整合到神经回路[13]。

其他神经退行性病变如阿尔茨海默病[14]、癫痫及帕金森病[15]的研究也发现神经发生现象。

虽然目前对海马NSC与大脑认知功能的关系尚有争议[16],但其仍为VaD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VaD中是否也存在相同的现象呢?是否可以通过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来治疗 VaD呢?或是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内源性NSC来替代受损神经细胞的功能,这应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以保护大脑皮层免受缺血、缺氧的损伤,局部的脑缺血可刺激VEGF的表达,同时VEGF可促进神经发生[17]。

这为Va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策略:VEGF配合神经发生治疗VaD是否更有效?或者是血管移植结合VEGF疗效是否更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不仅参与脑缺血的保护过程,还可调节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和学习记忆过程,并在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诱导和维持以及海马依赖性学习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18]。

综上所述,VaD的临床治疗不应仅局限于现有疗法的使用,需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基础与临床的相关研究,并将有关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期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乃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