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话语的性别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话语的性别建构
引 子
案例分析——《白蛇传》叙述的历史演变
1、明代被冯梦龙编入《警世通言》,名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为了“警世” 。

2、清朝陈遇乾《义妖传》四卷五十三回,续集二卷十六回,这时的青、白二蛇开始成为“义妖”。

3、赵清阁改编《白蛇传》,主题“由拥护或屈服于封建势力,渐渐演变成为反抗封建压迫”。

4、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在《青蛇》一书以青蛇的口吻表达了对种种已有叙述的不满,指出各种叙述要么是隐瞒真相,要么是过分美化。

而青蛇说:“他日有机会,我要自己动手才是正经。

谁都写不好别人的故事,这便是中国,中国流传下来的一切记载,都不是当事人的真相。

”李碧华对传统文本进行了颠覆,把欲望摆在重要位置,白娘子对许仙的爱情“一半因为人,一半因为色”。

从社会性别研究的角度看,如下的问题需要回答:第一,从历史到今天,主流话语叙述了怎样的性别气质?第二,从历史角度看,是否存在将那些美丽的、让男人感到诱惑的女性妖魔化的过程;走向现代的历史则经历了让女性恢复其人性面貌的过程。

书写的内容是否在历史过程中有质的改变。

第一节话语和大众传媒
 一、社会互动、话语和性别 
社会互动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周围的人采取行动和做出反应的过程。

人是群体性和意义性动物,人们总会在社会互动中注入意义。

因此,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布鲁默总结了三个贯穿米德社会心理学思想的基本假设:第一,人类是在给事物界定意义的基础上行动的,这些事物被称之为社会客体。

第二,社会客体的意义来源于社会交互作用,它并不存在于客体本身。

第三,这些意义通过解释过程而得到调节。

个人从对意义的理解到采取行为的过程是个完整的诠释过程,人们在行
动过程中不断对意义进行重组、检验和修改。

符号互动论强调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构成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在语言沟通的各种模式中确立起来的。

传统语言研究将语言视为沟通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彼此传达信息、思想、情感。

文化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语言是传播文化的关键性媒介,也是文化的要素之一。

象征互动理论认为,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而且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语言使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动。

(一)作为社会行动的话语
话语是人类互动的一种方式。

人们说出来、写出来的语言被称为“话语”(discourse),这包括人们说(叙述)什么、如何说(叙述)以及所说的话(叙述)带来的社会后果。

语言建立共同意义(shared meaning),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得以持续。

话语提供了一个去情境化(decontexualized)的场域。

(二)作为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的话语
话语表达社会位置和社会距离,即语言能够告诉我们互动关系中成员间的社会位置和距离。

那些彼此有共同生活经验、习惯、社会背景和愿意的人可以分享彼此情感、想法和感受的程度。

话语展示社会互动关系之中的权力运作。

因为使用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产生影响或支配他人的行为。

语言有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之分。

法国学者利奥塔说:话语游戏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说话就是斗争,语言行为属于一种普遍的竞技。

第二个原则是:可观察的社会关系是由语言的“招数”构成的。

人们“处在不同性质的陈述经过的一些位置上。

即使是最倒霉的人,他也从没有丧失有关这些陈述的权利,这些陈述一边穿越他,一边确定他的位置,他或者是发话者,或者是受话者,或者是指谓。

社会关系是一种语言游戏,它是提问的语言游戏。

它立即确定提出问题的人、接收问题的人和问题的指谓。


(三)话语是历史的产物
以中国的文字为例。

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一种象征意义符号,每个文字的组成都有意义,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性别气质和性别关系的想象和定义。

我们从“男、女、妇、嫁”等词源上看,日常生活中性别关系都隐含在其中了。

“男”字是由“田”和“力”组成,“力”指一种古代农具“耒”,“男”是指在田间耕作、使用农业器具的人。

“女”字是
一个跪着的人,双手温顺地放在胸前,这意味着跪着、并听话的人
是“女人”。

“妇”字是指一个跪着扫地的女人形象,妇女的职责被形象地固定在操持家务的领域。

(四)男性话语权
父权制的特征之一是男性拥有话语权,因此在现有话语中缺少女性表达事物的词汇,已有的话语很少能够包含两性的生活经验。

受到福科理论的影响,达尔·斯宾塞(Dale Spenser)在《男人制造的语言》一书中深刻地指出,妇女所受的压迫基本上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语言的压迫。

男人对语言的支配已经使妇女陷入了一种男性的“真理”,女性已经被强行灌输了父权制意识形态。

在这一意义上,妇女解放成为女性与男性争夺语言控制权的斗争,而不是简单的发展女性语言的问题。

(五)被语言命名的性差异和性别秩序
后现代的法国哲学家露西·伊利格瑞对语言与性差异的理论分析在后现代的理论中引起广泛影响。

她认为性差异不能被减缩到一个纯粹自然的和超语言的事实,它切入语言,也被语言所切入。

(五)被语言命名的性差异和性别秩序
在她看来,男人在有意或无意间给性别赋予了意义,他将自己的姓氏给予妻子、孩子,他将自己的性别给予了上帝。

不仅如此,男人还在中立的面具下,将它给予宇宙法则,给予社会秩序,而男人从不置疑这一分配的谱系学。

对于两性平等的目标而言,她认为,只要女性的类属、其个性、其差别不能被如其本身地界划出来,她们就可能仍然被排斥在语言之外,就不会创造出自己的身份。

对女人言语个性的要求与说明,本质上是对女性公民权的要求。

二、现代大众传媒
全球化与传媒时代的来临
1、传媒对人的巨大影响力
2、人际互动的新形式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准社会互动方式,涉及到一系列的关系,如是谁在说话、在说什么、受众的反应以及其社会后果,这是社会性别分析要关注的基本问题。

1、大众传媒工作者研究
大众传媒工作者研究是分析传媒工作者的性别构成和声音的表达。

联合国对70个国家调查显示,三分之二国家的传播学专业学生中,女性占
50%以上,但是却没有一个国家的妇女占传媒职位的50%以上,而是在30%以下。

中国新闻工作的女性比例约为33%,进入高级决策层的女性为4.4%。

从声音的表达看,女性作为传媒工作者并不意味着她们可能和能够代表妇女的利益和声音,在男权社会中,传媒的主要内容依然是男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2、大众传媒的内容研究
大众传媒的内容研究涉及很多内容。

从性别研究的角度看,重要关注传媒是如何塑造刻板化的两性气质。

研究对象涉及电视连续剧、广告、电影、书籍、杂志、流行音乐等多种传媒中的两性形象。

研究表明,大众传媒的内容通常从男权文化的角度对两性气质进行概括和归类,女性容易被定型为从属于男性的依附者、装饰品或性对象,男性则通常是社会上具有创造性的行动者,并在两性关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3、受众研究(audience studies)
受众研究分析大众传媒的接受者对传媒的需求和对传媒的使用。

传统受众研究分析受众的结构性特征,如性别、年龄、阶层和种族的受众状况。

现代受众研究分析文化意识形态,解释文化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精英们通过文化来建构差异,意识形态并不是对现实进行不正确的互相联系,而是经过传媒,意识形态在人们的现实经验与他们对经验的解释之间建立关联,以此人们接受了自身的命运。

如阶级、性别的不平等被传媒解释为先天的差异,并使受众接纳这些解释。

4、大众传媒的效果研究
大众传媒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受众,这是大众传媒效果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于社会性别研究来说,主要是关注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关系模式和性别气质模式是如何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两性关系,特别关注色情和暴力文化产品具有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

4、大众传媒的效果研究
例如有研究认为,女性在阅读小说中的收获是非常复杂的。

一方面,小说的内容多鼓励女性理解男性的热情、暴力和对爱情的失望;另一方面,对于女性来说,阅读本身具有让人逃避的功能。

女性阅读并没有导致女性对其受压迫的状况采取集体行动,而是更加对男性关注,由此解释了爱情读物的政治意义。

第二节话语的性别分析
话语分析\叙事分析\文本分析(discourse, narrative analysis,text analysis)是近年来一种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研究者将话语视作“研究对象”加以剖析。

话语是如何建构性别气质的,这一分析有用词分析、叙事分析和对话语
表达中权力关系的分析。

一、用词分析
首先,社会有一些专门用于两性的词。

如“脏话”用词。

如“小姐”的演变。

用词的社会功能是划分性别身份边界,通过用词的褒贬来塑造性别气质。

一、用词分析
第二,两性使用不同的词汇。

有些研究表明,女性在言谈中比男性更注意措词和使用修饰性的词汇。

女性在叙述自己的生活或生活感受时,常常会用“好像”、“也许”这样的词,为什么是这样?1、是因为女性在语言方面有弱点;2、是因为怕羞或缺少自信。

3、这是她们对那种反对女性要表现自信、有知识的习俗压力的一种反应,是一种积习的结果。

二、叙事与再表现
叙事(narrative or story)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种“自我叙说”(self-narrative),包含解释,是把过去事件、现在事件和未来要发生的事件联结起来,从而发展出某种关于自己(人)、关于关系、关于生活的解释。

二、叙事与再表现
1、任何叙事文本都是叙述者对事件的诠释,是叙述者对事件的呈现,这种呈现也被称为“再表现”(repersentation,再呈现)。

它不是中立的、客观的、反映社会真相的工具,而是把叙述视为“经验世界的再次呈现”,这其中包括了意义。

二、叙事与再表现
2、叙事体现了人们对原始经验所产生意念的回忆和重组,经验的活动是对社会事实的一种建构,内涵作者的主观价值。

3、叙述与事件的“真实性”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对分析而言重要的是看说者如何“建构事实”,由此反映叙述者是如何捕捉、呈现和解释经验的,以此来反应他们的世界观的特点。

叙事中的性别问题
1、叙事中对性别关系的理解有些是错误的理解。

以大众文化为例,由于文本的创造者以男性为主,他们以自己的想象再现两性关系,两性形象和关系被简单的符号化。

女性在象征符号处于被责难、被琐碎化或根本不被呈现的状况。

媒体上两性的形象常常是极端化的,慈祥的母亲、温柔的妻子。

叙事中的性别问题
有的调查显示,男性受众对于新闻类传播内容的接触和兴趣强于女性受众;女性受众对于文艺类传播内容(戏曲除外)的接触和兴趣强于男性受众。

[1]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但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新闻节目与妇女的生活经验毫无关系。

有研究表明,中国新闻联播节目中与女性题材有关的内容不足5%。

叙事中的性别问题
2、再表现的各类文本导致对现实两性关系的虚幻,甚至可能在现实中追求不切实际的两性关系。

比如对淫移物品的研究表明,淫移物品充斥着被扭曲的两性关系,女性被叙述为屈从于男性性欲望的被动者,以致于出现两性性关系期望上的错位。

叙事中的性别问题
3、再表现具有可变性。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在再表现的基础上再创造。

以美国女权作家的作品《紫色》为例,它展示了黑人妇女的生活经验、受压迫的状况以及渴望。

再表现可以显示创造性的抵抗力量,赋予权力新的形态。

[1] 宋小卫:《谈谈我国受从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性别差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

三、叙述关系的分析
话语形成了社会行动者间的关系,维持着或改变着社会体制和社会过程中的统治模式。

谁在说?谁在听?在说什么?以及听众与叙述者的表情是什么?这些都表现为一种重要的权力关系。

事实上,通过话语可以使某些群体边缘化。

韦斯特和齐默尔曼(West & Zimmerman)一项男女两性混杂谈话模式的系统研究。

第一,中断谈话是控制谈话的一种手段。

第二,以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之间的谈话与两个男人之间的谈话进行比较的话,两性的谈话更经常的被中断。

其原因几乎都是因为男性打断了女性的谈话。

同一性别的谈话很可能达到较好的平衡。

第三,这一发现与他们更早些时候对父母与孩子谈话研究的结果非常相似。

[1]
[1] [美]L·达维逊和L·果敦著,《性别社会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92-194页。

四、中国妇女——被叙述的性别身份的历史变化
1954年,中国妇女“二大”报告指出,“动员妇女群众参加生产是促进妇
女平等地位,彻底解放的基本关键,是妇女解放运动长期的根本任务。

” [1]。

[1] 参见: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参阅资料》,1999年。

北京(非正式出版)。

“妇女回家”
80年代,胡耀邦同志批示,指出妇女回家是以消极的方式看待就业问题,是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的表现。

80年代末,变成了“妇女阶段就业”。

90年代初,职工下岗。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江泽民主席向全世界庄严承诺:男女平等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项基本国策。

“妇女回家”
1996年,有关部门出台三个相关制度。

其一是“劳动预备役制度”;其二是“失业预警制度”;其三是“妇女阶段就业制度”。

2000年,媒体公开讨论妇女回家。

女性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男性写作与女性写作
无论男女,都是叙述的主体与客体,他们叙述着并被叙述着。

现代大众传媒使两性作者皆有机会加入到性别气质的建构中。

由此两性作家的话语风格和叙述内容成为引人关注的一个话题。

那么男性或女性是如何书写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呢?她/他们的写作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对此,文学批评界对男性写作与女性写作有广泛的讨论,表现为两种倾向。

一方面,人们反思长期占居主流话语权的男性写作体现了怎样的意识形态以及对两性关系及女性气质的想象;另一方面,相对女性声音的长期沉默,女性写作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互动
互联网用户生活在“网络空间”里,这是一个由全球计算机网络形成的互动空间。

有学者从“情境中的社会性别”视角出发,讨论互联网中的两性。


谓“情境中的社会性别”包括两方面,第一,是指以他人或社会再现的那些不断复制和强化的社会性别的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性别信念系统;第二,是指特殊的、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

在情境中人们一方面被社会性别信念限制,另一方面又参与这些信念的保存和重新建构。

进一步阅读书目
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宜音、王甘、陈午晴、王俊秀:“性别认同与建构的心理空间:性别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互联网”,载孟宪范等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
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盛英,“女性批判:中国男作家的男权话语”,载荒林主编《两性视野》,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