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合集下载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发展规划纲要(送审稿)一、实验室科学定位实验室将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探索和解决地球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为目标,立足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以地球表层系统中重大的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事件和过程为研究重点,在多时空尺度上探索地球环境与生命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机理和演变规律。

在这一总体框架下,聚焦地球发展关键时期的生物事件与环境事件,认识其规律、探索其机理。

重塑地球发展历程,为研究当代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演变,探索环境修复和生物危机的缓解,提供对比史实、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支撑。

鉴于地球历史演变过程中重大生物和环境事件及其过程所跨越的时间尺度不同,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包括:在长时间尺度(106~104年)上,以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生物和环境事件为主要对象,研究“关键地质时期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在中时间尺度(104~102年)上,以全球变化背景下区域事件为主要对象,研究“新生代以来气候环境事件的生态响应”;在短时间尺度(102~100年)上,以工业革命以来生物和环境事件为主要对象,研究“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生物―环境地质过程”。

科学主攻重点是,在多时空尺度上围绕地球生物学的科学核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生物对环境的作用方面重点突破微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在环境对生物的制约方面重点关注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探索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为集中实验室优势力量,体现实验室科学研究和平台建设特色,实验室科学研究将设置“优先”、“重点”和“培育”三个层次的研究主题。

其中“优先”和“重点”研究主题是本实验室近期和中期建设和发展的主流,在实验室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重点支持。

“优先研究主题”是指有好的科学积累、强的学术队伍和平台条件支撑的研究内容,并能够在2-3年内产出高层次的代表性科研成果;“重点研究主题”是指有较好科学积累、较强的学术队伍和平台条件支撑的研究内容,能够在3-5年内产出高层次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培育研究主题”是指与实验室科学发展方向一致或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基础相对薄弱,但富有发展潜力的科学主题,有望在经历5-10年的研究之后,能够达到“重点研究主题”层次。

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

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

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在地球科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地球内部结构、元素分布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的整个流程,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

1. 样品采集地球化学的样品可以包括岩石、土壤、水和气体等,采集样品是进行后续分析的第一步。

采集样品时,需注意选择代表性样本,并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在岩石样品采集时,需注意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以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损伤。

2. 样品处理与前处理采集回来的样品需要进行处理与前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分析。

对于岩石样品,可利用机械破碎的方法将样品粉碎成适合实验的粒度。

土壤样品则需要经过筛分、干燥和研磨等步骤,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3. 样品制备将处理好的样品进行制备是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的关键一步。

样品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要求进行适当的加热、溶解、稀释等操作。

此外,还需要使用相应的化学试剂,以满足分析的要求。

4. 分析仪器选择与分析方法在地球化学分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是十分关键的。

常用的分析仪器包括质谱仪、元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针对具体的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5.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实验室完成分析后,需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结果解读。

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地质化学模型等手段,以揭示样品的成分和特征。

结果解读需要结合背景知识和地质特征,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与推断。

总结:地球化学技术与分析方法的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与前处理、样品制备、分析仪器选择与分析方法、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连续配合与科学操作,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信息,从而进一步了解地球的成分和演化历史。

地球化学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也为人类认识地球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贵大环境科工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简介

贵大环境科工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简介

贵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介贵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省教育厅与学校教改项目、校实验室专项建设等资金支持下,将原来分散于资源与环境学院、化工学院、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等有关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基础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进行整合,于2005年9月组建了实验中心,现发展为具有6000平方米实验室的资源高度共享、优势互补、集中管理的实验教学平台以及乌当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同时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贵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的优势,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平台。

目前,实验中心主要包括2个科学实验室和4个工程实验室,即环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环境生物及生态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土壤及固废处置工程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从而为实施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平台。

近五年来,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1 工程”、“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项目建设。

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完善了实践教学条件、建立了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

中心正式成立后,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和体系进行深入探索与改革,新的体系在更大范围内满足了相关专业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中心在工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与基地建设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多年来,实验教学人员坚持以本科生教学为基础,以先进的理念与技术为先导,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实验内容,提高教学实验水平。

目前,实验中心主要面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资源勘查与技术、水文水资源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验教学任务,兼顾硕士研究生及本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

对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明德学院等开设24门环境与生态方面的实验教学课程和相关实习实践,实验教学覆盖专业11个,同时,将实验室及仪器设备面向本科生及研究生开放,开展本科生自选项目、本科生创新性项目、研究生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的实验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拓宽了开放式实验的受益面。

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一)

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一)

实验室简介生物化学实验室(一)引言概述:生物化学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用于生物化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实验流程、实验室安全措施、实验室团队以及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1.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包括PCR仪、电泳装置、核酸纯化仪等。

2. 蛋白质生物化学实验设备:包括离心机、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

3. 细胞生物学实验设备:包括培养箱、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

4. 基础实验设备:包括移液器、pH计、离心机等。

5. 数据处理设备:包括电脑、软件等。

实验流程:1. 打样准备:收集样本、制备试剂和媒介物。

2. 实验设计:确定实验目的、制定实验方案、安排实验步骤。

3. 样品处理:样品预处理、提取、纯化。

4.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包括反应、分离、测量等。

5. 数据分析和解读: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室规范:遵循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2. 个人防护:佩戴实验室必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3. 废物处理:正确处理生物废物和化学废物,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4. 灭菌消毒: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卫生,定期对实验器材进行灭菌消毒。

5. 应急准备:了解应急处理方法,例如处理紧急事故和火灾等。

实验室团队: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2. 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操作。

3. 实验助理:协助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和实验操作。

4. 研究人员:从事生物化学研究,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5. 学生实习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实习,从事实验辅助工作。

实验室的未来发展:1. 技术升级:引进最新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提升实验室的研究能力。

2. 合作交流:与其他实验室、科研机构和学术界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究项目。

3. 人才培养:加强对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科研水平。

4. 科研成果转化: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1.1简介有机地球化学是研究地质体中有机质分布、迁移、富集与转化的科学。

生物死亡后的有机质演化及其地球化学过程均属其研究范畴。

有机地球化学是当代地球科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其发展壮大,与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问题紧密相关,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有机地球化学已形成石油地球化学、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和生物有机地球化学等三个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获批准建设,1992年11月通过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

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陶澍院士,实验室主任为张干研究员。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2人,其中科研人员53人,技术支撑人员18人,行政秘书1人。

现有在站博士后22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3名。

实验室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

实验室总面积7700平方米。

现有11类大型/超大型仪器/设施、18个专业实验室,截至2017年底,大中型仪器设备原值逾2.2亿元。

“十三五”期间,实验室主要在油气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两大研究领域,在深层油气资源与评价、非常规油气资源与评价、环境有机污染过程与风险管控原理、大气环境化学与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原理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承担重大研究任务,组织和部署基础性、前瞻性研究。

同时,亦针对区域与全球环境变化,开展有机生物地球化学探索性研究。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精神,是“学,思,锲而不舍”(已故傅家谟先生的座右铭)。

实验室的使命,是成为国际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卓越中心,服务于化石能源勘探和环境保护,为国家能源安全供给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1.2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陶澍副主任:彭平安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丁仲礼马永生王子健王铁冠朱永官朱伟林朱利中刘文汇刘丛强江桂斌肖贤明余刚张水昌张文正张林晔陈建民金之均赵进才郝吉明郝芳钟宁宁俞汉青贺克斌骆永明耿安松秦勇翁焕新郭正堂陶澍盛国英梁狄刚彭平安戴金星实验室主任主任:张干副主任:王云鹏(常务)、王新明、于志强、田辉主任助理:丁翔、吴亮亮室务会成员:张干、王云鹏、王新明、于志强、田辉、胡建芳综合办公室:周佳怡汪立新冯文彪1.4研究方向“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将主要在油气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两大研究领域,在深层油气资源与评价、非常规油气资源与评价、环境有机污染过程与风险、大气环境化学与污染机理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争取重大研究任务,组织和部署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工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国家和地方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医学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医学
详细描述
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发生在缺碘地区,由于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 进而引发甲状腺肿大。该病主要症状包括颈部肿胀、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方法 包括补碘、食用碘盐等。
案例二:克山病
总结词
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病变为主要特征的 地方性心肌病,与环境硒缺乏有关。
流行病学特征
地区性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发生在 特定的地理区域,与当地的水、 土壤、食物中的元素含量密切相 关。
人群特征
不同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的人 群对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程度不同, 因此对疾病的易感性也有所不同。
预防和治疗
针对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包括改善环境质量、提供营养补 充剂、加强健康教育等。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医学
目录
CONTENTS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述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案例分析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由于地球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导致某些地区的水、 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
手段
治疗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营养 补充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治疗效 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与建议
预防措施
预防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关键在于减少暴露于有害物质和改善生活习惯。这包括避免接触有毒化学 物质、减少摄入重金属和毒素、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体育活动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营养盐自动分析仪操作程序

营养盐自动分析仪操作程序

营养盐自动分析仪操作步骤1.将进试剂的塑料管插入对应的试剂瓶中,拧好瓶盖(不能太紧)。

2.盖上泵盖,压下盖上的把手;旋转拉环,使横杆压住进气管;进样端泵上所缠的胶管卡好。

3.插上电源线,打开仪器、计算机开关,此时进样端灯亮。

稍等打开水浴开关,设定温度为40℃(:端按下为开,·端按下为关)。

4.按下各管路对应的试剂按钮,冲刷管路至系统稳定;将NO3-/NO2-管路中的旋纽旋至左下45℃,此时测得浓度为NO3-和NO2-的总浓度。

5.双击“FlowAccess”图标,打开仪器程序,点击“Analyse”中的“active system”,选择“01”作为分析系统,打开,此时进入系统的分析界面。

6.界面上端的图标自左依次为“table”、“method”、“group”、“select”,右端计算器状图标为“result”,点击图标便可进行操作,7.编辑好表格(方法附后),选择了方法和分析项目后,即可进行操作。

点击“real time”可看谱图,点击“result”可察看结果。

8.将样品倒入塑料杯中,按一下进样端的“start”开关,系统会自动进样;同时点击程序中的“start”图标,保存文件于“My documents”中。

9.样品采集完以后,系统回鸣笛报警,按一下“stop”按纽即可,分析完成后,工作界面自动关闭。

10.作完后,用试剂冲洗管路约10分钟,然后将NO3-/NO2-管路中的旋纽旋至左上45℃,关掉试剂,用蒸馏水冲洗管路约40分钟。

11.关上仪器电源,将进水管从桶中提起(防止系统内的液体倒流),将泵盖放松,压进气管的横杆提起,松开进样端泵上所缠的胶管。

编辑表格:在系统的分析界面中选择“table”,此时会弹出另一个窗口,若继续用上一次的表格,选“Edit Table”,在下一个窗口中选“view table”或不选择表格。

如果不用上一次的表格,则选“Remove Table”,再点击界面左侧的圆盘图案,此时又会弹出另一个窗口,装载原有表格,选“Load an exiting table”;建新表格,选“Create new table”,在下一个窗口中选“view table”。

无限风光在海洋——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限风光在海洋——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Support Platform支撑平台无限风光在海洋——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海洋之于我们生存的地球,犹如水之于人类。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2010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瞄准与全球变化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直面国家对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立足基础研究,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主攻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注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

聚焦海洋问题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四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为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通量,以海洋生源要素碳和氮的循环为主攻对象,致力于边缘海C O2通量及其主要调控机制、生物泵效率和营养元素循环、海-陆界面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等研究。

研究重点主要包括碳生物地球化学、氮生物地球化学、有机物和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

其中,碳生物地球化学,主要研究海洋C O2源汇格局及其调控过程与机理,重点关注海洋上层生物地球化学化学格局及其与海洋动力的耦合。

而氮生物地球化学,则是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过程速率及其与碳循环的耦合机理,聚焦全球变化对于氮驱动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

另外,有机物和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主要研究海洋中天然有机物与痕量金属元素的循环、迁移、速率及时空变化规律。

方向二为海洋生态过程与机制,以海洋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和生源要素循环的重要驱动者——微型生物和浮游植物为主攻对象,通过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全面系统地研究微型生物和浮游植物在海洋碳汇过程、生态多样性、生物地理学、生源要素循环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与效应,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微型生物生态过程和浮游生物生态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游,至今僅於七家灣溪流域內有其蹤跡。一般
認為人為活動的進入,是國寶魚棲地縮減的主因。
密集採樣點設計 透過密集水
水質(NO3)空間分佈
七家灣溪
有勝溪
支流(有大規模農業活動)
大甲溪 水質顯著之 空間分佈證
質採樣點的
實了人為活
設計,能夠
動對水質之
更真實反應
影響,提供
對應每個子
了研究人員
集水區內土
支流(較少農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1:23:3221:23:3221:23M onday, October 19,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920.10.1921:23:3221:23:32October 19,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9日下午9时23分 20.10.1920.10.19
生物地球化學實驗室
Biogeochemistry in Mountainous Watersheds
國寶魚─櫻花鈎吻鮭棲地環境總體檢
櫻花鈎吻鮭(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是台灣本島之自然文化資產,更是世界重要的生 態資產。這種鮭鱒魚類原屬於太平洋洄游性魚類,分佈於北半球寒溫帶水域中,具有溯河洄游的生 活形態,牠們約在百萬年前,從日本海前移至東海和黃海,並沿著溪流上溯至武陵地區,可能在冰 河時期遭遇板塊運動和河川變遷,而被環境隔絕在大甲溪高山溪流中,成為陸封型的魚種,而台灣 是全球鮭鱒魚分佈地區中緯度最低的。如今,由於棲地環境的變異,在台灣生存了七、八十萬年的 櫻花鈎吻鮭面臨絕種的危機,如何讓這在自然歷史及生態上具有意義的櫻花鈎吻鮭繼續繁衍下去將 是十分重要之議題。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92020年10月 19日星 期一9时23分32秒20.10.19
谢谢大家!
進一步研究
地利用所表
桃山西溪(環境背景值)
業活動)
之基礎。
現之水質狀
上游 -------------------------------------------------------------------------------------> 下游
:颱風採
況。

農業活動對氮輸出量之影響
19.7
水溫之空間變化
14.1
單位面積輸出量
農地單位面積輸出量 透過物質流
7.1 10.4 6.96
12.3 13.6 6.11
水溫越往下游平 均水溫越高,且
通量的計算,
變幅越大,其中
得知農地單 位面積的氮 輸出量為原
13 8.3 桃 15.5 8.3
9 4.67

10.5
北 7.22

七家灣溪
有 17.3

11.1

11
櫻花鈎吻鮭對於棲地環境條件的選擇相當嚴苛,水中溶氧必須高於7ppm,水溫則必須低於17℃,在
孵化時甚至需要低於12 ℃。但由於人為活動的介入,農業活動的施肥使得水中營養鹽增高,導致藻
類的增生、夜間溶氧偏低;而由於森林的開墾,少了樹木的遮蔭,使得陽光得以直接照射在河面上,
造成河水的增溫,都將不利於國寶魚的生存。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的影響,高氣溫所引發的高水溫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19日星期 一下午9时23分 32秒21:23:3220.10.19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9时 23分20.10.1921:23Oc tober 19, 22020年10月19日星期 一9时23分32秒 21:23:3219 October 2020
司界蘭及環山 原生林:58% 人造林:34% 蔬果地:9.5% 道 路:0.3%
桃山西溪 原生林:93% 人造林:1.7%
有勝溪 原生林:28% 人造林:62% 蔬果地:7.7% 道 路:1.1%
七家灣溪流域 境內的土地利 用如圖左所示, 該區域的人為 活動主要以種 植果樹及高冷 蔬菜為主。
櫻花鈎吻鮭的分佈範圍從日據時代廣佈於大甲溪
6.15
18.1 11.5
有勝溪因密集農
11.7 業行為而缺乏遮
6.65 蔽使水溫最高。
始林的300
綜合水質及水溫
倍,足見人 為活動之影 響。
高 15.3 山
溪 10
11.3
3.98
司17.2 界
因子,有勝溪已
蘭 溪
11.4 10.5 不再適合國寶魚
6.74
生存 ,可作為其
有勝 溪 七家灣溪
有勝 溪 七家灣溪 桃山西溪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9时23分32秒 下午9时23分21:23:3220.10.19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1920.10.1921:2321:23:3221:23:32Oc 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9时23分 32秒M onday, October 19, 2020
他集水區借鏡。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1920.10.19Monday, October 19,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1:23:3221:23:3221:2310/19/2020 9:23:32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921:23:3221:23Oc t-2019- Oct-20
及低水中溶氧,都將直接衝擊適合在低溫環境生活的櫻花鈎吻鮭,本研究即針對水質及水溫兩項環
境因子進行長時間的觀測,試圖瞭解其變化之原因及其與人為活動之關連。
櫻花鈎吻鮭棲地變化
土地利用情形
桃山北溪 七家灣溪
桃山西溪
高山溪
有勝溪
司界蘭溪
南湖溪
德基水 庫



溪 0 2 4 6 公里
七家灣溪 原生林:58% 人造林:28% 蔬果地:2.1% 道 路: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