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体系简述
布莱希特
《四川一好人》
理论著作
《买黄钢》,被称为20世纪具有保留价 值的基础理论著作。 《戏剧小工具篇》,是布莱希特最著名的 理论著作 。
三、叙事剧理论
(一)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也叫史诗剧,创建 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布莱希特敏锐地发现:两千年来的西方戏剧理论一 直把叙述性和戏剧性对立起来。于是,他把戏剧分 成两个类型:传统戏剧(又叫做戏剧性戏剧,或亚 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和叙事剧(叙事性戏剧)。
背景:德国三十年战争 人物:大胆妈妈等小人物
大胆妈妈形象
大胆妈妈是个随军叫卖的小商贩,在她看来,大人物发 动战争,是为了赚钱,而像她这样的小人物,至少也该 从中分享一钵残羹剩饭,以便养活自己,养活子女。 小人物的目光短浅,使她看不到自己的小买卖同大人物 的大买卖之间的联系,这样,大胆妈妈在做买卖和对战 争的态度问题上,就出现了矛盾。一方面她用做买卖的 行动,延续和支持了战争,另一方面战争又毁灭了她的 儿女。本想到用战争保存自己,战争反倒毁灭了她的家 庭。这正是这出戏的教诲意义。 最后,当她落得孤身一人时,仍念念不忘“我又得去做 买卖了”。大胆妈妈是一个战争的牺牲品,同时又是一 个战争的支持者。布莱希特把她塑造成一个始终未觉悟 的人,她丝毫未从自家的遭遇中汲取必要的教训,甚至 根本未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离散死亡负有道义责任。
(四)目的和意义
这是布莱希特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运用 于艺术事件的产物。 陌生化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高观众的认 识。 布莱希特的探索不是“形式主义”,体现 了艺术思想的严肃性和深刻性。
世界三大体系化戏 剧流派:[德]布莱 希特——叙事体戏 剧体系;[俄]斯坦 尼斯拉夫斯基—— 体验艺术体系;[中] 梅兰芳——中国戏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 曲表演体系。 梅兰芳合影(1935年)
布莱希特戏剧创作手法
布莱希特戏剧创作手法布莱希特,德国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以其独特的戏剧创作手法而闻名于世。
他认为戏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的思考并促使社会变革。
在他的戏剧作品中,他采用了一系列独特的手法,以达到这一目的。
本文将介绍布莱希特戏剧创作的几个关键要素。
1. 诗化与非诗化:布莱希特在戏剧创作中注重使用非诗化的语言。
他认为诗歌化的语言容易让观众沉浸其中,忽略了戏剧中所传达的思想和社会问题。
因此,他更倾向于使用平实的对话和描述,以便更好地引起观众的思考。
2. 反转与疏离效果:为了与传统戏剧形式作出区别,布莱希特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反转”的手法。
这种手法通过打破剧情的线性发展来呈现戏剧中的冲突和对立。
同时,他还使用了“疏离效果”,意味着通过某种手段将观众与舞台上的人物和情节保持距离,以便观众能够更客观地思考和观察。
3. 道具与舞台设计:在布莱希特的戏剧中,道具和舞台设计被赋予重要的角色。
他注重使用简化的舞台设计和道具,以突出角色和情节的核心。
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为布莱希特戏剧中的社会批判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
4. 角色的象征意义:布莱希特创作的角色往往有着明显的象征意义。
他通过塑造抽象化的角色,代表了社会中不同阶层、思想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这种象征性的角色设计增强了戏剧的观念性和批判性。
布莱希特戏剧创作手法的独特性使得他的作品在戏剧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拒绝情感化和艺术浪漫主义的盲目追求,布莱希特试图通过戏剧来呈现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他的创作手法为后世的剧作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激发了对戏剧形式和戏剧表达方式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浅议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
浅议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作者:雷萌来源:《大观》2015年第09期摘要:布莱希特是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戏剧家,是现代表现派的杰出代表。
布莱希特对于戏剧史的贡献在于他创作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戏剧体戏剧不同的戏剧理论主张。
从戏剧形式与技巧上,布莱希特倡导并采用“叙事性戏剧”的创作方法,主张“陌生化”,大胆尝试“间离效果”。
从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张扬上,他的戏剧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左翼情结倾向,反对资产阶级幻觉剧场。
关键词:布莱希特;叙事性戏剧;陌生化;间离效果布莱希特是现代“表现派”的杰出代表。
表现派戏剧艺术,是18世纪戏剧家狄德罗、克莱隆、科格兰等人最早提出,后经布莱希特等人的完善而渐成体系。
他们认为,“演员真正体验是在他独自一人,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和获得的,当他一旦站在了舞台上,只需将曾经体验过的而且经过设计的理想范本表演给观众就达到了戏剧艺术的目的,而不必把真正的生活本身及其实际的真实搬到剧场中去。
”①由此可知,表现派戏剧所倡导的是一种剥离表演本身的逆向情绪重合,从而让观众能够清醒地不受演员表演上的迷惑,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观看一场戏剧,沉迷但不沉溺在种种除自身意识之外的戏剧因素之中,从而可以使自己所感知到的戏剧内涵纯粹而不被戏剧本身所困。
这也恰是布莱希特所提出的“叙事性戏剧”(也称“史诗剧”)理论所提出的初衷所在。
布莱希特的“叙事性戏剧”与他提出的“陌生化”效果互为表里,灿烂丰满了西方戏剧理论史。
一、从戏剧形式与技巧上:叙事性戏剧与“陌生化”布莱希特所提倡的叙事性戏剧,旨在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幻觉剧场”的基础上提出的。
这种戏剧沉迷于“幻觉主义”,“对生活的表现,总是调和矛盾。
制造虚假的和谐,把事物理想化出发”,真正的作用是“麻醉”观众,②布莱希特称这种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戏剧为亚里士多德式戏剧。
布莱希特认为,幻觉戏剧意在使观众沉溺在戏剧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元素之中,煽动观众与剧中人物产生的共鸣作用来唤起观众的种种情感,已实现戏剧净化情感的作用。
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
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 都伯勒·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一、都伯勒·布莱希特的研究1、概述都伯勒·布莱希特是一位位于英国的戏剧学者,他主要研究戏剧分析、戏剧理论和舞台美学,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戏剧诗学,也就是戏剧功能论,指出戏剧可以分析和理解人类永恒的作品。
2、理论根据都伯勒·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戏剧的主要功能有四种,分别是娱乐、惊险、教育和文学。
1)娱乐:戏剧给观众带来乐趣和快乐,戏剧演员依照剧本表演,以激发观众的兴奋情绪;2)惊险:戏剧会向观众呈现一些突发事件和惊慌失措的场面,用来预防自身恐惧;3)教育:戏剧者可以利用剧本中的内容来教育观众,进而激发观众的思考及批判性思维;4)文学:戏剧者可以运用文学让剧本的内容表达的更加深刻,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情感体验**性等一些新的功能内涵。
二、都伯勒·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的影响1、给新成熟的戏剧活动带来新的内容都伯勒·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影响了当代新成熟的戏剧活动,在他的戏剧功能论的观照下,戏剧开始的剧本的审美性、文学性及社会性意义揭露得更加完整,对戏剧活动带来新的内涵。
2、给戏剧活动提供很好的演出理念都伯勒·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不但丰富了戏剧内容,也很好的帮助了演出团队把握和彰显戏剧的演出理念,突出戏剧在观众身上发挥的作用,让戏剧更具有人文魅力。
三、戏剧功能论在当下的教学研究1、新成熟的功能论对戏剧教学的启迪戏剧功能论的提出使戏剧教学有了新的启迪,激励学生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情绪把握能力,更有效的把握观众的气氛,更好的理解戏剧活动所能发挥的作用。
2、构建新型的戏剧教学模式将戏剧功能论的理论应用到戏剧教学中,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更能够构建出新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课堂教学更加有趣生动。
四、小结都伯勒·布莱希特的戏剧功能论在当代文学研究和戏剧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大表演体系.
Three kinds of performance system
三大表演体系对比
斯 氏
表 演 方 式 表 现 形 式
观 众 联 系
“体验派”,每次演出都应 该预先深入研究人物形象的 生活逻辑,再现生活的写实 表演。
布 氏
梅 派
演员与角色之间应保持一 人我和一,通过唱念 定的距离、演员把自己理 做打的方式表达人物 解的角色‘表现’给观众 ,感情和剧情内容的需 写实与写意,表现生活。 求。再现于表现结合 有一定程式,追求形 式美,戏剧舞台,创 造主观想象的生活幻 觉,情感,理性融为 一体体现剧作。 释放观众想象力,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欣赏演员的个人表演
• •
•
三大表演体系--布莱希特体系
• 创始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 。德国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导 演。 定义:指的是将舞台视为流动空间的、无场景 无场次的、使演员与观众产生意识交流(即所 谓演员与角色的“间离效果”),并带有某种 哲理意味儿的戏剧体系。
三大表演体系
Three kinds of performance system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联)体系 •布莱希特(德国)体系 •以梅兰芳(中国)为代表的京剧表演体系
三大表演体系
三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
• 创始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Stanislavski,Konstantin 1863~ 1938) 原姓阿列克赛耶夫, 艺名为斯坦尼斯拉夫 斯基 。
幕景化、模拟现实场景、创 将舞台视为流动空间的、 造逼真生活幻觉注重形象感 无场景无场次的、使演员 染,通过情感表达剧作思想。与观众产生意识交流(即 所谓演员与角色的“间离 效果”),并注重思考力 度。 让观众进入规定情境中。在 情节中,受到感染,产生情 感 观众和演员之间,保持一 定的距离,对剧情引发思 考,得到理性的总结。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
★★★★(需记忆的标识)艺术是人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基本特征)(需记忆的标识)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艺术形态(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根据形象符号体系的不同——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
)(深层的主、客观因素不同-—双向组成、可能双向转化)外在、内在、外内在综合性表现:主体精神和艺术家传达自我思想情致的方式,分为三个交叉性层次特点:强烈的主体性(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意向始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最活跃的元素。
)、对象化的存在(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个性是艺术的灵魂。
)、美的形式构成★★★★1、时间艺术(音乐、文学)音乐、文学(诗词)的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地实现的.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这类艺术和时间结缘,在时间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所以在美学上把它们称为“时间艺术".2、空间艺术(绘画=形线、明暗、色彩、雕塑=三度空间性)空间艺术的物化结构形式,主要是在一定的空间并列式地展开。
3、时空艺术(舞蹈)在空间里有程序的展开动态形象,又在时间里延续变动着空间样式★★4、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一般诉诸视觉感官。
符号体系是静态性的,带有按照自然原型准确塑形或变异塑形的特质,给人以视触感觉,仿佛是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的实体存在。
绘画、雕塑属于造型艺术。
摄影、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建筑的一部分,也可划归造型艺术,但又具有很大的独特性.5、非造型艺术(音乐、舞蹈、建筑)一般诉诸听觉感官.符号体系是动态性的,带有超越物象原型、自由变化的特质,给人以听触感觉,仿佛是转瞬即逝、扑朔迷离、虚幻性的精神存在。
西方戏剧史概要
西方戏剧史发展历史阶段1.戏剧的起源:戏剧源于原始初民的祭祀仪式和庆典活动。
巫师带上了神或鬼的面具就不在是他们自己了,而是神或鬼的代言人。
但是这并不完全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虽然有着戏剧性的因素。
在漫长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戏剧。
2.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演员是泰斯庇斯。
他穿的长袍成为戏剧服装的代名词,“泰斯庇斯艺术”称为“表演艺术”的代名词。
3.悲剧的原意是“山羊之歌”。
起源于酒神赞美歌的序曲。
喜剧的原意“狂欢游行之歌”,喜剧起源于下等表演的序曲。
4.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作品,成就:埃斯库罗斯,《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神性之美,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命运之悲,俄狄浦斯的悲剧反应着人的责任和命运之间的矛盾,为了自由不断的通过戏剧的方式反抗命运,表示对人类道义和绝对的真理的崇敬。
体现了欧洲文化的深层心理。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人性之思,欧里庇得斯的悲剧,表现了现实人生中的种种苦难,他把悲剧的成因让位于人性的极端性格与弱点。
5.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以及成就,概述运用科学的方法第一次对戏剧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戏剧源于模仿,但是悲剧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幸福与不幸系于行动。
实际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六个部分,此间最重要的是情节(亚认为情节最重要)亚给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所说的模仿是指再现和创造,艺术应比现实更高,更美。
“三一律”并不是亚提出的,“三一律”:戏剧行动的一致,时间的一致,地点的一致。
6.古希腊喜剧的概述,以及特点,突出人物,成就古希腊喜剧又称“羊人剧”,特点:幽默滑稽,讽刺嘲讽。
充满了夸张嘲讽的味道。
阿里斯托芬,被称之为醉者的醒悟,攻击型喜剧(旧喜剧)——他以敏锐的目光,清醒的头脑,对政治和社会恶习进行讽刺。
“喜剧之父”。
《阿卡奈人》获奖喜剧。
米南德,慧者的机敏,和解型喜剧(新喜剧),《恨世者》,米南德的喜剧风格充满和煦温情和机敏睿智,对后世影响很大。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首先,要谈论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其著名的发明者美国著名的电影学家罗伯特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是美国电影学界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学者,他在电影教学和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
他是美国电影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研究的开拓者,并创造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比如他最出名的理论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将演员的表演视为一个体系,该体系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表演者、表演文本和表演过程。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提出,表演者是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表演中负责创造特定的情感和精神。
表演文本是表演者负责引导情感和精神的主要依据,他们根据文本必要而有意义地分解他们的角色,并使演出丰富有趣,可信有力。
表演过程属于技术部分,它指的是演员表演时的实际方法,比如说语言,动作,声调等。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的核心是将表演者与文本以及表演过程统一起来考虑,而不是将它们看作是独立的因素。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表演者是如何完成表演任务的,以及表演者如何适应文本与表演过程来获得最佳效果。
因此,表演者可以根据表演体系理论,从文本、表演过程和表演者三个方面对表演任务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表演效果。
这一理论也为试图提升表演水平的演员和导演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他们可以从表演者、表演文本和表演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分析,从而努力探索一个更好的表演技巧。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对电影表演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它使表演变得更加精细,给演员提供了一个更加精准的分析和指导模型,从而让表演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
因此,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一直是业界一个受到重视的理论,它得到了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理论在我们认识表演者如何在文本与表演过程中发挥最佳表现以及提升表演技术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鉴于其重要性,未来还将有更多学者深入研究此理论,以此促进电影演出技术的发展。
布莱希特体系简述
布莱希特体系简述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间离的德文是“Verfremdung”,这是布莱希特专门创造的一个术语。
孙君华在《试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一文中指出布莱希特在《娱乐剧还是教育剧》(1936)一文中初次阐述间离效果时袭用了黑格尔的“异化”(Entfremdung)一词[3]。
“Entfremdung”的本意就是疏远的意思,至少在黑格尔那里,其内涵是取其本意的。
然而异化(Entfremdung)这个词到了马克思乃至卢卡奇那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4]后来布莱希特另造新词显然是为了避免引起误解。
莱因霍尔德·格里姆在《陌生化——关于一个概念的本质与起源的几点见解》中,将“Verfremdung”的来源之一追溯到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恐怕是一种望文生义。
“Verfremdung”在英文中通常被译作Alienation[5],原意指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
也有人将其译作“estrangement”[6],也是疏远的意思。
由此,其中文直译当为“疏远”,而“间离”也有疏远之意,这是一种更为书面化的译法,“陌生化”则是比较通俗的说法。
布莱希特常将“Verfremdung”与“effect”(效果)构成一个短语,其中文意思应当是“疏远效果”,通常译作“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亦无不可。
而“间情法”或“离情作用”,以及黄佐临先生曾竭力主张的“破除生活幻觉的技巧”等译法,由于它们距离“疏远”的本意太远,难免会给理解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独特内涵造成误解。
间离理论是布莱希特为推行“非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新型戏剧而在“戏剧结构、舞台结构和表演方法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实验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叙述体戏剧所特有的特征。
概述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
概述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1)理论背景:①布莱希特所处的时代是两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德国大资产阶级走向法西S主义的动荡时代,是鼓吹反理性主义和享乐主义敌视科学理性的时代,是文艺作品充斥低级庸俗趣味和享乐主义内容的时代。
②布莱希特身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针锋相对的倡导一种具有鲜明无产阶级革命倾向的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的艺术观。
(2)具有鲜明无产阶级倾向的理性主义艺术观:①艺术必须与无产阶级共命运,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倾向。
a他认为,任何时代处于上升阶段的阶级都是推动现实发展的先进力量,而与这个阶级合作的艺术就是进步艺术。
b在他所处的时代只有与无产阶级共命运的艺术才是进步的新艺术。
②布莱希特与非理性主义思潮相对抗,提出以科学与理性为基础的新艺术观。
a他认为科学和理性总是与上升阶级相伴相生,无产阶级要推动历史前进必然要高扬科学和理性精神。
b在未来的共产主义时代,艺术将于科学融合与人类的生产劳动之中,在现代科学时代里一切先进艺术都不能离开科学,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才能帮助进步艺术家深刻的认识复杂的世界。
③布莱希特针对享乐主义,突出强调了艺术的教育功能。
a认为戏剧艺术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人们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应该用艺术的手段去描画世界图景和人类共同生活的模型,让观众明白他们的社会环境,从而能够在理智和情感上主宰它,从而起到教育人民的作用。
b但布莱希特并不排斥艺术的娱乐功能,认为这两种功能能够充分融合,通过娱乐功能能够更好的发挥教育功能。
(3)以“间离化”为核心的史诗剧理论:①布莱希特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与欧洲传统亚里士多德戏剧不同的史诗剧及其理论。
②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用以事件和理智为要素的叙事性取代了传统的戏剧性,取得理智的收获。
③布莱希特创立史诗剧的基本要点是更加注重诉诸观众的理性,而不是观众的感情。
观众不是分享经验而是去领悟那些事情。
④史诗剧的核心特征就是“间离化”,或者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等。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引言:贝尔托特?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1898-1956 ) 是20世纪最具革新精神与独创性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之一。
他的戏剧理论吸收了包括中国戏曲在内的多种戏剧模式,独创叙述体戏剧――通过“间离效果”使观众将现实世界与舞台上的幻觉世界区分开来,引发观众的理性思考。
布莱希特认为:戏剧不仅要唤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更要启发观众的思维,促使其保持清醒的理智,批判舞台上所发生的事件,从而获得教育。
布莱希特反对在舞台上创造逼真的生活气氛去迷惑观众的情感,反对观众与剧中人的“感情的融合”。
换句话说,就是要观众和舞台上的一切保持距离,考虑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剧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理解社会现象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他认为这样对于观众才更有教育意义。
本文将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作为核心内容,从其产生原因、具体内容及现实意义三方面来进行论述。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产生说到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就不得不提及西方传统戏剧理论。
它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以“净化”为其特征的学说,奠定了西方古典戏剧的结构与特征,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西方传统戏剧必须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特点是强调戏剧对生活的模仿作用。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与传统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理论相悖,打破了传统戏剧给观众制造的幻觉,重铸戏剧的社会功能。
他反对观众和剧中人物的一体化,以便使观众能够超越戏剧所表现的现实,进而改变他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
对此,布莱希特写道:“戏剧艺术这种社会作用的转变使得有必要完全改变戏剧艺术的手段。
”于是,布莱希特从社会学的反思转到了对戏剧美学的探索,从改变舞台与观众这一最基本的关系入手来建立自己新的戏剧样式,这就是以陌生化效果为特征的叙述体戏剧。
“叙述体戏剧”的主要内容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戏剧的结构上,整部戏的每一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一般都是以人的一生为主题。
这种结构上的叙述性特点还表现在故意加进一些叙述性因素,主要包括灯光、字幕、演唱、旁白来将每个片段联系起来,或评述剧中人的行为。
以话剧《一代斯文》为例浅谈树立正确表演观的重要性
以话剧《一代斯文》为例浅谈树立正确表演观的重要性关键词:《一代斯文》;正确表演观;写实主义表演一、四川原创话剧《一代斯文》《一代斯文》是四川传媒学院编导系与表演系联手创作的原创话剧,由知名编剧、戏剧导演陈继祖、李佳木共同创作,40多位演员都是四川传媒大学学生。
戏剧主要展现了被誉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在战时与师生共退进,一心为了学校、一心为了教育的一生。
在1小时40分钟的时间里话剧讲述了抗战时期,在梅贻琦校长带领之下的西南联大力排阻力、艰难办学的历史故事;再现了冯友兰、闻一多、陈寅恪等一大批学术大师在连绵战火中捍卫真理、为国家未来奔走的品格。
这部话剧本身就是一段对历史的陈述,因此《一代斯文》不像商业话剧一般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幽默元素。
导演选择了用不少的视频资料来叙述与衔接,所以这部话剧就形成了视频与演员表演交替叙事的结构;而在表演方面,观众亦可发现,角色之间的交流很少,舞台调度也不多且呈现“模式化”(站定点、每逢群众戏就呈现固定的阵型),演员的表演也是陈述性的,免去了演员切身感受角色与对手的过程,而是过于客观地、直白地表现(绝大多数的台词直面观众述说)。
所以,或许也有人迷惑,这部戏与平时我们眼中的话剧不尽相同,到底是风格的独树一帜还是其他?我们不如一一列出,认真地思考一下。
二、从导演角度分析《一代斯文》的形成(一)导演介绍李佳木,著名导演 196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
目前就职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授职称,任广播电视编导艺术与戏剧影视文学系副主任,导演方向专业主任。
李佳木导演在八、九十年代期间,参与了大量电影和电视剧的编剧与导演,如《舞恋》、《卓玛桑姆》、《最后一个冬天》(又名《解放成都》)等。
并且1994年《季节苍茫》;1995年《血染香州》、1996年《无声的承诺》、1997年《梁强》,都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二)导演对《一代斯文》的创作与要求(1)坚持以视频、音频为特色导演都会追求作品艺术风格的“个性化”,最终,这种“个性化”的风格会定型,从而形成导演自己的标签,拥有了导演个人的风格。
《浅析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继承与发展》一、引言布莱希特(Brecht)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他的叙事体戏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对世界戏剧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浅析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继承与发展,探讨其艺术特色及其在当代戏剧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特色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角色塑造和舞台表现为特色,强调戏剧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意义。
他的戏剧往往以现实主义为基础,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揭示出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复杂。
在叙事方式上,布莱希特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史诗式”叙事结构,将情节、人物、场景等多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
在角色塑造上,他强调角色的多元性和矛盾性,使得角色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在舞台表现上,他追求简练、明快的风格,强调舞台与观众的互动,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戏剧的内涵。
三、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继承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对其叙事方式、角色塑造和舞台表现等方面的借鉴和发扬。
在当代戏剧艺术中,许多剧作家都受到了布莱希特的影响,他们在创作中运用了布莱希特的叙事方式,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矛盾。
同时,他们也在角色塑造和舞台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得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在当代戏剧艺术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四、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当代戏剧艺术中,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与其它艺术形式进行了更多的融合和创新,如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使得戏剧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
同时,当代剧作家也在布莱希特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和创新,使得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在主题、情节、角色等方面更加深入和广泛。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也在向数字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加新颖和独特的观剧体验。
戏剧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戏剧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A. 中国京剧、希腊悲剧、印度梵剧B. 中国京剧、意大利歌剧、日本能剧C. 中国京剧、法国喜剧、英国莎士比亚戏剧D. 中国京剧、希腊悲剧、英国莎士比亚戏剧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是莎士比亚的喜剧?A. 《哈姆雷特》B. 《罗密欧与朱丽叶》C. 《威尼斯商人》D. 《奥赛罗》答案:C3. 以下哪个角色是《雷雨》中的?A. 祥子B. 许三观C. 四凤D. 许仙答案:C4. 京剧中的脸谱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特征,红色通常代表:A. 忠诚正直B. 阴险狡诈C. 勇猛刚烈D. 胆小怕事答案:A5.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句话体现了戏剧与生活的关系,其哲学意义是:A. 人生和戏剧都是虚构的B. 人生和戏剧都是真实的C. 人生和戏剧相互映照,互为镜像D. 人生和戏剧没有关系答案:C6. 以下哪个是戏剧表演的四大基本功?A. 唱、念、做、打B. 唱、跳、做、打C. 唱、念、跳、打D. 唱、念、做、跳答案:A7. 现代戏剧的先驱者之一是:A. 贝克特B. 布莱希特C. 易卜生D. 契诃夫答案:B8. 以下哪个是戏剧中的舞台术语?A. 投影B. 舞台C. 布景D. 道具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戏剧中常见的角色类型?A. 英雄B. 反派C. 配角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戏剧作品《茶馆》的作者是:A. 老舍B. 鲁迅C. 巴金D. 曹禺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京剧的四大角色行当是生、旦、________、净。
答案:丑2.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________》和《麦克白》。
答案:李尔王3. 中国传统戏剧中,脸谱的“白脸”通常代表________。
答案:奸诈4. 戏剧中的“独白”是指角色在舞台上________。
答案:自言自语5. 现代戏剧中,“布莱希特体系”强调的是________。
西方戏剧史概要
西方戏剧史概要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源于古希腊罗马一中世纪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一中世纪后期—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一世纪古典主义戏剧一18世纪启蒙运动到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一19世纪后期现代主义的戏剧西方戏剧史发展历史阶段1.戏剧的起源:戏剧源于原始初民的祭祀仪式和庆典活动.巫师带上了神或鬼的面具就不在是他们自己了,而是神或鬼的代言人.但是这并不完全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虽然有着戏剧性的因素. 在漫长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戏剧.2.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演员是泰斯庇斯.他穿的长袍成为戏剧服装的代名词, "泰斯庇斯艺术"称为"表演艺术"的代名词.3.悲剧的原意是"山羊之歌" .起源于酒神赞美歌的序曲.喜剧的原意"狂欢游行之歌" ,喜剧起源于下等表演的序曲.4.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作品,成就:埃斯库罗斯, 《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神性之美,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命运之悲,俄狄浦斯的悲剧反应着人的责任和命运之间的矛盾,为了自由不断的通过戏剧的方式反抗命运,表示对人类道义和绝对的真理的崇敬.体现了欧洲文化的深层心理.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人性之思,欧里庇得斯的悲剧,表现了现实人生中的种种苦难,他把悲剧的成因让位于人性的极端性格与弱点.5.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以及成就,概述运用科学的方法第一次对戏剧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戏剧源于模仿,但是悲剧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幸福与不幸系于行动.实际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六个部分,此间最重要的是情节(亚认为情节最重要)亚给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所说的模仿是指再现和创造,艺术应比现实更高,更美. "三一律"并不是亚提出的, "三一律" :戏剧行动的一致,时间的一致,地点的一致.6.古希腊喜剧的概述,以及特点,突出人物,成就古希腊喜剧又称"羊人剧" ,特点:幽默滑稽,讽刺嘲讽.充满了夸张嘲讽的味道.阿里斯托芬,被称之为醉者的醒悟,攻击型喜剧(旧喜剧)——他以敏锐的目光,清醒的头脑,对政治和社会恶习进行讽刺. "喜剧之父"《阿卡奈人》. 获奖喜剧.米南德,慧者的机敏,和解型喜剧(新喜剧)《恨世者》, ,米南德的喜剧风格充满和煦温情和机敏睿智,对后世影响很大.喜剧的人物不是大人物王公贵族,而是一般人,有性格和行为心理缺陷的. 喜剧表现比我们更坏更差之人,引人发笑,这是最大的特点.7.古罗马戏剧的概述:缺乏文化的创造性,是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及模仿,不同的是古罗马中艺术是遭到贬斥,而古希腊艺人受人尊重.8.古印度的梵剧的概述产生,特点:产生于迎神赛会仪式.印度的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舞论》最著名的戏剧家,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9.欧洲中世纪戏剧概述以及分类特点宗教剧,真实的迷幻, 《亚当剧》.特点,结构松散,人物众多,场景变化多. 宗教剧后来发展成为道德剧, 以寓意的手法宣扬宗教道德或世俗道德的戏剧. 世俗剧,笑对人生1.日本的能剧以及狂言日本的戏剧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模仿,借鉴的痕迹十分明显,在日本戏剧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延年,田乐,猿乐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戏剧形式——能,狂言,能的文学剧本叫——谣曲,能的演员是男性, 《熊野》能剧~, 狂言与能剧相比一.能以演唱为主,文辞华丽,狂言是白话.二.能多写悲情的故事,狂言只是戏剧性的生活片段.三.能多描写过去的故事,狂言则反映现实生活.四.能歌颂贵族英雄勇将,狂言专门嘲笑大名和僧侣.五.能受到贵族武士的支持,成为贵族的专有,狂言在民间流传.世阿弥是中世纪日本最著名的戏剧大师, 重视能乐表演的基本功, 提出了"幽玄"之美的概念.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概述意大利民间的即兴喜剧,往往没有固定的剧本,好坏取决于演员的即兴表演, 演员将剧情从基本规定的情景延展,只要最后能回到剧情的主题,这是即兴喜剧的最大的特点,多以爱情和诡计为题材.另一个特点是人物的定型化.3.英国戏剧——莎士比亚,悲剧,戏剧,历史剧,传奇剧代表着欧洲戏剧的巅峰四大悲剧,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莎士比亚的悲剧意义,特点:莎士比亚的悲剧中通过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和道德质询,昭示人们对世俗功利应当保持必要的清醒,不必以盲目的追求毁灭尊贵的人性.是对欧洲传统悲剧美感和原罪忏悔意识的突破,四大悲剧远远的超过了古希腊古罗马悲剧的格调,更加丰富多彩.有三大特点:一,吸收中世纪宗教文化和民间的戏剧文化二,打破了锁闭式的结构.三,在悲剧美感上,人物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这不再是固定的英雄人物等. 总而言之,他有幽默讽刺的喜剧,也有浪漫喜剧,更重要的是在喜剧中赋予了悲剧因素,而不是单一的,他的戏剧影响到了全世界.4.本.琼生概述莎士比亚时代的著名诗人和戏剧家,当过演员编剧. 对戏剧的建树:一,他崇尚希腊,罗马戏剧.二,主张应当遵守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三,反对莎士比亚等人对"三一律"的疏离.四,把人物性格复杂化.五,他采用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的编剧方法.重要的理论是气质论.认为戏剧人物应具有主导的气质.他的地位:他是英国风俗喜剧的先驱者.他的喜剧充满了机智的情节和巧妙的讽刺.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无耻. 作品——《人人高兴》《辛西娅狂欢》《富尔蓬涅或狐狸》, .4.西班牙戏剧: 现实性,平民性.幕间剧,民间短剧,帕索发展起来的.袍剑剧,民族化戏剧,坏人做了坏事要受到惩罚.6 维嘉的概述成就……西班牙最著名的诗人和最多产的剧作家.他站在人民利益一边,创作了很多反应现实矛盾和斗争的剧作,表达了人民的心声.著名的作品: 《羊泉村》反应了农民生活和农民暴动的现实题材的戏剧. 《狗占马槽》西班牙,卡尔德隆: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7 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戏剧.特点:以法国为中心,向古典回归.对古罗马的戏剧加以考证教条化①, 三一律古典主义的作者布瓦洛《诗的艺术》,即戏剧行动一致时间一致地点一致.②, 尊重王权,尊重理性代表人物有悲剧家高乃依《熙德》.拉辛《安德罗马克》《菲德尔》喜剧家: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喜剧家,代表作是《伪君子》《吝啬鬼》,莫里哀善于反应下层人士的机智,勇敢,他们身份低微,但是头脑活络能说会到.莫里哀的喜剧结构严密,情节的发展张弛有度,跌宕有致. 他不拘泥于"三一律" ,而是从喜剧的演出效果出发.莫里哀是编剧,表演和剧团经营于一身的戏剧人的典范.他的戏剧精神属于民间的,娱乐的,艺术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必须尊重形式和格律.9.启蒙主义时期的欧洲戏剧.英国戏剧,讽刺与微笑①菲尔丁的讽刺喜剧.②格尔的斯密斯的风俗喜剧. 法国戏剧,第三阶级的呐喊①伏尔泰, 《中国孤儿》②狄德罗,颇具影响力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是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美学的先驱者之一,反对古典主义狭隘的美学观点和清规戒律,认为戏剧是反封建的有力武器.他首次提到演员表演的艺术,反对理论家重视剧作而轻视表演的做法. 依据自己的理论创造出一种介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正剧(严肃戏剧) .作品有《私生子》《家长》③博马舍,政治喜剧,著名的戏剧三部曲《赛维勒的理发师》《有罪的母亲》《费加罗的婚礼》显示了第三阶级的精神力量和处事原则.10. 意大利戏剧,写实与传奇①哥尔多尼及其喜剧概述,特点成就.是继莫里哀之后接触的喜剧家. 其喜剧创作体现了意大利人特有的喜剧精神,丰富多彩的生活史他的创作源泉,透过喜剧让意大利社会中不和谐不合理的世态显形.《女店主》《一仆二主》③戈齐以及《图兰朵》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图兰朵》是一个传奇剧,是一个意大利人想象中的有关于中国公主的故事.后被改编成歌剧.中国改编一个是张艺谋改编,另一个是《中国公主杜兰朵》川剧,号称巴蜀鬼才——魏明伦改编的11. 浪漫主义戏剧的兴起与发展①, 德国的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德国民族主义的奠基者. 《拉奥孔》《汉堡剧评》,现实主义的萌芽.②, 歌德《浮士德》狂飙突进的运动人物. 《浮士德》被看成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三百年间资产阶级精神生活发展的历史."魏玛时期的孔夫子"《浮士德》中以浮士德的形象总结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300 多年思想历程,形式很散,不符合三一律,但是戏剧性很强,建立在两个契约——上帝与魔鬼之间,魔鬼和浮士德,戏剧情境真正体验戏剧特征,戏剧史对人生情境的一种设置.③, 席勒《阴谋与爱情》1.法国浪漫主义戏剧……雨果《克伦威尔序》对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反驳,明确的提出了浪漫主义的对比观念,认为粗俗和崇高可以在同一部戏中比较而共生, 《欧那尼》是雨果的代表作,完全的否认了三一律,是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大仲马的私生子小仲马《茶花女》2.现当代戏剧概述①,左拉和他的自然主义戏剧,自然主义戏剧是现实主义戏剧的前奏.自然主义戏剧的特点:反对浪漫主义戏剧那种僵硬的戏剧模式,反对只是代表着善恶类型的浪漫人物,反对虚饰和壮观的戏剧场面,反对陈腐的老套的情节设计.左拉的代表作《戴爱丝.拉甘》3.易卜生个人概述及玩偶之家赏析②,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人们把易卜生作为欧美现代戏剧史的开端. 主要是表现主义作品.易卜生借以剧作来表现他的精神探索,顽强的理想,以及对资产阶级的思想道德的批判.《玩偶之家》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易卜生十分尖锐的提出了妇女在资产阶级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的重大社会课题,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温情脉脉的虚伪面纱,也透露出对资产阶级社会法律,宗教和伦理道德的怀疑.③,契诃夫,世界戏剧大师的地位,由自然主义细节的真实转向了心理的真实.创造了"抒情戏剧"即诗化的现代主义戏剧. 《海鸥》,描写现实, 跟注重对整个生活和状态的描写,以及对平淡的生活注入深邃的感情. 寄寓着他对文学艺术的思考,是透过生活,透过人物来展示的. 《万尼亚舅舅》《三姨妹》《樱桃园》.4,美国戏剧,奥尼尔——美国戏剧之父,是他把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曹禺深受其启迪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5,现代主义戏剧概述①,哥特林堡——表现主义戏剧奠基人,他的创作是从自然主义走向表现主义的.也可以说他是荒诞派的前驱. 《鬼魂协奏曲》典型的现代主义剧作,也是他的著名剧作,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革新家.②,梅特林克——象征主义的戏剧大师,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先行者.代表作有《群盲》《青鸟》是一部哲理童话剧. ,6,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概述,特点及成就主要贡献是创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 主张体验,主张演员与角色合一.斯氏体系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导表演体系, 他的基本特征是:①, 强调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导表演的理论和创造来自生活,被称之为"体验派".②, 理论,艺术创造,人物创造来自于实践.③, 艺术是一个不断创新,探索和进取的过程.了解斯氏体系还要领悟他的创造精神.最高任务是斯氏体系的内涵之一,没有贯穿动作和最高任务也就没有体系, 体系中的一切东西首先应该为贯串动作,为最高任务服务.7,布莱希特体系概述,特点及成就布莱希特不但是一位剧作家,而且是一位戏剧理论家,他所创建的史诗戏剧(叙事体戏剧),被称为布莱希特戏剧体系.主要之点:①,他把戏剧分为两类:一种是戏剧式的戏剧,也称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是透过人物的动作来反映生活的.另一种是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 所谓的史诗戏剧.是通过叙述同动作相结合的方法.②,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和反映生活.反对三一律,不强调情节,主张更丰富的展现生活的真实性和复杂性.③,其理论的核心是"间离效果""间离方法"要求剧作家有特有的洞察力从平凡中发掘不平凡,给人"陌生化"的震惊.8,荒诞派戏剧概述荒诞派戏剧史二战后兴起的一个影响深远的,也是最能表现资产阶级精神危机的戏剧流派.是被英国的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所概括和命名的.荒诞派戏剧史以反戏剧的面目出现的,舞台上嬉闹氛围表现悲剧主题.其特征是:反传统(外在冲突转向内在冲突) ,淡化情节.加缪,存在主义戏剧家,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荒谬, "荒诞"一次出现在他的著作《西叙福斯的神话》,他是荒诞戏剧的先行者.贝克特,另一个荒诞派的代表人物,著作《等待戈多》.9,后现代主义戏剧阿尔托的残酷戏剧概述,特点与布莱希特并成为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先知.他的戏剧的形成同他的精神病有关,由于在精神上受到了折磨,对人生有了独特的感受,对西方戏剧失望,对东方戏剧崇拜.他的戏剧理论未被用于舞台实践.特点是:①,在《戏剧与形而上学》中提出了"空间诗意"的观点. ②,他的戏剧史"非语言的,非剧本的"③,提出"与杰作决裂"这个观点, 成为后现代戏剧的先导. 剧作《喷血》10.戈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演员的作用:一是能够创造戏剧的动作,二是把观众导进戏剧情境之中.三是演员是演出同观众的情智交流的不可代替的直接的沟通者.创建了一种训练演员的方法"否定论" ,是一种可以客观的给演员以创造性的技术的训练方法.11,美国的前卫戏剧概述阿伦.卡普罗,境遇剧以及即兴剧.贝克的生活戏剧彼得.叙曼的面包傀儡戏剧1,达里奥.福,意大利戏剧家,政治讽刺剧《一个无政府主义着的意外死亡》是他的代表作,一经演出就轰动了亚洲, 欧洲和美洲.它取自真实的现实事件.这部戏直接抨击现实弊端,艺术构思十分奇巧.情节环环相扣,即突出于喜剧的诙谐之趣,又富于正剧的严肃理趣. "疯子"这个形象在剧中出现,看似荒唐,实则使戏剧突有改变,多视角多层面的衬托了政府机关的无能,令人深思.第一章上古戏剧第1页第一节戏剧及其起源第1页第二章欧洲中世纪戏剧第16页第三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第26页第四章莎士比亚与英国戏剧(上)第39页第一节孕育着伟人的历史时期第40页第五章莎士比亚与英国戏剧(下)第56页第五节波澜壮阔的历史剧第61页第六章西班牙戏剧的黄金时代第69页第一节历史背景第69页第二节维加及其戏剧第72页第三节卡尔德隆及其戏剧第76页第七章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戏剧第83页第八章启蒙主义时期的英、法戏剧第99页第一节英国戏剧:讽刺与微笑第100页第二节法国戏剧:“第三等级”的呐喊第104页二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与创作第106页第九章浪漫主义戏剧第114页第一节莱辛对德国民族戏剧的贡献第115页第四节雨果与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第125页第十章现实主义戏剧第130页第一节现实主义戏剧的兴起第131页第二节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第133页第十一章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第144页第一节现实主义戏剧的产生第144页第二节契诃夫的戏剧第146页第十二章现代主义戏剧(上)第162页第一节斯特林堡与表现主义戏剧第162页第二节梅特林克与象征主义戏剧第167页第三节王尔德与唯美主义戏剧第171页第四节未来派戏剧第173页第十三章现代主义戏剧(下)第176页第五节皮兰德娄的戏剧创作第176页第六节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第180页第七节萨特、加缪与存在主义戏剧第184页第十四章美国戏剧的发展第191页第一节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第191页第二节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第196页第三节阿瑟·米勒及其戏剧第200页第十五章荒诞派戏剧第209页第一节荒诞派戏剧的发展第209页第二节贝克特及其戏剧第212页第三节尤奈斯库及其戏剧第215页第四节品特及其戏剧第216页第十六章后现代主义戏剧第222页第一节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第223页第二节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第228页第三节达里奥·福及其戏剧第231页。
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
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Stanislavsky,苏联戏剧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德国戏剧家),和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二十世纪以来,有三个戏剧艺术家团体产生了世界性影响,这就是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首的莫斯科艺术剧院,布莱希特领导的柏林剧团,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艺术家群体。
这三个戏剧艺术家团体创造的戏剧艺术,各自自成一格,体现了现代三种不同的戏剧观或戏剧美学思想。
人们根据他们演剧方式、戏剧观念、美学思想的不同,把他们分别概括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体系。
这三个体系,从舞台艺术实践看,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演剧方法;从戏剧理论上看,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戏剧观和戏剧美学思想;从戏剧艺术风格上看,是三种不同的戏剧艺术流派;从戏剧史的角度看,它们代表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年~1938年)前苏联著名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舞台艺术改革家。
生于莫斯科,其父是制造商兼工厂主,与文化活动家交往密切。
他14岁就登台演剧。
1896年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
斯氏一生导演和担任艺术指导的话剧和歌剧共有120余部,并扮演过许多重要角色。
他创立的演剧体系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和欧洲的艺术成果,著有《我的艺术生活》、《演员自我修养》等书。
1936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1948年在他的故居设立斯氏博物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就是系统而科学地阐述了表演一书的规律。
斯氏体系的精华在于体现出人的“天性”:要求演员不是好像存在于舞台上,而是真正存在于舞台上,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
演员应当永远是舞台上活生生的人,要遵守生活的逻辑和有机性的规律,在规定情景中真诚的去感觉,去想,去动作。
斯氏毕生大量的艺术活动中,给予苏联演剧学派以深远的影响。
电影概论 (29)
真正的情感体验”。37
世界两大表演艺术体系:“布莱希特体系”
创立者: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德】
观点: 也称“间离派”。 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距离,高于角色、
驾驭角色、表现剧中人物而不是融入角色之中。
斯坦尼斯 拉夫斯基
与 梅兰芳
除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 体系”,还有观点将中国戏曲艺术——“梅兰芳 演剧体系”列为第三种表演艺术体系,即一种程 式化的表演体系。
第八章 表演:摄影机前的艺术
8. 表演:摄影机前的艺术
• “巫术说”:表演起源于巫术。 古希腊悲剧源于酒神节上纪念酒神死亡与再生
的仪式,后来在不断的艺术创作中添加了新的演员 和情节,于是这种巫术就逐渐演变为表演。
二、世界两大表演艺术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创立者: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联】
式却掌握在导演的镜头语境中。 (戏剧表演是“演员的艺术”:导演所有构思都由 演员完成,舞美、灯光、音效等都围绕演电影演员面对的不是观众而是摄影机,从而突破了
舞台的封闭;蒙太奇等也使电影突破了时空限制。 (戏剧“舞台之美”:在有限时空内展示斗转星移 )
(4)电影演员对作品的不可支配性。 电影演员需要在摄影机前不断重复表演。
(戏剧演员对作品主导性:在舞台上一次性完成表演)
(5)电影表演过程的被迫中断性。 电影的拍摄特点决定了表演过程随时可能中断。
(戏剧表演的连续性:舞台上的表演一气呵成)
三、电影演员的分类
*主角 *配角 *群众演员 *客串演员 *替身 *特技演员
四、电影表演的特点
(1)电影表演风格的生活化。 绝大部分电影都要求演员表演真实自然;技术
三大表演体系
实际上,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斯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一概是“体验派”。斯氏提出:“要学习、观察、倾听、热爱生活。”每次演出都应该预先深入研究过的人物形象的生活逻辑,重新创造生动的有机过程。 贝·布莱希特出生于1898年。20岁时,布莱希特辍学,到战地传染病医院当救护员,写下了《死兵的传说》等诗歌,并开始写剧本。1922年,《夜半鼓声》获得了克莱斯特奖金,次年,布莱希特被聘任为慕尼黑小剧院的导演,后来又移居柏林,成为德国话剧院的艺术顾问。真正使布莱希特走向辉煌的戏剧是《三分钱歌剧》,它是作家“叙事体戏剧”理论的生动表现,打破了传统的“三一律”形式,依靠中心人物和分散的场景取得了一种“间离效果”,即不再让观众陷入恐惧与怜悯,以便于更好地认清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从1933年起,在长达15载的流亡生涯里,布莱希特的足迹踏遍了欧美每一个角落。后来在丹麦的小岛上,他一住就是6年。悠悠光阴,漫漫行程,在苏黎世的旅馆,布莱希特见到了亨利希·曼、西格斯和本亚明;在莫斯科,他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访问演出;在好莱坞,他跟喜剧天才卓别林成了好友。整个40年代,他创作了《伽利略传》等三部经典戏剧,被视为莎士比亚、席勒、易卜生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 1948年,布莱希特完成了美学论著《戏剧小工具篇》,成为阐述“叙事体戏剧”的重要文本。直到今天,人们还将它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 譬喻剧《四川好人》发表于1940年,布莱希特虚构了3个神仙下凡寻找“好人”,结果找到一个贫苦的底层妓女沈黛,并给她一笔银元开了家店铺。沈黛的乐善好施很快导致了经营的困难。她受别人启发戴上了一副面具,化装成“表哥”隋大来剥削工人,又把得到的钱接济穷人。最后真相大白,作恶多端的隋大和“表妹”沈黛原本是同一个人。布莱希特以此写出了两重的人性,在他的笔下,从来就没有完人。例如科学家伽利略既追求真理,又为了活命而向宗教法庭悔过。 《高加索灰阑记》套用了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的故事模式,灰阑判案法是让孩子站到石灰画定的圈内,生母和养母各朝反方向拉拽孩子,这有点像拔河比赛,谁赢了孩子就归谁。结果,女仆格鲁雪由于不忍心过于用力而使孩子受到伤害,两次都输给了孩子的生母、那个狠心的总督夫人。出人意料的是,法官最终却将孩子判给了善良的格鲁雪,只因她有着真正的慈母心。布莱希特改变了元杂剧中将孩子判给生母的故事情节,使得作品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提升。 晚年,布莱希特获得过斯大林和平奖,1956年病逝之前,布莱希特留下遗嘱,不让别人瞻仰遗容,也不必念悼词,就把他埋葬在黑格尔墓的斜对面。仿佛只有这样,他那颗饱经忧患的孤魂才能够得到稍许安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有关间离概念的阐释中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意义:
首先,间离的基本理论内核与其说是布莱希特刻意主张的标新立异一种戏剧方法,勿宁说是一种他在哲学认识论层面确立的一种操作策略。布莱希特曾在三十年代末所写的《辩证法与陌生化》的提纲中写下了:“陌生化作为一种理解(理解——不理解——理解),否定之否定”[4](P. 93)的字句。为什么他要强调剥去“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呢?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一般来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其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地不管它了。”[5](P. 20)在布莱希特看来,间离的过程,就是人为地与熟知的东西疏远的过程。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这些人或事突然变得非同一般,令人吃惊和费解,自然就会引人深思,并最终获得全新的认识。所似“陌生化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它能使人认识对象,但同是又使它产生陌生之感。”[3](P. 7)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P. 19)对此,布莱希特深为认同,并在其激励下积极从事戏剧改革与实验,他的舞台要给观众提供有关人类社会关系的真实图景,要让他们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有清晰的认识,并以此产生变更社会的动力。而间离显然成为布莱希特达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既然间离理论在其基本意义层面上首先表现为一种认识论方法,体现着鲜明的社会功利性,于是就有人对其美学品性发生质疑,王晓华认为:“他走的是一条以社会学为出发点和终点(目的)的道路,而美学即戏剧艺术本身只是中介和手段,他的理论体系始终具有压倒一切的社会学目的,这为它遭遇一系列困难埋下伏笔。”[2](P. 25)在王晓华的语境中,“社会学”和“美学”是相互对立的,并且一并成为对艺术或艺术品评价标识,而“社会学”比之“美学”显然是一种更为“低劣”标识——这对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是多么地不公平。我们应当对这种学术论文中用词的非学术化倾向表示谅解——这种对“社会学”这个概念的用法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乎成为我国文艺学术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了,但是出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我们还应当为其找到科学的话语表述。王晓华的意思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有着鲜明的社会功利目的,而其作为一种关于戏剧的或艺术的理论,实际上解决的是如何用戏剧或艺术手段为其社会功利目的服务的问题,这一非艺术化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是导致其艺术上遭遇一系列困境的主要原因。仅管布莱希特包括间离在内的一系列戏剧理论具有鲜明的现实功利目的,但就此贬低其理论的美学或者艺术意义是毫无道理的。詹姆逊曾提醒人们关注这一现象:“在布莱希特的作品里,无论何处,要是你一开始碰到的是政治,那么在结尾你所面对的一定是审美;而如果你一开始看到的是审美,那么你后面遇到的一定是政治。”[7] (P. 7)这虽然是就布莱希特的创作而言,然而他的创作是严格执行其理论的预设的,这至少昭示着在体现布莱希特戏剧思想的一系列作品中,政治或者现实功利性和审美或者艺术性可以是并行不悖的。詹姆逊认为历史上任何一种美学都“倾向于对社会的或政治的困境或理想进行象征的或伪装的沉思。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就可以看作是对氏族制度的沉思;而后来的美学传统则大都反映身体的不透明性,及社会的压抑或升华能力。在通常情况下,审美体验本身就被唤起而作一种乌托邦式的悬置(utopian suspension);而在现代主义中,审美价值往往被看作是根本革新的号召,无论是作为对现代化或革新的号召,无论是作为对现代化或革命的替代品,或相反,作为对二者之一或二者的强化,这从来都有不是非常清楚的;有时是对它们的弥补。”[8] (P. 40~P. 41)所以已构成为一种美学的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具有明确的社会功利性是无可厚菲的。象王晓华这样人为的将美学或艺术性与现实功利性简单对立起来,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是一种学术时尚,其源于当时学术界对之前“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艺术价值体系的反拨,殊不知不打破艺术性与现实功利性这个二项对立的预设,仅仅在此系统中做些倾向性的修正,仍然无法使学术车轮从庸俗化、简单化的泥坛中解脱。将布莱希特包括间离理论在内的戏剧理论置于这种学术视野之下,是无法对其作出公证的评价的。就间离理论而言,的确存在着一些困境,产生这些困境的部分原因笔者会有专文探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布莱希特的理论困境绝不是由于其理论本身强烈的现实功利性所造成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其次,间离作为“非里士多德戏剧”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其针锋相对的是存在于传统戏剧中的“感情共鸣”原则。布莱希特将感情共鸣原则的源头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功能的论述:由对一定长度的人物动作的摹仿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来达到的情感的陶冶。这种情感陶冶正是通过观众与演员的感情共鸣来实现的。在布莱希特看来,感情共鸣的原则并非仅局限于悲剧这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在所有遵循传统美学原则的艺术领域起作用,是传统美学的一根最基本的支柱。他引证黑格尔的观点认为:“人类具有一种能力,在虚构的现实面前能够产生和在现实面前同样的感情。”[3](P. 60)这就意味着,在传统美学的领地里,“艺术为了做到激发人的一定感情和一定的经验,它无需创造出一个符合实际世界的图像和再现准确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事件,它可以用残缺不全的欺骗性的老一套的各式各样的世界图像来达到它的效果。”[3](P. 59)这就是遵循感情共鸣原则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它与布莱希特主张确立的科学认识论的理想直接相悖。所以布莱希特必须拆毁感情共鸣这根支柱,让传统美学迅速瓦解,而符合他科学认识论理想的新美学将根据间离的原则得以建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布莱希特力主攻击的陈旧但是却占统治地位的美学,实际上特指的是在他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主流美学和其被充分市场化的媚俗形态。布莱希特以亚里士多德的美学传统为其对立面命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这种资产阶级美学发挥作用的核心手段——感情共鸣源自亚里士多德理论,另一方面更出于一种借力打力,宣讲他的新美学的现实策略——利用亚里士多德理论强大的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理论的受关注程度。事实上,基于他本人的辩证唯物史观,布莱希特并不绝然反对亚里士多德建构的美学原则,他至少认为这种美学理论在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前科学时代,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不应当将布莱希特理论与亚里士多德理论绝对对立起来。就间离原则而言,也不是每时每刻都与感情共鸣原则水火不融。事实上布莱希特的创作和舞台实践中从未彻底排除过情感共鸣。其实他清醒的意识到情感共鸣是无法彻底排除的,但就表演而言,演员不能以达到与角色情感共鸣为满足,舞台演出亦不能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为宗旨,而是应该迅速采用间离手法,从情感共鸣的状态中超越出来。正是从这个意义说,布莱希特以间离为核心的戏剧观是对亚里士多德以情感共鸣为核心的戏剧观的超越,而不是王晓华所认为的是亚里士多德观剧观的逻辑反题。此外,由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思想是古希腊悲剧作品作为其论述范例的,狭义看这确实是一种悲剧理论,但是它在欧洲两千多年的文化艺术发展历程中,早已超越了悲剧这一特定的悲剧体裁,成为一种沉入文化血脉的美学传统。因此,布莱希特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超越是一种在美学传统上的艰难超越,而不应据其“反”或“非”亚里士多德的命名,即想当然的认定间离理论仅仅是一种喜剧理论,虽然间离理论确实有着不容置疑的喜剧渊源。埃里克·本特利、汉斯·考夫曼以及王晓华[7]等论者正是循着这种简陋的逻辑公式为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定性为一种喜剧理论,并以此来限定间离理论的有效作用范围,从而忽略了其对现代戏剧仍至整个现代艺术发展的开拓作用和普遍的启示意义。
间离理论是布莱希特为推行“非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新型戏剧而在“戏剧结构、舞台结构和表演方法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实验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叙述体戏剧所特有的特征。国内长期以来总倾向于将间离理论视为一种表演方法。例如王晓华在《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新评价》中所归纳的:间离“作为一种方法主要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1. 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2. 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剧中人。”[2](P. 24)就间离理论而言,表演层面仅仅是其产生作用的外延之一,与其并列的至少还包括导演处理、舞美手法、音乐处理、以及戏剧结构和文本修辞等方面。布莱希特之所以更偏爱就表演问题论间离理论,是因为对于完整的戏剧实践过程而言,剧本创作和舞台表演相对来说是在所有实践环节中更为关键的,在剧作层面,作为剧作家的布莱希特无须多言,只要提供符合间离理论的作品即可——事实上他正是这样做的,而作为导演,他就必须让演员甚至观众明白如何在表演及对演出的欣赏中体现、实践、理解和接受间离理论。如此看来,他的这种理论偏爱体现着一种高明的理论宣讲策略。但作为研究者而言,绝不可以就此将间离理论仅仅视为一种表演理论,并仅在这一层面推究间离理论的内涵。如果我们将概念的外延当作其内涵,并据此展开反思,如此行事,不产生某种认识上的偏差倒是不可思议的。我们要对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作出全面的认识以及反思就必须从它真正的理论内涵出发。
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间离的德文是“Verfremdung”,这是布莱希特专门创造的一个术语。孙君华在《试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一文中指出布莱希特在《娱乐剧还是教育剧》(1936)一文中初次阐述间离效果时袭用了黑格尔的“异化”(Entfremdung)一词[3]。“Entfremdung”的本意就是疏远的意思,至少在黑格尔那里,其内涵是取其本意的。然而异化(Entfremdung)这个词到了马克思乃至卢卡奇那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4]后来布莱希特另造新词显然是为了避免引起误解。莱因霍尔德·格里姆在《陌生化——关于一个概念的本质与起源的几点见解》中,将 “Verfremdung”的来源之一追溯到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恐怕是一种望文生义。“Verfremdung”在英文中通常被译作Alienation[5],原意指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也有人将其译作“estrangement”[6],也是疏远的意思。由此,其中文直译当为“疏远”,而“间离”也有疏远之意,这是一种更为书面化的译法,“陌生化”则是比较通俗的说法。布莱希特常将“Verfremdung”与“effect”(效果)构成一个短语,其中文意思应当是“疏远效果”,通常译作“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亦无不可。而“间情法”或“离情作用”,以及黄佐临先生曾竭力主张的“破除生活幻觉的技巧”等译法,由于它们距离“疏远”的本意太远,难免会给理解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独特内涵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