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1.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1.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重点)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难点)

第2课时(共2课时)

◆活动一、品析语言,体会心理

引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权劝学》一文,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1.请结合背景分析孙权为何劝吕蒙学习?

原文: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教师展示助读资料。

【主要人物】

孙权:英勇果断,胆略过人。东汉末,继承其兄孙策之位,据有江东六郡,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

鲁肃:治军有方,深谋远虑,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

【链接材料】

公元208年,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初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周瑜病死。去世前写信给孙权。一是分析了东吴面临的严峻形势:三国鼎立,未知事态发展动向;二是推荐接班人鲁肃。鲁肃成为孙权的谋佐。吕蒙是三国时吴国大将,16岁进入军营,以胆气著称,战功卓著,但颇为轻狂。为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明确:

一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当时三国鼎立局面刚刚形成,东吴局势不稳定,国家需要能文能武的将领;

二是吕蒙更好履职的需要。吕蒙长于带兵打仗,但差于文治,又“当涂掌事”,为更好履职,便“不可不学”。

2.找出孙权“劝学”的具体语句,并分析他是如何劝说成功的?

明确: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

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的批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有益处)

3.从具体的劝说中,你能体会到孙权怎样的语气和心理?结合语句加以分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明确: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看出他对吕蒙的关心和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明确: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略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但”字,表达了劝学的目的,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明确: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鼓励吕蒙学习。

【劝说艺术】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止语气目标明确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语气阻断借口

④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切身体会亮明益处

4.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1)通过鲁肃的神态描写、语言赞美和行为活动。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明确:鲁肃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有所成。

除了语言之外,还有鲁肃的神态“大惊”,以及行为“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都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识的进步。

(2)通过吕蒙自得自豪的语言描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明确: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师小结:通过侧面描写、用对话来刻画人物是本文的写作特色。

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活动二、结合细节,分析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朗读提示(读出人物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表现了孙权对吕蒙的关心和器重,所以应该读得语重心长一些。

“不可不学!”读时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读出不悦、责备的语气。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读出孙权的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读出鲁肃的吃惊,赞叹。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读出吕蒙的自豪、骄傲、自得。

过渡语: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正如宋代文豪苏轼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孙权、吕蒙、鲁肃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英雄人物,同学们能找到他们成为英雄所具备的某些品质吗?

2. 结合全文,分析孙权、吕蒙、鲁肃分别是怎样的人?

孙权: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孙权对吕蒙很关心,同时对他寄予厚望。说明孙权是一位关心下属、善于培养人才的君主。

(2)“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托的时候,孙权不仅没有生气发怒,而且还拿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鼓励吕蒙,让吕蒙最终无法推辞。这说明孙权是一位心胸开阔、善于劝说的君主。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1)“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学习,说明吕蒙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导。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吕蒙本来是一个并不很愿意学习的人,在短时间的学习之后,就能令人“刮目相待”。由此可见,吕蒙是克服了很多困难,下了很多苦功,才有此成就的。说明吕蒙是一个有毅力、能吃苦的人。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