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复习题
[精品]食品分析复习题.doc
![[精品]食品分析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a19be858fafab068dc0240.png)
食品分析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检样:先确定采样点数,山整批待检食品的各个部分分别采取的少虽样品。
2.原始样品:把许名份检样混合在一起,构成能代表该批食品的原始样品。
3.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经过处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捕取一部分作为最后的检测材料。
4.感官检验: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持性。
5.水分活度:食品所显示的水蒸气压P与在同一湿度下垠大水蒸气压Po之比。
6.灰分:冇机物经囱温灼烧以后的残聃物。
7•总酸度(滴定酸度):食品中所令酸性物质的总屋,包括已离解的酸浓度和未离解的酸浓度。
&有效酸度:样品中呈离子状态的氢离子的浓度(严格地讲是活度),用pH计进行测定,用pH值表示。
9.伐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負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二、填空1.釆样的般方法:样品的采集有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种方法。
2.感官检验的类型:分析製感官检验、偏爱型感官检验。
3.测赵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方法:粥度瓶法、密度计法、粥度天平法-4.水分测定的方法:常爪干燥法、真空干燥法、蒸镉法、卡尔-费休法。
5.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方法:水分活度测定仪法、溶剂萃取法、扩散法°6.加速灰化的方法:改变操作方法、加强氣化剂、加悄性物质。
7•彖基酸态氮的测定方法:电位滴址法、比色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氏接滴定法、高総酸钾滴泄法、蓝-爱农法。
9.色谱柱内径不同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10•气彖色谱仪的组成: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11•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
12.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浓度克读法。
三、简答1.银蚩法终点检测-指示剂法有几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I科是什么?答:三种①莫尔法——锯酸钾作指示剂;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的氯化物或浣化物。
食品分析复习题
![食品分析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5179e56c175f0e7dd137d4.png)
一、判断题1. 分析样品是指从有代表性的样品中抽取一小部分供作分析测试用的样品。
( )2. 组成不均匀的固体食品(如肉、鱼、果品、蔬菜等)取样时,只从可食用部分抽取样品,然后缩分。
( )3.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和防止样品组成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作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必须根据微生物学的要求,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备。
( )4. 18°Bˊх表示的是酱油中含盐量为18g/100ml。
( × )5. 18°Bˊe表示的是水中含氯化钠量为18g/100ml。
( √ )6. 测定食品中的挥发酸,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或溶剂萃取把挥发酸别离出来,然后用标准碱滴定。
( )8. 对浓稠状食品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时,为使水分挥发彻底可适当提高干燥温度。
( )9.食品中总酸度可以用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的含量表示。
( )10.食品中的灰分含量反映了该食品中固形物含量的多少。
( )11.双缩脲法及茚三酮比色法是用于测定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两种常用方法。
( )12.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使甲醛与氨基反应,从而使滴定终点由pH12下降到pH9,落在百里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
( × )13.水溶性维生素如VB1、VB2、VD、VC等不能在人体内存贮,必需从每日的饮食中获取。
( )14.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类.所谓随机抽样,即随意而为,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15.采集样品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般散装食品每份不少于0.5kg. 〔〕16.直接干燥法因不能完全排出食品中的结合水,所以它不能测出食品中的真实水分含量.〔〕17.分析食品的灰分组成,即可判断食品中无机组分的组成. 〔〕18.食品的总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19.食品中的脂类主要包括脂肪和一些类脂质,存在形式有游离态的,也有结合态的.利用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常用有机溶剂抽提法测定其含量. 〔〕20.索氏抽提法测得的脂肪包括样品中的游离脂和结合脂,故称为粗脂肪. 〔〕21.凯氏定氮法及燃烧法都可用于食品中总氮的测定,前者是将有机氮转化成氨气,后者是将有机氮转化为氮气,二者测定的都是食品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22.市场上所售的糖精其实是糖精钠,是一种水溶性的化合物,是食品中常用的一种甜味剂. 〔〕23.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系统的作用是产生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一般采用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灯的阴极是由待测元素组成的,市售的阴极灯有40多种. 〔√〕24. 脂溶性维生素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存,包括A、D、E、K各小类,其共同特点是摄入后可储藏在脂肪中,故不需每天供应;而水溶性维生素满足组织需要后就从机体排出,因而需要每天供应。
食品分析复习题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d7baa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7.png)
食品分析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
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折射法D. 色谱法答案:A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答案:A3. 在食品分析中,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方法是()。
A. 索氏提取法B. 蒸馏法C. 离心法D. 沉淀法答案:A4.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通常采用()。
A. 酶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答案:A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测定方法包括()。
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原子发射光谱法C. 质谱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答案:ABCD2.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
A. 菌落计数法B. 最小抑制浓度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聚合酶链反应法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重要性。
答: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水分含量不仅影响食品的保质期和口感,还与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水分含量,可以有效地控制食品的加工和储存条件,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2. 描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
答: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基于凯氏定氮法。
该方法通过将蛋白质中的氮元素转化为氨气,然后通过酸碱滴定来测定氨气的量,从而推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由于蛋白质中氮的含量相对恒定,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氮的含量来间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四、计算题1. 假设某食品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为12.5%,试计算该食品样品中每100克中蛋白质的实际含量。
答:根据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每100克食品样品中含有12.5克蛋白质。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8da04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0.png)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测定方法?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 卡尔·费休法D. 重量法答案:D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3.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同时测定脂肪和非脂固形物?A. 索氏提取法B. 酸水解法C. 罗西-戈尔德法D. 巴布科克法答案:C4.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酶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滴定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A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哪种方法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A. 2,6-二氯酚靛酚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二、填空题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中,______法适用于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
答案:直接干燥2.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需要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______,然后通过滴定测定氮含量。
答案:氨3.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中,______法适用于脂肪含量较低的食品。
答案:索氏提取4.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中,酶法测定时,需要使用______酶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答案:淀粉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中,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时,维生素C将______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
答案:2,6-二氯酚靛酚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直接干燥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直接干燥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然后通过称量样品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2. 描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
答案: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消化、蒸馏、滴定和计算。
首先将样品与硫酸和催化剂混合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氨;然后将产生的氨通过蒸馏转化为氨气;接着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氨气;最后根据滴定结果计算蛋白质含量。
食品分析复习题,含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512c27b4daa58da0114a7f.png)
食品分析:1、食品分析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①食品营养成分分析②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③食品添加剂的分析④食品的感官鉴定2、样品在处理过程中既要排除干扰因素,又不致于使被测物质受到损失,而且应能使被测物质达到浓缩,从而能使被测定物得到理想的结果。
3、有机物被分解根据具体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两大类。
4、确定干燥时间的方法通常由两种,一种是干燥至恒重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由规定干燥时间来代替干燥至恒重的方法。
5.通常采用的脂肪溶剂是无水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
6、索氏提取法的原理:样品经过预处理(分散)、干燥,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液,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7、食品中测乳品的脂肪用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
8、有效碳水化合物:单糖,低聚糖,糊精,淀粉,糖原,无效化合物: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9.测糖类的澄清剂有①中性醋酸铅②碱性醋酸铅③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④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⑤氢氧化铝⑥活性炭10、兰—埃农法:将样品试液滴加到一定量,沸腾着的费林氏试液中,用次甲基蓝为指示剂,必须使整个滴定过程在沸腾着的溶液中进行,以便驱除液体中的空气。
11、粗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
12、可用作凯氏定氮法的催化剂:①硫酸铜(效果最好)②氧化汞和汞③硒粉13、多数有机氯农药是极弱性化合物,它们的脂溶性较高,通常可用极性弱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14、提取液的净化方法:硫酸净化,柱层析法,液液分配15、一种吸附剂和一种单一的展开剂配合起来,都可构成一种层析系统。
16、确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水杨酸比色法等17、人体需要的比较多的金属元素:钙、钠、钾三、简答题1、简述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食品的原料大部分来自与农作物。
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和水质中的污染情况对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很大。
食品分析复习题.doc
![食品分析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5d50e569dc5022aaea00f9.png)
食品分析:1、食品分析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①食品营养成分分析②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③食品添加剂的分析④食品的感官鉴定2、样品在处理过程中既要排除干扰因素,乂不致于使被测物质受到损失,而且应能使被测物质达到浓缩,从而能使被测定物得到理想的结果。
3、冇机物被分解根据具体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两人类。
4、确定干燥时间的方法通常由两种,一种是干燥至恒重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由规定干燥时间来代替干燥至恒重的方法。
5、通常采用的脂肪溶剂是无水乙醯、石油醯、氯仿一甲醇。
6、索氏提取法的原理:样品经过预处理(分散)、干燥,用无水乙瞇或石油腿等溶液,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7、食品屮测乳品的脂肪用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
8、冇效碳水化合物:单糖,低聚糖,糊精,淀粉,糖原,无效化合物: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9•测糖类的澄淸剂有①中性酷酸铅②碱性醋酸铅③乙酸锌和业铁鼠化钾溶液④硫酸铜和氮氧化钠溶液⑤氮氧化铝⑥活性炭10、兰一埃农法:将样品试液滴加到一定量,沸腾着的费林氏试液中,用次甲基蓝为指示剂,必须使整个滴定过程在沸腾着的溶液中进行,以便驱除液体中的空气。
11、粗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
12、可用作凯氏定氮法的催化剂:①硫酸铜(效果最好)②氧化汞和汞③硒粉13、多数冇机氯农药是极弱性化合物,它们的脂洛性较高,通常可用极性弱的冇机溶剂进行提取。
14、提取液的净化方法:硫酸净化,柱层析法,液液分配15、-•种吸附剂和一种单一的展开剂配合起來,都可构成一种层析系统。
16、确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冇:凯氏定氮法、双缩腺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水杨酸比色法等17、人体需要的比较多的金屈元素:钙、钠、钾三、简答题1、简述食品屮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食品的原料大部分來自与农作物。
农作物生氏的土壤、环境和水质中的污染情况对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很大。
食品化学与分析复习题(含答案)
![食品化学与分析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25f55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3.png)
食品化学与分析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甜叶菊糖苷是蔗糖甜度的倍数A、100余倍B、50余倍C、200余倍D、300余倍正确答案:D2、测定食品中总灰分时,可以加速灰化的试剂是A、碳酸钙B、氨水C、硝酸D、甲醇正确答案:C3、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组按,其原理是A、用邻苯二甲醛衍生荧光B、组胺在弱碱性溶液中与偶氮试剂进行偶氮反应,生成橙色化合物C、抗原抗体反应D、酸碱中和反应正确答案:B4、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是A、在加热条件下,以甲基红作为指示剂,用去除蛋白质的溶液滴定酒石酸钾钠络合物B、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把甲基红还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C、将一定量的碱性结石酸铜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作用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D、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钠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正确答案:C5、索氏提取法测定食物中脂肪的原理是A、脂肪的饱和度越高,熔点越高B、脂肪的沸点随碳链增长而增高C、纯脂肪无色无味D、脂肪能溶于有机溶剂正确答案:D6、可用于食品样品湿消化的试剂是A、柠檬酸B、硝酸C、醋酸D、丙酸正确答案:B7、在肉类腌制过程中添加亚硝酸盐的作用是A、发色剂B、着色剂C、抗氧化剂D、甜味剂正确答案:A8、在440~500nm波长光照射下发出黄绿色荧光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DB、核黄素C、抗坏血酸D、硫胺素正确答案:B9、生产腐竹利用的蛋白质功能性质是A、起泡性B、乳化性C、凝胶性D、织构化正确答案:D10、在食品添加剂中,乳酸链球菌素属于A、酯型防腐剂B、无机盐防腐剂C、酸性防腐剂D、生物防腐剂正确答案:D11、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是A、亚油酸B、硬脂酸C、二十二碳六烯酸D、油酸正确答案:A12、蒽酮比色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粗多糖时,与蒽酮缩合后的化合物颜色是A、黄绿色B、蓝绿色C、蓝紫色D、紫红色正确答案:B13、采用重量法测定食物中粗纤维时,硫酸处理的食物成分是A、脂肪酸B、蛋白质C、半纤维素D、矿物质正确答案:C14、草莓汁中胭脂红常用的检验方法是A、气相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分光光度法D、原子吸收法正确答案:B15、测定芹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常用方法是A、高效液相色谱法B、中性洗涤剂纤维素(NDF)法C、荧光法D、比色法正确答案:B16、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有的水主要是A、单分子层水B、结合水C、自由水D、多分子层水正确答案:C17、豆制品应采用的干燥方法是A、直接干燥法B、卡尔费休氏法C、减压干燥法D、蒸馏法正确答案:A18、测定甜味剂常采用的方法是A、气相色谱法B、滴定法C、分光光度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正确答案:D19、柑橘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是A、斐林试剂比色法B、薄层层析法C、卡尔费休氏法D、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正确答案:D20、食品中维生素B2的生物定量法是A、荧光法B、微生物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B21、反映油脂氧化劣变后的中后期指标是A、过氧化值B、羰基价C、游离棉酚D、酸价正确答案:B22、在凯氏定氮法操作过程中,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的颜色为A、绿色或蓝紫色B、灰色或紫红色C、绿色或紫红色D、灰色或蓝紫色正确答案:D23、测定食醋总酸的仪器是A、分光光度计B、气相色谱C、酸度计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正确答案:C24、列属于天然甜味剂的化学物质是A、没食子酸丙酯B、硫酸钙C、甜菊糖D、胭脂红正确答案:C25、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来确定被测物质浓度的方法是A、库仑分析法B、伏安法C、电位分析法D、电导分析法正确答案:C26、pH计测定的原理是A、伏安法B、直接电位分析法C、库仑分析法D、电导分析法正确答案:B27、以下属于化学分析法的是A、电位分析法B、光谱分析法C、旋光分析法D、滴定分析法正确答案:D28、正常全脂牛奶的相对密度为A、1.032~1.038B、1.022~1.028C、1.018~1.032D、1.028~1.032正确答案:D29、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L-抗坏血酸的作用是A、增稠B、抗氧化C、发色D、赋予甜味正确答案:B30、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的测定原理是A、以氢氧化钾标准浴液滴定,根据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B、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C、根据双硫膝的用量,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D、根据2,4-二硝基苯阱的用量,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正确答案:B31、肉类氮与蛋白质的折算系数是A、30.00B、6.25C、3.25D、16.00正确答案:B32、可用来检测食品中镉的方法是A、凯氏定氮法B、酶水解法C、液相色谱法D、电化学法正确答案:D33、吸收光波长为400~450nm,吸收光颜色是A、红色B、紫色C、蓝色D、绿色正确答案:B34、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导致其味感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之为A、味的变调作用B、味的消杀作用C、味的对比现象D、味的相乘作用正确答案:A35、葡萄糖聚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直链淀粉,D-葡萄糖之间的结合键是A、α-1,4糖苷键B、β-1,4糖苷键C、α-1,8糖苷键D、β-1,6糖苷键正确答案:A36、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样品消化时一般使用的酸是A、醋酸B、硫酸C、盐酸D、磷酸正确答案:B37、测定食品中铁常用的方法是A、原子吸收法B、气相色谱法C、EDTA络合滴定法D、荧光法正确答案:A38、属于低聚糖的化合物是A、半乳糖B、淀粉C、水苏糖D、葡萄糖正确答案:C39、以下可用于检测食品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是A、原子吸收法B、分光光度法C、荧光法D、索氏提取法正确答案:B40、水分的等温吸湿曲线中区域Ⅱ的水主要为A、单分子层水B、体相水C、自由水D、多分子层水正确答案:D41、CuSO4溶液的颜色为蓝色,其吸收光颜色为A、绿B、红C、橙D、黄正确答案:D42、下列属于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是A、麦芽糖B、蔗糖C、果糖D、糖精正确答案:D43、嗅觉检验食品腐败变质常见的食物是A、蔬菜B、玉米C、鱼D、水果正确答案:C44、为了保持腊肠的鲜红色泽,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A、亚硝酸盐B、糖精钠C、柠檬酸D、苯甲酸钠正确答案:A45、使用薄层色谱法检测,在波长365nm下产生蓝紫色荧光物质的是A、维生素CB、叶酸C、黄曲霉毒素B₁D、苯甲酸正确答案:C46、测定食品中低聚糖最常用的方法的是A、气相色潜法B、化学分析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纸或板层析法正确答案:C47、测定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时,使用的显色剂是A、酚酌B、碘C、固盐蓝BD、高锰酸钾正确答案:C48、薄层层析法可以检测出食品中的A、黄曲霉毒素 B1B、砷C、镉D、汞正确答案:A49、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常用的方法是A、气相色谱法B、分光光度计C、薄层层析法D、荧光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C50、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经典方法是A、凯氏定氮法B、Folin-酚比色法C、考马斯亮兰染料比色法D、双缩脲法正确答案:A51、小麦样品应采用的干燥方法是A、减压干燥法B、直接干燥法C、卡尔费休氏法D、蒸馏法正确答案:B52、食品中 N-亚硝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中,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样品前处理也较简单的是A、生物鉴定法B、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法C、薄层层析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B53、酱油检测总酸后,加入甲醛,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检测的指标是A、食盐B、氨基酸态氮C、铵盐D、黄曲霉毒素B1正确答案:B54、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是A、气相色谱法B、乙酸铜比色法C、双缩脲法D、碱性滴定法正确答案:A55、可以用来测定蔬菜中叶酸的方法是A、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B、EDTA络合滴定法C、卡尔费休氏法D、微生物法正确答案:D56、组成β-环状糊精的葡萄糖单位个数为A、6个B、5个C、8个D、7个正确答案:D57、用旋光法测定蜂,叙述正确的是A、样品配成溶液后,放置过夜再测定B、中性溶液加几滴盐酸后定容测定C、样品配成溶液后,宜30分钟内测定D、微碱性溶液加热至沸后过夜再测定正确答案:A58、黄曲霉毒素B1的薄层色谱法的原理是A、在波长365nm处产生可见紫红色光B、在波长365nm处产生可见流绿色光C、在波长」65nm处产生可见绿色光D、在波长365nm紫外光下产生蓝紫色荧光正确答案:D59、在水中溶解度最高的糖为A、葡萄糖B、乳糖C、蔗糖D、果糖正确答案:D60、不属于杂醇油主要成分的是A、丁醇B、戊醇C、乙醇D、丙醇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食醋卫生标准中的理化检测指标包括A、醋酸B、游离矿酸C、铅D、砷E、挥发性盐基氮正确答案:ABCD2、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是A、电导分析法B、分光光度法C、旋光法D、库仑分析法E、电位分析法正确答案:ADE3、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有A、双缩脲法B、酶水解法C、旋光法D、碱水解法E、酸水解法正确答案:BCE4、通过触觉鉴定食品品质优劣,可感知的食品特征包括A、软硬B、脆性C、干湿D、粘度E、弹性正确答案:ABCDE5、食物中总黄酮化合物的分离方法有A、酸碱处理法B、铅盐沉淀法C、离子交换法D、活性炭吸附法E、溶剂萃取法正确答案:ABCDE6、在测定食品中总灰分时,可以加速灰化的试剂是A、乙醇C、硝酸D、蔗糖E、碳酸钱正确答案:ABCE7、质谱仪的构成包括A、离子检测器B、质量分析器C、进样系统D、真空系统E、光源正确答案:ABCD8、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B、食品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C、各类反应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D、食品微生物E、食品的反应动力学正确答案:ABCE9、测定食物中矿物质,常见的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A、燃烧法B、水解法C、稀释法D、常温湿消化法E、高温干灰化法正确答案:ABCDE1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有A、酶抑制法B、发光菌快速检测C、色谱法D、酶联免疫法E、波谱法正确答案:ABCDE11、油脂氧化过程中经过氧化物形成的途径主要有B、光氧化C、酶促氧化D、酸败E、自动氧化正确答案:BCE12、高效液相色谱仪常配置柱塞往复式恒流泵,其优点是A、流量不受流动相粘度和柱渗透性等因素影响B、死体积小C、易于调节拄制D、压力稳定,无脉动E、便于清洗和更换流动相等正确答案:ABCE13、适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的食物是A、豆制品B、谷类C、蜂蜜D、乳制品E、香料正确答案:ABD14、下列糖类化合物中属于单糖的是A、蔗糖B、淀粉C、纤维素D、葡萄糖E、果糖正确答案:DE15、测定食品中矿物质含量时,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A、燃烧法B、微波消解法C、常压湿消化法D、稀释法E、高温干灰化法正确答案:ABCDE16、适合使用液相色谱法检测的风味物质有A、糖类B、有机酸C、羰基化合物D、姜黄E、维生素正确答案:ABC17、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A、一级结构B、三级结构C、二级结构D、四级结构E、五级结构正确答案:ABCD18、评价分析检验方法的指标有A、光密度B、精密度C、吸光度D、灵敏度E、准确度正确答案:BDE19、影响蛋白质水合性质的环境因素有A、蛋白质的浓度B、盐的种类C、温度D、压力E、离子强度正确答案:ABCE20、以下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光源的是A、氙灯B、钨灯C、紫外灯D、高压汞灯E、LED灯正确答案:AD21、下列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作用的有A、掩盖食品的变质B、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C、有利于食品加工D、防止食品腐败变质E、降低食品感官性状正确答案:AE22、原子发射光谱仪的构成包括A、光源B、检测系统C、离子源D、样品导入系统E、光色散系统正确答案:ABDE23、灰化法的优点有A、适合作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B、灼烧后灰分少,体积小C、空白值较低D、被测成分损失小,回收率高E、可加大称样量,提高检出率正确答案:ABCE24、关于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描述正确的有A、波谱法的检出限在微克级水平B、酶抑制剂法是一种快速检验方法C、薄层色谱法既是重要分离手段,也是定性定量分析方法D、气相色谱法可同时测定多个组分E、发光菌快速检测适用于蔬菜表面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正确答案:ABCDE25、可以检测食品添加剂中山梨酸含量的方法有A、酸碱滴定法B、索氏提取法C、凯氏定氮法D、气相色谱法E、薄层色谱法正确答案:ADE26、食品中汞的常用测定方法有A、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冷原子吸收光谱法D、双硫腙比色法E、原子荧光法正确答案:CDE27、大豆中钙的测定方法有A、离子色谱法B、双缩脲法C、酶水解法D、EDTA络合滴定法E、高锰酸钾滴定法正确答案:ADE28、对于牛乳的相对密度检验描述正确的是A、当相对密度异常时,可以肯定牛乳质量有问题B、脱脂乳相对密度升高C、掺水乳相对密度下降D、当相对密度正常时,并不能肯定食品质量无问题E、脱脂乳相对密度下降正确答案:ABCD29、以下可用于提取风味物质的方法是A、同流消化B、透析C、蒸馏D、溶剂萃取E、冷浓缩正确答案:CDE30、食品中有害、有毒物质的检验包括A、生物性污染的检验B、蛋白质的检验C、包装材料的有毒物质的检验D、天然存在的毒素的检验E、维生素的检验正确答案:ACD31、测定酸奶中钙含量的方法有A、高锰酸钾滴定法B、EDTA络合滴定法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D、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斐林试剂比色法正确答案:ABCD32、食品的感官检验包括A、味觉检验B、触觉检验C、视觉检验D、嗅觉检验E、微生物检验正确答案:ABCD33、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A、凯氏定氮法B、荧光法C、考马斯亮兰染料比色法D、Folin-酚比色法E、双缩脲法正确答案:ACDE34、花生油中脂肪酸常用测定方法包括A、索氏提取法B、气相色谱法C、凯氏定氮法D、双缩脲法E、乙酸酮比色法正确答案:BE35、下列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可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的有A、黄曲霉毒素B、亚硝胺C、铅D、镉E、有机磷农药正确答案:CD36、糖类化合物中属于低聚糖的有A、环状糊精B、水苏糖C、松三糖D、果糖E、棉子糖正确答案:ABCE37、酱油卫生理化指标有A、总酸B、总砷C、铅D、黄曲霉素B₁E、氨基酸态氮正确答案:ABCDE38、下列糖类化合物中属于多糖的是A、纤维素B、果胶C、蔗糖D、葡萄糖E、淀粉正确答案:ABE39、维生素B₂的生物定量法包括A、荧光法B、高锰酸钾滴定法C、微生物法D、动物试验法E、酶法正确答案:CDE4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味剂的优点包括A、线性范围宽B、灵敏度高C、选择性好D、方法简便E、仪器便宜正确答案:ABCD。
食品分析考试题型和答案
![食品分析考试题型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82266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5.png)
食品分析考试题型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分析中,测定还原糖常用的方法是()。
A. 高锰酸钾滴定法B. 碘量法C. 比色法D. 重量法答案:C2. 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常用的方法为()。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重量法D. 比色法答案:A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中,索氏提取法属于()。
A. 直接提取法B. 间接提取法C. 酸水解法D. 碱水解法答案:A4. 测定食品中水分含量时,常用的方法是()。
A. 干燥法B. 蒸馏法C. 折射法D. 比重法答案:A5.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中,常用的是()。
A. 湿法消化B. 干法灰化C. 微波消化D. 超声波辅助消化答案:B6. 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时,常用的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气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B7.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中,常用的是()。
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电位法答案:A8. 测定食品中铅含量时,常用的方法是()。
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比色法D. 电位法答案:A9. 测定食品中总酸度时,常用的方法是()。
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电位法答案:A10. 测定食品中微生物总数时,常用的方法是()。
A. 菌落计数法C. 重量法D. 电位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
A. 乙醇B. 丙酮C. 正己烷D. 石油醚答案:ABCD12.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包括()。
A. 凯氏定氮法B. 双缩脲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B1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包括()。
A. 索氏提取法B. 酸水解法C. 碱水解法D. 直接提取法答案:ABC14.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
A. 干燥法B. 蒸馏法C. 折射法D. 比重法答案:ABC15.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包括()。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023b6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e.png)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是:A. 凯氏定氮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气相色谱法答案:A2.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主要作用是:A. 增加食品色泽B. 延长食品保质期C. 改善食品口感D.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答案:B二、填空题1. 食品中的_______是影响食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微生物2. 食品中的_______含量过高会导致食品变质。
答案:水分三、判断题1.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
()答案:√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随意添加。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作用及其常见的种类。
答案: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延缓食品氧化过程,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丁基羟基甲苯)、TBHQ(叔丁基羟基苯并喹啉)等。
2. 描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答案: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能够准确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五、计算题1. 假设某食品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10g/100g,根据凯氏定氮法的计算公式,计算该食品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以克计)。
答案:根据凯氏定氮法,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公式为:蛋白质含量(g/100g)=(氮含量×6.25)/样品重量(g)。
假设氮含量为1.4g/100g,则蛋白质含量=(1.4×6.25)/100=0.875g。
六、论述题1. 论述食品中添加色素的利弊,并说明如何合理使用色素。
答案:食品中添加色素可以增强食品的色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过量使用色素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使用色素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安全无毒的色素,控制添加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以上为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的完整内容。
食品分析复习题.pptx
![食品分析复习题.pptx](https://img.taocdn.com/s3/m/a062f28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2.png)
A、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B、离心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
C、培埸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 D、蒸发皿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
3、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咖种情况能够导致系统误差( C)。
A.滴定管读数读错 B.试样未搅匀
C.所用试剂含有被测组分
D.滴定管漏液
4、对定量分析的测定结果误差要求(C)
A.等于。B.越小越好 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测定含磷脂较多的鱼、肉、蛋制品中脂肪含量常采用氯仿-甲醇法。测定一般食品中总脂肪含量常采用酸水 解法。
4、准确取干燥后的奶粉2.0000g,采用碱性乙醛法测奶粉中脂肪的含量,接收瓶恒重后质量为112.2000g,装样品 的接收瓶三次干燥结果分别为112.5240g、112.5215g.112.5230g,那么该全脂奶粉中脂肪含量为。
5、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感官分析法
—6、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o
7、根据误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8、均匀的固体样品如奶粉,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次数可按
根号
x/2(填公式)决定,所以,200袋面粉采样10次。
A.gB.kgC.mlD.mol
14、下列属于商业部行业推荐标准的是(八)0
照—决 定。
A.SB/TB.。BC.GBD.DB
15、下面对GB/T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B)。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16、酸碱滴定时使用的指示剂变色情况与溶液的(八)有关。
4、食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电位滴定法、双指示剂甲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ff6b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09.png)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1. 简述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哪些?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3. 描述食品中脂肪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4.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有哪些方法?5.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分析方法有哪些?6. 食品中维生素的分析方法有哪些?7. 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有哪些?8.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是什么?9.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10. 简述食品分析中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流程。
答案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光谱法(如紫外-可见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色谱法(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和质谱法等。
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试剂法等。
3. 食品中脂肪的提取通常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方法有重量法、气相色谱法等。
4.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舍尔法、近红外光谱法等。
5.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6. 食品中维生素的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等。
7. 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有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
8.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
9.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PCR技术、ATP 生物发光法等。
10. 食品分析中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流程包括:样品的采集(确保代表性和避免污染)、样品的保存(防止变质)、样品的制备(粉碎、溶解等)、样品的提取(提取目标成分)、样品的净化(去除干扰物质)、样品的分析(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结果的评估。
以上内容提供了食品分析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品分析的相关技术。
在实际的学习和研究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食品类型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流程。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60cb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4.png)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A. 滴定法B. 重量法C. 色谱法D. 所有以上答案:D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3.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几种?A. 干燥法B. 蒸馏法C. 卡尔费休法D. 所有以上答案:D4.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哪种?A. 索氏提取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是什么?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滴定法答案:B二、填空题6.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非常重要。
答案:蛋白质7.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有助于了解食品的新鲜度和保存状态。
答案:水分8.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是评估食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答案:脂肪9.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可以反映食品的抗氧化能力。
答案:维生素C10.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有助于了解食品的矿物质组成。
答案:矿物质三、简答题11. 简述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及其应用。
答案: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技术。
在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添加剂、维生素、脂肪酸等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2. 说明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重要性及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答案: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估食品的新鲜度、保存期限和加工品质至关重要。
水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食品易腐败变质,而水分含量过低则可能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四、论述题13. 论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案: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凯氏定氮法,该方法基于氮元素与蛋白质含量的定量关系。
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缺点是耗时较长,需要使用硫酸和碱性溶液,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食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c0d0b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f.png)
食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食品分析中,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中的三大营养素?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D2.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 卡尔费休法D. 高压锅法答案:D3.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口感B.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变食品的颜色答案:C4. 以下哪种检测方法不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D5.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 菌落计数法B. 微生物计数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化学发光法答案:D6. 食品中添加色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增加食品的口感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外观答案:D7.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薄层色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D8. 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口感B.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变食品的颜色答案:C9. 食品中添加增稠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变食品的颜色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质地答案:D10. 食品中添加乳化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口感B.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善食品的稳定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电泳法D. 质谱法答案:ABCD2. 食品中常见的三大营养素包括以下哪些?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矿物质答案:ABC3. 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包括以下哪些?A. 防腐剂B. 色素C. 增稠剂D. 乳化剂答案:ABCD4. 食品中微生物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菌落计数法B. 微生物计数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化学发光法答案:ABC5. 食品中重金属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6a48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b.png)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分析是研究食品的成分、性质、质量和处理加工方法的科学。
以下不属于食品分析所研究的方面的是:A. 食品的营养成分B. 食品中的添加剂C. 食品的包装材料D. 食品中的微生物答案:C2. 食品分析中使用的常用仪器是:A. pH计B. 气相色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紫外分光光度计答案:A、B、C、D3. 食品中添加剂包括:A. 防腐剂B. 着色剂C. 增味剂D. 香精答案:A、B、C、D4. 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不包括:A. 蛋白质B. 碳水化合物C. 脂肪D. 纤维素答案:D5. 食品分析的方法包括:A. 化学分析方法B. 物理分析方法C. 生物学分析方法D. 数学分析方法答案:A、B、C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食品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答:食品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食品的成分、性质、质量和处理加工方法的研究,保证食品的安全、营养、口感等方面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食品分析的意义在于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推动食品工程和食品科学的发展、指导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优化改进。
2.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分析方法、物理分析方法、生物学分析方法等。
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光谱法等;物理分析方法包括质量测定、流变学分析等;生物学分析方法包括酶法、生物传感器等。
三、解答题1.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有哪些?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答:常见的重金属有铅、汞、镉等。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例如铅会损害神经系统、造成血液病;汞会累积在人体内,引起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损害;镉对肾脏、骨骼和心血管系统有害。
2. 如何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请列举常用的检测方法。
答: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可以采用以下常用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荧光光谱法、质谱法等。
四、实验题1. 请设计一种检测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实验方法。
食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82585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e.png)
食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凯氏定氮法B. 双缩脲法C. 比色法D. 滴定法答案:D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常见的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山梨酸钾C. 柠檬酸D. 亚硝酸钠答案:C3.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方法通常不采用以下哪种?A. 直接水分测定法B. 露点法C. 电导法D. 折光仪法答案:A4. 食品中添加的人工色素,其最大允许使用量应遵守哪个国家的法规?A. 世界卫生组织B. 欧盟C.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 中国国家标准答案:D5.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工业废水B. 农药残留C. 大气沉降D. 食品包装材料答案:B6.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以下哪种是天然存在的?A. 阿斯巴甜B. 糖精钠C. 木糖醇D. 甜蜜素答案:C7.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菌落计数法B.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 比浊法D. 化学发光法答案:D8.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薄层色谱法D. 原子吸收法答案:D9.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D10.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格里斯试剂法B. 离子色谱法C. 比色法D. 电位滴定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感官品质?A. 颜色B. 气味C. 味道D. 包装答案:ABC2. 食品中常见的天然防腐剂包括以下哪些?A. 乳酸B. 醋酸C. 苯甲酸钠D. 柠檬酸答案:ABD3.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包括以下哪些?A. 土壤B. 水C. 空气D. 人手答案:ABCD4.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包括以下哪些?A. 铅B. 汞C. 砷D. 铜答案:ABC5. 食品中常见的人工合成色素包括以下哪些?A. 胭脂红B. 柠檬黄C. 靛蓝D. 胡萝卜素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可以无限量使用。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6b379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4.png)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的三大营养素?A. 蛋白质B. 碳水化合物C. 维生素D. 矿物质答案:D2.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通常如何测定?A. 直接称重B. 干燥法C. 蒸馏法D. 离心法答案:B3. 食品中的脂肪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提取?A. 蒸馏B. 离心C. 溶剂提取D. 过滤答案:C4.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5.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口感B.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C. 延长食品保质期D. 改变食品颜色答案:C6. 食品中添加的色素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营养价值B. 延长保质期C. 增加食品口感D. 改善食品外观答案:D7. 食品中添加的香精主要作用是什么?A. 改善食品外观B. 延长保质期C. 增加食品口感D. 增加食品香气答案:D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A. 甜味剂B. 防腐剂C. 抗氧化剂D. 维生素答案:D9. 食品中添加的乳化剂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口感B. 延长保质期C. 防止食品氧化D. 改善食品的稳定性答案:D10. 食品中添加的增稠剂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口感B. 改善食品的稳定性C. 延长保质期D. 增加食品香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干燥法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真空干燥法;红外干燥法2. 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的______。
答案:氧化3.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可以增加食品的______。
答案:甜度4.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可以防止食品的______。
答案:腐败5. 食品中添加的色素可以改善食品的______。
答案:外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要说明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目的。
答案: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6eb57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9.png)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的三大营养素之一?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D2.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通常用哪种方法测定?A. 蒸馏法B. 干燥法C. 离心法D. 过滤法答案:B3.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风味B. 提高营养价值C. 延长保质期D. 改善外观答案:C4.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A. 促进消化B. 增强免疫力C. 引起中毒D. 改善睡眠答案:C5. 食品中添加色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营养价值B. 增加口感C. 改善外观D. 延长保质期答案:C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A. 培养基法B. 显微镜观察法C. 化学分析法D. 酶联免疫法答案:C7. 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口感B. 改善外观C. 延长保质期D. 提高营养价值答案:C8.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属于哪一类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无机盐答案:C9. 食品中添加的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口感B. 改善外观C. 延长保质期D. 增加营养价值答案:B10. 食品中添加的增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口感B. 改善外观C. 延长保质期D. 增加营养价值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中常见的三大营养素包括以下哪些?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ABC2. 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以下哪些?A. 防腐剂B. 色素C. 甜味剂D. 抗氧化剂答案:ABCD3.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包括以下哪些?A. 铅B. 汞C. 砷D. 铜答案:ABC4.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包括以下哪些?A. 细菌B. 病毒C. 霉菌D. 寄生虫答案:ABCD5. 食品中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培养基法B. 显微镜观察法C. 化学分析法D. 酶联免疫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越高,食品的保质期就越长。
食品分析复习题
![食品分析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2c3b13ad02de80d4d840af.png)
食品分析基础一、问答1.食品分析的任务(重要性)(1)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指导合理营养(2)为开发食品新产品提供依据(3)维护人体健康,保护消费者利益(4)对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环节进行监控(5)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2.食品分析的内容(1)食品营养成分分析(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3)食品中有害成分和污染物的分析3.食品分析的化学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其测定原理化学方法:重量法,如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容量法,如酸碱滴定、比色法,如微量元素测定二、填空1.食品分析对水与乙醇的要求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95%乙醇。
2.食品品质决定三个因素即感官风味、营养素含量、有害成分含量。
4.数字0.0160的有效数字是 3 位,可表示为2-6.1 。
106.样品分为检验、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种。
7.有机物破坏法有两大类即干法灰化法和湿法消化法。
8.湿法消化常用的酸是浓硫酸、浓硝酸、过氧化氢使有机物分解。
9.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包括蒸馏法、层析分离法、溶剂提取法、透析法、有机物破坏法。
10.采样记录的填写包括生产日期、包装情况、采样地点、采样数量、检验项目、采样人、供样人、采样时间等。
11.食品分析一般步骤: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制备、样品的预处理、定量测定、结果计算四、名词解释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反映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食品分析:食品分析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并保障食品安全的科学。
按照技术标准,对各类食品组成成分进行测定,从而判定食品质量。
空白试验: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进行平行操作。
用于排除试剂及检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采样:在食品和食品原料中抽取一定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用,叫做采样。
检样:从整批食品的各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缩分成为可供分析用的样品叫做平均样品。
食品水分的测定一、问答1.测定水分的意义(具体阐述)(1)影响到食品的感官性状(2)关系到食品的稳定性(3)关系到食品腐败变质(4)增加其它测定项目的可比性2.试述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哪一类水?食品中水分存在形式:束缚水(结合水);自由水(游离水)可分为三类:①不可移动水(滞化水)②毛细管水③自由流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分析复习题一、填空题(一)基础知识、程序1、系统误差通常可分为方法误差、试剂误差及仪器误差,在食品分析中消除该误差的常用手段有:回收率实验、做空白试验和仪器校正。
2、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
3、精密度通常用偏差来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
4、样品保存的原则是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5、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感官分析法。
6、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
7、根据误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8、均匀的固体样品如奶粉,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次数可按(填公式)分别代表分析纯、化学纯、实验室级。
13、移液管的使用步骤可以归纳为一吸二擦三定四转移。
14、称取20.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0.1。
15、根据四舍六入五成双的原则,64.705、37.735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应为64.70 、37.74 。
16、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40+5.728+1.00421,0.03260×0.00814,0.0326×0.00814(二)水分1、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玻璃称量瓶、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
因为面包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2、取一洁净的称量瓶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称得重量为3.1200g,准确称取全脂乳2.0008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105℃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得质量为4.8250g,则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为14.8%3、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4、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
5、测定蔬菜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称量瓶。
因为蔬菜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6、糖果中水分测定应采用减压干燥法,温度一般为55-65℃,真空度为40~53kPa。
(三)灰分1(四)酸度酸表示,肉、水产品以乳酸表示,蔬菜类以草酸,苹果类、柑橘类水果分别以苹果酸、柠檬酸表示。
4、食品的酸度通常用总酸度(滴定酸度)、挥发酸度、有效酸度来表示,测定方法分别为直接/酸碱滴定法、蒸馏法、电位法。
(五)脂类1、测定食品中脂类时,常用的提取剂中乙醚和石油醚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
2、测定牛乳中脂肪含量时,常用的方法有碱性乙醚提取法/罗紫—哥特法和巴布科克氏法。
3、测定含磷脂较多的鱼、肉、蛋制品中脂肪含量常采用氯仿-甲醇法。
测定一般食品中总脂肪含量常采用酸水解法。
4、准确取干燥后的奶粉2.0000g,采用碱性乙醚法测奶粉中脂肪的含量,接收瓶恒重后质量为112.2000g,装样品的接收瓶三次干燥结果分别为112.5240g、112.5215g、112.5230g,那么该全脂奶粉中脂肪含量为。
(六)蛋白质、氨基酸、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步骤分为湿法消化,碱化蒸馏;硼酸吸收;盐酸标定。
3、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总量,取等量的两份样品,分别在两份样品中加入中性红和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分别呈琥珀色和淡蓝颜色。
4、食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电位滴定法、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该方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氨基酸的两性性质,甲醛的作用是固定氨基。
(七)糖类1、测定样品中糖类时,常用的澄清剂有中性醋酸铅,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2、某样品经水解后,其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为20.0%,若换算为淀粉,则其含量为18.0% 若换算为蔗糖,则其含量为19.0%、提取样品中糖类时,常用的提取剂有水、乙醇;一般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滴定法和高锰酸钾法,分别选择乙酸锌和亚铁氰化硫酸铜和次甲基,乙为氢氧化钠、碱性酒石酸铜、亚铁氰化钾(八)维生素12C3行分离的。
4不同。
(九)矿物质12通常要加入哪种类型试剂:还原剂;掩蔽剂;鏊合剂来排除干扰。
4、分光光度法测样品中铁的含量时,加入盐酸羟胺试剂可防止三价铁转变为二价铁。
5、测定微量元素时,消除其他元素干扰的方法是金属螯合物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
五、简答题(一)基础知识、程序1、简述样品采集、制备、保存的总原则?并简述什么叫四分法采样?答:样品采集的原则:所采集的样品要能够代表所要检测食品的性质。
样品制备的原则:制备的样品的各个部分的性质要保持一致。
样品保存的原则:干燥、低温、密封、避光四分法采样: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积在一张干净平整的纸上,用洁净的玻棒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圆锥形,将锥顶压平成一圆台,使圆台厚度约为3cm ;划“+”字等分为四份,取对角2份其余弃去,将剩下2份按上法再行混合,四分取其二,重复操作至剩余量为所需样品量为止。
2、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简述样品预处理所要达到的要求?答:为了使试样中的待测组分处于适当的状态,以适应分析测定方法的需求,必须对食品试样进行预处理。
样品预备处理的要求:①消除干扰因素。
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③应能使被测定物质达到浓缩。
(二)水分1、试设计测定果汁(鲜橙多)中水分含量的实验方案。
(6分)仪器设备:蒸发皿,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电子天平,玻璃棒,海砂。
样品:鲜橙多。
(1)蒸发皿恒重:洗净→ 烘干→ 做标记 →加海砂+玻璃棒→105℃烘箱干燥1h → 干燥器冷却0.5h →称重→再次干燥0.5h →冷却称重→重复以上操作直至相邻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记录质量m 1。
(2)样品预处理:准确称量10-15g(M)果汁于已烘干至恒重的蒸发皿内,置于沸水浴上不断搅拌,蒸发至近干,擦去皿底的水滴;(3)移入干燥箱中105℃干燥至恒重,记录质量m 2。
(4)计算,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该试样中水分含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采用常压干燥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样品应当符合的条件? (6分)1)水分是样品中唯一的挥发物质,不含或含其它挥发性成分极微。
2)水分可以较彻底地被去除,即含胶态物质、含结合水量少。
因为常压很难把结合水除去,只能用真空干燥除去结合水。
3)在加热过程中,样品中的其它组分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重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对热稳定的食品。
(三)灰分1、为什么将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与无机盐含量有什么区别?样品在灰化之前为什么要进行炭化?(6分)因为食品中灰分的无机成分与食品中原来的无机成分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我们把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区别:A 、灰化时,某些易挥发的无机元素,如氯、碘、铅等,会挥发散失,磷、硫等也能以含氧g)100/(100m (12g Mm M X ⨯--=)酸的形式挥发散失,使这些成分减少。
B 、 灰化时,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加。
炭化原因:A 、 炭化可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而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B 、 可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C 、 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包住,灰化不完全。
2、简述灰分测定和水分测定过程中的恒重操作的异同点?并简述水分测定过程中如何进行恒重操作?(6分)答 :相同:样品和器皿都需要恒重;恒重的原理相同不同点:恒重操作的时间不同,水分干燥2-4h ,灰分灰化时间长恒重操作的仪器不同:水分用称量皿和烘箱,灰分用坩埚和马弗炉恒重操作的标准不同:水分前后两次测量差≤2mg ,灰分前后两次测量差≤0.5mg 恒重操作的温度不同:水分干燥95-105℃,灰分灰化约550℃水分恒重操作:称量皿恒重:称量皿洗净擦干后标号→干燥箱(95-105℃)干燥1-2h ,盖子斜支→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重→再放回烘箱干燥30min →冷却称重→恒重(前后两次测量差≤2mg ) 样品恒重:称适量样品于干燥皿中→干燥箱(95-105℃)干燥2-4h ,盖子斜支→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重→再放回烘箱干燥1h →冷却称重→恒重(前后两次测量差≤2mg )(四)酸度1、有一食醋试样,欲测定其总酸度,因颜色过深,用滴定法终点难以判断,故拟用电位法滴定,如何进行测定?写出具体的测定方案?(6分)答:用PH 计来判断终点。
仪器:pH 计,磁力搅拌器,150mL 烧杯,5mL 移液管。
试剂:0.1mol/LNaOH 标准滴定液,无CO 2蒸馏水。
(1) pH 计打开预热后,选择6.86和9.22两种标准缓冲溶液用两点校正法进行校正,备用。
(2) 样品预处理-稀释(3)成分分析用移液管准确吸取5mL (V )稀释的陈醋注入150mL 烧杯中,用7O ~80mL 无CO2水冲洗烧杯内壁后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接通电源,将复合电极浸入试液的适当位置,用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pH 计上读数为8.20到达终点,记录消耗的体积V 1。
做三次平行。
(4)空白试验。
用水代替试液,按(2)操作,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 2。
(5)根据消耗的体积求出食醋的总酸度,结果按醋酸(K=0.060)计算,公式如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脂类1、测定脂肪时常用的提取剂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测定一般食品(结合态脂肪少)的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mL)100/(100V 21g V K V c X ⨯⨯-⨯=)(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6分)答:(1)常用的提取剂有:无水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
①乙醚优点:溶解脂肪能力强,便宜,沸点低(34.6℃)缺点:易燃,易爆(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400ppm),易饱和约2%的水分,含水后可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且含水乙醚的抽提能力下降(用无水乙醚,且样品必须预先烘干),只能提取游离脂肪②石油醚优点:比乙醚不易燃,比乙醚憎水,允许样品有少量水分缺点:溶解脂肪能力比乙醚弱,沸点高为35-38℃,只能提取游离脂肪③氯仿-甲醇特点:可提取结合脂肪酸如磷脂、脂蛋白。
(3分)(3)一般食品可用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
乳及乳制品可用罗紫-哥特里法(碱性乙醚法)和巴布科克法。
测定含磷脂的结合态脂类的脂肪含量用氯仿-甲醇提取法。
(3分)2、简述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类含量,当抽提完毕后,如何回收提取剂,提取剂的特点?(6分)答:回收提取剂:取出滤纸包,按原来的装置继续提取,当抽提器内的液面与虹吸管还有一定差距时取下抽提器,用空试剂瓶在抽提器下端接住,稍倾斜抽提器,使乙醚发生虹吸现象,从下端流出。