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二首》语文高考文言知识积累与复习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词两首
一、文学常识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他们不仅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欢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如题,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豪放词境界宏大,气势恢宏,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词作豪放大气。
豪放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词语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豪放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榜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得人。
俞文豹在《吹剑录》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个典故形象地说出了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区别,从此“大江东去”成了豪放词的代表句子。
周瑜
周瑜(175-210),男,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相貌英俊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善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作家作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诗人、画家、书法家,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赤壁赋》《石钟山记》《超然台记》等。
诗歌方面:现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
词方面:开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的词有怀古、咏诗、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写等,奔放热情、豪迈旷达。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且注重提携后人,“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为其门下。
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游赤壁时的一首怀古名篇。当时,苏轼47岁。他早年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曾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由于王安石变法,被新派官僚罗织罪名,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他经常游历山水以排苦闷,但他毕竟是一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所抒写的是淤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定风波》
本词也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以超人的旷达的心态泰然处之。这
首词,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态。
二、字词汇总
字音
羽扇纶(guān)巾樯(qiáng)橹酹(lèi)江月一蓑(suō)烟雨
料峭(qiào)萧(xiāo)瑟吟(yín)啸(xiào)千堆(duī)雪
成语
惊涛拍岸:汹涌澎湃的巨浪拍打江岸。
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苏轼有儒将风度。三、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全词上阕咏叹古迹赤壁,下阕怀思英雄周瑜。虽然结尾处流露出了感伤情怀,但终究掩盖不住全文的雄壮气象。
《定风波》
本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小事,于简朴处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作者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把握重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浩渺长江水,滚滚东逝去,这是一幅何等样壮观的画面。这种景象,本身就是一种昂扬于天地之间的雄壮,还用得着刻意修饰吗?有很多东西,因其最朴素而最动人,因其最伟大而最平凡;越是如实地描写,就越是触动人心。
在这烟波浩淼汩汩滔滔的大江大河面前,苏轼似乎看到了由这江水携带而来,又被这江水冲刷而去的古今人物。他们似乎还在浪花之尖闪应着光彩,似乎又早已沉默于水底埋葬于沙砾而无影无踪无迹可寻。比如那位喟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孔子,比如那位高唱“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屈子;比如五霸七雄,比如秦皇汉武;比如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比如刘备曹操三分天下……
这一个毫不修饰的极朴素的句子,其表达效果毫不逊色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毫不逊色于杜甫的“不尽长江滚滚来”。并且,我总觉得“去”字比“来”字要更显气势,更有一泻千里、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的悲壮感。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类的英雄史,就是一部大江大河大浪淘沙的历史。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没有人可以永存不灭,也没有人能够永垂不朽,但是,历史的车轮毕竟少不了英雄人物来推动,即便早已是折戟沉沙,那也是“千古风流”。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中国人讲究“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和谐。因此,某一方天地一旦和某一位人物连接在一起,那么这方天地便会属于这位人物。人们也习惯于“睹天地而思人”,也习惯于“睹人而思天地”。这绝不是一般的“睹物思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小情调,这是“咏诗怀古”“忆往昔,看今朝”的大情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几句是在描写赤壁的壮景,有版本说此处应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我倒是觉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一句更妙。以石崩云,似乎是以石击卵,哪有不崩之理?如果是要用这种柔情衬阳刚的话,那么,“空”比“云”要来得柔情得多啊。乱石一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