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与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在20世纪德国作家当中,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吸纳,表现得最为积极、热情。他的戏剧理论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叙事剧,“间离效果”是其叙事剧理论的重要构成,而中国戏曲在“间高效果”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布莱希特的代表作之一《四川好人》为例,分析其中的中国戏曲元素以及间离效果的形成。并且,就该点引申至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和批评接受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意义所在的讨论。

关键字:布莱希特;中国戏曲;间离效果;现实意义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是20世纪德国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剧作家、诗人、戏剧理论家和导演。我国著名的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曾经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并列为20世纪世界戏剧剧坛的三大表演体系。尽管在具体的美学原则和戏剧手段上,三大戏剧家不尽相同,对这三大表演体系是否能够并称,学术界也有着诸多争议。但能肯定的是,在这三者中,布莱希特的地位是最为特殊的。一方面,在戏剧观的基本原则上,他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针锋相对的,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很习惯将他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对立面来谈论。另一方面,他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了中国戏曲以后提出的戏剧理论和实践,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美学。以至于他的终身艺术伴侣魏格尔说:“布莱希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原则和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布莱希特的戏剧里流着中国艺术的血液”。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无疑是德国文化传统的产物,德国启蒙主义传统、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表现主义运动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艺术理论也在其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影响布莱希特的中国元素

1.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和艺术理论对于布莱希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对于中国古代一些著名思想家不同程度的接受中。布莱希特对中国的古代哲学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热衷和喜爱。对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先秦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且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其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老子“以弱胜强”的思想、“无用之用”的道理等。而在众多的

先秦哲学家中,布莱希特最为推崇的是墨子,《社会批评家墨子及其门生的哲学著述》这本书曾伴随他长达15年的流亡生涯。他积极接受墨子的哲学思想,并借此指导自己的戏剧创作,同时特别欣赏墨子的平民主义思想,墨子既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也讲求“兼爱互利”。他用墨子“兼爱互利”的思想批判欧洲教会宣传的所渭“博爱精神”的欺骗性,要求社会福利和个人利益兼顾,以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他还接受了墨子的“非攻”“非乐”以及反对贵族特权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这样就使得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表现出了唯物主义思想和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2.中国戏剧

世界各民族文化都存在于本民族最深层的根基里,是与民族俱生的,因而都各具特色。“在一切艺术中,最为直接和最为综合地反映生活的文化精神的就是戏剧。”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诗、歌、词、赋、曲、技以及绘画、书法等其它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典美学之集大成者。在有所影响布莱希特的中国元素中,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影响最为直接,主要表现在:题材的选取、人物的塑造、艺术方法等方面上。

1935年布莱希特观看了梅兰芳的表演,梅兰芳的表演艺术让他大开眼界: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完全不同于欧洲传统的舞台观念。他觉得与中国演剧艺术相比,欧洲的演剧艺术仿佛“拘禁在僧侣的桎梏中”。梅兰芳的演剧艺术,确凿地证实了他十年来在诗剧试验方面,特别是在演剧方法方面所作的尝试,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可能性的。于是,次年便写下了一篇短文《论中国人的传统戏剧》,1937年又写下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陌生化效果》的长文,详细记述了他对于梅兰芳演出的印象和评价。

二、间离效果

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在他看来,是有很多缺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这种戏剧使观众沉浸在角色的感情之中,不再清醒,也不再理智,原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主观判断能力也不复存在。不仅如此,“在感情融合(即共鸣)的基础上出现的舞台与观众的交流,观众看见的东西只能像他与之感情融合在一起的剧中英雄人物所看见的东西那样多。观众面对着舞台上的特定环境只能引起舞台上的‘气氛’所容许的那些情感活动,观众的感受,感情,认识同舞台上行动的人物一致。舞台上几乎不可能产生、容许、体现那些它不暗示不表现的情绪活动,感受和认识”。也就是说,除了对角色对戏剧本身缺乏基本的判断之外,观众在这部戏里也很难得到进一步的认识,舞台上演员的逼真表演束缚住了观众自由思考的空间。

而一部真正优秀的戏剧“不仅能表现在人类关系的具体历史的条件下——行动就发生在这种条件下——所允许的感受、见解和冲动,而且还运用和制造在变革这种条件时发生作用的思想和感情。”也就是说,观众在观看戏剧时,和角色发生情感的共鸣这是浅层次的,他们仅仅满足于“我与哭者同哭,与笑者同笑”,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一部戏剧应该能够激发

观众的理智,引起观众的思考,使得他们能够“我笑哭者,我哭笑者”,他们将理智带人了剧院,在真正看懂一出戏之后,还能对戏剧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思考,不至于被剧作者和演员所操纵,从而最终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并且行动起来改造和变革世界。

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观众的理智,并使戏剧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布莱希特提出了“间离效果”。陌生化只是理解事物的一种特殊途径,将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多年关系,通过陌生化的方法,使同一事物显示出它未被人们认识的本质,从而使人们对它产生新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是更高层次的,而且通常能更好地挖掘出事物的本质。而一部戏剧,最大的意义也不过是启迪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更好地思考生活罢了。

三、《四川好人》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前文中已经提到,中国的戏曲美学对布莱希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就将以《四川好人》为例,做简要分析:

1.由过场、唱段和开放性结局所营造的松散结构

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的戏剧性结构要求以矛盾冲突为剧作基础,以戏剧冲突的规律为结构的原则;以步步相逼、场场推进的形势去发展剧情;以集中、完整的情节保证整体的匀称谨严、有始有终。这是一种封闭式的戏剧性结构方式。

但是中国戏曲通常不分幕,各地地方戏曲和京剧演出实质上都只有“场”,而场与场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松懈,而且,更是允许突出其中的某一场而不必拘泥于整部戏的布局和编排。这种相对的独立性被布莱希特所注意,布莱希特的叙事剧通常也不分幕,只分场。

《四川好人》一剧中,首先出现的是序幕部分,由卖水人老王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以及神仙下凡来寻找好人的缘起。之后出现了十场戏,除了在第二场和第三场之间、第八场和第九场之间没有出现过场外,其余的两场戏之间均出现了过场。

此外,在作品中还出现了很多唱段,这有些近似中国戏曲在人物感情强烈时用于抒情的“唱”。布莱希特将富有中国特色的“唱”融进了自己的戏剧,既有独唱,又有合唱,还有伴唱。如:第一场出现的“烟之歌”,第三场出现的“雨中卖水人之歌”,第四场出现的“神明和好人不设防之歌”等。这些唱段或者说是插曲,大多是对舞台上发生的事情进行评价,帮助观众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出戏。

这样相对比较松散的结构,其目的是不用动人的戏剧性情节结构使观众迷醉于感情,只去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剧情),从而放弃了理智和思考。而过场和唱段的运用,更是有意打断了观众的思考,使观众从神志恍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对戏剧做出更理智的判断。

更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好人》一剧中还采用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当沈黛表明自己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