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世界本源
泰勒斯成就
泰勒斯:≠泰勒斯威夫特(Thales)的主要成就:1、天文学:是毕达哥拉斯的老师,准确预报日食并以此制止了一场战争,发现小熊星座,被誉为“星学之王”。
2、电学:最早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3、数学:泰勒斯定理。
4、哲学:最早的世界本源探讨者。
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
泰勒斯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
[1-2]他是第一个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并开启了哲学史的“本体论转向”的哲学家,被后人称为“希腊七贤之一”和“哲学和科学的始祖”,是学界公认的“哲学史第一人”。
泰勒斯的思想影响了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
[1-2]简介编辑泰勒斯生平泰勒斯(希腊语:Θαλής,Thalês,英语:Thales,约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又译为泰利斯,公元前7至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希腊七贤之首,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泰勒斯出生于古希腊繁荣的港口城市米利都,他的家庭属于奴隶主贵族阶级,据说他有希伯来人(Hebrews)或犹太人(Jew)、腓尼基人血统,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泰勒斯早年也是一个商人,曾到过不少东方国家,学习了古巴比伦观测日食月食的方法和测算海上船只距离等知识,了解到英赫·希敦斯基探讨万物组成的原始思想,知道了古埃及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规则等。
他还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那里学习了数学和天文学知识。
以后,他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并研究数学和天文学,晚年研究哲学,招收学生,创立了米利都学派。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λ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
λ2 简述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答: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λ第一种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注意。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λλ第三种历史形态是现代的辨正唯物注意和历史唯物主义。
3 简述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态答: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源是精神一时;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λ第一种是主观唯心注意。
它的特点是把主管精神、主观意识当成世界的本源。
λ第二种是客观唯心注意。
它的特点是把某种脱离人的“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4 唯心主义哲学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有两个方面:λ认识论根源是指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
人的认识并不是一条直线,如果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夸大为脱离了物质的、绝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λ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①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②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唯心注意受到没落的、反动的阶级的支持和利用。
5 马可是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唯物主意哲学的主要缺陷是什么?答:①具有机械性。
②具有形而上学性。
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③具有不彻底性。
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的革命变革答:①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
②历史唯物主义同剩余价值学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③它把哲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7 简述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答: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的阶段:第一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泰勒斯成就
•泰勒斯:工泰勒斯威夫特(Thales)的主要成就:1、天文学:是毕达哥拉斯的老师,准确预报日食并以此制止了一场战争,发现小熊星座,被誉为“星学之王”。
2、电学:最早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3、数学:泰勒斯定理。
4、哲学:最早的世界本源探讨者。
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一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
泰勒斯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
[1-2]他是第一个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并开启了哲学史的“本体论转向”的哲学家,被后人称为“希腊七贤之一”和“哲学和科学的始祖”,是学界公认的“哲学史第一人”。
泰勒斯的思想影响了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
[1-2]泰勒斯生平泰勒斯(希腊语:©aAq^.Thales,英语:Thales,约公元前624年一公元前546年),又译为泰利斯,公元前7至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希腊七贤之首,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泰勒斯出生于古希腊繁荣的港口城市米利都,他的家庭属于奴隶主贵族阶级,据说他有希伯来人(Hebrews)或犹太人(Jew)、腓尼基人血统,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泰勒斯早年也是一个商人,曾到过不少东方国家,学习了古巴比伦观测日食月食的方法和测算海上船只距离等知识,了解到英赫•希敦斯基探讨万物组成的原始思想,知道了古埃及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规则等。
他还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那里学习了数学和天文学知识。
以后,他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并研究数学和天文学,晚年研究哲学,招收学生,创立了米利都学派。
马哲总结
名词解释:世界观: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定义:其一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源,是“第一性”。
回答划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本源)的根本标准,这一关系问题的具体内容在哲学上成为本体论。
其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回答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这一关系问题的具体内容在哲学上成为认识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决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定义矛盾的同一性:定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辩证关系: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定义: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定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又有新的矛盾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观点
中国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观点姓名:曾德彩学号:1302010101 班级:13政一班摘要: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关于世界本原,中国古代哲学有众多派别,道家、儒家、心学家等都对世界的本原有过看法,下面我就三个派别的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进行简述。
关键词:道家仁心外无物一、老子“道生万物”老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智慧在今天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老子的世界本原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早的一次划时代的飞跃.老子从自然现象的变化探索宇宙本原,进而探索人类社会的演变.吸收了伯阳甫的阴阳说思想,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广泛考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负阴抱阳"的统一体。
老子哲学体系的"道"是宇宙的总根源,总规律,是最高存在的真理.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法则的统一,是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是宇宙存在的运动实体,也暗宇宙运行的道路和规律,是主客观的统一.老子把天地看作是物质运动的一定形态,是无限宇宙的一个有限的区域,而没有把天地看作是物质的同义语,"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人乎".老子认识了矛盾的普遍性,他认识了矛盾的对立和相辅相成的转化.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从总体上说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是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
老子从天文历法的推移,考察天体运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运动规律,是天地运行的道路和秩序.有规律的"道"才使得阴阳二气均匀调和,主宰着宇宙万物不失其序地生长变化."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曰道"是整个宇宙万物的本源.坚持无神论,公然否定天神的存在,并且把主宰宇宙万物的"道"提高到哲学的层次,提出以"道"为范畴的宇宙本原的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向"天神"创造宇宙的神学公开地下了挑战书.老子认为"道"是客观世界固有的东西,是宇宙的本体,又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也是对客观事物正确反映论述出来的道理."道"既然是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动摇了天命观,就必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政治行为和人生过程中去,因此便有了政治,人生和认识论上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
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看法。
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学说和理论。
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表现。
本体论:即哲学中关于存在问题研究的理论。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坚持物质决定精神。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精神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根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世界独立存在,物质世界是其产物与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都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一元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或精神第一性,精神决定物质。
二元论:哲学史上所谓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与物质两个平行的本原,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认识论:即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可知论/不可知论:根据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生产方式、人口与地理环境。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更广泛的社会意识还包括科学与社会心理等。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又称为人文主义,其含义有四:一是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与文学运动,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二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三是指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重心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 四是指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与位移主义,宣扬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与超人哲学。
公共基础知识之哲学
公共基础知识之哲学公共基础知识之哲学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相关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其中,世界观又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认识,即对世界本源的认识和思考;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个标准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中的三大自然科学前提本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条件分为阶级基础、理论来源等方面,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指它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新的伟大学说,是对以往所有哲学学说的超越和进步,同时它的根本任务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五、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对世界本源的认识和探寻,也就是几种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探寻,主要分为一下几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即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哲学是什么?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是什么?什么是哲学?答:(一)哲学是什么呢?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哲学包括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而形成两大对立派别: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
(二)什么是哲学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好奇,人们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
一个对事物和现象感到困惑和好奇的人,就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人们是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的。
西方著名哲学家罗素说:哲学不是一般的知识,哲学的起源是由于我们要用一种非常沉毅的企图去追求一种真实的知识。
二、如何理解哲学有用吗?答:我认为“哲学有用吗”之中的“有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1、理论之用与实践之用。
理论之用即人们研究出的理论、观点和知识,对于现有理论体系的价值,有的是增加了现有理论知识,有的则是使现有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比如陈景润研究的数论,可能目前看不到用在什么实践上,但是对于数学体系的完善十分重要,并且这种研究在多年之后往往会带来实践上的巨大突破,比如在先60多年的非欧几何体系的发明对于在后的相对论的价值。
实践之用,即理论、观点和知识能够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带来价值。
2、大小之用与深浅之用理论、观点或知识都有其适用范围,超出范围就出错。
就广度来说,有大小之分。
比如“平面设计”与“民主思想”,前者服务的对象范围小,后者服务的对象范围大。
因此,对于一个只从事平面设计并只关心自己日常生活的人来说,他感受不到后者的用处。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凭借一般经验就可以解决或应付,不需要哲学具体指导,虽然这些问题背后还是有哲学背景。
就深度来说,有深浅之分。
比如物理学,不少人做起相对论的考题十分熟练,但是无法理解相对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世界本源是什么123
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唯物主义取得了绝对的胜利,它把唯心主义批得体无完肤,并被奉为“思想宗旨”。唯物主义观及其“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从小学到大学政治课本里不断灌输给我们的思想,长在新中国的人都是听着这样的教诲长大的。我们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命题,因为在极左的红色年代里,这一“至理名言”是绝对不容置疑的,是绝对的真理。
如何正确认识规律
物质是实体,但它却是一种虚无;规律是虚无,但它却是宇宙间最实的存在!对人类而言,规律看不到、听不见,只能用智慧去感知。
我们平常所说的规律有三种不同的范畴:第一种是指人类感知到,并用人类语言、符号描述出来的公理、定理,唯物主义习惯称之为真理,实际上,它只是规律的“片段”,不是规律的全部,甚至有可能是错的,是不能被称为真理的;第二种是单指物质运动规律,不包括社会、情感范围的,很显然,这只是规律的一部分;第三种是真正主宰万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的总和,既真理。很显然,我们认识规律,重点应当在第三种,在对真理的认识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三、人的哲学:苏格拉底(理性与人)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故事
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 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 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 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 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 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 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 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局限性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 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 会公德。三、人的哲学:Fra bibliotek格拉底(理性与人)
1.苏格拉底其人
苏格拉底(前469一前399) 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他专 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 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最喜欢的消遣是与 人讨论问题或给年轻人讲授 哲学。终其生述而不作,他 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学生 柏拉图留传下来的。
——赫拉克利 特
“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上述哲学家共同关注什么—— ?德谟克里特 世界是一种物质,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希腊人精神觉醒的标志
二、社会哲学:智者学派(人的价值)
(1)时间: 公元前5世纪 (2)背景: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3)观点: 1、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2、强调人的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 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 神的内涵。文精神”?
人文精神(humanism):
马原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和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世界本源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世界本源问题产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产生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还是相互联系的,是静止的还是发展运动的,产生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4.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产生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夸大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二)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能够被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最高概括,是对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
区别于古典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中的物质概念,哲学概念的物质与自然界的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是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①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这种对立只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区分第一性第二性才有意义。
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③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将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结构联系在一起,又看到其中的区别,从个性中看到个性,克服形而上学的缺陷。
④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将实践纳入物质的理解,将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深化对自然物质的理解。
(三)物质的存在形态1.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运动囊括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和过程,从位置的变动到思维变化。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是物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一般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包括空间相对位置的不变和物质根本性质的暂时不变。
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定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同其它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是人类主动认识世界、获得各种知识和方法的认识实践活动。
认识实践活动是哲学和其它各门具体科学共同具有的一般本质和属性规定。
哲学总是为社会的发展指引方向、开辟道路、制定原则、提供方法,使社会不断地得到改造和变革。
改造社会、造福人类是哲学有别于其它各门自然科学的显著特征和种性规定。
真正的哲学同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哲学不仅是划破夜空的闪电,使黑暗笼罩着的万物在人们面前彰显出来、使世界在人脑中形成清晰的映像,而且还是促进社会生长发育的阳光雨露,是孕育充满生命活力新社会的母亲。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弃旧创新,生机勃勃。
思想意识、文化观念、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的破旧立新,必须依靠哲学的引导才能够实现。
哲学是社会意识、时代精神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具有的自主、自强、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是社会具有的生存要求、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时代精神是社会意识的别名。
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
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科学实践活动,也必然是一种有社会意识统帅和指挥的行为,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一种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意识。
哲学是人类文明、社会观念、时代精神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是同文学、伦理学、法律学、社会学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追求世界的本源、共性,追求绝对和终极的形而上者是哲学的表现形式。
求知是人类的天性。
人不满足感官获得的关于世界的经验知识,人不仅要知道世界万物的模样,而且要知道隐藏在世界万物之中的秘密,不仅要知世界其然,而且要知世界所以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填空
《生活与哲学》知识填空教学班姓名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活动。
(来源)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
(获取方式)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的活的灵魂”。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同人们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的事情。
④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一般说来,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的规律,哲学则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和的规律。
②联系:a具体科学的进步哲学的发展。
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
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的看法是错误的。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什么是哲学
江泽民哲学思想 1.科学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辩证关系 (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是做好其他各项 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2)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证是促进其他各项工 作的必要条件
(3)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出发点、落脚点是推 动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业劳动的农业 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 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毛泽东哲学思想 1.在唯物辩证法方面 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进行了批判性改造,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立统一 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观点 2.在认识论方面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根据中国革命的实践 经验,对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作了批判性的总结,深刻 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性质是革命的能动的 反映论 3.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 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并且说明了社会 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征
(2)形而上学: 在古希腊文里的原意是“物理学之后” “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 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不承 认事物内部存在矛盾。 “天不变,道亦不变”,“古之天下,亦今之天 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董仲舒)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一)时间:19世纪40年代 (二)条件 1、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和政治) 2、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 3、哲学发展的结果(两个直接理论来源) 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研究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内容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哲学名词解释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辩证法D即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辩证法一词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辩证法是一种化解不同意见的辩论方法。
在两个或更多对一个主题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间的对话,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有充分理由的对话建立起对事物真理的认知。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即是唯物派,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
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独立于意识之外,主观能动性区别于其它生命意识唯物论,哲学理论,肯定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物质形式与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着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物理主义的一种形式。
该理论的基础,所有的实体(和概念)都是物质的一种构成或者表达,并且,所有的现象(包括意识)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生理反应,也就是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
因此,物质是唯一事实上存在的实体。
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属于一元本体论,其本身又不同于以二元论或多元论为基础的本体论,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解释,它是唯心主义和心灵主义的一个对立面。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 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它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赫拉克利特、培根等;辩证唯物论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
色诺芬尼主要的哲学思想
色诺芬尼主要的哲学思想色诺芬尼的哲学思想首先是关照到了诸神起源的问题,色诺芬尼通过批判和反对传统观念中关于诸神起源的传说,以此揭示自己对世界本原的理解和看法。
色诺芬尼认为一切都从土中生,一切最后又都归于土。
一切生成和生长的东西都是土和水。
色诺芬尼的哲学思想还关照到了世界本源的问题,色诺芬尼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土,一切的生成都来自于土和水。
色诺芬尼的哲学思想也说明了神的来源,色诺芬尼认为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塑造出了依靠心灵和思想左右世界的“神”——一个完全没有形体的神。
色诺芬尼积极描述了神的特质: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色诺芬尼的哲学思想还说明了真理对于人的特质,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理,即使我们与“真理”相遇,我们也不知道那就是“真理”。
所以我们知道和说出的的仅仅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只是意见”。
总而言之,色诺芬尼在那个古老的时代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解释了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这个世界的事物,色诺芬尼的哲学思想即使是在现代人看来也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在那个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可以说其哲学思想的先进性是巨大的。
色诺芬尼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历史学家、社会和宗教评论家,埃利亚派的先驱。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0年~前480年或470年,或公元前565年~473年。
家乡是科洛封,也就是小亚细亚西岸的伊奥尼亚,据说25岁开始为了躲避波斯的统治而在各地漂流,晚年的时候在埃利亚定居,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色诺芬尼晚年定居埃利亚,并且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据说当时埃利亚的巴门尼德就在此时期受到了色诺芬尼的影响成为了他的学生,后来哲学家芝诺也在埃利亚宣传色诺芬尼的学说,并且形成了埃利亚学派。
色诺芬尼是巴门尼德的老师,是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埃利亚学派的形成的奠基人,色诺芬尼的某些思想即使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色诺芬尼抨击荷马和赫西俄德把人类的种种丑行和罪恶强加到神的身上,并且对于人们将神的模样想象成为人的模样非常的不赞同,他认为神是人创造出来的,并且说如果牛马会创造神的话,他们的神一定是牛马的模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世界本源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讲到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
“全部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
哲学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但是古希腊文化并不是从哲学开始,而是从神话开始。
在古希腊哲学开始时,荷马的神话诗篇已经流传了三百多年。
神创世界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广泛地存在。
但是哲学与神话不同,哲学将自己的理论放在理性与经验的基础之上。
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一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物质。
西方哲学工人的始祖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
因为水可以滋润万物,而且古希腊四面环海,人们日常吃的喝的都来自大海,由此人们崇拜海。
更加重要的是水满足产生世界的三条基本理论:
(1)是人生存的条件,是本原;
(2)原初性始基,能动性。
泰勒斯是古希腊七贤之一,他们每人都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格言,他的格言就是:
“水是最好的”。
而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
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并认为火是最精纯或是稀薄化了的空气。
但阿那克西美尼的学生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
他说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的基本出发点是: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
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逻各斯所规定的。
这种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可以认为是唯物论的开始。
也有些古代哲学家提出:
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比较抽象的东西。
例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本原是“数”。
“数”本身并不是物质,可以说是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一种表示方法。
他把任意地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
毕达哥拉斯将数神秘化,说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
他将世界分为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
可感世界是生生灭灭、变动不定的;而理念世界是绝对的、永恒的。
他在晚年求助于神学,提出:
造物主按照理念创造出宇宙万物。
因此,一般认为柏拉图是早期唯心论的大师。
亚里士多德既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
他将“神”作为他的哲学的最高范畴。
但是他的“神”,并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理性的“神”,“神”就是思想。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而提出实体论。
实体论的思想接近于唯物论。
唯理论哲学的倡导人笛卡尔是信仰上帝的。
他用他的理性证明上帝的存在。
巴克莱论证了“精神实体”的存在,以及上帝的存在。
他不排斥科学,但他认为接受自然科学是为了“赞美上帝”。
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哲学的各流派,一般不再讨论世界本原问题,也不再争论唯物与唯心的问题。
分析哲学的主要哲学家罗素认为:
以严格的逻辑语言来分析,所谓“物”与“心”的对立是不存在的。
因此,唯物唯心之争是没有必要的,可以消解。
现象学运动的创始人胡塞尔提出:
现象就是事物本身,而现象又是意识的自我显现,并不存在“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因此,唯物唯心之争,可以消除。
其他许多哲学流派,也多数是回避或搁置唯物与唯心的争论。
但是,现代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坚持恩格斯的观点,认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最高问题。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作了生动的运用和具体的发展。
其实自然科学所面对的世界和哲学所面对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自然科学所面临的世界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世界。
而哲学所面对的世界也就是人所面临的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哲学探讨世界的本原应当是讨论人所面对的世界。
一般人所面临的世界包含自然世界和人为世界。
那么物质和精神到底哪个是本原呢?
世界上的物质,可以分为自然物质与人为物质两大类。
1)自然物质世界是指自然界自身形成的,不是人力所创造的物质。
包括宇宙界、地球界、生物界的各种物体。
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物质。
2)人为物质包括各种由人类生产、设计、制造的物质。
当然,人类生产或制造这些物质都需要以自然物质为原料,并不是凭空可以生产或制造出来。
例如各种农作物,它们由各种自然植物,经过人类许多年的改良而产生。
根据中外哲学史关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阐述,可以将哲学中的所谓“精神”分为三类:
1)人格化的精神:
西方古代、近代哲学家所讲的“上帝”、或“神”,就是人格化的精神。
奥古斯丁与阿奎说:
上帝创造一切。
2)人意识中的精神:
认为精神就是人的意识活动,包括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人的各种观念、理念等主观因素。
因此,人的哲学思想、科学知识、伦理道德、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都属于人的精神的范畴。
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是有关的,它可以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基本正确或忠实的反映(如科学、哲学、文学等),它也可以是对于客观世界的扭曲的反映(如宗教、迷信等)。
3)宇宙间的精神:
认为精神不在人的意识之中,而存在于宇宙之中。
由以上我们知道精神和物质是这个世界矛盾着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对立统一的,都反映了这个世界的本质。
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上,不存在谁先谁后或者谁决定谁的问题,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